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塑性变形1
材料科学基础-第五章1 (1)
=2tc
快速确定具有最大取向因子cosφcosλ的滑 移系方法 映象规则:利用投影图中心部分的八个取向三角形
4. 晶体在滑移时的转动 (rotation)
晶体滑移
滑移面上发生相对位移 晶体转动
在拉伸时使滑移面和滑移方 向逐渐转到与应力轴平行 空间取向发生变化 在压缩时使滑移面和滑移方向 逐渐转到与应力轴垂直
两个阶段
孪生临界切应力比滑移的大得多,只有在滑移很难进 行的条件下才会发生。例如,Mg孪生所需tc4.9~34.3MPa, 而滑移时tc仅为0.49MPa。但孪晶的长大速度极快(与冲 击波的速度相当)有相当数量的能量被释放出来,故常可 听见明显可闻“咔、嚓”声,也称孪生吼叫。
3. 孪生形变的意义
三 扭折 Kink
hcp的Cd压缩时,外力与(0001)面平行, 故在(0001)面的t=0,若此时孪生过程的阻 力也很大,不能进行。为了使晶体的形状与 外力相适应,当外力超过某一临界值时,晶 体将会产生局部弯曲,即出现扭折现象。 扭折区晶体的取向发生了不对称变化。 扭折是为适应外力而发生的不均匀局部塑性变形方式, 对变形起一定的协调作用,使应力得到松弛,使晶体不致发 生断裂。另外由于扭折引起晶体的再取向,即有可能使扭折 带区域中的滑移系处于有利取向,促使晶体形变能力进一步 发挥。 造成扭折的原因是滑移面的位错在局部地区集中,从 而引起的晶格弯曲。
四 塑变的位错机制
1. 滑移的位错机制 根据刚性滑移模型推导出的理论切变强度
tm
G 30
G 2
(G一般为104~105MPa),即使采用修正值
与实测值(约为1~10MPa)之间相差3~4个数量级。
位错概念引入解决这一矛盾。因为位错运动时只要求
其中心附近少数原子移动很小的距离(小于一个原子间距), 因此所需的应力要比晶体作整体刚性滑移时小得多。这样借 助于位错的运动就可实现晶体逐步滑移。
材料科学中的弹性模量和塑性变形
材料科学中的弹性模量和塑性变形材料科学是一个综合性强,应用广泛的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无论是我们所穿的衣服,所使用的电子设备,还是该文章使用的电脑,都离不开材料科学的应用。
然而,许多人对于材料科学的专业术语和知识都不太了解,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材料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弹性模量和塑性变形。
一、介绍弹性模量弹性模量是衡量材料弹性变形的重要参数。
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单位应力下所产生的相对应变量。
简单地说,这是一种材料在受力时产生的弹性变形程度的量化指标。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伸长和挤压的方法来实现对某些材料的受力状况进行分析,而弹性模量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的一种重要的物理量。
根据材料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的不同,其弹性模量也会发生变化。
在同一材料内,弹性模量大小也取决于该材料的内部结构,例如晶格结构、原子间相互作用力等。
绝大多数金属和合金的弹性模量均为10^9Pa级别,而一些玻璃和弹性体的弹性模量可能只有10^6Pa。
二、介绍塑性变形材料在受到应力时,不仅会产生弹性变形,也有一部分材料会发生塑性变形,这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无法通过弹性恢复到原来的形态,而是永久性变形了。
比如,当我们将一个铝制的小丸子用力压扁后,其恢复形态的程度便属于塑性变形范畴。
显然,塑性变形带来的变化是永久性的,因此塑性变形更多地受到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关注。
然而,由于塑性变形带来的形态的不可逆性,它在某些材料中可能意味着破裂、发生脆性断裂等不利后果,这也考验了制造业工作者对于塑性变形控制的水平。
不过塑性变形也有一些好处,它被广泛用于制造各种形状的金属制品。
三、材料中弹性模量和塑性变形的关系在材料科学中,弹性模量和塑性变形是两大起着关键作用的物理量。
虽然它们本质截然不同,当它们一同被使用时,可以为制造业以及其他领域提供诸多帮助。
因为弹性模量是材料的力学特性,而塑性变形则是物理学中一个信号,因此在同时考虑这两个参数时,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更加完整的材料描述。
材料力学杆的塑性变形第1节 金属材料的塑性性质
第十二章 杆件的塑性变形
弹性和塑性弹性变形过程是一 个可逆的过程;塑性变形则是不可恢复的,塑性变 形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 在弹性阶段,应力和应变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单值 函数关系,而且通常还假设是线性关系;在塑性阶 段,应力和应变之间通常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而且是非线性关系。 本章仅讨论在常温、静载下,金属材料的 一些塑性性质、杆件基本变形的塑性分析、杆件因 塑性变形引起的残余应力等。 注意
对于复杂应力状态,当材料出现塑性变形时
第三强度理论 塑性条件
1 3 s
特雷斯卡 塑性条件 米泽斯 塑性条件
第四强度理论塑性条件
(1 2 )2 ( 2 3 )2 ( 3 1 )2 2 s2
• 材料强化程度比较明显,以斜直线表示其强化阶段, 而弹性变形又不能忽略,则简化为线性强化弹塑性 材料,其应力-应变关系如图(c)所示。 • 如果材料强化程度比较明显,而弹性变形可以忽略, 可简化为线性强化刚塑性材料,其应力-应变关系 如图(d)所示。
有时也把应力—应变关系近似地表示为幂函数:
c n
