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2020年前适龄人口变化与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分析

合集下载

江西省2025届高三语文12月一轮总复习阶段性检测考试试卷含解析

江西省2025届高三语文12月一轮总复习阶段性检测考试试卷含解析

江西省2024届高三语文12月一轮总复习阶段性检测考试试卷留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村落是基本的农业人口居住单位,在长期历史传承中形成的经济、血缘与文化的种种关系,使村落构成了完整的有机整体,具有很强的内凝性。

中国古代村落的内凝性在战国之前干脆表现为村落的共同体机制。

战国之前的村落基本是集聚式村落,有统一规划的住宅、窖穴,有作为公共设施的水井、陶窑等作坊,还有紧邻村落的公共墓地以及村落的防护设施。

居民们“生死相恤,坟墓相从”,在井田制下进行着集体劳动,有着深厚的共同体色调。

战国以来的村落继承了这一传统,村民们仍是相对集中的聚居一处,虽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散居村落,甚至是三五户人家的小村落,但集聚式村落仍是主体构成,且是其他类型村落的归宿。

中国古代的集聚式村落始终持续到近代以来,在此基础上,村落的内凝性依旧存续。

村落活动的集体性以及村落中的邻里守望是其凝合的重要纽带,村规民约是村落内凝性的制度呈现。

村落活动的集体性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在农业生产上,相当一部分村落流行集体耘田。

农忙季节,村民们往往以互助、换工等方式,统一组织集体耕作,有的还以秧鼓助力,活跃气氛,提高效率。

另外,一些村落中的村民还为生产互助而结社,汉代即有“民或十家五家共为田社”的记载,汉以后村落中亦多有生产互助性结社,如唐宋之际的渠人社、元代的锄社等。

对于村落的公共活动与公共事务,村民往往普遍参与,使其成为村落的集体活动。

以祭社为例,自先秦至明清,祭社活动始终是村落重要的集体活动,它所折射的是农夫对土地神的祈望和诉求,是维系村民情感的精神纽带。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然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就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能的对策。

首先,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布。

目前,高等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一线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这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人才流失的问题,也使得一些有志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无法实现其教育梦想。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确保每个地区的学生都能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

其次,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还面临着教育质量的问题。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压力面临,一些高校在招生过程中降低了入学门槛,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我们应该加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监管和评估机制,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同时,我们需要加大对高等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力度,吸引优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加入高等教育领域。

第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还面临就业问题。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一方面,高校的招生规模扩大,导致了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加剧;另一方面,高校培养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使得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将教育与就业相结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人才。

此外,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也需要关注社会负担问题。

虽然高等教育大众化将为更多学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

政府需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高等教育的发展。

此外,我们还可以探索多种资助方式,例如设立奖学金、助学贷款等,降低学生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但也有许多可行的对策。

我们应该加强对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并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问题与对策

