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完整版)

合集下载

产品思维课件

产品思维课件

39
PPT学习交流
40
为自己设计一份约会的峰值和终值
PPT学习交流
24
上瘾机制:用户激励系统
游戏上瘾我们现在都懂了。有人吸猫,吸狗成瘾,这是为什么?
PPT学习交流
25
名字是你的文化资产
说一个你喜欢的名字,这个名字带给你什么感觉? 为什么会有怎样的感觉?
PPT学习交流
26
创新模式
PPT学习交流
27
用“用户价值公式”衡量创新
你的产品有没有遇到圈层壁垒,你怎么击穿他? 你的人生产品,你准备怎么迭代?
PPT学习交流
19
系统生死线:猎豹和它的关键任务
在跨越生死的关键任务场景下,股东,竞争对手,核心团队, 公司中层,公司员工,用户,这六类人你最在意谁? 你会把精力放在谁身上?为什么?
PPT学习交流
20
用户体验
PPT学习交流
《梁宁产品思维30讲》
PPT学习交流
1
产品的能力是人的底层能力 案例:用户体验与结婚教练
PPT学习交流
2
同理心
PPT学习交流
3
同理心训练:怎样理解愉悦与不爽
你遇到过哪些吹的天花乱坠,用起来感受不好, 很勉强的产品?
PPT学习交流
4
同理心训练:怎样理解愤怒与恐惧
你最近见到过什么样的产品,是力图帮你抵御恐惧
你接触过什么产品,乍一看觉得这个东西得琢磨一下, 然后想想就放弃了?
PPT学习交流
6
认清人的本性,理解角色化生存
你能够去角色化,和别人建立真实的交流吗?
PPT学习交流
7
自我与自律,哪一种更贴近产品精神
你有没有过与“和你完全相反的人”合作的经历? 如果有,你们是怎么相处的?

《梁宁_产品思维30讲》

《梁宁_产品思维30讲》

《梁宁产品思维30讲》整理怎样用系统能力给人提供确定性这一课将进入到第三模块——系统能力。

什么是系统能力?我以前问过这个问题,给你泥土和水,你能做出一个苹果吗?几乎每个人都会茫然,但是苹果树可以。

用泥土和水做出苹果就是苹果树的系统能力。

我们看到的所有结果,都是系统能力的产物。

你可以回到《机会判断: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一课里,思考为什么一个“点”没那么重要?因为任何一个“点”都附着在一条“线”上,每一个“点”其实都是一条“线”的截面。

这也是为什么结婚教练建议以结婚为目的的相亲,第一次见面正常平淡即可,没有必要专门地表现自己,因为每个人的自然呈现都是系统能力的结果。

比如一个人好的身材,其实是长期自律的结果;一个人得体而有美感的着装,其实是长期的审美陶冶的产物;一个人的神情和谈吐,其实是学识和性情的产物。

所以一个人很自然地展现的一切,是层层叠加、长期积累的系统能力的产物。

当你说你要做一个产品,你需要的是建设一套系统能力。

就好像你想拥有好的身材,就必须得有控制饮食和保持运动的系统能力一样。

整体流程与确定性这一课有两个关键词:整体流程与确定性。

2011 年,我加入腾讯的时候,被震惊到的地方就是,这家以产品著称的公司,在内部沟通时没有人提产品这个词,谁说产品谁外行。

大家经常会用的词是什么呢?服务。

为什么?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生产一个打孔机,用户要的是这个吗?其实用户不需要一台打孔机,用户需要的是墙上有一个洞。

如果你定义自己在做的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服务的话,你的逻辑就会变成:我需要提供怎样一种服务让用户的墙上有一个洞?那至少有几种方案:第一个就是做一个打孔机,然后卖给用户;第二个就是做一个打孔机借给用户,或者提供一个服务,用户需要的时候,我就上门去给他打孔。

以用户得到这个孔为目的去提供服务,而不是想着我要做一个打孔机,然后卖出去,这就是产品和服务的区别。

如果大家总是在谈产品,会很容易以产品经理为中心,就想着要做一个产品来改变世界。

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完整版)

