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美术(1)

合集下载

浙美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美术下册鲁迅与美术_课件1

浙美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美术下册鲁迅与美术_课件1

《引玉集》苏联版画集 版画家们的姓名被横排置入中式版刻风格的“乌丝栏”中, 和左边竖写的“引玉集”三个大字相映成趣。圆形阴文的“全” 字将方形构图打破,红底黑字的方框顿时便活络起来。封面最左 边有一黑色边线,漫过书脊,充满整个封底。红与黑、与封面的 白底形成强烈对比,是中国出版物的经典用色。
《木刻纪程》第一集
《奔流》《萌芽月刊》 鲁迅亲自题字用于封面设计,“奔流”二字通过字体变 形设计使得笔画相连,突出装饰效果。
《坟》鲁迅著 陶元庆为鲁迅杂文集《坟》设计的封面与鲁迅自己设计的扉页 画中的猫头鹰站立在方框的右上角,似乎正在凝神注视着什么。
《域外小说集》
《小彼得》
《小彼得》因为是一本 鲁迅在翻译书的封面上一般采 用外国插图来暗示翻译书的内容, 童话集,所以鲁迅把“小 1909年3月出版的《域外小说集》 彼得”三个字写得颇具童 趣。 就是这样设计的,灰绿的底色衬托 下,深蓝色书名上是一幅外国插图, 增加了书本的异域色彩。
鲁迅收藏的南阳汉画像之一。
鲁迅画的猫头鹰
鲁迅很喜欢猫头鹰,有人称先生为中国文化的守夜人。 鲁迅曾说:“因为我的言论有时是枭鸣,报告着不大吉利的 事,我的言中,是大家会有不幸的。”
鲁迅1913年手描的土偶像。
鲁迅小时候在读私塾时,就喜欢有插图的书, 并且经常加以描绘。
鲁迅少年时购买的部分画谱
鲁迅为绍兴《天觉报》创刊号 绘《如松之盛》图(1912年)。
从鲁迅的自述和别人的文章中可以看到: 少年时期的鲁迅对于美术的喜好是出于天性 的,而且这一喜好伴随了他的一生。
能说说北大校徽的设计特点吗?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是“五四”前夜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对人 的价值、尊严、个性与创造精神进行肯定与张扬的表现。 简洁的形式诠释着北大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成就了现代 标识史上的经典作品。

2.鲁迅与美术-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2.鲁迅与美术-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鲁迅与美术-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引言鲁迅是中国著名文学家,也是一位具有文化眼光和审美观念的人。

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地位,同时也对美术、语言、戏剧、音乐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中,涉及到了鲁迅与美术相关的知识。

通过本教案,学生们将了解到鲁迅对于美术的看法以及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二、鲁迅与美术1. 鲁迅对于美术的看法鲁迅认为,美术应该是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表现出人们的思想、情感、生活和社会状况。

同时,他也关注美术家的思想和人生观,认为一位优秀的美术家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精神追求。

2. 鲁迅在美术史上的地位鲁迅不仅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在美术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是中国现代文化和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他的思想和观念也对于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鲁迅与美术家的合作鲁迅曾经与许多美术家合作,例如与徐悲鸿一起合作创作《阿Q正传》的插图。

他们的合作不仅在艺术上有着卓越的成果,同时也有着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到鲁迅对于美术的看法,了解鲁迅在美术史上的地位,以及鲁迅与美术家的合作。

2. 教学重点了解鲁迅对于美术的看法和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3. 教学难点理解鲁迅与美术家合作的深入思考和探讨。

4.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展示发言。

5. 教学内容和步骤(1)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鲁迅的作品和与美术家合作的插图,引发学生对于鲁迅与美术的关联性的思考。

(2)讲解(15分钟)针对上述引言中的内容进行讲解,包括鲁迅对于美术的看法,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以及与美术家的合作。

(3)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鲁迅与美术关联性的问题,并就其中一个问题进行详细讨论和发言。

(4)展示和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和总结,全班一起进行交流和讨论,深入理解鲁迅与美术关联性的问题。

鲁迅与美术

鲁迅与美术

鲁迅与美术鲁迅与美术的关系木刻•鲁迅与美术的关系可以追朔到1912年,32岁的鲁迅在北京的夏期演讲会上做了题为《美术略论》的演讲。

而鲁迅与版画的关系则始于1929年,这一年鲁迅相继编辑出版了《近代木刻选集》和《艺苑朝华》,此后又编辑出版了《木刻士敏土之图》、《引玉集》、《凯绥·河勒惠支版画选集》等画册,为普及西方版画艺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被杭州"国立艺术院"开除的进步学生、"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成员江丰在看了《木刻士敏土之图》后,"顿开眼界,得到启发,认为真正找到了革命艺术的描写内容和表现形式学习范本"。

