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第六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语文第六册
《乞巧》教案设计7篇
《乞巧》教案设计7篇《乞巧》是人教课标版第六册第八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一首古诗。
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乞巧》教案设计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语文《乞巧》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六册29课《乞巧》【教材分析】《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它想象丰富、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教学目标】1.学会“乞”等四个生字。
2.能字正腔圆地诵读《乞巧》,感受古诗的韵律,并会背诵。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渗透古诗学法,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品味追求幸福的情感。
4.适度拓展,增强语言积淀。
【教学重点与难点】古诗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一、故事导入并揭题质疑1.平时喜欢读民间或神话故事吗?2.课件出示:盘古开天地等民间或神话故事。
3.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就跟其中的一个民间故事有关,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
4.指导”乞”字的书写及读音及音变。
6.再次齐读课题,并质疑课题。
二、初读古诗,读通诗句1.请你们翻开书,自由的朗读全诗注意听清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难读的字就多读几遍2.指名读3.(齐读)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注意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试着读出古诗的节奏4.师生合作读,读出古诗的节奏。
5.再次齐读。
三、借助故事,品读涵咏(学习前两句诗)1.指几名读诗句,再齐读。
2.读了这两句诗,你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比较“宵”和“霄”的异同,及今宵、碧霄的意思)3.这就是浩瀚无际的青天,(课件出示碧霄图)谁能用你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你看到的碧霄?4.读了这两句诗,你还知道什么?(引出牛郎织女的故事)5.结合动画师小结牛郎织女的故事,感受渡河桥及了解鹊桥的意象。
)6.创设情境读四、走进七夕,渐入古诗意境(学习后两句诗)1.天上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那地上的人们在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读出诗句。
部编小语六下第六单元(鲁迅单元)大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习重点
课文:
1.《好的故事》
1. 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
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出文中的主要事件,理解和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 *《有的人》
2. 借助课文和相关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
习作:有你,真好
会作者对比、象征手法的运用。初步感受鲁迅的人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词句
部编小语六下第六单元(鲁迅单元) 大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目录
contents
1 对照课标,明确目标 2 学情分析 3 “走进鲁迅”大单元教学设计 4 “走进鲁迅”大单元教学设计反思
01
对Hale Waihona Puke 课标,明确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义务教育语 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 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语文 教学需要运用学习任务群的形式呈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根 据新版语文“课标”要求,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基本形式就是实施学 习任务群教学。学习任务群既是教学方式,又是教学内容;既是学 习方式,又是学习内容。
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结合新课标有关内容,本单元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使前一方法得以继续延续与推进。另 一指向写作的语文要素是“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站在大单元的角度,从单元整体出发抓住单元导语、课后习题 、略读课文的学习提示和“交流平台”,细化单元要素,可以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 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阅读与鉴赏】 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2.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 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表达与交流】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十课“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十课“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教学目标:一、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宏伟壮丽;读懂每一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二、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式,培育阅读能力。
3、使学生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踊跃性,培育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酷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4、使学生感受到人民大会堂的壮观、庄严、绚丽的美。
教学重难点: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会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有什么特点。
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自学课文提出自学要求。
交流自学情况:指名读课文。
