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顺差问题研究
浅析我国贸易顺差问题
浅析我国贸易顺差问题中国一直以来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家之一,其贸易顺差也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贸易顺差虽然给国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关于其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却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争议。
本文将对我国贸易顺差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定义贸易顺差,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和服务的总值大于其进口商品和服务的总值的差额。
反之则为贸易逆差。
我国贸易顺差的形成及背景我国贸易顺差的形成,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劳动力成本低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特别是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如纺织、服装、鞋类、电子电器等领域,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比发达国家便宜很多,这是中国制造业走向世界的重要因素之一。
2. 技术优势不断提升近年来,中国加快了科技创新步伐,大力推进“双创”、“四好农村路”、数字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不断提高,使中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3. 外需市场持续扩大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市场,其外需市场因此得到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开展经贸往来,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贸易顺差。
4. 国际投资和贸易环境优化我国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在吸引外资和开展对外贸易方面都做了大量的改革工作。
不断打破区域和疆域的壁垒,加强与国际贸易组织的合作,敦促各国政府创建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使得我国得以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我国贸易顺差的影响贸易顺差,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
既有发挥了促进就业、增加国家外汇储备、提高国际地位和巩固国际话语权等作用,也有导致经济结构失衡、影响生态环境和人口流动等问题。
积极影响1. 增加国内财富贸易顺差有利于增加国内的财富,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
2. 增加国家外汇储备贸易顺差可以增加国家的外汇储备,维持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
3. 促进就业贸易顺差可以带来一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维护社会稳定。
4. 加强国际合作贸易顺差也有助于加强国际贸易合作,扩大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和地位,增进国际合作和友谊。
浅析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及影响
浅析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及影响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指的是中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大于进口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即中国出口超过进口。
这一现象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持续存在多年,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对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浅析。
首先,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有多个方面。
第一,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人口,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并选择中国作为生产和制造基地,进而将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
这一现象使得中国能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生产和出口商品,提升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中国的出口企业具有规模经济和产业链完整性的优势。
中国的出口企业往往是大型的制造企业,能够通过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
同时,中国的产业链非常完整,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再到出口,每个环节都相对完备,能够提供完整的生产服务。
这使得中国的出口企业能够满足全球市场对各类商品的需求,并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
第三,中国实施的外贸政策也是导致对外贸易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手段,支持和鼓励出口,包括减免关税、提供财政补贴和优惠税率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出口企业的成本和负担。
此外,中国还通过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举措,进一步扩大了对外贸易的规模和范围。
这些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中国的出口,也带动了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对中国和全球经济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促进了经济增长。
出口的增加带动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提高了就业率和人民收入水平。
同时,对外贸易的盈余也为中国提供了稳定的外汇储备,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信用度。
其次,对外贸易顺差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使得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过大,依赖于外需市场,对全球经济格局造成了扭曲。
中国大量出口商品导致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引发了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和贸易争端。
说说中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及对策
说说中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及对策中国贸易顺差一直是世界贸易格局中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贸易顺差的原因以及可能的对策。
通过深入分析中国贸易顺差的背景和原因,我们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它对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影响,并探讨一些可能的对策来解决贸易顺差问题。
1. 背景贸易顺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大于进口商品和服务的价值的情况。
中国的贸易顺差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迅速上升,并在近年来保持稳定。
中国贸易顺差的规模巨大,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2. 原因1. 低劳动力成本和大规模生产能力:中国具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庞大的工业生产基础。
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使得中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此外,中国建立了庞大的制造业基础设施和生产网络,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和效益规模。