第十二章 杆件的塑性变形
杆件在受力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 弹性阶段:当外力小于弹性极限时,在引起变形的 外力卸除后,固体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能 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固体只产生弹性变形的 阶段称为弹性阶段;
• 塑性阶段:外力一旦超过弹性极限载荷,这时再卸 除载荷,固体便不能恢复原状,其中有一部分不能 消失的变形被保留下来,这种保留下来的永久变形 就称为塑性变形,这一阶段称为塑性阶段。
低 碳 钢 拉 伸 的 应 力 — 应 变 曲 线
e p
p
e
由于塑性变形时应力和应变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所有研究比较困难。为了降低问题的复杂程度,需要 将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作必要的简化:
wwei材料成形技术(塑性)1
二、金属塑性成形的基本生产方式 1、轧制:金属毛坯在两个轧辊之间受压变形而形成各 种产品的成形工艺,图6-1。 2、挤压:金属毛坯在挤压模内受压被挤出模孔而变形 的成形工艺,图6-3。 3、拉拔:将金属坯料拉过拉拔模的模孔而变形的成形 工艺,图6-5。 4、自由锻:金属毛坯在上下砥铁间受冲击或压力而变 形的成形工艺,图6-7(a)。 5、模锻:金属坯料在既有一定形状的锻模模膛内受击 力或压力而变形的成形工艺,图6-7(b) 。
塑性愈大、变形抗力愈小,材料的可锻性愈好
4、可锻性的影响因素
(1)化学成分 A、碳钢中碳和杂质元素的影响
C、H、P(冷脆)、S (热脆) B、合金元素的影响
塑性降低,变形抗力提高。
(2)内部组织
单相组织(纯金属或者固溶体)比多相组织塑性好。 细晶组织比粗晶组织好; 等轴晶比柱状晶好。 面心立方结构的可锻性最好,体心立方结构次之, 而密排六方结构可锻性最差。
冲击力和压力
锻压是锻造与冲压的总称。
★锻造:在加压设备及工(模)具作用下,使坯料、铸锭产生局 部或全部的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几何尺寸、形状和质量的锻件 的加工方法。锻造通常是在高温(再结晶温度以上)下成形的,
因此也称为金属热变形或热锻。
★锻造特点:1、压密或焊合铸态金属组 织中的缩孔、缩松、空隙、气泡和裂纹。 2、细化晶粒和破碎夹杂物,从而获得一 定的锻造流线组织。因此,与铸态金属 相比,其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3、主要用于生产各种重要的、承受重载荷的机器零件或毛坯。 如机床的主轴和齿轮、内燃机的连杆、起重机的吊钩等。 4、高温下金属表面的氧化和冷却收缩等各方面的原因,锻件精度 不高、表面质量不好,加之锻件结构工艺性的制约。
2、晶粒和分布在晶界上的非金属夹杂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沿变形方向被拉长, 但是拉长的晶粒可经再结晶又变成等轴细粒状,而这些夹杂物不能 改变,就以细长线条状保留下来,形成了所谓的纤维组织。 纤维组织的化学稳定性很高,只有经过锻压才能改变其分布方向, 用热处理是不能消除或改变纤维组织形态的。 纤维组织使金属的力学性能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一、4.塑性变形及其性能指标
LOGO
4.6.1 缩颈
描述:一些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在拉伸时,变 形集中于局部区域的特殊状态,它是在应变硬化 与截面减小的共同作用下,因应变硬化跟不上塑 性变形的发展,使变形集中于试样局部而产生的。
LOGO
4.6.2 产生缩颈的工程应力
应变硬化 系数K
应变硬化 指数n
n b K e
LOGO
小结
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是一个对成分、组织、 应力状态、温度等极为敏感的力学性能。 改变金属材料的成分或热处理都可使屈服 强度产生明显变化。
对金属材料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金属学方 面的参考书和资料。
LOGO
4.5 应变硬化
定义:材料在应力作用下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 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形变应力不断提高的现象称 为应变硬化。 应变硬化是材料阻止继续塑性变形的一种力学性
LOGO
4.2.2.3 屈服强度的应用
屈服强度是工程技术上最重要的力学性能 指标之一。
作为防止过量塑性变形的参考依据。 根据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比的大小,衡量材 料进一步产生塑性变形的倾向。如:金属冷 加工和防止脆断。
LOGO
4.3 影响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因素 4.3.1 晶体结构 金属材料的屈服过程主要是位错的运动。 纯金属单晶体的屈服强度从理论上讲是位错 开始运动所需的临界切应力,由位错运动所 受的各种阻力决定,包括:晶格阻力、位错 间交互作用产生的阻力等。
LOGO
4.1 塑性变形机理
材料的塑性变形:是微观结构的相邻部分 产生永久性位移,但并不引起材料破裂的 现象。
LOGO
4.1.1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
LOGO
4.1.1.1 金属材料变形的机理
晶体的滑移
晶体的孪生
材料力学性能-第一章-塑性变形(1)
2021年10月28日 第一章 单向静载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星期四
