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获得的两个实验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交 互 决 定 论
先行因素
1.学习的遗传机制 2.以环境刺激信息为 基础的对行为的预期 3.社会的预兆性线索
替代性强化 结果因素
(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受 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 于做出榜Βιβλιοθήκη 的行为)自我强化(当人们达
到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他 们以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 加强和维持自己行动的过程)
把4至6岁的儿童分成三组,儿童 在电影中看到一个成年男子演示四 种不同的攻击性行为,但在影片快 结束时,一组儿童看到的是这个成 人榜样受到另一个成人的奖励;而 另一组儿童看到的是这个成人榜样 受到惩罚 最后一组儿童看到榜样没 有受到任何奖惩。接下来,就让儿 童进入一间游戏室,里面放有一个 同样的充气人以及这个成人榜样使 用过的其他物体。班杜拉在这两组 儿童看完电影回到游戏室时,以提 供糖果作为奖励,要求儿童尽可能 地回想起榜样的行为,并付诸行动。
自 我 调 节 理 论
自我观察
自我判断
内在因素 对行为的 调节
自我反应
自 我 效 能 理 论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 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 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 握与感受。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 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 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自我 效能也可称作“自我效能感”、 “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 等。
• 电影里榜样的攻击性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奖励 或惩罚),是儿童是否自发地模仿这种行为的 决定因素。 也就是说,看到榜样受奖励的那 一组儿童,比看到榜样受惩罚的另一组儿童, 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 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组儿童在模仿攻击性行 为方面没有任何差异,即都能同样精确地显 示出榜样的四种攻击性行为的顺序。这说明, 榜样行为所得到的不同结果,只是影响到儿 童模仿的表现,而对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因为在榜样受到惩罚的条件下,儿童同样也 习得了这种行为反应, 只不过没有同样地表 现出来罢了。
波波玩偶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波波玩偶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于1961年进行的一项关于攻击性暴力行为研究的重要实验。
该实验旨在探究儿童在观察成人攻击性行为后,是否会在没有成人榜样的情况下模仿所观察到的攻击性行为。
实验结果对理解社会学习理论、攻击性行为的习得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目的1. 探究儿童在观察成人攻击性行为后,是否会在没有成人榜样的情况下模仿所观察到的攻击性行为。
2. 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儿童在模仿攻击性行为方面的差异。
3. 为预防儿童攻击性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36名年龄在3-6岁之间的男孩和女孩,平均年龄为4岁零4个月。
2. 实验分组:将36名儿童分为8个实验组,其中24名为实验组,12名为对照组。
3. 实验材料:波波玩偶、玩具套装、消防车、玩具飞机、木槌、涂有脸的系绳球、飞镖枪、蜡笔、纸、娃娃、塑料动物和卡车等。
4. 实验过程:(1)实验组儿童观察成人模特在波波玩偶上实施攻击性行为。
(2)对照组儿童观察成人模特在波波玩偶上实施非攻击性行为。
(3)实验组儿童在观察成人模特攻击性行为后,进入一个包含多种玩具的房间,观察其是否模仿攻击性行为。
(4)对照组儿童在观察成人模特非攻击性行为后,进入相同的房间,观察其行为。
5. 实验数据收集:通过单向镜子观察儿童在房间内的行为,记录其攻击性行为次数、持续时间等。
四、实验结果1. 观察到成人模特攻击性行为的实验组儿童,在进入房间后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如踢打波波玩偶、用木槌打击玩具等。
2. 观察到成人模特非攻击性行为的对照组儿童,在进入房间后表现出较少的攻击性行为。
3. 在观察异性榜样的男孩中,攻击性行为比对照组略强。
4. 女孩的攻击性行为次数和持续时间均低于男孩。
