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案例
合集下载
06第六章转移性支出
![06第六章转移性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63276d17fe4733687e21aa94.png)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资金由政府、企业和 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尤其是社会保险基金。
职工个人按标准工资的一定比例交纳社会 保险基金,政府承担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 的补贴支出,以履行其财政兜底的职责, 另外企业为职工交纳的保险费税前列支, 体现了政府对社会保险的支持,社会保险 基金的大头是由企业承担。
四、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模式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收 支平衡原则,确定一定的收费率,以取得 一定的社会保障收入,用以满足社会保障 事业需要的一项制度。
按社会保障资金储蓄与否,筹资模式主要 有三种:现收现付式、部分基金式、完全 基金式。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1)现收现付式
全面发展时期,标志是实行普遍福利政策。 调整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保障制
度陷入困境。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4、西方各国社会保障类型和特点
(1)类型
A.社会保险型:按“风险分担,互济互助”原则举 办。
B.社会救济型:免费,但进行家庭生计调查(澳大 利亚和加拿大的公共养老金计划)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国家财政直接控制和间接制约着社会保障 分配的总量和结构,为国家履行社会保障 职能,发展保障事业提供资金保证。
任何国家社会保障资金的形成和供给都离 不开财政的参与,财政不仅要注入大量资 金,更是社会保障资金收支失衡的最后弥 补者。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第二节 财政补贴 第三节 税收支出
2020/8/3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重点掌握社会 保障制度概念、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 主要内容以及进一步改革的思路;对财政 补贴和税收支出作一般了解。
第六章_转移性支出(财政学)案例
![第六章_转移性支出(财政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3cb205c336c1eb91a375dd2.png)
1042.28 741.51 645.07 617.28 795.80
492.29
758.74 605.44 535.24 550.15 660.41
14.25
17.71 16.74 5.32 5.15 5.22
20.55
19.39 4.55 1.60 1.28 1.28
170.55
246.44 114.78 102.91 60.70 128.89
B
y
A
AB、AC:预算线
O
B
C
x
暗补降低受补贴商品的价格
2、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SCM)分类
1、禁止性补贴
– 出口补贴
– 进口替代补贴
2、可诉补贴(黄箱补贴)
– 一定范围内可以实施的补贴
3、不可诉补贴(绿箱补贴)
– 主要包括不具有专向性的补贴、给予基础研究的 援助性补贴、给予贫困地区的补贴、为适应新环 境而实施的补贴、用于鼓励农业研究开发、鼓励 农民退休等方面的补贴。
2、取消对国有企业的财政补贴。
中央财政直补种粮农民
在粮食连续减产的背景下,2004年我国对种粮农民全面 实施了粮食直补,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100亿元对种粮 农民直接补贴以刺激粮食增产。 2006年,由于成品油调价,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上涨, 政府又增加了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政策。 此外,除了直接补贴,国家还推行对良种购买和农机具 购置进行补贴。
3. 税收抵免:
• 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 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 税负。 – “有剩余的抵免”: • 抵免额不允许超过应纳税额。 – “没有剩余的抵免”:
• 将没有抵尽的抵免额(超过应纳税额的 抵免额)返还给纳税人。
492.29
758.74 605.44 535.24 550.15 660.41
14.25
17.71 16.74 5.32 5.15 5.22
20.55
19.39 4.55 1.60 1.28 1.28
170.55
246.44 114.78 102.91 60.70 128.89
B
y
A
AB、AC:预算线
O
B
C
x
暗补降低受补贴商品的价格
2、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SCM)分类
1、禁止性补贴
– 出口补贴
– 进口替代补贴
2、可诉补贴(黄箱补贴)
– 一定范围内可以实施的补贴
3、不可诉补贴(绿箱补贴)
– 主要包括不具有专向性的补贴、给予基础研究的 援助性补贴、给予贫困地区的补贴、为适应新环 境而实施的补贴、用于鼓励农业研究开发、鼓励 农民退休等方面的补贴。
2、取消对国有企业的财政补贴。
中央财政直补种粮农民
在粮食连续减产的背景下,2004年我国对种粮农民全面 实施了粮食直补,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100亿元对种粮 农民直接补贴以刺激粮食增产。 2006年,由于成品油调价,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上涨, 政府又增加了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政策。 此外,除了直接补贴,国家还推行对良种购买和农机具 购置进行补贴。
3. 税收抵免:
