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外艺术设计史的思考
中外艺术史学习到了什么作文
![中外艺术史学习到了什么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57cf84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4.png)
中外艺术史学习到了什么作文英文回答:Through the study of art history, both Western and non-Western, I have gained invaluable insights into various artistic traditions, techniques, and cultural contexts that have shaped human creativity and expression throughout history.Western art history has introduced me to the masters of European painting, sculpture, and architecture, from the Renaissance to the modern era. I have explored the development of artistic styles, from the realism of the Dutch Golden Age to the abstraction of Expressionism, and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factors on artistic production.Non-Western art history has opened my eyes to the rich and diverse artistic traditions of cultur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I have encountered the intricate designs of Islamicarchitecture, the vibrant colors and patterns of African textiles, and the sophisticated brushstrokes of East Asian calligraphy. The study of non-Western art has broadened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versality of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the unique ways in which different cultures interpret and depict the world.中文回答:艺术史的学习让我对中外不同的艺术流派、技法和文化背景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些因素塑造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和表现力。
中外设计史总结报告范文(3篇)
![中外设计史总结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273f8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7.png)
第1篇一、引言设计,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中外设计史见证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的无限潜能。
本报告将对中外设计史进行总结,梳理设计史的发展脉络,探讨设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二、中外设计史发展概述1. 古代设计(1)中国设计中国古代设计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
从新石器时代彩陶、玉器,到夏商周青铜器、陶瓷,再到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中国古代设计在造型、纹饰、工艺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2)外国设计外国古代设计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
从古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到古希腊的神庙、雕塑,再到古罗马的斗兽场、水渠,外国古代设计在建筑、雕塑、绘画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 中世纪设计(1)中国设计中世纪的中国设计以佛教艺术和道教艺术为代表。
佛教艺术在雕塑、壁画、建筑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
道教艺术则主要体现在道观建筑和道教雕塑上。
(2)外国设计中世纪的外国设计以哥特式建筑和文艺复兴艺术为代表。
哥特式建筑以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等为代表,强调垂直向上的空间感。
文艺复兴艺术则注重对人体比例的把握和人文主义的内涵。
3. 近现代设计(1)中国设计近现代的中国设计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新中国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设计逐渐吸收了西方设计的精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
(2)外国设计近现代的外国设计经历了从工业革命到现代设计运动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外国设计经历了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演变。
三、中外设计史特点及影响1. 中国设计史特点(1)注重实用性中国古代设计强调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统一,如陶瓷、漆器等。
(2)讲究象征意义中国古代设计注重寓意和象征,如玉器、青铜器等。
(3)传承与创新中国古代设计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2. 外国设计史特点(1)注重审美外国古代设计强调审美价值,如古希腊雕塑、罗马壁画等。
中外设计史课程总结
![中外设计史课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dd30a9de009581b6ad9eb09.png)
中外设计史课程总结文史学院09级广告(2)班黄春梅200928502011年12月16日中外设计史课程总结又到了期末结课的时候了,不得不说说自己的感受。
而给我最大的体会便是,这是一门愉快的课程。
先谈谈我对这门课——《中外设计史》,名字很好很强大,有关其学习必要性的理解吧。
现在我们已经大三了,作为广告人的后备军,业已学习了不少有关设计的课程,比如平面设计基础、数字图片处理、企业形象设计、平面设计等,尽管如今我们对设计下的分支有了微观方面的接触,但却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对设计的一个宏观的历史性的认识。
今天的强大和明天的发展都离不开历史的传承与革新。
若要将一个事物了解得更为透彻,那么探究者必然要对它的历史渊源、它产生和发展的来龙去脉都弄个明白,至少也不能让自己茫然不知。
换言之,设计本就是历史长河中的又一部巨著,它深深嵌于每一个时期的人文物质发展之中,我们无法只去看它今天的模样,当我们站在历史的枝头上重新见证它的萌生、成长、成熟,这样我们才对它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向得到更为客观准确的掌握和预见,当然,也能让我们更好地学习设计的其他分支以及有关设计的其他课程。
所以,感谢老师在课堂上的悉心讲授,这给我们带来的在学习和今后研究上的指导与帮助必将是您乐于见到并因此感到欣慰的。
第二个让人愉快的就是老师的课件图多字少,并能配备宣传视频却能同样达到声情并茂、全面的讲授效果,非常感谢老师“体贴”的课堂准备十分有效地促进了我们对课堂的快速吸收。
当然,我们也很“乖巧”地以“广告人敏锐的眼光”来快捷挖掘图片亮点和视频信息。
说到这里,便不得不再次感叹一下造物主的神奇啊。
它不仅创造了世间万物,更赋予了人类绝无仅有、无可衡量的思维与智慧,使他们得以随着历史向前的车轮不断改造一切物质环境,并创造了精神文明,来求得生存与最终享受。
于是,设计由此而生。
人的创造活动的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它的目的性、预见性、自觉性和规则性。
最初的设计便是从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物质改造活动开始的。
中外设计史耿明松课后思考
![中外设计史耿明松课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554601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3.png)
中外设计史耿明松课后思考中外设计史是一门旨在研究不同文化、不同时期的设计发展的学科,通过深入研究设计的历史背景、特点和演变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借鉴设计的智慧和经验。
