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物黄芩汤治疗手脚心发热

合集下载

黄苓汤专治手足烦热

黄苓汤专治手足烦热

黄苓汤专治手足烦热熟悉《金匮要略》的人,都知道妇人产后病脉症治篇有一首附方《千金》三物黄芩汤。

但是要谈运得好用得活的人,估计不多。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经常读书看医学杂志的同志,会发现介绍运用这个方子的文章很少。

其实这个方子如果掌握的正确的话很好使。

尤其是治疗手脚心发热的症侯,可以说是一个特效专方,效果显著。

手脚心发热,我在临床上可以说三天两头都会遇到,尤其是妇女。

《金匮要略》上说,此症乃产后血虚所致,后世的医书,包括现行的教材都认为是阴虚发热,虚阳外透。

在治疗上基本上都是六味地黄汤,桂技龙牡汤,青蒿鳖甲汤之类,滋阴潜阳,咸寒峻补,结果疗效一般,甚止是无效。

我早年也是这样认识和治疗的,结果很不理想,不知其他同道是否有同感。

对此曾很是郁闷,一个小小的手脚发热都摆不平,中医的疗效哪里去了。

西医治不了,也不稀罕去治,人家找到了中医,结果也是无可奈何。

此症,我看到的几乎没有一个是产后特有的症状,也许是我孤陋寡闻,看到的大都是无其它值得辨证的症侯,来诊的就一个突出的症状,手脚发热,大冬天别人冷得要命,她还要睡觉时把一双脚露在外边。

治不好,弄不懂,怎么办?继续读书,求证古人。

一日在温习《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症篇的三物黄芩汤时,思之良久,似有醒悟。

书曰:《千金》三物黄芩汤,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

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

附方《千金》三物黄芩汤方黄芩一两(《千金》作“二两”)苦参二两干地黄四两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多吐下虫。

我的理解头痛者乃外感,用小柴胡汤;不痛烦者乃内伤,烦通甚热义,用三物黄芩汤。

根据我以往用经方的体验,一方不应受本条限制,只要对证可以通用。

四肢烦热,就是手脚发热,不可局限于产后。

再看其他人运用此方的医案,我觉得应该在治疗手脚发热一症上试一试。

结果大获全胜,基本上拿下了这个不起眼的顽证。

其用法是以此方为基本方加减。

现举一例示之。

贾某女45岁陕西宝鸡市,2007年3月间来诊,主述:两颧发热十五六年了,手脚夏季出汗,其它几季发热发烫,冬天不怕冷,晚上睡觉只盖一层薄被子,双脚还要发热,只好露在外头。

【三物黄芩汤:专治手足烦热】

【三物黄芩汤:专治手足烦热】

【三物黄芩汤:专治手足烦热】
每天晚上睡觉就手脚发热,必须伸到被子外边去,整晚烦躁不安,怎么睡都不舒服。

经常容易口渴,早上睡醒之后,嘴里很干。

不太爱出汗。

头不痛。

舌质绛红,几乎没有舌苔。

手足烦热、口渴、舌质绛红,这些是阴虚火旺的典型症状
《金匮要略》“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

”三物黄芩汤,黄芩10-15克、苦参10-15克、生地黄20-30克。

三剂
黄芩大寒,味苦,治一切热证。

气寒能除热、味苦能燥热,清热消炎健脾的作用。

苦参苦寒,凉血、解热毒、清热利尿之功效。

生地用量要大一些,滋阴补血清热。

三药合用,清血热、润血燥。

本方主要是治疗血热之症。

三物黄芩汤的方症:手足烦热为主,一般还会出现口渴、口干,皮肤干燥潮红,小腹按下去特别软,舌质红,舌苔少等症状。

方子清血热、润血燥,肺结核、失眠、口腔溃疡,荨麻疹、皮癣、更年期综合症等,只要是辨证准确,由血热导致的,都可以用本方来加减治疗。

方症跟温经汤有些类似,都有烦热
温经汤证主要是以小腹里急后重、手掌发热为主;
三物黄芩汤证以四肢烦热、口干口渴、小腹软为特点。

方症与白虎汤证也很相似,都有发热、口渴,
白虎汤证以全身发热、出汗多、舌苔干燥为主要特点;
三物黄芩汤证以手足烦热为主,其他部位发热不明显。

手足烦热,尤其是女性朋友,这个方子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效果,自己抓的话剂量按黄芩10克、苦参10克、生地黄20克即可。

方中剂量都不算大,以先抓五剂为好。

三物黄芩汤治疗烦热症34例

三物黄芩汤治疗烦热症34例

三物黄芩汤治疗烦热症34例
吕奎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年(卷),期】2001(15)4
【总页数】1页(P33-33)
【关键词】三物黄芩汤;烦热症;中医治疗
【作者】吕奎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克旗中蒙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1
【相关文献】
1.三物黄芩汤合四物汤治疗手足心热1例 [J], 洪海都;王蕴涵
2.三物黄芩汤治疗进行期银屑病的新思路 [J], 周浩
3.三物黄芩汤治疗进行期银屑病的新思路 [J], 周浩
4.加味三物黄芩汤治疗儿童复发性阿弗他溃疡验案举隅 [J], 王晗峄; 朱叶珊; 孙彦敏
5.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三物黄芩汤治疗白塞病的机制研究 [J], 朴勇洙; 孙妲男; 张岩; 邵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热利基础方:黄芩汤