2021年10月28日 第一章 单向静载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星期四
滑移面-原子最密排的晶面 滑 移
滑移方向-原子最密排方向 系
2021年10月28日 第一章 单向静载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星期四 <110>
(111)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密排六方
2021年10月28日 第一章 单向静载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星期四
例如,温度升高时,bcc金属可能沿{112}及 {123}滑移,这是由于高指数晶面上的位错源容 易被激活。轴比为1.587的钛(hcp)中含有氧和氮 等杂质时,若氧含量为0.1%,滑移面为(1010), 当氧含量为0.01%时,滑移面变为(0001)。由于 hcp金属只有三个滑移系,所以其塑性较差,并 且这类金属塑性变形程度与外加应力方向有很大 关系。
2021年10月28日 第一章 单向静载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星期四 τ
图1-15 晶体中通 过位错运动造成 滑移的示意图
2021年10月28日 第一章 单向静载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星期四
位错运动过程中滑移面上原子位移情况如
图1-16所示。当晶体通过位错运动产生滑移时,
只在位错中心的少数原子发生移动,而且它们
2021年10月28日 第一章 单向静载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星期四 滑移变形的特点: 滑移只能在切应力作用下发生,产生 滑移的最小切应力称为临界切应力;
滑移常沿晶体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 和晶向发生,这是因为原子密度最大的 晶面和晶向之间的间距最大,原子结合 力最弱,产生滑移所需切应力最小。
2021年10月28日 第一章 单向静载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星期四
为了降低两个不全位错间
2011塑性变形机制(1)
滑移面(Slip Plane)和滑移方向 和滑移方向(Slip 滑移面(Slip Plane)和滑移方向(Slip Direction):
塑性变形时位错只沿着一定的晶面和晶向运动, 塑性变形时位错只沿着一定的晶面和晶向运动,晶体沿某 些特定的晶面及方向相对错开, 些特定的晶面及方向相对错开,这些晶面和晶向分别称 滑移面” 滑移方向” “滑移面”和“滑移方向”。 滑移面与滑移方向称为滑移要素 滑移面与滑移方向称为滑移要素 滑移面应是面间距最大的密排面(面间距最大, 滑移面应是面间距最大的密排面(面间距最大,面间结合 密排面 力最弱,切变阻力最小),滑移方向方向是原子的最密排 ),滑移方向方向是原子的最 力最弱,切变阻力最小),滑移方向方向是原子的最密排 方向(原子间距最小,柏氏矢量最小,滑移阻力最小)。 方向(原子间距最小,柏氏矢量最小,滑移阻力最小)。
A A0
滑移方向
S S
A
滑移面上沿滑移方向的分切应力: 滑移面上沿滑移方向的分切应力:
τ = S cos λ = σ cos ϕ cos λ
滑移面上的正应力: 滑移面上的正应力:
(2(2-2)
σ n = S cos ϕ = σ cos 2 ϕ
由(2-2),σ↑,则 τ↑ ),σ↑, σ↑
外力在滑移方向的分切应力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1.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结构的影响(1)晶粒发生变形金属发生塑性变形后,晶粒沿形变方向被拉长或压扁。
当变形量很大时, 晶粒变成细条状(拉伸时), 金属中的夹杂物也被拉长, 形成纤维组织。
变形前后晶粒形状变化示意图(2)亚结构形成金属经大的塑性变形时, 由于位错的密度增大和发生交互作用, 大量位错堆积在局部地区, 并相互缠结, 形成不均匀的分布, 使晶粒分化成许多位向略有不同的小晶块, 而在晶粒内产生亚晶粒。
金属经变形后的亚结构(3)形变织构产生金属塑性变形到很大程度(70%以上)时, 由于晶粒发生转动, 使各晶粒的位向趋近于一致, 形成特殊的择优取向, 这种有序化的结构叫做形变织构。
形变织构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各晶粒的一定晶向平行于拉拔方向, 称为丝织构, 例如低碳钢经高度冷拔后, 其<100>平行于拔丝方向; 另一种是各晶粒的一定晶面和晶向平行于轧制方向, 称为板织构, 低碳钢的板织构为{001}<110>。
形变织构示意图2. 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1)形变强化金属发生塑性变形, 随变形度的增大, 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 塑性和韧性明显下降。
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也叫形变强化。
产生加工硬化的原因是:金属发生塑性变形时, 位错密度增加, 位错间的交互作用增强, 相互缠结, 造成位错运动阻力的增大, 引起塑性变形抗力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晶粒破碎细化, 使强度得以提高。
在生产中可通过冷轧、冷拔提高钢板或钢丝的强度。
(2)产生各向异性由于纤维组织和形变织构的形成, 使金属的性能产生各向异性。
如沿纤维方向的强度和塑性明显高于垂直方向的。
用有织构的板材冲制筒形零件时, 即由于在不同方向上塑性差别很大, 零件的边缘出现“制耳”。
在某些情况下, 织构的各向异性也有好处。
制造变压器铁芯的硅钢片, 因沿[100]方向最易磁化, 采用这种织构可使铁损大大减小, 因而变压器的效率大大提高。
第一章塑性变形及其性能指标.
