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导则
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指南
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指南导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冲击不断增强,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促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上海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指南。
该指南将为上海市及其他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推动城市水环境治理工作的落实。
一、海绵城市建设目标:1.提高城市洪水防治能力: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排水系统,实现雨水的净化、滞蓄、渗漏和利用,有效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2.优化城市水资源利用:合理利用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资源,减少对地下和表面水的过度开采和污染,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提升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加城市绿地和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推动城市绿色发展: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绿色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1.雨水管理技术:(1)雨水收集:建立雨水收集体系,将雨水收集和利用用于绿地灌溉、景观水体充填等用途。
(2)雨水渗透:通过构建透水铺装、雨水花园和雨水渗透坑等措施,将雨水迅速渗透地下,提高城市地下水位。
(3)降雨延迟:减少雨水直接流入下水道的速度,延迟雨水的排放,增加吸收和利用的时间窗口。
(4)地表径流控制:建设湿地、人工湖泊和绿地池塘等水体,利用湿地和植物的吸水功能净化雨水,减少地表径流。
2.可持续水资源利用技术:(1)水资源循环利用:建立城市水资源的再生和利用体系,将废水经处理后用于绿化冲洗和工业用水,减少对地下和表面水的依赖。
(2)过滤净化技术:采用先进的水处理设备和技术,将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次利用,确保再生水质量达标。
(3)海水淡化技术: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提供城市的非常规水源和补给。
3.生态系统恢复技术:(1)绿地建设: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建设城市森林公园、中心绿地和街头绿化,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2)湿地恢复:修复和保护城市湿地,增加湿地面积,提供鸟类栖息地和洪水蓄洪空间。
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的导则
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的导则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的导则导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日益突显,城市内部的水资源利用和排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海绵城市概念不断兴起,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应用。
其中,海绵城市公园作为重要的绿地景观,旨在通过绿地施工技术的应用,为城市提供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本文将以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为主题,探讨其基本概念、原则、技术要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概念与重要性1.1 海绵城市公园的概念海绵城市公园是指将城市绿地与水资源管理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的设计和施工手段来达到雨水的收集、储存、利用和净化,从而提升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1.2 海绵城市公园的重要性海绵城市公园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部的洪涝问题,减轻排水系统的负担,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
它还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空气品质,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居住者的生活品质。
二、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原则2.1 综合规划原则在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需要,确保绿地的布局合理、便于管理和维护,并与城市的其他功能区域相协调。
2.2 深入设计原则深入设计是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的核心原则,它要求从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景观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保绿地的功能和设计目标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2.3 高效施工原则高效施工是保证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关键,其中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设备和工艺的选择、安全施工的措施以及合理的施工管理等方面。
三、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要点3.1 雨水收集技术海绵城市公园绿地应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管网、收集池和储水池等设施,以便收集和储存雨水,为绿地提供充足的水源。
3.2 植物选择和配置技术合理的植物选择和配置对于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至关重要。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景观绿地系统施工工法(2)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景观绿地系统施工工法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景观绿地系统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景观绿地系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该系统的施工工法则决定了其实际效果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景观绿地系统施工工法,旨在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二、工法特点该施工工法的特点包括:1. 结构多样性: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和材料选择,实现景观绿地系统的多样性,提高其适应性和生态功能。
2. 水文调控:采用具有延时渗水、蓄水和净化功能的材料和设施,实现雨水的合理集蓄和排放,减轻城市内涝和水质污染问题。
3. 植被配置: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和种植技术,提高景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增强空气净化、景观美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
4. 维护便捷:设计合理的维护通道和设施,方便对景观绿地系统进行保养和管理,延长其使用寿命。
