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20.1.2中位数、众数第一课时

20.1.2中位数、众数第一课时

20.1.2 中位数、众数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

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二、温故互查:(二人小组完成)1. 加权平均数怎样计算,计算公式是什么?2.加权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三、设问导读:阅读课本P116-118完成下列问题:1.探究1:自学116页“问题2”,理解中位数的概念;理解确定中位数的关键步骤.一般地, 将一组数据按照的顺序排列,如果,则称处于的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则称中间两个数据的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探究2:自学118页“问题2”,理解众数的概念;掌握如何确定一组数据的众数的方法.一般的,一组数据中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3.自学课本P117-118例4和例5,进一步掌握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的方法。

4. 讨论解析117页练习和118页练习1、2 四、自学检测:1.数据8、9、9、8、10、8、9、9、8、10、7、9、9、8的中位数是,众数是。

2.一组数据23、27、20、18、X、12,它的中位数是21,则X的值是。

3.数据92、96、98、100、X的众数是96,则其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A.97、96B.96、96.4C.96、97D.98、974.如果在一组数据中,23、25、28、22出现的次数依次为2、5、3、4次,并且没有其他的数据,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24、25B.23、24C.25、25D.23、25五、巩固训练:1.下表是我国部分城市气象台对五月某一天最高温度的预报,当天预报最高温度数据的中位数是()A. 28B. 28.5C. 29D. 29.52. 某校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歌咏比赛,6位评委给某班演出评分如下(单位:分):90 96 91 96 92 94则这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3.随机抽取我市一年(按365天计)中的30天平均气温状况如下表:(1).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什么?(2).若当气温在18℃~25℃为市民“满意温度”,则我市一年中达到市民“满意温度”的大约有多少天?4.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销售金额,统计了这15个人的销售量如下(单位:件)1800、510、250、250、210、250、210、210、150、210、150、120、120、210、150求这15个销售员该月销量的中位数和众数。

20.1.2中位数和众数(1)

20.1.2中位数和众数(1)

20.1.2中位数和众数(1)一、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

(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作用,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

(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2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常见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中位数、众数)的过程,感受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掌握判断方法,全程经历运用中位数、众数进行数据分析与决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数据信息素养,体会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

2 教学难点:数据较多的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三、教学过程:活动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1:从小王去应聘,经理告诉他他们公司的工资很高,平均都是3000元,可是小王去问了几个员工以及工作一星期后发现并不像经理说的那样,没有一个技员的工资是6500元的,小范认为经理欺骗了他,亲爱的同学们,你认为经理说月平均工资6500是否欺骗了小范?平均工资6500能否客观地反映员工平均收入?若不能你认为哪个数据反映该公司员工工资的平均水平更为合理呢?[师生互动]教师出示问题1,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进一步通过谈话设问:经理说的对吗?问题1:说明用平均数刻画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局限性,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客观评价赵经理说的正不正确,是否欺骗了小范?这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本节我们将一起探究数据代表中的另外两种统计量——中位数和众数(板书课题)[课件展示]展示问题1。

[设计意图]1、指导学生客观的评价赵经理说的话。

从平均数不能代表这组数据从而引发思考“哪个数据更有代表性?”引入新课。

活动2 自学教材,获取新知问题2 自学教材第130页内容,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填空:(1)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个,则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个,则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1课时)

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1课时)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4.交警在一个路口统计的某个时段来往车辆的车速(单位:千米/ 时)情况如图.则这些车的车速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D A.8、6 B.8、5 C.52、53 )
D.52、52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在济南市开展“美丽泉城,创卫我同行”活动中,某校倡
议七年级学生利用双休日在各自社区参加义务劳动.为了解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1.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
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在中间位置的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
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这
Hale Waihona Puke 组数据的中位数.2.中位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它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
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偏差较大时,可选用中位数来描述
则这些学生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17,15.5 B.17,16 C.15,15.5
A ) D.16,16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3.期中考试后,班里有两位同学议论他们所在小组同学的数 学成绩,小明说:“我们组得86分的同学最多.”小英说:“我们 组的7位同学成绩排在最中间的恰好也是86分.”上面两位同 学的话能反映的统计量是( A.众数和平均数 C.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 D ) B.平均数和中位数 D.众数和中位数
同学们的劳动情况,学校随机调查了部分同学的劳动时间,并
用得到的数据绘制成不完整的统计图表,如下图所示: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1)统计表中的m=
100
,x=
40
,y= 18% 1.5
时;
.
(2)被调查同学的劳动时间的中位数是
(3)请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4)求所有被调查同学的平均劳动时间. 解:(3)补全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4)(12×0.5+30×1+40×1.5+18×2)÷100=1.32(h).