§1.4
塑性变形及其性能指标
一、塑性变形机理(已学、自学)
二、屈服现象与屈服强度 三、影响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因素(自学) 四、应变硬化 五、抗拉强度与缩颈条件 六、塑性与塑性指标 七、超塑性
二、屈服现象与屈服强度
(2)屈服点(σs): 屈服时对应的应力值; (3)上屈服点(σsu): 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应力值; 1、屈服现象: (4)下屈服点(σsl): (1)不均匀的塑性变形, 屈服阶段中最小应力; 平台或锯齿; 外力恒定, 试样继续伸长; 屈服机理 (自学) 或外力增加到一定数值 时,突然下降,随后, 在外力恒定下,继续 伸长变形。 (5)屈服伸长:屈服阶段产生的伸长; (6)屈服平台或屈服齿: 屈服伸长对应的水平线段或曲折线段。
14塑性变形及其性能指标屈服应变硬化缩颈拉伸伸长断面收缩14塑性变形及其性能指标一塑性变形机理已学自学二屈服现象与屈服强度三影响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因素自学四应变硬化五抗拉强度与缩颈条件六塑性与塑性指标七超塑性二屈服现象与屈服强度11屈服现象
§1.4
应变硬 化
塑性变形及其性能指标
缩颈
屈 服
拉伸伸长 断面收缩
二、屈服现象与屈服强度
2、屈服强度(表征屈服的性能指标):
(1)金属材料屈服强度(σs):
屈服时所对应的应力值。 σs=Fs/A0 通常把σsl作为屈服强度(屈服点)。σsl=Fsl/A0
二、屈服现象与屈服强度
(2)金属材料条件屈服强度(σ0.2): ①规定残余伸长应力σr0.2 : 卸除拉力后,
六、塑性与塑性指标
(4)分析(试棒尺寸的确定): 缩颈前均匀伸长ΔLg=βL0; (塑性伸长) 缩颈后局部伸长ΔLN(ΔLN=ΔLk-ΔLg)(塑性伸长) LN A0 断裂后总的伸长ΔLk=ΔLg+ΔLN LK L0 A0 断裂后总伸长率: LK / L0 A0 / L0 δ的大小与A0、L0密切相关。 国家规定 L0 / A0 11.3或5.65
第二章 材料的变形——塑性变形1
许多滑移系并非同时参与滑移。只有当外力 在某一滑移系中的分切应力达到一定临界值 时,该滑移系方可首先发生滑移,该分切应 力称为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 沿滑移面滑移方向的分切应力; 能够引起滑移系开动的分切应力。
切应力的作用下,晶格发生弹性外扭,进一步将使晶格发生滑 移。外力去除后,由于原子到了一新的平衡位置,晶体不能恢 复到原来的形状,而保留永久的变形。大量晶面的滑移将得到 宏观变形效果,在晶体的表面将出现滑移产生的台阶。
向(孪生方向)发生切变,形成对称的晶格排列,发生切变
部分叫做孪生带,或简称为孪晶。切变部分和未切变部分 呈镜面对称,对称面为孪生面。
孪生变形的特点
孪生需要的临界切应力很大,仅在滑移困难时才会发 生。一般孪生出现在滑移系很少的晶体结构的材料中 (如密排六方晶格金属);某些容易发生滑移的立方材 料仅在低温度滑移困难或受冲击时来不及滑移时才可 能产生孪生。 孪生是一种均匀切变,即切变区内与孪晶面平行的每 一层原子面均相对于其毗邻晶面沿孪生方向位移了一 定的距离,移动量都相同。
滑移、孪生、蠕变、晶界滑动。
2.1 滑移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的主要方式是滑移和
孪生。其中滑移是最基本、最普遍的塑 性变形方式,孪生只是在滑移难以进行 的情况下出现。
单晶体的圆柱试样表面抛光后拉伸,试样表
面就会出现一系列平行的变形痕迹。 光镜观察,试样表面形成的浮凸,由一系列 滑移迹线组成,称为滑移带。
就越来越大。
此外,塑性变形也会导致晶格畸变,使外力和滑移面的相 对位向也会发生变化。使开动位错所需应力增大。
பைடு நூலகம்
2.2孪生变形
——孪晶:两个晶体或者晶体的两个部分沿
一个公共晶面构成镜面堆成的位向关系
第二节 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1
油压表测力弹簧;经过较直的工件-变弯-反弹性后 效。
(2)弹性滞后
------ 非瞬间加载条件下的弹性后效。
加载和卸载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不重合形成一封闭回 线 ------ 弹性滞后环
铍青铜 抗拉强度(Mpa):1105 屈服强度(0.2%)Mpa:1035
有色金属弹性之王
5.弹性不完善性
(1)弹性后效 Elastic aftereffect
瞬间加载------正弹性后效
瞬间卸载------负弹性后效
e
e
1
e1
e1
e2
e1
e2 e2
0
t0
t0
t
实际的弹性材料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存在弹性后效和弹性
滞后现象。
这两种现象在弹性元件的工作过程中是相随出现的,其后果是降低元 件的品质因素并引起测量误差和零点漂移,在传感器的设计中应尽量 使它们减小。
影响因素:
(1)起始塑性变形的非同时性有关(材料 组织不均性、固溶体浓度等);
(2)外在服役条件。如温度升高,弹性后 效速度加快。
(3)应力状态。应力状态柔度越大,弹性 后效现象越显著。
given metalcal Nanoindenter in
(111) Copper. All
particles in ideal lattice
positions are omitted and
the color code refers to