2. 传统产业结构: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传统制造业领域,如纺织品、服装、电子产品等。
这些行业一直是中国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价格竞争力和消费者的需求,使得中国能够保持较高的出口水平。
3. 市场规模和消费需求: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中国的巨大市场为内外资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使得中国成为了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热门目的地。
3. 影响中国贸易顺差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1. 经济增长和就业:贸易顺差为中国带来了经济增长和大量的就业机会。
出口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并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就业增长。
2. 货币储备增加:贸易顺差使中国的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这为国家提供了金融安全垫和促进经济稳定的工具。
3. 国内产业压力:中国的贸易顺差对国内部分产业造成了竞争压力。
部分国内企业面临着外资企业的竞争,导致一些行业的就业和盈利能力受到挑战。
4. 国际贸易纠纷:中国的贸易顺差也引发了国际贸易纠纷的可能性。
一些国家对中国采取了贸易限制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利益。
中国贸易顺差背后的原因与影响
中国贸易顺差背后的原因与影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之一,贸易顺差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
然而,这种贸易顺差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影响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国贸易顺差背后的原因以及它所产生的影响。
一、中国贸易顺差的原因1. 劳动力成本优势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市场庞大,相对来说,劳动力成本较低。
这使得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大量商品。
这也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2. 产业结构中国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市场需求。
在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发展了一系列完善的产业体系,各个产业之间相互支持,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
这种产业结构使得中国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且具备出口的能力。
3. 外国投资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
外国投资的流入不仅带来了资本和技术,还促进了贸易顺差的形成。
外国企业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利用中国的劳动力和市场,然后将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
4. 汇率政策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人民币的汇率,保持相对低水平的汇率。
这使得中国的出口产品相对更具价格竞争力,从而提高了贸易顺差。
二、中国贸易顺差的影响1. 经济增长中国的贸易顺差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通过对外贸易,中国获得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这为国内经济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贸易顺差还带动了就业增长和国内消费的增加,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 进口依赖性贸易顺差也意味着中国对进口并不是很依赖。
虽然贸易顺差为中国提供了巨大的外汇储备,但过度依赖贸易顺差也意味着中国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一些自主性。
如果贸易环境发生变化,中国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3. 国际关系中国的贸易顺差一直是中美贸易争端的焦点之一。
贸易逆差国家对中国的贸易政策提出批评,并呼吁中国采取措施减少贸易顺差。
这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关系带来了挑战。
4. 环境影响中国的贸易顺差也给环境带来了压力。
为了满足大量出口需求,中国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这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
2024年我国贸易顺差研究论文
2024年我国贸易顺差研究论文一、背景介绍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中国的经济崛起无疑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与此同时,我国的贸易顺差也成为了全球经济中不可忽视的现象。
贸易顺差,即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
然而,长期的贸易顺差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如国际贸易摩擦、货币升值压力等。
因此,对我国贸易顺差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理解我国经济发展状况、预测未来经济走势以及制定合理的对外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贸易顺差的形成原因我国贸易顺差的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首先,从国内层面看,我国的制造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出口商品。
同时,国内市场巨大,使得一些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的进口商品需求减少,进一步推动了贸易顺差的形成。
其次,从国际层面看,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紧密,互利合作不断深化。
我国出口的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一些资源性商品和高端技术产品则依赖进口。
这种贸易结构也促使了贸易顺差的形成。
此外,我国的贸易政策、汇率政策以及国际市场的变化等因素也对贸易顺差产生了影响。
三、我国贸易顺差的影响我国贸易顺差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贸易顺差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增强了我国的国际支付能力。
同时,外汇储备的增加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和挑战。
然而,长期的贸易顺差也可能导致一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贸易顺差可能引发国际贸易摩擦,导致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紧张。
另一方面,贸易顺差可能加大我国货币升值的压力,对出口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过多的外汇储备也可能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
四、我国贸易顺差的应对策略针对我国贸易顺差带来的问题,应该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
首先,应该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也要适当扩大进口,特别是对于国内短缺的资源性商品和高端技术产品,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中国双顺差问题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平衡问题进出口平衡问题通常把一国的出口商品价值和进口商品价值进行比较,出口额超过进口额称为顺差,进口额超过出口额称为逆差,两者相等时称为进出口平衡。
近期,我国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缓解中国的巨额顺差,顺差问题也成为我国外贸面临的首要问题。
那么,为什么要减少顺差,顺差是否真的能减少。