五、实验讨论1. 实验结果支持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即儿童在观察成人攻击性行为后,会在没有成人榜样的情况下模仿所观察到的攻击性行为。
2. 实验结果表明,儿童在模仿攻击性行为方面存在性别差异,男孩的攻击性行为次数和持续时间均高于女孩。
攻击性孩子的教育方法
攻击性孩子的教育方法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攻击性孩子的教育方法》的内容,具体内容:现在很多熊孩子都充满了攻击性,作为家长要及时教育才能遏制它往不好的方向发展。
下面我整理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何对攻击性行为的孩子进行教育矫治1、倾听孩子,明白孩子...现在很多熊孩子都充满了攻击性,作为家长要及时教育才能遏制它往不好的方向发展。
下面我整理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何对攻击性行为的孩子进行教育矫治1、倾听孩子,明白孩子想要什么。
运用反映式倾听的策略,发现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的真正原因。
把焦点放在"孩子究竟想得到什么"上面,而不是仅仅探究"孩子为什么这样"。
比如,孩子总是侵犯小弟弟,那么父母得弄清楚孩子这样做是否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或是想控制他人,而不仅仅判断孩子是出于嫉妒还是缺乏自信。
只有知道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真正使孩子得到适当的满足,解决他的"心病"。
2、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教会孩子正确的行为。
使用温和的管束和惩罚措施,如,自然或逻辑后果、批评、暂时隔离等往往能有效制止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但家长同时要告诉孩子正确的替代方法,否则孩子就无从改正。
"不抢,我怎么能得到那个玩具呢?"因此,家长除了要坚决采取措施停止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让他体会到不良的后果,还需要教会孩子恰当的满足自己的方式。
3、多给孩子提供和小伙伴相处的机会孩子和小伙伴在一起,不仅能体验玩耍时的乐趣,更能学到许多东西。
而这些都是成人不能取代的。
有的时候,家长会担心孩子和小伙伴在一起受欺负,或者怕麻烦而不让孩子和小伙伴相处,这样做是不恰当的,在无意中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力。
当孩子和小伙伴在一起的时候,家长也不需要太多的干预,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寻找答案。
4、父母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湛江教师考试高频考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湛江教师考试高频考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班杜拉都是教育心理学部分考察的一个重点人物。
本文在此对其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各位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一、背景简介: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对儿童是如何获得社会行为的很感兴趣。
这些行为包括合作、竞争、攻击、道德——伦理和其他社会反应。
社会反应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而学得。
强化理论已经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所有的模仿形式。
于是,班杜拉提出一套最为综合并且广为接受的模仿理论。
这一理论最初称之为社会学习理论,后来又称为社会认知理论。
二、经典实验:波波玩偶实验实验。
学前儿童观看一场电影,在电影中,一个人正在踢打一个充气娃娃。
第一组儿童看到那个人因为这种行为受到奖励;第二组儿童看到那个人受到惩罚;第三组没有看到任何结果。
看完电影后,这些儿童被带到摆有充气娃娃的房间。
结果发现,第一组儿童最具攻击性,踢打这些玩具;第二组儿童攻击性行为最少,但是如果他们被告知,模仿电影中的人踢打充气娃娃可得到奖励,他们就会将攻击性行为表现出来。
三、实验结论:(一)交互决定论班杜拉反对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的观点,他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的,它们彼此之间的影响都是相互的。
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二)观察学习所谓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
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另一重要来源。
在观察学习中,观察学习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
实验中,儿童通过观察成人踢打充气娃娃的行为以及提大有的结果,获得了新的反应,说明儿童通过观察发生了学习。
