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革与革命的思索
革命与改革:历史变革的重要意义
革命与改革:历史变革的重要意义革命与改革:历史变革的重要意义革命与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们代表了历史变革的重要意义。
革命与改革的出现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制度的改变,都需要革命与改革的推动。
历史的革命与改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塑造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革命与改革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革。
历史上的政治革命,如法国大革命、十月革命等,打破了封建专制制度,实现了政权的民主化与权力的公正分配。
这些政治革命激发了人们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愿望,奠定了现代国家政治体制的基础。
同样,现代社会中的改革也在持续推动政治体制的进步。
例如,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政治体制的民主化与市场化进程,增强了政治制度的活力。
其次,革命与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历史上,农业革命的出现实现了从狩猎采集时代向农耕社会的过渡,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食物与资源。
工业革命的到来,使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推动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而当代社会中的改革也起到了类似的作用。
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开放,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货币财富的积累。
改革的目的是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等手段,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与就业机会。
再次,革命与改革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与文化传统。
历史上,宗教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发生,改变了人类的信仰观念、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
革命推动了新的思想观念的诞生与传播,丰富了人类的文化遗产。
当代社会中的改革同样深入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与文化传统中。
例如,教育改革的进行,塑造了新一代的知识结构与人文素质,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
革命与改革的深入推动,不仅促进了人类经济的发展,更为人类整体思想观念的进步提供了动力。
最后,革命与改革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历史的革命与改革通过推翻旧的制度与体制,使人类社会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简介革命和改革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的一种方式,通过推翻旧体制,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和提高。
而改革则是在现有体制内进行的调整和变革,同样旨在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就革命和改革两者在解放生产力方面的作用进行探讨。
革命与生产力解放革命往往伴随着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促使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等得以更新,从而最终导致生产力的解放。
历史上许多革命都是由于生产力受到制约而爆发的。
例如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工厂制度的出现和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解放,使生产率得以大幅提升,从而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革命实践案例分析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一次革命。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沙皇制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这场革命中,通过彻底改革社会制度,俄国大幅解放了生产力,尤其是工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为苏联后来在工业化进程中取得巨大成就奠定了基础。
改革与生产力解放与革命相比,改革更多地是从体制内部进行的调整和变革。
通过改革可以优化生产关系,激发生产活力,提高生产效率。
改革的关键在于适时合理地调整制度机制,为生产力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例如改革开放的中国,通过一系列经济体制变革,引进市场经济机制,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改革实践案例分析中国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
改革开放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宗旨,引进市场机制、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中,中国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的历史性跨越,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福利得到显著提升。
总结革命与改革都是解放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二者有着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革命强调通过根本性的变革解放生产力,而改革更注重在现有体制内部进行的调整和优化。
在实践中,不同国家和地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促进生产力的解放,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读《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有感
读《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有感摘要: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新变化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将再次出发,把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贯彻到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将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开始新的征程。
关键词:“改革” 十八大“改革”是十八大报告中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全文出现86次。
所以,今天我们有必要重读《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篇文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这篇文章中关于改革的深刻含义。
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之原因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之所以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主要原因有:第一,社会主义改革不是那种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但也不是个别方面和环节上的细枝末节上的修补,而是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第二,改革必然会涉及和引起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必然会引起人们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必然会触及到每个人的实际利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调整。