• 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 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 税负。 – “有剩余的抵免”: • 抵免额不允许超过应纳税额。 – “没有剩余的抵免”:
• 将没有抵尽的抵免额(超过应纳税额的 抵免额)返还给纳税人。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6f44f30850e2524de4187e29.png)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 养……是谓大同。”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的发展
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政府通过专款专用 的征税或收费方式筹措资金,向老年人、 无工作能力的人、失去工作机会的人、 病人等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计划。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的发展
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19世纪70年代末:德国 俾斯麦政府 推行 “普鲁士计划”。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二、社会保险资金的财政管理形式 2、基金管理
将社会保险的资金管理与政府的经常性 收支相分离,以专项基金的形式进行管 理,仅将其纳入统计意义上的财政预算。 社会保险实行专款专用,其结余不能弥 补财政赤字。(如:美国)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三、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 1、现收现付模式
以近期收支平衡为原则; 优点:简便易行,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
第三节 税收支出
? 一、税收支出的概念与分类 – (the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tax expenditure )
? 二、税收支出的形式 – (different tax expenditure categories )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第二节 财政补贴 第三节 税收支出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的发展
自然经济条件下(没有需要)→生产 力发展→分工→“社会”出现(产 生需要)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的发展
孔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 (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 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 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社会优抚(特定对象)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的发展
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政府通过专款专用 的征税或收费方式筹措资金,向老年人、 无工作能力的人、失去工作机会的人、 病人等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计划。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的发展
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19世纪70年代末:德国 俾斯麦政府 推行 “普鲁士计划”。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二、社会保险资金的财政管理形式 2、基金管理
将社会保险的资金管理与政府的经常性 收支相分离,以专项基金的形式进行管 理,仅将其纳入统计意义上的财政预算。 社会保险实行专款专用,其结余不能弥 补财政赤字。(如:美国)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三、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 1、现收现付模式
以近期收支平衡为原则; 优点:简便易行,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
第三节 税收支出
? 一、税收支出的概念与分类 – (the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tax expenditure )
? 二、税收支出的形式 – (different tax expenditure categories )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第二节 财政补贴 第三节 税收支出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的发展
自然经济条件下(没有需要)→生产 力发展→分工→“社会”出现(产 生需要)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的发展