在课程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设计理论和实践,对于这门课,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设计是一门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学科。
从古代到现代,无论是中外,设计都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创新。
古代的中国设计注重传统和精确性,希望通过设计传递文化和价值观;而在外国,设计则更多地关注功能和美感,追求简洁、实用的风格。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到现代,从实用到无限可能。
其次,了解设计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设计思维。
通过学习设计的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设计师的思考和创意过程,以及设计的背后逻辑和原则。
这些丰富的设计经验和智慧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帮助我们在设计中做出更好的选择。
同时,设计史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和文化的背景。
再次,设计史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和跨文化设计。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设计师需要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问题。
通过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设计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的审美观念和设计理念,从而更好地进行设计沟通和合作。
同时,设计史的学习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设计,创造出更具有吸引力和有吸引力的产品和方案。
最后,我认为设计史的学习也应该与当下的设计实践相结合。
设计不仅仅是理论和历史的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
学习设计史之后,我们应该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设计理论和原则,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从而提高我们的设计水平。
综上所述,中外设计史的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对设计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设计的发展和变革,发展自己的设计思维,理解和应对文化差异,提升设计实践的能力。
对中外设计史中感兴趣的瓷器,家具,雕刻设计等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对中外设计史中感兴趣的瓷器,家具,雕刻设计等谈一谈自己的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ff08fbe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7.png)
对中外设计史中感兴趣的瓷器,家具,雕刻设计等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瓷器、家具和雕刻设计是中外设计史中非常精彩和有趣的领域。
这些艺术形式承载着人类历史与文化的积淀,通过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技术展现出杰出的美学价值。
瓷器在中外设计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的瓷器源远流长,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细腻的图案而闻名世界。
中国的青花瓷、五彩瓷等代表了中国古代瓷器的高度造诣。
而在西方,意大利的马佛朗科、英国的英瓷等都是瓷器设计领域的经典之作。
瓷器设计不仅注重外形的美感,还要考虑到产品的实用性和工艺性,这种综合性的设计思考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家具设计也是中外设计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的家具设计注重实用性和稳重的气质,色彩以深色木材为主,形式上极为典雅庄重。
而在西方,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文化背景下,家具设计风格也各具特色,例如巴洛克、洛可可、艺术与工艺学派等。
现代家具设计注重创新和舒适性,追求简洁、实用和环保的设计理念,整合了功能性与美感。
雕刻设计是中外设计史中的另一重要方面。
在中国,传统的石刻、木刻和青铜器等雕刻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这些作品以雄浑的气势和精湛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在西方,雕刻作品广泛应用于建筑、纪念碑以及雕塑等领域,每一个作品都表达着设计师对艺术和创造力的追求。
总的来说,瓷器、家具和雕刻等设计形式在中外设计史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它们承载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传承和美学风格。
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设计作品,我们可以领略到人类创造力和审美追求的无限魅力,也可以为自己的设计创作提供启发和借鉴。
中外设计史课程总结
![中外设计史课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3c72e3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e.png)
中外设计史课程
课程
中外设计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不仅有助于了解设计的演变过程,而且
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并对我们今后的设计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本门课程主要介绍了从古至今的中外设计史,包括了设计的起源、演变及其发展现状。
课程内容
设计的起源
本门课程首先介绍了设计的起源,对于设计的定义、产生、发展过程以及类型
做了详细的讲解。
设计的起源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设计的起源,才能更好地把握设计的本质及其特点。
中世纪设计
中世纪是设计史上一个非常特殊且重要的时期,它对于后来的设计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通过本门课程,我了解到中世纪设计的特点、流派以及应用等方面的信息。
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设计开始与分工合作相结合,这为设计带来了新的机遇。
本门课程介绍了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包括了设计的内容、风格、特点及应用等方面的信息。
现代设计
现代设计是我最感兴趣的一个部分。
在本门课程中,我了解到现代设计的起源、演变、风格、应用以及其对于时代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现代设计所带来的趋势,正在深刻地影响着设计的未来发展。
课程收获
通过学习中外设计史,我受益颇深。
首先,我对设计的起源有了更加深刻的理
解与认识,这为我今后的设计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其次,通过学习中外设计史,我还了解到了许多设计流派、特色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这对提高我个人的设计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门课程不仅丰富了我的文化知识,还培养了我的设计思维和审美意识。
我相
信这门课程对于我今后的设计事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外艺术设计史课程解析1000字
![中外艺术设计史课程解析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5991d408aef8941ea66e058d.png)
中外艺术设计史课程解析1000字篇一:《中外艺术设计史》读书报告《中外艺术设计史》读书报告“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的确如此,无论是他们那些所谓的大家,还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只要认认真真的读完一本书,我相信一定会有收获。
为什么这样肯定呢,因为我尝试过,而且在这个称之为试验的过程中,我的确获得了令我意想不到的惊喜。
对于一本非常陌生的书本来说,从不认知到渐渐熟悉,再到倒背如流,可想而知这一个过程是多么的艰辛,是他人永远也体会不到的。
其实,《中外艺术设计史》这一门课程,在我们上一个学期中已经学过了,但由于我在上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好好的把握,几十个课时就这样被我白白的浪费了。