认读生字词,并汇报理解词语的情况。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参观的地方,用笔标出)。
(三)理解课文内容朗诵第一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比较异同:人民大会堂真是宏伟壮丽!人民大会堂宏伟壮丽。
(3)指导朗诵,体会情感。
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二~八自然段自由读,思考:“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如何的顺序参观的?指名朗诵第三自然段,这一段是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比较句子: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材合抱过来。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如何?比较句子:大理石的地面很亮。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师范读第五、六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1)哪些是“我”看到的?(2)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3)文中如何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益处?(4)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知“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别离写了什么?(5)学生朗诵。
自由读第七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自学第八自然段: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小结归纳。
【K12学习】小学语文第六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小学语文第六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
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
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教学理念】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积极探索,依据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致力于“创设活动情境,开展愉悦教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并快乐着。
【教学目标】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欣赏文中优美词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
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初步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宝岛,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学生可能缺乏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以及其他丰富的海域物产,也都缺乏感性认识。
所以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本课的重点,对于远离海域的学生来说,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搜集相关的图片,制作。
【教学过程】一、复习所学,激趣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
生读题。
复习提问:通过我们初读课文,西沙群岛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课文通过描写哪些方面来体现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呢?这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开始一段神奇之旅!出发吧!二、观赏海水,感受美丽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西沙群岛的海水。
要求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划出描写海水的句子。
指名汇报,反馈交流。
欣赏,海水有哪些颜色?想象还可以有哪些颜色?这么多颜色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中用什么词,你怎么理解?西沙群岛的海水这么美,怎么把它读出来?自由读,练一练指导朗读海水这么美,你准备怎么读?有的同学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海水会是如此美妙神奇呢?谁知道原因,说出来大家分享一下?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讲解导读出示:因为,所以;因为,所以。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十九课“院子里的悄悄话”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十九课“院子里的悄悄话”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树的年轮和树冠的形成和作用。
2.继续培养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童话是通过非常丰富的想象、强烈的夸张、神奇的幻想等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儿童故事。
《院子里的悄悄话》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故事。
它是以童话的形式向儿童传授知识、普及知识的一种体裁样式,也叫知识童话。
二、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看看可以分成几部分。
三、理解第一部分课文内容。
1.读第1自然段,这段讲了什么?(老槐树和小槐树悄悄地说起话来。
)2.找出表示时间的词。
说说怎样把树木人格化了?(夜深、秋风;树木之间能说话,小槐树像聪明的孩子,这样把树木人格化了。
)四、理解第二部分课文内容。
1.读第2~5自然段,说说讲了什么?(讲树每长一年[增]��画一个圈,再长一岁,就在原来的圈外再画一个圈,这就是年轮。
根据年轮可以知道树的年纪。
)2.小槐树怎么问爷爷的年岁?这样写好在哪里?(小槐树晃动着脑袋,悄悄地问;这样写表现了小槐树的天真活泼,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
)’3.老槐树怎么回答?它为什么能说自己记性好?(老槐树沙沙地回答,今年150岁。
因为根据圆圈的多少,就能判断出树龄的大小。
)4.根据老槐树的回答,你明白了什么?(用年轮判断树龄的科学性、可靠性。
)五、巩固练习。
1.读课文,说说什么叫年轮?根据年轮可以知道树的什么?为什么?2.课文为什么写“秋风吹来的时候”,而不写其它季节呢?第二课时一、理解第三部分课文内容。
1.读第6—16自然段,这段讲了什么?(讲树冠、年轮有指示方向的作用,年轮还有记录气候的作用。
)2.小槐树又提了—‘个什么问题?老槐树又是怎样回答的?(您的头发为什么南面多北面少呢?老槐树说:因为南面见阳光多,枝叶就长得茂盛;北面见阳光少,枝叶也就稀少。
)3。
什么叫树冠?树冠有什么作用?(人们把我们的头叫树冠。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学期,第六册,第六单元教案及反思
