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一次函数 函数第1课时变量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一次函数说课稿新人教版

一次函数说课稿新人教版

一次函数说课稿新人教版一、说课导入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作为初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不仅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理解后续函数概念的关键。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内容位于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主要介绍了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以及实际应用。

通过对一次函数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和性质,为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和图像特征,能够解决简单的一次函数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一次函数的性质和规律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绘制方法及其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2. 教学难点:一次函数图像的绘制和解析几何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本次说课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通过实例演示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引出一次函数的概念。

- 通过实例展示,让学生初步感受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 讲解新知- 定义一次函数,并介绍其一般形式 y=kx+b。

- 讲解一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包括斜率k的意义和截距b的意义。

- 通过坐标系上的点和斜率,引导学生绘制一次函数的图像。

3. 课堂练习- 设计几个关于一次函数的计算题和图像绘制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解答。

-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及时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4. 总结归纳- 总结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特征。

2019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说课稿

2019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说课稿

初中数学说课稿:一次函数(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四个课时完成。

我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内容是一次函数概念。

学生已经学过了正比列函数之后来学习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既为前面学过的正比列函数知识得以概括和升华,也为后面学习函数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一次函数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的特点;
(2)知道一次函数和正比列函数的关系;
(3)会利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登山问题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引出一次函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以及类比的思想。

3.情感和态度
(1)通过“登山问题”的研究,体会建立函数模型思想;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向学生渗透数学和实践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1. 一次函数的定义和解析式的特点;
2.一次函数和正比列函数的关系;
3.一次函数定义的应用以及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
一次函数和正比列函数的关系以及一次函数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了正比列函数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实际的情境认识了正比例函数的意义、图像和性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等相关的知识。

能利用正比列函数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学生学习一次函数奠定了基础。

三、学法分析
用观察、思考、概括、总结、归纳、类比、联想是学法指导的重点
四、教法分析
采用“引导 ------发现式”的教学法五、教学过程。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19_1函数19_1_1变量与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19_1函数19_1_1变量与

