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材分析.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概述本文档旨在分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教材。

该教材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为目标,涵盖了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和案例。

以下将对该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教材内容道德教育教材首先关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通过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感受、爱护动物、尊重师长等主题,教材帮助学生明确道德行为的标准,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展现良好的道德品质。

法治教育教材其次重点关注法治教育。

通过介绍国家法律、社会规则以及守法的重要性,教材帮助学生了解法律对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保护作用。

同时,教材还介绍一些法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分析与建议该教材在道德与法治教育方面有以下优点:1. 内容与学生年龄段相符。

教材的内容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了合理调整,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2.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教材通过提出问题和情境让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3. 关注实际生活。

教材以生活中的案例和场景为基础,使学生更加容易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然而,该教材仍然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方面:1. 增加互动性。

教材可以加入更多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参与和积极性。

2. 强调实践活动。

除了提供理论知识,教材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参观警察局等,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和体验。

综上所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通过加入更多互动性和实践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教材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分析和建议。

希望本文档能为教材改进提供一些参考。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社会全册教材分析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社会全册教材分析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社会全册教材分析根据要求,本文将对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社会全册教材进行分析。

1. 教材概述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社会全册教材是根据教育部要求编写的适用于三年级下学期的社会学科教材。

教材内容包括社区、食物、故事、传统节日、交通工具等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实践能力。

2. 教材结构教材总共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呈现相关的知识和实践活动。

每个单元都包括以下几个部分:2.1 导入部分导入部分引入单元的主题,通过图片、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考。

2.2 知识探究知识探究部分介绍与主题相关的基础知识,通过故事、图片、图表等形式向学生传递相关的社会常识和概念。

2.3 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教材的重点部分,通过游戏、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际的社会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2.4 社会行为培养社会行为培养部分关注学生的社会行为规范,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惯和价值观。

2.5 知识巩固知识巩固部分提供一些练题,用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并检验他们的理解程度。

3. 教材特点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社会全册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紧贴学生生活: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象和规律。

- 强调实践操作: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小组活动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社会意识:教材在知识传递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 多样化教学形式:教材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故事讲解、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使研究过程更加灵活有趣。

4. 教材评价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社会全册教材通过紧密的结构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对社会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思考能力。

品德和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共39页文档

品德和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共39页文档
品德和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幽默来自智慧,恶语来自无能
课题2:各种各样的社区
教学目标: • 了解目前我国存在的风格各异的社区 • 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在对自己生活的
社区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社区的认 识和理解
活动建议:
• 引导学生分组探索不同类型的社区,如 书中呈现了“少数民族社区”、“山地 社区”、“农村社区”、“沿海社区” 等,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不 同类型的社区的特点:“地理位置、建 筑结构、人口”等。
第五单元: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
单元概要:
教学内容从虎子来信切入,从画教室、画 校园、画社区逐步展开“地图学习”,培养学 生有关地图的知识及相应的技能。在此基础上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增进对自 己学校、社区的情感,同时感受分工对于合作 的重要性,体验合作的乐趣及合作的力量。
主题一、移动的画板
课题2:变化中的社区
教学目标: • 调查、访问、了解自己所在农村社区的变化 • 学写“调查报告”,培养合作精神。 • 让学生体会到社区的进步与发展是许多人劳动
和努力的结果。
活动建议:
• 引导学生讨论“社区”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 根据“变化”,指导学生分成“调查小组”,
具体调查变化的内容。 • 各小组汇报交流。
课题1:早市引出的问题(或其它)
教学目标: • 通过教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发现社区人们的共同
需要和社区存在的问题。 • 养成关心公共事务、热心社区服务的态度,树
立社区小主人的责任意识。 •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早市引出的问题
抢占摊位 缺斤短两 环境脏、乱、差 ……
思考:小区谁来管?怎么管?
课题2:选出自己的当家人
• 教室小组间交流: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本文将对最新部编版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二单元的教材进行分析。

该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生活能力,内容丰富多样,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材概述第二单元的教材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互助与友爱、礼貌待人、公共场所的礼仪等。

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品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教材特点该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清晰的教学目标:教材明确了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并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来达成这些目标,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研究并应用所学知识。

- 生动的教学情境:教材提供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通过故事、图片和实际案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 强调实践操作: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应对问题和交往的能力。

- 关注情感培养: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情感相关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

教材评价该教材在培养学生品德与生活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它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品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培养他们的互助友爱意识和礼貌待人能力。