一、中国对外贸易现状(一) 数据我国进出口贸易从1994年开始已连续12年实现顺差,进入2005年以来我国的贸易顺差激增, 2006年继续保持迅猛增长势头,中国06年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49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0亿美元。
2000年以来我国贸易差情况单位亿人民币出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我国贸易顺差从数字上看是十分明显和巨大的,这也是其它国家尤其是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和我国进行的其它谈判均是以上述数字作为贸易不平衡的受害者的依据。
其中有几点需要确定,第一,数据的统计是否准确合理;第二,顺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第三,顺差给我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二)顺差的原因下面就主要以美国为例,来分析我国的顺差情况。
中国在出口统计时采用目的地原则,出口香港就算香港,如果中国出口到香港,又由香港转口到美国则不算作对美国的出口。
而美国在进口统计时采用原产地规则,不论是从哪里进,只要是中国产的就算从中国进口。
美国统计的数据包括了从中国出口到香港,而后转口往美国的贸易额,而中国海关统计的对美出口,则不包括从香港转口的贸易额。
这样,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美国算出来就比中国多了。
反过来,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中国统计的贸易数字高于美国的数字,原因是中国的数字中包含了经第三地转运的部分,而美国的数字则没有把第三地转运的部分计算在内。
所以,从美国方面看,顺差就比较大。
美方统计方法夸大了美中贸易逆差,2002年美国官方数字夸大中美贸易逆差水平约25%。
中国学者采用IMF 数据分析指出,1995~2003年美国统计的美中贸易逆差年均高估65%以上,中国统计对顺差低估年均33%以上。
全球经济失衡下的中国贸易顺差研究
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也是影响中国国际收支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人民币 升值过快或者过大,就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降,从而刺激进口增加;反之,则 会促进出口增加。因此,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最 后,我们需要探讨解决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从长期来看,要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其次,中国的贸易顺差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目前,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集 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而在高技术领域的贸易逆差逐渐扩大。 这意味着中国的贸易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促进出口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加强自 主创新和技术研发,推动贸易平衡发展。
此外,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在全球经济失衡 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愈发紧密,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全球治理的 稳定与完善。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应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构建 更加公平、合理、有效的国际经济秩序。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和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
首先,全球经济失衡对美国宏观经济利益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是全球最大 的经济体之一,其经济活动与全球经济密切相关。全球经济失衡导致国际贸易不 平衡,使得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下降。这不仅影响了美国企业的出口收入, 也影响了国内就业和经济增长。因此,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全球经 济失衡,例如提高关税、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等,以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和就业。
东亚经济转型的问题
在全球经济失衡调整的过程中,东亚经济体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东亚 经济体普遍存在内部失衡现象。例如,一些国家的经常账户余额较低,而另一些 国家则存在较高的财政赤字。此外,许多东亚国家的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不足,制 约了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
其次,东亚经济体还面临着外部失衡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东亚国 家过于依赖出口驱动型增长模式,导致其经济易受全球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此 外,东亚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往往处于下游地位,导致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中国对外贸易的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的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对外贸易一直是全球贸易中的重要角色。
然而,中国在贸易中一直存在着相对较大的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贸易顺差的原因分析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货物出口国之一,其贸易顺差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人口基数与劳动力成本优势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规模,这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供应地。
相较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为中国产品的生产提供了竞争优势。
2. 产业结构与分工合作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这使得中国的产品具有较强的全球竞争力。
同时,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分工合作关系,形成了全球供应链,进一步促进了贸易顺差的形成。
3. 外贸政策和经济体制中国实行的外贸政策和经济体制也对贸易顺差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便利化措施,降低了贸易壁垒,促进了出口。
同时,中国的经济体制也为出口型经济的形成提供了支持。
二、中国对外贸易的贸易逆差的原因分析虽然中国在贸易顺差上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但近年来贸易逆差也逐渐增加,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所致。
1. 能源与原材料进口依赖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依赖进口能源和原材料,而大量的进口增加了贸易逆差的规模。
中国在全球市场上对石油、煤炭、铁矿石等资源的需求非常旺盛,这导致了贸易逆差的扩大。
2. 高端技术产品进口增加中国的科技创新实力虽然不断提升,但在一些高端技术产品方面仍然较为依赖进口。
这些高端技术产品的大量进口也导致了贸易逆差的扩大。
3. 消费升级与进口品质需求提高随着中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带动了对高品质消费品的需求增加。
由于国内生产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中国需要从国外进口更多的高档消费品,这也导致了贸易逆差的增加。
浅谈我国外贸顺差的现状及其对策
浅谈我国外贸顺差的现状及其对策我国外贸顺差是指我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的总值超过进口商品和服务的总值,即我国企业的外销收入大于外购支出。
近年来,我国外贸顺差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且较大的水平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我国外贸竞争力的提升和国际市场对我国商品的需求。
