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地震勘探及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合集下载

岩土工程中的地震效应分析与研究

岩土工程中的地震效应分析与研究

岩土工程中的地震效应分析与研究岩土工程是一门关注地表和地下工程结构稳定性及地质灾害控制的领域。

而地震是自然界中频繁发生的灾害之一,对岩土工程结构的破坏性极大。

因此,在岩土工程中进行地震效应分析与研究非常重要。

本文就岩土工程中的地震效应分析与研究进行探讨。

一、地震引起的岩土工程灾害地震为地球自然界中非常普遍的现象,一次地震对工程结构的影响通常会有两种形式:一是震源直接作用,二是地震波传播到工程结构处引起振动。

通常情况下,造成工程结构灾害的是第二种形式的地震作用。

地震波的类型分为纵波和横波两种,因为地下岩土存在不同的团聚状态,所以在岩土中传播的方式也会因为物理特性的不同而不同,造成的治理问题也会因此而异。

一般来说,地震对工程灾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震引起土体液化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土体塌陷、地基沉降、工程建筑物的倾斜、沉降和位移,甚至引起桥梁、隧道等工程结构的坍塌;二是地震引起地面位移,这种现象在较长时间内可能会导致岩土地质灾害的发生,如滑坡、泥石流等;三是地震引起地下水位变化,这种现象对某些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极其重要,如水坝、过水洞等。

二、地震效应分析方法通过对地震效应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岩土工程结构的防震能力。

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分为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两种。

1、理论计算理论计算方法主要是通过数学模型来计算工程结构在地震波下的响应。

此种方法由于精度较高,而且可以对各种工程环境进行模拟,因此在现代岩土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著名的计算方法有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离散元法、传递矩阵法等。

这些方法在模拟工程结构的动力特征和形变变化上均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2、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方法是利用岩土试验室模拟地震波,以便研究不同构造和材料的反应特点,从而进行工程设计、监测和灾害预警。

此种方法最主要的优点在于对实际情况的模拟更加真实可信,可以检验与理论计算方法估测结果的一致性。

但此种方法需要耗费较高成本且受制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因此不可完全代替理论计算。

岩土工程中的地震响应分析

岩土工程中的地震响应分析

岩土工程中的地震响应分析地震响应分析是岩土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它通过研究地震对土体、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影响,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简要介绍地震响应分析的相关内容。

一、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是地球表面由于地壳内部震动引起的地球物理现象。

地震的产生是由于板块运动导致地壳断裂释放能量,造成地震波传播。

地震波包括主要的P波、S波和次要的L波等。

二、土体的地震响应地震波传播到土体中时会引起土体产生振动,即地震响应。

土体的地震响应与土体的重要力学参数有关,如密度、孔隙比、剪切模量等。

地震波传播到土体中会引起土体中颗粒间的相对位移和应力变化,从而影响土体的稳定性和力学性质。

三、建筑物的地震响应地震波传播到建筑物上时,会引起建筑物产生振动。

建筑物的地震响应与建筑物的结构体系、材料强度、地基条件等相关。

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应力和变形的增加,可能导致建筑物的倾斜、破坏甚至倒塌。

四、工程设施的地震响应除了土体和建筑物,其他工程设施(如桥梁、堤坝、管道等)在地震中也会受到地震波的影响,产生地震响应。

工程设施的地震响应与其结构形式、材料抗震性能等相关。

地震对工程设施的影响可能导致设施的破坏、功能失效等问题。

五、地震响应分析方法为了准确评估地震对土体、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影响,需要进行地震响应分析。

地震响应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静力分析法和动力分析法。

静力分析法主要是基于静力平衡原理,根据静力作用确定工程结构体系的应力和变形。

动力分析法则考虑地震波的动力特性,通过求解结构的动力方程,得到结构的地震响应。

六、地震响应分析的应用地震响应分析在岩土工程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地震响应,可以评估土体、建筑物和工程设施对地震的抗震能力。

在工程设计中,可以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提高工程的地震安全性。

七、地震响应分析的挑战与展望地震响应分析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地震波的特性、土体非线性行为、结构动力特性等问题。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将更加精确和可靠,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好的支持。

岩土工程中的地震动力反应分析方法

岩土工程中的地震动力反应分析方法

岩土工程中的地震动力反应分析方法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给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带来巨大冲击。

而岩土工程作为土壤与构筑物的相互作用学科,需要考虑地震动力对土壤和构筑物的影响,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岩土工程中的地震动力反应分析方法。

地震动力反应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地震荷载对土壤和构筑物的影响的方法。

它主要包括强震动输入、动力特性分析和地震响应分析三个步骤。

首先是强震动输入。

地震波是地震灾害中最重要的地震参数之一,它描述了地震时刻在空间中的传播特性。

根据实测或合成的地震波记录,可以建立合适的地震波输入条件。

常用的地震波模型包括等效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

等效线性模型简化了地震波的复杂性,方便进行地震动力计算;非线性模型则考虑了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非线性行为,适用于对构筑物进行更准确评估的情况。

