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基础模拟题七及答案(卷二)

合集下载

2016年司法考试(卷二)基础模拟冲刺题(7)

2016年司法考试(卷二)基础模拟冲刺题(7)

1.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开始被恐怖组织胁迫参加犯罪,但在着⼿实⾏后,其⾮常积极,成为主要的实⾏⼈之⼀,甲在共同犯罪中可以成为主犯 B.⼄是共同贪污犯罪中的实⾏犯,但其可能不是主犯 C.丙为勒索财物绑架王某,在控制⼈质之后,丙将真相告诉好友⾼某,并委托⾼某去找王某的⽗母要钱,⾼同意并实施了勒索⾏为。

丙成⽴绑架罪,⾼某成⽴敲诈勒索罪 D.丁与成某经共谋后,共同伤害被害⼈汪某,丁的⽊棒击中了汪某的腹部,成某的短⼑刺中了汪某的肺部,汪某因为成某的致命伤害在送到医院10⼩时后死亡。

丁需要对死亡结果负责 答案:ABD 解析:选项A,被胁迫参加犯罪若作⽤⼤的不排除主犯,“胁从犯”以作⽤不⼤为前提。

选项B,实⾏犯既可能是主犯也可能是从犯,因为中国刑法中主从犯根据“作⽤”⼤⼩划分的,不是根据是否实⾏犯划分的。

选项C,⾼某中途加⼊犯罪,成⽴绑架罪共犯。

选项D,共犯⼈部分⾏为全部责任,丁需要对死亡结果负责。

2.关于单位犯罪,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甲注册某咨询公司后⼀直亏损,后发现为他⼈虚开增值税专⽤发票可以盈利,即以此为主要业务,该⾏为属于咨询公司单位犯罪 B.⼄公司在实施保险诈骗罪以后,因为没有年检⽽被⼯商管理局吊销营业执照。

案发后对该公司不再追诉,只能对原公司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员和其他直接责任⼈员追究刑事责任 C.丙虚报注册资本成⽴进出⼝公司,主要从事正当业务经营,后经公司股东集体讨论,以公司的名义⾛私汽车,利益均分。

由于该进出⼝公司成⽴时不符合法律规定,该⾛私⾏为属于个⼈犯罪 D.丁等5名房地产公司领导以公司名义⾮法经营烟草业务,所得利益归5⼈均分。

该⾏为属于单位犯罪 答案:ACD 解析:《⼈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个⼈为进⾏犯罪违法活动⽽设⽴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2016司法考试卷二刑法试题及答案

2016司法考试卷二刑法试题及答案

2016司法考试卷二刑法试题及答案2016下半年司法考试即将到来,司法考试的备考过程中充满着枯燥乏味的法律知识,每一位考生都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司法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6司法考试卷二刑法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想了解更多关于司法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6司法考试卷二刑法试题及答案1[单选题]甲某见自己的弟弟遭一个流氓毒打,前去制止,而反遭流氓进攻,被迫自卫还击。

正在这时,便衣民警乙某赶到,未及表明自己的身份即迅速抓住甲某以制止殴打。

甲某以为乙某是流氓的同伙,随即捡起一块砖头将乙某砸成重伤。

甲某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下列哪种情况?A.正当防卫B.过失伤害C.意外事件D.故意伤害【正确答案】C2[单选题]某甲骑摩托车违章撞伤某乙,造成某乙腿部表皮破裂。

某甲送乙到医院治疗,护士未作皮试,即给乙注射破伤风针,乙因药物过敏而死,甲的行为对乙的死亡而言属于A.意外事件B.交通肇事罪C.过失的重伤罪D.过失杀人罪【正确答案】A3[单选题]王某是李某的领导,又是李某的邻居,因李某不务正业,经常不上班,王某将李某开除,致李某怀恨在心。

某日,李某故意打伤王某的妻子,王某找李某理论继而发生厮打。

此时,李某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匕首,将王某刺死,则李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A.属于正当防卫B.属于防卫过当C.可以免予刑事处罚D.构成故意杀人罪【正确答案】D4[单选题]某甲是精神病患者,一日突然手持匕首追杀某乙,甲将乙逼到一房屋的角落里,乙在无处可逃的情况下,顺手将桌上的花瓶拾起扔向甲,致使甲右眼失明,乙的行为是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防卫过当D.犯罪行为【正确答案】A5[单选题]张某系公安人员,一日着便衣执勤,车上遇劫匪有5人且持有凶器,便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未能站出来制止劫匪的行为,致使多名旅客伤亡且财物被劫,张某的行为属于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不构成犯罪D.不作为犯罪行为【正确答案】D6[单选题]孙某持刀抢劫赵某财物,赵某夺下孙某的刀,并将孙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孙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真题解析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真题解析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二解析1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当然适用于不作为犯罪,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必须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B在特殊情况下,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不需要行为人具有作为可能性C不真正不作为犯属于行为犯,危害结果并非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要素D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罪中均存在不作为犯解析D项:丢失枪支不报罪、遗弃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等属于不作为犯。

所以,D项正确。

A项:根据《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所谓不作为,就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

其义务来源包括以下:(1)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义务;(2)职务或者业务要求的义务;(3)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4)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

刑法将不作为犯罪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纯正不作为犯或真正不作为犯,即刑法明文规定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二是不纯正不作为犯或不真正不作为犯,即行为人以不作为形式实施的通常为作为形式的犯罪。