21 太阳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前两句(学生自由读)(2)、说一说: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故事?(指名说)师:《后羿射日》是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神话故事,但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太阳》与它在写法上完全不一样。
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它将会给我们介绍些什么呢?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2)、学生按要求自读。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①、课件出示:(指名读开小火车读)摄氏度差不多生存繁殖估计杀菌治疗蔬菜比较凝成②、抽生轮读课文,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
(4)、说一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教师:概括起来讲,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
下面我们来深入学习介绍太阳特点的这部分课文。
学习课文(l-3自然段)(1)、学生默读课文l-3自然段。
思考:这三个自然段介绍了太阳的哪几个特点?(2)、学生汇报交流。
①、交流“远”的特点:a、师:我们知道太阳离我们居住的地球很远很远,那到底有多远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它说清楚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出句子读给大家听。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b、比较:“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
”c、师:这样写好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通过数字来进行具体说明,这些数字要精确、有科学依据。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交流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交流课教案与教学反思教材分析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7课。
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
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
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
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
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学情分析学生刚上三年级,喜欢在活动中学、在生活中学,他们已初步具有操作电脑的基本技能,并能在电脑中打出学过的字词,更喜欢在网络环境中去搜集相关的学习内容,在平常课堂上的积极学习、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问题情境中合作探究,而且对网上的互动交流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接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技能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在网络环境中,培养探究新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1.在丰富、直观的学习资源中,生动、活泼、主动的探究教学。
2.体验学习的成功,学会与人合作与交流3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养成勤于关心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发现问题,敢于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创新素质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像。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一)浏览“学习主题”明确“学习1上节课我们走进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同学们画出了自己心中的小山村。
语文园地五(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本文是关于语文园地五(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学习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爱爸爸**的情感。
3.具体生动的讲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课前准备整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收集的父母对自己的爱的资料。
收集关于爱父母的名人名言。
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启发谈话,提示学习活动1.师动情讲述故事《**的礼物》。
2.师述:同学们,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是无微不至的,你还知道哪些这方面的小故事呢?生先小组里讲述自己知道的关于父母之爱的动人小故事,再举手交流。
例:《奇迹的名字叫父亲》、《血乳》等3.小结:听了这么多感人的故事,大家心里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在平时的生活中,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吗?二、引导交流,进一步体会父母之爱1.师述:同学们,你的爸爸妈妈向你倾注了无限的爱意,今天你可以给大家谈一谈,可以从某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说;也可以结合你的一些感受来谈;还可以一边说事情,一边加入你的感受。
2.学生小组交流。
3.请代表上台交流。
三、引导交流,激发爱父母的感情1.师述:我们的爸爸妈妈是如此的爱我们,可是我知道,有的同学在家里稍有不如意的地方,便经常和爸爸妈妈大吵大闹,随意乱发脾气。
但我也知道,有的同学在家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通过综合性学习,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爱我们的父母呢?2.学生讨论交流3.师述:你以前是怎么做的呢?4.师述: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做了哪些关爱父母的事情?你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又有什么感受呢?四、创设情境,激发交流欲望1.师述:有一个小朋友以前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他不知道父母究竟有多么的爱他,可是有一天他终于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好,可是,他却不知道如何去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你能帮助他,给他想个好办法吗?2.生讨论交流,推举出小组的优秀建议。
