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论[34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漫主义宗旨与“理性”相 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 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 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手法则 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 现实,法语的浪漫一词意味 着感情丰富、多愁善感。
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自由引导人民》
浪漫主义 特点
在整体上而言,浪漫主义运动是由 欧洲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出 现的许多艺术家、诗人、作家、音 乐家、以及政治家、哲学家等各种 人物所组成,但至于浪漫主义的详 细特征和对于浪漫主义的定义,一 直到20世纪都仍是思想史和文学性 爱史界争论的题材。美国历史学家 亚瑟·洛夫乔伊(Arthur Lovejoy) 在他知名的《观念史》(1948)一 文中便曾试图证明定义浪漫主义的 困难性,一些学者将浪漫主义视为 是一直持续到现代的文化运动,一 些人认为它是现代性文化的开端, 一些人则将它视为是传统文化对启 蒙运动的反扑,也有一些人将它视 为是法国大革命造成的直接影响。 另一个定义则来自夏尔·波德莱尔: “浪漫主义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 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 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夏尔·波德莱尔
浪漫主义 特点
许多知识分子和历史学家将浪漫主义视为是对于启蒙运动的反 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强调演绎推 理的绝对性,而浪漫主义则强调直觉、想像力、和感觉,甚至 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
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是随浪漫主义而兴起的一种新的文艺思潮,其理 论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模仿” 说。 作为19世纪的一种文艺思潮,现实主义通常将法国作家 司汤达于1823、1825年写作出版的论著《拉辛与莎士比 亚》视为理论宣言。1857年,法国作家兼批评家尚弗勒 里出版的文集《现实主义》进一步深化了现实主义的文艺 主张,扩大了现实主义的影响。 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与理论亦随其创作的兴盛而不断深入。 如法国文艺理论家泰纳从实证主义立场出发,为现实主义 文学批评提供了更为系统和颇富影响力的阐释;俄国文艺 理论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结合作品批评,对 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及创作原则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 讨,在促进现实主义文学的繁荣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贡 献。
第六章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论
概述 第一节雨果的文艺观 第二节别林斯基的文艺观 第三节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文艺观 第四节泰纳的文艺观
浪漫主义 Romanticism
浪漫主义属于唯心主义起源 于中世纪法语中的 Romance(意思是“传奇” 或“小说”)一词, romantique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形容词,意 为浪漫的,“罗曼蒂克”一 词也由此音译而来。
oks/117/bkview-117093-
348778.htm
一、历史分期与文学特征
西方文明史三个阶段: 原始时代 古典时代 近代时期
文学艺术: 生长——发展——成熟
一、历史分期与文学特征
原始时代
诗的意识觉醒——上帝,心灵和创造 抒情诗人的歌谣 《圣经·创世记》 审美品格是纯朴 精神维度是指向永恒的
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 维克多·雨果
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
七月王朝时曾当选为法兰西院士, 1848年革命后因反对波拿巴称帝 而被迫流亡国外19年。普法战争 中他曾以极大的爱国热忱投身于 保家卫国,1871年当选国民议会 议员。这些经历使其文学创作体 现了革命时代的社会精神,其创 作实绩和批评论述将浪漫主义运 动推向高潮。
本章关键词
形象思维(imagery thinking): 俄罗斯批评家别林斯基提出的重要文论概念。别 林斯基认为,人类的文学艺术活动与哲学、政治 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研究相比,有不同的思 维方式。后者运用的是论证性的逻辑思维,前者 运用的是显示性的形象思维,即用感性形象去呈 现理念,以直观的方式去把握真理。
本章关键词
浪漫主义(romanticism):
发轫于18世纪末的德国,后席卷整个欧洲的文艺 思潮。其特征是:反对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崇 尚自我意志的绝对自由,倡导激情、创新和想象 力,不断突破传统的樊篱,注重开拓新的生活和 精神空间、新的题材和艺术形式。
现实主义(realism):
继浪漫主义而兴起一种新的文艺思潮,其理论源 头可追溯至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现 实主义通常将法国作家司汤达于1823—1825年写 作出版的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视为理论宣言。 现实主义的主张是:真实地描绘社会生活和现实 人生,注重人物和环境的细节和典型刻画。
后期创作中则体现出现实主义倾 向。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巴 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海上劳工》、《笑面人》、 《九三年》,诗集《惩罚集》、 《凶年集》,剧本《克伦威尔》、 《欧那尼》等。其文艺观主要见 于批评理论著作《〈克伦威尔〉 序言》和《莎士比亚研究》等。
相关新闻 http://www.ewen.cc/cache/bo
一、历史分期与文学特征 二、滑稽丑怪与浪漫主义 三、审美追求与艺术标准
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
维克多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 瑞士的省城贝桑松,祖父是木匠, 父亲是共和国军队的军官, 曾被 拿破仑的哥哥西班牙王约瑟夫·波 拿巴授予将军衔,是这位国王的 亲信重臣。 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 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进入 了法学院学习,但是他的兴趣在 于写作。他15岁时写的《读书乐》 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 17岁时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 20岁时出版了诗集《颂诗集》, 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 八赏赐,之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 的诗歌。 之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 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 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而这几 部都是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 张的小说。