同时,教材注重实践操作和情感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和情感素质。

然而,对于一些具体的情境和案例,教材的描述可能相对简单,缺乏深入的解析和讨论。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提供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总之,最新部编版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二单元的教材通过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教学形式,积极地促进学生品德素养和生活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各位老师大家好,现在我就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材与大家一起来进行交流和讨论。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本课程贯串始终的一条主线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

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本册教材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坚实依托,把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渗透其中,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

本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本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三年级下册共安排了3个单元主题,即:“在集体中成长”“我们生活的地方”“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这三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教材是与学生对话的文本:本册教材在编写中,始终把儿童当作主角。

其意图是要使"教材中的儿童"和"教室中的儿童"形成一种"我--你"之间的对话关系。

教材中的儿童与教室中的儿童相依相伴,一起面对并解决成长中的问题和烦恼,共同享受成长的幸福。

在对话的过程中,文本中的儿童不断地走向教室中的儿童得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为了要理解、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理解教科书给出的准备性知识,同时,也必须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

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与教科书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不断融合。

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鲁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备课组长:实验小学孙雪瑛备课教师:小纪一小辛少华(一单元)方圆学校孙春梅(二单元1-2课)行村二小李文臣(二单元3-4课)郭城一小杜婷(三单元)育才小学刘红华(四单元)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一)总体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共涉及“我的健康成长”、“我的社区生活”两个领域的内容。

其中第一单元的“珍爱生命”属于“我的健康成长”这一领域,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第三单元“出行的学问”和第四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属于“我的社区生活”这一领域。

本册教材,在承接三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教育作为基本出发点,以学生健康成长和社区生活为主线,在教育内容上将生命的教育与人际交往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与家庭、学校和社区生活的交互作用,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逐步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二)教学要求1.要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教科版三年级下学期品社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学期品社教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增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该课程从三年级起开设到六年级,与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和“历史与社会”课程相承接。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科书是该课程教科书的起始册,它前承“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学习内容,并开启“品德与社会”课程全部的学习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生活德育的理念,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的启蒙教育作为本册书的重点,现对该册教科书做出介绍。

一、编写意图(一)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

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三年级上册共安排了5个单元主题,即:“夸夸我自己、温暖的家、我爱我们的学校、家乡的山山水水、有趣的家乡风情。

这5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突出教育的基础性。

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因此,该册的内容体现了教育的基础性。

1.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全册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一、探寻教?学要义1. 让教材成为“学材”2. 让教材牵引“教学”教材可以传递教学观念,提供教学内容,指引教学方法。

新型的教材要引领教学从知识学习到生活建构,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从知识道德向生活道德的转变。

3. 让教学引领“学习”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学生”“学习”已经成为变革的核心视角。

教学的指向是什么,事实上,既不是教材,也不是教师,而是以学习为中心,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学的根本目的主要不是道德知识的学习,而是引导儿童去选择和建构有道德的生活及生活方式。

引导学生在多种可能的生活中选择“好”的生活,即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并通过这样的生活涵养其德性。

二、开启学科之眼1. 道德与法治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而道德则是最高法律;我们坚持用法律支撑道德,用道德滋养法律。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侧重法治意识、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 生活与德育以生活事件作为建构教材的原料,对这个年龄段儿童可能遇到的问题困惑加以整理与概括,同伴交往、家乡认同、交通通信等,通过教学来给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发展需求的指引。

3. 价值引领与价值判断课程核心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也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但教学并不是将观点灌输,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获得正确的价值观。

三、把握教学之法1. “单元”架构下的教学设计2. “课文”结构中的学习思路教学中不应是简单把这些板块内容过一下,走一下程序,而是通过把板块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思路,探究、讨论、交流、辨别、模拟、践行等,这些正是需要学生把握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方法。

3.“留白”呈现后的发展空间留白设计体现了新的教材观,过去人们认为教科书就是权威,教师和学生要记住并践行这些权威的知识和规范。

而今留白设计,体现了把学生和教师的生活经验放在与教材经验平等的地位,形成一种互动的对话关系。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今天,我打算和大家交流5个方面的内容:1、学科特点:咱们的《品德与社会》与其他课程设计最基本的差异,在于它是以社会生活为中心而组织的,这门课程包含了许多社会知识和社会问题,体现了社会的基本价值和道德规范,还结合了诸如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人口、环境、科技等各相关学科或领域的教学。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通过《品德与社会》这种教材安排模式,既可使社会学习与品德教育融为一体,又可以为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一个广泛的学习基础。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社会的方法和技能,主要包括:调查和观察社会的方法和技能、解读图片、数据资料(统计图)的方法和技能、比较和归类的方法和技能、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技能、社会参与(交流、讨论、协商)的方法和技能。