其次是动力特性分析。

地震作用下的土壤和构筑物都具有一定的动力特性,包括固有周期、阻尼比等。

固有周期是结构物在不同震级下的自由振动周期,是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参数。

对于土壤而言,它的固有周期往往较长,可以通过地震波分析或实测数据求得。

而构筑物的固有周期则需根据结构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等进行计算。

阻尼比则描述了动力系统对振动能量的衰减程度,它会对地震响应产生重要影响。

常用的动力特性分析方法包括振型分析、频率分析和阻尼比计算等。

最后是地震响应分析。

地震响应分析是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土壤和构筑物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行为进行分析。

其中,土壤的地震响应分析主要考虑了土体的应力、变形等参数,以评估地震对土体的影响。

而构筑物的地震响应分析则着重考虑了结构的位移、变形、应力等参数,以评估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常用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包括减震分析、时程分析和频率响应分析等。

除了上述基本分析方法,岩土工程中还涉及一些特殊的地震动力反应分析方法。

例如,土体-结构互作用分析旨在研究土壤和构筑物共同受地震动力影响时的相互作用过程。

多场地动力分析考虑了不同地震动力参数对工程的影响差异,用于评估工程在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安全性。

岩土工程中的地震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

岩土工程中的地震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

岩土工程中的地震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地震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在岩土工程中的重要性地震是自然界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破坏力不可小觑。

在岩土工程领域中,地震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是确保工程安全稳定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岩土工程中地震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的意义、方法以及常用的地震减震措施。

一、地震响应分析地震响应分析是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手段来模拟地震作用下岩土工程结构的响应情况。

它对于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确定结构的破坏机理以及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1.1 数学模型的建立地震响应分析首先需要建立工程结构的数学模型。

考虑到模型的精确性和实用性,常用的模型包括等效线性模型、纤维模型、非线性模型等。

选择合适的模型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类型、尺度以及预期震级等因素。

1.2 动力输入地震响应分析中,动力输入是指地震作用下的地面运动。

获取准确的动力输入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地震波的选择、地震波参数的确定以及近场地震效应的考虑都是动力输入的关键因素。

1.3 结构响应分析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结构的响应分析。

响应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地震响应位移、加速度、速度以及应力、应变等。

可以通过调整结构的材料参数、尺寸以及布置形式等,来优化结构的抗震性能。

二、抗震设计在地震响应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抗震设计是确保岩土工程结构安全可靠的关键步骤。

抗震设计旨在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减小地震破坏。

2.1 强度设计强度设计是指根据结构的荷载、地震力等参数,确定结构的承载力。

一般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根据地震烈度、工程地质条件等,确定结构的荷载参数和抗震需求参数,从而保证结构能够在设计地震作用下保持稳定。

2.2 刚度设计刚度设计主要考虑结构的刚度与抗震需求之间的匹配。

结构刚度的合理设置可以减小地震荷载对结构的干扰,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刚度设计中需要考虑结构的几何形态、截面形式以及材料特性等因素。

2.3 韧度设计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韧度是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指标。

土木工程中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

土木工程中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

土木工程中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土木工程在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地震频繁的地区,土木工程面临着地震带来的严重威胁。

因此,研究土木工程中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一、用于地震分析的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是研究地震反应的常用手段之一。

其中,有限元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有限元法通过将复杂的结构划分成一个个小单元,在每个小单元上建立分析模型,再将所有小单元组合起来求解得到整体的地震反应。

与传统的解析方法相比,有限元法可以更准确地描述结构的非线性行为,但也需要更复杂的计算。

二、土木工程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在进行土木工程的地震反应分析时,需要考虑结构的振动特性、非线性行为和耐震性能。

常见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包括等效线性化方法、时程分析方法和频域分析方法。

等效线性化方法是将结构的非线性行为转化为等效的线性行为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相对简单,但在处理某些复杂结构时可能存在较大误差。

时程分析方法是通过确定结构的初始状态、地震输入和结构的非线性行为,进行时间步进计算,获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具体响应。

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结构的动态响应过程。

频域分析方法则是通过将时间域的问题转换为频域的问题,通过频域分析得到结构的振动频率和振动模态。

三、土木工程中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优化目前,研究者们正在努力优化土木工程中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基于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的耦合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地震反应分析中。

这种方法通过对地震荷载和结构的相互作用进行综合考虑,可以更准确地描述结构的响应。

此外,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等智能算法也被引入到地震反应分析方法中,以解决土木工程中的地震问题。

总结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对土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数值模拟方法、等效线性化方法、时程分析方法和频域分析方法是常见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地震反应分析技术研究

地震反应分析技术研究

地震反应分析技术研究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最具毁灭性的一种,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因此,地震研究一直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地震反应分析技术是地震研究的核心之一,它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地震时物体的反应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地震并预测其影响。

本文将介绍地震反应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

一、地震反应分析技术的历史及发展现状地震反应分析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初期。

当时,科学家们开始利用工程力学原理研究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反应。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反应分析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

目前,地震反应分析技术已经成为国际上地震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的研究手段,并在大地震预测、工程抗震、建筑物安全评估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在地震反应分析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地震刺激的模拟方法不断发展。

