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锄禾》教案

合集下载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锄禾》的意境。

(2)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劳动场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懂得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锄禾》的诗意和韵律。

2. 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

三、教学难点:1. 《锄禾》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解释。

2. 如何引导学生从《锄禾》中体会到农民的辛勤劳动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锄禾》的意义。

2.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农民的辛勤劳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锄禾》的作者李绅及其背景。

(2)提问:《锄禾》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锄禾》。

(2)学生自主朗读《锄禾》,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 讲解课文:(1)教师讲解《锄禾》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含义。

(2)分析《锄禾》中描绘的农民劳动场景,引导学生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4. 讨论交流:(1)提问:《锄禾》中体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怎样做?(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尊重劳动、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劳动场景,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团队合作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价学生对《锄禾》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劳动和粮食节约的认识。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能力。

七、教学资源:1. 《锄禾》全文。

小学《锄禾》语文教案

小学《锄禾》语文教案

小学《锄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学生能够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作者对农民劳动的赞美之情。

学生能够运用《锄禾》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简单的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模仿、创作等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农民劳动的辛苦和伟大,培养对农民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学生能够理解劳动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锄禾》这首诗描绘了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通过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赞美之情。

教学时可以提供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锄禾》的内容,培养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以及培养对农民劳动的认同和尊重。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锄禾》文本材料。

插图或图片。

教学课件或黑板。

3.2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音响设备或朗读机器。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农民劳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锄禾》的兴趣。

可以展示一些农民劳动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4.2 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锄禾》,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文内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学生讨论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理解作者对农民的赞美之情。

4.3 表达与创作:学生模仿《锄禾》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学生可以创作自己的诗歌,表达对农民劳动的感激之情。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的朗读、讨论、写作等表现来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可以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5.2 评价内容:学生对《锄禾》的理解程度,包括诗文内容、比喻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学生的朗读能力,包括语音语调、表情和情感的表达。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 3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 3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篇1一、复习检查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1、板书课题,领读。

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2、教师范读,领读。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收闲田农夫粟犹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熟记、练写生字。

(2)指导朗读,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顿。

(3)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1、教师介绍粟。

2、学生,弄懂“无”和“犹”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所以讲一讲。

同桌试讲,共同纠正。

结合讲解板书:春一粒秋万颗饿死4、检查试讲情况,指名讲解。

5、观察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意。

6、为什么丰收农民还要饿死呢?7、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1、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2、解释。

3、诗句中“一粒”的“粒”表示(),“万颗”中的“万”表示()。

4、用自己的话讲《悯农》的诗意。

5、背诵《悯农》。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借助注解,理解诗句意思。

2、想象诗所描写的情景,体会诗的意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教师:诗文画面课件或挂图、怀旧音乐带、相关古诗。

学生: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古诗作者的情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一首古诗《小池》(一)导入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从1册至今,我们已学过很多古诗,愿意把记得的古诗背一背吗?(抽学生背诵)这些古诗语言简洁,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今天,我们将学习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古诗《小池》。

(板书课题)2?简介杨万里的情况。

3?老师出示挂图或课件,旁白: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小池塘初夏时节的勃勃生机,表达出了对自然风光的一种喜爱之情。

(二)初读诗句,学生质疑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抽学生读,分组读,齐读。

3?再读诗句,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4?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初知诗句大意。

小学语文《锄禾》教案

小学语文《锄禾》教案

小学语文《锄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锄禾》。

(2)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情景模拟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农民劳作的辛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诗歌《锄禾》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体会。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诗歌《锄禾》的文本。

3. 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

(2)提问学生对农民劳动的看法,引出诗歌《锄禾》。

2. 诗歌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老师讲解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含义。

(3)让学生齐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诗歌讲解:(1)讲解诗歌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农民辛勤劳作的过程。

(2)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4. 情感体验:(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农民劳动的感激之情。

(2)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体验农民劳作的辛苦。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理解农民劳动的重要性和辛苦。

