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毒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般毒性作用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
2、特殊毒性作用致突变、致癌、致畸性。
3、氡及其子体是铀矿工肺癌的病因。
4、吸入氡及其子体诱发肺癌的危险度为 2*10(-3)Sv-1,年摄入量限值(ALI)为 0.02J,导出空气浓度(DAC)为 8*10(-6)J/m3 。
5、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滞留、排泄称生物转运,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称生物转化,大部分化学物质以简单扩散通过生物膜。
6、跨膜转运方式有被动转运、特殊转运,被动转运又包括简单扩散、滤过、水溶扩散,特殊转运包括主动转运、易化扩散、膜动转运。
7、按摄入方式对时量关系的影响,分为4种模式:单次摄入、短期多次摄入、一次摄入后在长时期内递减性吸收、长期均匀摄入(持续摄入)。
8、隔室模型分为单室模型、双室模型,还可分为开放性隔室、闭合隔室。
9、呼吸道吸收是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最危险、最主要的途径,尤其肺吸收是最危险的途径。
10、气溶胶进入呼吸道并附着在其表面经以下三种作用惯性冲击或离心力作用、重力或沉降作用、布朗运动或扩散。
2nm 以下粒子,才具有布朗运动,大于 5nm 的粒子几乎全部沉积于鼻和支气管树,小于5nm 支气管树的外周分支,小于等于1nm 主要在肺泡内。
11、放射毒理学上以活性中值直径(AMD)表示放射性气溶胶粒子大小。
12、粒子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在相同的空气动力学条件下,具有和它一样的终末沉积速度。
13、密度为 1g/cm3 的球形粒子直径,不足1 g/cm3的球形粒子换算:空气动力学直径=该粒子的几何直径*该粒子密度。
呼吸道模型四区:胸腔外区(ET)(上皮基底细胞)、支气管区(BB)(基底细胞、分泌细胞)细支气管区(bb)(分泌细胞)、肺泡-间质区(AI)(内皮细胞、分泌细胞、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14、沉寂于呼吸道内的核素粒子廓清途径主要有向血液转移、通过吞咽转入胃肠道、通过机械清除机制转运到其他部位。
15、向血液转移的物质分为快物质(F)、中等物质(M)、慢物质(S)三类。
半排期F100%为10min,M10%为10min,其余90%为140d,极难溶S0.1%为10min,其余99.9%为7000d。
16、溶解度高,水解度低,元素在胃肠道吸收率则高。
减少肠蠕动则增加吸收率。
17、胃肠道模型分为胃、小肠、上段大肠、下段大肠四段。
放射性核素在血液内的形式常见的有离子状态、核素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离子或络合离子、形成氢氧化物胶体。
18、放射性核素的分布类型:相对均匀分布、亲肝型或亲网内系统分布、亲骨型分布、亲肾型分布、亲其他器官和组织分布。
稀土族放射性核素在肝内的滞
留量随离子半径增大而增多,而在骨内的滞留量随离子半径的减少而增多。
19、滞留模型分单隔室、多隔室。
20、排出以肾排除为主,其次是肠道,其中肾排除包括肾小球滤过、主动转运、肾小球简单扩散 3种方式。
21、带电粒子对生物体的作用有:电离和激产生电离能和激发能、运动方向改变至的轫致辐射、弹性碰撞产生热能。
22、r射线对生物体作用: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