所以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须由法律明文规定,不真正不作为犯可以有其他义务来源。

所以,A项错误。

BC项:对于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要件,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应具有以下三项内容:(1)行为人具有作为的义务;(2)行为人有作为的可能;(3)行为人违反了作为义务,造成了构成要件结果的发生。

所以,BC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2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重伤王某致其昏迷。

乞丐目睹一切,在甲离开后取走王某财物。

甲的行为与王某的财产损失有因果关系B乙纠集他人持凶器砍杀李某,将李某逼至江边,李某无奈跳江被淹死。

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无因果关系C丙酒后开车被查。

交警指挥丙停车不当,致石某的车撞上丙车,石某身亡。

丙的行为与石某死亡无因果关系D丁敲诈勒索陈某。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当然适用于不作为犯罪,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必须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B.在特殊情况下,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不需要行为人具有作为可能性C.不真正不作为犯属于行为犯,危害结果并非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要素D.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罪中均存在不作为犯正确答案:D2.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重伤王某致其昏迷。

乞丐目睹一切,在甲离开后取走王某财物。

甲的行为与王某的财产损失有因果关系B.乙纠集他人持凶器砍杀李某,将李某逼至江边,李某无奈跳江被淹死。

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无因果关系C.丙酒后开车被查。

交警指挥丙停车不当,致石某的车撞上丙车,石某身亡。

丙的行为与石某死亡无因果关系D.丁敲诈勒索陈某。

陈某给丁汇款时,误将3万元汇到另一诈骗犯账户中。

丁的行为与陈某的财产损失无因果关系正确答案:C3.关于刑事责任能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第一次吸毒产生幻觉,误以为伍某在追杀自己,用木棒将伍某打成重伤。

甲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B.乙以杀人故意刀砍陆某时突发精神病,继续猛砍致陆某死亡。

不管采取何种学说,乙都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C.丙因实施爆炸被抓,相关证据足以证明丙已满15周岁,但无法查明具体出生日期。

不能追究丙的刑事责任D.丁在14周岁生日当晚故意砍杀张某,后心生悔意将其送往医院抢救,张某仍于次日死亡。

应追究丁的刑事责任正确答案:A4.农民甲醉酒在道路上驾驶拖拉机,其认为拖拉机不属于《刑法》第133条之一规定的机动车。

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未能正确评价自身的行为,存在事实认识错误B.甲欠缺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其行为不构成犯罪C.甲对危险驾驶事实有认识,具有危险驾驶的故意D.甲受认识水平所限,不能要求其对自身行为负责正确答案:C5.吴某被甲、乙合法追捕。

司法考试卷二答案:多项选择题

司法考试卷二答案:多项选择题

司法考试卷二答案:多项选择题2016司法考试卷二答案:多项选择题点击查看>>>2016年司法考试答案(卷二完整版)51.A.对甲法条中的“暴力”作扩大解释时,就不可能同时再作限制解释,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乙法条中的“暴力”也须作扩大解释B.《刑法》第237条规定的强制猥亵、侮辱罪中的“侮辱”,与《刑法》第246条规定的侮辱罪中的“侮辱”,客观内容相同、主观内容不同C.当然解释是使刑法条文之间保持协调的解释方法,只要符合当然解释的原理,其解释结论就不会违反罪刑法定原则D.对刑法分则条文的解释,必须同时符合两个要求:一是不能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二是必须符合分则条文的目的52.A.甲的行为属打击错误,按照具体符合说,成立故意伤害罪既遂B.甲的行为属对象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成立故意伤害罪既遂C.甲误打中乙属偶然防卫,但对丙成立故意伤害罪未遂D.不管甲是打击错误、对象错误还是偶然防卫,乙都不可能成立故意伤害罪既遂53.A.甲以杀人故意将郝某推下过街天桥,见郝某十分痛苦,便拦下出租车将郝某送往医院。

但郝某未受致命伤,即便不送医院也不会死亡。

甲属于犯罪未遂B.乙持刀拦路抢劫周某。

周某说“把刀放下,我给你钱”。

乙信以为真,收起刀子,伸手要钱。

周某乘乙不备,一脚踢倒乙后逃跑。

乙属于犯罪未遂C.丙见商场橱柜展示有几枚金锭(30万元/枚),打开玻璃门拿起一枚就跑,其实是值300元的仿制品,真金锭仍在。

丙属于犯罪未遂D.丁资助林某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但林某尚未实施相关犯罪活动即被抓获。

丁属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未遂54.A.甲使用变造的货币购买商品,触犯使用假币罪与诈骗罪,构成想象竞合犯B.乙走私毒品,又走私假币构成犯罪的,以走私毒品罪和走私假币罪实行数罪并罚C.丙先后三次侵入军人家中盗窃军人制服,后身穿军人制服招摇撞骗。