观察学习的过程: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1)注意过程:即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景的过程。
(2)保持过程:即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他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以及存储。
(完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完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对于儿童攻击性行为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来源于班杜拉一系列出色的研究。
早在1961年,班杜拉把一些幼儿园的孩子分成两组,让一组孩子看一些特制录像,特制录像的主要内容是成人对充气塑料玩具所采取的一些新奇古怪的攻击行为,而另一组孩子看的是没有这种攻击行为的一般录像。
看完录像后,班杜拉让所有孩子都玩这种充气玩具。
结果那些看过特制录像的孩子几乎都对充气玩具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而只看一般录像的孩子却较少表现攻击性行为。
更有意思的是,那些看过特制录像的儿童所表现的攻击性行为很大程度上是模仿是录像中那些新奇的攻击行为。
于是班杜拉认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模仿的结果.在1965年,班杜拉又做了一个相似的实验。
这一次他将孩子分为三组,看的是带有攻击性行为的特制录像,所不同的是,第一组所看的录像中,那些攻击性行为受到了惩罚,第二组的录像中的攻击性行为是受赞扬的,而第三组的录像中对攻击性行为没有任何评价,既不赞扬也不惩罚。
结果发现,第一组的孩子所表现的攻击性行为明显少于其他两组。
这个实验不但进一步完善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即强调了社会评价和社会指导的作用。
要重要的是为我们防止、治疗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提供了依据。
———《实用心理自我疗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攻击性的实验范式
4、玩偶模仿范式(班杜拉)
*研究结果: 录像中成人的击行为得到奖励时, 儿童随后出现 攻击性行为的概率及行为的强度都更高。
*优势: 这一范式自产生之后一直引领着攻击性的社会情境 影响因素研究领域的发展。众多研究已表明, 参与 暴力游戏或观看暴力影片会提高个体的攻击性然而,
*质疑: 儿童在实验中出现的并非确定是表征攻击的行为, 也许仅是由于他们喜欢扭打玩耍而已。
二、攻击性的实验研究范式
*经典 1、教师- 学习者范式 2、论文评定方法 3、竞争反应时游戏 4、玩偶模仿范式 5、减分范式
*现代 6、辣椒酱范式 7、出错范式 8、涂鸦撕扯程序 9、内隐攻击性的图片记忆范式
1、教师- 学习者范式 (Teacher/Learner)
又名攻击机器法。 *实施过程: 在实验中, 要求被试扮演老师,而由另一名伪被试 扮演学生(被试并不知情)。将两人分别安排在两 个独立的小房间里, 让学生记忆单词, 老师则负责 评估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 当学生作出错误回答时, 扮演老师的被试则要对学生施加电击以示惩罚。 *因变量: 电击强度&持续时间
4、母亲评定法
由母亲根据儿童日常表现对其子女进行评定。
*项目 M1:毁坏家里的东西或别人的东西; M2:在幼儿园里不听话; M3:爱打架; M4:爱打人; M5:发脾气,急躁。 采用3点计分,0代表“不符合”,1代表“有点符 合”,2代表“符合”。5个题目分别转换为标准分 后求平均分作为儿童攻击行为的母亲评定指标分。
3、教师评定法
采用儿童行为量表中的关于攻击行为的5个项目, 由幼儿园各班教师根据儿童日常表现进行评定。 *项目包括: T1:与其他孩子打架; T2:损坏自己或别人的东西; T3:欺负别的孩子; T4:打别人、踢别人或咬人; T5:攻击别人。 采用3点式计分,0代表“不符合”,1代表“有时符 合有时不符合”,2代表“非常符合或比较符合”。 5个题目分别转换标准分后求平均分作为儿童攻 击行为的教师评定指标。
归因方式影响攻击性行为
归因方式影响攻击性行为作者:边玉芳等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年第22期〔关键词〕攻击行为;归因方式;儿童一、引言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儿童特别喜欢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动不动就打别人一下或者骂别人,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种风格,也让教师和家长十分头疼。
那么,是什么导致这些儿童产生这么多的攻击性行为呢?班杜拉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攻击性行为的习得与矫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但是随着信息加工途径的认知心理学的发展,道奇(Kenneth Dodge)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颇有影响力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这个模型将攻击行为分为五个阶段:解码过程、解释过程、寻找反应过程、决定反应过程与编码过程。