孔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 (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 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 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社会优抚(特定对象)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案例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4ccbd07f12d2af90242e639.png)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现收不抵支的省份中,其负结余规模不断 扩大,亏损额由2002年的407.6亿元扩大到2011年的766.5亿元。 而且在向少数省份集中,尤其是黑龙江、辽宁等老工业地区。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历史欠账也不一样,这些都是导致养老金 各地收支不平衡的原因。除此之外,报告分析认为,目前,我国的 劳动力流动是导致各地出现养老金收支差异的重要因素。 到2011年,我国的2.3亿农民工中,外出农民工数量已达到 1.58亿。大规模的跨地区流动,对各地养老保险的财务状况有着重 大影响。报告显示,2010年,跨省流动人口为打工地带来的养老金 收入达到525.6亿元,平均每个参保者贡献3424元。 由于东部是劳动力输入大省,中西部则是输出大省。这种劳动 力流动就给地区养老金收支带来了影响。东部地区流入人口导致正 收益323.65亿元,西部基本上是人口净流出,导致其负收益84.12 亿元。而中部地区流出人口最多,导致其负收益最大,达到239.53 亿元。
我国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中国银行专题研究团队负责人廖淑萍介绍利用推测法和估算法基于国家统计局往年已发表的数据作为存量基础加上每年的流量变化逐年累计进行测算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预计将达到183万亿元在目前养老制度不变的情况下从2017年起养老金要求的财政补贴将持续上升至2050年将达到当年财政支出的20以上
我国社保基金结余目前已超过3万亿,其中特别让人 关注的是,这3万亿规模的结余中98%存放在金融机构, 其中用于活期存款的比例占38.44%。除了活期存款,还 有定期存款和其他形式存款,各占58.01%、3.55%。 目前我国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为0.35%,2011年全国 CPI涨幅总水平为5.4%。这意味着去年活期存放的社保资 金贬值了588.26亿元。据社科院社保中心主任郑秉文估算, 参照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2000年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从 2000年至2010年,养老保险基金仅以1.8%的利率存放银 行的,则损失了6000多亿元,相当于2011年的增量。而 整个五险社保基金算下来,十年来则损失超过万亿。 实际上,出于保值增值的需要,近几年,社保基金 尤其是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呼声不断,但是相关政策 一直未能取得突破。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此前也表示, 投资运营要经过严格程序,经人社部和财政部审核,报国 务院批准才能实施。目前人社部正在研究制定全国方案。 “要对投资运营问题进行统一的调整。”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7daec88b52ea551811a68733.png)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 (二)财政补贴的分类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我国财政补贴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物价补贴(亿元) 企业亏损补贴(亿元) 合计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11.1
57.9
16.8
4041.0
511.0
1278.1 164.0
72.0
表6-2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及累计结余情况(亿元)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分述:
1.保险覆盖范围 2.保险费用筹集 3.运行模式 4.养老金待遇 5.养老基金管理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的目标和问 题
(一)进一步完善的目标 (二)养老基金的筹资模式问题 (三)开征社会保险税问题 (四)广大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财政补贴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the nature and classification of subsidization )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二)养老保险 (三)失业保险 (四)医疗保险 (五)辅助社会保险项目 (六)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项目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 (二)财政补贴的分类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我国财政补贴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物价补贴(亿元) 企业亏损补贴(亿元) 合计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11.1
57.9
16.8
4041.0
511.0
1278.1 164.0
72.0
表6-2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及累计结余情况(亿元)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分述:
1.保险覆盖范围 2.保险费用筹集 3.运行模式 4.养老金待遇 5.养老基金管理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的目标和问 题