5、热利基础方:黄芩汤

5、热利基础方:黄芩汤热利基础方:黄芩汤黄芩汤,是一种热利基础方,主要由黄芩、黄连、半夏、生姜组成。

它以黄芩为君药,黄连为臣药,半夏为佐药,生姜为使药,这四味药物在方剂中的配伍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黄芩作为君药,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泻火的作用。

黄芩性寒苦,归入肺、胃经,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

它能够清除体内的湿热之邪,缓解发热、口渴、尿赤等症状。

同时,黄芩还具有解毒泻火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毒病症,如感冒、咽喉肿痛等。

其次,黄连作为臣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

黄连性寒苦,归入心、胆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它能够清除体内的湿热之邪,缓解发热、口渴、黄疸等症状。

同时,黄连还具有泻火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心火亢盛、口舌生疮等病症。

再次,半夏作为佐药,具有降逆止呕、化痰止咳的作用。

半夏性寒苦,归入脾、胃经,具有降逆止呕、化痰止咳的功效。

它能够降逆止呕,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

同时,半夏还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咳嗽、痰多等病症。

最后,生姜作为使药,具有温中止呕、解表散寒的作用。

生姜性辛温,归入肺、脾经,具有温中止呕、解表散寒的功效。

它能够温中止呕,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

同时,生姜还具有解表散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寒热等病症。

综上所述,黄芩汤方剂中的君臣佐使药物配伍合理,相互协同作用,发挥出更好的疗效。

黄芩、黄连、半夏、生姜分别在方剂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共同达到清热燥湿、解毒泻火的目的。

这种药物配伍的重要性在于各药物之间的相互补充和协同作用,使方剂具有更好的药效。

黄芩汤方剂的功能作用主要是清热燥湿、解毒泻火。

它适用于湿热内蕴、痰热壅盛等病症,如感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

根据八纲辩证和六经辩证医理,可以对具体病症进行细致的辨证施治。

总之,中药方剂中药物君臣佐使的配伍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内容。

黄芩汤方剂中的黄芩、黄连、半夏、生姜四味药物在配伍中发挥各自的作用,相互协同,达到清热燥湿、解毒泻火的效果。

手脚心发烫用哪首经方?

手脚心发烫用哪首经方?

手脚心发烫用哪首经方?一、四肢烦热的专方最近气温骤降,各位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手足更加需要注意。

不过近日连续接到几位患者的求助,苦于四肢发烫烦热,而且一年四季不论春夏秋冬均如此,颇为苦恼,他们我都用了一张方,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这张方就是《金匮要略》的三物黄芩汤。

二、三物黄芩汤的用法三物黄芩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篇,用于治疗“妇人在产褥,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三物黄芩汤主之”。

矢数道明认为“四肢苦烦热”,是本方的特异性症状,也就是手足感觉到非常烫热,睡觉也总想伸到被子外面去。

同时,矢数道明又对本方的病位做了说明,他认为患者一般腹部软弱不任,有麻木感,舌色偏红,无苔少津,多伴口干口苦、小便黄等证。

用传统理论讲就是阴虚证,是个虚证,不是实证。

虽然不一定跟条文讲的那样非得产后病才能用,但总的来讲精力是不足的,腹部柔软没有弹性的,脉象也偏弱。

三、鉴别诊断(1)小柴胡汤:两方出现在同一条文中,都会出现口苦、手足烦热的情况,但前方有胸胁苦满、往来寒热等柴胡证。

而且根据条文叙述,当三物黄芩汤伴有头痛发热等表证时,可以先用小柴胡汤,再用此方。

另外,一部分脾胃弱的人服用三物黄芩汤若出现腹痛的,可以用小柴胡加地黄汤,若仍疼痛不能耐受,可以去黄芩加白芍。

(2)温经汤:也会出现手足烦热,皮肤干燥,倦怠乏力表现,但此方证尚有女子月经不调,不孕,流产病史,且舌质较淡,有恶风、汗出、少腹部冷痛等寒性症状,少腹部有压痛。

(3)小建中汤:也会出现手足烦热、口燥咽干、衄血证,但此方属于桂枝类体质,尚有恶风、汗出等问题,并且伴有胃肠虚弱,比如纳差,腹痛腹胀、腹直肌痉等。

(4)金匮肾气丸:含有地黄,也治疗手足烦热、少腹不仁、疲劳之证。

但其多适用于中老年人,且无口苦、小便黄舌红等热证,少腹部除了不仁外,还可以见到少腹拘急,和肚脐下正中芯样状物。

(5)黄连阿胶汤:这两首经方都有清实热、补阴血的功效,所以从药物功效上比较难区分。

黄芩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黄芩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黄芩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功能主治
黄芩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具有以下的功能主治:
1.清热解毒:黄芩汤主要成分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
冒、流感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热毒症状。

2.解表散寒:黄芩汤中的葛根具有较强的发汗作用,可以促使体内热量
通过汗液排出,达到解表散寒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

3.消肿止痛:黄芩汤中的黄芩和生姜均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
疗湿热引起的疮疡肿痛、咽喉肿痛等症状。

4.抗菌抗炎:黄芩汤中的黄芩、葛根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可用
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

用量
黄芩汤的用量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服用黄芩汤10克,水煎服用。

具体用量建议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下面是黄芩汤的使用注意事项:
1.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服用黄芩汤期间注意饮食清淡,禁忌辛辣油腻食物,避免过度劳累。