五、活动小结六、布置作业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交流,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
小学语文第六册:口语交际《神话、传说故事会》教案[修改版]
第一篇:小学语文第六册:口语交际《神话、传说故事会》教案小学语文第六册:口语交际《神话、传说故事会》教案教材分析围绕本组的专题,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以神话、传说为内容的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召开神话、传说故事会。
这类训练,学生在学习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五单元《盘古开天地》中已有所涉及。
当时已布置学生收集并阅读了不少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如《精卫填海》、《女娲造人》、《嫦娥奔月》等,但当时不是作为口语交际课的要求提出来的。
这次训练,有了前面的铺垫,再加上本组课文的学习和拓展阅读,学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资料,完全有话可说。
指导时,特别注意中年级口语交际训练要求中有关训练点的落实。
本次训练,交际性不太强,重点落实按一定的顺序把内容讲清楚,努力用语言打动人,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述等。
力争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
教学目标:1、鼓励孩子敢于表达,引导孩子流畅、有条理、完整地表达。
2、指导孩子尽量用语言打动他人,把故事讲生动。
3、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锻炼孩子相互客观、公正的评价。
教学重难点:引导孩子流畅、完整、有条理地讲一则神话、传说故事。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准备自己感兴趣的神话、传说故事,试着把它讲下来。
教学过程:一、揭示话题激发兴趣孩子们,这段时间看了不少的神话、传说故事吧。
有没有发现这些故事跟其他故事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想象神奇。
这些故事生动有趣、想象神奇。
故事中的主人公更是吸引了无数人。
大家看这是在广寒宫里与玉兔为伴的嫦娥;这一位是能七十二变的孙悟空;惩治了邺地巫婆官绅的西门豹;用泥造人、用五彩石补天的女娲;这是在喜鹊桥上一年一聚的牛郎织女一家;这是各有法术,齐渡大海的八仙;这是从莲花台里复活的哪吒;为了光明奋勇追逐太阳的夸父……这些神奇的故事好多历经上千年,代代相传,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不喜欢。
老师想问一下在座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吗?你们都看过哪有些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呢?耳听为虚,我得现场调查一下,请问你还看过哪个故事?今天我们开展神话、传说故事会,好吗?(板书课题)比一比,我们谁能把自己喜欢的故事让更多的人知道。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本教案设计3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本教案设计3篇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下面是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本教案设计3篇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供大家品鉴。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本教案设计1《匆匆》教案教学内容:九义教材人教修订版第十二册第十六课学生视角:作者为什么以“匆匆”来作为文章的题目?什么是“匆匆”的?这样的文题在小语教材里几乎从未出现过,课文究竟写了什么内容呢?教学难点:感受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思考:这是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的一篇散文(确切地说应是散文诗)。
文章写于“五四”退潮时期,属作者的早期作品,真实而鲜明地表现了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对未来的追求,探索。
以及在现实中无所适从的空虚和迷惘。
文章象诗一样形象,精炼,富有抒情性和节奏感音乐美。
这是小语教材中不多见的抒情文章,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挖掘文章的语言文字之美,发挥并挖掘文章适合朗读的优势,给学生以正确的价值引导。
提高学生自读,表达,感悟等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文章的语言文字之美。
设计特色:读中悟情,积累感悟。
信息资料:1、搜集查阅有关朱自清的资料。
2、阅读朱自清的其他作品。
3、准备优美舒缓的乐曲。
教学要求:1、了解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深刻体会文章的优美语言,引导学生获得个性体验。
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形象地描写表达真实感情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读、理解、表达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优美语言营造的思想之美、意境之美。
2、自学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培养阅读思考、质疑、感悟、表达的能力。
教学流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由题质疑,谈预习感受及收获。
2、交流课外搜集查阅的相关资料。
(培养学生提问题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习惯,通过交流,丰富知识积累,通过质疑了解学生的迷惑,便于确定教学努力的方向。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二十八课“千里跃进大别山”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二十八课“千里跃进大别山”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刘邓大军不怕捐躯、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和昂扬斗志。
2.通过重点段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在了解句间联系的基础上分层的方式,读懂自然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用“布置”、“吩咐”造句。
4.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着重理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抢渡汝河时碰到的紧急情况,学习将士们不怕捐躯、顽强拼搏的大无畏精神。
2.让学生在了解句间联系的基础上,练习给自然段分层。
3.学会生字、词,会用“布置”、“吩咐”造句。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新课。
(1)什么是跃进?跃进是指跳跃式极快地前进。
(2)大别山在什么地方?(二)介绍背景,明确意义。
(三)学生按要求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文中生字、词及自然段序号。