三、适应范围该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城市景观绿地系统的建设,包括公园、广场、社区绿地等,尤其适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透水绿地、雨水花园等。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原理基于景观绿地系统在海绵城市中的功能需求和技术指标。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和指标,施工时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 地基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地表进行整平和改良,确保地基稳固且适应水文调控和植被生长的需求。
2. 透水层构建:铺设透水材料,例如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用于雨水渗透和蓄水,避免地表径流和内涝问题。
3. 植被配置:根据设计要求和生态需求,选择合适的植被种类和配置,进行合理的种植和养护。
4. 雨水处理设施建设:构建雨水花园、雨水湖等设施,通过净化、蓄水和渗透,实现对雨水的处理和回用。
五、施工工艺1. 地基处理:清理地表杂物,进行整平和碎石入土,保证地基平整和稳固。
2. 透水层施工:铺设透水材料,并进行压实和固定,确保透水层的平整和稳定。
海绵城市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施工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问题和水环境污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绵城市成为了一种趋势和目标。
本文将围绕海绵城市的概念和目标,探讨其施工方案以及相应的实施细则。
一、海绵城市概述海绵城市是指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以自然的方式处理和管理城市的水资源,实现城市内外水循环的良性闭合,降低洪涝风险,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的建设原则包括“渗、蓄、滞、净”,即渗透、蓄水、滞留和净化。
二、施工方案1. 绿地建设:海绵城市的核心是增加绿地和湿地的建设。
绿地可以增加土壤的渗透性,减少地表径流;湿地则能够对污水进行净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 雨水收集系统建设: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包括设置雨水收集器、雨水廊道和雨水蓄滞洪区,将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进行有机结合,实现雨水的最大化利用。
3. 硬质铺装改造:将部分传统硬质铺装改造为透水铺装,增加地表的渗透性,减少地表径流和城市内涝。
4. 整体排水系统综合改造:通过建设综合排水系统,包括雨水管网、污水管网、地下蓄滞洪区等,实现雨水与污水的分类、处理和利用。
5. 智能监测系统建设: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建设智能监测系统,对海绵城市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城市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情况。
三、实施细则1. 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海绵城市的方案,制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 建设标准: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确保海绵城市的施工质量和效果。
3. 监测评估:建设过程中,设置监测评估机制,对施工过程和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资金投入:确保海绵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政府支持、社会资本和市场机制等多种方式,筹集相应资金。
5. 宣传推广:开展海绵城市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增加市民对海绵城市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参与度和支持度。
通过以上施工方案和实施细则,可以有效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和水环境污染,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江苏省公园绿地海绵技术应用导则》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0
附5 录 五 : 《江苏省公 园绿地建设 海绵技术应 用...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最 新
版
本
一、总则
1.目的
2.适用范围
二、术语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2.控制指标
四、规划设计
0 1
1.规划原 则
0 2
2.基本要 求
0 3
3.设计流 程与方法
0 4
4.雨水系 统设计
0 6
6.专项技 术与设计
0 5
5.绿地景 观设计
五、单项设施技术
0 1
1.透水铺 装
0 2
2.集雨型 生态明沟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江苏省公园绿地海绵技术应用导 则》
PPT书籍导读
读书笔记模板
最
新
版
本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设施
雨水
规划设计
建设
海绵
设计
规划
技术
植物
绿地 公园
评估
江苏省
应用
总体目标
管理
控制
方法
屋顶
01 一、总则
目录
02 二、术语
03 三、规划目标
04 四、规划设计
05 五、单项设施技术
06 六、植物配置
目录
07 七、建设与维护管理
09 附录
08 八、实施效果评估
本书依据《城市绿地设计规范》等技术文件,在深入调研、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江苏省相关实践成果 的基础上,广泛征求专家、相关机关处室及行业管理部门与施工设计单位的意见,概述了公园绿地中海绵技术应 用的总体目标和控制要求,强调通过规划设计、设施设计、植物配置和建设维护等过程,全面、正确落实海绵理 念,提升和完善公园绿地综合效益。
济南市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导则
济南市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导则济南市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导则引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水资源短缺、城市内涝、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绵城市概念应运而生。
济南市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也在积极探索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导则,以创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本文将深入探讨济南市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导则的多个方面,旨在为济南市打造海绵城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第一部分:海绵城市概念及其重要性海绵城市概念旨在模仿自然生态系统,通过绿地、湿地、河道等自然手段来管理城市的水资源。
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导则在济南市的实施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海绵城市能够提供多功能性的生态系统服务,如雨水收集、水体净化、风险防范等,从而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质量。
其次,海绵城市的实施可以提高城市的洪水容量,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此外,海绵城市还能够增加城市的绿地覆盖率,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第二部分:济南市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导则的主要原则1. 综合规划原则济南市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导则应当与城市的整体规划相衔接,形成系统完整的规划体系。