变量与函数(1)知识技术目标1.把握常量和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函数)大体概念;2.了解表示函数关系的三种方式: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并会用解析法表示数量关系.进程性目标1.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直观感知,领会函数大体概念的意义;2.引导学生联系代数式和方程的相关知识,继续探讨数量关系,增强数学建模意识,列出函数关系式.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在学习与生活中,常常要研究一些数量关系,先看下面的问题.问题1如图是某地一天内的气温转变图.看图回答:(1)此日的6时、10时和14时的气温别离为多少?任意给出此日中的某一时刻,说出这一时刻的气温.(2)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多少?最低气温是多少?(3)这一天中,什么时段的气温在慢慢升高?什么时段的气温在慢慢降低?解(1)此日的6时、10时和14时的气温别离为-1℃、2℃、5℃;(2)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4℃;(3)这一天中,3时~14时的气温在慢慢升高.0时~3时和14时~24时的气温在慢慢降低.从图中咱们可以看到,随着时刻t(时)的转变,相应地气温T(℃)也随之转变.那么在生活中是不是还有其它类似的数量关系呢?二、探讨归纳问题2 银行对各类不同的存款方式都规定了相应的利率,下表是2002年7月中国工商银行为“整存整取”的存款方式规定的年利率:观看上表,说说随着存期x的增加,相应的年利率y是如何转变的.解随着存期x的增加,相应的年利率y也随着增加.问题3 收音机刻度盘的波长和频率别离是用米(m)和千赫兹(kHz)为单位标刻的.下面是一些对应的数值:观看上表回答:(1)波长l和频率f数值之间有什么关系?(2)波长l越大,频率f就________.解(1) l 与 f的乘积是一个定值,即lf=300 000,或说.(2)波长l越大,频率f就越小.问题4 圆的面积随着半径的增大而增大.若是用r表示圆的半径,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S与r之间满足以下关系:S=_________.利用那个关系式,试求出半径为1 cm、1.5 cm、2 cm、2.6 cm、3.2 cm时圆的面积,并将结果填入下表:由此能够看出,圆的半径越大,它的面积就_________.解S=πr2.圆的半径越大,它的面积就越大.在上面的问题中,咱们研究了一些数量关系,它们都刻画了某些转变规律.那个地址显现了各类各样的量,专门值得注意的是显现了一些数值会发生转变的量.例如问题1中,刻画气温转变规律的量是时刻t和气温T,气温T随着时刻t的转变而转变,它们都会取不同的数值.像如此在某一转变进程中,能够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variable).上面各个问题中,都显现了两个变量,它们相互依托,紧密相关.一样地,若是在一个转变进程中,有两个变量,例如x和y,关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惟一的值与之对应,咱们就说x是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y是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 le),现在也称y是x的函数(function).表示函数关系的方式通常有三种:(1)解析法,如问题3中的,问题4中的S=π r2,这些表达式称为函数的关系式.(2)列表法,如问题2中的利率表,问题3中的波长与频率关系表.(3)图象法,如问题1中的气温曲线.问题的研究进程中,还有一种量,它的取值始终维持不变,咱们称之为常量(constant),如问题3中的300 000,问题4中的π等.三、实践应用例1 下表是某市2000年统计的该市男学生各年龄组的平均身高.(1)从表中你能看出该市14岁的男学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吗?(2)该市男学生的平均身高从哪一岁开始迅速增加?(3)上表反映了哪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解(1)平均身高是146.1cm;(2)约从14岁开始身高增加专门迅速;(3)反映了该市男学生的平均身高和年龄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年龄是自变量,平均身高是因变量.例2 写出以下各问题中的关系式,并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1)圆的周长C与半径r的关系式;(2)火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它驶过的路程s(千米)和所历时刻t(时)的关系式;(3)n边形的内角和S与边数n的关系式.解 (1)C=2π r,2π是常量,r、C是变量;(2)s=60t,60是常量,t、s是变量;(3)S=(n-2)×180,二、180是常量,n、S是变量.四、交流反思1.函数概念包括:(1)两个变量;(2)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2.在某个转变进程中,能够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始终维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例如x和y,关于x 的每一个值,y都有惟一的值与之对应,咱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3.函数关系三种表示方式:(1)解析法;(2)列表法;(3)图象法.五、检测反馈1.举3个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函数关系的例子.2.别离指出以下各关系式中的变量与常量:(1)三角形的一边长5cm,它的面积S(cm2)与这边上的高h(cm)的关系式是;(2)假设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的度数为α,那么另一个锐角β(度)与α间的关系式是β=90-α;(3)假设某种报纸的单价为a元,x表示购买这种报纸的份数,那么购买报纸的总价y(元)与x间的关系是:y=ax.3.写出以下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式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1)每一个同窗购一本代数教科书,书的单价是2元,求总金额Y(元)与学生数n(个)的关系;(2)打算购买50元的乒乓球,求所能购买的总数n(个)与单价a(元)的关系.4.填写如下图的乘法表,然后把所有填有24的格子涂黑.假设用x表示涂黑的格子横向的乘数,y表示纵向的乘数,试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部审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9.2.2 第1课时《一次函数的概念》

部审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9.2.2 第1课时《一次函数的概念》

部审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9.2.2 第1课时《一次函数的概念》一. 教材分析《一次函数的概念》是部审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2.2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什么是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的图像特点以及一次函数的性质。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一次函数,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代数基础知识,对函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生活实例引入一次函数的概念,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一次函数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能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一次函数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性质。

2.教学难点:一次函数性质的推导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一次函数的图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一次函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观察一次函数的图像,分析一次函数的性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一次函数的规律。