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完整版)
看懂情绪,找到天分
4.用户体验
让产品拥有效率、进行演化
2020/7/16
5.创新模式
找到创新模式,发现新大陆
一、同理心
PQ
板报侠
情绪是人的底层操作系统
底层:情绪
如果把人想象成一部手机,情绪 就是底层的操作系统,有的人是 IOS,有的人是安卓,大家版本 号都还不太一样。
后天学习的内容都是理性的,理性的把人往回 拉。但驱动一个人的其实是他的内在感受,也 就是他的底层操作系统,他的情绪。
2020/7/16
什么是恐惧
板报侠
恐惧是边界
• 看到火,你就不会伸手,因为有恐惧。看到风高浪打,你就不会出海,因为有恐惧。 • 看到一个人的恐惧,你就基本上知道他的边界在哪里。很多人,我都知道他的恐惧是什么。但是好像马云没
有恐惧,罗振宇也没有。所以,暂时我还看不到他们的边界。 • 有时候有些人不是缺某个APP,而是他的操作系统,只能支撑他到这里了。
板报侠
人后天学习的知识技能,都是安装在底层操作系统 上的,一个一个的APP。
人都会有情绪冲动的时候。 当陷入爱情,当被愤怒、恐 惧控制了,就好像手机系统 崩溃了,所有APP全废了。
2020/7/16
产品人需要读懂用户的情绪
板报侠
• 因为用户是无法像专业的产品经理那样,分层次说出他的 体验的,他能展现的就是用户情绪。
理梓原创,盗版必究
梁宁·产品思维30讲
板报侠
导言:产品能力是每个人的底层能力
产品能力就是训练一个人: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有限的资源,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且获得回报……
PQ
为什么产品能力是人的底层能力
产品能力就是训练一个人: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

梁宁产品思维30讲12系统能力案例:小米的效率革命

梁宁产品思维30讲12系统能力案例:小米的效率革命

《梁宁产品思维30讲》12系统能力案例:小米的效率革命企业是社会效率分工的产物,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效率的竞争。

而互联网企业中,小米是一家把效率理解和贯彻地非常彻底的公司。

本讲,以小米的关键历史节点为案例,带你看看互联网领域的企业效率怎么做?这个模块是讲系统能力,产品是一个系统能力的产物。

本模块的第一课讲的是确定性才能有忠诚用户,所有铁粉是对确定性有依赖。

这一课讲效率。

中国古代是自然经济,男耕女织,一个家庭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现在已经再也不会回到那样的社会了。

为什么?太没效率。

这个环节应该交给谁做,谁的效率高就分工给谁。

所以做产品是建设一套系统能力,提供并保障确定性,而效率则是这个系统能力的一个核心指标。

手机的竞争是现在产品竞争最激烈的板块,今天讲讲小米的案例。

1、小米的护城河是效率:三年冲到世界前三,进入增长乏力期后又实现令人意料的逆转当我们在谈产品竞争的时候,我们拼的是什么?是前端的产品吗?一台ATM机,你表面看到的是ATM机,但实际上让它有用的,是它背后银行的系统能力。

那么我们看手机市场竞争的时候,它背后是什么系统能力?2011年,小米手机一代发布,三年时间就做到了中国第一、世界前三,在全球的硬件企业中,这基本上是绝无仅有的成长速度。

2015年和2016年,这两年小米挺困难的,但是在2017年奇迹般地逆转了。

这么大体量的硬件企业在大幅下滑之后还能够快速逆转,甚至再次大幅增长,这在全球的商业领域也是绝无仅有的。

关于小米之前的快速增长和这一年奇迹般的逆转,流传着很多解读版本。

我也有一个解读,而我的关键词就是:“效率”。

雷军说过:“互联网思维里最关键的是两个点:第一是用户体验,第二是效率。

”他还说过:“小米真正的护城河就是效率,而小米真正要做的就是效率革命。

”2、三浪(智能手机大换代、消费升级、网红电商)并发,推动小米崛起:参与感、个人效率、一次只推一款主力机型参与感大法,造就小米铁粉:2010年,雷军带着十几个人,拿着3000万人民币(约500万美元)开始创业。

梁宁产品经理思维30讲知识讲稿

梁宁产品经理思维30讲知识讲稿

梁宁产品经理思维30讲知识讲稿简介梁宁产品经理思维30讲课程是一套由梁宁先生开发的产品经理思维专业课程,旨在帮助读者提升自身产品经理思维能力,把握住市场趋势,深入理解思维和逻辑,了解抓住机会,正确地把握产品管理最重要的技能,发展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从而提高产品的成功率和兼容性。