位移法、速度法、加速度法三种方法是常用的模拟方法。

其中,加速度法最为实用,它以物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为分析对象,精度可达到0.1%左右。

目前,常用的数值分析方法有有限元法、边界元法和有限差分法等,其中最广泛应用的是有限元法。

二、地震反应分析技术在工程抗震领域中的应用地震反应分析技术在工程抗震方面的应用最为广泛。

在建筑物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地震反应分析技术模拟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可以确定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从而优化设计方案。

此外,地震反应分析技术还可以用于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对于已建成的建筑物检测其抗震稳定性能也可以有所帮助。

三、地震反应分析技术在地震预测方面的应用地震反应分析技术可以用于预测地震的波动传播和地壳运动等信息。

研究地震反应分析技术对地震预测非常重要,可帮助科学家在地震发生前预测地震的传播范围和强度,便于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地震反应分析技术的发展前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模拟算法的不断提高,地震反应分析技术未来将会变得更为精细和准确。

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也会使得地震反应分析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公众,通过网络传播有关地震影响的信息,提高公众地震防范知识,减少潜在风险。

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
抗震验算时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 结构的几何尺寸、材料特性、地震作 用方向等,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 定性。
展望
0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地震反应分析将更加高效和精确, 能够更好地模拟地震动对结构的作用。
02
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结构的非线性行为和复杂的地震动特性,以更准 确地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动态分析法
基于动力理论,通过建立结构的 动力学方程来计算结构的地震反 应,考虑了地震动力的特性,更 符合实际情况。
时程分析法
对结构进行地震动输入,通过数 值积分方法求解结构的动力方程, 得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 速度和加速度等反应。
有限元分析法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将连续的结构离散为有限个小的单元, 每个单元具有简单的力学性质,通过 建立和求解整体结构的平衡方程来得 到结构的内力和变形。
地震对工程结构的影响
01
02
03
结构破坏
地震产生的惯性力可能导 致结构构件的断裂、移位 和失稳。
基础失效
地震可能导致地基土液化、 沉降或开裂,影响结构稳 定性。
震害影响
地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和社会经济影响。
02 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法
基于静力理论,通过结构自重和 等效静力荷载来计算结构的地震 反应,适用于结构自重和地震力 可忽略不计的情况。
结论
地震反应分析是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 重要环节,通过分析可以评估结构的 抗震性能,为结构的抗震设计和加固 提供依据。
抗震验算是基于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进 行的,通过验算可以确定结构的抗震 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现有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时 域分析法和频域分析法,其中时域分 析法能够更准确地模拟地震动对结构 的作用,但计算成本较高。

岩土工程地震响应分析

岩土工程地震响应分析

岩土工程地震响应分析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对于岩土工程而言,地震活动可能导致土壤液化、坡体滑移等问题,对工程造成严重的破坏。

因此,进行岩土工程地震响应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岩土工程地震响应分析的方法和意义进行详细阐述。

一、地震响应分析的意义岩土工程地震响应分析是根据土体的性质和地震波的特点,研究土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应力、变形和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

其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安全性评估:通过地震响应分析,可以评估工程在地震活动中的安全性,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 工程抗震设计:地震响应分析可以了解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情况,从而为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指导。

3. 土体液化预测:地震响应分析可以判断土体液化的程度和范围,帮助设计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液化风险。

4. 地震灾害评估:通过地震响应分析,可以评估地震对工程和土地利用的潜在灾害风险,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支持。

二、地震响应分析的方法岩土工程地震响应分析主要包括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两种方法。

1. 静力分析:静力分析方法主要考虑地震引起的静力效应,适用于刚性工程或地震波频率远高于工程固有频率的情况。

常见的静力分析方法包括等效静力法和静力弹性反应谱法。

2. 动力分析:动力分析方法主要考虑地震引起的动力效应,适用于非刚性工程或工程固有频率与地震波频率接近的情况。

常见的动力分析方法包括响应谱分析、时程分析和频域分析等。

三、地震响应分析的步骤进行岩土工程地震响应分析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地震数据:首先需要收集到具有代表性的地震数据,包括地震波记录和地震参数等。

2. 确定地震输入:根据收集到的地震数据,确定地震输入,即所选用的地震波。

3. 建立岩土工程模型: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岩土工程的合理模型,包括土体的材料参数和结构的几何特征等。

4. 进行地震响应分析:根据所选用的分析方法,进行地震响应分析,计算土体的应力、变形等响应结果。

浅析土木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浅析土木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浅析土木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发表时间:2018-11-12T15:19:46.2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作者:曹桐语[导读] 在我们的生活中,地震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活及生命财产安全,如何减少地震对人们的危害曹桐语唐山市八方锦秀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河北省唐山市 064200摘要:在我们的生活中,地震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活及生命财产安全,如何减少地震对人们的危害,是我们一直探索的。

建筑作为人民生活的场所,更值得我们区深入探究如何加强其抗震性。

结构减震控制是通过增加某些结构部位的强度和变形能力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土木工程中有效的防灾减灾方法。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1引言在上个世纪的末期学者对地震的研究中提出了性能抗震的设计方式,即土木减震结构在设计中满足使用功能外,利用不同的位移指标对结构进行性能调整,从而产生抗震效果。