3.教师讲解:对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讲解,并通过例题演示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一次函数的性质,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一次函数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6.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一次函数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另一部分是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9.3.1 一次函数的课题学习(第1课时) 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19.3.1 一次函数的课题学习(第1课时) 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19.3.1 一次函数的课题学习(第1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教材版本: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课题:一次函数的课题学习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 1. 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和特征; 2. 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绘制方法和方程的求解方法; 3. 能够应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 一次函数的定义和特征; 2. 一次函数的图像绘制方法; 3. 一次函数方程的求解方法。

教学重点: 1. 理解一次函数的含义; 2. 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 1. 使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 分析一次函数的特征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我会简单地介绍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并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并激发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兴趣。

我将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你们是否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和特征?•你们是否知道如何绘制一次函数的图像?•你们认为一次函数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应用?通过提出问题,我将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为后续的知识学习打下基础。

2. 知识讲解2.1 一次函数的定义和特征我将向学生解释一次函数的定义和特征。

一次函数的定义是y = kx + 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具有以下特征:•斜率为正,表示直线向上倾斜;•斜率为负,表示直线向下倾斜;•斜率为0时,直线是水平的;•截距表示直线与y轴的交点。

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和特征,并进行课堂互动,确保学生的理解。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提供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相联系。

2.2 一次函数的图像绘制方法接下来,我将向学生讲解一次函数的图像绘制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两个点,然后绘制一条直线连接这两个点。

常用的确定点的方法包括:•给定x的值,计算对应的y值;•给定y的值,计算对应的x值。

我会通过示意图和实例来演示一次函数的图像绘制方法,并让学生进行练习,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这一技巧。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授课课件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说课稿 一次函数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授课课件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说课稿 一次函数说课稿

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为将来 学习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提供了研究方 法。本节教学内容还是学生进一步体会 “函数思想”“类比思想”“数形结合思 想”的很好素材。
二、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以类比的思想方法为主线,研 究一次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这是在学 生学习了整式及求值、函数、正比例函 数的定义、图象与性质,并初步了解了 如何研究一个具体函数(从定义到图象 与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原有知 识与学习经验对本节课的类比学习奠定 扎实的学习基础。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当给定x一个值, 那么2x+1就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引导学 生根据前面归纳整理的整式特征,给所学知识 下定义,形成知识迁移.
二、归纳总结,形成概念 问5:你能再举一些类似这种形式的函数吗? 问6:观察这些函数解析式,结构上有哪些 共同特点?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一次函数解析 式的一般形式,培养学生发现、归纳能力及语 言表述能力。
问11:前面我们探究了 y 2x, y 2x 1 的 变化趋势是相同的,那么 y 2x, y 2x 1 的变化趋势还相同吗?
【设计意图】 :理解函数的增减性是由k的符号决 定的。进而归纳整理出一次函数的性质。
问12:从图象中你能发现 这两个函数图 象有何位置关系?为什么?
问13:函数y=2x+1的图象可以看做由函 数y=2x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化得到?
(2)类比正比例函数的学习过程,举出一个 一次函数的实例,写出它的解析式并尝试画 出这个函数的图象,试探究这个函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布置了不同层次的作业 题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教 学。作业(1)是为巩固对一次函数的 理解,作业(2)是为下节课进一步利 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问题做 好铺垫,同时也是类比的学习方法应 用中,进一步体会“类比思想”.

19.1.1变量与函数(第一课时)说课稿

19.1.1变量与函数(第一课时)说课稿

19.1.1变量与函数(第一课时)说课稿《19.1.1变量与函数》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第一节《变量与函数》。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是《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

函数是研究运动变化的重要数学模型,它来源于客观实际,又服务于客观实际。

而本节课是一次函数的启蒙课,在这里学生初步接触了变量的概念,它是函数学习的入门,也为以后学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内容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不但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有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运动变化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有一定的帮助。

2、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经验,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1)掌握常量、变量的概念,体验在一个过程中常量与变量是相对存在的;(2)会在较复杂问题中辨别常量与变量。