我国外贸顺差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外贸市场结构不断优化。
我国传统的外贸产品主要是原材料和低端制成品,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和升级,高端制造业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逐渐增加,这导致我国外贸市场结构朝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其次,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伙伴国不断发生变化。
过去,我国主要的出口对象是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欧洲各国。
但随着全球产业链的重构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我国的出口主要转向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这也使得我国的外贸市场扩大,进一步推动了外贸顺差的增长。
再次,我国海关监管和物流体系的改善进一步促进了外贸顺差的增长。
随着我国不断完善海关监管和物流体系,加强了对出口商品质量的监督和检测,提高了物流效率,使得我国出口商品更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外贸顺差的增长。
然而,我国外贸顺差所面临的挑战也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各国纷纷加大对外贸易的投入,提高自身的出口竞争力。
中国在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这使得我国外贸面临着新的竞争压力。
其次,贸易摩擦的加剧也可能对我国的外贸顺差造成一定的冲击。
最近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相互之间的贸易壁垒不断加大,这对我国的进出口都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对策:首先,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我国应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发展,并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如服务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等。
同时,要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其次,加强国际市场开拓。
我国应该继续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大力度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国际多边贸易谈判,拓宽市场准入,提高我国商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我国进出口长期顺差的原因、影响
我国进出口长期顺差的原因、影响(一)中国进出口长期顺差的原因1.人口基数大中国人口基数巨大,且经济发展迅速,带动了消费和投资需求的爆炸式增长,这不仅刺激了国内市场和投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进口需求,而此时比较成熟的生产体系和技术等优势,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进出口的发展。
2.国内投资力度大,加快了生产力发展中国的国内投资力度大,这直接推动了一系列基建项目及生产型企业的发展,这些企业为出口提供了大量的产品支持,让中国制造的品牌闯入了世界市场,并在竞争中得到了一定的优势。
3.政府对出口制造业的支持中国政府一直以来对出口制造业保持高度关注,给予各种扶持政策,如免税、退税、信贷等,这些政策不仅降低了企业制造成本,进一步提高了出口竞争力,而且也带动了一定的出口货物增长。
4.国内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中国拥有极为丰富的资源及廉价劳动力,这让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成本远低于发达国家,这直接促进了企业的出口贸易,并在出口中占据了领先优势。
5.竞争力不断提高中国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通过技术研发、品牌建设、产品升级等手段提高国内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这有利于让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使进出口贸易额长期保持顺差。
(二)中国进出口长期顺差的影响1.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机会进出口长期顺差可以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同时带动了出口国家的经济增长,从而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国内制造业竞争力的增强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长期保持顺差,源于其强大的生产力和优势的制造成本,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这使中国得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商机并实现更高的利润。
3.对国内消费商品市场的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市场有着重要影响,进口商品的流入不仅让国内消费者更易获得质优价廉的产品,同时也刺激了国内市场的竞争和创新。
4.巨额外汇储备的积累中国进出口顺差使得大量外汇收入进入国家,从而抓住了外汇储备的历史机遇,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为国家金融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现状、影响及对策研究
持逆差 的状态 ,而且逆 差呈 现逐步增 长的势态。 第二 , 有 明显 的国际区域性 。由于近几 年我 国制造业 的发展 ,使 得 制造业需要 的原 材料 、元件零 部件 等需求较 大,这些 大多是从东盟及 周 边邻 国进 口的 , 所 以就会 与这些 国家和地 区存在 贸易逆差 。
第 三 ,从 我 国对 外 贸 易 的 交换 效 果 上 来 看 ,我 国对 外 贸 易 顺 差 的 主 要竞争力为 出口产 品的价格 以及数量 。 3 、贸 易 顺 差 带 来 的 影 响 3 . 1导 致 人 民 币升 值 压 力 大 贸易顺差 、外汇储备 的增加 ,固然是我 国经济实力 的象征 ,但其 负 面效应也不容忽视 。巨额外贸顺差使人 民币饱受升值 的压力。主要发 达 国家政府一再对我 国施加压力 , 要求人 民币升值 。尽管 面对巨额外 贸顺 差人民币依然坚挺 ,但是升值 的压力十分 巨大 。 3 .2导致我 国外 贸依存度过 高 外贸依存度是衡 量一 国 ( 地 区) 对外 贸易开 放 程度 的指标 ,2 0 0 0 年 以前 ,我 国的外贸依存度增速 比较平稳或是在波动 中上升 ,2 0 0 0年以 后 ,我国 的外 贸依 存度 一 路激 增 ,从 2 0 0 0年 的 3 9 .5 8 % 迅速 攀 升 到 2 0 0 6年 的 6 7 % ,达到历史 最高点 1 。虽然 次贷 危机 和金融危 机在 2 o o 7 年之后开始 影响我国的进 出 口,导 致 2 0 0 8 -2 0 0 9年外 贸依存 度呈下 降 趋 势 ,但 是随着 我国经济的恢 复 ,金融危机之后 ,我国的外贸依 存度开
2 、 我 国 对 外 贸 易 顺 差 概 述
2 .1 我 国对外贸易顺差现状 自 从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大部分时期 处于贸易顺差 的阶段 ,尤其是 1 9 9 0年后 ,除 了在 1 9 9 3年出现 了 1 2 2 .1 5亿美元 的逆差 ,总 体上是 以 顺差为 主。1 9 9 7年 以后 ,我 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外贸 、外汇体制改革 效应充分 显现 ,外 贸增长较 快 ,特别是 2 0 0 1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2 0 0 1 年全年进口总额达到 2 4 3 5 .5 亿美元 ,同时全年出口 总额达到 2 6 6 1 亿美 元, 全年的进出口总额为 5 O 9 O .5 亿美元,较加人世贸组织前有 了飞速的发 展。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对我 国对外经济的影响巨大 ,在 2 0 0 9 年和 2 01 0 年我国对外贸易余额呈现下降的趋势 , 2 0 1 0 年3 月份还 出现 了贸 易逆差。虽然我国的对外经济 由 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有所下降, 但是在 我国政府的积极政策的实施下 , 我国 对外贸易还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 .2我 国对 外 贸 易顺 差 主 要 来 源分 析 第一 ,贸易顺差多集 中于有 比较优势 的产 品。2 0 1 2年我国机电 、纺 织 、高新技术三大类产 品的顺差之和大约是全部贸易顺 差的两倍 ,其 中 纺织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机 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是利用 我国劳动密 集型环节生产的产品 。 第二 ,贸易顺差多集中于加工贸易。一方面 ,加工贸易进 口和 出口 之间的增值有其必然性 ;另一方面 ,随着近年我 国经济发展 和产业结构 调整 ,国 内制造业水平显著提高 ,加工贸易配套能力不 断增强 ,产业链 迅 速延 伸 ,进 一步助推 了加工贸易顺 差的规模。 第 三 ,贸易顺差多集中于美欧地区 ,东盟增速 明显 。美 国、欧盟是 我国最 大的贸易伙伴 ,也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2 .3我 国 对 外 贸 易顺 差 的特 点 第 一 ,以货物贸易顺差为 主。从 我 国对 外贸易 的交易项 目上 来看 。 主要来 源于货物贸易顺 差 ,多年来~直在增长 ,而服务贸易却是 一直保