就在考完试之后,我后悔了,我认为这是对《中外艺术设计史》这本书的不尊重,我打算利用寒假的时间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读完这本书。
结果,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收获甚多,不仅弥补了上一学期没有掌握的知识,而且我自身也获得了很多的课外知识。
所以我觉得读书很重要,当然读好书更重要。
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关于《中外艺术设计史》的读书心得。
对于《中外艺术设计史》这本书来说,先不管它里面的内容,就这本书的题目来讲,依我之见,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们首先应该知道这本书是围绕哪一个主题而写的,接下来才能细细的品尝其中的味道。
就中外艺术设计史这个题目而言,我认为,在读书的过程中就应该知道什么是设计,什么是艺术设计。
其实,这整本书就是围绕“设计”这一课题而展开的。
在课本的第一章的第一节中就指出了设计的定义,所谓的设计,就是指人类创造活动的基本范畴,设计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活动领域,是针对一定的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有形(智力构思)和无形的方法的过程和达到目标所产生的结果,反映着人的自觉意识和经验技能,与思维、决策、创造等过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有时候课本上的知识反而更难理解,我们可以试着自己的理解去总结设计的定义,也就是说设计是有目的的、有预见的行为,是人类特有的造物行为,而不同于动物的看似绝妙的本能。
中外美术史学习心得
![中外美术史学习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a17ce7c15acfa1c7aa00ccf4.png)
中外美术史学习心得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中外美术史学习心得这学期我们开设了中外美术史课程,通过这段时间对中国美术史的学习和认识,了解了祖国灿烂、悠久的美术史,并有了很深的感触与心得。
我认为古代优秀的文化如果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加以运用到今日会十分的引人入胜。
当我们学习到古代的大家,一般都是画好,字也好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把篆体、楷体字当做一幅设计的基底,在以具有现代思想的主体物为前景,会是一幅不错的设计吧会让人产生一种很深的文化底蕴的感觉,像中国的戏剧中的京剧脸谱的艺术我认为应该是中国美术史的一部分,它给人以视觉美得感受,果能够与现代设计相依结合的话,如会是一种很不错的创意。
像这些创意中具有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的设计,相比于纯现代化得设计我认为更令人意味深长。
学习中外美术史这门课程给了我一些灵感,但是我认为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让我学得更多、体会的更深刻的是一种逻辑思维的能力。
这种思维应该是一种联想,它让我所想的会很深、很广的一些事物,并把这些甚至是毫无关系的事物、文化联系在一起,让一些在脑海深处那些零零散散的思绪,交融在一起,融会贯通形成流动的创新的思维。
我觉得这是一种很重的思维、可以说教思想吧。
记得武衍老师说过的:“如果你只是临摹一切设计的画作那你只是一个工匠,不是一个设计师!”我认为说的很对,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永远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者,但是,如果你能够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看法、拥有别人不曾有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我认为这就是成功,一个设计者会为“自己想别人不所想、及别人不所及”而骄傲而自豪的,我认为这应该是一个设计者的所应该具有,而且是必须具有的。
所以,我觉得这门课程的感悟与心得对我挺重要的,我希望在以后的继续学习中,我还会有更更得感触。
班级:09艺术设计四班(装饰方向)姓名:张景雪指导老师:鹿咏。
中外美术简史心得体会
![中外美术简史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39f001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d.png)
中外美术简史心得体会中外美术简史心得体会美术是一门以艺术表现美的学科,不论是中外的美术史都包含了丰富的艺术形式与创作方式。
通过学习中外美术简史,我深刻体会到了美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对不同艺术流派与艺术家的创作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在学习中外美术简史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美术扮演了人类文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从古代的洞穴壁画到现代的数字艺术,美术一直以来都是人类表达和记录文化与情感的工具。
中外美术简史向我展示了美术与人类文明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无论是中国的古代绘画,还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与绘画,都充分展示了美术在传承和发展文化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美术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与人文。
其次,不同的艺术流派体现了创作思想与技巧的不同。
在学习中外美术简史中,我对许多艺术流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注重人的尊严与自由,这种思想影响了当时的绘画和雕塑风格,使得作品更加注重人物形象的逼真和人物的情感表达。
而印象派则强调光线和色彩的变幻,在一些短暂的瞬间中捕捉到人们的感觉和情绪。
这些不同的流派展示了艺术家对于创作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
另外,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个人经历对于艺术作品的影响不可忽视。
中外美术简史中有很多艺术家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下创作出优秀作品的。
例如,梵高的作品充满了对内心情感的挖掘和表达,他的创作受到了他个人的痛苦和困惑的影响。
同样,中国的现代美术也是在中国百年风云变幻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而来的,艺术家们通过创作表达了对社会问题和人文关怀的关注。
通过学习中外美术简史,我意识到了艺术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每一幅作品都是艺术家对时代的诠释。
不同时期和地域的艺术形态和风格各异,但共同点是都是艺术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创作成果。
通过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家的创作思想,我更加珍惜艺术的力量和美的表达。
此外,中外美术简史也让我了解到美术史的研究方法和学术体系。
中外工艺美术史心得体会
![中外工艺美术史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31e5c3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4.png)
中外工艺美术史心得体会工艺美术是人类文明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观察和研究中外工艺美术史,我对其发展和演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工艺美术的发展是历史的记录和生活的反映,它不仅仅是艺术形式的呈现,更是文化、社会和经济的综合表现。
中外的工艺美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背景下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古代文明的发展中,工艺美术是记录着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重要载体。
中外工艺美术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起源。
从埃及金字塔中发现的精美壁画到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再到欧洲中世纪的彩绘玻璃,都展现了古代人类对美的追求和技艺的精湛。
这些作品无论在形式、材质还是工艺上,都充满了创造力和韵味。
在中外的工艺美术史上,我发现了一些共同的特点。
首先是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工艺美术的形式和技术也在不断演变。
从简单的手工艺到复杂的机械制造,工艺美术经历了一个技术革命的过程。