23、辐射作用的四个不同时相阶段分别为物理学、物理化学、化学、生物学效应
24、DNA和膜是射线作用的靶。
25、铀急性毒性是由它的化学毒性所致。
26、放射性核素分级以年摄入量限值为基本准则,分为低毒、中毒、高毒、极毒四组。
27、内照射损伤的特点:病程分期不明显、损伤部位的选择性、进入和排出途径的局部损伤。
28、关于辐射致癌机制,已形成共识,即体细胞突变学说,认为,辐射引起细胞核DNA链异常断裂或重组,使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辐射致癌和遗传效应都属于随机性效应。
29、放射性内照射诱发的肿瘤,多是上皮组织的各种癌、间叶组织的肉瘤、造血组织的白血病。
与化学致瘤相比具有多发性和广谱性。
30、为了评价人群的辐射致癌概率水平,经常用绝对危险(AR)和相对危险(RR)两个指标。
危险系数随年龄增大而减少,但白血病例外。
31、剂量效应模型特征:①线性模型(E=a+bD,)(高LET辐射、低剂量率辐照)②平方模型(E=aD2)(高LET、高剂量率照射)③线性平方模型(aD+bD2)(低LET、低剂量率)④S曲线模型{E=(aD+Bd2)e(-KD)}(低LET、高剂量率)⑤刺激效应的剂量效应模型(E=-aD+bD2)(低剂量照射时,癌症概率比预期值低,兴奋效应)。
32、一般来说,PC小于10%,认为辐射不大可能是癌症的病因;PC为10%--50%时,认为癌症可能与既往照射有关;PC大于50%时,可诊断为放射性肿瘤。
33、职业照射监测计划分为常规监测、特殊监测、验证性监测、操作监测。
其中仅常规监测有监测频度的要求。
33、放射性核素摄入量的个人监测方法及选择顺序为体外直接活体测量、排泄物或其他生物样品分析、个人呼吸气取样分析。
34、对个人测量结果评价的参考水平包括记录水平、调查水平、干预水平。
35、a核素体内污染的判断依据包括接触史、病史、体格检查、临床检验项目。
36、放射性核素内污染能否造成生物体损害,主要取决于内污染量,内污染医学处理的目的是尽量减少放射性核素的内污染量。
37、体内污染的干预分为治疗性干预和预防性干预。
38、阻胃肠道内吸收在4h内有效的是
催吐、洗胃。
39、掌握灌洗时间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洗肺最佳时间为吸入后1-2天,适应症为严重事故性吸入、钚及超钚元素或其他难溶性放射性颗粒的内污染者。
40、促排是防治放射性核素内照受损伤效应的根本措施。
41、有显著促排效果的络合剂主要是氨基羧基型络合剂(依地酸钙、促排灵、喹胺酸);其次为巯基型络合剂、羟基羧基型络合剂、氨烷基次磷酸型络合剂。
42、促排灵(DTPA)不足之处是难于透过生物膜。
43、促排早期用药首选 DTPA钙盐,以后再用其锌盐。
44、促排中影响代谢疗法包括:脱钙疗法、致酸剂促排、利尿促排。
45、呼吸道染毒方式:静式吸入染毒、动式吸入染毒、气管内注射(咽喉插入法和器官穿刺法)。
46、胃肠道染毒方式:灌胃法和喂饲法。
47、皮肤染毒方式应选用皮肤和人相似的动物,如猪和豚鼠。
48、液体闪烁测量方法技术主要适用于对软B放射性核素的探测,但其功能已被扩展到对a 粒子和r射线等放射性核素的测量。
49、常用的一类致突变试验方法是染色体畸变试验,体外试验中国际上通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作为监测细胞;结果判定时,每个标本镜检200个中期分裂相细胞。
50、微核试验中常以啮齿动物(小鼠或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做微核计数观察,每只动物至少观察2000个PCE,以微核率表示。
51、238U是铀系之首,235U是锕系之首,铀有15种放射性同位素,其中U234、235、238是天然放射性核素,以6价最稳定,其次是4价,
52、浓缩铀是指同位素235U的丰度高于天然铀丰度,低浓缩铀含235U2%-3%(核动力反应堆燃料)