中国外贸顺差问题分析
中国外贸顺差问题分析摘要:中国外贸顺差是由低价出口的策略获得的;低价出口的原因在于生产者并未承担全部生产成本,这样便导致中国以自己的财富对外国消费者进行补贴;解决的方法在于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管,让生产者承担真实的生产成本。
关键词:外贸顺差生产成本低价出口一、中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原因分析1、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促成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调整和转移加快。
我国凭借生产要素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和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外商来华投资设厂,开展加工贸易,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至中国并形成大量出口。
近几年外商投资持续增加,以机电产品为主导的国际制造业向中国大量转移,使我国成为部分电子信息类产品的国际制造中心。
一些产业生产能力大大超出国内市场需要,出口急剧增加。
2、中国传统的出口创汇贸易政策导致贸易顺差持。
续增长长期以来中国政府执行了力度很大的以“出口创汇”为基本指导原则的“奖出限入”外贸政策。
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努力扩大出口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了扩大出口,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带有浓重的“重商主义”色彩的贸易增长方式和优惠政策来鼓励出口,如为出口企业提供优惠贷款、贴息、出口补贴、退税、有利于出口的汇率政策、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中国外贸出口连续20多年保持比中国GDP增长高出一倍的速度增长。
以出口创汇为首要目标的“规模导向型”粗放式外贸发展战略虽然极大地促进了出口,但也将外贸逼入到长期“增量不增价”的尴尬境地,暴露了中国制造创利能力不足之弊端,还极易受到世界各国的贸易歧视。
3、消费品进出口差额也是外贸顺差的来源。
近几年国内消费品行业通过淘汰落后产品和落后的生产能力,加快了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带来了行业的新的经济増长点,有利于企业开发新品、名品、精品,扩大外贸进出口。
随着行业的结构调整,日用消费品行业得到迅速发展。
就服装、家电、轻工等行业来说,许多产品都达到了国际中档水平。
2024年我国贸易顺差发展论文
2024年我国贸易顺差发展论文贸易顺差,即出口总值超过进口总值,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表现之一。
我国贸易顺差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贸易顺差规模逐渐扩大。
特别是在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规模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之一。
我国贸易顺差的发展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我国制造业的崛起是贸易顺差的主要支撑。
我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之一。
我国的制造业产品以其价格优势和质量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市场份额,从而带动了我国出口的增加。
其次,我国政府的出口导向型政策也是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
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鼓励企业扩大出口,进一步推动了贸易顺差的形成。
此外,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也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在全球经济危机期间,许多国家的经济遭受重创,而我国经济则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
这使得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更加突出,贸易顺差规模也随之扩大。
然而,我国贸易顺差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贸易顺差规模的扩大导致了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
一些国家认为我国的贸易顺差是不公平的,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如加征关税、设置非关税壁垒等,给我国出口带来了压力。
其次,贸易顺差也带来了一些经济风险。
过度依赖出口可能导致国内经济失衡,同时贸易顺差也可能引发货币升值等问题,给我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首先,我国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可以减少贸易摩擦和纠纷,促进全球贸易的健康发展。
其次,我国应该加快调整出口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通过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减少对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依赖,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我国还应该加强内需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降低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
展望未来,我国贸易顺差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潜力和空间。
我国外贸顺差问题研究
学年论文院系: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提交日期:二0一一年九月我国外贸顺差问题研究摘要: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大于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
对外贸易是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是各国加速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贸易顺差是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普遍经历的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以逆差为主,对外贸易顺差始于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之后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日益深化和发展以及一系列对外贸易发展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顺差也快速增长,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之后,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对外贸易更是迅猛发展,规模空前扩大,这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乃至整个经济运行都产生了一系列深刻影响,贸易顺差问题也即随之凸显引起各方关注。
关键词:外贸顺差,进出口产品,国际分工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贸易顺差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紧密相关。
1981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平衡状况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从1981年到1989年以中方贸易逆差为主的阶段。