对丙应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D.丁明知黄某在网上开设赌场,仍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C.甲、乙有权主张丙、丁买卖无效
D.丁善意取得瓷瓶的所有权
9、甲去购买彩票,其友乙给甲10元钱让其顺便代购彩票,同时告知购买号码,并一再嘱咐甲不要改变。甲预测乙提供的号码不能中奖,便擅自更换号码为乙购买了彩票并替乙保管。开奖时,甲为乙购买的彩票中了奖,二人为奖项归属发生纠纷。下列哪一分析是正确的?
C.此案应由区政府所在地的区法院管辖
D.因刘某与所申请的信息无利害关系,区政府拒绝公开答复是合法的
【答案】A
【解析】选项A正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项规定,对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据此可知,若区政府认为刘某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属于不应予以公开的信息的,则应在作出拒绝答复时,告知刘某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一项浩瀚庞大、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1)坚持科学立法,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方略实拖的必要前提。
(2)坚持严格执法,切实做到依法行政。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行敢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法治国家对政府行政活动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求合法行政。二是要求合理行政。三是要求程序正当。四是要求高效便民。五是要求诚实守信。六是要求权责统一。
6、关于西周与宋朝婚姻制度的对比,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西周时结婚必须通过“六礼”程序完成,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至此婚礼始告完成;西周时结婚必须实行“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一夫一妻”制,在宋朝时依旧保留
B. 宋律规定“男年十五,女十三以上,并听婚嫁”,对违反成婚年龄的,不准婚嫁;并严格禁止五服以内的亲属结婚

2016年司法卷二《刑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年司法卷二《刑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年司法卷二《刑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2016年司法卷二《刑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迎战2016司法考试,赢在起点。

考试专栏给你提供合理有效的司法科目备考及考点试题攻略。

一、单项选择题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就刑法修改所作的说明,属于( A )。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论理解释2、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取( D )。

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3、孙某1985年5月生,1998年6月盗窃他人财物价值2380余元;1999年8月抢劫他人手机一部和现金1200余元;2001年10月实施绑架行为时,被抓获。

孙某应对( B )负刑事责任。

A、盗窃、抢劫和绑架行为B、抢劫和绑架行为C、盗窃和绑架行为D、绑架行为4、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刑法理论上对其称之为( B )。

A、结果犯B、行为犯C、危险犯D、举动犯5、刘某意图杀死范某。

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

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 B )。

A、犯罪预备B、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止6、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有( A )。

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7、( A )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A、犯罪的时候B、侦查的时候C、起诉的时候D、审判的时候8、某甲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执行4年时,因犯脱逃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5年,那末,人民法院对其应在( D )决定执行的刑罚。

A、10年以上15年以下B、5年以上15年以下C、5年以上 11年以下D、6年以上11年以下9、下列情节中,属于量刑酌定情节的有(D )。

A、累犯B、未成年人犯罪C、立功D、犯罪动机10、防卫过当是指( C )。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一般损害的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

2016司法考试二卷刑法试题及答案【2】

2016司法考试二卷刑法试题及答案【2】

2016司法考试二卷刑法试题及答案【2】(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1、答案:A.B.C.D.理由:体现出刑罚的轻重与刑事责任相适应方面的内容。

二、刑法的适用范围(一)空间效力1、答案:A.理由:犯罪地确认、属地原则适用,刑法第6条)理由:第一,中国船舶上的犯罪就认为是在中国的犯罪。

另外,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就认为犯罪发生在中国,因此,适用的根据是属地原则。

在这个里面,涉及到犯罪地的确认(结果发生在中国船舶上的也认为是在中国的犯罪)和属地原则的适用确立了我国刑法对这个案件在空间上的效力。

2、答案:A.C.D.理由:第9条:普遍管辖原则。

对国际犯罪分子一旦发现,立即逮捕、要么引渡要么起诉。

)理由:普遍管辖原则是第9条的规定,第9条讲的是对于国际犯罪中国在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管辖权。

这里涉及到对象是国际犯罪,比较常见的有海盗(在公海上的抢劫),劫持民航和毒品犯罪。

除此以外,现在时髦一点的就是恐怖犯罪。

按照第9条的规定、遵照国际法的要求,我国领土上一旦发现了此类犯罪分子,立即加以逮捕,或者要么引渡要么起诉。

这类考题比较雷同,比如:一个毒品犯罪分子或者恐怖主义分子,或者在菲律宾公海上公开抢劫的犯罪分子进入中国领域,他既不是中国人也没有在中国犯罪,也没有针对中国公民犯罪,对于这类人能否适用中国刑法加以制裁?能,其根据就是普遍管辖原则。

我们进入了有关公约,对他们应行使或引渡或起诉的规则。

(二)时间效力1、答案:A.B.D.理由:参见最高法院关于适用刑法第12条的解释2、答案:A.B.D.理由:参见最高法院关于适用刑法第12条的解释3、答案:B.C理由:(刑法时间效力的规定。

新旧刑法都认为是犯罪的,但旧法处罚较轻的,适用旧法,新法较重,自然无溯及力。

)4、答案:A理由:时间效力的一般规则是从旧兼从轻。

其中特别注意跨法的犯罪,所谓“跨法”是指犯罪行为由97年9月30日以前发生连续或者持续到97年9 月30日以后。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预测题及参考答案(卷二)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预测题及参考答案(卷二)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预测题及参考答案(卷二)一、名词解释1、刑事责任2、犯罪中止3、牵连犯4、单位犯罪5、量刑二、填空题1、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的( )和承担的( )相适应。

2、犯罪的( )或者( )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3、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是使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 )。

4、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 )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 )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5、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而采取的损害( )的行为。

6、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 )的犯罪分子。

7、有期徒刑的期限,为( ),数罪并罚时不能超过( )。

8、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 )9、对在服刑期间又犯罪的罪犯,应采取( )的方法并罚。

10、行为人基于同一的或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同一的行为,并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称之为( )。

三、简答题1、简述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是什么?2、简述不作为形式犯罪客观方面的条件。

3、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简述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