过程和方法:通过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过程,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列举身边的事例,激发学生探究问题情境诱导——学生自学——展示归纳——变式训练——课堂小结(一)情境诱导师:同学们,词语“万物皆变”的含义是什么?生:…师: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千变万化的世界,人们经归纳总结得出一个重要的数学工具——函数,用它描述变化中的数量关系,函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广泛。

本章将通过具体问题引导你认识函数,并重点讨论一类最基本的函数——一次函数,然后用用函数的观点再次认识方程(组)与不等式,并用函数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下面首先进入本章第一节第一课《变量于函数》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引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简要介绍本章知识,使学生对本章知识有一个初步认识。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9章一次函数19.1.1变量与函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9章一次函数19.1.1变量与函数教案
2.通过对变量、函数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数学建模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勇于挑战、善于思考的学习态度,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在以下方面的表现:
1.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变量与常量的区别以及函数的三要素。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和图像特点。
(三)实践活动(用时1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一次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公交车票价与乘车距离的关系。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尺子和直尺绘制一次函数的图像,观察斜率和截距的变化。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课之后,我对自己的一些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反应进行了思考。我发现,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变量和函数的概念,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他们对于一次函数的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当我将函数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时,比如购物打折、手机话费等问题。
我注意到,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图像绘制感到困惑。我意识到,这里可能需要更多的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手尝试,从而更好地理解图像的生成过程。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打算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比如让学生分组在教室里用道具来模拟一次函数的图像,这样既能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也能加深对一次函数图像特征的理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变量与函数的基本概念。变量是随着某些条件变化而变化的量,而函数则是描述两个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数学模型。它们在数学和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19.2.2一次函数(1) 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19.2.2一次函数(1) 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19.2.2 一次函数(1)说课稿一、课程背景介绍本节课是针对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次函数(1)这一内容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图像表示方法,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表示方法;–能够根据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推断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图形展示和实例分析,抽象出一次函数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培养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兴趣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认识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1.一次函数的定义和特征;2.一次函数的图像表示方法。

四、教学难点1.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表示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提问和展示数学问题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思考。

2. 引入新课通过数学问题的引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直线的图像,并思考直线与数学中的函数是否有关系,进而引入一次函数的概念。

3. 讲解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定义:一次函数是指函数表达式为一次多项式的函数,其中自变量的最高次数为1。

•表示方法:一次函数可以用函数表达式 y = kx + b 来表示,其中 k 和 b 是常数,k 称为斜率,b 称为截距。

4. 分析一次函数的性质通过数学问题和实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一次函数的特点和性质,如: - 直线的斜率决定了直线的倾斜程度; - 不同斜率的直线有不同的变化趋势; - 截距决定了直线与 y 轴的交点。

5. 通过图像认识一次函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一次函数的图像,发现图像的特点和规律,并与数学中的函数表示相联系。

6. 练习与巩固提供一些练习题,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解答,以巩固他们对一次函数的理解和掌握。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一次函数1911变量与函数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一次函数1911变量与函数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19.1.1函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变量、常量2、会用一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第一个变量重点:变量与常量难点:对变量的判断教学媒体:多媒体电脑,绳圈教学说明:本节渗透找变量之间的简单关系,试列简单关系式教学设计:引入:学生读课本70页内容,并回答问题。

问题1:在事物的运动变化中,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大量存在,请你再举出一个具有这种特征的相关例子加以说明.问题2:为了刻画变量之间相互依存和变化的关系,我们形成了什么概念?为了更深入地认识现实世界中运动变化的规律,我们需要研究什么内容?问题3:本章我们将主要学习哪些内容?将从哪些方面来展开研究?我们研究这些内容的思想方法是什么?问题4:章引言中的一张图表和图象反映了什么量随什么量变化而变化?分别是用什么方式反映它们的变化规律的?新课:1、探究:问题:(1)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日场售出票205张,晚场售出票310张,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受出票x张,票房收入为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2)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悬挂中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规律,如果弹簧原长10cm,每1kg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怎样用含重物质量 m(单位:kg)的式子表示受力后弹簧长度l(单位:cm)?(3)要画一个面积为10cm2的圆,圆的半径应取多少?圆的面积为20cm2呢?怎样用含圆面积S 的式子表示圆的半径r?(4)用10m长的绳子围成长方形,试改变长方形的长度,观察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变化。