其次是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工艺美术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的碰撞和融合,使得工艺美术呈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
再次是工艺美术艺术家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和表达。
他们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的描绘,将生活中的美转化为艺术的形式。
中外工艺美术史还告诉我,工艺美术是一门需要长期耐心和细致的学科。
每一个工艺品背后都蕴含着艺术家的心血和智慧。
制作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工艺流程,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从原材料的选择到最后的制作和完工,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仔细琢磨和处理。
这使得我深刻意识到,工艺美术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艺术家的热情和执着。
通过对中外工艺美术史的学习,我对自己的创作能力和审美观念也有了更准确的认知。
工艺美术的创作需要充分了解和把握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审美需求,并结合自己的想法和创新进行独特的设计。
作为一名工艺美术家,我应该注重对材料和工艺技术的熟悉和掌握,同时也要开拓思路,不断寻找新的表现方式和艺术语言。
中外工艺美术史的学习给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野和思维空间。
读中外美术史有感
![读中外美术史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9c4a214a336c1eb91a375d47.png)
课程学习总结古人云:“读书不多,画则不能近于雅;观理不清,则画不能规于正。
”美术史是人类知识的一个分支,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部分。
”学“史”、观“史”最终的目的是建立有系统思考体系,以便于在我们的专业中灵活的运用。
通过这段时期对中外美术史的学习,使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我感受到了大师们的智慧、思想精神以及中外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意识到艺术的发展是绵绵不绝的,是传承发展的,使我受益匪浅。
回想这学期美术史的课程,在浩瀚的艺术长河中,这些知识如瑰宝一般永远闪耀着它的光芒。
对我而言,学习中美史的时候深深的被中国文化的精深与宏伟所折服。
我好奇远古图腾的神秘,实用且富有神秘纹样的彩陶艺术;我惊叹秦兵马俑的宏伟气势和雄浑博大的美学风貌;我称赞魏晋南北朝的百家争鸣文化融合和精致细腻的线条;我佩服大唐盛世艺术题材形式多样,山水画的独立以及鲜明而富有时代特征的民族风格的石窟壁画;我向往两宋的朴素洒脱的文人画和奇特的边角山水艺术表现形式;我崇尚元清美术多元化发展及中外美术形式的融合。
说起西方美术,我好像走进到了另一个新天地,与中国美术形式意境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感受。
在兴趣盎然中,乔托的觉醒,波提切利的韵昧,达芬奇的智慧,米开朗基罗的激愤,拉斐尔的优雅,乔尔乔内的建树,提香的追求和丁托列托的视角,感受布勒格尔的气质,丢勒的才情,普桑的力度,华托的情调,大卫的理想,安格尔的柔美,德拉克罗瓦的激情和莫奈的光影,深深吸引着我。
另外,西方艺术流派及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华丽激情的巴洛克艺术;古典优雅的学院派;充满生活情趣阳光的荷兰小画派;夸张扭曲的折衷主义;真实和谐的写实主义;抽象豪放的野兽派;具有戏谑和象征意义的超现实主义……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并掌握中西方艺术形式表达不同点并且提高了鉴赏能力。
中国画作浸染几千年的儒佛道家的神韵,古朴典雅富有诗意;西方画作充满人文主义色彩,追求科学写实。
首先,中西绘画的差异比较显著的就是哲学观念的不同。
学习中外艺术设计史的思考
![学习中外艺术设计史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38f992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9.png)
学习中外艺术设计史的思考艺术设计史是研究艺术设计发展的学科,它涉及到了中外各种不同的艺术和设计流派、技术、风格和思想等。
通过学习中外艺术设计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方式,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同时也可以为我们自身的创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在学习中外艺术设计史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和价值。
首先,学习中外艺术设计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方式。
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艺术设计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这与当地的文化、历史、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通过学习中外艺术设计史,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思维方式和创作理念,尤其是对于那些我们不熟悉的文化。
这样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域的艺术作品,同时也可以为我们的创作提供跨文化的启示和借鉴。
其次,通过学习中外艺术设计史,我们可以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
艺术鉴赏是指欣赏、理解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它需要我们对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内容和创作背景有深入的了解。
在学习中外艺术设计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艺术流派、艺术家和作品的特点和风格,了解到它们的创作意图和表现方式,培养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这样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水平。
再次,学习中外艺术设计史可以为我们的创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艺术设计是一门创造性的活动,而历史的积累和传承可以为我们的创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发。
通过学习中外艺术设计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时期和地域的优秀艺术家和作品,了解到他们的艺术理念、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
这样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拓宽自身的创作思路,从不同的艺术流派和风格中吸取营养,为我们的创作提供新的灵感和创意。
最后,学习中外艺术设计史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设计史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通过学习中外艺术设计史,我们可以接触到各个时期和地域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了解到他们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追求。
中外工艺美术个人总结范文
![中外工艺美术个人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053739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d.png)
中外工艺美术个人总结范文工艺美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涵盖了广泛的艺术形式和技艺。
通过学习中外工艺美术,我深刻体会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在这里,我将对这段学习经历进行个人总结。
首先,通过学习中外工艺美术,我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中外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和传统技艺各具特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学习中外工艺美术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髓,如中国画、陶瓷、刺绣等,以及西方工艺美术的独特之处,如玻璃艺术、珠宝设计等。
通过对比和研究,我不仅扩展了自己的艺术视野,还体验到了不同文化对艺术的诠释方式。