存这段时 问罩, 高校地位明显提高 , 合实 力_ 综 人大增 强 , 在 并 高校办学体制 、 管理体制 、 投资体制 、 生就 、 招 体制和 内部 管 理体制等多 方 面进 行 r突破性 改 革。从 19 年 至今 , 国 98 中
高等教育飞 跃 发展 , 中 最受 关 注的 即是 高等学 校扩 { 问 其 { j
维普资讯
山东 师 范 大学 学 报 (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人
J RNAL O 鲫 AND OU F ONG RMA UNI NO I VER 兀 ( ma ie n oil ce cs S Hu nt sa dS ca ine ) i S
教育遭受到停 I招 搬迁 农村 办学 、 师 队伍 受到重 创 的 L E、 教
严重破坏 。
17 97年高考招生制 度的恢 复给 高等 教育继 续健康 发展 提供 了契机 。 白此 至 19 , 闰高等 教育 进入 稳步 发展 9 8年 巾
和 改 时期 。其 中 ,98年中国高校 出现第二 次急剧膨胀状 18
摘要 : 中国高等教 育大众 化阶段的到来, 不仅体 现 出高等教 育的发展 成就 , 必然带来 一些新 的 问题 , 也 主要 表现为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仍然不足 、 高考招 生制度 引发 出教 育不公平 的矛 盾 、 专业设 置 与就 业市场 高校
之间的脱节 、 外延式规模发展 与 内涵型质量提高之间的偏离。 为此, 政府 、 高校 、 社会 应共 同努力 , 采取 积极的应对 策略及 改革措施 。
阶段 的到来 , 为我国高 等教育 发展 提供 了机遇 , 同时也暴 露
出一些 问题 。我们不但在理论 上要进 行深入地 分析和论证 ,
即进入高等教育办学 和管理体制 的初创时期。5 年代初 期 , O 为 了适应高度集 中的 划经济体制 , 在对 旧中国高等教 国家 育进行接受和改 革的基础 上, 对高等教 育实行 J“ 中管理 、 ,集 统一领导” 98 90 大跃 进期 间 , 。1 —16 年 5 出现 了高校 的急剧 扩 张, 全国全 日 制高校 的数量 由 29 2 所猛 增到 1 9 ( 2 所 不包 8

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供给变革的未来走向

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供给变革的未来走向

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供给变革的未来走向作者:张务农来源:《大学教育科学》2019年第03期根据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即为高等教育普及化。

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8.1%[1],离普及化的门槛只差临门一脚。

国内学者对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时点的预测在2019~2022年之间,即我国高等教育最早将在2019年进入普及化阶段。

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阶段”到“普及化阶段”,是量变,也是质变,其供给模式也必然发生深刻变化。

从“量”的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持续高速扩张,已经能够容纳适龄国民的高等教育基本需求,规模扩张将进一步趋缓,生源竞争料将加剧。

但从“质”的角度看,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基础仍十分薄弱,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一、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的实然不足(一)硬件设施仍比较落后,高等教育普及化建立在硬件设施超负荷运转的基础上硬件設施落后表现在诸多方面。

其中最迫切的方面,例如课堂教学规模偏大,已成为国内众多地方高校的常态。

高校“班级规模扩大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师教学行为、教育关照度、因材施教和学生课堂参与产生了不利影响”[2]。

高校教学班级规模应该有一个合适的范围,虽然此范围应视专业特性与课程类型而定,但规模过大是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班级规模最突出的问题[3]。

而且,越是热门专业、学生喜欢的专业,规模越偏大。

这也是为何四川大学能主要通过“小班化教学”和“智慧化教室”建设而获得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特等奖的重要原因。

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小班化、智慧化教室本应是高等教育的常态,但这对国内大多数普通高校而言仍望尘莫及。

(二)教学改革推进缓慢,教育管理存在较为严重的历史制度依赖,改革动力不足学科和专业壁垒仍难被实质性打破,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课程设置、系别分置模式使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综合面临重重障碍。

加上高校普遍的竞争性绩效激励模式,加深了学科、专业、团队之间的隔阂,不利于知识的生产,也不利于大学应有功能的发挥。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发展困境及对策探讨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发展困境及对策探讨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发展困境及对策探讨作者:张福勇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4年第11期[摘要] 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但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观念并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仍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的学历教育观。

导致教育观念未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在于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不明确、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不清晰、教育资源不均衡和财政投入不足等。

针对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发展问题,提出应对高校、教师和学生采用分类评价的方式来引导社会破除精英教育阶段的学历教育观,同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关键词]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困境;分类评价[基金项目] 2022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面向实战的测试开发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粤教高函〔2023〕4);2020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东莞理工-广东农信金融软件测试实践基地”(粤教高函〔2020〕19);2021年度东莞理工学院首批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改造升级机制探索与实践”(211145056)[作者简介]张福勇(1982—),男,山东烟台人,博士,东莞理工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4)11-0033-04 [收稿日期] 2023-02-072020年5月20日,教育部发布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较2018年增长3.5%,达到51.6%[1]。