记录不同的长方形的长度值,计算相应的长方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设长方形的长为xm,面积为Sm2,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S?2、归纳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variable).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

3、范例:课本71页练习4、练习:1. 指出下列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1)购买一些铅笔,单价为0.2元/支,记某同学购买铅笔的数量为x支,应付的总价为y元;(2)用长为50 cm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记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 cm,底边长为y cm;(3)如图,△ABC中,∠ACB=90°,AC=3cm,BC=4cm.现有一动点P从点B出发,沿射线BA方向以1 cm /s的速度运动,到达点A随即停止运动.记点P的运动时间为x(s),△ACP的面积为y(cm²).(4)出售某种文具盒,若每个获利 x元,一天可售出(6-x)个,一天出售该种文具盒的总利润为 y 元.2. 指出第1题的4个问题中x的取值范围,并写出能反映y与x的变化关系的式子.5、小结:问题1:在一个变化过程中,什么是变量?什么是常量?问题2:在一个变化过程中,量与量之间是否是相互依存和变化的?是否存在变化规律?6、拓展训练:如图,正形ABCD的边长为4 cm,动点P、Q同时从点A出发,以1cm/s的速度分别沿A→B→C和A→D→C的路径向点C运动,当P、Q到达点C时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单位:s),四边形PBDQ的面积为y(单位:cm2).(1)在这个运动变化过程中,当运动时间x发生变化时,四边形PBDQ的面积y是否也随之发生变化?当运动时间x增大时,四边形PBDQ的面积y如何变化?(2)在这个运动变化过程中,运动时间x的取值有什么要求吗?为什么?7、作业布置2019-2020学年初二下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要得到函数y =﹣6x+5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 =﹣6x 的图象( )A .向左平移5个单位B .向右平移5个单位C .向上平移5个单位D .向下平移5个单位2.若一组数据12345,,,,x x x x x 的方差是3,则1234523,23,23,23,23x x x x x -----的方差是( ) A .3 B .6 C .9 D .123.已知y=(k−3)x 2k -+2是一次函数,那么k 的值为( )A .±3B .3C .−3D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B .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 .有两对邻角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如图,直线1y x =+与y 轴交于点1A ,依次作正方形111A B C O 、正方形2221A B C C 、…正方形1n n n n A B C C -使得点1A 、2A 、…,n A 在直线1x +上,点1C 、2C 、…,n C 在x 轴上,则点n B 的坐标是( )A .(21,21)n n --B .(21,)n n -C .()1121,2n n --+D .()121,2n n --6.若2(1)250a x 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a ≠ B .1a ≠ C .0a >D .0a < 7.如图,三个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分别对应的解析式是:①y ax =;②y bx =;③y cx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 .a b c >>B .c b a <<C .b a c >>D .b c a >>8.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90°,AB=BC=22,E 、F 分别是AD 、CD 的中点,连接BE 、BF 、EF ,若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6,则△BEF 的面积为( )A .2B .94C .52D .3 9.要使式子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0 B .x≥﹣3 C .x≥3 D .x≤310.如图,在△ABC 中,∠ABC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D ,AD =6,过点D 作DE ∥BC 交AB 于点E ,若△AED 的周长为16,则边AB 的长为( )A .6B .8C .10D .12二、填空题 11.已知一组数据10,10,x ,8的众数与它的平均数相等,则这组数的中位数是____.12.已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有__________.①当AB =BC 时,它是菱形;②当AC ⊥BD 时,它是菱形;③当∠ABC =90°时,它是矩形;④当AC =BD 时,它是正方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9章 19.1.1 变量与函数(第1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9章 19.1.1 变量与函数(第1课时)说课稿