其次,学习中外工艺美术培养了我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能力。
通过欣赏和学习不同类型的工艺作品,我学会了辨别艺术品的质量和价值,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
同时,在实践中我也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力。
通过研究和模仿传统工艺技艺,我慢慢掌握了其中的技巧和奥妙,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艺术作品,还提升了我的艺术表达能力。
最后,通过学习中外工艺美术,我也深刻认识到了工艺美术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工艺美术作为一种实用性艺术形式,承载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传承。
在学习中外工艺美术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到了不同时期和地域的工艺美术发展历程,还深入思考了工艺美术与当代社会的关系。
工艺美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既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又通过艺术创作传递了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综上所述,学习中外工艺美术是一段丰富而有意义的经历。
通过学习中外工艺美术,我拓宽了自己的艺术视野,提升了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能力,认识到了工艺美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这段学习经历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创作,为推动工艺美术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外艺术史学习到了什么作文
![中外艺术史学习到了什么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52fcb6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32.png)
中外艺术史学习到了什么作文说起学习中外艺术史,那可真是像打开了一个装满奇珍异宝的大箱子,每一样东西都闪瞎我的眼,让我收获满满,也笑料百出。
先说说中国艺术史吧。
我就像穿越到了古代的大艺术家身边,看他们挥毫泼墨。
我学到了国画里那千变万化的线条可都是有大讲究的。
比如说画个山水,那些线条一会儿像蜿蜒的巨龙,代表着山的雄伟;一会儿又像潺潺的小溪,透着灵动劲儿。
而且啊,国画的留白简直是神来之笔。
一开始我还纳闷儿,这白花花的一片是画家偷懒没画完吗?后来才知道,这留白就像是给咱们看画的人留了个想象的空间,你觉得那留白处是云雾缭绕的仙境,那它就是仙境;你觉得是一片宁静的湖面,那它就是湖面。
这就像是国画和咱看画人玩的一个神秘小游戏。
再看看书法,那些大书法家写的字就跟有魔法似的。
颜真卿的字,一笔一划都透着一股雄浑大气,感觉每个字都能扛起一座小山似的。
我学着写的时候,才发现那可不是随便划拉两下就能成的。
我的手抖得像得了帕金森,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跟颜大人的字比起来,那就是丑小鸭和白天鹅的区别。
不过这也让我更佩服那些古代书法家了,他们得下了多少苦功夫才能把字写得那么好啊。
还有印象派的画,那些画家就像是一群追逐光影的魔法师。
他们画的画,远看是一幅美丽的风景,近看就全是五颜六色的小点点。
我当时就觉得这些画家可真调皮,把好好的画都变成了点点拼图。
不过呢,这也让我看到了他们眼里不一样的世界,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在他们的笔下就不是一片绿色,而是无数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的绚烂。
学习中外艺术史,还让我发现艺术其实和生活是分不开的。
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艺术都是人们表达情感、记录生活的方式。
就像咱们现在发朋友圈一样,古代的人就用画画、写字来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而且啊,艺术还特别能反映当时的社会风气。
比如中国唐代的绘画和雕塑,那人物形象大多都是圆润丰满的,这就说明当时的社会繁荣昌盛,人们吃得饱穿得暖,审美也就偏向这种富态美。
西方的一些艺术作品也一样,战争时期的画往往充满了紧张和压抑,而和平年代的作品就更加轻松愉快。
学习中外艺术设计史的思考
![学习中外艺术设计史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43fa1c62cc58bd63186bd5f.png)
学习中外艺术设计史的思考为什么要学习中外艺术设计史,是每一个学习艺术设计的学生必须要了解的问题。
首先,学习中外艺术设计史,有利于更好地学习艺术设计专业。
艺术设计专业定位应该是大美术范畴的一大门类。
一般认为,美术有四大门类。
即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
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调整高校专业,以“艺术设计”取代了传统的“工艺美术”,艺术设计专业应包括两大范畴,即由西方传入的现代艺术设计诸门类和中国有几千年传统的工艺美术诸门类。
现代艺术设计诸门类一般包括四大门类,及一般意义上讲的平面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服装艺术设计。
其中平面视觉传达又包括五面:多媒体、包装、广告、装饰书籍、装潢等。
环境艺术设计又包括室内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园林艺术设计等。
工业造型设计包括工业造型、汽车设计、手机设计、家电设计、陶艺设计、玻璃艺术设计、金属艺术设计等。
服装艺术设计包括服装艺术设计、首饰设计、染织艺术设计、纤维艺术设计等。
可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人的吃、穿、住、行、用等。
这样一个复杂而完整的艺术设计体系,每一个,每一个专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和专业理论,同时又有很多专业性的东西。
如果不了解尤其是自己所学专业方面的历史和理论,就不可能真正地学好自己所学专业。
另一大门类是中国传承几千年的传统工艺美术。
中华文明自原始社会以来,一直到1840年之前,在世界文明史上都占据重要乃至主要的地位和影响。
中华文明一直占据了直接上最主要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创造了几手有那个文明可以与我们比美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
在这里,我们主要来讲一下传统的中国工艺美术。
原始社会,中国主要是陶艺设计玉器设计。
夏商周时期,主要是青铜工艺和漆艺设计。
秦汉时期,主要是石雕艺术。
魏晋南北朝,主要是青瓷艺术。
隋唐,主要是青白瓷工艺、金银加工工艺服装工艺等。
宋代,主要是五大名窑,即瓷器艺术。
元代主要是青花工艺,明代主要是彩瓷工艺和家具设计。
清代主要是琅琊和家具设计等,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应包括陶艺、瓷艺、青铜(金属)、金银、家具、琅琊彩等。
中外设计史课程总结
![中外设计史课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382db6f4a7302768e9939d2.png)
中外设计史课程总结文史学院09级广告(2)班黄春梅200928502011年12月16日中外设计史课程总结又到了期末结课的时候了,不得不说说自己的感受。
而给我最大的体会便是,这是一门愉快的课程。
先谈谈我对这门课——《中外设计史》,名字很好很强大,有关其学习必要性的理解吧。
现在我们已经大三了,作为广告人的后备军,业已学习了不少有关设计的课程,比如平面设计基础、数字图片处理、企业形象设计、平面设计等,尽管如今我们对设计下的分支有了微观方面的接触,但却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对设计的一个宏观的历史性的认识。
今天的强大和明天的发展都离不开历史的传承与革新。
若要将一个事物了解得更为透彻,那么探究者必然要对它的历史渊源、它产生和发展的来龙去脉都弄个明白,至少也不能让自己茫然不知。
换言之,设计本就是历史长河中的又一部巨著,它深深嵌于每一个时期的人文物质发展之中,我们无法只去看它今天的模样,当我们站在历史的枝头上重新见证它的萌生、成长、成熟,这样我们才对它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向得到更为客观准确的掌握和预见,当然,也能让我们更好地学习设计的其他分支以及有关设计的其他课程。
所以,感谢老师在课堂上的悉心讲授,这给我们带来的在学习和今后研究上的指导与帮助必将是您乐于见到并因此感到欣慰的。
第二个让人愉快的就是老师的课件图多字少,并能配备宣传视频却能同样达到声情并茂、全面的讲授效果,非常感谢老师“体贴”的课堂准备十分有效地促进了我们对课堂的快速吸收。
当然,我们也很“乖巧”地以“广告人敏锐的眼光”来快捷挖掘图片亮点和视频信息。
说到这里,便不得不再次感叹一下造物主的神奇啊。
它不仅创造了世间万物,更赋予了人类绝无仅有、无可衡量的思维与智慧,使他们得以随着历史向前的车轮不断改造一切物质环境,并创造了精神文明,来求得生存与最终享受。
于是,设计由此而生。