如卸载后施加反向力,位错被迫作反向运动,因为在反 向路径上,像林位错这类障碍数量较少,而且也不一定 恰好位于滑移位错运动的前方,故位错可以再较低应力 下移动较大距离,即第二次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 力降低。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机制与强化研究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机制与强化研究一、引言金属材料是工程领域中广泛使用的重要材料之一。
在使用过程中,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机制和强化研究对于了解材料的性能、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机制和强化研究,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参考。
二、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机制1. 组织和缺陷对塑性变形的影响金属材料的晶粒结构以及其中的缺陷(如晶界、位错等)对于材料的塑性变形具有重要影响。
晶界的存在会限制材料的滑移和位错运动,并增加材料的强度。
而位错的形成和运动是金属材料塑性变形的基本机制之一,位错的堆积和滑移在材料中引起了塑性形变。
2. 滑移机制金属材料的滑移是指在应力作用下,晶体中的原子或离子沿着晶格面或晶轴方向滑动,从而引起材料的塑性变形。
滑移机制在金属材料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的金属中,滑移发生最为常见。
3. 形变机制金属材料的形变主要是通过晶格面之间的滑移和位错运动实现的。
在滑移的过程中,位错会发生弯曲和交错,从而引起材料的形变。
滑移和位错的相互作用是金属材料形变机制的关键。
三、金属材料的强化研究1. 固溶强化固溶强化是通过合金中的固溶体形成固溶体溶解度差、晶界弥散、位错交互作用等方式,增加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固溶强化通过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阻碍位错的运动和滑移,从而提高材料的塑性变形阻力。
2. 沉淀强化沉淀强化是通过在合金中形成亚稳定沉淀物,增加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沉淀物的形成会引起晶粒界面和位错的阻碍,从而有效地抑制材料的滑移和位错的形成,达到强化材料的目的。
3. 织构强化织构强化是通过控制金属材料的晶粒取向或晶粒形状来增加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通过优化材料的织构,可以使晶粒相互之间的滑移和位错运动受到限制,从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4. 冷加工强化冷加工强化是通过机械变形来改变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增加材料的位错密度,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冷加工强化的过程中,位错会累积和交织,形成互相阻碍的结构,从而增加材料的塑性变形阻力。
材料加工成型理论第一章-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本质
5. 割阶运动所引起的阻力
• 割阶运动所引起的阻力也就是形成点缺陷 引起的阻力。当带有割阶的位错滑移时, 如果割阶做的是非保守运动,则运动过程 中其后形成一连串的点缺陷。形成这些点 缺陷需要能量,这就相当于有反向的力阻 碍位错前进。形成这些点缺陷引起的阻力 为:
• 位错要运动,虽然很容易,但也必须至少克服点 阵阻力(派-纳力)对它的阻碍才能运动。
1.点阵阻力
• 位错向前运动,必须越过一个能量最大值的位置, 才能从一个低能的稳定位置过渡到另一个低能的 稳定位置。为此,就需要对位错施加足够的力以 供克服这一能垒所需要的能量,这个能垒就称为 派尔斯垒,克服这个能垒所需要的力就是派-纳力。
4. 位错切割穿过其滑移面的位错林所引起的阻力
• 位错林是指那些穿过运动位错所在滑移面的
位错。切割林位错所引起的阻力用
' s
表示,
是一种短程力。
• 热激活对于克服这个阻力是有很大作用的。
• 由于位错林的存在,必然存在应力场,林位
错的应力场对运动位错的阻力用
" s
表示,
该力是一种长程力,它对温度不敏感。
• 根据该理论可以估计出纯金属的理论屈服强度
m G / 2
• 一般金属晶体的理论屈服强度为103~104MPa 数量级。而实测纯金属单晶体大致为1MPa, 理论值是实际值的1000倍以上,说明把滑移 过程看成是整体刚性的移动与实际相差较远。
二、实际晶体屈服强度的构成
• 金属的理论屈服强度来源于金属的原子间的结合 力,它是金属原子间结合力大小的反映。而实际 晶体中存在各种晶体缺陷,如位错的存在,位错 易运动,因而不能充分发挥出原子间结合力的作 用,所以金属实际屈服强度远低于理论值。
材料科学基础-第6章塑性变形1
7
7
6.1.1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晶体塑性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滑移系的多少,还与滑 移面上原子的密排程度和滑移方向的数目等因素有关。 例如体心立方金属α-Fe,与面心立方金属的滑移系 同样多,都为12个。但它的滑移方向没有面心立方金
属多,同时滑移面间距离较小,原子间结合力较大, 必须在较大的应力作用下才能开始滑移,所以它的塑 性要比铝、铜等面心立方金属差。
图6-6 拉伸时晶体发生转动的示意图
14
14