变量与函数(第1课时)说课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同仁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变量与函数》第二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一)说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变量与函数》中第二节课的内容。

变量与函数的概念把学生由常量数学引入变量数学,是学生数学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遵循从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认识规律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一部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块新的领域,但涉及的内容又与生活的实际联系非常密切,可以补充大量的实例来充实本课,进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可以广泛的应用到。

所举的实例也都能在认识函数的时候用到,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函数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模型的意义,为下一节课奠定重要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综上分析,本课时教学目标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函数的概念。

2.能结合具体实例概括函数概念。

3.在函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体会运动变化与对应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概括并理解函数概念中的单值对应关系。

【学习难点】用含有一个变量的式子表示另一个变量.以及结合实际问题表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第二部分:教法与学法分析:1.说教法方法与手段: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开始,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有利于学生体会与实验,思考与探索。

在概念教学设计中,注意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由浅入深。

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说学法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学法上,极力倡导了新课程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通过对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分析,创设情境,使数学回到生活,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人教版】数学八下:第19章《一次函数》全章名师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八下:第19章《一次函数》全章名师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八下:第19章《一次函数》全章名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下第19章《一次函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函数的性质和应用的重要章节。

本章主要介绍了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以及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会绘制一次函数的图像,能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实数、代数式、方程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一次函数的图像和实际应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学会绘制一次函数的图像,并能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以及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一次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和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练习题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理解一次函数的图像特点。

3.实例分析: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练习与反馈:布置相关练习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19章 一次函数 【说课稿】 正比例函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19章 一次函数 【说课稿】 正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九章一次函数》《19.2.1正比例函数》的第一课时。

函数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而正比例函数是最简单的函数。

通过学习正比例函数,培养学生利用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函数的数学思想,学生在前面学完平面直角坐标系、变量和常量、函数的概念、列函数关系式、函数的图象后,教材安排了正比例函数,本节课是对前面知识的一个小结与概括,也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同时也是后面学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通过实例,列出正比例函数关系式;掌握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特点。

(2)通过观察,得到正比例函数,并理解正比例函数意义。

(3)能运用y= kx中x、y的关系等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经历思考、探究过程、提高总结归纳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通过师生活动、学生自我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

形成良好的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3、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难点:运用y= kx中x、y的关系等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说教法
采用启发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特殊到一般---促进认知体系的建构;
形成性学习------培养观察、归纳思维能力;发现法学习------在新知识的获得中体验成功;
三、说学法仔细观察客观实例----获得客观感性认识;深入分析感性认识----归纳升华理性结论;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获得能力情感熏陶;小组合作学习方法----集众人的聪明才智。

四、说教学过程。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一次函数19.1函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中数学第六章第一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知识的网络结构上看,是一次函数以及初三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等内容的基础,在研究各种具体函数的性质和应用、解决各种问题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函数概念的建立过程中蕴涵诸多数学思想方法,对于进一步探索、研究函数的其他性质有很强的启发与示范作用。

根据函数在整个教材内容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教学应实现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初步掌握判别函数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自主建构函数概念;能运用函数概念判断某变化过程中是否存在函数关系;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函数概念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函数概念形成和初步运用。

难点是函数概念形成。

二、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法上我采取了:1、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题,为概念学习创设情境,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2、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正确地形成概念。

3、在鼓励学生主体参与的同时,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教会学生清晰的思维、严谨的推理,并顺利地完成书面表达。

在学法上我重视了:1、让学生利用图形直观启迪思维,通过三个例题,来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质的飞跃。