(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诗歌《锄禾》的内容,并背诵诗歌。

注意事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多读多背,提高语感。

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农民的辛苦和付出,培养他们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价值观。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诗歌《锄禾》的内容,并背诵诗歌的情况。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情景模拟,评价他们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4.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背诵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心。
2.热爱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会付出与奉献。
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爱与鼓励,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贯穿于教学始终,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农民劳作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农民的辛勤付出,为新课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2.生字词教学: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记忆生字词。同时,通过反复朗读、书写,巩固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3.诗句解析:采用问答、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一幅农民辛勤劳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上的农民伯伯在做什么吗?”让学生们自由发言,初步体会农民的辛勤付出。接着,我会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农民劳作的诗歌——《锄禾》,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感受农民的辛勤与伟大。”
4.个性差异:学生在性格、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我将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给予他们个性化的关怀与指导,使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生字词,正确书写,流利地朗读和背诵《锄禾》全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的节奏美。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锄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锄禾》教学设计
4.收集关于节约粮食的谚语或故事,进行课堂分享,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收集过程中,关注谚语或故事的内涵,提高他们对节约粮食的认识。
5.写一篇关于《锄禾》的读后感,字数不限,要求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阐述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鼓励学生收集关于节约粮食的谚语、故事,进行课堂分享,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7.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朗读比赛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农田劳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中的农民伯伯在做什么吗?”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背诵《锄禾》全文,对诗句的意义有深刻的感悟。
2.正确书写本课生字,并能运用到实际的语言环境中。
3.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理解古诗中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二)教学设想
1.教学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农民劳作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引导他们体会农民的辛勤。
-以提问方式引发学生对粮食来源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感上的铺垫。
5.借助古诗中的美好品质,如勤劳、节约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们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活泼好动的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探索欲望。在语文学习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字认知和词汇积累,但对于古诗的理解和感悟尚处于起步阶段。《锄禾》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然而,由于生活经验有限,学生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可能缺乏直观感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节约意识。同时,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对古典文学的基本认识和热爱之情。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了解农民辛勤劳作的过程。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

(2)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3)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锄禾》的诗意和农民辛勤劳作的过程。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锄禾》的诗意,体会农民辛勤劳作的辛苦。

2. 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3. 分角色朗读和小组讨论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锄禾》的全文。

3. 与《锄禾》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4. 分角色朗读的角色分配表。

5. 小组讨论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图片,询问学生对图片的观察和感受。

(2)引导学生思考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引起学生对《锄禾》的兴趣。

2. 学习《锄禾》:(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锄禾》,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停顿。

(2)学生自读《锄禾》,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并进行实物展示或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理解诗意:(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锄禾》的诗意,解释农民辛勤劳作的过程。

(2)学生分享对《锄禾》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小组讨论。

4. 分角色朗读:(1)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教师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情。

(2)学生展示分角色朗读,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5. 应用练习:(1)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进行造句或写小故事。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小组讨论和评价。

(2)学生进行相关的拓展活动,如观看农民劳作的视频,参观农田等。

小学《锄禾》语文教案

小学《锄禾》语文教案

小学《锄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锄禾》的意义。

(2)学会用词语卡片进行识字游戏,提高识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尊敬农民、珍惜粮食的品质。

(2)培养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难点:(1)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意义。

(2)学会用词语卡片进行识字游戏。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锄禾》全文。

2. 词语卡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3. 奖励物品:小星星、小红花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全文展示《锄禾》。

(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锄禾》,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

2. 学习诗歌:(1)教师逐句讲解《锄禾》,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

(2)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意境。

3. 词语学习:(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组词。

(2)学生进行识字游戏,巩固词语学习。

4. 理解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农民为什么要辛勤劳动?(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尊敬农民、珍惜粮食的品质。

5. 朗读背诵:(1)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朗读《锄禾》。

(2)学生相互评价,共同提高朗读水平。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尊敬农民、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背诵《锄禾》。