5、简述缓刑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四、案例分析题1、被告人洪某,男,1982年10月出生。

1997年8月21日,洪某见一女孩(10岁)在塘边放牛,洪某强要牵牛玩水。

女孩未理,即刻骑上牛背回家。

洪怒,用手中锄柄赶牛下塘,欲使女孩受惊,发泄不满。

不料牛入深水后,女孩惊慌落水。

洪见状颇为得意,后见女孩沉没,急忙下水营救未果,女孩被溺死。

问:(1)洪某的行为与女孩被溺死之间有无因果关系?洪某表现为什么样的心理状态?(2)根据犯罪主体的构成条件,分析洪某应否承担刑事责任?2、被告人王某,男,17岁,初中毕业后闲居在家。

被告人吴某,男,53岁,下岗工人。

被告人王某某,女,28岁,个体工商户。

系王某的姐姐。

被告人王某在公园闲逛时,结识了吴某,日子长了当作知己。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参考解析:关于西周和宋朝时期的婚姻制度,应予以重视。在禁止五服以内的亲属婚姻方面,宋朝有所放苋,允许姑舅两姨兄弟姐妹结婚,所以B项错误。其余选项都是周宋两朝婚姻制度的正确对比,应注意领会。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律学家张斐、杜预为《晋律》所作之注与《晋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B. 《宋刑统》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律条及有关的敕、令、格、式、起、请等条文作为一门,共12篇、213门、502条
7、乙欠甲货款,二人商定由乙将一块红木出质并签订质权合同。甲与丙签订委托合同授权丙代自己占有红木。乙将红木交付与丙。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甲乙之间的担保合同无效
B.红木已交付,丙取得质权
C.丙经甲的授权而占有,甲取得质权
D.丙不能代理甲占有红木,因而甲未取得质权
8、甲去购买彩票,其友乙给甲10元钱让其顺便代购彩票,同时告知购买号码,并一再嘱咐甲不要改变。甲预测乙提供的号码不能中奖,便擅自更换号码为乙购买了彩票并替乙保管。开奖时,甲为乙购买的彩票中了奖,二院议事协调机构。关于该机构,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1年卷二单选第40题)
A.撤销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决定
B.可以规定行政措施
C.议定事项经国务院同意,由有关的行政机构按各自的职责负责办理
D.可以设立司、处两级内设机构
【答案】C
C. 大诰是明初的一种特别刑事法规,作为训诫臣民的特别法令颁布天下
D. 清代为了规范国家机关的组织、活动,提高官吏的统治效能,自雍正朝开始编订《大清会典》
附带性审查是指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因提出对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是否违宪的问题,而对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所进行的合宪性审查。附带性审查往往以争讼事件为前提,所审查的也是与诉讼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可知C项正确。

2016司法考试二卷刑法试题及答案

2016司法考试二卷刑法试题及答案

2016司法考试二卷刑法试题及答案大家都知道司法考试二卷的考题全部都是选择题,刑法是司法考试二卷的重要考查科目之一,针对司法考试刑法科目司法考试网为你收集整理了如下试题。

如何才能够较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提高答题的正确率了?在复习的过程中最好的方法是一边复习,一边做习题巩固,司法考试频道为您整理提供“2016年司法考试二卷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刑法总论一、刑法的基本原则(一)罪刑法定的适用。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不得定罪处罚。

1、甲乙二人于97年2月在结扎手术证明书上偷盖医院印章,伪造4份医院证明出售给他人,获利400元,1997年11月案发。

甲乙二人的行为:A.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B.构成伪造事业单位证件罪C.不构成犯罪;D.构成非法经营罪2.甲某在打电话时无意中发现电话机旁县检察院的举报箱中露出一封信,随手取出。

发现该信举报该县某局长乙某有受贿4万多元的犯罪事实。

甲某与乙某熟识,便将举报信交给乙某。

乙某当即酬谢甲某8000元现金。

事后,乙某与行贿者串通,并销毁了有关罪证。

A.甲某构成敲诈勒索罪。

B.甲某构成包庇罪。

C.甲某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D.甲某不构成犯罪3.某甲为某国有医药公司负责人之一,该公司将销售任务按地区分片发包给个人,规定承包人上交固定的承包费用。

职工某乙担心不能完成承包定额不敢承包某片的销售工作。

某甲因为是公司领导,按规定不许出面承包,就动员某乙承包,并说二人合伙销售,保证不会赔本。

某乙便承包某片的销售任务。

某甲和某乙共同在该片进行销售业务,盈利甚多。

某甲向某乙索要分成15万元。

A.某甲构成受贿罪B.某甲构成索贿罪C.某甲不构成犯罪D.某甲构成非法经营罪(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1、下列哪种情形体现出罪行相适应原则:A.对累犯从重处罚;B.对自首、立功的从宽处罚C.对中止犯处罚宽大于未遂犯、预备犯;D.对不满18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刑法的适用范围(一)空间效力1、一艘悬挂我国国旗的客轮停泊在英国某港口时,在轮船上的一美国乘客甲某遭到在岸上的英国公民乙某枪击身亡。

2016年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基础模拟题及答案2

2016年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基础模拟题及答案2

2016年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基础模拟题及答案21.四位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共同犯罪时先后发表了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甲: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即应当对集团成员所实施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B.乙: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对于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对从犯的处罚应当轻于主犯,所以,对于从犯不得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C.丙: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都是主犯,但聚众犯罪的首要分子不一定是主犯,因为聚众犯罪不一定成立共同犯罪D.丁:一开始被犯罪集团胁迫参加犯罪,但在着手实行后,非常积极,成为主要的实行人之一,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应认定为主犯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点是对主犯、从犯、胁从犯刑事责任的认定。