从改革引起的社会变革和深度来说,他实际上是一场新的革命;第三,改革的目标同过去革命的目标一样,都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正是在解放生产力的意义上,强调“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及其重要经验文章中有一句话,说:“改革能否成功,再过几年就能看清了。
”那么,我们今天看来,改革是成功的吗?很明显是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实力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明显得到改善,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另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攀升,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等等。
我们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归根结底,就是“一条道路”“一个体系”“一种制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清朝后期的政治改革与革命思潮
清朝后期的政治改革与革命思潮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后期面临了严重的政治困境和革命思潮的冲击。
这一时期的政治改革和革命思潮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重要事件。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清朝后期的政治改革和革命思潮。
首先,清朝政治改革的尝试。
面对国家政治的腐败和军队的衰落,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呼吁进行政治改革。
其中,戊戌变法是清朝政治改革的重要一环。
戊戌变法是慈禧太后与广东总督张之洞等人共同提议的政治改革方案。
变法的目的是要推行一系列西式的政治制度,包括设立国会、设立新的政府机构等。
然而,由于慈禧太后的干预,变法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尽管如此,戊戌变法对后来的政治改革思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奠定了后来革命的基础。
其次,革命思潮在清朝后期开始兴起。
在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革,社会各阶层的不满情绪逐渐积聚。
这种不满情绪促使了革命思潮的涌现。
康梁争议是清朝后期革命思潮的一个重要事件。
康梁争议是清末的一个学术争议,争论的焦点是关于中国应该如何改革的问题。
康梁争议揭示了清朝政府对于改革的困惑和无能,也加剧了社会动荡的局势。
此外,辛亥革命是清朝后期最重要的革命事件之一。
辛亥革命打破了中国千年封建王朝的格局,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开启了现代化建设的篇章。
而清朝后期政治改革和革命思潮的兴起,也与西方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接触并吸收了西方的思想和文化。
这些新思潮对于中国传统观念的冲击和改变,催生了丰富多样的政治理论和改革主张。
例如,《资政新篇》等著作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方案,为后来的政治改革和革命思潮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的来说,清朝后期的政治改革和革命思潮是中国近代史中重要的一段历史。
政治改革的尝试为后来的革命奠定了基础,革命思潮的兴起则标志着中国社会的彻底转型。
这一时期的政治改革和革命思潮也表明了中国社会对于改革和革命的迫切需求,以及中国人民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利益而不断努力的精神。
这段历史不仅在政治上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对革命与改革的理解
对革命与改革的理解摘要: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对革命与改革的思考和实践不断涌现。
文章分别从革命与改革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不同学派、学者对革命与改革的不同理解;自己对革命与改革的理解及如何对待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革命改革哲学一、导言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曾发生过众多革命、改革,如梭伦改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中国辛亥革命等,这其中有的成功,有的失败。
因此,不同人对革命与改革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有的认为要革命,不要改革;有的认为要改革,不要革命。
大家各执己见,莫衷一是。
革命与改革, 既是人类社会进程中的重大实践问题, 又是马克思主义历史本体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因此笔者从哲学的角度探讨如何理解革命与改革。
二、革命与改革(一)革命和改革的概念1.革命革命即社会革命,是指先进阶级运用暴力手段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 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 它是对既存的生产方式、社会结构与思想意识形态进行的根本性变革与重构, 从而把人类社会推向更高阶段,实现社会形态质变和飞跃的阶级斗争。
任何类型的社会革命, 它都能直接地解放生产力, 调动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 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改革改革是在不改变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 由统治阶级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的历史活动。
它是一定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新举措。
3.革命与改革的关系革命与改革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形式,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两者的联系是它们都主张变革现存的政治制度模式,都能起到变革社会的作用。
两者的区别可以从它们的背景、方式、根本目的、对生产力影响四个方面分析。
改革时社会背景相对平和,而革命时社会背景相对动荡;改革是国家和政府主动采用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而革命是为了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在改革的同时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而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在革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生产力等进行重建,因此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对中国近现代史上革命与改革的看法
对中国近现代史上革命与改革的看法一.摘要: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二.关键词:三.正文:中国近现代史是区别于世界近现代史,专以中国为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叙述主体的一门学科。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1840-1919年)、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1949年)、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2006年)。
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