6.1.1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5.多系滑移与交滑移 多滑移:若有多组滑移系相对于外力轴的方向相同, 分切应力同时达到临界值,滑移一开始就可以在两个 或多个滑移系同时进行。 交滑移:在晶体中,还会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滑移面 沿着同一个滑移方向同时或交替进行滑移的现象。
4
4
图6-2 滑移带形成示意图
5
5
2.滑移系 金属中的滑移是沿着一定的晶面和一定的晶向进行的, 这些晶面称为滑移面,晶向称为滑移方向。
表6-1
三种常见金属晶体结构的滑移系
6
6
6.1.1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滑移面通常是晶体中原子排列最密的晶面,而滑移方 向则是原子排列最密的晶向。这是因为密排面之间的 距离最大,面与面之间的结合力较小,滑移的阻力小, 故易滑动。而沿密排方向原子密度大,原子每次需要 移动的间距小,阻力也小。 一个滑移面和该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组成一个滑移系。 每个滑移系表示晶体进行滑移时可能采取的一个空间 取向。 晶体中的滑移系越多,滑移过程中可能采取的空间取 向便越多,滑移越容易进行,故这种晶体的塑性便越 好。密排六方晶体由于滑移系数目太少,故塑性较差。
11
11
图6-4 镁单晶拉伸的屈服应力与晶体取向的关系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
塑性加工性能及影响 因素
应力状态的影响
塑性加工性能及其指标
金属材料通过塑性加工获得优
质零件毛坯的难易程度。
塑性 、变形抗力 ,塑性加工
性能 。
塑性加工性能的影响因素
1.金属的本质
一.
化学成分的影响
2.
金属
组织
的影
响
2.加工条件
变形温度的影响
挤压时金属应力状态
(2)变形速度的影响 变形速度较小,热效应小,以强化为
3.3 塑性变形金属在加 热时组织和性能变化
再结晶温度及其影响因素
再结晶不是一个恒温过程,而是发生在一个温度范 围之内。能够进行再结晶的最低温度称为再结晶温 度。
~ T再( 0.350.4 纯金0 )属T的熔 再结点 晶温度与该金属的熔点有如下关系: 金属的预先变形程度。
金属的纯度。
加热速度。
残余应力: 金属表层与心部的变形量不同会形成表层与心部之间
的宏观内应力; 晶粒彼此之间或晶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变形不均匀会形
成微观内应力; 因位错等晶格缺陷增多而引起的内应力称为晶格畸变
内应力。
残余应力的危害: (1)降低工件的承载能力 (2)使工件的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 (3)降低工件的耐蚀性
1 回复
主, 塑性加工性能变差; 变形速度较大,热效应起主导作用,
塑性加工性能变好. (3)应力状态的影响 压应力的数目越多,金属的塑性越好。
拉拔时金属应力状态
1.滑移
滑移是指在切应力作用下,晶 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滑移面) 和晶向(滑移方向)相对于另一部 分发生的滑动。
外力(F)在某晶面上产生的应 力可分解为正应力(σ)及切应力 (τ)。
正应力只能引起晶格的弹性伸 长,而切应力则可使晶格在发生弹 性歪扭之后,进一步使晶体发生滑 移。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1)
2021/4/9
本章总结
➢ 滑移及孪晶的概念,特点及异同; ➢ 三种典型的晶体结构滑移特点的比较; ➢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特点; ➢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 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性能变化; ➢ 再结晶温度与再结晶退火温度。
46
2021/4/9
一、填空
课堂练习
1.金属材料经压力加工变形后,不仅改变了
❖ 加载时,各晶粒的滑移面和滑移方向相 对于受力方向是不相同的,那些受最大或 接近最大分切应力位向的晶粒处于软位向。 ❖ 分批,逐步的进行,从软位向到硬位向, 从少数晶粒到多数晶粒,从不均匀变形到 均匀变形。
21
2021/4/9
22
2021/4/9
§3.2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 1、晶粒内部组织发生变化,产生 加工硬化现象; 2、纤维组织; 3、织构——择优取向 ; 4、残余内应力 。
50
D较小,物理化学性能恢复,内应力显 著降低,强度和硬度略有降低——去应力 退火。
33
2021/4/9
2.再结晶
❖ 新核的形成、长大过程,无新相生成;
❖ 加工硬化消除,力学性能恢复,显微组织 发生显著变化→等轴晶粒,强度大大下降;
❖ 再结晶退火:消除加工硬化的热处理工艺
❖ 再结晶温度:纯金属 TR=(0.4-0.35)Tm(K) 合金:TR=(0.5-0.7)Tm(K)
27
2021/4/9
位错强化
塑性变形→位错开动→位错大量增殖→相互作用→运动阻力 加大→变形抗力↑→强度↑、硬度↑、塑性、韧性↓
位错强化:位错密度↑→强度、硬度↑
28
2021/4/9
2.纤维组织
29
2021/4/9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1
σ
τ R = σ /2 λ =45º φ =45º
Adapted from Fig. 7.8, Callister 6e.