这一时期,我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急需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外汇资源短缺,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
1981~1989 年,出口年均递增11.5%,进口年均递增13.2%。
总体上以逆差为主,其中仅1982、1983年为顺差,分别为30.3 亿和8.4 亿美元。
6 年累计贸易逆差462.6 亿美元,平均每年逆差77.1 亿美元。
(二)从1990年到1996年为中方小幅贸易顺差阶段。
上世纪90 年代中前期,我国外贸出口增速加快,加工贸易得到长足发展,部分工业制成品出口开始形成规模。
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分析一、原因分析1.劳动力成本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家之一,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使得中国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2.基础设施优势:中国政府大力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使得物流成本降低,货物流通更加便捷,从而提高了中国商品的出口能力。
3.产业结构优势:中国拥有庞大的制造业基地,成为了世界工厂。
较低的成本和高质量的产品使中国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欢迎。
4.外资投资增加: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兴业,增加了对中国商品的需求,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
5.货币政策:中国的货币政策以稳定人民币汇率为目标,保持了低汇率的竞争优势,使得国外购买中国商品的成本较低,增加了出口。
6.国际分工:全球分工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生产链的重要一环,通过在全球价值链中承担加工、组装等环节,中国实现了出口的大幅增长。
二、影响分析1.经济增长:对外贸易顺差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外贸顺差可以用于投资基础设施、提高科技水平等,推动国内经济的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
2.就业机会:外贸顺差促进了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降低了失业率,改善了民生。
3.隐患风险:外贸顺差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外部需求下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可能导致贸易顺差减少或逆转,给我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4.短期暂时性影响:外贸顺差过大可能导致人民币升值,给出口企业带来压力;同时,对外贸易顺差可能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和房地产泡沫等问题。
三、对策分析1.加大对外投资力度:通过对外投资,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降低贸易顺差,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加强服务业发展,减少对加工贸易依赖,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法,提高中国自主品牌的竞争力,减少对外贸易顺差的依赖。
4.推动贸易平衡:通过加强贸易谈判、开放市场、增加进口等方式,促进贸易平衡,降低对外贸易顺差的风险。
中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及对策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大规模的贸易顺差。
贸易顺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值大于进口值,也被称为贸易盈余。
尽管贸易顺差可以带来某种程度上的经济利益,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对策以应对可能的负面影响。
一、中国贸易顺差的原因1. 商品出口竞争力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实力强大。
中国的商品出口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因为中国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劳动力市场庞大,工业基础雄厚。
这导致了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相对较低,进而促进了出口。
2. 劳动力成本优势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市场庞大。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工成本更低,这使中国的制造业具有成本优势。
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也促使了国外企业将一些生产线转移到中国,从而增加了中国的贸易顺差。
3. 品牌建设和国际市场开拓中国的企业在近年来加强了品牌建设和国际市场开拓方面的努力。
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出口额也相应增加。
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从而推动了中国贸易顺差的增长。
二、应对中国贸易顺差的对策1. 提高进口商品质量中国注重提高生产和服务质量,但在一些领域,仍存在进口商品质量不达标的情况。
政府和相关企业应加强质量监管,加大对进口商品检验检测的力度,确保进口商品的质量与标准相符。
同时,鼓励本土企业提高质量,增加自主品牌的竞争力,以实现贸易平衡。
2. 推动服务贸易发展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商品贸易上,服务贸易发展仍有潜力。
政府应加强对服务业的支持和引导,鼓励本土企业扩大服务出口,特别是高附加值的服务类产品和服务外包。
另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提高服务贸易的技术含量,将有助于进一步平衡贸易。
3. 深化结构性改革中国需要加强国内需求的拉动作用,减少对外需求的依赖。
深化结构性改革,提高消费水平和内需的贡献度,将有助于减少贸易顺差。
中国贸易顺差原因影响及对策
中国贸易顺差原因影响及对策中国的贸易顺差是指中国的出口额超过了进口额,导致外国向中国支付了大量的货币。
中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来进行综合分析。
首先,中国贸易顺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人力资源成本低: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充裕,劳动力成本低廉。
中国制造业发达,产品价格相对低廉,吸引了大量的国际采购商。
2.自然资源丰富: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之一,包括煤炭、铁矿石、铜、稀土等。
这些资源的出口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3.政府支持: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出口贸易,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这些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增加了出口竞争力。
其次,中国贸易顺差对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经济发展:中国的贸易顺差可以为经济提供大量的外汇收入,为国内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这些外汇储备可以用于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等方面。
2.就业市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贸易顺差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中国制造业的出口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通过外贸的发展,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到城市,缓解了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
3.国际关系:中国贸易顺差也给其他国家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中国的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低廉,可能压低了其他国家的产品价格,对其他国家的制造业产生了威胁;另一方面,中国的贸易顺差也可能导致其他国家的对外支付增加,触发贸易摩擦。