主要是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为代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2、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继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
思想启蒙、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和新文化运动兴起,构成了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3、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
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经历了“学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思想历程。
中国人民第一次真正找到自己的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路。
1918年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后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1922年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标志开始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1927年工农武装割据的提出表明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1945年中共七大思想形成,是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1953—1956年三大改造,把主义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1956年中共八大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探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为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
学习与探究之一:“改革与革命”辩论会—以俄国为例
程度上: 改革有两种: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 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 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而革 命是对旧的事物或思想进行彻底的变革的一种形式。 内容上:改革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 化改革,革命是对这些方面的彻底变更。 性质上:改革有奴隶主阶级改革、地主阶级的改革、 资产阶级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革。当然,革命也包括 这些。 背景上:改革时社会背景相对平和;革命时阶级关系 错综复杂,阶级矛盾走向激化,社会相对动荡。
一、改革与革命的概念与区别
含义上: 改革是要革除社会制度中落后、腐朽的部分,完
善当前的制度,使之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例如: 技术改革、改革经济体制 、宗教改革。改革的实质 应该是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 的调整变动。因此,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那 么,一定程度上说,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是一部人类不断完善社会机制的历史演进过程。这与 疾风暴雨般的革命有区别。
方式、力量上:
改革是国家和政府主动采用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渐进的变革 方式;而革命一般是自下而上的、社会阶层广泛参加的暴力方式。
根本目的上:
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革命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 立新的社会制度。
生产力影响上:
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 与改进,因此,在改革的同时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 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而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 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在革 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生产力等进行重建,因此要花费一定的 人力、物力和时间。革命往往是疾风暴雨、剧烈的社会变革。
改革与革命——精选推荐
改革与革命摘要:作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两种主要方式,改革与革命,同时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历史的长河中,两者均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改革与革命之间存在联系,同时也具有相当的区别。
我们祖国如今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改革与革命,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充分肯定两者的作用。
关键词:改革;革命;社会发展;作用;马克思主义;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改革与革命,如同两种风格迥异的曲调,交织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这支主旋律之上。
改革,曲调较为平缓,如同涓涓细流,绵延不绝但不失力量;革命,节奏铿锵有力,如同汹涌波涛,卷起历史巨浪。
一、改革(一)定义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二)重要作用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社会改革所涉及的领域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等。
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
不同历史时期的统治阶级都曾经采取过一定的措施。
从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每一次正确的改革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
在我国古代的战国时期,早期在经济、政治、文化上比较落后的秦国正是通过商鞅变法得以强盛,为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秦王朝奠定了基础。
在西方,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最高统治者伯利克里,在经济政策、政治体制和军事等方面锐意改革,促进了古希腊的繁荣。
还有日本的明治维新、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等等。
就连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求助于改革。
恩格斯对此进行了这样的分析:“猛烈增长着的生产力对它的资本属性的这种反作用力,要求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本性的这种日益增长的压力,迫使资本家阶级本身在资本关系内部可能的限度内,越来越来把生产力当作社会生产力看待。
”①(三)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近代改革和革命的分析
中国近代改革和革命的分析中国近代改革和革命的分析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撞开了中国的国门,鸦片战争爆发,自此,中国被迫开始了近现代的历史。
1949年新中国成立,彻底结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
也就是说,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