第一讲:市场趋势梁宁认为,市场趋势是一种全局性的观点,它反映了市场的运行规律以及客户对产品的价值需求,是产品的研发和设计的核心要素。

了解市场趋势,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把握到行业发展趋势,从而为产品开发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既把握住市场机遇,又避免过早投资。

第二讲:产品研发产品研发是产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整个产品的关键环节。

梁宁认为,研发过程要有目的性地定义期望的功能和价值,从而明确怎样去实现,并把控制可行性和成本,从而使设计成为可行的产品。

第三讲:产品设计梁宁认为,产品设计要把握住产品的细节和整体表现,既要保证功能,又要注重用户使用体验,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务必遵守行业标准,确保产品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满足用户的需求。

第四讲:产品实施产品实施要充分考虑到产品的需求、功能、要求及人员管理等因素,既要把握住当前的关键细节,又要有宏观视野去把握全局,从而实现产品目标。

第五讲: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构成了产品实施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梁宁认为,营销要把握住客户的价值需求,通过各种营销渠道和手段,让产品实现最大的市场覆盖,从而获得最大的市场反馈,进而实现产品的价值最大化。

第六讲:产品管理产品管理旨在实现对产品的系统地控制、管理和维护,保障产品的持续发展与持续创新,使产品能够在变化幅度较大的市场中稳定运行。

梁宁认为,产品管理要注重定期把控,及时发现市场上变化的新需求,并积极地跟进和调整,从而有效地增强产品的兼容性和竞争力。

《梁宁.产品思维30讲》1—— 产品能力是每个人的底层能力

《梁宁.产品思维30讲》1—— 产品能力是每个人的底层能力

《梁宁.产品思维30讲》1——产品能力是每个人的底层能力------------------------------------------作者xxxx------------------------------------------日期xxxx《梁宁.产品思维30讲》1——产品能力是每个人的底层能力几乎所有互联网大佬、新品牌的创业者,都自称产品经理。

那么多成功者都在强调的“产品能力”,到底是什么?其实,产品能力是一种人生的底层能力。

第一次得知梁宁其人,是从刘江峰的微信里,知道了她的微信:梁宁-闲花照水录,知道了这位互联网才女。

梁宁在得到开课,《梁宁.产品思维30讲》,作为一个to B大神产品经理(自封的)学习to C大神产品经理的产品思维,我将进行同步共享学习心得。

01 发刊词|产品能力是每个人的底层能力1、产品能力是人生的一个底层能力。

拥有产品能力,能让你有一种踩在地上的自信和踏实感。

【Megan注:很多能力之所以称之为底层能力,因为它们是核心的可迁移能力。

作为一个To B的产品经理,不断的突破自我的边界,做品牌练就演讲能力,做解决方案练就PPT和逻辑思维能力,项目拓展和运作锻炼客户买点包装、客户心理分析、商业模式设计和竞争管理能力,项目管理+销售管理则是利用流程(经验固化)、协作提升对资源的全盘把控,市场洞察加深对行业、客户和竞争对手的了解。

而在这基础上最终究的最底层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的可迁移能力——来自颠覆哈佛的“密涅瓦大学'的启示2、产品能力就是训练一个人: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有限的资源,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且获得回报。

3、从一个普通人,到成为一个产品人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学习建立认知框架的过程。

先建立信息的秩序,再建立自己内心的秩序。

在一片纷杂里,你会知道自己该放弃哪些点,抓住哪个点,慢慢建立起掌控。

4、这个过程里,你会碰到数不清的diss,被各种吐槽,被指着脸批评,还有数不清的推倒重来。

产品思维30讲概述

产品思维30讲概述

产品经理的定义
01
为什么要创新
互联网不是存量竞争,而 是增量竞争。服务好你的 用户,不用怕那些大佬
存量市场,小企业正面仰 攻,新体验做到80分, 用户体验为零分。 增量 市场,在用户体验为零的 地方,你只要做60分, 用户就结结实实地觉得可 以用了
03
05
02
04
俞军的用户价值公式:用户价值=(新体验 -旧体验)-替换成本
相邻可能
我们需要的某种能力要素,它可 能已经产生并成熟了,只是它正 在另外的某个领域被使用着。 就 看这个已经存在的未来,它会不 会撞到你眼睛里,让你起心动念
创新模式
怎样从新要素到新物种
如何跨行业引进新要素创新, 让产品变成新物种
如何跨行业引进新要素创新, 让产品变成新物种
找到实体空间的好位置
在亚朵酒店体验到的东西,例如枕头、床垫、洗发水都是可以买的
创新模式
三级火箭:深度讲解互 联网降维打击
3级火箭
1
怎样才能玩3级火