二、滑移的位错机制
晶体的滑移借助位错在滑移面上的运动逐步实现的
DISLOCATION MOTION
• Produces plastic deformation, • Depends on incrementally breaking bonds.
CRITICAL RESOLVED SHEAR STRESS
• Condition for dislocation motion:
τR > τCRSS
typically 10 -4 G to 10 -2 G
• Crystal orientation can make it easy or hard to move disl.
σ
τR = σ cos λ cos φ
σ
σ
τR = 0 λ=90º
τR = 0 φ=90º
τR = σ/2 λ=45º φ=45º
λ=90º- φ 当 φ=45º 时,取向因子有最大值 1/2 ,此时得 到最大分切应力,滑移处于最有利的取向,也 称软取向。 当 φ=00 、 90o 时 , 取 向 因 子 为 0 , 称 为 硬 取 向。 最大分切应力正好落在与外力轴成45º角的晶 面以及与外力轴成45º角的滑移方向上。
两根互相垂 直的刃型位 错的交割 刃型位错中 的割阶与扭 折形成 两个螺型位 错的交割 刃型位错与 螺型位错的 交割 带割阶位错 的运动
材料的变形与再结晶
如果发生双滑移或多系滑移,会出现交叉形的滑移带
交叉形的滑移带
3. 交滑移
螺位错在不改变滑移方向的情况下,从一个滑 移面转到另一个滑移面的过程。
塑性变形行为对材料力学的影响
塑性变形行为对材料力学的影响塑性变形是指在材料受到外力作用下,保持形变的能力,而不会恢复到原始形状。
它是材料力学中的重要现象,对材料性能和力学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塑性变形行为对材料力学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材料强度、韧性、疲劳寿命和变形机制的影响。
首先,塑性变形对材料强度的影响是显著的。
在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塑性变形能够增加其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
塑性变形使材料内部的晶体结构发生重新排列和畸变,形成了更多的位错和晶界,这些缺陷可以阻碍传递应力,提高材料的强度。
例如,在金属材料中,塑性变形能够使晶粒细化,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其次,塑性变形对材料韧性的影响也是重要的。
韧性是材料抵抗断裂和破坏的能力,也是衡量材料耐用性的重要指标。
塑性变形可以使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大量的塑性变形能量吸收,从而提高材料的韧性。
塑性变形减缓了应力集中和裂纹扩展的速度,增加了材料的断裂韧性。
同时,塑性变形还可以通过分散和吸收裂纹能量来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
此外,塑性变形还对材料的疲劳寿命产生了影响。
疲劳寿命是材料在循环载荷下发生断裂或失效的程度。
塑性变形会导致材料内部形成许多微观缺陷和位错,这些缺陷和位错会催化和加速疲劳裂纹的产生和扩展。
因此,在疲劳加载下,塑性变形可能导致材料疲劳寿命的缩短。
研究表明,在低应力幅值下,材料的疲劳寿命受到塑性变形的支配,而在高应力幅值下,疲劳寿命受到裂纹扩展的支配。
最后,塑性变形行为对材料的变形机制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材料的力学行为可以分为弹性和塑性变形两种。
弹性变形是可逆的,当外力去除时,材料会恢复到原始形状,而塑性变形是不可逆的,材料无法完全恢复到原始形状。
塑性变形机制涉及材料内部位错的移动和重排、晶粒滑移、孪晶和晶间滑移等过程。
这些变形机制的存在和相互作用直接影响材料的变形行为和性能。
综上所述,塑性变形行为对材料力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塑性变形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但也可能缩短材料的疲劳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2、滑移系 金属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沿滑移面和滑移方向进行的切变
过程。 滑移面:面间距最大原子最密排晶面。 滑移方向:原子最密排的方向。 一个滑移面与其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组成一个滑移系。
滑移系越多,金属的塑性越好,但并不是唯一因素。 金属的塑性还受温度、成分和预先变形程度等的影响。
24
滑移:是靠位错沿滑移面的运动而实现的。 当位错移动到晶体表面时,便产生大小为 b 的滑移台阶,若
有大量位错沿滑移面上运动到表面,宏观上,晶体的一部分 相对另一部份沿滑移面发生了相对位移,这便是滑移。 滑移矢量与柏氏矢量 b 平行。
刃位错的滑移过程 a)原始态晶体,b,c)位错滑移中间阶段;d)位错移出晶体表面,形成一个台阶
上有2个滑移方向,共有6×2=12 滑移系。
11
bcc金属的滑移系:除{110}晶面族外,也可为{112}和 {123}晶面族,此三种滑移面及其共同的滑移方向<111> 的组合,总共有48个可能的滑移系。
bcc金属滑移系虽较多(为fcc 4 倍多),但其滑移面原子密 排程度不如 fcc ,滑移方向数目也较少,故其塑性不如fcc金 属好。