人的创造活动的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它的目的性、预见性、自觉性和规则性。
最初的设计便是从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物质改造活动开始的。
学习中外设计史的意义和目的
![学习中外设计史的意义和目的](https://img.taocdn.com/s3/m/8677327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a.png)
学习中外设计史的意义和目的艺术设计史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专业基础必修课。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把握艺术设计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与审美能力,为将来的设计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现代艺术设计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多种风格与流派并存。
但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仍是现代设计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笔者认为艺术设计史的学习是有效的学习和认识了解传统的重要途径。
记得日本的设计师曾评论中国设计太珍惜传统了,一致于毫不变化的加以利用。
我相信每一位中国设计师都会体会出这句话的讽刺意味。
那么我们是怎样珍惜传统和利用传统的呢?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对设计传统的继承更多的停留在对传统造型符号与艺术样式的挪用上。
造成设计界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对自己的设计传统并不了解。
面对传统,我们更习惯于向别人炫耀祖先们曾取得的伟大成就。
考虑到现状,这倒恰似一个乞丐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家境曾是如何的富有。
这样不但不会获得别人的同情,反而会被认定为败家子。
我有幸多次参加陈汉民教授的讲座,发现在他的讲座中几乎每次都会强调一个问题:传统化与现代感。
传统与现代并不矛盾,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的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
传统中许多好的设计到现在还散发着它旺盛的生命力,许多造型要素与形式语言都展现出较强的现代感。
而且再现代设计中融进传统的内涵,会自然地产生一种亲和力,从根本上说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无不受到传统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一种表象存在。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继承传统,发展传统还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情感。
现代设计虽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它与设计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并不矛盾,相反,设计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恰是设计作创新与个性化的一大特色。
这并不是排斥向国外优秀设计学习的可能性,艺术设计史的学习同样强调对国外某些艺术风格与设计经验的学习借鉴,综合来说,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还相对落后于西方国家,但考虑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接受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原因,向国外学习也更要立足本国文化传统,我们要借鉴的更多是形式上的表现技巧。
中外美术史在艺术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外美术史在艺术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7f9f6f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2.png)
中外美术史在艺术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外美术史在艺术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美术史是对艺术发展历程的系统性、综合性研究,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艺术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以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特点和风格。
在艺术设计中,中外美术史不仅帮助我们了解艺术的文化背景,还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素材和启发点,促进艺术设计的创新与发展。
首先,中外美术史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艺术发展的历程与演变。
通过研读中外美术史,我们可以了解不同艺术时期的特点和风格,了解不同地域的艺术传统和文化底蕴。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不同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从而在艺术设计中有目的地运用和转化历史传统。
其次,中外美术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素材和启发点。
美术史中记录了众多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这些作品包含了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如绘画、雕塑、建筑等。
通过研究美术史,我们可以汲取这些作品中的创意和灵感,运用到我们的艺术设计中。
同时,美术史中也有许多艺术理论和评论,这些理论和评论可以为我们提供对艺术作品的深入分析和解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价艺术作品。
此外,中外美术史还能够激发我们的创新思维。
通过对美术史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艺术的发展不断变化和前进的趋势。
了解历史上的创新和突破,可以帮助我们突破传统的束缚,思考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技术手段,从而在艺术设计中创造出更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作品。
另外,中外美术史还能够提升我们的审美素养。
通过研读美术史,我们能够了解并欣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对美的品味和欣赏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
美术史中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都代表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能够帮助我们拓宽视野,培养多元化的审美观。
最后,中外美术史在艺术设计中还起到了文化传承和认同的作用。
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表达和传递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通过研究中外美术史,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的艺术特点和风格,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艺术传统。
中外美术史在艺术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外美术史在艺术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1335e9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3.png)
中外美术史在艺术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外美术史在艺术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美术史是对过去的艺术作品、艺术家和艺术运动进行总结和分类的学科,通过对美术史的研究,艺术设计师可以获得灵感、理解艺术的发展脉络,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
下面将从中外美术史对艺术设计中的启示、对创造力的提升以及对传统与创新的平衡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中外美术史可以为艺术设计师提供丰富的艺术创作素材和灵感。