1.“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并不等于“集团成员所实施的全部犯罪”。

犯罪集团成员如果在集团总体性、概括性故意支配下实施的罪行,属于集团所犯的罪行,首要分子要承担责任。

例如盗窃集团成员在集团总体、概括的盗窃故意支配下实施的盗窃行为,首要分子无论是否知晓特定的盗窃行为,都要对整体数额承担刑事责任。

反之,如果集团成员完全超出首要分子的总体上、概括性故意的行为,只能由实施者承担责任。

例如盗窃集团成员在盗窃过程中实施了****行为的,就超出了集团总体、概括的故意范围,不属于集团所犯罪行,首要分子不承担刑事责任。

A选项说法错误。

2.刑法第26条第一款和第四款的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根据该条文的规定,B选项前半截命题本身没问题,但后半截命题错误:从犯的处罚原则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虽然并无“比照主犯”的规定,但一般认为从犯比主犯的处罚更轻;但是“对于从犯不得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错误,因为对于从犯的从宽处罚是针对没有从犯情节而言的,而不是指对某些犯罪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

2016司法考试二卷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司法考试二卷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司法考试二卷模拟试题及答案2016下半年司法考试即将到来,司法考试的备考过程中充满着枯燥乏味的法律知识,每一位考生都承受着沉重的压力,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有效率的复习,赢得考试的胜利呢?司法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6司法考试二卷模拟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想了解更多关于司法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6司法考试二卷模拟试题及答案【连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4题。

李某找到孙某为他开汽车运送一批假烟到邻县去卖,但在运输过程中被工商所查获。

工商所依法将假烟和运送假烟的汽车扣押,并罚款1000元,责令于该月15日交清。

李某拒绝罚款,与孙某合议将被扣押的汽车偷回。

当晚12时许,李某携带斧头等工具与孙某潜迸工商所院内,将大门锁砍断,欲驾驶汽车冲出院外。

但就在其要打开车门一刹那,值班的工商所工作人员许某大声喝住,从值班室追赶出来,拦住李某。

李某抓起斧头将许某砍伤,与孙某驾驶汽车离去。

为了逃脱追捕,孙某将车速调至最大。

结果正好金某和赵某路过,赵某为了躲避迎面飞驰而来的汽车将另一行人冯某碰倒,导致其骨盆破裂和小腿粉碎性骨折(后变成终生残疾),自己则是大腿骨折。

而金某被汽车撞倒在地。

孙某欲下去看看,李某拦住他说:“别管了!逃命要紧!”金某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

后得知金某是李某的仇人,李某早就在预谋如何杀掉金某。

第1题赵某碰倒冯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评价?( )A.属于正当防卫B.属于紧急避险C.不需负刑事责任D.需要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答案】BC【解析】根据《刑法》第21条第1款规定,紧急避险是采用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以保全另一种合法权益,因此被排除在犯罪之外。

《刑法》第21条第2款规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由于紧急避险是两种法益之间的冲突,故应以尽可能小的损害去保护另一法益。

进行法益衡量时,要考虑危险的紧迫性与重大性、危险源的具体情况、损害行为的程度、当事人的忍受义务等等。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二卷试题7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二卷试题7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二卷试题7一、多项选择题。

51.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船工甲见乙落水,救其上船后发现其是仇人,又将其推到水中,致其溺亡。

甲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犯罪B.甲为县公安局长,妻子乙为县税务局副局长。

乙在家收受贿赂时,甲知情却不予制止。

甲的行为不属于不作为的帮助,不成立受贿罪共犯C.甲意外将6岁幼童撞入河中。

甲欲施救,乙劝阻,甲便未救助,致幼童溺亡。

因只有甲有救助义务,乙的行为不成立犯罪D.甲将弃婴乙抱回家中,抚养多日后感觉麻烦,便于夜间将乙放到菜市场门口,期待次日晨被人抱走抚养,但乙被冻死。

甲成立不作为犯罪52.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乙无意思联络,同时分别向丙开枪,均未击中要害,因两个伤口同时出血,丙失血过多死亡。

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B.甲等多人深夜追杀乙,乙被迫跑到高速公路上时被汽车撞死。

甲等多人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C.甲将妇女乙强拉上车,在高速公路上欲猥亵乙,乙在挣扎中被甩出车外,后车躲闪不及将乙轧死。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D.甲对乙的住宅放火,乙为救出婴儿冲入住宅被烧死。

乙的死亡由其冒险行为造成,与甲的放火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53.关于犯罪故意、过失与认识错误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甲、乙是马戏团演员,甲表演飞刀精准,从未出错。

某日甲表演时,乙突然移动身体位置,飞刀掷进乙胸部致其死亡。

甲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B.甲、乙在路边争执,甲推乙一掌,致其被路过车辆轧死。

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致死)罪C.甲见楼下没人,将家中一块木板扔下,不料砸死躲在楼下玩耍的小孩乙。

甲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D.甲本欲用斧子砍死乙,事实上却拿了铁锤砸死乙。

甲的错误属于方法错误,根据法定符合说,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54.关于故意犯罪形态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绑架幼女乙后,向其父勒索财物。