方案二 20.1.2 中位数和众数(含3课时内容)

方案二 20.1.2 中位数和众数(含3课时内容)

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1课时中位数和众数【知识与技能】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过程与方法】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情感态度】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教学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教学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除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也常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正中间位置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中位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例如在一组不相等的数据中,小于和大于它们的中位数的数据各占一半.说一说下面两组数据的中位数分别是多少?你能说说这两个中位数的意义吗?(1)5,6,2,3,2;(2)5,6,2,4,3,5.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在一次男子马拉松比赛中,抽得12名选手的成绩(单位:分)如下:136 140 129 180 124 154146 145 158 175 165 148(1)这12名选手成绩的中位数是多少?(2)一名选手的成绩为142分,他的成绩如何?【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依定义进行探讨.显然(1)是(2)的铺垫,只要找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就可以知道142分的成绩如何.在学生独立探索过程中,教师巡视,关注学生将数据按顺序排列的情况,关注学生是否能准确书写解答过程.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如果一组数据中两个数据的频数一样,都是最大,那么这两个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当一组数据中有较多的重复数据时,众数往往是人们所关心的一个量.说一说 下面这组数据的众数是多少?解释它的意义.5,2,6,7,6,3,3,4,3,7,6【教学说明】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众数意义的理解.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教材P 117练习2~3.教材P 118练习1、2【教学说明】针对上述练习,加深学生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理解.【答案】1.解:中位数是662+=6(个),表示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大于或小于6个的人数各占一半.2.解:应多进M 号的运动服,少进XXL 号的运动服.3.解:平均数:1321461581631721815268321⨯+⨯+⨯+⨯+⨯++++++=(岁).众数是15岁,中位数是15152+=15(岁),含义略.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是怎样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及各自特征的?与同伴交流.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20.1”中选取.2.完成对应习题.探求中位数和众数的方法是一项技能,是教学重点但不是教学难点.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直观感知,体验在数据的个数是奇数时求中位数的方法,然后在练习中安排偶数个,学生碰到问题,教师不急于解答,而是由觉得能解决的学生来解答.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学得开放,学得明白,教师教得轻松,又省时又高效.第2课时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应用【知识与技能】描述众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者的区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自己的评判.【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背景,区分刻画“平均水平”的三个数据代表,形成获取数据、继续巩固对各种图表信息的识别与获取能力,养成对生活中所见到的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处理和评判的主动意识.【情感态度】将知识的学习放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作为数据处理过程的一部分,认识到数字与现实的联系.通过与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大家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差异.【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问题.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平均数、众数及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某商场服装部为了调动营业员的积极性,决定实行目标管理,即确定一个月销售目标,根据目标完成的情况对营业员进行适当的奖惩.为了确定一个适当的目标,商场统计了每个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单位:万元),数据如下:17 18 16 13 24 15 28 26 18 1922 17 16 19 32 30 16 14 15 2615 32 23 17 15 15 28 28 16 19(1)月销售额在哪个值的人数最多?中间的月销售额是多少?平均的月销额是多少?(2)如果想确定一个较高的销售目标,你认为月销售额定为多少合适?说明理由.(3)如果想让一半左右的营业员都能达到目标,你认为月销售额定为多少合适?说明理由.【分析】(1)中的目的是依次探讨月销售额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为了便于解答,应对所给出的30个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如列出频数分布表或频数分布直方图);(2)(3)小题则是选择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来解决问题,这样可进一步认识用样本估计总体及数据处理.【教学说明】教师先予以分析,引导学生阅读理解题意,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由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及时引导学生利用频数分布表(或直方图)来找出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教材P121练习【教学说明】通过练习,教师帮助学生分析,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它们有各自的特点.【答案】解:(1)第1组数据的平均数:(35+36+38+40+42+42+75)÷7=44(kg).众数是42kg,中位数是40kg.第2组数据的平均数:(35+36+38+40+42+42+45)÷7≈40(kg).众数是42kg,中位数是40kg.(2)第1组数据的平均数大于第2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相同.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与同伴交流.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20.1”中选取.2.完成对应习题.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力求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探究,最终学会学习.。