(2)家长协助孩子用词语卡片进行识字游戏。

2. 拓展作业:调查家人的粮食浪费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培养节约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评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家庭作业的落实程度。

《锄禾》教学教案设计

《锄禾》教学教案设计

《锄禾》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锄禾》的意义。

(2)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农民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难点:(1)诗文中的生字词理解。

(2)诗文意境的体会。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文内容。

2. 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含图片、视频等资源,用于辅助教学。

2. 诗文材料:《锄禾》文本及其相关资料。

3. 分组讨论道具:如小卡片、画笔等,用于小组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农民劳动的观察和感受。

2. 朗读诗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锄禾》。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文节奏和韵律。

3. 解释字词(1)教师讲解诗文中的生字词。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诗文中的字词含义。

4. 理解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诗文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表达自己对诗文的理解。

5. 体会意境(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诗文中的场景。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文意境的体会。

6. 应用拓展(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将诗文中的精神应用到生活中。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自己的感悟。

7. 总结反馈(1)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

(2)学生表达对本次课程的收获和感受。

8.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锄禾》的感悟文章。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锄禾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锄禾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锄禾教案教学目标:1. 能正确朗读并理解课文《锄禾》。

2. 培养学生对农业劳动的认识和了解。

3. 能够懂得辛勤劳动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习课文《锄禾》的内容。

2. 理解《锄禾》中的辛勤劳动精神。

教学准备:1. 课文《锄禾》的复印件。

2. 图画或实物,如锄头、庄稼等。

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出示图画或实物,引发学生对农业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了解农业吗?农民是怎样种庄稼的?”2.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并给予简短的解释。

【呈现】1. 教师出示《锄禾》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猜测故事内容。

2. 学生们先自己朗读课文,然后老师再带领全班一起读。

3. 指导学生对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并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中的内容。

【感知】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为什么农民要劳动,劳动的目的是什么。

2.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农民如何劳动?是否容易?为什么?2. 鼓励学生一起探讨,相互提问、回答,并倾听不同的声音。

【运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其中一个学生扮演农民,其他学生扮演庄稼,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农民的辛勤劳动。

2. 学生们可以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自由表达,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锄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

2. 学生们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拓展】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家里或者周边的农田、庄稼等,并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农民劳动的感受和认识。

2. 下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短文内容,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农业劳动的重要性和辛勤精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展示了自己的想法和对故事的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讨论环节,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纠正,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观点和认识。

古诗两首锄禾语文教案

古诗两首锄禾语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古诗两首《锄禾》语文教案适用年级:一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锄禾》,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农民的辛苦。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 学会生字词,会用“禾、日”等字组词。

4. 教育学生节约粮食,热爱劳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 学会生字词,会用“禾、日”等字组词。

难点:1. 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农民的辛苦。

2. 学会生字词,会用“禾、日”等字组词。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诗句。

2. 生字词卡片,用于教学生字词。

3. 相关图片或视频,用于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农作物,询问学生知道哪些农作物。

2. 学生分享后,教师简要介绍农作物生长的过程。

二、学习古诗(2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

2. 学生跟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字词的意思。

4.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5.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三、体会诗歌含义(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句中的“锄禾”是什么意思?2. 学生分享后,教师讲解诗句的含义,让学生体会农民的辛苦。

3. 学生谈感受,教育学生节约粮食,热爱劳动。

第二课时一、复习古诗(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古诗。

2. 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二、深入学习生字词(15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

2. 学生组内交流,巩固生字词。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三、应用拓展(15分钟)1. 教师出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结合诗句,说说图片或视频中的场景。

2. 学生分享后,教师总结。

3. 学生发挥想象,用“禾、日”等字组词,创作自己的诗歌。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诗的背诵情况。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锄禾》教案教学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锄禾》这首古诗,了解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 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锄禾》,并理解诗文内容。

3.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4.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背诵《锄禾》。

2.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农民辛勤劳作的辛苦。

3. 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1.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农民辛勤劳作的辛苦。