2.学生按要求通过查字典了解生字的音、形、义。
(四)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正音。
3.指读课后要求读写的词语。
(五)理解词义。
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不睬解的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跃进遵循布置分析吩咐(六)再次指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内容。
(七)作业。
1.写本课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谈话引入。
刘邓大军在跃进大别山途中碰到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的?让咱们仔细阅读课文,进一步深切体会文章的内容。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其他同窗边听边思考:先头军队十八旅抵达汝河北岸碰到什么紧急情况?2.这段话有几句?让四位同窗分句读,读后说句意。
3.让学生将前四名同窗所说的句意归纳总结,分点回答先头军队抵达汝河北岸后碰到哪些困难?4.这段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让学生用“‖”号给本段分层。
5.指名读第3自然段,让学生体会情况危急,千钧一发。
(三)学习4至6自然段。
1.指读课文,其他同窗边听边思考:在这危急的情况下,刘邓首长如何分析形势?决定采取什么对策战胜仇敌?2.让学生默读第6自然段,把刘司令员说的话标画出来。
【校级公开课】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在金色的海滩上》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在金色的海滩上》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发生在海滩上的故事。
主要讲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第二件事是画家送贝壳给小姑娘,小姑娘不收;第三件事是在回家的路上,画家故意将贝壳丢在沙滩上要小姑娘捡,小姑娘捡起后,又还给了画家。
体现了小姑娘淳朴、诚实、信守诺言的美好心灵。
课文虽以叙事为主,但抒情意味很浓,寓情于景,寓情于事,那美丽的贝壳,那金色的沙滩,都为表现小姑娘的美好的心灵起到了衬托作用。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大海、沙滩、贝壳的美丽,了解沙滩上发生的事,体会文中小姑娘信守承诺、不图回报、拾金不昧的淳朴善良的美好品质。
2、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使学生能够发现在金色的沙滩上,小姑娘那颗诚实守信的金子般的心。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课文中所叙述的具体事情,领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叙述重点事情的重点词,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想像“美”。
1、同学们喜欢美丽的大海吗?(生说原因)那就跟我一起去海看看吧!(欣赏沙滩图片)生谈感受。
2、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极了。
就在这美丽的海边,就在这片美丽的海滩上,走来了一位小姑娘,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发现“美”。
1、生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和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
有不认识的字词,可以做上记号,读完后,向同桌请教。
2、出示字词:碧蓝泡沫灿烂拾贝壳火辣辣搂住画夹礁石沙蜊子小螺蛳额头塑料夺目胸前一望无际(指名读,开小火车读)3、读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文写的是在(地点),(谁)帮助(谁)耐心地。
画家回来后要把贝壳送给她,但小姑娘的事。
4、在金色的海滩上,课文写了小姑娘的哪几件事?你发现了哪些美丽的东西?(海水美贝壳美小姑娘更美)三、品读句段,感受“美”。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太阳》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21课《太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太阳》是一篇说明文,全文分为两大部分,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更多地了解太阳的特点,培养热爱科学的情趣。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很活跃,理解能力和自读自悟方面的学习能力较强,而且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常常会在课堂上结合自己的课外知识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认识。
根据我班学生这一学习特点,我感到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怎样把新课程中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是能否让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关键。
设计思路将“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节。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的资料,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地读书,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在学习太阳的三个特点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自主学习,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交流自己的认识。
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上有选择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借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
”我认为《太阳》这篇课文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对某一事物进行说明的很好的例子。
因此,在学生学习完太阳的特点时,我设计了一个写《月亮》的小练笔,将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自然地迁移到“写”中去,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得到写的训练和提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并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学习方法,建立学习自信。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语文园地六精讲
调味品知多少:油,盐,酱油,醋,料酒,鸡精,味精,芥末, 椒盐,辣椒,桂皮,香草,枸杞,孜然,甘草,茴香,香菇, 黑木耳,八角……
读 读 背 背