乙父佯装不管乙安危,甲只好将乙送回。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题二及参考答案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题二及参考答案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模拟题及参考答案(卷二)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陈某向王某声称要购买80克海洛因,王某便从外地购买了80克海洛因。

到达约定交货地点后,陈某掏出仿真手枪威胁王某,从王某手中夺取了80克海洛因。

此后半年内,因没有找到买主,陈某一直持有80克海洛因。

半年后,陈某将80克海洛因送给其毒瘾很大的朋友刘某,刘某因过量吸食海洛因而死亡。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 王某虽然是陈某抢劫的被害人,但其行为仍成立贩卖毒品罪B. 陈某持仿真手枪取得毒品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但不属于持枪抢劫。

C. 陈某抢劫毒品后持有该毒品的行为,被抢劫罪吸收,不另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D. 陈某将毒品送给刘某导致其过量吸食进而死亡的行为。

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2)甲致乙重伤,收集到下列证据,其中既属于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是哪一项?(2008年试卷二第35题)A. 有被害人血迹的匕首B. 证人看到甲某身上有血迹,从现场走出的证言C. 匕首上留下的指印与甲的指纹同一的鉴定结论D. 乙对甲伤害自己过程的陈述(3)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

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 关押期间人工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B. 关押期间自然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C. 不适用死刑,是指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适用死缓D. 不适用死荆,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

也包括不适用死缓(4)下列哪一段时间应计入一审案件审理期限?(2010年试卷二第34题)A. 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案件。

办理报请高级法院批准手续的时间B. 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经法院同意延期审理的时间C. 检察院补充侦查完毕后重新移送法院的案件。

法院收到案件之日以前补充侦查的时间D. 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自改变管辖决定作出至改变后的法院收到案件之日的时间(5)下列哪一情形下,法院对已经逮捕的被告人应当变更强制措施或者释放?(2010年试卷二第26题)A. 涉嫌盗窃的孕妇张某,认罪态度良好B. 涉嫌故意杀人的李某,因对其进行司法鉴定该案尚未审结,法律规定的期限已届满C. 涉嫌走私的王某,由于案件复杂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审结D. 涉嫌贩毒的孙某,患有严重疾病(6)《环境保护法》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申请复议,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法院起诉。

2016年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真题答案及解析(2)

2016年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真题答案及解析(2)

2016年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真题答案及解析(2)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5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真题答案及解析,以下为单项选择题部分。

11.关于法条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正确(不考虑数额)?A.即使认为盗窃与诈骗是对立关系,一行为针对同一具体对象(同一具体结果)也完全可能同时触犯盗窃罪与诈骗罪B.即使认为故意杀人与故意伤害是对立关系,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也存在法条竞合关系C.如认为法条竞合仅限于侵害一犯罪客体的情形,冒充警察骗取数额巨大的财物时,就会形成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法条竞合D.即便认为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是对立关系,若行为人使用公款赌博,在不能查明其是否具有归还公款的意思时,也能认定构成挪用公款罪【答案】D【考点】法条间关系【解析】A项错误。

盗窃罪是违背被害人意志取得他人财物的行为(他损的犯罪),而诈骗罪则是使他人产生认识错误而被害人“主动”处分财物的行为(自损的犯罪)。

因此,针对同一对象而言,不可能同时成立二者。

B项错误。

如果认为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是对立关系,则意味着二者之间不存在一般与特别的关系,此时只存在想象竞合的空间,而非法条竞合。

C项错误。

冒充警察骗取数额较大财物时,行为既侵害财产法益,又侵害国家机关公共信用,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名的想象竞合的情形(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而非法条竞合。

D项正确。

挪用公款行为的本质在于“挪”,而不在于“用”,因此,若以赌博的意思将公款挪出,在不考虑数额的情况下,至少成立挪用公款罪(无需三个月未还);当然,如果查明行为人挪出时根本就不想还的意图,则可以认定为贪污罪。

12.甲对拆迁不满,在高速公路中间车道用树枝点燃一个焰高约20厘米的火堆,将其分成两堆后离开。

火堆很快就被通行车辆轧灭。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正确?A.甲的行为成立放火罪B.甲的行为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如认为甲的行为不成立放火罪,那么其行为也不可能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行为危害公共安全,但不构成放火、决水、爆炸等犯罪的,应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答案】C【考点】放火罪【解析】放火罪属于理论上的“具体危险犯”,该危险需要法官根据行为时的客观情形予以判断。

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基础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7)

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基础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7)

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基础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7) 21、赵某通过熟人介绍从李某处购买走私手枪一支,并带在身上防身。

则赵某的行为不能够排除的是:()A、非法买卖枪支罪B、走私武器罪C、非法持有枪支罪 D、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 22、下列关于交通肇事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A、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只以交通肇事罪一罪定罪处罚 B、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造成一人重伤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C、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认定为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实行数罪并罚 D、在工厂、矿山等单位工作的职工,在工厂、矿山作业区内驾驶交通工具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不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23、关于重大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工厂车间里私自使用电炉烧水引发火灾,造成重大事故,甲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B、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但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C、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单位,实行双罚制 D、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主体为单位,但实行单罚制,只处罚直接责任人员 24、刘某委托钱某从外地购买假币若干,并在本地出售。

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刘某如实交待了自己购买并出售假币的行为,并承认自己曾经用面值15000元的假币购买等离子电视一台。