2. 学习生字词。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锄禾》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农作物图片。

学生准备:1. 预习《锄禾》这首诗。

2. 准备好课本和文具。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农作物图片,询问学生认识哪些农作物。

2. 学生分享自己预习《锄禾》这首诗的了解。

二、学习诗文(2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锄禾》,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律。

2.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掌握。

3. 教师逐句讲解诗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

三、体会意境(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农民的辛苦。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诗文的理解。

2. 学生整理学习笔记。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学生朗读、背诵《锄禾》。

二、深入学习诗文(2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一步讲解诗文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2. 学生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加深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活动心得。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诗文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

2. 学生整理学习笔记。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背诵《锄禾》,熟读并理解诗文内容。

一年级语文《锄禾》教案

一年级语文《锄禾》教案

一年级语文《锄禾》教案一年级语文《锄禾》教案1.导言,诱发动机。

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吃饭,你们知道做饭的米面都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答后总结)对啦,我们做饭用的粮食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那么,农民劳动是怎样辛苦呢?下面咱们学习一首古诗——《锄禾》。

(板书课题)2.范读,激起情感。

《锄禾》这首诗,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简洁通俗,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朴实。

通过教师情绪饱满的范读,使学生能在学习之始,初步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感情。

3.识字,结合课文。

本课7个生字:当、汗、滴、盘、粒、辛、苦,这些字都比较容易掌握,可指导学生自学,教师重点点拨。

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并适当扩词。

4.串讲,理解内容。

《锄禾》是学生入学以来接触到的第二首古诗,学生对诗的词语和内容不易理解。

因此,要采取逐句讲读的方法,边读全诗,边讲句子,边释词语,注意讲清古代单音节词与现代双音词的关系:禾——禾苗,日——太阳,当——正当,午——中午,汗——汗水,土——泥土,知——知道,盘——盘子,中——里面,5.看图,启发想象。

《锄禾》这首诗配有一幅生动形象的插图,插图集中描绘了一位农民一手握着锄头,一手拿着着毛巾拭汗,抬头望那当空烈日的情景。

教学时,可提出以下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想象:这位农民为什么站在田里?他在做什么?他在看什么?他在想什么?他在说什么?农民从播种到收获要付出多少辛勤劳动才换来粮食。

6.朗读,感受形象。

语言精炼,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形象生动,含意深长是古诗的特点。

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可以从中受到感染和陶冶。

教师可出示抄有课文的小黑板,指导学生按下面的`停顿和重音朗读全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畅谈,联系实际。

有些儿童并不知道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随便丢掉,不知爱惜。

通过畅谈讨论,引导学生摆出浪费粮食的现象,看到自己的缺点,从而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做一个尊重农民,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锄禾》教学教案设计

《锄禾》教学教案设计

《锄禾》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劳动的艰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农民劳动的过程。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良好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农民的敬意,理解劳动的价值。

(2)培养学生节约粮食,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劳动的艰辛。

难点:(1)理解农民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辛苦。

(2)培养学生节约粮食,珍惜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锄禾》全文。

2. 图片素材:农民劳动的图片。

3.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农民劳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农民的辛勤劳动。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农民是如何劳作的吗?他们为什么要辛苦劳动呢?2. 教学《锄禾》:(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锄禾》,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

(2)解释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

(3)讨论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引导学生理解农民劳动的艰辛。

3. 讨论与思考:(1)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农民劳动辛苦吗?为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提出节约粮食,珍惜资源的行动计划。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向家人朗读《锄禾》,并解释诗歌的含义。

2.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如何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行为。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学生能够理解《锄禾》的内容,并能够表达出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珍惜粮食的态度。

2. 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以及朗读和背诵的表现。

(2)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延伸:1. 开展一次实地考察活动,组织学生去农田体验农民劳动的过程。

