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 石菖蒲与藏菖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石菖蒲与藏菖蒲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又名:剑草、香草、粉菖、臭蒲、溪菖、山菖蒲、水剑草、水蜈蚣、石蜈蚣、苦菖蒲、岩菖蒲、药菖蒲、香菖蒲、野韭菜、九节菖蒲、剑叶菖蒲。原植物石菖蒲全国各地常见栽培,北起山东,南至广东,西至云南,东至江苏、台湾均有分布;主产于江苏、浙江、四川。

本品药材性状: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长3~20cm,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匀的环节,节间长0.2~0.8cm,具细纵纹,一面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有的其上有毛鳞状的叶基残余。质硬,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细胞。气芳香,味苦、微辛。

本品味辛、苦,性温;归心、胃经。功能: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中医临床用于神昏癫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抗惊厥,抗癌,杀虫,抑菌,抗真菌,抗心律失常,抗缺氧,抗癫痫,抗老年痴呆,抗子宫收缩,镇静,催眠,止咳平喘,松弛平滑肌,增强记忆力,抑制运动性兴奋,

降温,扩张冠脉,降血脂,解痉,抑制胃肠肌电活动等作用,对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对消化系统有影响。

其它药用部位:(1)石菖蒲叶:洗疥,大风疮;(2)石菖蒲花:调经行血。

藏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藏菖蒲Acorus calamus L.的干燥根茎。又名:臭草、臭蒲、土菖蒲、水菖蒲、白菖蒲、泥菖蒲、建菖蒲、家菖蒲、大叶菖蒲。原植物藏菖蒲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辽宁、湖北、湖南、四川。根茎称白菖蒲,系藏族习用药材。本品药材性状略呈扁圆柱形,稍弯曲,较石菖蒲为粗,长4~20cm,直径0.8~2cm。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节明显,节间长0.5~1.5cm,具纵皱纹,一面具密集圆点状根痕;叶痕呈斜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侧面近茎基痕周围常残留有鳞片状叶基和毛发状须痕。质硬,断面淡棕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众多棕色油细胞小点,气浓烈而特异,味辛。本品味苦、辛,性温、燥、锐。功能:温胃,消炎止痛。中医临床用于补胃阳,消化不良,食物积滞,白喉,炭疽等。

石菖蒲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昌蒲。谓“味辛,温。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一名昌阳。”《本草图经》曰:“昌蒲,生上洛池泽及蜀郡严道,今处处有之,而

池州、戎州者佳。春生青叶,长一、二尺许,其叶中心有脊,状如剑,无花实。五月、十二月采根,阴干。仅以五月五日收之。其根盘屈有节,状如马鞭大,一根傍引三、四根,傍根节尤密,一寸九节者佳,亦有一寸十二节者。采之初虚软,暴干方坚实,折之中心色微赤,嚼之辛香少滓。人多植于干燥砂石土中,腊月移之尤易活。……其生蛮谷中者尤佳,人家移种者亦堪用,但干後辛香坚实不及蛮人持来者,此即医方所用石昌蒲也。又有水昌蒲,生溪涧水泽中甚多,叶亦相似,但中心无脊,采之干後轻虚多渣,殊不及石昌蒲,不堪入药用,但可捣末,油调涂疥瘙。今药肆所货,多以两种相杂,尤难辨也。”

对菖蒲古今药用品种进行考证认为:《神农本草经》至宋代《图经本草》所载药用菖蒲系菖蒲属植物菖蒲或其变种细根菖蒲的根茎。此间所指“石上菖蒲”或“一寸九节菖蒲”系菖蒲之生溪石间,根茎节密的优质品。宋代《本草别说》始有石菖蒲入药的记载。此后的本草和医方多以石菖蒲为优质品处方用药,或强调使用石菖蒲,认为菖蒲粗大而味稍淡,药力不及而渐少使用。《本草经集注》及后世本草记载类菖蒲而不药用的溪荪,应为菖蒲属植物茴香菖蒲。李时珍谓菖蒲有五种,即两种石菖蒲、泥菖蒲、水菖蒲及钱蒲等,并提出入药须用两种石菖蒲,余皆不堪用。指出“生于水石之间,叶有剑脊,瘦根密节,高尺余者,石菖蒲也。”本处所言“剑脊”是指金钱蒲 A.

gramineus 及石菖蒲 A. tatarinowii 叶两面呈现的弧形隆起之脊。观察、应用“剑脊”特征时,应以叶片中部为准。

赖先银等综述报道,研究报道最多的是水菖蒲(藏菖蒲)、石菖蒲及金钱蒲3个品种,历史上作为药用的只有水菖蒲及石菖蒲2个品种。水菖蒲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石菖蒲入药首见于宋代陈乘所著《本草别说》。水菖蒲不仅入药的历史要比石菖蒲早得多,而且当今自然界中水菖蒲的资源也大大超过石菖蒲,但是中医历来使用石菖蒲较多。

本草及方书记载的九节菖蒲是“一寸九节菖蒲”的简称。医生处方强调使用优质品,并习用简化的药名,以利快速书写。这样“一寸九节菖蒲”演变成“九节菖蒲”。九节菖蒲一名,最早见载于《本草纲目》转引的明代方书《医学正传》。近代,九节菖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世纪30年代,陈仁山著《药物出产辨》菖蒲项下称“菖蒲以四川产者为最,节密身结而清香。又广东产者,清远、三坑、石潭等处多出。近水者名水菖蒲,大条,身松浮,节疏,味香带闷;近山上出者,名石菖蒲,质结节密细条,气味清香,与川菖蒲不差上下,西药名剑草;又有一种名外菖蒲者,即九节小菖蒲,味略辛而不甚香,嚼之有辛辣味,产陕西汉中,河南禹州。”在陈存仁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和《中国药物标本图影》二书中,不但引用了陈仁山关于外菖

蒲即九节小菖蒲的记述,而且在菖蒲的彩图中,绘有石菖蒲药材2支,饮片10片,九节菖蒲药材5支。根据上述产地、性状和图形判断,此九节菖蒲系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本品虽有“一寸九节”的特征,然而它与一寸九节菖蒲是不同科的植物,其性味、功效不同,不宜混菖蒲药用。可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毛茛科的九节菖蒲更加流行,甚至《中药材手册》、《中药志》、及《中国药典》1963、1977年版以九节菖蒲收载,并把传统的菖蒲的功用盲目照搬套入科属来源、性味、成分均不相同的阿尔泰银莲花根茎是错误的。

石菖蒲主含挥发油,含量一般为1.0%~3.0%,另有糖类、有机酸、氨基酸等成分。采用GC-MS 法分析了石菖蒲挥发油成分,共分离出84个峰,鉴定了52个化合物。挥发油中主要为β-细辛醚占63.2%~81.2%,α-细辛醚占 3.4%~13.7%,以及莰烯(2.78%)、龙脑(1.93%)、细辛醚、石竹烯、石菖醚、细辛醛、γ-细辛醚、d-δ杜松烯、肉豆蔻酸、百里香酚等。另有顺式甲基异丁香酚、榄香脂索、欧细辛醚。倍半萜类化合物是石菖蒲挥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石菖蒲植物中已分离得到的倍半萜达二、三十种。苯丙素类是石菖蒲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其中α,β-asarone 又在苯丙素中占相当分量,有的甚至高达80%之多,并被公认为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β-细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