2
你凭什么有势能, 其中一点就是靠割 让自己的利益。 别人挣钱,我不挣 钱,我获得的用户 多一点,我才拥有 了势能
3 4
终我们的一生,追 逐金钱、创建人脉、 获得权力、积蓄势 能, 一切其实成 就了你的势能,打 造了你的一级火箭
产品世界 观
A
重要性
商业是以利润为中 心,人生是以意义
为中心B人生逻辑大 Nhomakorabea商业 逻辑
商业是以利润为中心,人生是以 意义为中心
产品世界 观
产品连接客观世界、过 去与将来
01
02
03
自信是在不断的创 造与反馈中建立的
互联网时代结束了, 2018年以后,新 公司应该是以互联 网为基础设施的科 技公司,新品牌公 司。 中国原生品 牌井喷的时代,伟 大的时代,愿你置

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完整版)

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完整版)

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完整版)第一讲:产品发现的核心概念产品发现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公司在竞争环境中发展新的产品,快速去市场,解决客户的需求,从而赢得商业的竞争优势。

在产品发现的过程中,核心概念是以客户为中心。

客户是公司在商业竞争中的基础,而围绕客户的产品是实现公司商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为了理解客户,公司需要进行客户研究,如对客户建立客户画像,以及分析客户的行为、兴趣、消费习惯等,以帮助公司更好地应对客户需求。

产品发现还包括业务分析、市场分析、竞争分析等,帮助公司更好地把握市场趋势,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以及了解竞争对手的布局,从而对市场把握有更多把握。

第二讲: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创新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创新是企业深耕现有市场、开拓新市场的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方法。

企业通过客户研究,深入理解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的偏好,找出其核心需求,以便为客户提供满足其需求的新产品和服务;并根据行业趋势,把握未来潜在市场的发展趋势,为客户的定制服务提供参考。

在这一过程中,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有助于组织一个专注客户需求的团队,以提高产品、服务的价值,有效减少废品率,提高回报率,不断改善产品和服务,实现最佳商业结果。

基于实践的产品发现是以理解客户需求为基础,以实际操作启发新点子,并以实际产品为基础快速迭代测试的一种发现方法。

这是一种不断试验、改进、实践、改善的过程,包括调查客户的需求,实施实验、快速迭代、扩展项目范围、改善发布等,以释放和激发更多客户价值,最终达到商业成果的效果。

作为一种高效的产品发现方法,以实践为基础的产品发现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客户需求,让关注客户需求的思维在一开始就灌输入企业文化,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更有效地推动新产品的上市。

产品思维

产品思维
上瘾机 Nhomakorabea:用户激励
一个产品好不好,不是简单一句“好用”“不好用”能说清的,要将这份体验再拆分
建立激励机制,就是一旦完成预定动作,给他满足;并且让他清楚,完成预定动作,就能得到满足。 在游戏里,资源是虚拟的,激励是极为确定的事。 但在现实世界中,重要的是找到驱使一个人的内在因素,内在激励是让人能够找到感觉,持续深入,把事 情做到位的方式。 做好一个激励系统还要努力降低用户门槛。 激励与对方能力不匹配的事情,就是无效激励。
机会判断: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产品机会:找到痛点 痒点 爽点
痛点、痒点、爽点都是产品的机会
·痛点是恐惧。比如海飞丝,第一次拜见岳父母害怕有头皮 屑; ·爽点是及时满足。比如手机点外卖。 ·痒点是满足虚拟自我。比如追星、追网红产品,都是虚拟 自我的投射。
痛点,要打中人的恐惧。
爽点,用户有什么需求,要及时满足ta。
痒点,要满足用户想象中的自己。
两套用户画像理论
头羊理论
产品是你的草场,第一个用户是第一头羊,只有第一只羊在你 的草地上吃的满足,才能引入更多的羊。
头羊是意见领袖(版主、大V、淘宝店主等),当头羊自发管理 羊群时,产品就建立了自组织。
三类用户理论
大明:核心需求明确,对价格敏感,忠诚度低;
笨笨:有需求方向,但不明确,可能要买裙子结果买了一个帽 子; 小闲: 没有消费需求,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
1.你可以量度,一个产品到位不到位; 2.你可以量度,你和一个人的关系; 3.你还可以看到,自己的天分和命运。
1.2如何理解愤怒和恐惧
愤怒
感觉自己的边界被侵犯
恐惧
愤怒和焦虑都是恐惧,来 自于对未知的想象,因为 无从逃避,就会内化为焦
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读懂《梁宁·产品思维30 讲》最精华内容产品思维:每个人的底层能力。