)2、浙教版品社第二册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①教材是能够与儿童进行对话的文本。

②教材所呈现的文化是儿童的文化。

③教材所遵循的是儿童生活的逻辑。

④对话中的儿童是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

教材力图通过儿童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用儿童的方式去体验世界。

让儿童喜欢,让儿童接受。

教材所倡导的是一种快乐,积极而又意义的学习。

教材的单元教学内容和各个单元中的每一课都是以儿童的生活的来源所预设的。

3、本册教材内容体系及特点:学生最好从小便能了解社会知识、认识社会问题,并有机会从事问题解决式的学习,掌握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和规范。

而我们今天所介绍的三年级下册教材就是面对小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不断扩大学习内容,由近及远地开展有效的学习。

本册教材安排的教学单元依次是《话说社区》、《生我养我的地方》、《东西南北中》、《人类共同的家园》。

它是按社区、家乡、祖国和世界这几个区域概念来安排内容的,并有机渗透公民教育、历史教育、地理教育、政治教育、经济教育、文化教育、法律教育、科技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等学科领域的题材,使品德与社会的学习成为从社会生活出发实现知识拓展和整合的过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和法治意识的重要教材之一。

该教材共包含X个单元,涵盖了XX个知识点,主要内容包括X、Y、Z等方面。

二、教材特点1. 强调道德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通过讲解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引入法治观念该教材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方面也有一定的考虑,通过介绍法律常识、法律规则等内容,让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法治的重要性。

3. 知识贴近学生生活教材中的案例和故事情节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道德和法治知识。

同时,教材中也提供了一些小练和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4. 温馨形象和生动插图教材中采用了温馨形象和生动的插图,通过可爱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图文信息,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三、教材优缺点1. 优点- 强调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 引入法治观念,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法治的重要性。

- 知识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使研究更加生动有趣。

- 温馨形象和生动插图,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2. 缺点- 部分内容可能偏向简单,缺乏一定的深度和挑战性。

- 某些案例和故事情节可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学生难以产生共鸣。

四、教材建议1. 加强深度教育在内容设计上,可以适当加强一些深度和挑战性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和法治知识。

2. 增加实践体验除了课堂教学,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性,培养实际应对问题的能力。

3. 引入互动研究方式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研究的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对道德和法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总结《道德与法治》教材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重要教材之一,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法治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精品】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与建议.docx

【精品】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与建议.docx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与建议历城区教研室朱晓燕本册教材共分三个单元:在集体中成长;我们生活的地方;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本册教学内 容在落实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出的“螺旋上升”时,共涉及到“我在成长” “我与家庭” “我与学校” “我的家乡(社区)”四大模块的内容,考虑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与不同生活领域之间的交叉关系, 着重从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等三个方面设计单元主题。

下面我们就本册教学内容来进行 共同研讨。

一、教科书的体系结构二、教科书的设计思路及特点1、 以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教科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生活的真实。

本册教科书采用大量写实风格的照片,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

除了照片之外,文字、具体内容、 活动安排等,都贴近学生生活。

让学生从司空见惯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和思考,从看似平常的社会 生活中认识各种深刻的道理。

如:第一单元“在集体中成长中”的“我为班级争荣誉”这一主题, 展示了学生生活中的班级荣誉榜及小报等有关照片、资料,使学生认识到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 的重要。

2、 重视德育的实效性,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和实现自我本册教科书把学生置于特定的情境中,让问题在情境中提出,呈现生活化的学习情景。

教科书 将知识和技能镶嵌于真实的情景与活动之中,力求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在实际的调查、访问、体 验、研究活动中得以实现。

如:第一单元“在集体中成长” “大家都是好朋友”主题中,针对有些 学生自信心不足或以自我为中心的状况,设计“寻找同伴的优点”的活动,让学生在寻找同学优点 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学会欣赏别人,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到逐渐深 入地进行思考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生个性化、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目的。

通过学 生直接参与的社会生活,并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道德冲突、感悟道德选 择,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

3、 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不断完善学生 的认知结构和人格特征本册教科书所设计的活动或主题,大多是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要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我们是一个集体快乐的集体生活夫家都是好朋友欢迎到我家乡来家乡的故事垃圾带来的烦恼节约用水环境好我快乐去探索、去得出结论。

3下品德单元教材分析

3下品德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简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第一单元主题,是“邻里之间”。