53、早期肾脏中铀含量最高,骨骼次之,其后依次为肝脏、脾脏。
晚期骨骼中铀滞留量比例升高。
54、当机体吸入难溶性化合物时,组织中的铀浓度以肺淋巴结和肺组织为最高。
肾脏是铀的化学毒性的靶器官。
55、氡可溶于水,极易溶于脂肪,为气态,主要经呼吸道吸入。
56、吸入氡及其子体对呼吸道的危害不是氡本身,而是氡子体。
氡子体在大气中存在形式:离子态、结合态。
57、钚最稳定的价态是 4 价,而超钚元素多为 3 价。
在生理PH下,钚及超钚核素的水解和络合能力极强。
其在体内的代谢主要取决于理化特性,而诱发的生物学效应则主要依赖于其辐射特性。
58、钚最重要的是239PU,是由238U俘获中子后经B衰变生成的。
59、钚吸收的影响因素:颗粒大小、溶解度、价态、煅烧温度。
呼吸道多见,胃肠道极少,皮肤很少(主要沉积于毛囊部位)。
60、转移到体内的钚通过血液循环主要分布于淋巴结、肝脏、骨骼,特别值得重视的是钚的淋
巴结中的转移不仅数量多而且速度快。
61、可溶性钚化合物钚合物主要通过与淋巴液中的铁转递蛋白及其他蛋白质结合转移;难溶性钚化合物则主要由巨噬细胞吞噬后进行转移
62、单体钚扩散性强,能透过胸膜进入各个器官和组织,主要沉积在骨骼,其次是肝脏;聚合钚扩散性相对就弱,主要靠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转移到器官和组织中,主要沉积在肝脏、脾脏、骨髓。
骨骼是钚的主要滞留器官,一般来说,腰椎骨胸骨最高,股骨次之
63、体内钚主要进胃肠道肾脏排除,但是排除速率非常的缓慢,六价为尿液为主,三四价以粪便为主
64、急性钚中毒的动物最早显示的辐射效应是外周血象的变化和造血系统的损伤,
65、钚主要诱发骨肉瘤、肝癌、肺癌,可溶性钚主要诱发骨肉瘤和肝癌,吸入难溶性钚主要诱发肺癌,骨肉瘤主要见与脊椎骨和长骨
66、DTPA(二乙烯三胺五乙酸)是速排剂,用药途径包括静脉滴注、肌肉注射、雾化吸入。
Puchel and LICAM都是速排剂
67、镅静脉注入后以造血系统损伤最为严重,吸入时以呼吸系统的损伤最严重,随机性效应常见表现为骨肉瘤
68、人工氚主要来源与核爆炸和核反应堆
69、所谓的二隔室转运模型就是将体内氚分为体水氚和有机结合氚
1.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少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2.LD50:半数致死剂量,即一定时间内引起实验动物50%死亡所需的计量,是衡量化学物质急性毒性的尺度。
3.放射自显影:是运用敏感乳胶紧密接触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标本,使乳胶层显示出放射性核素所释放出的射线或粒子径迹的一种技术。
4.有效半减期:生物机体或特定的器官、组织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放射性衰变和生物排出的综合作用而近似地按指数规律减少,使其总活度减少一半所需时间,称为~。
5.放射性核素生物动力学:是研究核素在机体内吸收、分布、滞留和排泄等过程的动态变化,并用速率论和数学方程定量地描述诸过程的科学。
6.放射性核素内污染:放射性核素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并分布、滞留于全身或某些器官组织,导致其含量超过体内本底量,称为~。
7.裂变产物:又称裂变核素,是U235、Pu239等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裂变生成的具有不同物理半衰期的许多种放射性核素,可经不同方式造成环境污染,直接吸入或通过各种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引起不同程度的内污染或损伤效应。