科技进步、产品迭代、公司演化、组织变迁⋯⋯不变的是用户的情绪和人性。

那些信奉“用户驱动” 的人,从普通人变成了行业大佬,建立了自己的世界。

乔布斯、马化腾、马云、雷军、张小龙、周鸿祎、傅盛⋯⋯这些改变世界样貌的产品经理,究竟具备一种怎样的能力?产品思维,需要我们根据观察和判断,建立系统能力,向用户交付确定性。

运用交互的能力,在连接和迭代中,深化与用户的关系。

这也构成了《梁宁·产品思维30 讲》的5 个课程模块:1 、同理心:看懂情绪,找到天分2 、机会判断:从一个“点”,看到一个“体”3 、系统能力:组建系统,制造确定和依赖4 、用户体验:让产品拥有效率、进行演化5 、创新模式:找到创新模式,发现新大陆同理心:人欲即天理做好产品,最重要的是理解用户和自己。

1 、专业化的观察和判断只抓表面数据,无法成为优秀的产品经理。

但我们对于大多数事物的认识,都停留在非常浅的层面。

好的产品经理,要看到人在不同的资源推动下,会去到不同的地方,还要看到触发情绪和推进行动的开关。

要能看到持续变化的内在动力,能拥抱变化,变得成熟。

一个人为了强化自己的存在感,会不断扩张自己的能力圈;一旦存在感满足,能力圈也就不会继续扩充了。

就像很多女人结了婚就不化妆,男人满足了就不奋斗了⋯⋯2、读懂用户的底层情绪用户往往无法准确说出体验,只能展现情绪。

把人比作“手机”,后天学的知识就像一个个“App”,而情绪是底层“操作系统”。

理性的调用需要时间和思考,驱动一个人的,可能只是一瞬间的情绪。

通过产品服务人,本质就是用户是否通过你的服务得到了满足。

在一段双方彼此了解的良性关系中,可以读懂对方的“满足” 和“不爽”,并给予对方“满足”。

“愉悦”就是被满足,“爽”就是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满足。

读懂情绪,看到天分和命运。

为什么你照着PPT 练三次就很痛苦,而乔布斯为了一场发布会对着PPT 练100 次依然乐此不疲?你不厌其烦愿意一直去做的事,就是你的天分所在,是上帝给你的操作系统初始密码。

做让人愉悦到爽,或是抵御恐惧的产品。

每个人的痛点都是他的恐惧,人们会为了解决恐惧,毫不犹豫地花钱。

医疗和教育是最大的市场,为什么?对生存的恐惧;为什么医美产品比普通化妆品贵那么多?对青春流逝的恐惧;听罗辑思维、用得到,为什么?认知焦虑,还是恐惧。

如果一个人找不到“愉悦” 和“恐惧”,他不会有什么成就;如果一个产品在“爽” 和“恐惧” 方面无所作为,那它就是一个不痛不痒的产品。

3 、顺应用户的潜意识“微笑”会让我们放下防御,“重复”会改变我们的观点⋯⋯潜意识对我们的影响无处不在,一个产品要做到的就是迎合用户潜意识下的选择。

静态的产品没有机会去说服用户,所有的思考,都会让用户产生顾虑和戒备。

为什么性格内向、甚至有社交障碍的人(扎克伯格、马化腾、张小龙),会做出亿万人依赖的社交产品?为什么沟通能力强的人(马云),很难成为优秀的产品经理?善于沟通的人,擅长打破防御、说服用户;但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则根本不会触发用户的防御意识。

