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加强劳动技术教育的文献摘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关于加强劳动技术教育的文献摘编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突飞猛进的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对国民的劳动技能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育必须让学生从小树立劳动意识,,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通过使学生亲身参加密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的劳动实践,使他们逐步了解社会生产劳动的基本过程,学会使用常用工具的技能和技巧,学会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技术;同时,使学生动手动脑、学用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性实践能力。

劳动技术教育将生产与生活的实践引进教学领域,渗透一定的职业技术教育内容,与现代科学技术密切结合,与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密切相关,在培养学生爱家乡、爱劳动、会动手、能创新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学习参考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l版第75页

农村中小学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要通过转变教育思想和改革教学内容,使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内容贴近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鼓励农村学校使用乡土教材。要通过开设劳动技术课,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帮助学生掌握初步的生产技术,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

——摘自《关于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教育为

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意见》教育部1998年12月10日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要内容。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生产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实践能力。充分利用教育现有的资源,进一步发挥校办产业的育人功能,是中初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并具有现行其它教育资源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对校办产业来说,关键是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提出的要求抓好落实。

(一)大力加强基地建设,强化校办产业基地的育人功能。在农村,校办农(林、渔、牧)场是农村学校发展校办产业的重要形式,也是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要在现有

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政府划拨、租赁、购买村校合办等方式,建立、扩大和完善校办农业基地。

在发展校办农业中,要增加对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教育的内容,并结合生产经营内容完善与学生生产实践教育相关的配套设施。要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结合,努力把校办农业基地建设成为农业科技实验、优良品种繁育、先进科技示范、实用技术人才培养和农业技术信息咨询等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服务的中心。在城市,要充分利用校办企业现有的条件,使学生在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实践活动的同时,让学生感受、了解产品生产的过程和本企业产品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实践与创新能力,加强对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了解。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建立劳技课教室、校际联办综合劳技教育中心等多种形式,努力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校办产业生产实践基地建设,必须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校办产业的生产经营内容,并遵循针对性、科学性、实践性和效益性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争取在3—5年的时间内利用校办产业现有的基础,在全国建立一批具有示范性的生产实践教育基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好生产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标准,并对达标基地给予表彰。

(二)校办产业生产实践教育基地要结合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容,编写适宜于学生对生产知识了解的相关教材或学习资料,要有专人负责与学校的协调,并按教学大纲要求,确定课时安排计划,逐步形成基地、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的对学生进行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的新格局。

(三)校办产业要主动配合学校开展好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要积极选派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政治素质的人员担任学校劳动课和社会实践教育课指导教师,并配合有关部门培养兼有教师资格和其它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校办产业要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一定的资金。校办产业要从其收益中划出一定的比例建立劳动技术教育基金,用于生产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逐步补充、完善学校开展生产实践教育的相关设备。

——摘自教育部财务司[1999]14号文件:《关于贯彻落实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决定进一步加快中初等学校校办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要以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为中心开展工作,加强实践教学,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各地教育技术装备机构要认真抓好教育装备的研制、生产、供应和学校各类功能教室的配备、管理、使用等方面的管理与指导工作,要加强实验普及县工作,加快推进实验县的普及。已完成“普九”和“普实”的地区要继续做好巩固和提高工作,提高教育装备的标准。要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工作,完善和加强实验操作考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完善和提高理科仪器配备的基础上,各地应从实际出发,建设语言、劳技、计算机等专用功能教室及图书馆(室),配备文

科和音、体、美等学科的装备设施。有条件的还应配备多媒体网络系统等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鼓励学校之间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学校设施可以向社会开放,以进一步提高教育设备的使用效益。

——摘自教育部教基[1999]1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

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意见》教育部1999年8月12日

关于加强普通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管理的若干意见

(1998年6月10日)教基厅[1998]9号

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重要途径,是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要措施。为了切实加强普通中学的劳动技术教育,特提出以下若干意见:

一、各级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对劳动技术教育的领导和管理,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劳动技术学科课程计划,采取切实措施以保证劳动技术教育的顺利实施。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组织领导 教育部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

一九八一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提出了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要求。为了把这门课认真开好,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目的、意义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通过劳动技术教育课,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同时,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既能动脑,又能动手,为毕业后升学和就业打下一些基矗因此,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成中学双重任务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逐步缩小以至将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深远的意义。过去受“左”的错误思想影响,特别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学生参加劳动过多,影响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不对的;现在学生不参加或很少参加劳动,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不对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定要提高认识,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不断克服和抵制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倾向,采取积极措施,从现在起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对中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重点中学应在这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

二、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应遵循的原则

(一)要重视和加强思想教育,选择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对四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有益的集体劳动,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