此种结构设计实际上就是对地震破坏进行定量或者半定量的控制,对地震的反应和损伤程度进行评价与预防,使其在预期的控制范围,从而在最经济的条件下控制地震造成的负面影响,其不仅仅可以保证生命安全也可以从性能目标上对建筑结构进行控制。

2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安全性不够建筑质量问题和施工安全问题永远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土木工程领域必须思考的问题,目前,我国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安全性较低。

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安全系数范围的定位、结构工程的整体牢固性与结构工程的耐久性等几个方面,由于我国土木工程起步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在这些方面的安全规范设计要求比较低,这样往往就会造成实际施工难以完全完成结构设计的要求,从而降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2)整体牢固性差土木工程建筑设计施工在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同时,还要保证整个土木建筑的整体牢固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是结构出现某处的局部破坏而不至于导致大范围连续破坏倒塌的能力,是土木工程建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场地地基地震效应勘察介绍课件

场地地基地震效应勘察介绍课件
地震动参数可以通过地震观测、地震模拟、地震风险评估等方法确定
地震动参数是地震效应勘察的关键参数
场地条件分析
地质条件:分析场地的地质构造、岩土类型、地下水条件等
地形条件:分析场地的地形地貌、坡度、高程等
地震活动性:分析场地的地震活动历史、地震危险性等
建筑物条件:分析建筑物的类型、高度、结构形式等
场地环境条件:分析场地周边的环境条件,如河流、湖泊、公路等
演讲人
场地地基地震效应勘察介绍课件
01.
02.
03.
04.
目录
地震效应勘察的重要性
地震效应勘察的方法
地震效应勘察的案例分析
地震效应勘察的发展趋势
1
地震效应勘察的重要性
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地震会导致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
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内部结构的破坏,如墙体开裂、楼板塌陷等
地震会导致建筑物的倾斜、变形,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某核电站勘察案例
01
勘察目的:评估核电站场地的地震效应,确保核电站的安全
03
勘察结果:核电站场地地震效应较小,满足安全要求
02
勘察方法:采用地震动参数、地震波传播、场地地质条件等综合分析方法
04
结论:核电站选址合理,符合安全要求,可以继续建设
4
地震效应勘察的发展趋势
更精确的地震动参数预测
03
研究地震波与场地相互作用的机理,提高场地地震效应的预测能力
地震会导致建筑物的损坏,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地震效应勘察的必要性
提高城市规划水平:通过勘察了解地震风险,提高城市规划水平,降低地震风险
04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通过勘察了解地震风险,采取相应措施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地震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而又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对于建筑结构来说,地震力的作用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因此,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成为了建筑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地震反应分析地震反应分析是指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对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计算和分析的过程。

地震反应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受力情况,以及对结构的破坏程度进行评估。

在地震反应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有静力分析、模态分析和时程分析。

静力分析是指将地震作用简化为静力作用,通过计算结构在静力作用下的受力情况来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模态分析是通过计算结构的固有振动频率和振型,来预测结构在地震中的响应。

时程分析是通过采用地震波记录,将地震作用作为时间历程输入到结构模型中,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二、抗震设计原则抗震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根据地震力的特点和建筑结构的性能要求,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抗震设计的原则包括强度原则、刚度原则和韧性原则。

强度原则指的是在设计中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强度,能够承受地震作用产生的力。

刚度原则是指通过增加结构的刚度,降低结构的振动响应。

韧性原则是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能够发生塑性变形,吸收地震能量,从而减小地震对结构的破坏。

在抗震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结构的周期、阻尼比和荷载分配等因素。

结构的周期是指结构在地震中的振动周期,不同的周期对应不同的地震作用。

阻尼比是指结构在振动过程中能量损耗的程度,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荷载分配是指将地震作用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结构的各个部分,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三、抗震设计的方法抗震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弹性设计和弹塑性设计。

弹性设计是指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仍然处于弹性范围内,不发生塑性变形。

弹性设计的优点是计算简便,但其抗震能力相对较弱。

弹塑性设计是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能够发生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从而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一维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一维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一维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在进行一维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场地特性分析:首先需要对场地的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如场
地的地层分布、层厚、波速等。

这些特性对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频谱进行
影响。

2.地震波输入:在进行场地反应分析时,需要选择适当的地震波输入
作为地震动的输入条件。

地震波输入可以选择单个地震波,也可以选择地
震波记录的统计目标谱。

3.场地参数求解:通过对场地的地层特性进行反演和计算,可以得到
场地的动力参数,如场地的传播速度和阻尼比等。

4.地震波传播:根据场地的地质特征、场地参数和地震波输入条件,
可以通过合适的数值模拟方法,如传统边界元法、频域法等,进行地震波
的传播计算。

5.地震反应计算:通过求解一维波动方程,可以计算得到场地上的地
震反应,如速度、位移和应力等。

根据地震反应的结果,可以评估场地的
地震响应特性,如峰值加速度、响应谱等。

一维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结果对于地震工程设计和地震风险评估具有
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研究人员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和场地的
地震反应性能,从而指导地震工程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在实际应用中,一维场地地震反应分析通常与工程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和地震动输入响应
谱法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地震风险评估体系。