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

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
1
可估计该小区每户的年消费的一般水平 为 。
自学指导一
认真阅读课本116页至117页练习之间的内 容,注意 1、什么是中位数? 2、怎样确定中间位置? 3、阅读例4,体会怎样求一组数据的中位 数?思考“中位数”一定是数据中的数吗? 4、从中位数能获得什么信息?
自学检测一
1、求出下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10 15 18 25 32 34 48 50 思考:当一组数据是偶数时,怎样求它 们的中位数? 2、对于数据组3、3、2、3、6、3、6、 3、 2中,中位数是 。 3、一组数据23、27、20、18、X、12, 它的中位数是21,则X的值是 。 4、课本117页练习
归纳总结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有 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 数,则称处于中间位置的数为这组数据的中 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称中间两 个数据的平均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说明: 1、中位数是从排列位置上定义的 2、确定中位数的前提是将数据按由小到大(或 有大到小)的顺序额排列 3、一组数据只有一个中位数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 2、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做出决策
复习引入
1、对于数据3、3、2、3、6、3、6、3、2中, 平均数是 。 2、某居民小区10户家庭年消费情况如下
年消费
户数
10万元
2
5万元
1
1.5万元
6
0.7万元
自学检测二
1、数据1、3、3、1、3、5、4、4、1的众数是 2、课本练习1、2。

归纳பைடு நூலகம்结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称 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说明: 1、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只有一个, 也可能有多个 2、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 数据而不是数据出现的次数

八年级数学下册20_1_2中位数和众数第1课时中位数和众数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20_1_2中位数和众数第1课时中位数和众数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1课时中位数和众数01 课前预习要点感知1将一组数据依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若是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确实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若是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确实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预习练习1-1(柳州中考)某学校小组5名同窗的身高(单位:cm)别离为:147,151,152,156,159,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C)A.147 B.151 C.152 D.156要点感知2一组数据中显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预习练习2-1 (钦州中考)一组数据3,5,5,4,5,6的众数是5.02 当堂训练知识点1 中位数1.(广东中考)某公司的拓展部有五个员工,他们每一个月的工资别离是3 000元,4 000元,5 000元,7 000元和10 000元,那么他们工资的中位数为(B)A.4 000元B.5 000元C.7 000元D.10 000元2.(温州中考)小明记录了一礼拜天天的最高气温如下表,则那个礼拜天天的最高气温的中位数是(B)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最高气温(℃) 22 24 23 25 24 22 21A.22 ℃B.23 ℃C.24 ℃D.25 ℃3.(杭州中考)已知杭州市某天六个整点时的气温绘制成的统计图如下图,则这六个整点时气温的中位数是15.6℃.4.(泰州中考)某校九年级(1)班40名同窗中,14岁的有1人,15岁的有21人,16岁的有16人,17岁的有2人,则那个班同窗年龄的中位数是15岁.5.在某公益活动中,张益明对本班同窗的捐钱情形进行了统计,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其中捐100元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25%,则本次捐钱的中位数是20元.知识点2 众数6.(桂林中考)某市七天的空气质量指数别离是:28,45,28,45,28,30,53,这组数据的众数是(A) A.28 B.30 C.45 D.537.(聊城中考)今年5月10日,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单位联合举行的“走振兴路,圆中国梦”中学生演讲竞赛中,7位评委给参赛选手张阳同窗的打分如下表:评委代号 A B C D E F G评分90 92 86 92 90 95 92则张阳同窗得分的众数为(B)A.95 B.92 C.90 D.868.(武汉中考)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跳高的15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成绩(m)人数 1 2 4 3 3 2那么这些运动员跳高成绩的众数是(D)A.4 B.1.75 C.D.9.(北海中考)在市委宣传部举行的以“宏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演讲竞赛中,其中10位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0.(汕尾中考)小明在射击训练中,五次命中的环数别离为五、7、六、六、6,则小明命中环数的众数为6,平均数为6.03 课后作业11.(铜仁中考)今年,我市全面启动“精准扶贫”工作,某校为了了解九年级贫困生人数,对该校九年级6个班进行摸排,取得各班贫困生人数别离为:12,12,14,10,18,16,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别离是(B) A.12和10 B.12和13C.12和12 D.12和1412.(昆明中考)某学习小组9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他们的得分情形如下表:人数(人) 1 3 4 1分数(分) 80 85 90 95那么这9名学生所得分数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別是(A )A .90,90B .90,85C .90,D .85,8513.(安顺中考)某校九年级(1)班全数学生2016年初中毕业体育考试的成绩统计如表:成绩(分) 35 39 42 44 45 48 50 人数(人)2566876依照表中的信息判定,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D )A .该班一共有40名同窗B .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众数是45分C .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45分D .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平均数是45分14.(贺州中考)有一组数据:2,a ,4,6,7,它们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6.15.(天津中考)为了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普遍开展,引导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踊跃参加体育锻炼,学校预备购买一批运动鞋供学生借用,现从各年级随机抽取了部份学生的鞋号,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1和图2,请依照有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同意随机抽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40,图1中m 的值为15; (2)求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3)依照样本数据,若学校打算购买200双运动鞋,建议购买35号运动鞋多少双? 解:(2)∵在这组样本数据中,35显现了12次,显现次数最多, ∴这组样本数据的众数为35.∵将这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都为36, ∴中位数为36+362=36.(3)∵在40名学生中,鞋号为35的学生人数比例为30%,∴由样本数据,估量学校各年级中学生鞋号为35的人数比例约为30%, 则打算购买200双运动鞋,35号的有: 200×30%=60(双).挑战自我16.如图是持续十周测试甲、乙两名运动员体能情形的折线统计图,教练组规定:体能测试成绩70分以上(包括70分)为适合.(1)请依照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填写下表:体能测试成绩合格次数平均数中位数(次)甲60 65 2乙60 4(2)请从下面两个不同的角度对运动员体能测试结果进行判定:①依据平均数与成绩合格的次数比较甲和乙,乙的体能测试成绩较好;②依据平均数与中位数比较甲和乙,甲的体能测试成绩较好;(3)依据折线统计图和成绩合格的次数,分析哪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成效较好.解:从折线图上看,两名运动员体能测试成绩都呈上升的趋势,可是,乙的增加速度比甲快,而且后一时期乙的成绩合格的次数比甲多,因此乙训练的成效较好.。