《语文教案-锄禾 北师大版》

《语文教案-锄禾  北师大版》

《语文教案-锄禾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并正确书写生字词。

理解并能够吟诵《锄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利用图片、实物等辅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2.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2 《锄禾》的内容理解及吟诵。

三、教学难点3.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3.2 对《锄禾》深层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4.1 教材《锄禾》文本。

4.2 生字词卡片。

4.3 与《锄禾》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

提问学生对农民劳动的了解和感受,引出本课内容。

5.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锄禾》,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

学生自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5.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方法。

5.4 内容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理解《锄禾》的内容。

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5.5 吟诵练习:教师示范吟诵,引导学生跟读。

学生分组吟诵,互相交流学习。

5.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锄禾》的意义。

学生表达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5.7 作业布置:回家后向家长讲述《锄禾》的内容,并背诵给家长听。

书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六、教学拓展6.1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农民劳动的场景,如收割、播种等。

每组通过绘画、写作或表演的方式,展示农民劳动的辛苦和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6.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教师提问学生对农民劳动的认识和感受,了解学生对《锄禾》的理解程度。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反思,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与反馈7.1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锄禾的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的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的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锄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锄禾》这首古诗的内容意义,掌握相关的古诗词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背诵能力,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古诗,培养学生对农民劳动的认同和尊重,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

二、教学内容:1.教材内容:课文《锄禾》。

2.相关知识: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农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农民劳动的场景和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农民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2.预习(10分钟)3.分析(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比如押韵方式、诗句的节奏等。

同时,让学生逐行理解诗歌的内容,并解释其中的词语和比喻手法。

4.合作探究(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歌进行分析。

学生们可以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并找出一些富有创意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小组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5.拓展实践(20分钟)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创作一首自己的古诗。

鼓励他们参考《锄禾》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手法,思考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在班级中进行分享和交流。

6.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回顾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农民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四、教学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互动参与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诗歌理解能力、创作能力以及课堂合作交流能力。

2.学生可以通过诗歌创作的质量和表达的深度,以及对农民劳动的理解和认同来评价自己的学习。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诗歌《锄禾》的背景和作者李绅的生平事迹,探究这首诗的意义和艺术价值。

2.学生可以参观农田或农场,亲身体验农民劳动的艰辛和喜悦,进一步加深对农民劳动的认识和理解。

3.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古诗进行研究和创作,提高自己的古诗词水平和创作能力。

一年级语文教案锄禾5篇

一年级语文教案锄禾5篇

一年级语文教案锄禾5篇一班级语文教案锄禾。

作为一个仔细负责任的语文老师,对每一个同学都负责究竟,为了给孩子供应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教案有助于让同学们非常好的汲取课堂上所讲的学问点,新的教学工作才会如鱼得水!那么,的学校语文教案模板有哪些?由此,我为你收集并整理了一班级语文教案锄禾5篇欢迎保藏本网站,连续关注我们的更新!一班级语文教案锄禾篇1由于日常的积累,同学早已经可以背出30多首古诗,《锄禾》更是不在话下。

于是,我转变了备课中的步骤,以同学的自学、小组学习为教学的主要方式:1、评比古诗大王,激发学习爱好上课一开头,我就告知同学古诗是中华民族的珍宝,我们在将近一年中已经背了许多古诗了,今日我们就要开展评比古诗大王的活动,形式上我实行了接龙的形式,接不出下句的则被淘汰。

同学爱好盎然,课堂气氛活跃。

2、争论诗句意思,进入古诗意境当评比出古诗大王后,我这样导入:看着小伴侣背出了这么多的古诗,王老师信任在我们班中肯定能有小李白小杜甫消失,古诗虽然只有几十个字,但包含的内容却许多许多,就像《锄禾》,我们已经能背得很娴熟了,但你知道它的意思吗?四人小组争论争论。