3.存放黄芩汤时,应放置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在服用黄芩汤期间,如出现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或其他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总结
黄芩汤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寒、消肿止痛、抗菌抗炎等功能主治的中药方剂。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确定用量,同时注意饮食和存放的要求。

在服用过程中如有不适,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黄芩汤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缓解多种症状,但需要遵循医嘱和注意安全用药的原则。

倪海厦医案——手足心发热

倪海厦医案——手足心发热

倪海厦医案——手足心发热
倪醫師病案紀錄初診日期:复诊病人
姓名性別:年齡及體型來診日期:
200-6 L, J 女少年2008年5月2日
來診原因:手足心发热。

問診:還有兩碗藥未喝
1、仍无汗出。

2、睡眠良好,有时足底痛醒。

足热退很多。

3、服上次的方無胃脹。

4、小便增加了。

脈診:
望診:
1、舌診:淡红白
2、眼診:
診斷:进步中
針灸處方:
中藥處方:同4/25方用400caps 8x3 before meals
4/25處方:麻黄三钱,杏仁三钱苡仁五钱炙甘草三钱桂枝四钱白芍五钱生姜二片大枣十个,梔子三錢黄芩三钱,淮山三錢山萸肉三钱解說:病人在运动之后还没有汗出,毛孔还没有打开。

方中有麻黄汤和桂枝汤,目的是希望能打开毛孔,苡仁去一下皮下的湿积,梔子和黄芩去热。

病人月经正常,证明心阳好。

手心是红色,触诊温度正常,说明用药方向是对的。

此人心臟好但肺之毛孔閉鎖,心熱發散不出去,全部流到四肢末梢。

備註:。

三黄汤的功效与作用

三黄汤的功效与作用

三黄汤的功效与作用三黄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黄芩、黄连和黄柏三味药材组成,是中国传统医药理论中的重要方剂之一。

三黄汤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抗病原微生物、降低发热等多种功效与作用,对于一些热病、感染性疾病以及某些皮肤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

三黄汤的主要成分有黄芩、黄连和黄柏。

黄芩主要成分是黄酮类、黄酮苷类和黄酮氧化物等。

黄芩有清热解毒、消炎、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

黄连的主要成分是黄连素、硫黄、麦芽酮和黄升素等。

黄连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和降低发热的作用。

黄柏的主要成分是黄柏碱、栎酮和黄柏酸等。

黄柏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等功效。

三黄汤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热病,如痈肿疮疡、喉炎、扁桃体炎等。

三黄汤的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清热解毒:三黄汤的黄芩、黄连和黄柏都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热毒,减轻热病症状。

2. 消炎止痛:三黄汤的成分具有明显的消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组织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

3. 抗菌消炎:三黄汤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特别对于革兰阳性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够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缓解感染性疾病的症状。

4. 降低发热:三黄汤的黄芩、黄连和黄柏等药材都具有降低发热的作用,对于高热、发热等症状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降低体温。

在中医临床应用中,三黄汤主要用于治疗热病、感染性疾病以及一些皮肤病。

具体应用包括:1. 治疗痈肿疮疡:三黄汤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对于痈肿疮疡、甲沟炎等有良好的疗效。

2. 改善喉炎、扁桃体炎等症状:三黄汤能够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对于喉炎、扁桃体炎等有明显的疗效。

3. 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三黄汤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够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缓解感染性疾病的症状。

4. 对于一些皮肤病的治疗:三黄汤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对于湿热疮疡、湿疹等皮肤病有良好的疗效。

总之,三黄汤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的中药方剂,对于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抗菌消炎、降低发热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三物黄芩汤的标准配方与用量

三物黄芩汤的标准配方与用量

三物黄芩汤的标准配方与用量
【方剂出处】唐《备急千金要方》
【标准配方】黄芩苦参各二两(各60g)干地黄四两(120g)上药研为粗末,水煎服.亦可用于作汤剂煎服各药用量按原方比例减至常用剂量.
【作用与功效】功效滋阴清热祛风.主治产后受风,四肢烦热,头不痛者.
【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癌痛发热、春夏季烦热、红斑性肢体痛治疗等病症.
1.癌症发热以本方治疗确诊为恶性肿瘤后发热患者0例,患者均为发热时间持续2周以上,每日至少有1次体温超过37.5℃.疗效标准以体温恢复正常,停药后无发热现象为显效.结果:中药组显效10例(33.3%),有效1例(53.4%),无效4例(13.3%),总有效率86.7%.(《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年第8期)
2.春夏季烦热以本方治疗春夏季烦热患者4例,患者均自觉周身烦热,以手足心尤甚,午后和夜间较重,或失眠、口渴、盗汗.临床以自觉症状消失,第2年不再复发为痊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为好转.经治疗时间1~4周不等平均用药12剂,痊愈26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100%.(《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1年第4期)
3.红斑性肢体痛以本方治疗红斑性肢体痛患者,临床表现双足皮肤红肿、发热,剧烈疼痛26例,其中6例有明显灼热性、电击性或刺激性疼痛,患者因此而坐卧不安,影响睡眠,甚则抱足呼叫,喜凉怕热.8例患者均于20日内症状基本消失.(《河南中医》2000年第4期) 【按语】本方用于治疗产后血亏阴虚,风邪入里化热之证,方用黄芩清热,地黄滋阴养血,苦参燥湿祛风,刚柔并用,祛风而不燥,滋阴而不腻.临床应用以产后发热而无表证者为辨证要点.
临床报道也见于个案报道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病症.。