20.1.2 中位数和众数(公开课件)

20.1.2 中位数和众数(公开课件)
中等水平是3400元
一半人月工资高于该数值,另一半人月工资低于该数值; 中等水平的含义是中位数.
探究新知
八年级数学下册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月收
入/元 45000 18000 10000 5500 5000 3400 3000 1000 人数 1 1 1 3 6 1 11 1
中位数定义:
中位数
探究新知
八年级数学下册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素养考点 1 求中位数 例1 在一次男子马拉松长跑比赛中,抽得12名选手所用的时间
(单位:min)如下:136 140 129 180 124 154
146 145 158 175 165 148 (1)样本数据(12名选手的成绩)的中位数是多少?
解:(1)先将样本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人教版 数学 八年级 下册
八年级数学下册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八年级数学下册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中位数和众数
返回
导入新知
八年级数学下册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某次数学考试,婷婷得了78分. 全班共30人, 其他同学 的成绩为1个100分,4个90分, 22个80分,以及一个2分和一个 10分.婷婷计算出全班的平均分为77分,所以婷婷告诉妈妈说, 自己这次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
探究新知
八年级数学下册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该公司员工的中等收入水平大概是多少元?你是怎样确定的?
月收
入/元 45000 18000 10000 5500 5000 3400 3000 1000 人数 1 1 1 3 6 1 11 1

20.1.2 第1课时 中位数和众数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课件

20.1.2 第1课时 中位数和众数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课件
__1_4_8___1_5_4___1_5_8___1_6_5___1_7_5____1_8_0____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__处__于__中__间__的__两__个__数__1_4_6_, _1_4_8_ 的平均数,即__1_4_6_2_1_4_8__1_4_7__. 答:样本数据的中位数是__1_4_7___.
尺码/厘米 22 22.5 23 23.5 24 24.5 25 销售量/双 1 2 5 11 7 3 1
尺码/厘米 22 22.5 23 23.5 24 24.5 25 销售量/双 1 2 5 11 7 3 1
解:由上表看出,在鞋的尺码组成的数据中, __2_3_.5___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它的意义是: __2_3_._5__厘米的鞋销量最大.因此可以建议鞋店多进 __2_3_._5__厘米的鞋. 思考:你还能为鞋店进货提出哪些建议?
计图,根据图表, 10
全班每位同学答对 5 4人
的题数的中位数是 0
___9___.
7
8
9
学生数
8人
10 答对题数
总结归纳
中位数的特征及意义: 1.中位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中间数),它是唯一的. 2.如果一组数据中有极端数据,中位数能比平均数更 合理地反映该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3.如果已知一组数据的中位数,那么可以知道,小于 或大于这个中位数的数据各占一半,反映一组数据的 中间水平.
2.要调查多数同学们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应关注的是哪 个数据的代表( C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注意: (1)一组数据的众数一定出现在这组数据中. (2)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如1,1,2,3,3, 5中众数是1和3. (3)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而不是数 据出现的次数,如1,1,1,2,2,5中众数是1而不是3.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