在综合规划中,应考虑土地利用、道路布局、绿地分布等因素,以确保绿地系统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2. 多功能性原则济南市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导则应充分发挥绿地的多功能性。
绿地不仅仅是美化城市的一种手段,还应具备雨水收集、植被覆盖、污染治理等功能,为城市提供生态系统服务。
3. 区域性原则济南市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导则应根据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设计。
不同区域的地形、水系、土壤条件等都会对城市的绿地设计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4. 灵活性原则济南市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导则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绿地设计应具备一定的变动性,以适应城市的未来发展需求。
第三部分:济南市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导则的实施路径1. 加强水文环境建设济南市应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力度,鼓励绿地中的湿地系统的建设。
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导则
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导则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导则是指在建设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法,使绿地具备一定的海绵吸水排水功能,以达到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绿色空间、提高城市抗洪排涝能力、改善城市微气候等目标。
下面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1. 设计方案:根据具体区域的气候、土壤、地形等条件,确定合适的绿地设计方案。
考虑到海绵城市的特点,需要采用适当的植被和材料,如选择耐旱、耐盐碱的植物,使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等。
2. 地表覆盖:在公园绿地的建设过程中,选择透水性较好的材料,如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以增加地表的透水性。
同时,可以考虑在地表覆盖层上铺设透水铺装,如透水沥青或透水砖等,以增加地表的透水性,减少水的积聚。
3. 道路排水:在公园道路的设计中,应考虑设置下水道、雨水花园等排水设施,以便将积水迅速排除。
此外,还可以设置雨水花园,将雨水收集起来,在植物的帮助下,进行自然净化。
4. 植物配置:在公园绿地中,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配置。
应选择抗旱、耐盐碱、适应性强的植物,以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
同时,可以根据绿地形状和地势高低的不同,合理布局各类植物,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绿化景观。
5. 地下储水:为了增加绿地的储水功能,可以在公园绿地内设置地下水库或蓄水池。
通过收集雨水或者引入河水,将水储存起来,供给植物使用,并能在极端降雨时发挥缓冲作用,降低洪水的危害。
6. 地下渗水:在绿地设计中,应考虑设置渗水带、渗井等设施,以增加绿地地下的渗水面积,提高地下水的再生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置渗水道、渗水层等,增强绿地地下渗水的能力,减少地表积水。
7. 管网设置:在公园绿地建设过程中,需要合理布置雨水管网和排水管网。
通过设置合适的管道和雨水池,将绿地积聚的雨水及时排除,以防止因雨水积聚引发的洪涝灾害。
8. 监测系统:在公园绿地建设完成后,需要建立起科学可靠的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和预警绿地的水文情况。
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导则
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导则一、前言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导则是为了保障城市绿地建设质量,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
本文将从规划设计、土壤改良、植物配置、灌溉排水等方面详细介绍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
二、规划设计1. 坡度设计在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坡度设计中,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和降雨情况,合理设置坡度。
同时,在坡度设置时应注意避免过陡或过平的情况发生,以免影响排水效果。
2. 绿化带宽度设计在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绿化带宽度设计中,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和植物配置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
同时,在绿化带宽度设计时应考虑到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的布置。
3. 地面材料选择在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地面材料选择中,应优先选用透水性好、透气性好、抗压强度高的材料。
同时,在地面材料选择时应考虑到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的布置。
三、土壤改良1. 土壤改良方法在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土壤改良中,应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进行改良。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增加有机质、添置肥料、深耕松土、施加石灰等。
2. 土壤改良时间在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土壤改良中,应根据不同的季节和降雨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施工。
通常情况下,在春季或秋季进行土壤改良效果更佳。
四、植物配置1. 植物配置原则在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中,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和生态环境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
同时,在植物配置时应注意避免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
2. 植物选种在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植物选种中,应优先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本地品种。
同时,在植物选种时应考虑到植物的生长速度、适应性和抗病虫害能力等因素。
五、灌溉排水1. 灌溉系统设计在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灌溉系统设计中,应根据不同区域的植物配置和降雨情况,合理设置灌溉设施。
同时,在灌溉系统设计时应注意避免浪费水资源。
2. 排水系统设计在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排水系统设计中,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坡度和降雨情况,合理设置排水设施。
呼和浩特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技术导则
呼和浩特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技术导则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承担着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任务。