这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教学目标:1、关心了解邻居的一些简单情况。

2、尊重理解别人,队邻居宽容友好。

3、主动帮助邻居。

4、建立良好的家居环境。

5、初步理解创建和谐邻里环境的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关注邻里关系,增强主动关心邻居的意识和情感,通过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培养爱心,逐步养成和邻居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的良好邻里关系。

四、教法与学法:1、从人道的角度出发,尊重儿童的差异与感受。

2、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要让班上所有学生都有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

学生的平等参与不仅是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对自己的期望。

3、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发展的资源。

根据学生需要的差异考虑教学资源的分配,为所有孩子的发展提供他所需要的教育服务。

通过开展调查实践活动、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课时分配:1.《认识周围的邻居》………………………………2课时2.《邻居之间怎样相处》……………………………2课时3.《共建邻里好环境》………………………………1课时。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材结构解读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材结构解读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材,在承接三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教育作为基本出发点,以学生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为主线,在教育内容上将爱的教育与人际交往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现对三下教材作一基本分析。

一、教材特点教材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方面,强调了让学生在对社会基本关系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学生待人处事基本观念和与之相对应的道德意识,通过让儿童对社会三对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化和发展,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并将儿童道德意识和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作为教科书的着力点,三年级下期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帮助儿童初步学习对人的理解。

对人的理解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在儿童时期培养学生对人的理解能力,不但有利于儿童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更为他们学会做人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年级下册《社区是我们的大家庭》、《爱心温暖你我他》、《感谢为大家服务的人》、《我是聪明的消费者》四个单元,从帮助学生理解父母长辈在培育自己时的良苦用心及其辛劳,到对同伴的理解,学校里和社区里为自己服务的人的理解。

让他们通过对身边人的理解产生尊重和爱。

在引导学生对家人、同学和其他人理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习从他人的情感和想法等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第二单元的《心里想着他们》一课,就是让学生懂得当自己与别人想法不一致,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换个角度想一想,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二)帮助儿童认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共生共成的关系,促进儿童合作意识的形成。

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共生共存的关系,这种共生共存的关系要求我们认识问题时应具备基本的生态意识和合作观念。

第三单元《生活不能没有他们》中的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二单元中的第三课《都有一份爱》一课,让学生通过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参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形成合作的观念。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天津市滨海实验学校张连松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分析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

下面,我将从教材的目标要求、教材体例编排及重点、教材的教学建议这三个方面对本册教材进行解说。

一、说教材的目标要求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课程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因此,在课程性质、课程总目标及课程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三个单元主题,即:“说说我们生活的社区”“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

这三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

4〖单元目标〗态度:体验社区环境、设施与居民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员,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养成关心、爱护自己社区的态度和热爱自己社区的情感,乐于为社区建设付出自己的劳动。

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调查活动,能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够学会观察社区中的人和事,并对其做出初步的判断和分析,同时初步具有思考社区生活合理性的能力。

知识:认识社区的基本环境和设施,认识社区内各种公共设施的用途,了解居(村)委会在社区中的作用。

5【单元目标】态度:进一步增进对自己学习与生活的学校、社区的情感。

感受合作的乐趣和力量,乐于与人合作。

对画地图的全过程有较高的兴趣。

能力:能够参与和同伴合作的画地图活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能够正确地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够独立或合作利用图形、符号和文字,将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设施和景物按图上方向正确地画下来。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doc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doc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一、班级情况分析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徳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耍。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会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屮去。

二、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共设计了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主题所涉及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如来自社会的爱)。

这四个单元教育主题是:第一单元主耍是在爱的阳光下;第二单元主耍是我们共欢乐;第三单元主耍是生活不能没有他们;第四单元主要是寻路和行路教材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方面,强调了让学生在对社会基本关系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学生待人处事基本观念和与Z相对应的道德意识,通过让儿童对社会三对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化和发展,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并将儿童道德意识和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作为教科书的着力点,三年级下期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1. 帮助儿童初步学习对人的理解。

对人的理解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在儿童时期培养学生对人的理解能力,不但有利于儿童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史为他们学会做人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年级下册《在爱的阳光下》、《我们共欢乐》、《生活不能没他们》三个单元,从帮助学生理解父母长辈在培育自己时的良苦用心及其辛劳,到对同伴的理解,学校里和社区里为自己服务的人的理解。