最后,为了应对中国的贸易顺差1.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通过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减少依赖低附加值的出口产品。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防止技术流失和剽窃,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3.促进外贸平衡发展:扩大进口,增加进口商品的多样性,减少对特定商品或国家的依赖,进一步平衡贸易。
4.加强国内消费需求: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居民的购买能力,促进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减少对外需求的依赖。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分析:原因、影响及对策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分析:原因、影响及对策摘要本文对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进行了全面分析,从原因、影响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包括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增强、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势和国际分工的影响等。
接着,我们探讨了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对经济的影响,包括积累外汇储备、国内就业的保障和国内消费需求的下降等。
最后,我们提出了解决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带来的问题的对策,包括加强国内创新能力、调整外贸政策和加强跨国合作等。
1. 引言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是指中国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一直居高不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从原因、影响和对策三个方面对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进行深入分析。
2. 原因分析2.1 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增强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之一,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中国的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价格相对较低,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订单。
2.2 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势中国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和丰富的供应链,从原材料到制造加工再到出口的产业链条较为完善。
这使得中国能够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成本和高质量的制造产品,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2.3 国际分工的影响国际分工使得各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承担着大量的加工贸易任务,为全球供应链提供了关键的制造环节。
这导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形成,即中国作为加工贸易的主要出口国。
3. 影响分析3.1 积累外汇储备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使得中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对于国家的经济稳定和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外部冲击。
3.2 国内就业的保障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形成为国内就业提供了保障。
大量的制造业出口带来了就业机会,稳定了社会就业形势,缓解了人口就业压力。
3.3 国内消费需求的下降中国大量的制造业产品出口到国外,导致国内消费需求减少。
中国的消费市场相对较小,国内居民的消费能力有限。
关于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研究
贸 易 的不断 发 展 , 剧 了 中部 、 加 西部 地 区! 因素 被挤 占 生产 的程 度 , 剧 了地 区之 间的失衡 。同时 , 向型产业 的发展 加 外 促使生 产要 素向第二 产业集 聚 , 制造业 占 G P的 比重 不断 D
上升 , 产业 之间 的失 衡逐渐 扩大 。
( ) 国 际 生 产 的 高 度依 赖 影 响 国 家 经 济 安 全 三 对
( ) 化 出 口商 品 结 构 二 优
中国 出口主要依靠数 量和价格 优势 ,技术 和营销管理 方 面较 为落后 , 高耗能产品 的大量 出 口 也会加重 中国能源紧 张 的局 面。因此应给予 高技术 、 高附加值产品更多 的出口优
惠并减少高耗能产 品的出 口比重 , 转变贸易发展方式 。
—■——匕 经囱 ●——l方 = | 昌坠 等 l: :I
企业 为 86 亿美 元 , 4. 3 其他 企业 为 59 亿 美元 , 1. 3 外商 投资 企业 出 口占据 了中国对外 贸易出 口的半壁江 山。
( ) 际 市 场 对 中 国 出 口产 品 的 依 赖 性 四 国
顺 差 , 日贸易 纠纷 从 此不 断 , 场 协议 和 日元 升值 导致 美 广
( ) 大进 口 三 扩
增长 , 但也 会带来 不容忽视 的负面影 响 。
( ) 境 污 染 一 环
中国的顺差 商品主要 来 自 工业 制 品 , 其是 杂项制 品 、 亡 l
机械及 运输 设备 、 轻纺 产 品 、 胶制 品 以及矿 冶产 品 , 橡 大多
来 自污染密集 型产业 。
贸易顺差 为 中国带 来了大量 的外 汇收入 ,导致 外汇储 备不 断上 升 , 高额 的外 汇储 备给 中 国带 来 了通货 膨胀 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中国贸易顺差问题现状及影响
2005年 ,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 贸易规模达到 14 221. 2 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23. 2% ,对 GDP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在对外贸易规模快速发展 的同时 ,应高度重视出现的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现象 。
1. 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现状 1981年以来我国贸易平衡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见 图 1) : (1)以贸易逆差为主阶段 (1981—1989年 ) 这一阶段虽然在 1982年和 1983年分别出现了 30. 36 亿和 8. 36亿美元的顺差 ,但总体上是以逆差为主 ,累计逆 差达到 424. 04亿美元 。平均每年逆差为 47. 12亿美元 。
美国对我国实行高技术出口的严格限制 。20世纪 90 年代由于美 国 国 会 在 美 对 华 出 口 管 制 问 题 上 的 压 力 加 大 ,克林顿政府在对中国的技术转让问题上一直裹足不 前 。布什政府上台后 ,特别是“9 ·11”事件以来 ,美国进 一步实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 ,出口许可审批的时间 更长 ,对高科技出口的限制也更多 。对华出口管制是一 把“双刃剑 ”,出口管制政策在对美国工业产生危害的同 时 ,也在许多方面削弱了其出口竞争力 ,导致对中国出口 下降 。美国的出口许可证从递交申请到批准的平均时间 一般为 3—12个月 ,而日本德国政府对向中国高科技出口 发放许可证的时间最多为 1 个月 。所以 ,如果美国对华 高科技出口要等半年才能获得许可证 ,出口机会就会转 向德国或日于美国歧视性的出口管制 ,近几年每年 美国都要丧失对中国出口几十亿美元的贸易机会 [4 ] 。
·112·
移 ———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果考察一下同期我国一些主 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方向统计 ,我们就会发现 ,在中国对美 国 、欧盟的贸易顺差迅速增加同时 ,亚洲几个主要经济体 对美 、欧的贸易顺差出现了相应的缩减 。也就是说 ,由于 国际间比较优势的变化 ,原来设在亚洲其他几个主要经 济体的加工出口产业 ,尤其是其末端加工程序 ,已经大量 转移到中国 ,这样也就把它们对美 、欧的贸易顺差转移到 了中国 。而我国则从这些经济体大量进口原材料 、零部 件和半成品 ,并因此形成我国对亚洲主要贸易伙伴的贸 易逆差 [ 3 ] 。
[关键词 ]贸易顺差 ;贸易摩擦 ;贸易赤字 [中图分类号 ] F6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8284 (2008) 07 - 0111 - 04