2、让学生从问题中质疑、尝试、归纳、总结、运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函数的概念产生和形成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设计上采用了下列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通过每天的股票变化图以及心电图中存在的变化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实例中的变量关系,从而引出课题(二)探究发现建构概念通过三个事例的分析,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再由学生总结出函数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三)自我尝试运用概念在提升巩固阶段,以小组为单位落实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回顾反思深化概念学生自我总结本节收获,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函数说课稿(模版二)一、教材1.本小节内容包括变量,常量,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个要素,及函数值的求法。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1《变量与函数》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1《变量与函数》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1《变量与函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变量与函数》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9.1.1节的内容,属于初中数学的函数单元。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变量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旨在让学生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代数基础知识,对代数表达式有一定的理解,但对于变量的概念和函数的定义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逐步引入函数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掌握函数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能够识别和表示简单的函数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函数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黑板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引出函数的概念。

2.探究新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函数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3.巩固新知: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变量与函数的定义2.函数的表示方法3.函数的性质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和教师的教学评价两个方面。

2019年春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9.1函数

2019年春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9.1函数

2019年春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9.1函数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是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第19.1节,主要是讲解函数的概念以及函数的表示方法。

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包括函数的符号表示、函数图像及其特点等; - 能够分析实际问题并用函数表示。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函数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 函数的表示方法的熟练运用; - 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转化为函数表示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本节课的教学工具主要为多媒体投影仪、黑板、白板、笔等。

2. 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主要为学生教材、教师讲义、课件等。

3. 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一段视频,介绍函数的应用场景,引起学生对函数的兴趣。

(二) 了解函数的概念(10分钟)•给学生出示一张图,图中有一条曲线,让学生讨论曲线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

(三) 函数的符号表示(15分钟)•通过多个例子,向学生介绍函数的符号表示方法,包括函数的自变量、因变量、函数名等。

(四) 函数图像及其特点(20分钟)•给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函数图像,让学生观察图像的特点,并引导学生理解函数图像的意义。

(五) 实际问题的函数表示(15分钟)•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将问题转化为函数表示,培养学生应用函数的能力。

(六) 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情境导入法、讨论法、示例法、归纳法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积极回答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等。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函数》说课稿1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函数》说课稿1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函数》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函数》是学生在初中阶段首次接触函数概念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代数、几何等基础知识,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函数的定义、理解函数的性质,以及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贴近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函数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但同时,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生活情境来帮助他们理解函数的概念。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对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函数的定义,理解函数的性质,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挑战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函数的定义、性质和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函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特别是函数的性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理解函数知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物体运动的速度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数学规律。

2.探究函数定义:让学生观察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函数的定义,即对于一个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如果一个变量的值随另一个变量的值变化而变化,那么这两个变量就构成一个函数。

3.理解函数性质: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等。

八年级数学下册 19.1 变量与函数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19.1 变量与函数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19.1变量与函数说课流程: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说教法四、说学法五、说教学过程六、几点说明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函数是初等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贯穿于整个初等数学体系之中,是对初中数学中的函数概念的深化,归纳。

初中的概念只停留在具体的几个类型的函数,教材中是从映射的概念出发来讲授函数的概念,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函数的概念和函数的三个要素,学习了本小节后,为以后学习其他类型的函数打下扎实的基本概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非常重要。

2.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1)掌握变量、常量、自变量、函数、函数值等基本概念。

(2)认识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两个变量数量关系的变化规律。

过程和方法目标:(1)经历探寻实际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的过程,体会变量、常量等相关概念。

(2)通过实际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联系归纳函数概念的本质特征,初步理解函数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经历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团队协助精神。

(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关键教学重点:函数的概念教学难点:函数概念的探索过程教学关键:函数概念的理解二、学情分析常量、变量以及函数概念对学生来讲都是陌生或抽象的,内容的形式简单但内容丰富,涉及的细节问题较多,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给予充分的点拨和引导。

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重视从实际问题中引出数学问题。

二是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采取组织者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规律。

三、说教法常言道:教必有法,教无定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学情,我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索、小组合作、效果反馈的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本节课里我主要指导学生采用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我反思的学习方法,我想这样更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量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说课的内容九义初中数学人教版的第19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变量》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变量》是本章的第一课,本节知识是理解函数概念的前提知识,是学习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基础。