需要注意的是,一维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中的模型假设和参数选择对于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进行一维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时,需要充分考虑场地的实际特征,严格遵守建模原则和模型参数的合理性原则,从而得到较为准确和可靠的分析结果。

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引言地震是自然界的一种常见自然灾害,对工程结构造成的破坏往往是巨大和灾难性的。

因此,工程结构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的地震反应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地震反应分析旨在预测工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从而评估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为工程结构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静力分析方法静力分析方法是一种简化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它假设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是静态平衡的。

静力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地震力法和位移法。

地震力法地震力法是一种最简单和常用的静力分析方法。

在地震力法中,将结构视为一种质点系统,根据结构的质量和加速度,计算出地震作用下所产生的地震力。

地震力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结构的自重、惯性力以及地震力的作用,得出结构的受力状态,并进一步分析结构的变形和位移。

位移法位移法是一种基于结构变形和位移的静力分析方法。

在位移法中,结构的变形和位移被视为主要因素,通过计算结构的位移反映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

位移法的优点是能够更准确地描述结构的动力响应,对柔性结构尤为适用。

动力分析方法动力分析方法是一种更为准确和综合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它考虑了结构的质量、刚度、阻尼等因素,可以更真实地预测结构在地震时的动力响应。

常见的动力分析方法包括等效线性化法、模态分析法和时程分析法。

等效线性化法等效线性化法是一种将非线性结构简化为等效线性结构进行分析的方法。

在等效线性化法中,结构的非线性特性被线性化,从而可以利用线性结构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等效线性化法在处理非线性结构时具有较高的效率,但在处理参数较为复杂和难以线性化的情况下有一定限制。

模态分析法模态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结构的固有振动模态进行分析的方法。

在模态分析法中,结构的振动特性被分解为多个模态,通过计算每个模态的振动频率和振型,可以预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模态分析法的优点是能够准确地描述结构的振型和频率,对于复杂结构的分析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震效应评价-岩土工程论文-土木建筑论文

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震效应评价-岩土工程论文-土木建筑论文

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震效应评价-岩土工程论文-土木建筑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结合既有规范和多年勘察工作经验,从场地抗震设计基本条件、场地液化判别、软土震陷以及抗震地段的划分等方面对岩土工程勘察中关于地震效应评价进行探讨。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 地震效应评价; 抗震设计;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norms and the authors many years of exploration experience,we discuss seismic effect evaluation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from basic requirements for seismic design,liquefaction discrimination,soft soil seismic sink and the division of seismic sections.Keyword: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seismic effect evaluation; seismic design;1 、概述近年来,国内外多次发生重大地震灾害,危及人类生命与财产安全,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智利地震、日本九州岛地震等等。

在建设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抗震设防是防震减灾的关键性工作[1]。

我国在建设过程中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基本程序,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第一道关节,而地震效应评价正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重要内容之一。

国标GB 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第5.7.1条规定,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地区,应进行场地和地基地震效应的岩土工程勘察。

一般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场地和地基地震效应评价主要包括场地抗震设计基本条件、场地液化判别、软土震陷以及抗震地段的划分。

浅谈和田地区场地抗震性能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和田地区场地抗震性能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和田地区场地抗震性能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2008年3月21日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与策勒县交界处发生7.4级地震。

地震发生在塔里木盆地的南边,靠近西昆仑山区边缘的阿尔金地震带。

阿尔金断裂的强烈地震活动,往往伴随有青藏高原周边主要断裂带的大震活动。

这次7.4级地震之后的一个多月就发生了四川汶川8级地震,在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西部及帕米尔高原周缘地区是否会引起地震活动的进一步加强,也值得引起注意。

[1]地震对建筑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上部结构的破坏:二是地基失效。

因此勘察部门对于场地勘察应注意合理地评价场地地震稳定,为基础和结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从而使整个建筑的抗震设计做到安全与经济的优化。

本文主要研究和田地区场地抗震性能评价的基本方法,并对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

在勘察中场地的地震稳定性和场地的地震效应至关重要,对场地地震稳定性和地震效应最具影响的,是地震断裂和饱和砂土液化两方面。

1.和田地区地震地质概况与历史地震1.1 从大的活动地块来说,和田地区属于青藏和西域两大活动地块区,包括巴颜喀拉、东昆仑和塔里木三个二级活动地块和西昆仑山前、阿尔金二个边界活动带,地块的边界活动带内发育了以挤压和走滑为主的活动断裂,现今浅源地震基本沿断裂发生(图1)[1]。

图1和田地震区构造地质1:走滑断裂;2:逆冲断裂;3:2008年于田地震震中位置。

1.2地震断裂是公认的主要地震成因,对场地地震稳定和抗震性能影响很大。

对一般单体建筑工程而言,不可能作场地地震的专门研究,而主要是在收集和分析原有资料的基础做一些辅助工作。

在和田市区200km范围内,有东西、北东和北西向断裂分布,上述断裂的活动情况有所差异,对和田可能产生影响的断裂有:1.2.1和田断裂:西起普沙、东至洛浦县城东,东西走向,长约235km,雁行状排列。