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教材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0章第一节第4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抽样调查的概念,平均数的计算;对数据的处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能力,这对这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过渡作用。

《中位数与众数》在统计与概率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通过学习本节课,了解平均数、中位数的特点与不同,为今后数据分析打下结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中位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

2.会用中位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体会平均数的局限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经过探索、研究、解决问题,使学生经历中位数产生的过程,体会中位数产生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新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统计意识,培养统计能力.【教学重点】重点:掌握中位数的概念,能利用中位数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难点:理解中位数产生的过程及其必要性。

【教学方法】引导——探索【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故事——善意的“谎言”某次数学考试,某小组 7 名同学的成绩分别为100,95,93,88,85 ,80,5 (单位:分)。

小明同学考了80分,小明计算出这7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78分,所以告诉妈妈,自己这次成绩在小组里处于“中上水平”。

小明有欺骗妈妈吗?问题1:小明的成绩真的处于小组里的中上水平吗?问题2:平均数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数据代表,但是在这里,平均数能真实反映7名学生的成绩水平吗?问题3:小明利用平均数把倒数第二的分数说成处于小组的“中上水平”显然有投机取巧之嫌,大家思考: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4:那么什么数据能真实反映出小组里7名学生的成绩水平?二、引入新知问题1:在这7个数据中,“88”排在最中间,我们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20.1.2 中位数和众数课件1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20.1.2 中位数和众数课件1
3、学习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强化训练
1、跳远比赛中,所有15位参赛者的成绩互不相同,
在已知自己成绩的情况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进入 C
前8名,只需要知道所有参赛者成绩的( )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加权平均数
1
2
5
11
24
24.5
25
7
3
1
解:由上表看出,在鞋的尺码组成的数据中, __22_33_..5_5__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它的意义是: _____2_3_.5cm的鞋销量最大.因此可以建议鞋店多进
_思__考__你__还cm能的为鞋鞋. 店进货提出哪些建议?
三、研读课文
下面的扇形图描述了某种运动服的S号、M号、L号、XL
队员年龄的众数为:15,
队意员义年:龄由的平中均位数数是是151可5。说明队员们的平均年龄为15;
由众数是15可说明大多数队员的年龄为15岁;由中位
数是15可说明有一半队员的年龄大于或等于15岁,有
一半队员的年龄小于或等于15岁。
Thank you!
二、学习目标
1
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 的中位数和众数;
2 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
三、研读课文
认真阅读课本第116至118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 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将一组数据按照__由__小__到__大__(__或__由__大__到__小__)_ 的顺序中排间列位,置如的果数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称 处于_____________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 果中数间据两的个个数数据是的偶平数均,数则称

人教八年级数学下册- 中位数和众数(附习题)

人教八年级数学下册- 中位数和众数(附习题)

2. 某校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分布如下面条形图 所示.请找出这些队员年龄的平均数、众数、中位 数,并解释它们的意义.
解:由图知13岁2人,14岁6人,15岁8人,16岁 3人,17岁2人,18岁1人,一共22人.
所以足球队员年龄的平均数为:15岁;众 数为:15岁;中位数为:15岁.
它们的含义分别是:校男子足球队员的平 均年龄为15岁;校男子足球队员中年龄为15岁 的队员最多;校男子足球队员的年龄不足15岁 和超过15岁的人数相当.
根据例4中的样本数据,你还有其 他方法评价(2)中这名选手在这次比 赛中的表现吗?
练习
下面的条形图描述了某车间工人日加工 零件数的情况.
请找出这些 工人日加工零件 数的中位数,并 说明这个中位数 的意义.
解:由条形图知这组数据中从小到大排列为:4个3, 5个4,8个5,9个6,6个7,4个8共36个数,则这组数 据的中位数为处在中间两个数6,6的平均数,因此这 些工人日加工零件的中位数为6.
它的意义是:23.5cm的鞋销量最大.因此可以 建议鞋店多进23.5cm的鞋.
练习
1. 下面的扇形图描述了某种运动服的S号,M 号,L号,XL号,XXL号在一家商场的销售情况. 请你为这家商场提出进货建议. 解:由扇形图可以看出,在某种运 动服大小型号组成的一组数据当中, M号最多为30%.因此可以建议这家 商场多进M号的运动服.
2.在一次女子体操比赛中,八名运动员的年
龄(单位:岁)分别为:12、14、12、15、14、14、 16、15,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B )
A.12
B.14
C.15
D.16
综合应用
如图是连续十周测试甲、乙两名运动员体能 训练成绩的折线统计图,教练组规定:体能测试 成绩70分以上(包括70分)为合格.