手足心烦热就用“三物黄芩汤”

手足心烦热就用“三物黄芩汤”

手足心烦热就用“三物黄芩汤”手足心烦热这个病,我上大学的时候记得老师讲的叫五心烦热。

主要的症状是手脚心都热,这是四心,加上胸中心中烦热为五心烦热。

后来见过很多妇女同志得这个病,用过很多种方法治疗都没有效果。

也见过很多同道中人治疗这个病,效果也不明显。

后来就慢慢放弃了治这个病。

刚开始行医的时候有些病我不会治,别人也治疗不好,就主观的认为根本没有办法治。

如果病人实在有用药的需求,就开些知柏地黄丸,加味逍遥丸应付一下,效果肯定是不明显的。

但是得这种病的人很多,而且她们很痛苦,有的人睡觉前,必须把手脚贴在墙上,甚至有的人手脚下要放个啤酒瓶子,才能入睡。

我一直不知道这个病是什么原因,是肝郁化火吗?是肾虚有火吗?那知柏地黄丸和加味逍遥丸应该有效啊,可是就是没有效果。

后来读了王幸福老师《杏林薪传》一书,其中一章‘黄芩汤专治手足烦热’,我决定试一试疗效。

记得治疗的第1例患者是一个妇女,40多岁,自述手足心烦热,每天需贴在墙上才能入睡。

我问她是否心中烦热,她说没有,就只有手脚心热这一个症状。

平时也不爱发脾气,也没有上火的症状,只是舌像偏红,脉象偏數。

据她说这个症状困扰了她很多年,经过多方治疗也没有疗效。

医生多是按阴虚火旺,神经类疾病等进行治疗。

中药中成药,西药吃了很多。

可是就是一点效果也不见。

于是我决定按王老师的专方黄芩汤来试试效果,处方如下:黄芩20g、苦参12g、生地30g、地骨皮30g、白微10g、紫草15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

5副水煎服.因为屡次治疗过这个病效果都不明显,所以我对这个方剂实际不抱太大希望,只等候患者二诊反馈来看看疗效。

5天之后病人来复诊,很高兴的对我说,手足心烦热的症状已经好转了很多。

希望继续服用中药以祛除病根。

当时我的心里很高兴,没想到困扰我这么多年的一个疾病,用这么简单的一个方剂就解决了。

看来王幸福老师书中所写句句为真言。

于是我又给他吃了几次中药,算是把她的这个手足心烦热的症状治好了。

足底发热难受,方三物黄芩汤

足底发热难受,方三物黄芩汤

足底发热难受,方三物黄芩汤
很多人都会有两只脚发凉的烦恼,脚冰凉冰凉的,总也暖和不过来。

有脚发凉的人,自然也有脚发热的人,那些被脚发热折磨的人也很是苦恼。

足心热是中医临证常见症状之一,表现为手心、足心有发热感觉,伴或不伴有烦躁。

目前临床上多认为阴虚内热、脾胃内伤、阴阳失和、湿热熏蒸等病因皆可致手足心热。

现分享我一医案:梁某,女,31岁,2022年3月29日初诊。

自觉双足底发热10个月,冷天亦需伸足于被窝外方觉舒服,多次治疗未效。

查其足部外观无异常,口干,二便可,长期睡眠差,舌偏暗红,苔薄,脉细弦。

依据其“足底烦热”一症甚为突出,而予三物黄芩汤。

考虑失眠、心烦,改黄芩为黄连似更佳。

故处方:生地黄30g,苦参15g,黄连9g,3剂。

二诊:足热感迅即好转,睡眠亦稍好转,但觉药苦难饮。

遂仍改以黄芩,药方减量与之:生地黄12g,苦参7g,黄芩7g,4剂。

三诊:足底热感明显减轻,夜间可以不伸出被窝外,睡眠稍好转。

再予6剂巩固而愈。

体会:三物黄芩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三卷》,习称《千金》三物黄芩汤,由黄芩、苦参、干地黄3味药物组成,主治产后血亏阴虚、风邪入里化热、头不痛者,为滋阴清热的有效方剂。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篇末附录此方。

说明此方确有其临床价值。

此案方证之依据就在于抓住其“足底烦热”一症,此烦热甚为严重,以致病人连冬天亦需伸足于被窝外方觉舒服。

失眠、心烦亦是辨证之依据,然无失眠证据亦可。

舌脉不一定有参考价值。

而血亏阴虚是本案的病机,故用之速效。

黄芩汤的功能主治是

黄芩汤的功能主治是

黄芩汤的功能主治是黄芩汤的功能主治简介黄芩汤是传统中医方剂之一,由黄芩、黄连、半夏、生姜组成。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多项功效和主治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黄芩汤的功能和主治。

功能黄芩汤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清热解毒:黄芩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菌和抗炎作用,能够有效清热解毒。

黄芩汤中的黄芩与黄连共同作用,可以帮助人体排除体内热毒,减轻炎症症状。

2.安神抗抑郁:黄芩汤中的黄芩可起到镇静安神、抗抑郁的作用。

对于一些因情绪波动、失眠等引起的精神压力和焦虑症状,黄芩汤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3.利湿祛痰:黄芩汤中的半夏可以帮助人体排除多余的湿气,起到利湿祛痰的作用。