其中的解释过程强调个体对诱发攻击性行为的解释(归因),不同的解释会影响攻击性行为是否发生以及发生的强度。
二、实验介绍实验一:挫折情境下不同的归因偏向对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影响研究。
1.实验目的个体对挫折情境不同归因偏向对攻击性行为发生概率的影响。
2.实验过程道奇(K.A. Dodge,1980)等人利用同伴提名与教师报告法从二、四、六年级学生中选取攻击性与非攻击性男生各15名,共计90人。
他们被告知要参与一项可以赢得奖品的拼图比赛,主试的“同盟”会给他们制造一些挫折情境(弄乱被试努力完成的拼图),但是破坏行为意图分为三种:善良的、恶意的和意图不明的。
用录像机记录被试对破坏行为的反应。
被试的行为反应分为七类,其中三类是攻击行为:弄倒对方的迷宫,言语攻击,直接攻击(击墙、敲桌子、晃拳头等)。
3.实验结果在恶意的和善意的两种实验条件下,攻击性儿童与非攻击性儿童的反应无显著差异,两者在恶意的条件下均比在善意的条件下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
但在意图不明的条件下,攻击性和非攻击性儿童的行为反应出现了显著差异。
攻击性儿童往往在这种条件下对同伴行为作敌意性归因,从而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而非攻击性儿童则往往对同伴的行为作善意的归因。
班杜拉的著名实验
班杜拉的著名实验----波波玩偶实验原文作者:肯德拉谢丽儿童在电视上、电影里和游戏里看到的暴力,会不会导致他们形成攻击性行为?这是当今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在50年前也是热门话题。
那时候,有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项实验,以确定孩子们是如何通过观看暴力影像而学会攻击的。
攻击性根源于很多社会问题,比如从人与人之间的暴力行为到战争,难怪这一话题会成为心理学最热门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际互动和集体行为的一个分支领域,在这一领域工作的科学家提供了大量人类攻击性行为的证据。
有一个著名的,也是最有影响的实验,叫做“波波玩偶实验”。
阿尔伯特.班杜拉和他的同事成功地演示了儿童是如何学会攻击性的方式的。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出,学习是在观察和与其他人交往之中形成的。
班杜拉预言班杜拉的实验是将儿童置于两组不同的成人模特当中,一组是具有攻击性的模特,另一组是非攻击性的模特。
在观察了成人的行为之后,让他们进入一个没有模特的房间,观察他们是否会模仿先前所见到的模特的行为。
班杜拉事前就预言会有几件事情发生:1、他预言,观察到成人模型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即便没有成人模特在场,也会出现攻击性行为2、观察到非攻击性行为模特的儿童比要比另一组少得多,观察非攻击性模特的一组也要比对照组的攻击性行为少得多。
3、儿童模仿同性行为比模仿异性行为要多得多。
4、男孩的攻击性要比女孩强。
试验方法在斯坦福大学幼儿园参与实验的是36位男孩和36位女孩,年龄3—6岁,平均年龄是4岁零4个月。
这些孩子被分为8个实验组。
在这些参与实验的孩子中,24位被安排在实验对照组,其他的被分为两组,每组24人。
其中的一组去观察攻击性行为成人模特,另外24位儿童观察非攻击性成人模特。
最后这些孩子又被分为男孩和女孩两个组,在每一组中有一半是观察过同性成人模特的,另一半是观察过异性成人模特的。
在试验之前班杜拉对孩子们的攻击性做了评估,每个组参与实验孩子的攻击性平均是大体相等的。
实验过程每个儿童在实验过程中都保证不会受到其他儿童的影响。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学习实验 PPT
班杜拉简介
• 阿尔伯特.班杜拉,加拿大 人,获博士学位,在斯坦福 大学工作,涉及心理治疗、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行为的 观察学习以及自我效能感等 多方面的研究。
• 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 人之一。
• 创立观察学习理论——行为 学习的三大原理之一。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学习实验
目的是要了解两个问 题:(1)榜样攻击行为 的奖惩后果是否影响 儿童攻击行为的表现; (影响)(2)儿童是否 能不管榜样攻击行为 的奖惩后果而习得攻 击行为。(能)
〔案例二〕奶奶带着强强在小区里玩, 强强看见西西正 在荡秋千, 于是他跑过去对西西大声说: “你快下来, 给我玩。” 西西说: “不行, 我还没玩够呢。” 奶 奶说: “西西乖, 让强强玩一会儿。” 西西仍不肯。 突然, 强强把西西推下秋千, 并迅速坐在秋千上。奶 奶对强强笑着说: “嗯, 我们强强以后不会受别人欺 负了。”
观察学习中相继的步骤
榜样表现出 来的行为
学习者注 意榜样
学习者将行为 编码并保留
学习者的认知历程
行为 表现
习得符号 编码
学习者表 现此行为 的动机
学习者 从事这 种行为 的能力
学习者的认知历程