下列关于刘某的行为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A、刘某就其使用假币罪成立自首 B、使用假币罪与出售、购买假币罪为牵连关系,应择一重罪处 C、使用假币罪被出售、购买假币罪吸收 D、使用假币罪与出售、购买假币罪实行数罪并罚 25、以下关于危害税收征管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A、使用暴力方法拒不缴纳税款造成税务人员伤害或者死亡的,仍应定抗税罪 B、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使用的,构成盗窃罪 C、使用诈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使用的,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D、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又虚开或者出售的,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论处 26、下列关于信用卡犯罪说法正确的有:() A、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进行消费,数额较大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B、冒用他人的借记卡网上购物,数额较大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C、使用捡到的他人的信用卡在自动取款机上取款,数额较大的,构成侵占罪 D、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 27、甲系国有T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编造引资理由并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以T公司名义从银行贷款800万元,用于本公司与另一家国有公司合资经营的娱乐城,后因经营管理不善全部亏损,致使贷款无法归还。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关于朱某帮助电气厂通过年检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行为与国家损失300万元税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B.属滥用职权,构成滥用职权罪C.属徇私舞弊,使国家税收遭受损失,同时构成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D.事后虽获得了利益(升任局长),但不构成受贿罪2、关于故意与违法性的认识,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误以为买卖黄金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仍买卖黄金,但事实上该行为不违反《刑法》。

甲有犯罪故意,成立犯罪未遂B.甲误以为自己盗窃枪支的行为仅成立盗窃罪。

甲对《刑法》规定存在认识错误,因而无盗窃枪支罪的犯罪故意,对甲的量刑不能重于盗窃罪C.甲拘禁吸毒的陈某数日。

甲认识到其行为剥夺了陈某的自由,但误以为《刑法》不禁止普通公民实施强制戒毒行为。

甲有犯罪故意,应以非法拘禁罪追究刑事责任D.甲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害,但不知是否违反《刑法》,遂请教中学语文教师乙,被告知不违法后,甲实施了该行为。

但事实上《刑法》禁止该行为。

乙的回答不影响甲成立故意犯罪3、下列哪一行为应以危险驾驶罪论处?A.醉酒驾驶机动车,误将红灯看成绿灯,撞死2名行人B.吸毒后驾驶机动车,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危及交通安全C.在驾驶汽车前吃了大量荔枝,被交警以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测试到酒精含量达到醉酒程度D.将汽车误停在大型商场地下固定卸货车位,后在醉酒时将汽车从地下三层开到地下一层的停车位4、关于李某脱逃后的诉讼程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李某脱逃后,法院可中止审理B.在通缉李某一年不到案后,甲市检察院可向甲市中级法院提出没收李某违法所得的申请C.李某的近亲属只能在6个月的公告期内申请参加诉讼D.在审理没收违法所得的案件过程中,李某被抓捕归案的,法院应裁定终止审理5、对下列哪些拟作出的决定,行政机关应告知当事人有权要求听证?A.税务局扣押不缴纳税款的某企业价值200万元的商品B.交通局吊销某运输公司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C.规划局发放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直接涉及申请人与附近居民之间的重大利益关系D.公安局处以张某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6、律师邹某受法律援助机构指派,担任未成年人陈某的辩护人。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某甲鸺然发现某乙所开小轿车正是自己几天前失窃的小轿车,即强行夺取。

某乙奋起反抗,两人打斗起来。

某乙不敌某甲,落荒而逃。

某甲将车开回家后,发现该车并非是自己丢失的那辆。

后来,某乙找到某甲索要该车,某甲拒不交还。

对某甲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A.不构成犯罪B.构成侵占罪C.构成抢劫罪D.构成盗窃罪正确答案:B解析: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

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盗窃罪是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在盗窃时,财物并不在行为人控制之下;而侵占罪则是行为人侵占物主的财物,其实施侵占行为时,被侵占之物当时已在他的实际控制之下。

本题中,某甲小轿车失窃后,其主观上以为某乙的那辆小轿车是自己的而抢回,从而使该车脱离原车主的控制,此行为不认为是犯罪。

某甲事后知道不是自己的那辆小轿车应将车返回,但其拒不交还,其行为构成侵占罪。

因此,ACD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侵犯财产罪2.外资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钱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10万元归己所有,钱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贪污罪B.保险诈骗罪C.诈骗罪D.职务侵占罪正确答案:D解析:《刑法》第183条规定: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271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
基础模拟题七及答案(卷二)
1 根据《刑法》规定,关于教唆犯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教唆未成年人贩卖毒品的,成立贩卖毒品罪,应当从重处罚
b.教唆犯都是主犯
c.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成立引诱他人吸毒罪的教唆犯
d.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一律不成立教唆犯
参考:a
2下列有关主犯、从犯、胁从犯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a.胁从犯是指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的人
b.首要分子不一定是主犯
c.在共同犯罪中不可能只有从犯而没有主犯
d.对于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参考:ad
3 下列帮助、教唆行为中,能独立构成犯罪,不按共犯处理的有哪些?
a.协助他人实施组织卖淫犯罪
b.煽动他人颠覆国家政权
c.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
d.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
参考:abcd
4 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只要有人构成受贿罪,就有人构成行贿罪
b.只要是聚众犯罪,就有三人以上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c.只要是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就属于教唆犯
d.只要实施的是帮助行为,就属于从犯
参考:abcd
51998年2月起,张某与许某结伙盗窃,先后共同作案五次,共窃得财物价值25000元,销赃后得赃款9000元,二人平分。