据现有资料,在玉龙喀什河深剖面上,和田市南北近郊各有一条南倾斜断裂通过,市南断裂已错断中更新统;市北断裂将第三系错断270m。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第43卷第19期• 38 • 2 0 1 7 年 7 月山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EVol.43 No. 19Jul.2017文章编号:1009-6825 (2017) 19-0038-02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李茂实(山东省莱芜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山东莱芜271100)摘要:通过对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介绍,从土体非线性本构模型和土体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等两个方面,对场地地震反应分 析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探讨,综合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土体非线性本构模型以及相关准则,并对土体地震反应分析的间接性估计方 法和直接性确定方法进行了阐述,对工程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地震工程,场地地震反应,土体本构模型中图分类号:TU311.3 文献标识码:A〇引言地震是一种突发式的自然灾害,由于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巨大 能量使得建筑物或者工程设施发生的破坏和倒塌,以及伴随的次 生灾害,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是毁灭性质的破坏[1]。

根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发生的震级大于八级且震中烈度 大于11度的毁灭性地震平均有两次;每年发生的震级大于七级 且震中烈度大于9度的地震平均有接近20次;每年发生的震级 大于2. 5级的有感地震在15万次以上[2]。

就地理位置而言,我 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 接处,受到各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 压,使我国的地震活动具有发生频度高、地震强度大、震源浅和 分布广的特点。

有史以来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 000次,是世 界上破坏性地震发生最频繁、震害损失最大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在地震发生过程中,地震波携带能量向外传播,引起地面振动,进而引起地表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振动;当建筑物或构筑物 不足以抵抗外界荷载时,建筑物或构筑物即发生破坏,严重时 发生倒塌。

近年来,地震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似乎有增大的趋势,地球似乎进人了地震活跃期。

研究结构的抗震性能,将结 构建造成地震中的避难所,是地震工作者和土木工程师面临的重要任务。

土木工程中的地震响应分析与设计

土木工程中的地震响应分析与设计

土木工程中的地震响应分析与设计地震是一种具有毁灭性的自然灾害,对土木工程的影响尤为重要。

在地震区域,土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必须充分考虑地震响应,以确保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性。

地震响应分析与设计是土木工程中的关键技术,本文将介绍土木工程中的地震响应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和重要性。

1. 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地震响应分析是通过对结构体系进行动力学计算,得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从而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用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包括等效静力法、频率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

等效静力法是一种简化的方法,将动态地震力以等效静力的形式作用于结构,通过静力分析得到结构的响应。

该方法适用于低层建筑和简单结构。

频率反应谱法通过确定结构体系的自振频率和阻尼比,选取适当的地震动频率反应谱曲线,计算结构在不同震动频率下的最大响应。

该方法适用于中高层建筑和复杂结构。

时程分析法是一种更为精确的方法,通过将结构与地震动作用下的动态方程建立耦合方程组,通过数值迭代计算结构的响应。

该方法可以较准确地模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行为,并适用于复杂结构和重要工程。

2. 地震响应设计原则地震响应设计的目标是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尽可能保持弹性,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地震响应设计有以下几个原则:(1) 强度设计原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要保持弹性,以增加结构的延性。

结构的强度设计要满足规定的抗震设阀值,并考虑地震动强度和结构的重要性。

(2) 刚度设计原则:结构的刚度要满足承受地震作用所需的变形能力,以减少结构的振动响应。

结构的刚度设计要考虑结构的建筑用途和地震动频率特性。

(3) 阻尼设计原则:结构的阻尼要能够有效吸收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振动响应。

阻尼设计可以通过设置阻尼器或增加耗能材料来实现。

(4) 抗震设计原则:结构的布局和连接要满足地震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要求,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抗震设计要考虑结构的荷载传递路径和相互作用。

3. 地震响应设计实施地震响应设计是土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部分,需要采用综合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实施。

地震灾害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地震灾害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地震灾害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地震是一种极为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其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极大。

在地震灾害中,工程地质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它涉及到地质构造、岩土物性、地下水位等方面,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工程地质角度分析地震灾害中的问题,并对一些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一、地震对工程的影响地震灾害是由地球内部动力活动所引起的,震中的振动力会传导到地表和建筑物上,对建筑物和其他设施产生严重的影响。

在地震灾害中,建筑物的破坏一般由以下因素导致:首先,震动会使建筑物的结构和土壤产生变形,导致设施自身产生破坏;其次,地震还会引起地面液化,土地失稳,沉降和隆起等现象,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二、地震灾害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在地震灾害中,建筑物的耐震性非常重要。

其与土壤的性质及地下水的变化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岩土土层地震灾害前,岩土土层的完整性非常重要。

因为完整的岩土土层能够抵抗外部的压力和震动,从而保护建筑物的安全。

但是,在地震灾害中,土壤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使得岩土土层的完整性受到严重的破坏。