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基本 概念。他认为靠直接经验获得的任何行为都 可以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来获得。观察学习 不同于模仿,模仿是指学习者对榜样行为的 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 学习过程,是从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中获得 信息。其中可能包含模仿,也可能不包含模 仿。
二、分析(结合教育方法欠妥。
(一) 家长能够意识到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危害, 但缺乏正确的 教育方法。
许多家长在被告知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 第一反应是愤怒, 接着就是 不分青红皂白地打孩子一顿。这不但没有起到教育作用, 反而还激发了孩 子的不良情绪, 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他人身上, 继续出现攻击性行为。 如案例一中的妈妈想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进行教育, 但由于方法不科学而 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社会学系理论的关于道德行为研究的三个经典实验
(一)抗拒诱惑实验被试为5岁儿童,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将儿童带入放有玩具的房间,让他们参观,并告诉儿童说:“这些玩具禁止玩,但可以翻字典。
第二阶段,让儿童看一部短的影片。
儿童被分为三组,一组为榜样奖励组,看到的影片是:一个男孩在玩一些被告知不准玩的玩具,不久,男孩的妈妈进来了,夸奖他并和他一起玩;一组为榜样训斥组,看到的影片是:男孩在玩被禁止的玩具,男孩的妈妈进入房间后,严厉训斥孩子违反禁令,男孩显出害怕的样子;第三组为控制组,不看影片。
第三阶段,让每个孩子都在有玩具的房间单独呆15分钟。
第一组儿童很快屈从于诱惑,约在80秒后便动手玩玩具;第二组儿童能克制7分钟,有的甚至坚持完15分钟而不去玩玩具;第三组即控制组儿童平均克制约5分钟。
这一实验说明:抗拒诱惑的行为可以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进行学习和改变。
榜样具有替代强化的作用。
观点1.行为习得的关键机制是观察和决策过程;2.学习包括行动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
行动性学习(enactive learning):是从自身的行动结果中获得学习,实际上就是做中学。
替代性学习(vicarious learning):是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
(二) 模仿学习学前儿童观看一场电影,在电影中,一个人正在踢打一个充气娃娃。
第一组儿童看到那个人因为这种行为受到奖励;第二组儿童看到那个人受到惩罚;第三组没有看到任何结果。
看完电影后,这些儿童被带到摆有充气娃娃的房间。
结果发现:第一组儿童最具攻击性;第二组儿童攻击性行为最少,但是如果他们被告知,模仿电影中的人踢打充气娃娃可得到奖励,他们就会将攻击性行为表现出来。
实验表明:尽管学习已经发生了,但除非情境是合适的或者有引起行为的刺激,否则是不会表现出来的。
外在强化或学习者对即将出现的后果的预期会影响表现而不是学习。
观点:1. 区分了学习和表现。
2.习的学习结果是行为的言语编码和视觉编码(表象系统)。
班杜拉的另一项实验研究,比较了口头劝说和榜样行为对儿童利他行为的影响。
班杜拉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班杜拉,被誉为是活着的最有名的心理学家,他在推动心理学从行为主义向认知革命转变的过程中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
他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对人类行为的学习与模仿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实验旨在探讨班杜拉的经典实验——“波波球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果,以加深对社会学习理论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1. 研究儿童受到成人榜样的攻击性行为与非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后果。
2. 探讨观察学习在儿童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3. 验证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的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作为实验对象,年龄在3~6岁之间。
2. 实验分组将36名儿童随机分为三组:- 控制组:24名儿童,不接触任何榜样的影响。
- 实验组1:24名儿童,观看成人攻击性行为的榜样。
- 实验组2:24名儿童,观看成人非攻击性行为的榜样。
3. 实验过程- 将控制组儿童安排在一个没有成人榜样的环境中,观察他们的行为。
- 将实验组1和实验组2儿童分别安排在两个房间内,让他们观看成人对波波球进行攻击性行为或非攻击性行为的榜样。