(一)进一步完善的目标 (二)养老基金的筹资模式问题 (三)开征社会保险税问题 (四)广大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财政补贴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the nature and classification of subsidization )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二)养老保险 (三)失业保险 (四)医疗保险 (五)辅助社会保险项目 (六)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项目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2011级《财政学》参考版(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综述
![2011级《财政学》参考版(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5a029dafe53a580216fcfe4b.png)
● 经济稳定效应(economic stabilization effect)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
重要的基本概念:社会保障的替代率、待遇给付标准
● 社会保障的给付水平:社会保险金替代率 替代率(replace ratio)——退休或失业时的收入与 工作时的收入的比率,亦即:参保人所领取的养老保险金 (或失业保险金)相当于其退休(或失业)前的平均所得 的比例。 两种替代率的计算: 毛替代率(gross replace ratio or rate)(税前) 净替代率(net replace ratio or rate)(税后) ● 社会保障的待遇给付:两种不同标准 缴费基准制 受益基准制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
社会保障对个人储蓄的影响(部分): 社会保障的财富替代效应、退休效应、遗产效应
● 社会保障对储蓄的影响(A):财富替代效应 社会保障的财富替代效应(wealth substitution effect)——劳动者以参加社会保障而积累的财富会取代其 他形式的私人财富,进而减少(个人)储蓄。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
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经济效应(B)
● 个人储蓄效应(individual saving effect)
这一效应的强弱受社会保障金的替代率、社 会保障的财富替代效应、退休效应、遗产效应等 的影响。(社会保障影响个人储蓄的三种效应) ● 社会储蓄效应(social saving effect) 这一效应与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财务模式 (现收现付制、完全基金制、部分基金制)及其 他因素有关。(社会保险的财务或筹资模式) ● 产业结构效应(industrial structure effect)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
[经济学]06第6章 转移性支出教学文稿
![[经济学]06第6章 转移性支出教学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0fbd284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1.png)
5
▪ 3.社会福利:政府对老年人、残疾人、儿童、 妇女等社会成员提供的补助,社会福利支出主 要靠政府预算安排。
▪ 如为老年人而建的休养院、养老院、福利院 等;为残疾人而建的康复中心等;为儿童而建 的免费托儿所、幼儿园和儿童活动中心等;为 妇女而建保健中心等。所有这些设施的投资都 是社会福利支出的范畴,并由政府预算安排。
[经济学]06第6章 转移性 支出
导言:
▪ 转移性支出与购买性支出共同构成财政支出。上一 章已介绍购买性支出,这一章介绍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内容一般包括:(1)社会保障支出; (2)财政补贴支出; (3)税收支出; (4)捐赠支 出;(5)债务利息支出。
转移性支出内容主要为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支出。
16.4
36
▪ 不同社会保险项目的共同特征
• 参加的强制性:它是通过国家立法形式,强制实 施的保险制度。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劳动者, 都必须参加。
• 受益资格和受益水平部分取决于职工以往的缴款; • 只有在某些可确认的事件,如失业、疾病和退休
等发生时才能获得给付。 • 领取福利时无须接受收入状况调查。
• 给付方式 ▪ 一般采取现金救助方式; ▪ 有些地区实行现金救助和实物救助相结合的方 式。
16
3. 社会救助支出的经济效应
▪ 3.1 概述 ▪ 3.2 最低生活保障的经济效应 ▪ 3.3 负所得税的经济效应 ▪ 3.4 实物转移的经济效应
17
3.1 概述
▪ 社会救助计划的途径 • 市场途径 ▪ 在农村实施的以项目开发为基础的各种扶 贫计划; ▪ 一般被认为具有“造血”功能,而不只是 “输血”功能。 • 转移支付 ▪ 主要是最低生活保障和救灾救济项目; ▪ 除现金补助外,还提供实物救助方式。
▪ 3.社会福利:政府对老年人、残疾人、儿童、 妇女等社会成员提供的补助,社会福利支出主 要靠政府预算安排。
▪ 如为老年人而建的休养院、养老院、福利院 等;为残疾人而建的康复中心等;为儿童而建 的免费托儿所、幼儿园和儿童活动中心等;为 妇女而建保健中心等。所有这些设施的投资都 是社会福利支出的范畴,并由政府预算安排。
[经济学]06第6章 转移性 支出
导言:
▪ 转移性支出与购买性支出共同构成财政支出。上一 章已介绍购买性支出,这一章介绍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内容一般包括:(1)社会保障支出; (2)财政补贴支出; (3)税收支出; (4)捐赠支 出;(5)债务利息支出。
转移性支出内容主要为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支出。
16.4
36
▪ 不同社会保险项目的共同特征
• 参加的强制性:它是通过国家立法形式,强制实 施的保险制度。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劳动者, 都必须参加。
• 受益资格和受益水平部分取决于职工以往的缴款; • 只有在某些可确认的事件,如失业、疾病和退休
等发生时才能获得给付。 • 领取福利时无须接受收入状况调查。
• 给付方式 ▪ 一般采取现金救助方式; ▪ 有些地区实行现金救助和实物救助相结合的方 式。
16
3. 社会救助支出的经济效应
▪ 3.1 概述 ▪ 3.2 最低生活保障的经济效应 ▪ 3.3 负所得税的经济效应 ▪ 3.4 实物转移的经济效应