yān zhi 日 落 胭 脂 红,无 雨 必 有 风。 zhāo 夜 里 星 光 明,明 朝 依 旧 晴。 lù zhòng 今 夜 露 水 重,明 天 太 阳 红。 mò 有 雨 山 戴 帽,无 雨 山 没 腰。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草本蒜,木本椒,
suàn
jiāo
大 葱 生 姜 做 佳 肴。
jiāng
yáo
食 盐 咸,米 醋 酸,
yán xián
cù
豆 瓣 辣 酱 味 道 鲜。
là jiàng
suàn
jiāo草 本 蒜,木 本椒,jiāngyán xián là jiàng cù
yáo
大 葱 生 姜 做 佳 肴。 食 盐 咸,米 醋 酸, 豆 瓣 辣 酱 味 道 鲜。
xuè xiě 鲜血 血淋淋 lè yuè 快乐 音乐 lòu lù 露马脚 露珠
hē 喝水
hè 喝彩
suàn
jiāo
读 读 认 认
草 本 蒜,木 本 椒,
jiāng
yán xián là jiàng cù
yáo
大 葱 生 姜 做 佳 肴。 食 盐 咸,米 醋 酸, 豆 瓣 辣 酱 味 道 鲜。
调 味 品
jiāo jiào 教书 教室 juàn quān 羊圈 圆圈
pián 便宜
biàn 方便
jiànɡ xiánɡ 降落 投降 fènɡ fénɡ 石缝 缝补 zhònɡ chónɡ 重要 重新
我发现每组带点的字,字形相同, 可是 读音和意思不同,是多音字。
吾课网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吾课网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1、燕子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
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
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
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
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再读这一段。
,思考: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4、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5、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小结朗读第一自然段。
背诵第一段五、布置作业。
作业本1、2、3、题。
第二、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2、3、4自然段,背诵第2、3、4自然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十七课“古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十七课“古诗三首”教案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教学目的: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2.通过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
默写《独坐敬亭山》《舟夜书所见》。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吟诵对理解和继承古代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今天,我们再学习三首古诗。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独坐敬亭山》。
1.读课文。
2.学习生字。
亭:上下结构,把“亮”字下面的“几”换成“丁”,就是“亭”。
3.理解古诗。
(1)“敬亭山”在哪儿?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什么?(今安徽省宣城县北,宣城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风景优美。
独自坐在敬亭山,李白一生曾七游宣城。
)·(2)读第一句诗,说说“众鸟”“孤云”“闲”的意思?(成群的鸟儿;仅有的一片云;云彩飘来飘去悠闲的样子。
)(3)说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空中成群的鸟儿高飞远去了,无影无踪;长空中仅有一片白云也慢慢地飘去了。
)(4)读第二句诗,说说“两不厌”的意思?(指人和山彼此相看不厌烦,把山人格化了。
厌:满足。
)(5)说说第二句诗的意思?(只有敬亭山没有走开,我和它互相看望不觉得厌烦。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和山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巩固练习。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说说“敬亭山”“闲”“厌”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讲古诗的意思。
3.默写课文。
注意标点,不写错别字。
第二课时一、学第二首古诗。
1.教师范读课文。
2.仔细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景物?二、学习本课生字词。
1.读准字音。
“泊”的读音是bó,“德”的读音是dé,两字的读音要注意区分,尤其声母b、d,不要混淆。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十九课
自学要求: 1、请大家打开书80页, 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词语,标出自然段序号。 2、借助课后生字表或 查字典读准字音。再借 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 通顺,遇到难读的地方 多读几遍。
干涸 钻石 焦渴 忍不住 水罐 干枯 反正 一瞬间 递给 涌出 绊倒 咽唾沫 竟然 凑上去 喜出望外 新鲜 小姑娘 端端正正 大旱灾 忍不住 匆匆忙沫涌
瞬 沫 唾绊 竟咽 凑
瞬 沫唾绊 竟咽 凑匆
她匆匆忙忙,没有注
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 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 也掉在了地下。
当她醒来的时候, 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 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这时,小姑娘再也 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 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 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 要讨水喝。
母亲说:“我反正就
要死了,还是你自已喝 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 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 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 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 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 七颗钻石,接着从里面涌 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 鲜的水流。
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写了在
之
年,一个小姑娘为
。
水罐一次次发生变化,最后从里
瞬 沫 唾绊 竟咽 凑匆