中位数、众数(1)

中位数、众数(1)

2.婷婷的妈妈是一位鞋子经销部的经理,为了解鞋子的销 售情况,随机调查了9位学生的鞋子的尺码,由小到大是: 20,21,21,22,22,22,22,23,23.对这组数据的分析 中,婷婷的妈妈最感兴趣的数据代表是 ③ .
(填序号:①平均数 ②中位数 ③众数)
3.某校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分布如下面的条形图所示,请找 出这些年龄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并解释它们的意义. 答:平均数15,众数15, 中位数15.意义略. 2 6 3 2 1 8
手所用的时间(单位:min)如下: 136 140 129 180 146 145 158 175 124 165 154 148
(1)样本数据(12名选手的成绩)的中位数是多少?
解: (1)先将样本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24,129,136,140,145,146, 148,154,158,165,175,180,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处于中间的两个数146,148的平均数,即
问题 下表是某公司员工月收入的资料.
月收入/元 人数 45000 18000 10000 1 1 1 5500 3 5000 6 3400 1 3000 11 1000 1
平均数:6276 请问上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思考 3400 .
上述问题中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为什么比中位数
高得多呢? 如果一组数据中有极端数据,则中位数能比平均 数更合理地反映该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新人教八下数学课件
20.1.2 中位数众数
第1课时 中位数和众数
情境导入
பைடு நூலகம்
探索新知
小试牛刀
小结反思
课后演练
情境导入
数据10,12,8,10的平均数是 10 为1 010,则这组数的平均数是 260