好的产品经理,往往比较自我。

4 、认清角色化生存本质微信之父张小龙认为:“好的用户体验,目标就是做到自然。

”这里的自然,指的就是“去角色化”。

为“个体” 设计产品,要把对方当成鲜活的人,抛开刻板想象,不去假设他“应该” 处在哪个角色。

如果给特定集体做产品,那就应该充分研究他们的集体人格(在集体中形成的思考和行为模式)、共同记忆和核心观念。

首先,用专业化视角对人和产品做出判断,思考在哪个层面下功夫。

然后,回到内心,看到自己的天分、看到用户的情绪,了解他们的潜意识和集体人格,不要触发防御意识。

这是我们做好一个产品的起点。

2机会判断求之于势,不责于人顺势而为,找到外部势能为组织赋能。

找到有势能的“面”,不要只寄希望于“点”。

1 、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我们都有体会,努力工作的工资,远不如几年前买腾讯股票或者北上广的房子。

你再努力也只是一个点,工资只是一个点的努力成果。

但腾讯股票与北上广房子的收益,是点附着在了快速崛起的经济体上线性周期的收益。

从一个点开始着手做产品,这个点附着在哪个面上?这个面如何展开?面在哪个经济体上?这个经济体是在崛起还是沉沦?怎样做好机会判断:1 、从你能做到的、能稳定提供的那个“点” 开始;2 、要看到这条“线”,而不要纠结于当下的“点”;3、当“面” 打仗时,“面” 上的“点” 是有红利的;4、CEO 应该去找到外部势能,为组织赋能。

2 、产品机会:找到痛点、痒点、爽点痛点的背后一定有恐惧;有需求,还能被及时满足,这就是用户的爽点;网红系列产品击中的是痒点——让用户成为理想的自己。

吃饭也可以围绕痛点、痒点、爽点去做产品:酣畅淋漓地吃火锅,感觉爆爽;怕吃火锅长胖,这个痛点也有产品空间;或者做一个美美的网红餐厅,吃一把干冰爆米花,两个耳朵往外冒白气,人人都会拍张照然后发朋友圈,这是痒点。

3 、为用户绘制“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是按照一定的动机和行为方式,抽象出的用户标签和模型。

可以用来把握用户特点和喜好。

第一套用户画像:第一只羊/ 头羊/ 狼第一只羊是种子用户,让他得到及时满足,才能引入更多的羊;头羊是意见领袖(论坛版主、微博大V、淘宝店主⋯⋯),当头羊自发管理羊群时,产品就建立了自组织;狼是利润的贡献者,如果你向B 段收费,那狼就是B 端。

第二套用户画像:大明/ 笨笨/ 小闲大明对于自身需求非常了解,核心需求是价格或硬货,忠诚度低;笨笨有需求方向,但不明确。

可能会逛10 家店看了200 条裙子,最后买了一顶帽子⋯⋯一旦决定了要买的产品,大概率会变成“大明”;小闲没有消费需求,单纯为了打发时间。

两套画像互为补充,你想服务哪种羊,就要按大明、笨笨、小闲,三种不同羊的需求,来设计你的产品。

4 、场景:在特定空间/ 时间,触发用户情绪“场”是时间和空间,用户可以在一个空间里停留和消费;“景”是情景和互动。

在这个空间时间里,要有情景和互动让用户的情绪触发,并裹挟用户的意见,这就是场景。

很多时候,你以为用户是在消费产品,其实是在消费场景。

吃午饭有哪些场景?你自己带便当,一边看网剧一边吃,这是一个场景;几个同事一起叫便当,在会议室里边吃边聊,这是一个场景;几个同事一起出去吃,然后AA 制结账,这是一个场景;中午请客户吃饭,这是一个场景;中午情侣约会也是一个场景。

在万物互联的未来,到处都是屏幕,到处都是网络连接的入口。

但入口不是场景,只有能触发用户情绪的场景才是真正的流量入口。

总结一下,做好一个产品,要对这些机会做出判断——起名字的话题,出现在课程第 4 部分3系统能力持续提供可依赖的确定性产品的核心价值,在于向用户交付确定性,建立依赖。