应该说,近现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非要给近代和现代一个区分的标志,那就是五四运动。
原因就在于1840至 1919年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非无产阶级领导。
纵观整个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争取富强、民主和独立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改革和革命始终与之伴随。
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篇章,天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立宪运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这些都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催化剂。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已经腐朽没落、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但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
1840年,大英帝国因为林则徐虎门销烟挑起鸦片战争。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随后,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竞相侵略、瓜分中国。
他们通过发起战争勒索巨额赔款,侵占中国领土,并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强行在中国推行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从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一次次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亡国灭种的危机威胁着古老中国。
在民族危难之际,一批批民族精英觉醒,一代代仁人志士奋发,为反对外来侵略,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奔走呼告、寻求变革。
太平天国是清朝后期由洪秀全(称号“天王”)所领导建立的政权,成立于1851年,其前身为1843年创立的“拜上帝会”,1853年建都天京(今南京),曾占领长江中下游地区,1864年天京陷落止,是中国近代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洪秀全从当时从西方传入的新兴宗教基督教得到启发,他所领导的起义假借基督教反清使一般老百姓感到新鲜,同时也与当时老百姓希望求变的思想相契合,因此对于当时处于半殖民地社会的群众有着很大的号召力。
改革就是一场革命的体会
改革就是一场革命的体会改革,是一场与时俱进的革命。
无论是政治体制、经济模式还是社会风气,改革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正如毛泽东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只有对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才能找到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改革就是一场政治体制的革命。
政治体制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改革就是要不断完善政治体制,使之更加民主、法治、透明。
通过改革,我们可以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权益,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改革就是一场经济模式的革命。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改革的核心内容。
改革就是要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只有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改革还要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改革还是一场社会风气的革命。
社会风气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改革就是要倡导文明、守法、诚信的社会风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
改革,不仅仅是一次表面的变革,更是一次深层次的革命。
它要求我们在思想观念、制度机制、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人民的期盼。
改革需要勇气和智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正如邓小平所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
”只有不断推进改革,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民众的幸福安康。
改革,就像一场革命,它要推翻旧的陈规,打破旧的束缚,迎接新的挑战。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
我们要坚定改革的信心,勇于面对困难和阻力,敢于创新和突破。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迈向新的高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改革就是一场革命,它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的命运。
对“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认识
对“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认识**:**学号:专业:班级:组别:学院: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引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
研究这一思想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提要】邓小平;改革;中国;革命【正文】一、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思想的形成(一)源于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最集中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二)源于对中国发展落后的深刻反思“文革”十年内乱造成了灾难性后果,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人民群众生活依然贫困。
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社会从1958年到1978年二十年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
所以,实行改革开放是加快国家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必然选择,也是唯一出路。
(三)源于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反思。
当时,世界经济、科技快速发展,我国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197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印度,只有日本的1/20,美国的1/30。
科技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40年左右。
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纠正了对社会主义的错误理解,剥去了附加在社会主义上的错误认识,为实行改革开放奠定了认识论基础。
二、“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思想的深刻内容(一)第二次革命的领导和依靠。
邓小平说过“改革这件事是够大胆的”、“是有风险的”,所以必须有正确的领导和强大的依靠。