为了适应气候变化、改善环境质量,呼和浩特市需要加强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种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原型建设城市,通过合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实现城市水资源、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呼和浩特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专项技术导则进行讨论。
首先,呼和浩特市的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城市降雨的接纳、渗透和利用。
通过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等设施,将雨水收集、储存和利用起来,减少城市内涝和排水压力。
同时,在城市绿地规划中,要注重绿地的贡献度,鼓励植被覆盖率高、蓄水性能好的植物种植,提高城市的水文滞蓄能力。
其次,呼和浩特市的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注重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
要避免过度城市化和过度开发,保留适宜的绿地和农田,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益。
在新建项目中,要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地下车库、地下雨水利用系统等设施,减少地面空间的占用。
此外,还要加强城市绿化的管理,通过科学规划和细致运营,提高绿地质量和人居环境。
另外,呼和浩特市的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要加强对水体的保护和治理,推行河湖长制,加强水域环境的管护和修复。
同时,要加强对濒危动植物的保护,保护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此外,还要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减少车辆尾气和工业废气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最后,呼和浩特市的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注重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
要加强对城市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通过举办环保宣传活动、开展环保培训等形式,促使居民积极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
同时,要加强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呼和浩特市的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以及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工作,才能够实现呼和浩特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国家海绵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导则
1
第二章 海绵城市绿地系统的内涵 2.1 海绵城市与城市绿地的关系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 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并适时将蓄存的水 “释放”并加以利用,即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现代雨洪管理手段, 实现良性水文循环,控制径流污染、排水防涝、资源利用、景观提升、改善生态 环境等综合目标。 城市绿地是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目标的重 要“海绵体”。城市绿地系统必须与海绵城市雨水系统统筹规划设计、建设,这 既是对多专业的挑战,也是跨专业之间必须突破的壁垒。 真正体现海绵功能的低影响开发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主要落实在绿地空间, 代表性的设施有生物滞留、 生态沟渠、 雨水湿地、 多功能调蓄雨水设施、 雨水塘、 滨河缓冲带和泛洪区等等。 一部分源头、分散的低影响开发设施需要在开发地块 内绿地空间落实。 另一部分侧重于末端控制的大型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也必须结 合滨河绿地、 道路红线内外绿地、公园绿地甚至防护绿地等市政或城市尺度的各 类绿地落实。另外,即便是雨水调蓄池、调蓄隧道等大型灰色基础设施,往往也 与城市绿地的地下空间和地上空间的开发利用相关联(详见图 2-1)。
2
图 2-1 海绵城市雨水设施与城市绿地的关系示意图
2.2 海绵城市绿地系统的雨水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控制目标
附 2 典型案例................................................................................................................................ 34 案例 A:嘉兴市某居住区生态化雨水景观综合设计案例 ................................................. 34 案例 B:嘉兴某滨河绿道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案例 ......................................................... 37 案例 C: 北京某停车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案例 .............................................................. 39 附 3 陆生植物列表........................................................................................................................ 43 附 4 水生植物列表........................................................................................................................ 56
漳州海绵城市技术导则
漳州海绵城市技术导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频发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漳州市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导则。
海绵城市是一种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将城市变为一个具有海绵特性的生态系统,以实现雨水资源的收集、储存和利用,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同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理念。
下面我们将从水资源管理、雨水收集利用、绿化建设、建筑设计等方面介绍漳州海绵城市技术导则。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漳州海绵城市技术导则要求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控。
通过建设智能水表和水资源监测系统,实现对居民用水的精确计量和管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应加强与农田灌溉、工业用水等领域的合作,实施水资源的综合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雨水收集利用方面,漳州海绵城市技术导则提出了多种雨水收集利用的方法。
例如,建设雨水花园和雨水湿地,通过植被的吸收和土壤的渗透,将雨水有效地储存起来,减少城市的洪涝灾害。