同学沟通诗句的意思,在理解诗句的前提下,再读诗句,自己划分节奏重音,指名上黑板划分,指导同学入情入境朗读。

3、连环画创作,深化主题同学读出感情后,我发给每位同学一张白纸,四人小组合作,每人给一句诗配上一幅画,四个人就是一本小小的连环画,画面下面再配上有关的语句。

完成后,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连环画解说,有一组小伴侣是这样描述的:生1:在一个夏天的中午,太阳照着大地,农夫伯伯正在禾苗地里锄草。

生2:由于天气太热了,农夫伯伯的汗水都流到了地里。

生3:我的画中是一家三口,他们正坐在饭桌前吃着香喷喷的米饭。

生4:由于我们知道了每粒粮食都是农夫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所以小女孩吃饭时一粒米饭都没有掉出来。

一班级语文教案锄禾篇2教材分析:本课由一幅图画、一首古诗、9个要求熟悉的生字和5个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

小学语文《锄禾》教案

小学语文《锄禾》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学科:小学语文2. 年级:一年级3. 课文:《锄禾》4. 课时:2课时5. 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锄禾》。

(2)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农作物生长的过程。

(2)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农业发展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农作物生长的过程。

(2)分角色朗读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辅助教学。

(2)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3)作业本: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准备图片、视频等资源,了解农作物生长的过程。

(2)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2. 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农作物生长的过程。

(2)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农民的辛勤劳动。

(3)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3.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深入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

(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小学语文《锄禾》教案

小学语文《锄禾》教案

小学语文《锄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种植过程。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 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锄禾》中所表达的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锄禾》的文本。

2. 与农作物种植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农作物种植的过程。

(2)引导学生谈论对农作物的认识和了解。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锄禾》。

(2)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

3. 讨论与思考(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农民劳动的认识和感受。

4.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农田体验活动,如锄草、浇水等。

(2)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和乐趣。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表现。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6. 布置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锄禾》的内容。

(2)写一篇关于农民劳动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学生能够理解《锄禾》的内容,并表达出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3)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劳动的辛苦和乐趣,并提出珍惜粮食的建议。

2. 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评估学生的作业和作文质量。

(3)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分享意见。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学生的反应等。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语文《锄禾》教案
一年级语文《锄禾》教案
1.导言,诱发动机。

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吃饭,你们知道做饭的米面都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答后总结)对啦,我们做饭用的粮食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那么,农民劳动是怎样辛苦呢?下面咱们学习一首古诗——《锄禾》。

(板书课题)
2.范读,激起情感。

《锄禾》这首诗,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简洁通俗,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朴实。

通过教师情绪饱满的范读,使学生能在学习之始,初步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感情。

3.识字,结合课文。

本课7个生字:当、汗、滴、盘、粒、辛、苦,这些字都比较容易掌握,可指导学生自学,教师重点点拨。

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并适当扩词。

4.串讲,理解内容。

《锄禾》是学生入学以来接触到的第二首古诗,学生对诗的词语和内容不易理解。

因此,要采取逐句讲读的方法,边读全诗,边讲句子,边释词语,注意讲清古代单音节词与现代双音词的关系:禾——禾苗,日——太阳,当——正当,
午——中午,汗——汗水,土——泥土,
知——知道,盘——盘子,中——里面,
5.看图,启发想象。

《锄禾》这首诗配有一幅生动形象的插图,插图集中描绘了一位农民一手握着锄头,一手拿着着毛巾拭汗,抬头望那当空烈日的情景。

教学时,可提出以下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想象:
这位农民为什么站在田里?他在做什么?他在看什么?他在想什么?他在说什么?农民从播种到收获要付出多少辛勤劳动才换来粮食。

6.朗读,感受形象。

语言精炼,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形象生动,含意深长是古诗的特点。

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可以从中受到感染和陶冶。

教师可出示抄有课文的小黑板,指导学生按下面的停顿和重音朗读全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畅谈,联系实际。

有些儿童并不知道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随便丢掉,不知爱惜。

通过畅谈讨论,引导学生摆出浪费粮食的现象,看到自己的缺点,从而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做一个尊重农民,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