文学发展三要素: 指种族、环境、时代,是法国理论家泰纳提出来 的重要文艺观念。种族是指先天遗传因素,环境 指自然和社会环境,时代指的是影响文艺发展的 精神气候。泰纳认为,三要素中,种族是内部原 因,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则是后天动力。泰纳 “三要素”说揭示了文艺发展的一些普遍规律, 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 雨果的文艺观
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自由引导人民》
浪漫主义 特点
在整体上而言,浪漫主义运动是由 欧洲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出 现的许多艺术家、诗人、作家、音 乐家、以及政治家、哲学家等各种 人物所组成,但至于浪漫主义的详 细特征和对于浪漫主义的定义,一 直到20世纪都仍是思想史和文学性 爱史界争论的题材。美国历史学家 亚瑟·洛夫乔伊(Arthur Lovejoy) 在他知名的《观念史》(1948)一 文中便曾试图证明定义浪漫主义的 困难性,一些学者将浪漫主义视为 是一直持续到现代的文化运动,一 些人认为它是现代性文化的开端, 一些人则将它视为是传统文化对启 蒙运动的反扑,也有一些人将它视 为是法国大革命造成的直接影响。 另一个定义则来自夏尔·波德莱尔: “浪漫主义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 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 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夏尔·波德莱尔
浪漫主义 特点
许多知识分子和历史学家将浪漫主义视为是对于启蒙运动的反 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强调演绎推 理的绝对性,而浪漫主义则强调直觉、想像力、和感觉,甚至 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
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是随浪漫主义而兴起的一种新的文艺思潮,其理 论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模仿” 说。 作为19世纪的一种文艺思潮,现实主义通常将法国作家 司汤达于1823、1825年写作出版的论著《拉辛与莎士比 亚》视为理论宣言。1857年,法国作家兼批评家尚弗勒 里出版的文集《现实主义》进一步深化了现实主义的文艺 主张,扩大了现实主义的影响。 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与理论亦随其创作的兴盛而不断深入。 如法国文艺理论家泰纳从实证主义立场出发,为现实主义 文学批评提供了更为系统和颇富影响力的阐释;俄国文艺 理论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结合作品批评,对 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及创作原则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 讨,在促进现实主义文学的繁荣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贡 献。
第六章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论
概述 第一节雨果的文艺观 第二节别林斯基的文艺观 第三节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文艺观 第四节泰纳的文艺观
浪漫主义 Romanticism
浪漫主义属于唯心主义起源 于中世纪法语中的 Romance(意思是“传奇” 或“小说”)一词, romantique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形容词,意 为浪漫的,“罗曼蒂克”一 词也由此音译而来。
oks/117/bkview-117093-
348778.htm
一、历史分期与文学特征
西方文明史三个阶段: 原始时代 古典时代 近代时期
文学艺术: 生长——发展——成熟
一、历史分期与文学特征
原始时代
诗的意识觉醒——上帝,心灵和创造 抒情诗人的歌谣 《圣经·创世记》 审美品格是纯朴 精神维度是指向永恒的
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 维克多·雨果
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
七月王朝时曾当选为法兰西院士, 1848年革命后因反对波拿巴称帝 而被迫流亡国外19年。普法战争 中他曾以极大的爱国热忱投身于 保家卫国,1871年当选国民议会 议员。这些经历使其文学创作体 现了革命时代的社会精神,其创 作实绩和批评论述将浪漫主义运 动推向高潮。
本章关键词
形象思维(imagery thinking): 俄罗斯批评家别林斯基提出的重要文论概念。别 林斯基认为,人类的文学艺术活动与哲学、政治 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研究相比,有不同的思 维方式。后者运用的是论证性的逻辑思维,前者 运用的是显示性的形象思维,即用感性形象去呈 现理念,以直观的方式去把握真理。
本章关键词
浪漫主义(romanticism):
发轫于18世纪末的德国,后席卷整个欧洲的文艺 思潮。其特征是:反对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崇 尚自我意志的绝对自由,倡导激情、创新和想象 力,不断突破传统的樊篱,注重开拓新的生活和 精神空间、新的题材和艺术形式。
现实主义(realism):
继浪漫主义而兴起一种新的文艺思潮,其理论源 头可追溯至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现 实主义通常将法国作家司汤达于1823—1825年写 作出版的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视为理论宣言。 现实主义的主张是:真实地描绘社会生活和现实 人生,注重人物和环境的细节和典型刻画。
后期创作中则体现出现实主义倾 向。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巴 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海上劳工》、《笑面人》、 《九三年》,诗集《惩罚集》、 《凶年集》,剧本《克伦威尔》、 《欧那尼》等。其文艺观主要见 于批评理论著作《〈克伦威尔〉 序言》和《莎士比亚研究》等。
相关新闻 http://www.ewen.cc/cache/bo
一、历史分期与文学特征 二、滑稽丑怪与浪漫主义 三、审美追求与艺术标准
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
维克多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 瑞士的省城贝桑松,祖父是木匠, 父亲是共和国军队的军官, 曾被 拿破仑的哥哥西班牙王约瑟夫·波 拿巴授予将军衔,是这位国王的 亲信重臣。 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 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进入 了法学院学习,但是他的兴趣在 于写作。他15岁时写的《读书乐》 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 17岁时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 20岁时出版了诗集《颂诗集》, 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 八赏赐,之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 的诗歌。 之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 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 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而这几 部都是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 张的小说。
文学发展三要素: 指种族、环境、时代,是法国理论家泰纳提出来 的重要文艺观念。种族是指先天遗传因素,环境 指自然和社会环境,时代指的是影响文艺发展的 精神气候。泰纳认为,三要素中,种族是内部原 因,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则是后天动力。泰纳 “三要素”说揭示了文艺发展的一些普遍规律, 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 雨果的文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