对于一些因湿气滞留引起的胸闷、咳嗽、痰多等症状,黄芩汤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主治黄芩汤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感冒发热:感冒是人们常见的疾病之一,黄芩汤可以帮助清热解毒,缓解发热、咳嗽等症状。

2.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咳嗽、喉咙肿痛等症状,黄芩汤可以起到抗菌、抗炎的作用,加速病情的康复。

3.湿热病症:湿热病症常伴有发热、口渴、尿赤等症状,黄芩汤能够清热解毒、利湿祛痰,对于湿热病症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4.神经官能症:神经官能症包括焦虑、失眠、脑力衰退等症状,黄芩汤具有安神抗抑郁的作用,可以缓解相关症状。

5.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胃黏膜长期受损引起的一种炎症,黄芩汤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能够缓解炎症症状,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用法用量黄芩汤的用法用量如下:1.口服:每次10克,煎服,每日2次。

2.注意事项: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生姜等。

对于孕妇、儿童和老年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存储方法将黄芩汤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密封保存,避免受潮。

总结黄芩汤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安神抗抑郁、利湿祛痰等功效。

主要用于感冒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湿热病症、神经官能症和慢性胃炎等疾病的治疗。

在使用黄芩汤时,请遵循正确的用法用量,并注意存储方法。

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黄芩汤,是一种中药汤剂,由黄芩、黄连、半夏、生姜、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利湿的功效。

黄芩为毛茛科植物,性味苦寒,具有清热泻火、燥湿降逆的作用。

黄连与黄芩同为毛茛科植物,同样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利胆的功效。

半夏为薯蓣科植物的鳞茎,具有化痰止咳、解毒定惊的作用。

生姜为姜科植物,具有温胃散寒、理气止呕的功效。

甘草为豆科植物,具有补中益气、和中调味的作用。

黄芩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其功效与作用如下:1. 清热解毒:黄芩、黄连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等病症。

这些药物能够降低体内的炎症反应,减轻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并具有抗病菌、抗病毒的作用,帮助身体抵抗疾病。

2. 利湿化痰:黄芩、黄连以及半夏等药物具有利湿化痰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痰滞造成的咳嗽、痰多、胸闷等症状。

这些药物能够促进痰液的排出,改善呼吸道阻塞,缓解胸闷、气促等不适感。

3. 燥湿止泻:黄芩、黄连等药物具有燥湿止泻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泄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这些药物能够收敛肠道黏膜,减少肠道分泌,控制腹泻,同时有助于降低肠道炎症反应,改善腹痛、腹胀等症状。

4. 和胃调中:生姜、黄芩等药物具有和胃调中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胃寒等病症。

这些药物能够温胃散寒,促进消化液分泌,提高胃肠蠕动,缓解胃部不适感。

5. 抗过敏作用:黄芩汤中的黄芩、黄连等药物具有抗过敏作用,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过敏反应,减轻痒、红、肿等过敏症状。

除了上述主要功效与作用,黄芩汤还常用于治疗一些其他疾病,如急性肠胃炎、急性肝炎、痈疽肿毒等疾病。

然而,黄芩汤使用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黄芩汤属于寒凉性质的药物,所以寒凉体质的人群慎用。

其次,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小儿慎用。

最后,对于有肝肾功能障碍、胃寒腹泻等病症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总之,黄芩汤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利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湿热痰滞、湿热泄泻、消化不良、过敏性疾病等病症。

三物黄芩汤外洗治疗足癣

三物黄芩汤外洗治疗足癣

三物黄芩汤外洗治疗足癣三物黄芩汤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中的一个附方。

原方为《千金要方》三物黄芩汤(黄芩一两、苦参二两、干地黄四两),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

三物黄芩汤本为治妇人产后周身烦热之方,今改内服为外用治疗足癣,疗效显著,举例如下:张某,男,48岁,2018年11月26日初诊。

主诉:双足掌干裂瘙痒反复发作6年余。

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足掌干燥,足跟部裂口瘙痒,医院诊为足癣,涂派瑞松软膏,裂口处涂猪脂,渐渐痊愈。

此后,每年入冬时,足癣复发,多方多法治疗,只暂缓解,终不能愈。

刻诊症见:双足整个足跖部皮损肥厚、干燥脱屑、右足背亦延及伴瘙痒,双足跟处皲裂疼痛。

舌质红,少苔,脉沉细稍数。

西医诊断:角化过度型足癣;中医诊断:足湿气(血虚风燥证)。

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热伤阴血,血虚风燥;治宜清热燥湿,滋阴养血,杀虫止痒;药用《千金要方》三物黄芩汤。