学好本届知识为过渡到学习本章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第一部分,因此,在本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理念及学情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在新的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和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

考虑到初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以及本章知识与生活和生产实践联系非常紧密,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感知数学即生活,生活即数学,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有用性,从而更加热爱数学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等概念,理解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实例;能够从表格中获得有关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体验变量之间的辩证关系;
3、情感与价值观:在探索的过程中,感知数学即生活,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良好的学习态度。

四、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从具体事件中分清什么是变量、自变量与因变量,理解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的规律。

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方式突出重点
难点: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通过小组交流,课堂展示,和试一试,做一做的习题训练突破难点
五、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从而激活课堂开启学生智慧。

六、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所学知识都经过自己的
实践探究:过手、过脑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因此,指导学生如何自主学习
与合作探究成为我的主要任务。

教具准备
弹簧秤6只、细绳7根、计算器、flash课件。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5分钟)
1、同学们:这个词语“万物皆变”的含义是什么,谁给我们解释一下。

(教师将万物皆变写在黑板上,数学课讲词语让学生感到诧异,引起学生注意和探究兴趣)。

请学生举例说明变化的事物。

2、(教师概括)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千变万化的世界,人们经归纳总结得出一个重要的数学工具---函数,用它描述变化中的数量关系,函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广泛。

本章将通过具体问题引导你认识函数,并重点讨论一类最基本的函数---一次函数,然后用用函数的观点再次认识方程(组)与不等式,并用函数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下面首先进入本章第一节第一课《变量于函数》的学习。

(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25分钟)
一、自学探究:(8-10分钟)
1、请同学们打开书
2、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3、课堂展示学习成果。

(课件演示)
请学生回答表1所填内容和到黑板上写出第1、2、4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式。

第一题:
S=60t
第二题:
早场收入: 10×150=1500(元) 午场收入:10×205=2050(元) 晚场收入:10×310=3100(元)
y=10x
第四题:
r=√10÷3.14≈1.78 r=√20÷3.14≈2.52
r=√S ÷3.14二、实验学习,合作探究(8-10分钟)
1、学生分组做实验探究:第1—6组做第3题;第7—13组做第5题。

2、小组间交流。

3、课堂展示:学生将探究成果展示给大家。

(课件演示)
三、归纳总结:(4分钟)
1、这些问题反映了不同的事物的变化过程:在某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

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四、巩固练习:(5分钟)
结合学生自学和实验探究的问题指出其中的变量、自变量、因变量。

• 填空:
• 1、计划购买50元的乒乓球,所能购买的总数n (个)与单价 a (元)的关系式为
其中的变量是 ,常量是 。

• 2、某位教师为学生购买数学辅导书,书的单价是1元,则总金额y (元)与学生数n
(个)的关系式是 。

其中的变量是 。


是 。

3、突破重难点:
生活中哪些例子反映变量之间的关系?与同伴交流。

并指出谁是自变量?谁是因变量 ?为什么?
学生的回答可能是:
(1)气温随着时间的变化。

时间是自变量,气温是因变量。

因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气温是因变量。

(2)身高随年龄的变化。

年龄是自变量,身高是因变量,因为身高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身高是因变量。

(3)烧开水过程中,水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时间是自变量,水温是因变量,因为水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水温是因变量。

(4)煮饭的过程中,米饭的成熟程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时间是自变量,米饭的成熟程度是因变量,因为米饭的成熟程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米饭的成熟程度是因变量。

(5)神七升空,升空高度随飞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三)、试一试:知识应用(见学案10分钟)
(四)小结(3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体会?(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让学生体会交流收获的快乐)
(五)、布置作业(2分钟)
(六)、附板书设计
(七)、结束语: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

总之,说得好不如做的好,我希望能在课堂上给大家更精彩的展示,同时也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我的说课结束。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