一个小姑娘在为她生病的母亲时找水,累 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一看,罐子里 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她赶紧抱着水罐匆 匆忙忙往回跑去,没有注意到被一条小狗绊 倒了。小姑娘把水给小狗舔了一点,水罐竟 变成了银的。就在母亲把水罐递给小姑娘的 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当小姑娘正想 凑上水罐去喝水的时候,进来一个过路人讨 水喝。当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 过路人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 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 水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语第六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教案人教版语文第六册二十一课荷花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和是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的。
2.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并能把句与句的联系起来想象一池荷花这一大幅活的画。
3.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从图入手,导入新课出示挂图。
教师讲述:在蔚蓝的天空下面,池水清清。
近看,一片片碧绿的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挨挨挤挤的一片翠绿。
雪白的荷花,争先恐后在这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了出来,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才展开两三瓣,有的含苞欲放蜻蜓不时地飞来飞去,偶尔,一条小鱼在水面顽皮地吹起泡泡。
微风吹过,送来阵阵清香。
远看,有青山、楼阁、小桥、游船。
这是多么优美的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啊!(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欣赏这幅画。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近到远,或从上到下)观察图画,分清主要景物和次要景物,把主要景物说具体。
(过渡)这样一幅优美的池塘荷花图,作者是怎样用文字来描写的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课文。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出示投影片。
荷花也叫___________,荷花开过以后的花托叫_________________,里面有莲的果实叫________________。
荷叶像_________。
刚开的白荷花_________________。
全开的白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
将要开的花骨朵儿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图文结合,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一、二小节1.学习第一小节。
(1)学生朗读。
(2)设问:作者为什么往荷花池边跑去?(板书:闻到清香)清香一词是什么意思?闻到清香作者会想些什么?赶紧一词说明他的心情怎样?这一段共有两句话,合起来说了什么意思?(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过渡)作者来到池边一定会看到什么?(板书:看到荷花)2.学习第二小节。
(l)指名朗读第二小节。
(2)设问:已经开了不少是什么意思?挨挨挤挤这个词中的挨和挤是一组近义词。
,看看这两个字的意思一样吗?(比一比,看谁又快又准确)教师讲述:挨和挤所表示的词义程度不同,看图,请同学上前面指一指,哪处荷叶是挨着,哪些荷叶是挤着。
(在学生指明的同时,教师讲述:看,它们多像一个个绿娃娃。
这儿亲密地挨在一起;那儿又顽皮地挤在一块儿。
)设问:再回忆一下,你还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看到过挨挨挤挤的情景?教师讲述:挨挨挤挤说明人或东西很多,那么,这儿说荷叶挨挨挤挤,告诉我们荷叶长得怎么样?(荷叶长得生机勃勃,非常茂盛。
)教师讲述: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句中挨挨挤挤这个词语,我们通过比较,想象体会到了它的作用。
接下来,请大家自学后半句,看看还有哪些词语也写得很好,并说说好在哪里。
(学生自学后交流。
)(此处要引导学生抓住一个个、像大圆盘、碧绿等词语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荷叶的色彩美和形状美,以及它旺盛的生命力,为下文分析一大幅活的画作铺垫,同时培养学生对词语的初步赏析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设问:第三句哪个词用得最好?为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冒字,进行想像,可采用换字法,用长、露等词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冒字最能反映荷花顽强的生命力。
)这一小节的后三句话,合起来说了一个什么意思?指名读这三句话,图文对照,理解这三句话。
(引导学生抓住展开、露出、饱胀得要破裂似的进行分析。
)这三句话是用什么词语连结起来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教师讲述:有的有的有的在句子里都含有多的意思。
那么,课文中的有的有的有的说明了什么?(3)引读第二小节。
(4)这一小节说了一个什么意思?(5)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
背诵第二小节。
(6)课堂练习。
抄写:莲蓬饱胀破裂挨挨挤挤姿势舞蹈翩翩起舞用有的有的有的写几句话。
第二课时一、指名分节读课文二、检查复习1.第一、二小节各说了什么意思?2.作者具体向我们介绍了荷花的哪几种姿态?三、学习第三小节1.指名读。
2.设疑: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对照挂图,想像一下,都有哪些姿势?先同桌说说,再全班交流。
第三小节连用了几个一朵?有什么作用?(连用四个一朵,突出朵数之多,每朵的姿势各不相同,美不胜收。
)3.指导朗读前两句。
4.指名读最后一句。
5.看图:图上的景物与课文的描述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图上只画了荷塘的一角,不是全部。
)6.比较句子。
(l)如果把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幅图(2)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幅画(3)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画(4)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这样比较,可以看出第四句为最好。
因为①眼前的指出了作者看到的,与文末我是在看荷花呢相呼应;②大指明了这一池的整体,与前文的描写相呼应;③活字最富表现力,表现出一池荷花旺盛的生命力,与前文挨挨挤挤、碧绿、冒出来、饱胀得要破裂似的相呼应。
)7.画家这里指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8.指导朗读第三小节。