第二次革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工人阶级作为改革的领导力量,依靠的是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人士。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改⾰也是⼀场⾰命改⾰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具体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论从改⾰在解放⽣产⼒和发展⽣产⼒⽅⾯所起的巨⼤作⽤看,还是从引起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变⾰的深度和⼴度看,都可以说是开始了⼀场新的⾰命。
第⼀,说改⾰是中国的第⼆次⾰命,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命⽽⾔的。
改⾰的性质同过去的⾰命⼀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产⼒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落后的状态。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改⾰是中国的第⼆次⾰命。
第⼆,说改⾰是中国的第⼆次⾰命,是从解放⽣产⼒,扫除发展⽣产⼒的障碍这个意义⽽⾔。
⾰命是解放⽣产⼒,改⾰也是解放⽣产⼒,从这个意义上说,改⾰也可以叫做⾰命。
第三,说改⾰是中国的第⼆次⾰命,是从改⾰的深刻性和⼴泛性⽽⾔。
经济体制及相关体制的改⾰调动了社会各⽅⾯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产⼒的发展,引起了整个社会关系和社会⽣活的深刻变化。
我国社会主义改⾰的性质,从解放⽣产⼒、改⾰的深度和⼴度的看,改⾰是中国的第⼆次⾰命,是对旧体制的⾰命性变⾰;从改⾰的发动、主体、过程和效果作⽤看,改⾰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我发展的直接动⼒。
⼀、改⾰也是⼀场解放⽣产⼒的⾰命1、改⾰是解放⽣产⼒的第⼆次⾰命。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存在着束缚⽣产⼒发展的若⼲因素,同样存在着解放⽣产⼒的问题。
旧体制的各种弊端的最⼤的危害,就是束缚了⽣产⼒。
消除各种弊端就是解放⽣产⼒。
消除这些弊端的唯⼀有效的⽅法,就是改⾰。
社会主义⾰命是解放⽣产⼒的第⼀次⾰命,改⾰是解放⽣产⼒的第⼆次⾰命。
2、改⾰不是对旧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
改⾰具有深刻性,改⾰不是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根本性变⾰;改⾰具有全⾯性,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以及其他体制都进⾏改⾰;改⾰具有持久性,社会主义⾰命发⽣在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折时期。
因此,改⾰在⼈类历史上的作⽤在历史的跨度上远远地超过了⾰命。
浅谈历史上的改革和革命
浅谈历史上的改革和革命摘要: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对于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产生的这种桎梏,可以有改革和革命两种情况出现。
改革和革命是实现社会变革的两种基本手段。
关键词:改革,革命,阶级引言改革和革命这两个词,从我们接触历史的时候开始,就基本开始陪伴着我们了。
在这门近现代史课程中,老师也多次提到了辛亥革命和文化大革命,以及课本的最后一个章节讲的改革开放,所以这次的论文主要以改革和革命展开进行反思。
以史为鉴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纵观中国近代史,这一金玉良言更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近现代史这一阶段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足以让每一个国人深刻反思并总结。
我们了解历史,并不是为了应付教育和考试,也不是为了成为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我们了解历史,是因为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我们了解历史,是因为是以史为鉴,我们可以吸取历史教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
历史,是时间留给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
改革与革命的对比而从我们接触近代历史开始,改革和革命就一直伴随在我们的课本上、记忆里。
那改革和革命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呢?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改革和革命又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呢?这就是我现在需要分析的问题。
其实,无论是改革还是革命,其产生的根本原因都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改革和革命都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对于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产生的这种桎梏,可以有改革和革命两种情况出现。
通过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形态中,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做了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关于改革与革命的思考
观点引自《人民日报》1993年5月7日王贵秀的文章。
5.把改革称为一场“革命”,这是就改革的性质和意义而言的。
“革命”是一个多意词,虽然它主要是在政治斗争的意义上来使用的,是个政治概念,但是它也在转意上常被使用。
判断一个变革是不是革命,不是看其政治宣传,而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标准,看其是否解放生产力,或者说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具有解放意义。
我们说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以生产力标准来认定的。
改革是一场革命,搞现代化建设也是“革命”。
这两者都是“革命”,但他们所表述的“革命”涵意是不一样的。
改革是“革旧体制的命”,现代化经济建设是“革自然界的命”。
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第二次伟大革命,从理论上说,是一个包括多方面、多层次、具有多重涵意的综合性革命。
改革是这场伟大革命中任务最艰巨、社会震动面最巨大、对于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最有直接意义的革命,因而也是最引人注目的革命。
但它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不具有唯一的革命意义。
这些观点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学德育工作内部参考》1993年第一、二期合刊,石仲泉的文章。
这里涉及了许多理论问题,如判断革命的标准,“综合性革命”的概念等。
6.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里的意思是说,在完成消灭剥削制度的社会革命之后,还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就我国的改革所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可以说是又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
”这个观点引自薛驹主编《十四大报告二十二讲》赵曜的文章。
7.作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改革,不是泛指,而是特指。
就是说,它不是指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方面的经常性的调适。
这种调适在过去、现在、将来都是需要不断进行的,它不一定都具有革命的性质。
我们所说的作为“第二次革命”的改革,是特指我国80年代初开始进行的这场改革。
我们要从这一特指的含义上去深刻理解和说明改革的性质问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即实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进而于1953年开始到1956年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改革和革命的认识
对改革和革命的认识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拥有许多变化的时代,改革和革命是这段历史中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