处方:黄芩、苦参各100克,地黄60克。

颗粒剂,开水冲泡,先熏后洗,每次20~30分钟,每剂药用2天,每天熏洗1~2次。

洗后外涂七参连湿疹膏。

12月2日复诊:药后瘙痒消失,皮损变软。

守上方加夏枯草60克,3剂,用法同前。

足跟皲裂处,白及适量,蜂蜜调膏,涂后封包。

12月10日三诊:皲裂处裂口缩小,肥厚皮损较前变薄,守上方,苦参、黄芩减为60克,加当归60克,用法同前。

至12月26日,共用药12剂,裂口愈合,肥厚皮损消失而告愈。

1年后随访未复发。

按:足癣,属中医学“足湿气”“臭田螺”范畴,本例患者虽一派血虚风燥表现,但其致病之由,初由湿热下注,久则热盛伤阴化燥,而形成皮损肥厚、皲裂等。

中医皮科泰斗赵炳南指出,干燥肥厚、皮损粗糙属于顽湿结聚。

不仅糜烂流滋是湿,而粗糙肥厚也是湿。

湿热结聚为病之本,血虚风燥乃病之标,故主要病机为湿热阴虚,与三物黄芩汤方证病机契合。

根据中医学异病同治法则,把治疗妇人产后周身烦热的三物黄芩汤外用于足湿气(血虚风燥证)治疗,收效甚捷。

三物黄芩汤治疗手足心发热–经方派

三物黄芩汤治疗手足心发热–经方派

三物黄芩汤治疗手足心发热–经方派
熊某,男,30岁,四川绵阳三台人,2020年,5月15日就诊。

主诉:手足心发热1个月,加重1周。

病史:患者每年夏天都会出现手足心热,1月前开始出现手足心烦热,四处找名中医治疗无效,最近1周严重了,听人介绍前来治疗。

现症:手足心发热,想接触冷水,早上开始加重,一直到凌晨2点左右发热慢慢褪去,才能安然入睡。

伴有烦躁,容易发脾气;手足起水泡。

口不干,口不苦,吃饭正常,大便正常,小便黄,脉细数。

辨证:阳明里虚热证。

处方:三物黄芩汤加味治疗。

药物:生地黄40克,苦参6克,黄芩15克,丹皮15克,白薇20克,竹叶10克,6剂。

每日1剂。

5月22日二诊,患者没有前来,效果很满意,找人再次带6剂善后。

点石成金:抓主症,用经方。

手足心热,脉细数,伴有烦躁,小便黄,阳明里虚热证,恰好三物黄芩汤与之对应。

加丹皮白薇滋阴清热,竹叶清热除烦。

作者:邓文斌。

【精品班交流】王道颖《三物黄芩汤治疗手足烦热》

【精品班交流】王道颖《三物黄芩汤治疗手足烦热》

【精品班交流】王道颖《三物黄芩汤治疗手足烦热》
第20220822期
王道颖/黑龙江大庆市萨区人民医院
X某,男,27岁,体格胖壮,肤色黄黑。

于2022年7月1日初诊。

主诉:手脚心热一年余。

病史:患者自述手脚心火烧火燎的热有一年了,冬天也必须伸到被外。

有口腔溃疡史。

两年前因嗜睡乏力我用了麻附辛汤缓解很多。

现诉醒后头汗多到能用手抓起来,除了这两个表现余无所苦。

查体:观察两手掌无发红,摸之也不热;查腹力5/5;舌薄边红、薄白腻苔,脉沉。

处方:三物黄芩汤。

黄芩15克,苦参15克,生地30克,7剂,水煎服,日服一剂。

2022年7月20日第二诊,诉5剂后手脚心热好了大半,7剂后就不觉得热了。

头汗也少了很多。

服完5剂后觉得胃不舒服,饭后易胀。

今天来调调自己的不开心,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办法。

转方与调神类方。

按:患者体格健壮,肤色黄黑,是比较典型的麻黄人,来看诊只是手脚心热这个单一主诉,我还是坚持方证相应,“治妇人在草褥,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

”疗效甚好!
END
封面:野生黄芩,《经方》本草群供图。

三物黄芩汤加味治疗红斑性肢痛

三物黄芩汤加味治疗红斑性肢痛

三物黄芩汤加味治疗红斑性肢痛
陈宏;苏忠
【期刊名称】《浙江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1(036)007
【摘要】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血管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手足局部阵发性血rn管扩张充血,皮肤发红发热,自觉灼热剧痛.我们采用三物黄芩汤加味治疗本病,疗效满意 rn.药用:黄芩、玄参各30g,生地60g,栀子、红花、枳壳各10g,蜈蚣1条.每日1剂,水煎温服.如治杨某,男,37岁.双下肢阵发性灼热疼痛3月余,西医诊断为红斑性肢痛,用上方加怀牛膝15g,6剂而愈.
【总页数】1页(P304)
【作者】陈宏;苏忠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平县人民医院 256200;山东省邹平县人民医院 2562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二妙散加味治疗红斑性肢痛症46例临床体会 [J], 王军;张红英
2.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红斑肢痛症1例 [J], 徐保来
3.针刺放血治疗红斑性肢痛1则 [J], 沈素绒
4.幼儿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病1例 [J], 于学红;张喜清;隋晓慧
5.SCN9A突变说明原发性红斑性肢痛是一种神经性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障碍 [J], Drenth J.P.H.;Te Morsche R.H.M.;Guillet G.;刘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物黄芩汤治疗手脚心发热

三物黄芩汤治疗手脚心发热

三物黄苓汤治疗手脚心发热物黄苓汤专治手足烦热熟悉《金匮要略》的人,都知道妇人产后病脉症治篇有一首附方《千金》三物黄苓汤。

但是要谈运得好用得活的人,估计不多。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经常读书看医学杂志的同志,会发现介绍运用这个方子的文章很少。