保障确定性的核心要素是效率,一次次迭代和选择,将会成就你的产品和人生。

完成一个产品,需要建设“系统能力”。

就像想拥有好身材,就必须得有控制饮食和保持运动的系统能力⋯⋯1 、整体流程和确定性什么是“持续提供可依赖的确定性”?以ATM 机为例,它提供的确定性就是出钞。

ATM 机要想提供完整的系统能力,需要七个岗位:战略、运营、现金、密码、硬件、客服、技术。

如果你把过多热情花在了诸如ATM 机应该什么形状、是红的还是蓝的、可不可以再精美一点⋯⋯这些对于整体的业务效率和结果并没什么影响。

2 、小米的效率革命企业是效率分工的产物,效率是系统的核心指标,没有效率的系统将失去竞争力。

雷军说过:“互联网思维里最关键的两个点:第一是用户体验,第二是效率。

小米真正的护城河就是效率,而小米真正要做的就是效率革命。

”与小米竞争的其他手机厂商,认为小米是在比拼产品,其实小米在比拼效率。

为什么小米会在手机大战中胜出梁宁在课程中列举了很多案例,非常精彩:1 、智能机迭代、消费升级、网红电商,三浪齐发推动小米崛起;2 、把资源砸在一两个机型上;3 、打造全员面对用户的组织结构,接受来自用户的压力;4 、用电商大数据支持线下零售做出高效决策,小米之家做到27 万坪效(仅次于苹果),还打算开1000 家;5 、在几乎没人知晓的情况下,不到一年开了20 万家小米小店,渠道迅速扩张成立体的网。

3 、微信迭代的刻意与惊喜迭代,就是小步快跑,把最内核的部分先放出来,不断优化、小范围试错,让互联网产品在互联网上生长。

迭代规划是产品经理的重要能力:1 、第一个版本要简单直接,直指人心;2 、迭代次序很重要,前面动作是后面的铺垫;3 、没必要憋大招,附加功能没那么重要;1 、微信从导入通讯录、发文字图片、设置头像和微信名这几个简单的功能,迭代成了今天的样子;2、微信2.1 版本“好友验证” 功能,是为2.2 版本“查看附近的人” 做铺垫的;3 、有了微信5.0 的“绑定银行卡”,才能有后面的“红包” 上线,微信用“飞机大战”,让5 亿人不知不觉间完成了升级。

产品经理的微观体感和所在组织领导人的气质,会让产品变成不同的样子。

1 、长于沟通说服的雷军、马云出品的通讯工具,从不在表情包上下功夫,因为老板没有被辞不达意困扰过;2 、改变支付格局的微信红包,是腾讯员工业余时间偶然为之的产物;3 、微信红包自然能力达到的极限用户数是458 万,借助春节这个核心场景,微信支付用户1 天增长了1 亿;支付宝积累1 亿用户,用了8 年。

4 、领导力:带领团队穿越生死在产品演化中,产品经理面对巨大压力,在一堆事里找到关键任务,带领所有人穿越生死,这个是领导力。

33 岁的傅盛,带领金山穿越生死在接手金山的48 小时内,他做了四个决定——守住互联网安全产品的根基;All in ,砍产品线;砍组织结构;放下友好气氛,做个野蛮人。

再加上命不该绝的运气——赶上了3Q 大战。

最终,在360 强敌压境的情况下,金山完成了软件公司向互联网企业的转型,穿越了生死线。

当年的瑞星和江民,今天已经被边缘化了。

在机会、资本、野心、人才云集的今天,几乎每一块蓝海,都会转瞬变为红海。

面对生死考验,你能依靠的不是管理能力,而是领导力。

能够支撑你的,是你对关键任务的甄别,内心的确认感,和你真正的兄弟。

4用户体验持续提供可依赖的确定性良好的用户体验,需要基于真实的感觉,建立微观体感。

这部分内容告诉你:绘制用户体验地图感受用户的情绪,用服务蓝图设计角色配置资源,设计成瘾机制让用户满足,起一个带有情感的名字,设计用户口碑。

1 、用户体验层次一个产品好不好,不是简单一句“好用”“不好用”能说清的,要将这份体验再拆分。

其中,产品的战略最为重要——要做到哪些事?提供什么样的确定性?基于产品的战略和存在价值,我们才能决定做哪些事,或是对哪些事坚决不碰。

建设资源固然和能力有关,但更与战略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