17
3.1 概述
▪ 社会救助计划的途径 • 市场途径 ▪ 在农村实施的以项目开发为基础的各种扶 贫计划; ▪ 一般被认为具有“造血”功能,而不只是 “输血”功能。 • 转移支付 ▪ 主要是最低生活保障和救灾救济项目; ▪ 除现金补助外,还提供实物救助方式。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新)ppt课件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3355ba9b6648d7c0c746c4.png)
三、我国现行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完 善的思路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s in subsidization in China )
2021/4/17 2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目的, 无偿地向经济组织或劳动者个人提供的一种补助 支出。 而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按照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以 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全体公民的基本物质生活 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同:都是有国家财政拨款的,都属于国家财政支出 的一部分,都属于转移性支出. 异:1.针对的对象不同,财政补贴的对象是一部分国 有企业和劳动者个人,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对象则是 全体公民. 2.所达到的层次不同,财政补贴是对重点 行业,重点课题的一种鼓励,资助,而社会保障制度 只是保障公民的基本物质生活. 。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
第一节 财政补贴 第二节 税收支出
2021/4/17 1
第一节 财政补贴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the nature and classification of subsidization )
二、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及其实际 经济效应
(adjusting economy principle and effect of subsidization )
2021/4/17 4
财政补贴按补贴的目的分为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居民生活补 贴、财政贴息和税收补贴(税收支出)。 价格补贴:政府为调控商品或劳务的价格给予的补助,是财政补贴 的主体,尤其是转轨经济中(计划—市场),价格补贴站点比重很 高,采用双轨制价格,一种商品有两种价格,一个是计划内的物质 配额价格,一个是市场价格。如钢材,国家计划给这个企业计划价 格,若计划给予的不够,再向市场采购。一般国家计划价格低,市 场价格高。这是在计划向市场的转轨中,为减少通胀的压力给予的 补贴。现在价格补贴已经大幅下降。 企业亏损补贴:对国有企业亏损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政府制定政策导 致的亏损(政策性亏损)如国家制定的价格可能低于成本产生亏损。 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正常经营所致(经营性亏损)为确保国有企业继 续经营给予补贴。 居民生活补贴:因为生活资料价格上涨,工资收入水平不能满足基 本生活给予补贴。如我国的票证制度。解决短缺问题,否则供不应 求导致有钱人消费,没钱人不能消费的情况。 财政贴息:有时补贴给银行,有时补贴给企业。 税收补贴:财政补贴是政府的支出行为,税收补贴是政府的一种减 收行为。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s in subsidization in China )
2021/4/17 2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目的, 无偿地向经济组织或劳动者个人提供的一种补助 支出。 而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按照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以 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全体公民的基本物质生活 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同:都是有国家财政拨款的,都属于国家财政支出 的一部分,都属于转移性支出. 异:1.针对的对象不同,财政补贴的对象是一部分国 有企业和劳动者个人,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对象则是 全体公民. 2.所达到的层次不同,财政补贴是对重点 行业,重点课题的一种鼓励,资助,而社会保障制度 只是保障公民的基本物质生活. 。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
第一节 财政补贴 第二节 税收支出
2021/4/17 1
第一节 财政补贴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the nature and classification of subsidization )
二、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及其实际 经济效应
(adjusting economy principle and effect of subsidization )
2021/4/17 4