改革和革命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不断改变着中国历史的轨迹,成就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发展和历史繁荣。
改革和革命是寻求改善社会生活现状以及创新发展的解决手段。
“革命”是指阶级斗争以及社会变革的艰苦努力,“改革”是指通过经济和政治制度及其衍生制度配置来加快中国发展。
用改革和革命的方式来实现中华民族的发展,是中国发展近代和当代历史上的主旋律。
中国历史上改革和革命共同创造了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神奇。
毛泽东曾经说过:“变革就是革命,改革就是变革。
”改革和革命的概念是紧密联系的,而且有正反两方面的内涵。
改革和革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两大动力,没有这两种力量的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就不可能取得突飞猛进的经历,中国的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事件,正是运用了改革和革命的双重力量而受到极大鼓舞。
改革和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确立了中���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力量。
在中国近代史上,改革和革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为我们这一代人准备了一个更好的未来。
它们是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文化发展及政治制度等各方面变革的使者,已经从浩瀚的历史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承载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光荣历史使命。
改革和革命也是促进全球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和世界文化的发展经历密不可分,改革和革命的精神也影响了全球的发展。
在这个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改革和革命所传递的信息——“世界一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及其极大的力量也日渐��树到世界各个角落。
中国人对改革和革命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更是一种责任和信念。
只有深刻的洞察力和信心,才能把改革和革命发挥出永无止境的能量,延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自省、改变、启迪”,也将是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中焕发出来的最耀眼的光芒。
怎样认识近代历史上的革命与改革问题
怎样认识近代历史上的革命与改革问题革命与改革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现象,诸如发生过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中国的辛亥革命等;也出现过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国戊戌变法等一系列改革。
如何评价革命与改革,既是近代史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也是学术热点问题。
世界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大致都是通过改革和革命这两种形式。
要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眼:1、革命与改革的主要特点。
综合近代史上的一系列革命,基本是以实力雄厚的资产阶级为领导者,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力,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或战争,以暴力推翻旧的统治,夺得政权,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中改革派利用政权的力量,通过采取自上而下的改革措施,实现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变,建立近代化国家。
近代日本、俄国是改革的典型。
2、革命与改革的主要区别:第一:革命与改革含义上的区别:在近代与现代,革命不仅具有政治制度变革的意义,而且已经是一场以民主制度取代专制制度的巨变。
同时,革命一词亦从此被用来形容思想、文化、宗教、政治、经济、科技、产业等一切社会领域的决定性发展和关键性变革。
其突进与强进的发展状态,更是常常被人用革命一词以概括之和形容之。
英文 revolution ——革命、突进一词,与 evolution ——演化、渐进一词的区别,便意在其中。
由是,我们就能够给革命以这样一个定义:首先,革命——不论它采取任何形式,都是历史的一个普遍变革进程。
其次,革命还含有迅疾推进甚至强制推进这一历史变革进程的意义。
而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以自我完善或持续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它一般是渐进的过程。
第二:从类型上看,改革因背景和国情的不同,复杂多样,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内部的政策调整,实现富国强兵,一类是促进社会新旧制度的转变如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革命因发生的原因和革命的内容和暴力形式可分为有三类,一种是民族战争,如美国独立战争等;一类是国内战争,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等;一类是实现和维护国家的统一战争,如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国家统一战争、美国内战等。
社会变革与改革和革命
社会变革与改革和革命从政治学角度来看,革命和改革都是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表现形式。
革命可能是现代化的起点,但革命不是万能的,一个国家不能一直处于革命性的政治运动状态,否则就没有机会进行现代化建设。
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就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苦难和损失。
同时,革命的成果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所谓“毕其功于一役”的革命是不可能存在的,革命不会使新的政治体制绝对完善,完善的手段只能依靠改革,改革是对革命后社会有条件的扬弃,体现着社会变化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在某种意义上,改革是一场比革命更加艰难的进程,它是一份对智慧和勇气提出更高要求的事业,改革者所面临的问题比革命者更为困难。
原因在于:首先,改革者既要反对保守者,又要反对激进者。
保守者会阻挠改革的进程,而激进者则有可能过于急躁而把改革引向失败。
改革者应当采取弹性政策,尽量使其政策具有最大适应性。
革命者的目标很明确,竭力使政治两极化,政治问题简单化,以分清敌我阵线。
所以革命者是在分裂社会力量,而改革者则要驾驭各种社会力量。
因此,改革者应该具有比革命者更高超的政治才干。
其次,改革是一场渐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政治秩序的发展。
这就要求改革者要精心设计和控制社会变革的速度、方式和时机。
而革命是一场暴烈的社会运动,任何破坏现存的统治秩序的行为对革命者都是有利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革命者的任务就是破坏秩序,而改革者的任务则是要控制秩序。
最后,改革无论是以变革社会经济结构为开端,还是以变革政治体系为开端,最终都是为了达到社会经济结构与政治体系均衡发展,而不是互相牵制。
因此,改革者选择什么样的改革战略,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近代以来,世界上出现了不少为实现现代化而进行的改革。
有的改革成功了,使国家走上了现代化的辉煌;有的改革失败了,使国家出现了“现代化中断”。
全面的闪电式改革是一条失败之路,而分项的渐进式改革则有成功的可能。
中国和苏联改革的不同命运,就说明了政治制度本身的重要性以及改革战略选择的重要性。
革命与改革专题讨论