1998年10月张某单独作案一次,窃得现金5000元。

1999年3月案发后,张某主动交代曾在1988年元月单独作案,窃得摩托车一辆,价值1800元。

在追究张某和许某刑事责任时,张某和许某分别对下列何种数额负责?
a.张某盗窃合计31800元
b.许某盗窃25000元
c.张某盗窃30000元
d.许某盗窃12500元
参考:bc
6 关于共犯和错误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共谋杀害丙,都开枪向丙射击。

甲打中了丙身边的狗(狗的价值数额较大),乙什么也没有打中。

甲、乙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的共同正犯;由于过失毁坏财物不可罚,因而不成立毁坏财物罪。

b.甲教唆乙杀死隐藏在草丛中的丙,乙开枪射击,但实际上是丙饲养的狗。

甲与乙都无罪。

c.甲教唆乙“杀死那条狗”,乙开枪射击此狗,没有瞄准,打死了一儿童。

乙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甲无罪。

d.甲教唆乙伤害a,乙却杀死了a.甲乙两人成立故意伤害罪的共犯,甲承担故意伤害致死的责任,乙成立故意杀人罪。

:abcd
7 甲与乙共谋盗窃汽车,甲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乙。

但甲后来向乙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乙还回钥匙。

乙对甲说:“你等几分钟,我用你的钥匙配制一把钥匙后再还给你”,甲要回了自己原来提供的钥匙。

后乙利用自己配制的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5万元)。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
b.甲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
c.甲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d.甲与乙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共犯的脱离问题。

在共同犯罪中,帮助犯要成立中止,必须在既遂前消除自己帮助行为的所有作用和影响。

甲、乙共某盗窃汽车,甲为乙提供了盗车所需钥匙这一帮助行为,后来甲尽管向表达了要退出犯罪的意思,并找乙还回钥匙,但甲却允许乙配置了一把钥匙,表明甲根本没有消除自己的帮助行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影响,不成立犯罪中止。

所以,当乙着手实施盗窃的实行行为,则意味着甲、乙两人都已经“着手”;当乙盗窃汽车,则甲、乙都是盗窃罪既遂的共犯。

d选项正确,abc三选项错误。

参考:d
8关于共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共谋杀害丙,都开枪向丙射击。

甲打中了丙身边的狗(狗的价值数额较大),乙什么也没有打中。

甲、乙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的共同正犯;由于过失毁坏财物不可罚,因而不成立毁坏财物罪。

b.甲以揭发乙的贪污、受贿事实相要挟,迫使乙对丙实施伤害行为;乙为了逃避贪污、受贿的刑事责任,而对丙实施了伤害行为。

甲成立间接正犯。

c.我国刑法中,教唆犯、实行犯和帮助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形都可以成立主犯、从犯或者胁从犯。

d.甲教唆乙伤害a,乙却杀死了a.甲乙两人成立故意伤害罪的共犯,甲承担故意伤害致死的责任,乙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

参考:ad
9 关于共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4岁的罗某为某村村民,多年来一直梦想着发横财。

迷信的他请一个算命先生为其指点发财途径,算命先生告诉他:“要想富,就去盗。

”罗均对此深信不疑,但想到一个人盗窃不易得手,就力邀朋友杨卫、彭蜀一起“发财”,3人频频作案10余次,涉案金额数万元。

算命先生构成教唆犯。

b.甲绑架了乙的婴儿,并向乙勒索财物。

但由于该婴儿哭声大,且不吃不喝,甲害怕犯行败露,又担心婴儿死亡,便请丙女帮忙照看婴儿,并向丙女说明了真情。

丙女构成绑架罪的共犯。

c.某市出台了一项举报奖励规定。

李某为了获得奖金,遂起意设计圈套诱人犯罪然后举报领取奖金。

李某来到黄某开的vcd光碟店,向黄某提出购买400张淫秽光碟,当黄某以“风声紧”为由加以拒绝时,李某就以提高购买价进行利诱。

黄某见有利可图,便约定一个星期之后交货。

到了交货日,李某事先向公安机关举报。

在双方交接时,公安机关将黄某抓获。

李某构成教唆犯。

d.甲以抢劫的故意,乙以****的故意,二人一起对被害人丙女实施暴力。

暴力行为致使丙女死亡,乙发现乙死亡,没有实施奸淫行为就离开了,甲抢得丙女身上现金800余元。

对本案,无法证明死亡结果究竟是甲还是乙得行为造成,但能确定的是只是由其中一人的行为导致。

由于二人没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以甲构成普通的抢劫罪,乙构成****罪未遂,二人均不对死亡结果负责。

参考:abc
10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一开始被恐怖组织胁迫参加犯罪,但在着手实行后,其非常积极,成为主要的实行人之一,甲在共同犯罪中可以成为主犯
b.乙是共同贪污犯罪中的实行犯,但其可能不是主犯
c.丙为勒索财物绑架王某,在控制人质之后,丙将真相告诉好友高某,并委托高某去找王某的父母要钱,高同意并实施了勒索行为。

丙成立绑架罪,高某成立敲诈勒索罪
d.丁与成某经共谋后,共同伤害被害人汪某,丁的木棒击中了汪某的腹部,成某的短刀刺中了汪某的肺部,汪某因为成某的致命伤害在送到医院10小时后死亡。

丁需要对死亡结果负责
参考:ab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