- 观察实验组1和实验组2儿童在观看榜样后,进入一个没有成人榜样的新环境中,对波波球的行为反应。
4. 实验材料- 波波球:一种与儿童体形接近的充气玩具。
- 观察记录表:记录儿童在实验过程中的行为反应。
四、实验结果1. 在控制组中,儿童对波波球的行为反应以非攻击性为主。
2. 在实验组1中,儿童在观看成人攻击性行为的榜样后,对波波球的行为反应以攻击性为主。
3. 在实验组2中,儿童在观看成人非攻击性行为的榜样后,对波波球的行为反应以非攻击性为主。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1. 实验结果表明,儿童的行为受到成人榜样的显著影响。
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儿童通过模仿榜样的行为来获得新的行为反应。
2. 实验结果验证了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即人的学习活动主要是通过观察他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审视他人所接受的强化,把他人的示范作为媒介的模仿活动。
班杜拉观察学习案例
班杜拉观察学习案例班杜拉曾做过两个有关观察学习的经典试验,其试验方法和结论分别如下:一个为赏罚控制试验。
班杜拉选择了66名四岁的儿童作为被试,并随机分成三组,让他们观看一个成年男子(榜样人物)对一个像成人那么大的玩具娃娃作出种种攻击行为,不同组的儿童观看电影中的同一攻击行为的不同对待结果。
第一组是攻击—奖赏组:该组儿童看到一个成年人(榜样人物)采取攻击行为后,另一个成年人对他奖赏,称赞他为勇敢的胜利者,并给他巧克力等食品。
第二组为攻击—惩罚组:该组儿童看到一个成人(榜样人物)采取攻击行为后,另一个成年人指责他,骂他是暴徒,打他并迫使他低头逃跑。
第三组是控制组:该组儿童看到一个成年人(榜样人物)采取攻击性行为后,既没有受到奖赏,也没有受到惩罚。
然后儿童一个个单独领到一个房间里去。
房间里放着各种玩具,其中包括玩具娃娃,在十分钟里,观察并记录他们的行为。
结果表明,看到“榜样行为”的侵犯行为受到惩罚的一组儿童,同控制组儿童相比,在他们玩洋娃娃时,侵犯行为显著减少。
反之,看到“榜样人物”侵犯行为受到奖励的一组儿童,在自由玩洋娃娃时模仿侵犯行为的现象相当严重。
班杜拉用替代强化来解释这一现象:观察者因看到别人(榜样)的行为受到奖励,间接引起他本人相应行为的增强;观察者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惩罚,则会产生替代性惩罚作用,抑制相应的反应。
另一个试验是比较口头劝说和榜样行为对儿童利他行为的影响。
实验先让儿童做一种滚球游戏而获得了一些现金兑奖券。
然后,把这些儿童分成四组,第一组儿童和一个自私自利的榜样一起玩;第二组儿童和一个好心肠的榜样一起玩;第三组儿童和一个言行不一的榜样一起玩,这个榜样口里说着人人都应该为自己考虑,实际上却把兑换券放入了捐献箱;第四组儿童的榜样则是口里说要把得到的兑换券捐献出来,实际上却只说不做,实验结果是第二、三组捐献兑换券的儿童比第一组和第四组均明显地多,实验结果清楚的表明,劝说只能影响儿童的口头行为,而对他的外部行为则毫无影响,如果面前有个慷慨的榜样,儿童们的捐献行为就会大大增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皮亚杰是当代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在继承了前人研究“刺激-反应”的基础上,吸取了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形成了认知—行为主义模式,并建立了社会学习理论或称为社会认知理论。
一、班杜拉的实验:波波玩偶实验
在该实验中,班杜拉选用儿童作为实验对象,因为通常儿童很少有社会条件反射。
班杜拉试图使儿童分别受到成人榜样的攻击性行为与非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然后将这些儿童置于没有成人榜样的新环境中,以观察他们是否模仿了成人榜样的攻击性行为与非攻击性行为。
通过这一实验,他认为由直接导致的所有学习现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础上发生,即都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实现即观察学习。
所谓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
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另一重要来源。
换而言之,观察者自己不去做,看别人做(实验中的别人就是成年人),由此儿童学会或者改正某一行为。
在观察学习中,观察学习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
实验中的成年人就是作为榜样存在。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对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启发
智库时代 ·207·智库理论一、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是通过对他人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获得某些新行为或矫正现有行为的过程。
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榜样示范、模仿、观察学习过程三部分。