其实这个方子如果掌握的正确的话很好使。

尤其是治疗手脚心发热的症侯,可以说是一个特效专方,效果显著。

手脚心发热,我在临床上可以说三天两头都会遇到,尤其是妇女。

《金匮要略》上说,此症乃产后血虚所致,后世的医书,包括现行的教材都认为是阴虚发热,虚阳外透。

在治疗基本上都是六味地黄汤,桂技龙牡汤,青蒿鳖甲汤之类,滋阴潜阳,咸寒峻补,结果疗效一般,甚止是无效。

我早年也是这样认识和治疗的,结果很不理想,不知其他同道是否有同感。

对此曾很是郁闷,一个小小的手脚发热都摆不平,中医的疗效哪里去了。

西医治不了,也不稀罕去治,人家找到了中医,结果也是无可奈何。

此症,我看到的几乎没有个是产后特有的症状,也许是我孤陋寡闻,看到的大都是无其它值得辨证的症侯,来诊的就一个突出的症状,手脚发热,大冬天别人冷得要命,她还要睡觉时把一双脚露在外边。

治不好,弄不懂,怎么办?继续读书,求证古人。

日在温习《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症篇的三物黄苓汤时,思之良久,似有醒悟。

书曰:《千金》三物黄苓汤,治妇人在草薦,自发露得风。

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

附方《千金》三物黄苓汤方黄苓一两(《千金》作“二两”)苦参二两干地黄四两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多吐下虫。

我的理解头痛者乃外感,用小柴胡汤;不痛烦者乃内伤,烦通甚热义,用三物黄苓汤。

根据我以往用经方的体验,一方不应受本条限制,只要对证可以通用。

四肢烦热,就是手脚发热,不可局限于产后。

再看其他人运用此方的医案,我觉得应该在治疗手脚发热一症上试一试。

结果大获全胜,基本一拿下了这个不起眼的顽证。

其用法是以此方为基本方加减。

现举一例Z5之。

三物黄芩汤治疗手掌热如烙铁

三物黄芩汤治疗手掌热如烙铁

三物黄芩汤治疗手掌热如烙铁
这个患者和前面患者真是一对,一个手掌热的烦躁,一个脚掌热的烦躁,她们见面交流一下应该很有意义。

李某,女,57岁,自述双手手掌热如烙铁,每天晚上越发明显,常常需要手握冰袋降温。

《伤寒论》关于手足烦热主要有三个处方:三物黄芩汤,小建中汤,温经汤。

三物黄芩汤: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

小建中汤: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温经汤: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

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

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

当以温经汤主之。

这个患者没有其他疾病烦恼,能吃能喝,舌苔正常,舌质有些红,辩证为血郁热伏。

小建中汤是桂枝剂,治疗手掌烦热应该伴有手心汗出,同时病因应该是虚劳,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多卧少起,脾虚症状更重一些,所谓的气郁生热。

温经汤是厥阴虚劳,厥阴病机特点是消渴,冲逆,寒热虚实错杂。

这位患者脏无他病,不符合温经汤辩证。

故用三物黄芩汤加减
生地黄60黄芩15苦参10鳖甲20地骨皮30桑白皮30牡丹皮15竹叶10通草6炙甘草12
先开了五剂,患者感觉有效,后出门旅游,回来后连续服药两周,告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物黄芩汤治疗手脚心发热
物黄芩汤专治手足烦热
熟悉《金匮要略》的人,都知道妇人产后病脉症治篇有一首附方《千金》三物黄芩汤。

但是要谈运得好用得活的人,估计不多。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经常读书看医学杂志的同志,会发现介绍运用这个方子的文章很少。

其实这个方子如果掌握的正确的话很好使。

尤其是治疗手脚心发热的症侯,可以说是一个特效专方,效果显著。

手脚心发热,我在临床上可以说三天两头都会遇到,尤其是妇女。

《金匮要略》上说,此症乃产后血虚所致,后世的医书,包括现行的教材都认为是阴虚发热,虚阳外透。

在治疗
基本上都是六味地黄汤,桂技龙牡汤,青蒿鳖甲汤之类,滋阴潜阳,咸寒峻补,结果疗效一般,甚止是无效。

我早年也是这样认识和治疗的,结果很不理想,不知其他同道是否有同感。

对此曾很是郁闷,一个小小的手脚发热都摆不平,中医的疗效哪里去了。

西医治不了,也不稀罕去治,人家找到了中医,结果也是无可奈何。

此症,我看到的几乎没有个是产后特有的症状,也许是我孤陋寡闻,看到的大都是无其它值得辨证的症侯,来诊的就一个突出的症状,手脚发热,
大冬天别人冷得要命,她还要睡觉时把一双脚露在外边。

治不好,弄不懂,怎么办?继续读书,求证古人。

日在温
习《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症篇的三物黄芩汤时,思之良久,似有醒悟。

书曰:《千金》三物黄芩汤,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

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

附方《千金》三物黄芩汤方黄芩一两(《千金》作“二两” )苦参二两干地黄四两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多吐下虫。

我的理解头痛者乃外感,用小柴胡汤;不痛烦者乃内伤,烦通甚热义,用三物黄芩汤。

根据我以往用经方的体验,一方不应受本条限制,只要对证可以通用。

四肢烦热,就是手脚发热,不可局限于产后。

再看其他人运用此方的医案,我觉得应该在治疗手脚发热一症上试一试。

结果大获全胜,基本
拿下了这个不起眼的顽证。

其用法是以此方为基本方加减。

现举一例示之。

贾某女45 岁陕西宝鸡市,2007 年 3 月间来诊,主述:两颧发热十五六年了,手脚夏季出汗,其它几季发热发烫,冬天不怕冷,晚上睡觉只盖一层薄被子,双脚还要发热,只好露在外头。