根据马丁·特罗(Martin Trow)1973年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低于15%的属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大于15%小于50%为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大于50%的为普及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2]。

学龄人口变化对教师发展规模的影响——基于2020年前四川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的分析

学龄人口变化对教师发展规模的影响——基于2020年前四川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的分析

学龄人口变化对教师发展规模的影响——基于2020年前四
川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的分析
周洪
【期刊名称】《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29)1
【摘要】2011-2020年,是贯彻落实《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十年.科学地预测义务教育的规模,以巩固普九成果,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将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本文依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对未来十年四川省义务教育学龄人口进行预测,并以此为基础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需求进行测算,以期细化教师发展的规模和目标,促进四川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总页数】5页(P138-142)
【作者】周洪
【作者单位】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江油 6217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52.2
【相关文献】
1.学龄人口变动与人力资源——基于重庆市2005-2020年学龄人口变动的探讨[J], 朱勇;刘强
2.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2020年前适龄人口变化与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分析 [J], 林芸;张岚
3.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师资及校舍情况预测分析——基于PADIS-INT 软件 [J], 张彩霞;王会英
4.学龄人口变化对我国全纳、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的影响与挑战 [J], 张晓莹
5.后工业化时期典型发达国家及地区初等教育学龄人口变化轨迹与应对策略——基于教育的中介效应分析 [J], 彭虹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的方法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的方法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的方法近几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之一。

然而,高等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如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以及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等。

因此,针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

本文将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的方法。

一、现状分析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有2800多所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近8000万在校学生。

高等教育水平逐渐提升,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高等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

一些学校缺乏独特的专业优势,并且学科设置过于集中在部分热门学科上,导致一些非热门学科的发展受限。

此外,某些学科专业与社会经济需求不匹配,人才培养过程缺乏与实际需求的结合。

其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尽管中国有很多一流的高校,但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分布,一些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质量相对较低。

此外,一些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不合理,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最后,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与此同时,市场对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导致人才供需之间的不平衡。

二、对策分析的方法为了解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对策分析的方法。

1. SWOT分析法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策略分析工具,用于评估中国高等教育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通过对高等教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制定合适的对策来提升教育质量。

例如,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机会,加强特色专业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2.教育评估和监测方法教育评估和监测是监控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评估指标和标准,对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和监测,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采取对应的对策。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题库与答案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题库与答案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题库与答案单选题(共45题)1、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赫钦斯B.阿德勒C.布鲁纳D.贝格尔【答案】 C2、下列教学管理制度目前被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是()。

A.完全学分制B.学年制C.学年学分制D.美国学分制【答案】 C3、高等教育宏观结构不包括()。

A.地域结构B.形式结构C.队伍结构D.层次结构【答案】 C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句话所反映的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

A.监护人的角色B.管理者的角色C.榜样角色D.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答案】 D5、以学群、学类为组织进行综合知识教学的筑波模式,以跨学科选课为主要特征的麻省理工学院(MIT)模式,以及通过复合课程将文、理学科融为一体的牛津模式,三种模式A.课程内容综合化趋势B.课程实施多样化趋势C.课程方向人文化趋势D.课程性质职业化趋势【答案】 A6、高等教育的“大专业模式”通常对应()。

A.函授教育B.通才教育C.英才教育D.专才教育【答案】 B7、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表现为一个怎样的过程()A.自然发展的过程B.被动发展的过程C.自主建构的过程D.被动生成的过程【答案】 C8、现代学位制度确立的标志是德国柏林大学创设的()。

A.文学博士学位B.医学博士学位C.理学博士学位D.哲学博士学位【答案】 D9、我国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调控力度的方式是()。

A.间接调控B.宏观调控C.间接的和宏观的调控D.直接调控【答案】 C10、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揭示了()。

A.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B.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C.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D.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答案】 D11、大学这种组织形式的首要特征是()。