河南省焦作市孟州河雍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 20.1.2 中位数与众数(第1课时)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河南省焦作市孟州河雍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 20.1.2 中位数与众数(第1课时)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20.1.2 中位数与众数一、学生状况分析从八年级开始,学生的思维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而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在七年级下,学生已经学习了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上一节,已学会用“平均数”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同时,在小学时已初步接触中位数,这种已有的认知结构,是本节课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二、教学任务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位数》属于“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部分.统计与概率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在统计中,对数据的分析以及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三种数据代表,它是学生学会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的基础,只是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充分体会平均数的特点的基础上,引入的第二种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它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知识方面看:它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知识的进一步完善.从数学的应用价值方面看:从“单一”的“平均数”分析逐步过渡到“多元”的综合分析,有利于逐步形成统计观念.(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2)会用中位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3)体会中位数在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中的作用,体会平均数的局限性..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经过探索、研究、解决问题,使学生经历中位数产生的过程,体会中位数产生的必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新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统计意识,培养统计能力.(三)重、难点分析重点:同知识技能目标难点:理解中位数产生的过程及必要性.(四)教法与学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本节内容特点,主要采用情境教学、启发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断地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进行探索学习.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包含以下七个环节:初步感知引入新知归纳总结生成新知例题教学应用新知课堂练习自我检测课堂小结收获新知联系实际升华认识布置作业反思提高(一)初步感知引入新知上课伊始,我问:你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方面的平均数?学生纷纷回答:平均分、平均收入、平均工资、平均年龄、人均住房面积等.平均数用途这么广,那它是万能的吗?学过本节课你就知道.接着向学生呈现如下问题情境.上周,八一班组织了一次安全知识竞赛,经过激烈的角逐,各小组参赛选手的最终成绩如下:(单位:分)(1)第五小组的成绩为80分,该小组的成绩如何?你是如何判断的?这样直接引入是为了刺激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由于前一节刚讲过平均数,学生很容易以平均数作为判断依据产生一种答案——该小组成绩较好,因为所有参赛小组成绩的平均分为79分.而一些思维比较灵活的学生也给出了第二种答案——该小组成绩较差,因为一共有七个小组参赛,比80分高的有四组.此时,及时给出评价两种答案都对.问题(2),第五小组的成绩处于哪种水平?这一问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产生认知的冲突,同时使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并不是惟一的数据代表,有些情况应该选择其它的数据代表.对问题而(2)解答也出现了与问题(1)相同的两种答案.此时,选择的评价方式是统计同意每种答案的人数,结果只有个别同学同意第一种.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又在潜移默化中引入了统计的思想.出示问题(3),你能否找到一个数值作为代表,通过比较,使得每个小组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处于哪种水平?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83分,因为它是本组数据的正中间的一个数.紧接着我设计了一道变式——如果再加入一个小组,你能否找到一个数值作为代表,通过比较,使得每个小组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处于哪种水平?设计这一道变式题是为了呈现中位数求法的两种情况,同时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而学生的解答是这样的(播放视频).这样循序渐进,层层追问就使学生亲身经历了中位数产生的过程,很好地体会到中位数产生的必要性.(二)归纳总结生成新知此时,点明刚才找到的两个作为代表的数83和81.5就是本组数据的中位数,同时,板书课题——中位数.紧接着我问:你能给中位数下一个定义吗?学生回答:中间位置的数.交换本组数据中90和83的位置,那么90就是这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吗?学生回答:不是,应该先排序.那么第二组数据的中位数呢?哪位同学能完整的总归纳一下中位数的定义?学生回答: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个,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本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个,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本组数据的中位数.紧接着我指定学生总结中位数的求法,并且板书.这样设计就把中位数的定义分层呈现,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也为学生总结中位数的求法做好铺垫,同时渗透了分类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此时,时机已经成熟,可以引入中位数的意义了.我先问:我们找到第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83,可以看出哪些小组的成绩处于中下水平,哪些小组的成绩处于中上水平,处于中下水平和中上水平的小组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处于中下水平的小组有第七、第三、第五,处于中上水平的小组有第二、第一、第四,处于中上水平和中下水平的小组数相等.我又问:我们找到第二组数据的中位数是81.5,可以看出哪些小组的成绩处于中下水平,哪些小组的成绩处于中上水平,处于中上水平和中下水平的小组数又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处于中下水平的小组有第七、第三、第八、第五,处于中上水平的小组有第六、第二、第一、第四,处于中上水平和中下水平的小组数相等.我再问: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具备什么样的共同特征,它在这组数据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每组数据中比它大比它小的数各占一半,起到了分界的作用.此时,我板书——分水岭,并点明这就是中位数的意义,并且利用课件出示意义.这样设计使知识的生成过程自然流畅,水到渠成.(三)例题教学应用新知例1 在一次男子马拉松长跑比赛中,抽得12名选手的成绩如下(单位:分): 136, 140,129, 180, 124, 154,146, 145, 158, 175, 165, 148(1)样本数据(12名选手的成绩)的中位数是多少?(2)一名选手的成绩是142分,他的成绩如何?使学生熟练掌握中位数的求法,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例1由学生独立完成,我适时指导,然后利用课件出示规范的解题过程.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规范的解题格式,培养学生严谨的人生态度.例2 2013年7月,Tom大学毕业来到某网络公司应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20.1.2第1课时 中位数和众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20.1.2第1课时  中位数和众数
计算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值:5+6 =5.5 2
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 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称处于中间位置的数为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称中间 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如果一组数据中有极端数据,中位数能比平均数更 合理地反映该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1)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为这家鞋店提供进货建议 吗? 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到23.5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2)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还能为鞋店进货提出哪些 建议?可以建议鞋店多进23.5cm的鞋子
尺码/cm 22 22.5 23 23.5 24 24.5 25
销售量/双 1 2 5 11 7
3
1
(1)如何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2)中位数和众数分别反映出一组数据的什么信息?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第1课时 中位数和众数