同时,利用雨水进行灌溉和景观水体的补充,降低城市的用水压力,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绿化建设方面,漳州海绵城市技术导则要求加强城市的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通过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绿地覆盖率,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此外,要注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减少植物的养护成本,实现城市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设计方面,漳州海绵城市技术导则强调要注重建筑的节能和环保性能。
通过使用节能建材、采用passivhaus 建筑原理等,降低建筑的能耗,减少城市的碳排放。
此外,要合理设计建筑的排水系统,通过绿色屋顶和雨水收集系统,实现雨水的分流和利用,减少城市的洪涝灾害。
漳州海绵城市技术导则是漳州市在保护城市水资源、减少洪涝灾害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指导方针。
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绿化建设和节能减排等措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漳州将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海绵城市。
金华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
金华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土地面积不断扩大,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城市内部的水资源也逐渐枯竭。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金华市采用海绵城市的建设技术,打造出一个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和强大的自然水资源保护能力的城市。
本文介绍了金华市海绵城市的建设技术导则。
一、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金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打造一座现代化城市,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回弹力,能够应对变化的气候和应急情况。
同时,该城市还应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水资源,保护城市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2. 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应该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以打造一个绿色、生态、健康的城市。
(2)多元补给原则通过采用多元补给的方式,注重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以实现自然资源和城市功能的最大化效益。
(3)多函数利用原则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兼顾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多函数利用,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1. 海绵城市的构成要素海绵城市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降雨规划、既有水体改善、绿色基础设施、蓄滞洪、地下空间利用等。
(1)降雨规划通过降雨规划,最大程度地减轻城市内部的径流压力,达到降低洪水发生率和减轻洪水灾害的目的。
(2)既有水体改善通过对城市现有水体进行改善和利用,实现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3)绿色基础设施通过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减轻城市内部的径流压力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恢复的目的。
(4)蓄滞洪(5)地下空间利用通过地下空间的科学利用,缓解城市地面的压力,达到提高城市内环境质量和减少水资源损失的目的。
2. 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体系(1)雨洪处理雨洪处理主要包括:城市雨水收集和利用、蓄洪、地面渗水、降雨规划等技术。
(2)湿地建设湿地建设主要包括:人工湿地、天然湿地、城市属性湿地等。
绿地建设主要包括:绿化带、生态防护带、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
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导则
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导则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城市内涝等问题。
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公园绿地作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城市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导则,以指导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
2. 公园绿地规划与设计2.1 规划原则•按照海绵城市理念,将公园绿地纳入整体规划,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
•充分考虑自然环境条件,合理选择植被种类和布局,提高生态适应性。
•考虑到人们休闲娱乐需求,设置合适的功能区域和活动设施。
2.2 设计要点•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降雨情况,采用雨水收集、储存和利用系统,减少城市内涝风险。
•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确保雨水能够有效渗透和排除。
•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提高绿地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
•合理设置湿地、花坛、草坪等景观元素,增加绿地的美观性和生态价值。
3. 施工技术要点3.1 地面铺装•选择透水性较好的铺装材料,如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
•合理设置铺装材料之间的缝隙,以便雨水能够顺利渗透到地下。
3.2 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如屋顶雨水收集系统、雨篦子等。
•构建雨水储存设施,如蓄满式沉淀池、蓄满式调蓄池等。
•利用收集到的雨水进行绿化浇灌或景观喷泉供给。
3.3 排水系统•设计合理的地面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等。
•采用适当的坡度和梯度,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流动。
•设置地下排水系统,如渗井、渗坑等,以便雨水能够有效渗透和排除。
3.4 植被选择与布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
•合理布局植被区域,形成绿色廊道和景观节点。
•注意植被的生态适应性和抗灾能力。
3.5 湿地、花坛与草坪设置•设计合理的湿地区域,增加绿地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
•设置花坛和草坪,增加绿地的美观性和休闲性。
4. 施工管理要点4.1 施工组织与协调•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任务和时间节点。
《福建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正式版)
福建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2017年11月前言为规范福建省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 号)等有关文件要求,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编制了本导则。
编制组经过广泛调研,深入分析各地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吸收相关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针对福建省实际情况和需求编制。