榜样示范是指个体观察学习的对象向个体提供一定的示范,榜样能以人或符号的形式出现。
模仿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而获得新行为反应的倾向,幼儿常通过模仿进行学习。
观察学习涵盖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和动机四个过程。
注意是观察学习的开始;保持是对观察到的行为进行记忆与保存;运动复现是将符号和表象转换成合适的行动;动机过程则贯穿观察学习全程,起到引起和维持的作用。
在该理论中,观察学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对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启发幼儿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由幼儿发起的故意伤害他人并给他人带来身体和心理伤害的行为,其消极影响是双向作用于被伤害者和幼儿自身的。
观察学习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可以为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提供科学指导。
(一)榜样示范1.减少攻击性榜样出现根据观察学习理论,幼儿更容易注意到能力强、趣味强、冲击力大的行为,攻击性也表现为冲击力,因此幼儿容易注意攻击性榜样,应减少这种榜样的出现。
家长和教师对幼儿影响最多,要自觉规范言行以避免自身攻击性行为被幼儿模仿。
同时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净化环境中的攻击性因素。
2.提供合理解决问题的示范在认知因素上讲,幼儿攻击性行为源于其社会认知缺陷,它导致幼儿无法找到合理的冲突解决办法,不得不以攻击解决。
因此,要为幼儿提供合理处理人际冲突的示范并引导他们模仿,学会以非攻击性方式解决矛盾,逐渐形成自身策略体系。
3.注重榜样的行为模式班杜拉认为榜样的行为模式比单纯言语模式的效果更佳。
在一项实验中班杜拉比较了口头劝说和榜样行为对幼儿利他行为的影响,将幼儿分为四组以不同榜样引导他们捐现金券,结果证明出现捐献行为的榜样比只说不捐的榜样影响更佳。
这对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也有启发:要给他们提供具有合理行为模式的榜样,而不是一味说教。
波波玩偶实验
波波玩偶实验波波玩偶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于1961年进行的关于攻击性暴力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实验。
他在1963年和1965年又对此专题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波波玩偶是与儿童体形接近的一种充气玩具。
波波玩偶实验对于班杜拉研究观察学习、创建其社会学习理论起了关键作用。
实验目的:在该实验中,班杜拉选用儿童作为实验对象,因为通常儿童很少有社会条件反射。
班杜拉试图使儿童分别受到成人榜样的攻击性行为与非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然后将这些儿童置于没有成人榜样的新环境中,以观察他们是否模仿了成人榜样的攻击性行为与非攻击性行为。
实验假设:班杜拉为这个实验制波波玩偶实验定了4个假设:目击攻击性成人榜样行为的被试,将试图模仿或实施类似的攻击性行为,即使榜样不在现场。
此外,他相信这些孩子的行为将会与那些目击非攻击性成人榜样行为的被试以及没有观察任何榜样的孩子(控制组)大为不同。
榜样不在现场时,观察非攻击性成人榜样行为的被试所表现出来的攻击性行为,将不仅少于目击攻击性成人榜样行为的被试,而且少于没有观察任何榜样的孩子。
儿童将更乐于模仿同性榜样的行为,因为儿童通常更为认同同性的成人与家长。
由于攻击性行为更多地具有男性化的特征,男孩们将会更乐于展示攻击性行为,尤其是观察富于攻击性的男性榜样的男孩。
实验过程:在该实验中,班杜拉让斯坦福大学幼儿园年龄介于3-6岁之间的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观看一位榜样殴打一个波波玩偶。
控制组、第一实验组和第二实验组各包括24名儿童,分别观看攻击性行为,以及观看非攻击性行为。
第一实验组和第二实验组再按性别再次分组。
然后再分别观看同性榜样和异性榜样。
实验结果:儿童将更乐于模仿同性榜样的行为,其中男孩们将会更乐于展示攻击性行为,尤其是观察富于攻击性的男性榜样的男孩。
组员:李通杨伦杨钊韩志强欧阳业伟。
班杜拉心理学实验的启示:父母如何做好榜样?
班杜拉心理学实验的启示:父母如何做好榜样?孩子的任何攻击性行为,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原因。
如果孩子在家庭暴力的环境下成长,目睹施暴过程,他变成攻击性人格的可能性就会大得多。
早在50年前,美国当代心理学家班杜拉做过一项有名的实验——波波玩偶实验,就成功地演示了孩子是如何学会攻击性方式的。
有36位男孩和36位女孩参加实验,年龄3-6岁,平均年龄不到4岁半。
大体上,班杜拉的实验是将孩子们置于两组不同的成人模特当中。
一组是具有攻击性的模特,另一组是非攻击性的模特。
在观察了成人的行为之后,再让孩子们进入一个没有模特的房间,观察他们是否会模仿先前所见到的模特的行为。
具体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实验员把一个成人演员带进游戏室,让他坐在凳子上,参与孩子们的活动。