常年服用知柏地黄丸,曾在多处请中医治疗,吃中药无数,均无效验。

听朋友介绍你看的好,特此从宝鸡赶来一治。

刻诊:人中等个,面白嫩,两颧微发红,略畔,舌质略红苔薄白,脉沉滑略数,左尺部沉弱。

饮食一般,二便正常,眠差,记忆力略减,人敏感,啰嗦,无结核病,月
经无异常。

要求专治手脚和脸发烫。

一诊辨为:阴虚发热,
虚阳外露。

处方:仙汤合知柏地黄汤加生龙骨生牡蛎,七付,水煎服周后,二诊述之:除睡觉好些,其发烫发热症仍旧一样
看来常法常方不管用,那就用专病专方吧。

处方:黄芩30g
苦参12g 生地60g 地骨皮60g 白薇10g 紫草30g 生龙牡各30g,七付,水煎服。

三诊,告之发热已减,效不更方,继续又服15 剂,诸恙平息,发热发烫治愈。

此案是我治疗手脚发热众多验案中的一例。

对于此类病症,大家辨证起来并不难,基本上不出阴虚火旺,虚阳外透的范围,治疗起来也就那么几个方子,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这是我的认识,也许还有高明者治疗此症,用此类方子,手到病除,希望有人写出,不吝赐教。

尽管此方在治疗手脚发热方面屡屡见效,思考多年,我觉得阴虚发热病机不准确。

反而是瘀血发热的病机更合适。

上述
案,如果是阴虚发热,那么一诊的方子就应该见效,结果是无效。

况且此病十几年了,治之不愈,应考虑久病怪病从瘀而治。

事实上上述二诊处方已是从凉血散瘀方面考虑的。

其中大多数药具有凉血散瘀的作用,诸如生地、紫草,地骨皮等,结果取效显著,反证瘀热的病机是正确的。

从此也使我想到血府逐瘀汤,治疗灯笼热,胸不任物等证不也是此理么?《医林改错》的王清任不也是从血瘀入手治疗此类证的
么?下列几则日人的验案似乎也能证明我的看法,但他违背了大家的传统认识,对乎!错乎!任人评说吧。

勿误方函口诀》:“此方不限于蓐劳(亦包含产后之肺结核、产褥热经久不愈者),治妇人血证头痛尚有奇效。

又干血劳
陈旧性瘀血所致之肺结核),女子17-18 岁时多患之,必用方。

一老医传云,手掌烦热,有赤纹者有此候而无其它证候者,为此方所治。

只备一征。

凡妇人血热不解,诸药不应者,此方治之”。

类聚方广义》:“治骨蒸劳热(肺结核)久咳,男女诸血证,肢体烦热颇甚,口舌干涸,心气郁塞者。

治夏手掌足心烦热难忍,夜间尤甚而不得眠者。

治诸失血之后,身体烦热倦怠
严重,手掌足心热更甚,唇舌干燥者” 。

大塚敬节《汉方诊疗三十年》33 岁妇女。

4 年前生产,此
后一直不眠,经久不愈。

苦于手足灼热,发烧不眠。

别无痛苦。

用三物黄芩汤 1 周,能眠6-7 小时,手足烦热亦奏效” 大塚敬节《汉方诊疗三十年》:“ 22 岁妇女。

主诉双手足于数
年前生汗疱,表皮干燥,遍处肤裂,瘙痒疼痛,口渴。

用麻吉益南涯《成绩录》:“20 岁余男子,胸中烦闷,按腹如空洞无物,精神抑郁,喜悲无常。

手足烦热,汗出如油。

口舌干燥,大便秘结,晨起小便混浊。

入夜诸证即缓。

以三物黄芩汤为主方兼用黄连解毒汤而愈” 。

杏薏甘汤、味败毒汤等无效,用三物黄芩汤好转” 。

《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治血室(子宫)之热遍及全身,四肢热甚,痛苦难忍者。

本方主要用于产褥热;亦应用于肺结核、神经官能症、不眠症、植物神经失调症、口腔炎、分娩出血、吐血、下血、产褥热之感冒四肢苦烦热者、冻疮、烧伤、荨麻诊、汗疱、顽癣、干癣(有热痒感,干燥呈红色者)、妇女血脉症、更年期障碍、头痛、夏日手足烦热夜不得眠者、夏月脚气等。

以四肢苦烦热;即所谓手足苦于发烧
为目标。

以有口渴,或伴随口干者。

虽然类似小柴胡汤证,
但腹部一般软弱不仁(麻木感)。

亦有用于头痛者。

亦可用
于夏月手指、足趾热而难忍,尤以入夜热甚而不得眠者为佳。

舌无苔,表面呈现红色而少津,腹部比较软弱,用于产后特
有之软弱,或有麻木感”。

【方药分析】黄苓清实热、湿热、血热为主药,一药三用,
唯黄苓能当此任。

《本经》论黄苓,首言“主诸热语道尽机宜。

《本经证疏》谓:“仲景用黄苓有三耦焉,气分热结者,与柴胡为耦(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汤);血分热结者,与芍药为耦(桂枝柴胡汤、黄苓汤、大柴胡汤、黄连阿胶汤、鳖甲煎丸、大黄塵虫丸、奔豚汤、王不留行散、当归散;湿热阻中者,与黄连为耦(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葛根黄苓黄连汤、干姜黄苓黄连人参汤)”。

而本方以苦参助黄苓清湿热,干地黄助黄苓清血热,共奏清热泻火,燥湿凉血又功。

对于产后湿热并见之四肢烦热,药虽三味,却面面俱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