让他们通过对身边人的理解产生尊重和爱。

在引导学生对家人、同学和其他人理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习从他人的情感和想法等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第二单元的《换个角度想一想》一课,就是让学生懂得当自己与别人想法不一致,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换个角度想一想,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习主题呈现的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 变。
3、注意强化教科书的文化底蕴,增加名言警句等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信 息量。
4、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和体验,使学生各方面得到综合性和谐发展。
(二)单元特点
1、以学生的集体生活为主线,引导学生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以品德 教育显性化,使学生的良好品德在研究活动和体验感悟中得以形成和发展。
2、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学生的经验、兴趣、爱好 出发,设置问题情境,通过辩论会的形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 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提升了自己的认识。
3、注重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变“教材”为“学材气
我们是一个
集体
课题一:我们的班集体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班集体,了解班集体的组成。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为家乡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志向。
4、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5、热爱大自然,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行为与习惯:
1、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面对困难不退缩,主动解决困难,善于自我调节。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怎样做才能建立同学间真挚的友谊。
2、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从学生年龄出发,教学力求生动活泼,趣味性强。
4、注意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5、加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多种知识的能力。
6、经常与班主任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以便采取相应教学手段,
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一章拓
单元设计思路及特点:
(一)单元设计思路
1、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学习主题,延伸到社会生活,体现综合性,引导 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地方,共分为欢迎列我家乡来、家乡的故享二个主题。
本单元设计思路:
1、以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构建活动主题。家乡是学生生长的地方, 对学生而言是熟悉、亲切的。
2、学习过程活动化。活动以探究为核心。
3、注重活动过程完整化。
第三单元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共分为拄效市来的烦侑,节的用水,环境 好我快乐三个上题。
第十六周
《垃圾哪里来》
第十七周
《垃圾的危害》
第十八周
《垃圾的处理》
第十九周
《生活中的水》
第二十周
《水被污染了》
第二十一周《科学用Fra bibliotek》第二十二周
《其他环境问题》
第二十三周
三、教学措洗
1、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教材的知识结构注意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 象,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重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2、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群体观念,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
二、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我们的班集体这一•主题活动。
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集体(许多人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师让学生什么是班集体(班集体由班主任和几十名同学组成。老师们关心 我们的成长,指导我们的学习。)
师: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学习,知道什么是班集体。下面就请同学们听一段 小故事:登山。
内容周次
《我们的班集体》第一周
《集体有纪律》第二周
《我为班级急荣誉》第三周
第五周
《集体的力量》
《同学之间》
《有了矛盾怎么办》
《交更多的朋友》
《看地图找家乡》
《我做小导游》
第十一周
《家乡的变化可真大》
第十二周
《家乡山水美如画》
第十三周
《家乡风情更迷人》
第十四周
《可爱的家乡人》
第十五周
《家乡的历史名人》
第一单元在集体中成长,共分为我们是一个集体.快乐的集体生活、大家 都是好朋女三个主题。
本单元设计思路:
1、以学校生活为基础构建学习主题延伸到社会生活,体现综合性,引导学 生关注社会问题。
2、学习主题呈现的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 变。
3、注意强化教科书的文化底蕴,增加名言警句等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信 息量。
一、教学重、难点
1、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维护集体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
的任务负责。
2、让学生了解识图常识,能辨认简单的图例、方向、比例尺,培养学生的
读图能力。
3、让学生知道解决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有不同的方法。
二、教学进度
本学期上课21周,每周上课3课时,共计63课时,3课时为机动。
教学进度表
3、在家乡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
分。
4、了解识图常识,能辩认简单的图例、方向、比例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5、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6、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7、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有关问题,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8、知道解决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有不同的方法。
师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在登山的过程遇到困难了,你会
怎么做呢” ?让学生体会同学之间应该互帮互助,友好相处。
师:“如果你们小组要搞一次外出游玩的活动,你有何打算?
师引导学生,让学生制定以小组为单位的外出游玩目标? 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制订出本组的目标。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共教学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在集体中成长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
第三单元:大家都是好朋友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课试用的是山东人民版的教科书,是新 教材。本教材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心理特点,以儿童的生活为基 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整合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 关系,精选有教育价值和生活典型意义的案例作为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健康、 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 生活。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调查、讨论探究的完整过程。
2、创设思辩情境,引发辩论。
3、培养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如调查、访问、搜集与整理、分析资料等进行
探究活动。
4、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 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5、培养学生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并尝试运用一定的方法解决问题。
本单元设计思路:
1、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学习主题,体现综合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2、以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为主,倡导个人研究和小组分工合作相结 合的学习方式。
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注重感悟和体验,使学生各方面得到综合性和谐发展。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集体,培养集体责任感。
2、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与挫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