A.专业性B.学术性C.多学科性D.严密性【答案】 B12、专业设置的基础是()。

A.知识B.人才C.学科D.社会【答案】 C13、高校科学研究职能的确立起始于()。

A.柏林大学B.哥廷根大学C.哈勒大学D.威斯康星大学【答案】 A14、以下不属于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是()。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现状和热点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现状和热点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现状和热点研究作者:罗琪林永柏来源:《现代教育科学》2022年第03期[摘要]本文通过运用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了高等教育普及化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等内容的知识图谱,并对我国在中国学术网络出版总库(CNKI)刊载的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研究性文献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予以述评。

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对高等教育普及化研究起点早,到2015年呈爆发式增长;对高等教育普及化进行研究的机构中,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发文量居首位,其中高产作者以厦门大学的别敦荣教授为首。

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研究热点主题有:质量、高等教育改革、社会效益、概念。

[关键词]高等教育普及化; Cite Space ;可视化分析[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2)03-0150-07[DOI]10.13980/ki.xdjykx.2022.03.025“十三五”规划以来,国家进行教育改革,使得中国高等教育水平实现新提升,教育公平发展迈上新台阶,并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

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1.6%,这标志着我国已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进入到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本文旨在运用知识图谱可视化研究梳理出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研究现状、关注热点和研究趋势等内容,以便对该研究能够形成系统性、客观性、全局性的把握,进而丰富高等教育普及化研究的相关内容。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工具(一)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本研究所采用的相关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通过高级检索方式,以“文献”为检索类型,以“主题”为检索条件,设定“高等教育普及化”为精确检索内容,文献发表时间选择不限,其他条件均为默认,检索时间为2021年8月5日,共检索出相关中文文献729篇,去重以及剔除会议、报纸等非学术文献和外文文献后,最终得出有效文献648篇,即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共为 648条。

根据时间顺序从中国知网上以Refworks格式导出文献记录,将目标文献按照Cite Space所需参考文献的格式进行导入、转码,得到本文研究所需样本数据。

2020年前适龄人口变化与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研究

2020年前适龄人口变化与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研究

第三 阶段为 19 ~ 08 的上升 阶段 ; 四阶段 为 20 98 20 年 第 08~
22 0 0年 的下降 阶段 。从适 龄人 口增 幅来 看 ,94~ 0 0年 18 22 适龄人 口总体平均增 幅为 一 .8 , 四阶段 的局部 平均增 07% 第 幅为 一22 %。适 龄人 口的逐年减少 , .7 减轻 了我 国的教育压 力 , 高等教 育的发展提 供 了有 利 的人 口背景 , 今后 高等 为 为 教育的规模 、 质量 、 结构和效益 的协 调发展奠定了基础 。
将 高等教育适龄人 口范 围定为 1 2 。适龄 人 口对 于研 8~ 2岁
适龄人 口变 化大 致 可 分 为 四个 阶 段 : 一 阶段 为 18 第 94~
19 9 1年的上升阶段 ; 二阶段为 19 第 9 1~19 的下 降阶段 ; 9 8年
究高等教育规模具有重要意义 , 对高等教育适龄人 口的关注
普及化阶段迈进 。

【 关键词 】 适龄人 口; 高等教 育规模 ; 毛入 学率 ; 在校 学生数 【 中图分 类号 】G 4 6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19 2 0 )40 2 -5 0 727 (0 8 0 - 8 0 0
P  ̄P i ∑ Yt=
程 瑶 章 冬斌
(. 1 南京财经大学 财政与税务学院, 江苏南京 20 4 ;.南京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1062 江苏南京 204 ) 106
【 摘要 】 未来十年我 国高等教 育规模 应该保持 什 么样的发展 速度?本文对 2 2 0 0年前我 国适龄人 育规模发展状 况进行 了预 测研 究。结果表 明 , 据 不 同的 高等教 育发 在 依 展 目标 , 高等教 育规模 年平均增长率应控制在 1 1 ~ . %之 间为 宜。到 2 2 .% 55 0 0年左右 , 国高等教 育将 开始 向 我