财政补贴按补贴的目的分为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居民生活补 贴、财政贴息和税收补贴(税收支出)。 价格补贴:政府为调控商品或劳务的价格给予的补助,是财政补贴 的主体,尤其是转轨经济中(计划—市场),价格补贴站点比重很 高,采用双轨制价格,一种商品有两种价格,一个是计划内的物质 配额价格,一个是市场价格。如钢材,国家计划给这个企业计划价 格,若计划给予的不够,再向市场采购。一般国家计划价格低,市 场价格高。这是在计划向市场的转轨中,为减少通胀的压力给予的 补贴。现在价格补贴已经大幅下降。 企业亏损补贴:对国有企业亏损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政府制定政策导 致的亏损(政策性亏损)如国家制定的价格可能低于成本产生亏损。 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正常经营所致(经营性亏损)为确保国有企业继 续经营给予补贴。 居民生活补贴:因为生活资料价格上涨,工资收入水平不能满足基 本生活给予补贴。如我国的票证制度。解决短缺问题,否则供不应 求导致有钱人消费,没钱人不能消费的情况。 财政贴息:有时补贴给银行,有时补贴给企业。 税收补贴:财政补贴是政府的支出行为,税收补贴是政府的一种减 收行为。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新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新](https://img.taocdn.com/s3/m/31a5cd15f7ec4afe04a1dfbe.png)
一、疾病风险——人生第一大风险
二、养老风险——普遍性风险
三、失业风险——社会常态性风险
业四洪水2、0,世天大纪灾量90人工年作代祸岗,—位爆—被发摧了大毁大风,规险大模来量的的下源职岗工洪和水从,业失
人员被分流,东北三省及湖南、湖北等老工业基地 下岗失业问题尤为突出。企业破产或职工被“炒” 后,失业者无法生活。
(3)社会保障支出依法由政府集中安排。
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切细节,从资金来源、运 用的方向,直至保障的标准、收支的程序,大都 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4)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有明显的宏观调控动机。
社会保障支出随经济周期而发生的反向变化,可能弱化 经济周期的波幅。具有 “内在稳定器”作用。
8/21/2019 14
8/21/2019 7
社会保障是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 遭到其它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 保障。(满足社会层次需要,相应安排多层次的保障项目, 包括社会救济(也称社会救助,最基本的生存保障。 第一或最低层次,社会保障首先要做的。包括贫困救 济(收入水平不能维持基本生存)自然灾害救济;特 殊救济(病残等))、社会保险(第二层次按保险原 则设立即受益人是交费的,并且提供的是日常生活保 障,保障水平比救济稍高)和社会福利(改善和提高 人民生活质量的制度体系))
一
人是交费的,并且提供的是日常生活保障,保障水平比救济
、
稍高)和社会福利(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制度体系))
社
会 保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优抚 社会福利
障
的
基本特性:政府提供、保障对象的特殊性
概
念
和
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铁血首相卑斯麦政
财政学第六章
![财政学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d136b46427d3240c8447ef40.png)
付,而无需基金的预先积累。(2)易于运用 保险金随物价而调整的指数调节方法处理通 货膨胀风险,保证给付的实际价值不受通货 膨胀的侵蚀。(3)通过转移支付,体现社会 保障的共济性与福利性。 现收现付制的缺点:(1)采用这种体制 意味着实行代际转移支付,它通常会损害缴 费一代的工作积极性和缴费积极性。(2)在 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往往造成社会保障系
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对因遭遇无法预料或人 力无法抗拒的灾难如严重疾病、失业或遭受 灾害而陷入困境的人提供必要的帮助,保障公 民的基本生活,免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是人权 保障的重要内容,是符合社会公平正义人道原 则的,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社会保障具有“社会安全网”的作用。社 会稳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社会保障制 度通过为社会成员提供生活保障,有助于保持
人道的原则,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 收入未能达到应有的水平,以及由于其他原因 而面临生活困难的公民,给予货币或实物形式 的帮助,以保障社会成员能维持基本生活水平 的活动。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诞生于19世纪末期的 德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的社会保障 职能不断发展,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 条”后,政府在养老、医疗、失业以及社会福
助于增强劳动者的自我保险意识,也有利于 提高缴费人缴费的积极性和加强对基金的监 督。(2)有助于在人口逐渐老龄化的过程中 预先通过基金的积累和增值,为投保人提供 较为可靠的社会保障。(3)有助于增加社会 储蓄和资金积累,促进资金市场的形成和发 展。 基金积累制的缺点:(1)缺乏社会保障 体系应有的再分配功能,无法救助积累能力
二、社会保障体制的类型划分 社会保障制度的三个核心环节是资金筹 集、资产管理和待遇支付,即社会保障的资金 是怎样筹集的,筹集来的资金是如何管理的,向 符合条件的受益者是如何确定支付标准的。 根据实施项目、资金筹集、资产管理和待遇 支付方式等的不同,可以将社会保障制度分为 不同的类型。 (一)根据实施项目,分为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
财政学(陈共第七版)第六章转移性支出
![财政学(陈共第七版)第六章转移性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f28e3cc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f.png)