与多数“起飞 ”中的发展中国家一样 ,中国外贸经历 了“由逆转顺 ”的过程 。我国目前对外贸易的现状是加工 贸易顺差远高于一般贸易 ,企业贸易主要集中在外商投 资企业和私营企业 ;从贸易国别来看 ,中美 、中欧贸易顺 差继续扩大且贸易顺差是以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为主 要竞争手段换来的 ;从交易项目来看 ,货物贸易顺差是我 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服务贸易却连年逆差 。贸易顺 差及出口总额的大幅度增长 ,进一步加重了中国经济对 国际市场的依赖度 ; 持续巨额贸易顺差会恶化中国贸易 条件 ;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不利于我国经济与贸易的可 持续增长 。
第一 ,国内投资需求的减少与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 , 抑制了我国进口需求的扩大 ,使进口增速明显放缓 。
第二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形成的生产能力正在释放 出来 ,导致某些产品出口激增 ,远远超出国内市场需要 , 因而出口大量增加 ,贸易顺差因而扩大 。
据海关统计 ,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一直 居重要地位 ,无论是进出口额还是贸易差额 ,外商投资企 业都占绝对比重 , 2005年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出口 4 442. 1 亿美元 ,占全国出口额的 58. 3% ,进口 3 875. 16 亿美元 , 占全国进口额的 58. 7% ,由于 2005年外商在华投资企业 的出口增长率比进口增长率高 11. 79个百分点 。因而外 商在华投资企业的对外贸易顺差上升至 566. 94 亿美元 , 占全国贸易顺差总额的 55. 64%。目前 ,加工贸易仍是外 资企 业 的 主 要 贸 易 方 式 , 2005 年 外 企 加 工 贸 易 出 口 3 446. 29亿元 ,同比增长 30. 14% ,进口 2 314. 46亿美元 ,同 比仅增长 25. 96% ,实现贸易顺差 1 153. 83亿美元 ,占全 国加工贸易顺差的 80. 99% ,因此可以看出 ,外商在华投 资企业在 2005年我国贸易顺差的加速扩大中起了至关重 要的作用 。此外 ,随着外商在华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 数量的迅速增加 ,其国内销售额也迅速增 加 。据统计 , 2004年仅美资在华投资企业在我国的销售额就高达 750 亿美元 ,而目前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多属进口替代型企业 , 因而外企国内销售额的增加必然形成对我国进口的一定 替代 ,扩大了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 [6 ] 。
[收稿日期 ]2008 - 04 - 26 [作者简介 ]姜月 (1983 - ) ,女 ,黑龙江哈尔滨人 ,硕士研究生 ,从事国际贸易学研究 。
·111·
露了出来 ,主要表现在 :贸易摩擦增多 、进口资源依存度 提高 、贸易条件恶化 、货币升值压力增大 、出口企业遭遇 国际贸易壁垒的风险增大 ,环境破坏受到透支 、影响国内 金融市场的运行 、巨额顺差存在隐忧等 。
2008年 7月 学 术 交 流 Jul . , 2008 总第 172期 第 7期 Academ ic Exchange Serial No. 172 No. 7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问题研究
姜 月 a ,李 凯 b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人文学院 ; b. 管理学院 ,哈尔滨 150001)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 ,在引进外资和鼓励出口的政策导向下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 1978 年至 2005 年的 27 年间对外贸易增长了 68 倍 ,为我国带来大量外汇收入 ,并逐步成为拉动国民经 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然而 ,随着对外贸易的持续高速发展 ,我国贸易顺差基数越来越大并呈加 速增长之势 ,引起了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 。面对巨额贸易顺差 ,要实施优化出口结构 ,促进对 外贸易结构调整 ,加快完善“有促有限 ”的出口调节政策 ,变政策主导的过度出口为市场主导的适 度出口 ;努力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 ,促进不易产生贸易摩擦的知识密集型产品出口等一系列 相关措施 ,调节顺差的负面影响 。
(2)较小贸易顺差阶段 (1990—1996年 ) 这一阶段虽然在 1993 年出现了 122. 15 亿美元的逆 差 ,但总体上是以顺差为主 ,累计顺差达到了 433. 08亿美 元。 (3)较大贸易顺差阶段 (1997—2006年 ) 这一阶段各年均为贸易顺差 ,且每年顺差均在 200亿 美元以上 , 1997—2004年累计顺差达到 2 477. 74亿美元 , 平均每年顺差为 309. 72 亿美元 。 2005 年我国出口额 7 620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28. 4% ;进口额 6 601. 2亿美元 , 比上年增长 17. 6% ,全年贸易顺差达到 1 018. 8 亿美元 , 约为上年的 3. 2倍 ,为近 5年来的最高水平 [1 ] 。
二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问题的成因
长期以来 ,我国拥有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 ,近 几年世界经济全面增长 ,为我国积极利用外资创造了良 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 ,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要贸 易方式 、以外商投资企业为进出口主体的我国特有的贸 易结构 。这是我国对外贸易长期保持顺差的主要因素 。
(一 )对外贸易产生巨额顺差的外因 在对外贸易顺差问题上 ,这种巨额贸易顺差的局面 是由一系列客观复杂的原因造成的 ,有以下几方面 : 第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中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 的重要原因 。20世纪 90年代 ,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新一轮 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已形成了基本的开放态势 ,因 而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这场世界性的产业转移 。中国加入 世贸组织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加之国内人力资源丰富 , 基础设施和法律环境日趋完善 ,中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 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外商投资企业跃升为中国 外贸发展的主力军 。2005年 1月 1日 ,W TO (W orld Trade O rganization)成员国取消了对服装和纺织品的所有进口 配额限制 。而后 ,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的纺织原料及纺织 制品出 口 在 2005 年 1—7 月 同 比 分 别 剧 增 了 86% 和 90%。2005年 1—7月 ,中国的服装 、纺织品 、鞋类以及相 关物品的净出口额相加已从 2004年同期的 450亿美元剧 增到 590亿美元 ,成为 2007 年贸易 顺 差 的 最 大 驱 动 力 量 [2]。 第二 ,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价格水平整体呈上涨趋势 , 减缓了我国一般贸易的进口增长 ,刺激了商品的出口 。 第三 ,亚洲国家或地区对我国的持续产业转移 ,间接 扩大了我国的出口贸易规模 ,使贸易顺差加速“虚增 ”,从 我国进出口的国别 (地区 )结构和商品结构上看 ,贸易顺 差的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的转移有着密切的联系 。 根据进出口商品结构统计 ,我国贸易顺差集中在工 业制成品上 。 1994—2005 年间 ,我国工业制成品顺差由 原来的 21. 1亿美元增加到 2 004. 9 亿美元 。与此同时 , 初级产品贸易则由 32. 4亿美元顺差转变为出现 986. 7亿 美元的逆差 。应当注意的是 ,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出口 和进口均大幅增长 ,这反映了我国加工贸易占有较大比 重 ,中国处于加工贸易制造基地的位置 ,很多邻国的出口 要经过中国的组装得以实现 ,即“大出 ”同时伴随着“大 进 ”,出口增长大量地依赖工业原材料 、零部件和半成品 等的进口 ,其中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甚至存在着较大的逆 差 。以上两个特点表明 ,我国商品进出口近 10多年的迅 速增长 和 顺 差 的 急 剧 扩 大 , 与 国 际 间 产 业 结 构 的 调 整 ———部分加工出口产业由其他亚洲经济体 向我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