近10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未来走向

近10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未来走向

近10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下面将从研究现状和未来走向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

在研究领域和内容上,研究者们致力于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例如,他们关注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与有效性,探讨如何提高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高教入学率,解决城乡教育差距等问题。

同时,研究者们还关注高校教学与科研的质量和效率,探索如何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此外,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者们研究了高校的国际化战略、国际学生的招募与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问题。

其次,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也面临不少挑战。

首先是研究方法的问题。

传统的数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和学科交叉的加深,如何运用更加创新和多元的方法进行研究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研究资源的问题。

高等教育研究需要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然而,由于经费和人力的限制,研究者们在资源利用方面面临不少困扰。

此外,高校教师在科研评价和职称晋升中主要关注的是发表论文和科研经费的问题,这也限制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

展望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走向将面临着一些重要的应对措施。

首先,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高等教育研究队伍。

这需要加强对高等教育研究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并提供更好的研究环境和资源支持。

同时,还需要鼓励高校教师参与高等教育研究,将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其次,需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研究的资金支持。

政府和高校应该加大对高等教育研究项目的投入,提高高等教育研究经费的比例,并制定相关政策来支持高等教育研究。

此外,应该鼓励高等教育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国内外学者的合作研究,共同推动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

综上所述,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面临不少挑战。

未来,需要加强研究方法的创新,提高研究资源的利用效率,培养高素质的高等教育研究队伍,加大资金支持,促进高等教育研究交流与合作,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走向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性、问题及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性、问题及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性、问题及对策作者:王娜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44期王娜(长江大学大学发展研究院,湖北荆州434023)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在世界范围内虽然已是大势所趋,但还是有很多人对此提出异议,他们看不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是满足一国政治和经济发展、人民追求教育民主和平等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着重探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关键字:高等教育;大众化;重要性;教育公平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4-0222-03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性美国在二战后,一方面为了安顿大批退伍军人,另一方面为迎接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的到来,急需一大批掌握新技术、新知识的人才,于是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高等教育大众化便应运而生,当时施政者的初衷是为了安抚民众情绪、迎合社会的需求,他或许并没有预想到,未来几十年大众化会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20世纪7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学家马丁·特罗就提出了著名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他认为:如果高等教育仅为15%以下的适龄青年提供受教育机会,那么高等教育就处于“精英教育阶段”,超过15%,高等教育开始迈向“大众化阶段”;当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数占适龄人口总数的50%时,高等教育则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普及阶段”。

同时马丁·特罗在总结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时,提出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所带来的一系列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如教育质量、教育观念、入学条件、课程设置等方面都需要转变。

虽然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存在诸多矛盾与异议,但不可否认大众化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帮助更多人实现自我价值具有重要作用。

1.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于政治的重要性。

布鲁贝克曾在《高等教育哲学》中提出有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认识论和政治论[1]。

2020年前我国高中在校人数预测及教育策略分析

2020年前我国高中在校人数预测及教育策略分析

从 人 口出生 率 、 亡 率 角 度 可 以估 算 出 2 1 死 0 1—
22 00年 间 的高 中适 龄人 口数 。 由于高 中适 龄 人 口范 围为 l 5一l 岁 , 以对 应 于 2 1 —22 7 所 0 1 0 0年 间适 龄 人
口的出生 年 份 为 19 93—20 05年 。据 此 建 立 适 龄 人
[ 关键词 】适龄人 口; 中教 育; 高 在校 学生数
[ 中图分类 号]G 2 . 5 6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09— 70 2 1 )4 0 3 5 10 74 (00 0 —0 4 —0
表 1 19 —20 年 出生 率及 总 人 口数 93 0 5


22 00年 前 高 中适龄 人 口变化 分析
口预测模 型 :
P =∑5P ti t= 1 B ( 一r)( 一r i ) I t= 1 Y — =∑5( Y 1 1 1 2 - s ‘ ‘ ’