下表是某公司员工月收入的资料.
月收 入/元 45 000 18 000 10 000 5 500 5 000 3 400 3 000 1 000
人数
1
1
1
3
6
1 11 1
(1)计算这个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
下表是某公司员工月收入的资料.
月收 入/元 45 000 18 000 10 000 5 500 5 000 3 400 3 000 1 000
人数
1
1
1
3
6
1 11 1
“平均数”和“中等水平”谁更合理地反映了该公 司绝大部分员工的月工资水平?这个问题中,中等水平 的含义是什么?
一半人月工资高于该数值,另一半人月工资低于该 数值;中等水平的含义是中位数.
有6户家庭的年收入分别为(单元:万元):4,5, 5,6,7,50.你认为这6户家庭的年收入水平大概是多 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问题情境经历探索中位数、众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培养统计能力。
(四)教学重点:
会求中位数和众数,能结合实际情景理解其实际意义。
二、教材分析
首先应交待清楚中位数和众数意义和作用: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重复出现次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中位数的计算很少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充满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设置探究性和悬念性很强的问题,开启学生求知欲望;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和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2、结合具体问题解释中位数和众数的实际意义,并能分清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者的区别,根据实际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特征。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进行小结。
九、板书设计
中位数和众数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二、交流对话,探究新知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四、梳理概括,形成结构
五、收获感想
十、教学反思
十一、作业与课后练习
1.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确定用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反映数据的特征。
2.平均数是最常用的指标。但在实际问题中,不能一味的使用平均数来确定数据的特征。
(五)教学难点:
1、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分析数据信息并作出决策。
五、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激励——探索——讨论——发现。
六、教具
多媒体课件(2个)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Hale Waihona Puke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课件显示1:
问题1:为什么婷婷觉得自己有愧于妈妈呢?
联系:它们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区别:(1)计算平均数时,所有数据都参加运算,它能充分利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但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它应用最为广泛。
(2)中位数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只与其在数据中的位置有关。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
(3)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重复出现时,众数往往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生:一组数据总是重复一个数呢?
师:这个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用彩色粉笔板书补充)
那么我们一起来做几个练习。
1、下面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
(1)2 , 2 , 4, 4 , 4 , 6,6
(2) 2,4,4,5,3,9,5,6,7
2、在一组数据0,1,4,5,8中插入一个数据x,使该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则x=____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大赛教案
——《20.1.2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
教案名称
20.1.2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初二年级学生;
2、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第二十章第一节;
3、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相关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数据的代表以及如何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判断。
生:平均分受两个极端数据2分和10分的影响。
师:你对此有何评价?
生:…
通过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引起学生对中上游“水平”的认知冲突,发现在实际生活中某情况下,用平均数来描述数据特征有时是不合适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交流对话,探究新知
(三)
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四)
梳理概括,形成结构
问题2阿冲应聘
3.温馨提示噢:我们可以这样记忆数据代表,老代表是“平均数”,中层代表是“中位数”,群众代表“众数”平均数是“算”出来的,中位数是“排”出来的,众数是“数”出来的。
1、见课本儿P135,T2
2、课后练习
简答题,请说明理由:
(1)河水的平均深度为2·5米,一个身高1·5米但不会游泳的人下水后肯定会淹死吗?
2、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灵活运用。
学生边看边讨论,初步感受员工的中等收入实际上就是找中位数的过程。从问题情境中,得到众数的概念。
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看图讨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读图,在图上找到相应位置并进行解释
结合情景认识中位数与众数,并体会中位数和众数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八、课堂小结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联系与区别
分层次布置作业,其中“必做题”面向全体学生;“选做题”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他们一定时间和空间,互相合作,自主探究,践能力。
教师:
邱小宁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学校:
安远县第二中学
某次数学考试,婷婷得到78分。全班共30人,其他同学成绩为1个100分,4个90分, 22个80分,以及一个2分和一个10分。婷婷计算出全班的平均分为77分,婷婷告诉妈妈说,自己这次成绩虽然在班上处于“中上游水平”,但是她觉得自己愧于妈妈。
师:婷婷觉得自己愧于妈妈,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知道。
师:平均数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数据代表,但是在这里,利用平均数把倒数第三的分数说成处于班级的“中上水平”显然有投机取巧之嫌,大家思考: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某同学进行社会调查,随机抽查了某个地区的20个家庭的收入情况,并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
户数
(1)求这20个家庭的年平均收入?
(2)求这20户家庭的中位数,众数?
(3)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哪个更能反映这个地区的家庭的年平均收入水平?
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基本掌握了数据三个代表的概念。
1、(结合课件画面)在实际生活中针对同一份材料,同一组数据,当人们怀着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数据代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时,看到的结果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3、婷婷的妈妈是一位校鞋经销部的经理,为了解鞋子的销售情况,随机调查了9位学生的鞋子的尺码,由小到大是:20,21,21,22,22,22,22,23,23。对这组数据的分析中,婷婷的妈妈最感兴趣的数据代表是()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
4、下面我们自己也试着把学过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课件显示例2)
师:大家对这两个概念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如果数据有偶数个时,如何求中位数?
师: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用彩色粉笔板书补充)
生:如果数据中两个数据出现次数相等,众数是哪一个?
师:两个都是.(用彩色粉笔板书:众数可以有多个)
生:如果数据中每个数据都只有出现一次呢?
师:这组数据没有众数。(用彩色粉笔板书:众数也可能没有)
先请一位同学给画面编一段话,然后提问:
(1)经理所说的公司的平均月薪2000元是否欺骗了阿冲?
(2)平均月薪2000元能客观反映公司员工的平均收入吗?
(3)若不能,你认为用哪个据表示该公司员工收入的平均水平更合适?
板书:中位数——把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median).众数——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批数据的众数(mode).
(2)某学校录取新生的平均成绩是535分,如果某人的考分是531分,他肯定没有被这个学校录取吗?
(3)5位学生在一次考试中的得分分别是:18,73,78,90,100考分为73的同学是在平均分之上还是之下?你认为他在5人中考分属“中上”水平吗?
学生交流讨论,加深对数据的代表的理解及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