重视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在设计和改革转移性支出制度时,需要平衡公平和效率的 关系。过度的公平可能会导致效率低下,而过于强调效率 则可能忽视公平。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是各国转移性支出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各国 应采取措施,如提高社保费率、延长退休年龄等,以应对 这一挑战。
加强监管与立法
转移性支出需要严格的监管和立法保障。各国应建立健全 的法律和监管体系,确保转移性支出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转移性支出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无偿性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无偿向居民和企业提 供财政资金,以增加其可支配财力的一种 财政支出形式。
政府转移资金给居民或企业时,不要求对 方提供相应的物品或服务作为交换。
非对称性
激励与保障性
转移性支出使得政府的财力从财政部门转 移到居民和企业手中,但居民和企业的财 力并未直接回流到财政部门。
捐赠支出
指政府通过财政拨款或税 收减免等方式,向慈善机 构、教育机构、科研机构 等提供的捐赠。
捐赠支出的种类
包括公益捐赠、教育捐赠、 科研捐赠等。
捐赠支出的形式
包括现金捐赠、实物捐赠 和劳务捐赠,如向灾区捐 款、向学校捐赠教学设备 等。
03
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
收入再府将财政资金直接转移给企业和居民的一种支出方式,这种转移支付的目 的在于调节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通过转移支付,政府可以向低收入人群提供 帮助,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欧洲的福利国家改革
面对财政压力和人口老龄化,欧洲许多国家正在对福利国家模式进行改革,如实施劳动力市场改革、提高退休年龄、 削减部分福利项目等。
日本的社会保障改革
日本政府正通过提高社保费率和延长社保缴费年限等措施,来应对社保制度的财政压力。同时,也在探 索引入市场机制,以提高社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设计和改革转移性支出制度时,需要平衡公平和效率的 关系。过度的公平可能会导致效率低下,而过于强调效率 则可能忽视公平。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是各国转移性支出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各国 应采取措施,如提高社保费率、延长退休年龄等,以应对 这一挑战。
加强监管与立法
转移性支出需要严格的监管和立法保障。各国应建立健全 的法律和监管体系,确保转移性支出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转移性支出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无偿性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无偿向居民和企业提 供财政资金,以增加其可支配财力的一种 财政支出形式。
政府转移资金给居民或企业时,不要求对 方提供相应的物品或服务作为交换。
非对称性
激励与保障性
转移性支出使得政府的财力从财政部门转 移到居民和企业手中,但居民和企业的财 力并未直接回流到财政部门。
捐赠支出
指政府通过财政拨款或税 收减免等方式,向慈善机 构、教育机构、科研机构 等提供的捐赠。
捐赠支出的种类
包括公益捐赠、教育捐赠、 科研捐赠等。
捐赠支出的形式
包括现金捐赠、实物捐赠 和劳务捐赠,如向灾区捐 款、向学校捐赠教学设备 等。
03
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
收入再府将财政资金直接转移给企业和居民的一种支出方式,这种转移支付的目 的在于调节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通过转移支付,政府可以向低收入人群提供 帮助,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欧洲的福利国家改革
面对财政压力和人口老龄化,欧洲许多国家正在对福利国家模式进行改革,如实施劳动力市场改革、提高退休年龄、 削减部分福利项目等。
日本的社会保障改革
日本政府正通过提高社保费率和延长社保缴费年限等措施,来应对社保制度的财政压力。同时,也在探 索引入市场机制,以提高社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738baa6fcaaedd3383c4d31e.png)
我国生产者补贴值(PSE)
单位:% 年份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PSE
年份 PSE
–12.3
1993 –24.1
–26.0
1994 – 7.8
–38.5
1995 – 5.0
–21.9
1996 – 4.5–Biblioteka 0.71997 – 4.8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农业领域净转出资 金平均在1000亿元以上。
4、改变供给结构。价格影响企业的盈 利水平,从而影响供给。对因价格低, 盈利水平低,而供给不足的产品,给 予企业财政补贴,使企业有利可图, 有利于改善供给结构。
公共定价方法的选择(自然垄断行业)
单 价
Pm G Pac F Pmc MC
MR
AR
单价: Pm > Pac > Pmc
数量: OC < OB < OA
( 1 )财政补贴的项目多、规模大,加重了 财政的负担,扩大了财政赤字。
( 2 )长期的财政补贴使受补单位产生依赖 思想,影响资源配制和经济效率,加剧企 业的不公平竞争。
( 3 )财政补贴范围广、渠道多;人为地扩 大了经济体系中的政府行为,相应地缩小 了市场活动覆盖的范围;
( 4 )财政补贴管理,补贴不当,扭曲了价 格体系,刺激了不合理消费,加大宏观调 空的难度。
1、税收支出的分类
照顾性税收支出:针对纳税人由于 客观原因在生产经营上发生临时困 难而无力纳税所采取的照顾性措施。 这类支出明显带有财政补贴性质。
按税 收支 出发 挥的 作用