BY :
× B
P :年 的适 龄人 口总数 lt
P :年 的年 龄 为 i Y t 的适龄 人 口数
B : 年 的人 口出生数 Y t
+B ( 一 6 )( 丽. Y 1 。 1 0 4)

+B ( 一丽 )( 一丽. Y卿 1 6 。 1 0 4)
[ 作者简介 ]吕国光(9 1 , 甘肃平凉人 , 南民族大学教育 学院院长, 17 一) 男, 云 教授 , 士( ) 博 后 ;
张 燕 (97一) 女 , 苏 镇 江 人 , 南 民 族 大 学 教 育 学 院硕 士 生 。 18 , 江 云
用以 上适 龄 人 口预 测模 型对 2 1 00—22 0 O年 问

普及教育的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

普及教育的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

普及教育的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一、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尽管现代社会教育资源不断的丰富,教育水平不断的提高,但是全球许多国家仍然存在着教育的普及率不高的情况。

普及教育一直是一个关注的话题。

如何提高普及教育的水平,成为了每个国家所面临的问题。

二、教育普及的现状1.全球教育普及的程度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目前约有7580万儿童无法上学,其占比为3%。

同时,在发展中国家中,儿童因贫困、种族、性别等原因而失学的比例更高。

2.国内教育普及的状况尽管我国的教育普及率逐年提高,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仍然存在大量的儿童无法接受正规教育的问题。

此外,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条件等原因,失去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三、普及教育的提升策略研究1.加大财政投入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国家健康经济发展的时期,要大力提高从预算中划拨给教育的部分,并且许多地方政府也要投入更高的精力,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入到教育行业,加强教育设施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2.落实教育扶贫政策针对偏远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学生,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组织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教育扶贫力度,为这些学生提供免费教育、资助等优惠政策和实施照顾贫困家庭的学生资助等困难帮扶措施,确保所有学生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3.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资源的配置应该相对合理。

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地区的公立学校的发展比较快,而一些地方的公立学校的师资力量、物资条件、科研投入等方面都比较落后。

政府和社会应该坚决实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全民。

4.推广教育技术当今社会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水平的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

新技术的普及能够更好地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教学方式。

为此,我建议政府和教育部门加强对教育技术的投入和支持,加强与企业合作,鼓励科技人才在教育科技领域创新和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2020年前适龄人口变化与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研究

2020年前适龄人口变化与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研究

2020年前适龄人口变化与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研究
程瑶;章冬斌
【期刊名称】《开放教育研究》
【年(卷),期】2008(014)004
【摘要】未来十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发展速度?本文对2020年前我国适龄人口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依据不同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高等教育规模年平均增长率应控制在1.1%~5.5%之间为宜.到2020年左右,我国高等教育将开始向普及化阶段迈进.
【总页数】5页(P28-32)
【作者】程瑶;章冬斌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江苏南京,210046;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甘肃省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规模的影响研究——基于未来十年适龄人口变化的预测分析 [J], 孙百才;刘云鹏;封清云
2.2020年前适龄人口变化与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趋势分析 [J], 程瑶;章冬斌
3.2013-2030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研究--基于适龄人口和经济水平的分析 [J], 李硕豪;李文平
4.学龄人口变化对教师发展规模的影响——基于2020年前四川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的分析 [J], 周洪
5.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2020年前适龄人口变化与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分析 [J], 林芸;张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产品属性与市场化分析

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产品属性与市场化分析

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产品属性与市场化分析
谭小芳;冯珂珂
【期刊名称】《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年(卷),期】2022(10)4
【摘要】市场化充分调动多方资源,支持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对提升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不再符合传统经济学框架下混合产品的界定,更多地体现为位置产品的特点。

位置产品内在的双重竞争性和双重排他性特征,决定了高等教育按照混合产品的性质组织生产与消费,必然存在搭便车或过度竞争的结果;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验证了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结果与效率。