8.贫铀:天然铀经过富集后剩余的铀就是贫化铀或贫铀,U235的重量百分比低于0.714%的铀。
1.实验动物选择原则
1.实
验动物种系的选择:注意实验动物种属品系和个体之间、人和动物之间敏感性的差异。
2.实验动物性别的选择。
注意动物激素水平以及雌性动物妊娠、雌雄分配、优先选择雄性动物。
3.在同一组实验中,应保证年龄、体重一致,选择适龄动物实验。
在慢性实验和观察动物的生长发育应选用幼年动物,一般实验选用成年动物。
4.选择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动物。
5.尽量选用容易获取,易于繁殖,比较经济的实验动物。
6.尽量选择那些在反应性、代谢功能上与人相近的,对观察指标敏感的动物做实验,以期得到有意义的结果。
7.选用遗传背景明确稳定的动物而不选用多次交叉繁殖的杂种动物。
8.选择健康状况良好,发育正常的动物。
2.如何减少放射性碘的吸收
A应用稳定性碘作用机制1阻止腺体中有机碘的释放;2抑制有机碘形成;3饱和碘化物的输送系统,从而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碘进入腺体;4通过形成的有机碘化物,抑制腺体进一步摄取放射性碘 B应用抗甲状腺功能剂硫脲基类化合物能抑制碘化物氧化成碘的过程,进而抑制酪氨酸的碘化,而影响甲状腺素的生成 C良好的防护措施,减少放射性碘经胃肠道、
呼吸道完整皮肤及伤口的吸收。
3.94年ICRP66号出版物中形态学上将呼吸道模型化分为哪四个解剖区,分别包括哪些主要结构
1胸腔外区:包括前鼻道区、后鼻道区;2支气管区:包括气管和支气管;3细支气管区:包括细支气管和终末支气管;4肺泡-间质区:包括呼吸细支气管、肺泡小管、带有小泡的小囊和间质结缔组织。
4.放射性核素内照射作用的特点:(1)不同LET的辐射作用(2)不同RBE的辐射作用(3)持续作用(4)辐射作用与化学作用(5)选择性蓄积作用
5.阻止核素胃肠道内吸收措施
1.非特异性措施催吐,用洁净钝器刺激咽部引吐,或服用催吐剂。
洗胃,用温水、生理盐水或弱碱性液体、活性炭洗胃。
缓泻,放射性核素摄入达4h,应服用缓泻剂,可减少吸收外还可缩短放射性核素在肠内滞留时间。
2.特异性阻吸收措施褐藻酸钠对Sr90的阻吸收亚铁氰化物对Cs137的阻吸收稳定性碘制剂对放射性碘的阻吸收。
6.影响放射性核素内照射作用的因素有
(一).放射性核素的理化素。
(1)物态(影响体内的转运和转化过程)(2)水解性质与化合物形式(影响分布及作用靶位)(3)剂量与剂量率(近期效应与远期效应)(4)溶剂性质(影响在体内的吸收和效应)(5)载体(影响分布定位)(二).机体因素(1)种系差别(代谢规律不同)、(2)年龄因素(是影响核素吸收、分布、滞留、代谢速率和损伤效应
的重要因素)(3)性别因素(影响分布与滞留)(4)机体状态(妊娠与泌乳、营养状况、病理因素)(三)接触放射性核素的因素(影响损伤效应)(1)进入体内的方式(2)摄入途径(3)放射与非放射因素的复合作用(4)不同类辐射因子的混合照射
7.如何减少室内氡的浓度
1在建筑施工和居室装饰装修时,尽量按照国家标准选用低放射性的建筑和装饰材料。
2在写字楼和家庭室内装饰中,要注意填平、密封地板和墙上的所有裂缝,地下室和一楼以及室内氡含量比较高的房间更要注意。
3做好室内的通风换气,有条件的可配备室内空气净化器。
4尽量减少或禁止在室内吸烟,有儿童、病人和老人的房间更要注意。
5~9年T(潜伏期校正系数)依次0.074,0.0259,0.500, 0.741,0.962
F = F(D) (甲状腺癌、乳腺癌) F = D + D2/116(白血病)
K=K(A1,S)或K(A1,A2,S,)(白血病、骨肉瘤K = E/I);氡子体诱发肺癌取恒定值0.015WLM-1 R = F·T·K,多次照射
R(D1+D2)=R(D1)+R(D2)
PC=R(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