9.指名读二~五小节,比较这两小节,哪小节写得具体?是怎样写具体的?10.用上课文第二小节描写荷花各种姿态的优美句子或换用自己的话,扩写第三小节中的有关内容。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有的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放录像,同时范读三~四小节,思考:看着这美丽的画面,听着优美的文字,这时候,你想到了什么?(过渡)看着这么多又香又美的荷花,作者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怎样表达的?四、学习第四小节1.指名读。
2.设问:仿佛是什么意思?我是不是一朵荷花?那为什么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翩翩起舞中的翩是形声字,羽字表形,字义一般和鸟有关,翩翩也就是像鸟儿飞一样轻盈,起舞就是跳起舞来,边说边作手势。
谁能到前面表演一下?指名学生戴荷花头饰表演,指名朗读第四小节。
作者觉得自己忽然变成了一朵荷花,这时候,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我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抓住翩翩起舞、快乐、好梦等词语)好梦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什么?你能把省略的内容补充上吗?(启发学生展开想像)3.小结:这一小节主要写什么?五、学习第五小节齐读最后一小节,提问:最后一小节不写可以吗?为什么?六、总结全文1.齐读全文。
2.作者为什么能把荷花写得如此之美?3.指导学生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致描绘的写作方法。
七、质疑八、朗读、背诵课文二十二*雨中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中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4.培养学生同情人、帮助人的爱心,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下雨天,人们往往都是急匆匆地赶路,在慌乱中,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
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发生在雨中的一件事。
(板书课题)二、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三、交流四、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文中哪部分内容使你最受感动?请结合具体词句谈一谈。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1.孩子们帮姑娘捡苹果。
跑、捡、说、解、挥、站、喊写出了孩子们捡苹果的动作。
2.过路人帮姑娘捡苹果。
他们当中有年轻的司机,有白发的老爷爷。
伸、笑、跳、捡写出了他们捡苹果的动作。
教师引导:急匆匆冒雨赶路的过路人,他们为什么也和孩子们一起帮姑娘检苹果?(因为他们有助人为乐的好品德,他们被孩子们的行动所感染。
)3.姑娘的心理有什么变化?你从哪儿能读出来?(着急、发愁担心、焦虑高兴、感动。
)4.出示文中插图,观察描述捡苹果时马路上热闹的情景。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四、五自然段。
五、小组自学,应重点完成以下问题(l)这一切来得这样突然,又结束得这样迅速一句中这一切指什么?为什么这样说?(2)孩子们为什么唱着歌走了?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六、解决疑点结合全文想一想,本文重点写雨中发生的一件事,为什么开头两段要写景呢?引导学生弄清:前二段描写的作用:①点明时间。
②突出了当时的环境,为下文姑娘撒苹果和孩子们捡苹果作了铺垫。
③美丽的雨景和人们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融为一体。
相机进行感情朗读的指导。
七、理清顺序,练习复述八、总结让学生谈收获。
(内容、写法、思想)九、布置作业1.把《雨中》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小伙伴听。
2.积累一些描写雨景的语段。
二十三海底世界教学目标:1.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通过第3、4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参和量;会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指出这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二、初读课文1.提出初读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是讲海底景色奇异的,哪些地方是讲海底物产丰富的。
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写有生字的活动卡片,纠正读音。
(2)出示写有词语的卡片,学生读,其中发光器官、水中听音器、反推力、稀有金属这些词语,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
(明白了上述词语的意思,对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帮助)(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4)试回答初读要求第(3)题。
三、分析理解课文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l)指名读,思考:文中哪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2)用投影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句话,在理解加点词的基础上,用物产丰富说一句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海底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海底是宁静的;海底是黑暗的,却有闪烁的光点)(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海底是宁静的?①用卡片出示波涛澎湃,指名读,理解它的意思。
②引导学生理解依然。
(海面上没有风浪海底是宁静的,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仍然是宁静的)③把依然换成另外一个词语,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3)海底为什么是宁静的?(因为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4)海底为什么是黑暗的?黑暗中的光点是什么?像什么?(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闪烁)(5)小结: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依然宁静;海底是黑暗的,但有许多光点闪烁,海底的景色真是奇异!(6)指名有感情地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海底景色的奇异。
第二课时一、理解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想一想这段一共几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一共五句话,告诉我们海底有声音)2.投影出示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前三句,想一想,从这三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2)结合句子理解是否、窃窃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