最后,从位置产品的特点提出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进一步探索方向。

【总页数】11页(P30-40)
【作者】谭小芳;冯珂珂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6
【相关文献】
1.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2020年前适龄人口变化与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分析
2.构建有质量的普及化高等教育——论从大众化到普及化高等教育过渡阶段的大学治理
3.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人才培养分析
4.普及化
阶段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发展预测——基于江苏数据的分析5.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学生群体多样化分析——基于NCES来源数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 动 力 市 场 的 人 才 分 流 , 确 保 高 等 教 育 质 量 上 非 常 值 得 借 鉴 。 据 学 在 依 生 4 来 的 成 绩 和 表 现 , 学 生 最 后 毕 业 要 获 得 的 学 位 分 等 级 。 优 秀 年 给 最 的学 生 会 获 得 一 等 荣 誉 学 位 , 下来 是 二 等 甲级 、 等 乙级 、 等荣 誉 接 二 三 学 位 和 普 通 学 士 学 位 。 誉 学 位 没 有 硬 性 规 定 每 个 等 级 的 百 分 比 , 般 荣 一 等 荣誉 学 位 的 获 得者 占整 个 毕 业 生数 的 5 右 , 等 甲级 荣 誉学 位 的 %左 二


高 等教 育 “ 普及 化 ” 前 景分 析
( ) 0 0年 前高 等 教 育适 龄人 口变 化分 析 一 2 2
6 。在 E本 ,19 年博 士 毕业 生 中无 业 人 员 占2 .% ,19 年 2 .% , 万 l 96 51 98 68 2 0 年 达 到 3 .%] 可 见 在世 界 范 围 内, 01 45 。 步入 “ 普及 化 ” 阶段 的各 国高校 毕业生 “ 业难 ”问题 已相 当寻常 。 就 另 一方 面 , 在高 等 教育 规 模发 展 的情 况 下 , 高等 教 育质 量如 何得 以保 证 也是值 得 深入探 讨 的问 题 。 近年 来高 等学 校不 断扩 招 , 数量 的增 加和质 量 的提高 没 有均衡 地 发展 。 体体 现 为学 生 数量增 长 和教 育 资源 增 长的 不平 具 衡, 这两个增长不平衡最终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 顾明远教授主持的2 0 03 年教育 部哲 学社 会科学 研究 重大 攻关 项 目“ 国教育 与人力 资源 问题研究 中 课题 组 , 过对 全 国 9 所 普通 高 校 、O 通 7 2 个研 究 所的 千余 名硕 士 生导 师 、 博 士生导师的问卷调查显示 : 6 9 有5 .%的硕士生导师和 4 .8 7 %的博士生导师 认为研究生质量在下降。