进一步导致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震性的下降。

b) 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是灾害地区的常见问题之一。

地震会对地下水位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引发地下水位上升的情况。

当地下水位上升到一定的程度时,会对建筑物的基础产生巨大的力量压迫,进而会导致地震灾害中建筑物的破坏。

c) 建筑物基础地震灾害中的建筑物基础是建筑物稳定的关键,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建筑物的倒塌。

因此,在地震灾害中需要给予大量的关注。

工程地质人员应该通过对岩土土质、地震震级等因素进行检验和分析,为建筑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信息。

三、解决方法针对地震灾害中的工程地质问题,需要有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a) 加固建筑物基础在建筑物基础上做加固处理,是解决地震灾害中的建筑物稳定、耐震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

建筑物基础应该稳定且合理,并且要根据地震震级的大小进行适当加固。

土木工程中的地震工程与地震响应分析

土木工程中的地震工程与地震响应分析

土木工程中的地震工程与地震响应分析摘要:地震工程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土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和抗震性能。

随着地震频繁发生和科技的进步,地震工程的意义日益凸显。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较强的自然灾害,对土木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在土木工程领域中开展地震工程的研究至关重要。

关键词:土木工程;地震工程;地震响应;分析1地震工程的基本原理1.1地震波特性地震工程中的地震波特性是研究地震波传播和振动规律的基础。

地震波是地震震源释放的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引起的一种机械波,它可以通过地震监测设备进行观测和记录。

地震波包括P波、S波和表面波等各个频段和模式的波动。

其中,P波是一种纵波,具有较高的传播速度和能量,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中传播;S波是一种横波,传播速度稍低于P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而表面波是沿地表传播的地震波,与P波和S波相比,传播速度较慢,但振幅较大,对结构产生的地震力影响较大。

地震波的特性对土木工程的抗震设计和地震响应分析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分析地震波的频率、振幅、传播速度和振动周期等参数,可以评估地震波对土木结构的影响程度,为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此外,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能量衰减规律也需要考虑到,以确定地震波对目标区域的影响范围。

1.2土木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土木工程的抗震设计是为了确保结构在地震中保持稳定和安全。

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在地震波作用下,通过结构的几何刚度和虚位法的设计,使结构能够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减小地震对结构的破坏。

在抗震设计中,需考虑结构的强度、刚度、韧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抗震设计需要满足设计地震作用的要求,并保证结构在超出设计震级的地震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能力。

在确定设计地震作用时,需考虑结构的地震烈度、设计地震水平和设计地震反应谱等因素。

抗震设计还需根据土木结构所处的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

在土木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应采用适当的材料、构造形式和节点设计,以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地震反应分析

地震反应分析


:阻尼系数C与临界阻尼系数Cr 的比值,简称阻尼比
3.2.3运动方程的解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方程:
x x 2 x x g
2
是一常系数二阶非齐次微分方程 其通解由两部分组成: 1:齐次解,代表自由振动 2:特解,代表强迫振动
3.2.3运动方程的解
3、不同场地条件对反应谱的影响
Sa / g
软土层
厚的无粘性土层
周期(s)
坚硬场地
岩石
场地土质松软,长周期结构反应较大,加速度谱曲线峰值右移 场地土质坚硬,短周期结构反应较大,加速度谱曲线峰值左移
3.2.4水平地震作用基本公式

4、震级和震中距 对反应谱的影响 烈度相同的条件下 震中距较远时, 反应谱曲线峰值右移 震中距较近时, 反应谱曲线峰值左移
Sa g (t ) x
max
Gk G
G
---集中于质点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重力加速度
Sa g (t ) x
max
g
k
g (t ) x g
max
---地震系数

---动力系数
k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3.2.5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
地震加速度反应谱的特点 结构的阻尼比和场地条件 对反应谱有很大影响。 1.阻尼比增大, 反应谱峰值降低 2.当结构周期小于某个值时幅值随周期急剧增大, 大于某个值时,快速下降。 T=0,体系为绝对刚体,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 T很大,质点始终处于静止状态,绝对加速度趋于0
3.2.4水平地震作用基本公式
3.2.4水平地震作用基本公式

g (t ) (t )] cx (t ) k x(t ) x x 运动方程: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工程地震勘探及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工程地震勘探是被广泛应用于种类繁多的高标准工程建设项目中,勘探工程基础地质条件并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方法。

其方法简单而且既快速又准确。

在工程地震勘探中,场地地震安全性的综合评价,对结构抗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具体建设场址区精确合理、经济可靠的抗震设防依据。

标签:工程地震勘探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破坏性地震是一种严重危及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突发性自然灾害。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进步,抗震设计规范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世界各国政府十分重视对地震灾害的防御,力求能够将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及时有效地应用于抗震设计,最大限度地抵御强烈地震的袭击,减轻地震灾害。

早期的地震学家主要把地震当作一种自然现象来进行研究,但亦涉及强烈地震时建筑物的破坏。

工程地震学是地震学中为工程建设服务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强烈地震运动及其效应。