本导则共分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建设标准、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维护管理、监测评估与能力建设、附录。
本导则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编制组(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体育路95号,邮政编码 36100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导则自 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
主编单位: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关天胜王泽阳陈嫣马洪涛王开春王盼郑晓光吴连丰周丹许可兰邵华林守青郑诗怡主要审查人:谢映霞刘建林功波王建龙俞露目录1总则 (1)2术语 (2)3建设标准 (5)3.1一般规定 (5)3.2年径流总量控制 (6)3.3年径流污染控制 (6)3.4排水防涝标准 (7)3.5雨水资源利用 (8)4规划 (9)4.1一般规定 (9)4.2规划编制 (10)4.3规划衔接 (15)4.4规划实施 (19)5设计 (21)5.1系统方案 (21)I 一般规定 (21)II 自然水文特征的保护和修复 (21)III 内涝防治 (22)IV 水环境治理 (23)V 方案的评估与优化 (24)5.2建筑与小区 (25)I 一般规定 (25)II 设计流程 (25)III 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 (27)IV 技术措施 (28)5.3道路与广场 (30)I 一般规定 (30)II 设计流程 (31)III 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 (32)IV 技术措施 (33)5.4公园与绿地 (36)I 一般规定 (36)II 设计流程 (37)III 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 (37)IV 技术措施 (39)5.5城市水系 (42)I 一般规定 (42)II 设计流程 (43)III 水体布局 (44)IV 技术措施 (44)5.6设施规模计算 (46)6工程建设 (49)6.1一般规定 (49)6.2建筑与小区 (49)6.3道路与广场 (50)6.4公园与绿地 (51)6.5城市水系 (51)7维护管理 (53)7.1一般规定 (53)7.2建筑与小区 (53)7.3道路与广场 (54)7.4公园与绿地 (55)7.5城市水系 (56)8监测评估与能力建设 (58)8.1实施效果评估 (58)8.2平台建设 (60)9附录 (62)9.1相关规范和文件 (62)9.2福建省各地市多年平均逐月降雨与蒸发量参照表 (63)9.3福建省各地市径流总量控制率曲线 (65)1总则1.0.1 为推进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实现福建省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提高福建省海绵城市建设的科学性,指导海绵城市建设相关规划编制、工程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监督管理、绩效评估等工作,制订本技术导则。
福建省海绵城市技术导则
福建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2017年5月为规范福建省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 号)等有关文件要求,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编制了本导则。
编制组经过广泛调研,深入分析各地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吸收相关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针对福建省实际情况和需求编制。
本导则共分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建设标准、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维护管理、监测评估与能力建设、附录。
本导则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编制组(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体育路95号,邮政编码 36100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导则自 2017 年月日起施行。
主编单位: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目录1总则 (1)2术语 (2)3建设标准 (5)3.1一般规定 (5)3.2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 (6)3.3年径流污染控制目标 (6)3.4排水防涝标准 (7)3.5雨水资源利用目标 (8)4规划 (9)4.1一般规定 (9)4.2规划体系 (9)4.3规划管控 (17)5设计 (20)5.1系统方案 (20)I 一般规定 (20)II自然水文特征的保护和恢复 (20)III内涝风险的评估与应对 (21)IV水环境治理 (22)V系统方案的评估与优化 (23)5.2建筑与小区 (24)I一般规定 (24)II设计 (24)III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 (25)IV技术措施 (27)5.3城市道路与广场 (29)I 一般规定 (29)II设计 (30)III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 (31)IV技术措施 (32)5.4城市公园与绿地 (35)I 一般规定 (35)II设计 (35)III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 (36)IV技术措施 (37)5.5城市水系 (41)I一般规定 (41)II设计 (41)III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 (42)IV 技术措施 (43)5.6设施规模计算 (45)6工程建设 (48)6.1一般规定 (48)6.2建筑与小区 (48)6.3城市道路与广场 (49)6.4城市公园与绿地 (50)6.5城市水系 (50)7维护管理 (52)7.1一般规定 (52)7.2建筑与小区 (52)7.3城市道路与广场 (53)7.4城市公园与绿地 (54)7.5城市水系 (55)8监测评估与能力建设 (57)8.1实施效果评估 (57)8.2平台建设 (59)9附录 (60)9.1相关规范和文件 (60)9.2福建省各地市多年平均逐月降雨与蒸发量参照表 (61)9.3福建省各地市径流总量控制率曲线 (63)1总则1.0.1 为推进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实现福建省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提高福建省海绵城市建设的科学性,指导海绵城市建设相关规划编制、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监督管理、绩效评估等工作,制订本技术导则。
济南市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导则
济南市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导则济南市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导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许多问题,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城市内涝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济南市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概念,并制定了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导则。
一、海绵城市的概念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建设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能力的生态系统,实现雨水资源最大化利用和水循环系统优化,从而达到防洪排涝、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