美术史中保存着世界各个时期和地区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多种形式,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通过研究这些作品,艺术设计师可以发现不同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技巧,了解不同时代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进而得到启发和借鉴。
艺术设计需要不断创新,而创新需要积累和融汇前人的经验和智慧,中外美术史为艺术设计师提供了宝贵的创作资源和灵感源泉。
其次,中外美术史对提升艺术设计师的创造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美术史是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对美术史的学习,艺术设计师可以培养出对艺术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创造意图。
美术史可以帮助艺术设计师了解不同的艺术流派和风格,从而在设计中加入独特的元素和风格,使作品更具个性和创意。
同时,美术史也可以为艺术设计师提供对美感和审美的培养,提供艺术欣赏和评价的准则,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整体效果和魅力。
最后,中外美术史在艺术设计中还起着传统与创新的平衡作用。
艺术设计需要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中外美术史可以帮助艺术设计师了解和把握传统的美学规范和价值观,同时也可以为他们提供对传统的重新诠释和创造性的应用。
通过对美术史的学习,艺术设计师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的艺术运动和潮流,从而在设计中运用新颖的理念和技法,使作品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美术史的研究可以使艺术设计师对历史和传统保持敬畏之心,同时也鼓励他们超越传统、创造出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作品。
综上所述,中外美术史在艺术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中外设计师心得体会
![中外设计师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fef6b5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3.png)
中外设计师心得体会在设计领域深耕多年的设计师们,无不经历了许多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不同背景和文化背景的设计师们带来不同的视角和风格,让设计成为了一个多元化、开放的领域。
在这个领域里,中外设计师都有着不同的心得体会。
首先,设计师们都深知设计背后的意义所在。
对于设计师们来说,设计作为一种表达,要让人们感受到情感、理念和价值观的传递。
因此,设计不是简单的外表,而是要从内心出发,通过深刻的思考和创造,将设计打造成为一个与人类和社会对话的渠道。
其次,设计师们都在不断追寻创新和进步。
无论是中外设计师,他们都有一颗不断探索未知的心。
设计本来就是一个寻找永恒的过程,因此,设计师们必须具有开放的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探索并挖掘未知的东西。
此外,设计师们注重品质和信仰。
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和生产活动,需要有一个健康有序的产业链。
无论是中外设计师,他们都要对产品的质量和品质负责,从设计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控。
更重要的是,设计师们要有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对设计的原则和理念要有清晰的认识和坚定的信仰。
最后,设计师们把生命倾注在设计上。
设计师们无论来自哪里,他们都要以设计为使命,认真体验、感受和理解生活的点滴,用专业的视角去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体验。
因此,设计不是一个职业,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要通过与自己、与世界和与人交流,完美呈现设计作品的精髓和美感。
总之,中外设计师们在设计领域的心得体会多种多样,但也都有着共同之处:对于设计的坚定信仰和对于设计原则的深刻理解。
无论是中外设计师,他们都有一颗创新和进步的心,不断探索未知和挑战自我。
设计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它需要设计师们不断地追求、探索和实践。
优秀的设计是一种永恒的追求,需要设计师们投入自己的生命和精神去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中外艺术设计史的思考
为什么要学习中外艺术设计史,是每一个学习艺术设计的学生必须要了解的问题。
首先,学习中外艺术设计史,有利于更好地学习艺术设计专业。
艺术设计专业定位应该是大美术范畴的一大门类。
一般认为,美术有四大门类。
即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
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调整高校专业,以“艺术设计”取代了传统的“工艺美术”,艺术设计专业应包括两大范畴,即由西方传入的现代艺术设计诸门类和中国有几千年传统的工艺美术诸门类。
现代艺术设计诸门类一般包括四大门类,及一般意义上讲的平面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服装艺术设计。
其中平面视觉传达又包括五面:多媒体、包装、广告、装饰书籍、装潢等。
环境艺术设计又包括室内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园林艺术设计等。
工业造型设计包括工业造型、汽车设计、手机设计、家电设计、陶艺设计、玻璃艺术设计、金属艺术设计等。
服装艺术设计包括服装艺术设计、首饰设计、染织艺术设计、纤维艺术设计等。
可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人的吃、穿、住、行、用等。
这样一个复杂而完整的艺术设计体系,每一个,每一个专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和专业理论,同时又有很多专业性的东西。
如果不了解尤其是自己所学专业方面的历史和理论,就不可能真正地学好自己所学专业。
另一大门类是中国传承几千年的传统工艺美术。
中华文明自原始社会以来,一直到1840年之前,在世界文明史上都占据重要乃至主要的地位和影响。
中华文明一直占据了直接上最主要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创造了几手有那个文明可以与我们比美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
在这里,我们主要来讲一下传统的中国工艺美术。
原始社会,中国主要是陶艺设计玉器设计。
夏商周时期,主要是青铜工艺和漆艺设计。
秦汉时期,主要是石雕艺术。
魏晋南北朝,主要是青瓷艺术。
隋唐,主要是青白瓷工艺、金银加工工艺服装工艺等。
宋代,主要是五大名窑,即瓷器艺术。
元代主要是青花工艺,明代主要是彩瓷工艺和家具设计。
清代主要是琅琊和家具设计等,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应包括陶艺、瓷艺、青铜(金属)、金银、家具、琅琊彩等。
1840年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生产力和艺术设计实力逐步下降。
1978年以后,中国改革开放,中国进入到一个全面融入全球文明又全面复兴中华传统文明的时代,传统艺术设计各门类焕发出新的夺目光彩。
随着生产力和设计力的提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需要的逐步提高,艺术设计正面临巨大的变革,即必须经历快把现代以西方传入的现代设计体系与中华传统工艺美术体系融合起来。
要实现这种融合,必须掌握中外艺术设计的历史和理论,而且这两方面专业知识必须要。
即一个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是具有两方面的知识,如果缺乏中国或外国的知识,那么他的知识体构是不完整的。
没有西方现代设计理论支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会迷失发展的方向。
因为中国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大方向,还是向着全球化、现代化、高科技化、人性化等人类规律发展,但如果缺乏中国传统,则会失去发展的根基。
中国艺术设计师要想世界其他国家的艺术设计师共存并竞争,失去了自己独特而悠久的历史文明传统,还有什么竞争力,以某种意义上讲,也我们创造的先进文明,我们才有无穷无尽的艺术设计传统可以借鉴利用,可以拿出来与人分享、
其次,学习中外艺术设计史,可以更好地把我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方向。
1978年以来,中国的艺术设计专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近几年来,随着一系列大型活动在中国举办,比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2010年的亚洲运动会等,中国的设计元素大量艺术设计应用,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刮一股强劲的设计“中国风”?