2 1 00 2 1 ol
147 12 l20 17
2 1 03 2 l 04
17 2 0 2 15 4 0 2
2 l 06 2 7 叭
l2 7 0 4 9 7 9l
2 l 09 22 00
9 l 34 8 2 93
通过表 1 我们可以明显看出, 0 9 , 在2 0 年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达到 最高峰后 , 2 0 年后开始逐年减少,到2 2 年下降至 82 万人。 在 09 00 93 ( ) 0 0年 前 高等 教 育规 模 发 展 变化 分 析 二 22 在校 学生 数是衡 量 高 等教 育规 模 的一 个绝对 指 标 , 较好 的反 映高 校 能 所能容 纳 的学生规 模及 其所 需 的固定 资产 和按 一定 师生 比配 备的 教师 规模 等, 毛入学 率 是衡量 高 等教育 规模 的一 个相 对指 标 , 是指 某一 级教 育 的在校 学 生数与 符合规 定为该 级教 育所规 定之年 龄的总 人 口之 比。 —般 使用高 等教 育毛入 学率 指标 来衡 量 高等 教育 发展 状 况 , 其计 算 公式为 “ 毛入 学率 = 等 高 教 育在 校学 生数 / 龄人 口数 ” 在 高等教 育 适 龄人 口数 已知 的 条件 下 ( 适 。 见 表 一 )通过 利 用高 等教 育 毛入 学率 的预测 值 , 预测 出20 ~2 2 年我 国 , 可 09 00 高 等教 育规 模 。 此 引用 李继 怀教 授在 课题 中的预 测 数 据 ( 表 2 。 在 见 ) 表 22 0 0 9—2 2 0 0年我 国 高 等教 育 毛入 学 率 的预 测 值 ( ) %
展 , 过 分析 预 测 ,即 在2o2o 前 , 国 高 等教 育 将 进 入“ 及化 ” 通 年 我 普 阶段 , 此 发 展 过 程 中 出现 的 问 题 , 如 何 应 对 又如 何 规 避 在 本 文等教 育 规模 毛入 学率 在校 学生 数
年度
2 O 09
适龄 人口
150 18
年度
2 1 02
适龄 人口
l0 0 1 5
年度
2 1 05
适龄 人口
l 47 0 3
年度
2 1 08
适龄 人 口
9 7 69
三 、对 策 研 究
在高等教育发展到 “ 普及化” 阶段 , 高校学 子的 “ 天之骄子” 地位籽 会遭受前所未有的撼动。 如何在追求高等教育发展 的同时 , 迎难而上 , 破解 个 中难题 已提到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日程上来。09 20 年开端, 温家宝总理关 于 研究 制 定 《 国家 中长 期教 育 改革 与 发展 规划 纲 要》 , “ 中 对 本届 政府 必 须 着力做好的一件 大事 ” 了重要讲话 , 作 指出从长远看, 不仅要不断扩大高 等 教育 规模 , 要 “ 提 高高 等教 育 的质 量 摆在 更加 突出 的位 置 。 还 把 ( )借 鉴 国 内外 经 验 确 保 高 等 教 育 质量 一 为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 , 克服高入学率带来的负作用, 国都开始 各 采 取一 些 必要 的 措施 , 西 德 提 出 了 限 制 入学 人 数 的方 案 , 国加 强 了 如 法 人才 培 养 的计 划 性 等来 减 少 失业 率 ; 国提 高 了入 学 标 准 。 少 国家 则采 美 不 用 进 校 容 易 毕 业难 的滞 留和 淘 汰 方 式 以 保持 毕业 生 质 量 。 譬如 法 国 高 校 淘 汰 率 是 4 %, 国为 4 %。 0 美 5 而新 加 坡 实 行 的荣 誉 学 位 制 很 好 的促 进 了
我 国高等教育 “ 普及化 ’ ’阶段 问题 与对策研究
基 于2 2 年前 适龄 人 口变化 与 高等教 育规 模发 展 的分析 00
林 芸 张 岚 中国地 质 大学 ( 汉) 高等教 育研 究所 武 湖北 武汉 4 0 7 30 4
【 摘 要 】 十年来 , 国高等教 育取得 了跨越 式发展 , 精 英教育 ” 入“ 近 我 由“ 迈 大众化” 育, 教 在今后 的十年 , 我国高等教 育规模应 以怎样的速度 发
根据 《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 结合我国国情 , 在本文中将 1 —2 岁定位 8 2 高等 教 育适 龄人 口范 围。 以此 为依 据 , 应于 2 0 ~2 2 年 间人 口的出 生 对 09 00 年 份 为 18 ~20 年 。( 表 1。 9 7 02 见 )
表 12 0 0 9~9 2 0 0年 的 高等 教 育 适 龄 人 口 ( 万人 )
中 图 分 类 号 :G6 87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 0 。0 7 2 0 l - 8 0 4. 0 9 4 6 ( 0l ) l 1 - 2 1 我国 的高 等教育 已处 于大众化 阶段 , 在未来 的十年 , 教育 的适龄 人 口 高等 及其规 模又会 以怎样的趋 势发展 , 本文对 匕 状况进行 分析 , 述 以期通过 分析我 国高等 教育在今后 十年的发展趋 势 , 高等教育 的适度发展提 供判断依 据 。 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