二、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导则的意义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导则是指在建设海绵城市过程中,对绿地进行规划和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
它的意义在于:1. 促进雨水资源最大化利用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设计绿地,可以将雨水收集起来并储存起来,以便后期利用。
2. 改善生态环境在规划和设计绿地时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
3. 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导则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内涝等问题,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导则的要求1. 绿地应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能力。
2. 绿地应具有多样性和复合性。
不同类型的绿地应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3. 绿地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在规划和设计绿地时应注意保护现有生态环境,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
4. 绿地应注重雨水资源利用。
在规划和设计绿地时应考虑将雨水收集起来并储存起来,以便后期利用。
5. 绿地应充分考虑使用功能。
在规划和设计绿地时应充分考虑使用功能,满足人们对于休闲、娱乐、健身等方面的需求。
6. 绿地应注重美学价值。
在规划和设计绿地时应注重美学价值,使其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艺术价值。
四、济南市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实践济南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注重绿地规划和设计,制定了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导则,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建设生态廊道济南市在城市规划中建设了一系列生态廊道,通过将不同类型的绿地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提高了城市的生态效益。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景观绿地系统施工工法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景观绿地系统施工工法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景观绿地系统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如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
在海绵城市中,景观绿地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减少洪涝风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本文将介绍海绵城市理念下景观绿地系统的施工工法。
二、工法特点景观绿地系统施工工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可持续性:工法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采用生态友好的材料和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多功能性:工法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实现景观绿地系统的多功能,包括雨水治理、水源补给、生态保育等。
3. 灵活性:工法灵活应对不同地质条件和气候特点,可以在不同的城市环境中实施。
4. 可操作性:工法操作简便,施工效率高,能够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
三、适应范围景观绿地系统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城市环境,尤其适用于那些面临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风险的城市。
由于该工法能够有效地处理雨水和提供生态服务,因此适用于各类景观绿地系统,如公园、广场、居民区等。
四、工艺原理景观绿地系统施工工法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措施实现:1. 雨水管理:采用雨水收集和利用技术,将雨水储存和利用于灌溉和景观供水,减少城市排水压力。
2. 土壤修复:通过选择适宜的土壤改良材料,改善城市土壤质量,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透水性。
3. 植被种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环境的植物进行种植,提供生态服务和景观效果。
4. 综合管理:根据景观绿地系统的功能需求,合理布局和管理绿地,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维护。
五、施工工艺景观绿地系统施工工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施工阶段:1. 前期准备:清理施工区域,测量设计图纸并进行场地勘察,确定施工范围和布局。
2. 土方工程:依据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和填筑,确保景观绿地系统的形状和高度。
3. 雨水收集系统:安装雨水收集设备,如雨水桶、井盖等,将雨水收集到地下储存设施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施工技术导则
海绵城市概念是指以城市冲洪为基础构建的生态、灵活、可持续发展小区。
绿地是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吸收雨水、净化空气、调节气温、提供休闲娱乐等功能。
本文将从绿地施工技术的角度出发,介绍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指南。
首先,绿地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规划和环境分析。
根据城市气候特点、雨水分布情况和地形地貌等因素,确定绿地的种植方式、雨水收集和利用设施等元素。
同时,还需要进行土壤分析,评估土壤的排水性和养分情况,以便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其次,绿地建设中需要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在海绵城市公园绿地中,应优先选择具有抗旱、耐寒、耐污染性良好的植物。
可以根据绿地的功能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树木、灌木、多年生草本和地被植物等种类,进行植物配置和布局。
第三,绿地施工过程中需要注重土壤改良和植物养护。
可以采用适量的有机肥料、腐殖土和微生物菌剂等进行有机改良,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肥力。
同时,在绿地建设前期,需要进行雨水设施的建设,包括雨水收集池、雨水渗透管道等设施,以便将雨水收集利用起来。
第四,绿地施工中需要合理利用地形地貌。
海绵城市公园绿地可以利用坡面、低洼地和排水沟等区域进行合理规划,以便实现雨水的集中收集和径流延时。
在地势较高或难以处理的地方,可以采用人工湿地和生态滞留池等技术手段进行处理,使雨水
得到良好的滞留和过滤。
最后,绿地施工后需要进行长期的养护和管理。
包括定期修剪、浇水、施肥以及疏松土壤等工作,保持绿地的良好状态。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绿地的监测和维护,及时解决病虫害问题。
总之,海绵城市公园绿地的施工技术导则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环境的特点,注重绿地的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合理的设计规划、科学的植物配置、土壤改良和雨水收集设施的建设,都是构建优质绿地的关键。
同时,长期的养护和管理也是绿地保持良好状态的基础。
只有通过科学的施工和维护,才能使海绵城市公园绿地更好地发挥其生态和社会功能,为城市环境改善和人居提供更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