两种典型观点: 第一种:中国革命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近代中国 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完成反帝反封的历史任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种:近代中国革命太多,造成太多的牺牲和损失, 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即“告别革命”论,如太平天 国、辛亥革命、十年内战、解放战争等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有两种表现 形式:
总结:革命与改革(改良)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 取决于当时的具体历史环境。就近代中国而言,先 辈都曾希望通过和平的改革实现国家民族的独立和 富强,但实践证明这是行不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旧中国,只有通过彻底的革命才能真正实 现国家的独立,因此,近代中国的革命是被“逼” 出来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当革命取得胜利, 对旧的社会秩序进行毁灭性的扫荡并建立新的社会 制度后,又需要经过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进行一步 一步的改革,这就是我们现在主要是通过改革而不 是提倡革命的原因所在。
革命:在短时间内改变原有的社会秩序,然后在这个 基础上推进各项改革。 改革:在原有社会秩序下进行渐进的改革,也称改良, 它是人类历史前进的基本方式,而革命是它的补充方 式。 一般意义而言,革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在短时 间内对阻碍社会前进的旧事物所起的扫荡作用是平时 无法比拟的,要彻底得多,而改革对社会的冲击和破 坏力相对较少,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改 革革命与改革(改良)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取决于 当时的具体历史环境。
世界历史发展情况:
美国经过独立战争、南北战争,法国经过法国大革 命,都曾造成巨大伤亡,但他们对旧的社会秩序进 行了彻底的扫荡,使其资本主义有了大发展。
德国、日本、意大利也经过一些战争,但整体来讲, 在历史转折的关头,没有像美国、法国那样对旧的 社会秩序进行较为彻底的扫荡,旧事物残留较多, 对以后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如何理解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如何理解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第一篇:如何理解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如何理解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表明,通过这场伟大革命的洗礼,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潮流,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党昂首阔步走在了时代前列。
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
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改革与革命的思考[*]【纲目号】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入此)【编著者】沈宝祥【作者】沈宝祥【原文出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原文日期】19940700【原文页号】290~297【出版单位】中央党校出版社【文献形式】文集邓小平同志一再把改革与革命相联系,他指出,改革是一场革命性变革,我们把改革当作是第二次革命。
他在一次同外宾谈话时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十四大以来,许多论著都在论述阐释这个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论著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很不一致,甚至观点相左。
这说明,对这个问题需要认真进行研究。
现在把我所看到的有关这个问题的不同论述摘录如下,以便于大家思考研究这个问题。
1.“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革命呢?我以为这样来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是要让我们懂得这场改革已经和将要引起的社会变革的重大、广泛和深刻,是要动员人们高度重视、郑重对待这场改革,以最大的热情和毅力从事这场改革。
”这是龚育之《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旗帜下》一文中的论点,引自学苑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的《扎根中国大地的科学社会主义》第21页。
2.“革命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从狭义讲的社会革命,一般指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的革命性变革,由此实现社会飞跃性发展。
”“另一种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重大社会变革,如产业革命、科技革命、文学革命、语言革命等等。
”“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是广义上的革命。
把它称为第二次革命,旨在表明它的深刻性。
”这个观点见于王梦奎主编的《学习十四大报告辅导》一书第18—19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
3.“有的同志为了论证‘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把革命区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认为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如同‘产业革命、科技革命、文学革命、语言革命’一样,‘是广义上的革命’。
在我看来,这种说法还不能使人准确地理解‘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深刻的命题。
”“同历史上我们党领导的第一次伟大革命相类似,它仍然属于社会革命的范畴,不过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革命,而是具有新的时代内容的特殊的社会革命。
”这是张式谷在《革命的传统含义和新的时代内容》一文中的观点,引自中央党校《党校科研信息》1993年第1期第6页。
这一观点是针对上引第二种观点的。
第二种观点把狭义与广义的革命放在一起,排列第一、第二,从逻辑上讲是欠妥的。
第三种观点提出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革命”和“具有新的时代内容的特殊的社会革命”两个新的革命概念,但作者未加阐释。
4.概括起来说,改革作为一种革命大体上应该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改革本身,或者说按其本性,就是一场革命。
因为它要从根本上改变原有体制,而不是对原有体制的一般调整、细枝末节的修补或改良。
这是改革的最本质规定性。
而就“从根本上改变”所要改变的对象这一点来说,改革作为“第二次革命”,是就革命的本意而言的,并非什么转义。
第二层含义,改革就其社会功能或社会作用来说,它就是一场革命。
第三层含义,改革就其结果或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深远意义来说,它也是一场革命。
这个观点引自《人民日报》1993年5月7日王贵秀的文章。
5.把改革称为一场“革命”,这是就改革的性质和意义而言的。
“革命”是一个多意词,虽然它主要是在政治斗争的意义上来使用的,是个政治概念,但是它也在转意上常被使用。
判断一个变革是不是革命,不是看其政治宣传,而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标准,看其是否解放生产力,或者说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具有解放意义。
我们说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以生产力标准来认定的。
改革是一场革命,搞现代化建设也是“革命”。
这两者都是“革命”,但他们所表述的“革命”涵意是不一样的。
改革是“革旧体制的命”,现代化经济建设是“革自然界的命”。
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第二次伟大革命,从理论上说,是一个包括多方面、多层次、具有多重涵意的综合性革命。