设计艺术的特性之一是它的流行性,和一切流行文化一样,设计艺术也具有潮流性、阶段性、明显化和社会化。
一个时间段内,肯定会有一种设计潮流占主导地位,而且随着这一阶段的这一潮流可能被另一种设计潮流所取代,而在这一阶段主流的设计浪潮的主导艺术设计师们,他们可以站在这一潮流的顶端,做这一时代的弄潮儿,他们也可以颠覆既有的艺术设计潮流,而开创新的艺术设计潮流,从而引起社会引起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
而落在时代潮流之后的艺术设计师或者时代变化时代潮流变化了依然抱残守缺的艺术设计师,必然会为时代所抛弃。
现在的世界潮流,即“中国风”的时代,也是后现代艺术设计的时代。
只有掌握中外艺术设计师的,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中国风”和后现代艺术设计的实质。
才能更好地赶上时代,为进一步的艺术设计专业发展打下基础。
所谓“中国风”的时代,实质上即“天人合一”的中国艺术设计理念的文化,中国艺术讲“虽由人作,宛如天开”,即注重自然性,反对人为因素过多干涉艺术设计。
所谓后现代艺术设计,实质上是“反”现代艺术设计。
现代艺术设计多注重大工业生产,冷冰冰的没有人情味,只满足于功能性和市场的最大化、成本的最低化、从而丧失了根本的人性考虑。
后现代艺术设计,即以人性出发,以人性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出发,注重人性,注重要求每一个人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注重现代、和睦。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事实上“中国风”设计和“后现代艺术”有他们的共性,即人与人的和睦人身与人心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因此,抓住这样一个发展方向,就掌握了当下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三,是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需要大家学好中外艺术设计史。
目前绝大部分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知识均有很大问题,各大美术院校均重专业轻文化深,众所周知,美术高考满分750,而艺考生文化课分数线多为二三百分文化,这样的文化课功底要想培养出艺术设计大师,实在是。
既然基础不好,那么只能从大学教育来补课。
在美术院校中,分为三种,即专业课、设计史论课和英语政治等文化课,在这三块中,学生应加大对设计社论课的兴趣。
因为这些课程,一方面能为学好艺术设计专业课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学生文化课基础差的缺憾。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一般有三种选择。
一是出国,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留学已不是太困难的事情,尤其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设计专门针对中国留学生的一年制硕士,集快为一身,大受欢迎。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大是出国,已成为中国的一个新的出国大专业。
欧美的留学生教育不同于中国,他们用的是宽进严出的方案,即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进入到高校学习,但毕业是件较高的事情。
因此,在国外……如果没有设计史论的修养,即使出国发展,也是很困难的。
其次是就业。
底层为艺术设计从业人员,这个要求不高,一般情况下,正常艺术设计的专业学生无论大中专,均基本上可以从事这一工作。
甚至不是学设计专业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手工及电脑相关培训,均可胜任。
中层是艺术设计师,到这一层次,就需要有一定的中外艺术设计师知识。
因为一个有为的成功的艺术设计师,经过时间的打磨,经验的积累,必然有自己的一套设计理念。
这套理念的得出,一方面是他的自身艺术设计经验的实质积累,另一个方面是他的艺术设计史论修养达到什么程度。
一定程度上,有多大的理论修养决定了一个艺术设计师将来专业可达到的高度。
顶层次是艺术设计大师,大师的要求,……引领潮流。
所谓,即要对中外艺术设计史论的运用融会贯通,自成一套。
所谓引领潮流,既掌握了艺术设计的历史脉络和发展方向,从而开创一代新风,成为一代领军人物。
离开史论的修养,仅凭作品是不行的。
当然,没有作品更不行。
一个艺术大师的评价打分,应分为两方面,即作品和理论双重价值。
第三个选择是考研,几乎所有的艺术设计类研究生考试,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所谓理论,即中外艺术设计师和设计方法论或艺术概论,只不过各校的占分值是不同的而已。
因此,有意向考研的学生,应该下大功夫在中外艺术设计史上。
综上所述,学习中外艺术设计史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一般情况下,随着时间流转,年龄增长,艺术设计越来越感受到理论的缺乏和的低下。
艺术设计……一个设计师只要勤奋用功,……,而理论问题,因为是于观点于精神层面,不是……的问题。
正如毛泽东所说,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它。
理论也正是如此。
因此,让我们下更大的功夫去学习中外美术史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