在非攻击性一组中,成人演员在整个过程中只是摆弄玩具,完全忽视了波波玩偶;而在攻击性一组,成人演员则猛烈地攻击波波玩偶——把波波玩偶放倒在地,骑在上面,猛击它的鼻子,拿起锤子敲打它的头部,猛烈地在空中摔打玩偶,在房间内把它踢来踢去……这一攻击性行为连续重复三次。
除了对玩偶的身体的攻击之外,成人模特还有语言的攻击,如“踢死它”,“怂包软蛋”。
当然,成人模特也附加有非攻击性词语:“这是个强硬的家伙”,“它还会回来的”。
10分钟之后,两组孩子们分别都被带进另一个房间,那里摆放着洋娃娃、消防车模型和飞机模型等吸引人的玩具。
孩子们同时被告知,不能玩这些玩具,让他们产生一种挫折感。
最后,孩子都被带进最后一个实验室。
这间房子里有几样“攻击性”玩具,包括锤子、标枪,还有用链子吊起来的涂成脸庞形状的球,还有波波玩偶。
房间里也有其他非攻击性玩具,包括蜡笔、纸张、洋娃娃、塑料动物和卡车模型等。
每个孩子都被允许在这个房间玩20分钟。
经常观察从镜子里观察每个孩子的行为,发现:成人演员不在场的时候,观察暴力行为组的孩子们倾向于模仿他们所看到的暴力行为;未观察暴力行为的那组孩子们(无论性别)比其他孩子的攻击行为表现更弱。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
淘气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特别是男孩子,他们最喜欢跑来跑去,一起游戏、比赛。
可有些孩子似乎特别顽劣,喜欢欺负其他同学,还经常与别人吵架、打架。
心理学家们对儿童的这种攻击性行为做过系统的研究。
其中,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最为著名。
班杜拉认为大多数的攻击性行为都是儿童通过有意或无意的观察获得的。
儿童观察了他人的攻击性行为之后,对这种行为有了概念,在以后类似的情境下,他会把所获得的行为表现出来。
对此,他做了一系列典型的实验——“宝宝玩偶实验”。
在实验中,实验者随机选取了两组儿童,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控制组,用以比较实验结果。
他安排实验组的儿童观看成人对充气塑料娃娃进行攻击的情景,攻击行为包括拳打、脚踢等。
然后把他们带到相似房间里,里面有一个类似的充气塑料娃娃,实验者通过单向屏观察儿童的行为。
实验者让控制组的儿童观看成人平静地玩充气塑料娃娃的情景,毫无攻击行为。
随后他们也被带到相似的房间里玩同样的充气塑料娃娃。
通过观察比较,实验者发现,实验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比控制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要多得多。
这一结果也验证了班杜拉的理论。
从以上两个宝宝玩偶实验可以看出,儿童能够通过观察学习习得攻击性行为,并对行为进行模仿。
通过对攻击性行为的惩罚与否定则能阻止儿童对它的模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杜拉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获得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
找一些儿童做实验,将儿童分为 A、B 两组(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每一组儿童都与一位成人一起呆在一间屋子里,屋子里有一个一人高的充气娃娃。
A 组的成人对充气娃娃进行 9 分钟的暴力侵犯,拳打脚踢,用木棍抽打,同时还喊叫:“揍它的脸!打倒它!”与他在一起的孩子则静静地观看。
B组的成人不去注意充气娃娃。
然后每个孩子都被单独留在游戏室 20 分钟,室内除了其他玩具,还有三个充气娃娃。
结果,A组的儿童模仿了成人的侵犯行为,对充气娃娃进行暴力侵犯,而 B 组孩子对充气娃娃所作出的侵犯却大大少于 A组儿童,而且也远不如 A组儿童的侵犯行为那么激烈。
可见,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来学习侵犯行为。
实验二:
先让被试儿童看一部5分钟的电视片,内容是一个孩子走近一个塑料娃娃,让它扫地,娃娃当然没有反应,然后这个孩子就用各种行为惩罚娃娃,拳打脚踢,骑在娃娃身上用木棍抽它,并边打边喊:“好!揍你这个东西!”
看完电影以后,将被试者分成三组。
第一组是奖励组,让被试者继续看完影片,内容接着前面的,描述孩子侵犯塑料娃娃以后,进来一个成人,不但口头赞赏孩子的行为,还给糖果作为奖励;第二组为惩罚组,也继续看影片,但内容换成成人进行以孩子对待塑料娃娃的方式惩罚侵犯塑料娃娃的孩子;第三组为控制组,只看前一段影片。
最后让各组被试者分别单独与其他儿童游戏,并使他们遭到挫折,看被试者如何解决自己与其他孩子的冲突。
结果发现,奖励组实施的侵犯最多,控制组其次,惩罚组最少。
研究者认为,事实上三组被试者在第一阶段的电视片中学习到了同样的侵犯行为,但奖励组和惩罚组又学到了新的经验。
后一段电视中的奖励和惩罚虽然没有直接加在被试儿童身上,但仍起到了与把奖励加在他们自己身上时一样的效果,也就是所谓的“替代强化”。
正是由于观看后面这段影片造成了孩子行为反应的不同,因此,孩子不仅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学到一种行为,还可以通过观察来改变一种行为。
(来源:但菲,《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活动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80-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