即为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定律。
c-临界切应力,为材料常数,
与晶体取向无关。
22
转动原因:晶体滑移后使正应力和切应力分量组成了力偶。 转动结果:使滑移面法线与外力轴夹角φ增大,使外力与滑
移方向夹角λ变小。
23
6、滑移机理: 若将滑移设想为刚性整体滑动,所
需理论临界切应力值比实测临界切 应力值大3~4个数量级。 实际上,滑移是通过滑移面上位错 的运动来实现的。
面心立方晶格金属中不同晶面的面间距
(纸面为(100)面,所示晶面垂直于纸面)
15
3)一个滑移面和其上的一个滑移方向构成一个滑移系。
滑移系越多,金属发生滑移可能性越大,塑性也越好,其中 滑移方向对塑性的贡献比滑移面更大。
因而金属的塑性,fcc>bcc>hcp 。
三种典型金属晶格的滑移系
晶格
体心立方晶格
当其达到临界分切应力(屈服强度),开始滑移塑变(屈 服)。屈服发生在取向因子最大的滑移系上。
21
当滑移面、滑移方向与外力都呈45°角时(φ=λ= 45°),滑 移方向上切应力最大(软位向),因而最容易发生滑移。
P cos cos cos cos
A
当σ=σs时,晶体屈服,开始塑变
c s cos cos
此外,fcc晶体派-纳力要低的多, 从而其内位错较易滑移。
12
3)密排六方(hcp)金属:情况较为复杂 其滑移面和三个滑移方向常因具体金属的晶格常数(c/a)和
温度不同而发生变化。 通常,只有一个滑移面(0001)和三个滑移方向 112,0 共有
1×3 = 3个滑移系,如镁、锌、钴等。
密排六方金属滑移系少,滑移过 程中,可能采取的空间位向少, 故塑性差。
1
第一篇 材料的变形
2
第三章 材料的塑性变形
3
一、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4
塑性变形
当材料所受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开始发生不可逆的永久变 形,又称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对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材料的强度和塑性是两个重要的力学性能,它决定了零构件
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成形的工艺性能。
了解塑性变形的本质、特点, 宏观及微观组织变化规律,
25
螺位错的滑移: 位错线向左移动一个原子间距,则晶体因滑移而产生的台阶
亦扩大了一个原子间距。
13
4、滑移变形的特点 : 1)滑移只能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发
生。产生滑移的最小切应力称临界 切应力。
14
2)滑移常沿晶体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发生。 因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之间原子间距最大,结合力最
弱,产生滑移所需切应力最小。
沿其发生滑移的晶面和晶向分 别叫做滑移面和滑移方向。
通常是晶体中的密排面和密排 方向。
5
锌 单 晶 的 拉 伸 照 片
6
一、滑移变形
1、滑移现象: 表面经抛光的金属单晶体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屈服强度
时,在表面会出现一些与应力轴成一定角度的平行细线。 在显微镜下,此平行细线是一些较大的台阶(滑移带)。 滑移带:又是由许多小台阶组成,此小台阶称为滑移线。
钴单晶形变时的滑移
7
塑性变形的方式和特点
有助于发挥金属的性能潜力, 正确确定各种加工工艺。
一、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单晶体受力后,外力在任 何晶面上都可分解为正应 力和切应力。
正应力:只能引起弹性变 形及解理断裂。
外
切
力
应
在
力
晶
作
面
用
上
下
的
的
分
变
解
形
只有在切应力的作用下, 金属晶体才能产生塑性变 形。
金属材料常见的塑性变形方式:滑移和孪生两种。
面心立方晶格滑移面 {110}滑移 方向{111} {110}
{111}
滑移系
密排六方晶格
16
典型材料的滑移系:
17
4)滑移时,晶体两部分的相对位移 量是原子间距的整数倍。
滑移结果在晶体表面形成台阶,称滑 移线,若干条滑移线组成一个滑移带。
铜拉伸试样表面滑移带
18
5)滑移的同时伴随着晶体的转动 晶体发生塑变时,常伴随取向改变。 若无夹头约束,滑移面无转动,拉力轴取向须不断变化。 若夹头不动,即拉力轴方向不变,晶体须不断发生转动。
9
滑移系
3、晶体的主要滑移系: 随其晶体点阵的不同而异。 1)面心立方(fcc)金属: 滑移面为{111},共有 4 组; 滑移方向为<110>,每个滑移面
上包含 3 个滑移方向。 共有4×3=12个 滑移系。
10
2)体心立方(bcc)金属: 滑移面:为{110}晶面族,共有 6 个面; 滑移方向:为<111>晶向族(立方体对角线);每个滑移面
无夹具约束,晶面相互移动而滑移面无转动
有夹具约束,滑移面发生转动
19
切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和滑移面向外力方向的转动。
20
5、滑移的几何学 作用在滑移系上的分解剪切应力:
P cos cos cos cos
A
φ-外应力与滑移面法线的夹角; λ-外应力与滑移向的夹角; σ-拉伸应力;
cosφcosλ-称为取向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