改革是这场伟大革命中任务最艰巨、社会震动面最巨大、对于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最有直接意义的革命,因而也是最引人注目的革命。
但它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不具有唯一的革命意义。
这些观点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学德育工作内部参考》1993年第一、二期合刊,石仲泉的文章。
这里涉及了许多理论问题,如判断革命的标准,“综合性革命”的概念等。
6.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里的意思是说,在完成消灭剥削制度的社会革命之后,还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就我国的改革所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可以说是又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
”这个观点引自薛驹主编《十四大报告二十二讲》赵曜的文章。
7.作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改革,不是泛指,而是特指。
就是说,它不是指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方面的经常性的调适。
这种调适在过去、现在、将来都是需要不断进行的,它不一定都具有革命的性质。
我们所说的作为“第二次革命”的改革,是特指我国80年代初开始进行的这场改革。
我们要从这一特指的含义上去深刻理解和说明改革的性质问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即实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进而于1953年开始到1956年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一时期(1949—1956),可以视为“中国的第一次革命”。
“第一次革命”所完成的,主要是占有关系上的革命,即从基本的私有制转向基本的公有制。
提出发展商品经济的口号,提出交换关系方面的革命的任务,并开始顺应商品经济的规律调整所有制的结构和形式。
这就是所谓“第二次革命”。
从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整结构的过程和任务来看,“第二次革命”主要的是交换关系上的革命,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占有关系和分配关系上的重大调整。
这些观点引自中央党校《党校科研信息》1993年第15、16期合刊李恒瑞的文章。
8.有的同志撰写的论述改革的文章,着重阐述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并引证邓小平同志1985年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改革是一场革命性变革”。
9.“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党和人民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党和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过长期奋斗、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又一次伟大革命。
”这是丁关根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中阐述的观点(见《新华文摘》1993年第1期第3页)。
10.“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我们完成的革命,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次革命。
这个革命,包括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另一个阶段是向社会主义过渡。
经过这两个阶段的革命,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我们开始的改革,则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这是龚育之在中央党校的报告中阐述的观点,见中央党校《报告选》1992年第9期第28页。
第9和第10两种观点的差别在于,前者将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为中国的第一次革命,后者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即社会主义革命)合起来作为第一次革命。
从以上所列10种观点可以看出,对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大家在理解上不完全一致,有的是很不一致。
对于改革是一场革命的理解,大致有三种:(一)认为改革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场新的革命;(二)认为改革本身就是一场社会革命。
(三)强调改革是革命性变革。
以上第一、二种观点,又有不同的理解,提出了狭义革命、广义革命、传统意义上的社会革命、具有新的时代内容的特殊的社会革命、综合性革命等概念。
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在逻辑上,就要回答什么是中国的第一次革命。
对此,也有几种看法。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的第一次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合起来是中国的第一次革命。
这里的关键是,社会主义改造是不是一次革命。
(三)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到1956年进行的从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是中国的第一次革命。
以上各种观点都涉及不少理论问题,限于篇幅,不便细述。
为了准确地理解改革与革命的关系,应当看一下邓小平同志的论述。
据我看到的,邓小平同志的有关论述有以下13次,现按时间顺序摘抄如下:1.1978年10月11日,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
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
”[①]这里,邓小平既讲革命,又讲改革,从总体上讲,是进行一场伟大的革命,从具体实践讲,是改革。
2.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中说:“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
”[②]3.1982年1月13日的一次讲话指出:“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
”“总之,这是一场革命。
当然,这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
”[③]4.1984年10月6日的一次谈话指出:“这几年进行的农村的改革,是一种带革命意义的改革。
”[④]5.1984年10月10日会见西德总理科尔时说:“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当然不是‘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革命。
”[⑤]6.1984年11月21日的一次谈话中说:“农村改革实际上是一场革命,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
”[⑥]7.1985年3月28日会见日本的二阶堂进时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⑦]8.1985年8月21日同外宾的谈话中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变革。
”9.1985年9月23日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
”[⑧]这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正式讲话,很明显,文字是经过仔细斟酌推敲的。
10.1985年10月15日的一次谈话中说: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革命。
”[⑨]11.1986年4月9日在会见外宾时说:“我们把改革当作是第二次革命。
”[⑩]12.1986年9月2日对美国记者说:“我们也说现在我们搞的实质上是一场革命。
”[①①]13.在南巡谈话中,邓小平明确讲了什么是革命,什么是改革,指出革命和改革都是解放生产力。
我们循着时间顺序仔细地读一下邓小平关于改革与革命的13次论述,就会发现,各次的讲法不完全相同,分寸不同,着重点不同,一些提法也不同。
邓小平曾经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