刺激性税收支出:用来改善资源配 置、提高经济效率的特殊减免规定, 主要目的在于正确引导产业结构、 产品结构、进出口结构以及市场供 求、促进纳税人开发新产品、新技 术、积极安排劳动力就业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中国银行专题研究团队负责人廖淑萍介绍,利用推测法和估算法,基 于国家统计局往年已发表的数据作为存量基础,加上每年的流量变化,逐 年累计进行测算,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预计将达到18.3万亿元, 在目前养老制度不变的情况下,从2017年起养老金要求的财政补贴将持续 上升,至2050年将达到当年财政支出的20%以上。 与GDP的规模比较,在不改革的情况下,养老金缺口到2020年将达 到0.2%的GDP,2030年达1.4%的GDP,2040年达3.1%的GDP,2050年 达5.5%的GDP。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确立了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统筹基金 由单位负担缴费,个人账户则由职工个人缴费,那些在养老保险制度确立 前就已入职的职工,向他们支付的养老金由后来缴费者负担,由此带来空 账。 目前我国的养老金缺口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不 抵支的部分,一个是统筹账户基金挪用个人账户的部分,也叫空账。 据估算,按照现在的养老金收支状况,未来一位50岁退休的女职工退休后 只能拿到相当于就业时40%的工资,且仅能维持15年。 尽管全国范围内养老保险有结余资金,但单个省市情况却差异明显。据郑 测算,2010年若剔除1954亿元的财政养老补贴,企业部门基本养老保险 基金当期征缴收入不抵支出的省份共有15个,缺口高达679亿元。 由于目前养老基金统筹层次在省一级,对当期支付有缺口的地区,财政部 不得不每年向养老金缺口各省进行转移支付。
在高效照明产品财政补贴推广政策 的引导下,以节能灯为代表的高效 照明产品内销量大幅增加,2009年 比2008年多销售3.5亿只,产品内 销率由2008年的38%上升至2009年 的43%,高效照明产品在用量显著 增加。 2008、2009年,中央财政分别投入 2.97亿元和9.1亿元用于支持高效照 明产品推广,直接拉动社会消费达 21.5亿元,即中央财政每投入一元 钱可以拉动近两倍的社会消费,拉 动内需的效果显著。
我国社保基金结余目前已超过3万亿,其中特别让人 关注的是,这3万亿规模的结余中98%存放在金融机构, 其中用于活期存款的比例占38.44%。除了活期存款,还 有定期存款和其他形式存款,各占58.01%、3.55%。 目前我国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为0.35%,2011年全国 CPI涨幅总水平为5.4%。这意味着去年活期存放的社保资 金贬值了588.26亿元。据社科院社保中心主任郑秉文估算, 参照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0年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从 2000年至2010年,养老保险基金仅以1.8%的利率存放银 行的,则损失了6000多亿元,相当于2011年的增量。而 整个五险社保基金算下来,十年来则损失超过万亿。 实际上,出于保值增值的需要,近几年,社保基金 尤其是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呼声不断,但是相关政策 一直未能取得突破。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此前也表示, 投资运营要经过严格程序,经人社部和财政部审核,报国 务院批准才能实施。目前人社部正在研究制定全国方案。 “要对投资运营问题进行统一的调整。”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案例
•
2009年,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按大口径计算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5.3%,低于发达国家20世纪 60年代的水平。表2为10个发达国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从20世纪6C年代起,瑞典、荷兰、加 拿大、瑞士、澳大利亚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虽然个别年份有波动,但总体呈增长态势。新西兰 在1960年达到62%后,快速下降,但是随后又持续上升。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基本上处于财政社 会保障支出的最高水平,1960年达到57.6%,2005年仍高达52.6%。英国作为福利国家制度的创始 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比较稳定,始终处于30g-40%的水平,变化不大。美国在1960年为26% ,处于较低水平,2005年为30.2%,仍处于最低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现收不抵支的省份中,其负结余规模不断 扩大,亏损额由2002年的407.6亿元扩大到2011年的766.5亿元。 而且在向少数省份集中,尤其是黑龙江、辽宁等老工业地区。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历史欠账也不一样,这些都是导致养老金 各地收支不平衡的原因。除此之外,报告分析认为,目前,我国的 劳动力流动是导致各地出现养老金收支差异的重要因素。 到2011年,我国的2.3亿农民工中,外出农民工数量已达到 1.58亿。大规模的跨地区流动,对各地养老保险的财务状况有着重 大影响。报告显示,2010年,跨省流动人口为打工地带来的养老金 收入达到525.6亿元,平均每个参保者贡献3424元。 由于东部是劳动力输入大省,中西部则是输出大省。这种劳动 力流动就给地区养老金收支带来了影响。东部地区流入人口导致正 收益323.65亿元,西部基本上是人口净流出,导致其负收益84.12 亿元。而中部地区流出人口最多,导致其负收益最大,达到239.53 亿元。
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有两种筹 集模式,其中,社会保险基 金主要来源于单位缴费、个 人缴费以及财政投入,社会 救助和社会福利资金主要来 源于财政投入。2011年,养 老、医疗、工伤等18项社保 资金共计收入28402.05亿元, 支出21100.17亿元,年末累 计结余31118.59亿元,分别 比2005年增长312.79%、 299.78%和43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