该学科主要从工程角度研究与减轻地震灾害有关的地震问题,并对工程场地的地震动参数进行定量的预测,以便对工程场地进行场地安全性评价,并为建筑结构提供合理的设计地震动参数,以便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工程地震学介于地震学和土木工程学两大学科之间,它与两大学科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工程地震学与地震学研究侧重不同,工程地震学主要预报地震在工程场地上的可能引起的地结构的破坏作用。

侧重于建立满足工程分析需要的潜在震源模型,用于定量估计工程抗震设计所需要的地震动参数。

就现状来看,工程地震学所研究的主题大致包括地震宏观考察、强震观测、近场地面运动、地震区域划分和地震危险性分析以及地震小区划。

工程地震勘探是工程地震最基本的一项内容。

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新兴的工业城市、港口城市、经济开发区等不断发展,老城市的现代化改造也在迅速进行,种类繁多的新型的高标准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

这不仅对各种工程基础的地质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也要求用较少的人力和投资,快速可靠地完成工程勘察任务。

工程地震勘探应运而生且广泛应用。

工程地震勘探,又被称之为浅层地震勘探。

其与深部地震勘探在野外工作方法、室内资料处理及解释方法有相似之处,但是,目的不同。

深部地震勘探主要为了了解地壳、岩石圈的结构,探测石油、天然气。

而工程地震勘探则主要是勘探地面以下100M范围内,有时甚至是地下几米内的地质构造、岩土结构、力学性质。

因为主要为城市规划建设、工业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提供必要的工程地质依据,所以工程地震勘探往往激发能量较小,勘查范围较窄,勘查网度较密,勘探精度较高。

工程地震勘探具有既快速、又准确的优点。

工程地震勘探的应用领域非常广
泛,其主要的应用有工程地质勘察、研究岩土的状态及性质、工程质量检测、环境与灾害地质调查及地震工程地质评价。

工程地震勘探是一种研究人工震源所激发产生的地震波在地下岩层、土壤或其他介质中传播来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方法。

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工程地震勘探的方法可以分为折射波法、反射波法和透射波法;根据波的类型不同又可分为纵波、横波和面波探测。

工程地震勘探是一门正在发展的新学科,许多方法技术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地震勘探中的各种方法也都得到发展,而各种方法的相互有机结合,得到了更好的地质效果。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也是工程地震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了抵御地震灾害,世界各国对建筑物抗震能力进行研究。

我国许多地区是强震活动区,建筑物和人民生命财产常受到地震的危害,建筑的抗震设计受到科学家的重视。

结构物在强烈地震中不损坏是不可能的,抗震设防的底线是建筑物不倒塌,只要不倒塌就可以大大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减轻灾害。

地震发生时,地震波从震源体发出经地壳介质传播至地球表,引起地球表面局部场地振动,即场地地震动。

工程结构所在地,即支撑并对其地震反应有直接影响的地基称为场地。

震害调查及强震记录表明,绝大部分结构的地震破坏是强烈地震动造成的,并且地表覆盖土层振幅、频谱、持时对地震动有很大的影响。

大多数情形下,发生地震时,基岩面的加速度可能并不大,但是由于场地条件不好可能引起地表加速度的剧烈放大,从而对结构产生严重的破坏,引起高层建筑物的共振破坏。

因此,对工程场地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是必要的。

按照有关规范和规定,对具体建设场址区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将可以得到更精确合理、经济可靠的抗震设防依据。

经过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可作为各类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大型厂矿企业、大城市和经济建设开发区的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以及制定防震减灾对策的科学依据。

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和确定设计地震动中,一般都是先确定基岩面的地震动,然后再考虑土层对地震动的影响。

地基岩土结构和特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浅表断层、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等工程要素对地震动和地面破坏有强烈的影响,对结构抗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抗震设计中必须考虑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特性的影响。

场地安全性评价将重点针对抗震首先对项目区域及近场的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性进行分析。

然后根据有关资料,对场地所在地震区地震活动性参数进行重新统计和分析。

再以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为主,确定场址周围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方案及其地震活动性参数。

继而确定适用于本地区的地震动参数的衰减关系,完成工程场址地震危险性概率计算,并给出工程场址基岩地震动参数。

测算告一段落,接下来要进行实地勘察。

首先进行钻孔波速测试,取土样完成土样的动力学参数测试;然后通过计算场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确定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完成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至此,完成场地地震安全性的综合评价,为拟建工
程的抗震设防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工程地震勘探是被广泛应用于种类繁多的高标准工程建设项目中,勘探工程基础地质条件并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方法。

其方法简单而且既快速又准确。

在工程地震勘探中,场地地震安全性的综合评价,对结构抗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具体建设场址区精确合理、经济可靠的抗震设防依据。

参考文献
[1] 温艳军果二杨.浅析现代物探技术在工程地震中的应用.东北地震研究.2001.01期.
[2] 陈熹汪耀王旸东.浅谈地震与地震工程学.才智.2013.14期.
[3] 蔡健周靖禹奇才.建筑抗震设计理论研究进展.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期.
[4] 刘恢先胡聿賢.地震工程学的发展趋势.科学通报.1963.0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