"从此就下决心:放弃油画改作木刻"。

此后,1930年在上海先后成立了"上海一八艺社"、"野风画会"、"MK木刻研究会"、"野穗木刻社"、"春地美术研究所"、"未名木刻社"、"木铃木刻研究会",在广州成立了"现代版画研究会",在北平成立了"平津木刻研究会"。

这些木刻团体中的画家在一个非常的年代,用木刻表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反映民间的疾苦,揭露社会的黑暗,发挥了艺术独特的社会功能,出现了一大批既鼓舞人,又给人以艺术享受的优秀作品。

其中有陈铁耕的《母与子》、《法网》插图,张望的《负伤的头》,黄新波的《推》,李桦的《怒吼吧中国》,陈烟桥的《苦战》,江丰的《码头工人》,力群的《采叶》,刘仑的《河旁》,野夫的《搏斗》,以及胡一川、何白涛、赖少奇、马达、刘岘等也有许多作品鲁迅与美术的关系木刻•鲁迅先生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木刻的奠基者。

很多受过他教诲的现代著名的版画家都认为:“鲁迅像中国新兴木刻的母亲一样,他的养育之恩使我们永远不能忘怀。

”鲁迅与木刻的关系始于1929年。

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鲁 迅与美术

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鲁 迅与美术

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鲁迅与美术《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鲁迅与美术》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鲁迅是一位以笔为剑、犀利批判社会现实的文学家。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鲁迅与美术之间也有着深厚且独特的渊源。

鲁迅自幼就对美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他的童年时光里,那一本本精美的绣像小说成为了他最初的美术启蒙。

那些细腻的线条、生动的人物形象,仿佛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艺术的种子。

随着年岁的增长,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接触到了更多丰富多元的美术形式。

他在那里不仅深入研究了文学,还对日本的浮世绘等艺术形式进行了观察和思考。

这段经历拓宽了他的艺术视野,为他后来对美术的独特见解奠定了基础。

回国后的鲁迅,尽管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和社会批判中,但他始终没有忘记美术。

他大力倡导新兴木刻运动,认为美术应当成为一种能够反映社会现实、为大众服务的艺术形式。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鲁迅敏锐地意识到,木刻这种具有强烈表现力和复制便捷性的艺术形式,能够更直接地传达出人民的苦难与抗争,激发大众的觉醒。

为了推动新兴木刻运动的发展,鲁迅不辞辛劳地收集外国优秀的木刻作品,并将它们介绍给国内的青年艺术家。

他亲自举办木刻展览,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在与青年艺术家的交流中,鲁迅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鼓励他们勇于创新、敢于表达。

鲁迅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有着独到的眼光。

他善于从作品中发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作品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他认为,好的美术作品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艺,更要有深刻的内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也常常能看到他对美术元素的巧妙运用。

他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幅富有画面感的场景。

这种将文学与美术相融合的手法,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同时,鲁迅还亲自参与书籍的装帧设计。

他注重书籍的整体美感,从封面的图案到字体的选择,都经过精心的构思。

他的设计简洁而富有韵味,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鲁迅与美术初中教案

鲁迅与美术初中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生平及其对美术的贡献,认识鲁迅先生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关注美术、支持美术事业发展的有识之士。

2.通过阅读鲁迅的美术评论文章,理解鲁迅先生对美术的独特见解,以及他提倡的美术改良主义思想。

3.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关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1.鲁迅生平及其对美术的贡献。

2.鲁迅的美术评论文章《美术杂志》的阅读与理解。

3.鲁迅提倡的美术改良主义思想。

教学难点:1.鲁迅美术评论文章中的专业术语和深刻见解的理解。

2.鲁迅提倡的美术改良主义思想的内涵和实践。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鲁迅生平介绍及美术贡献的相关资料。

2.准备鲁迅的美术评论文章《美术杂志》及相关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鲁迅生平,强调鲁迅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关注美术、支持美术事业发展的有识之士。

2.提问:同学们对鲁迅的了解主要来源于他的文学作品,那么你们知道鲁迅先生与美术有什么关系吗?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教师展示鲁迅的美术评论文章《美术杂志》,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文章内容。

2.教师针对文章中的专业术语和深刻见解进行解释和阐述,帮助学生理解鲁迅对美术的独特见解。

3.教师展示相关美术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鲁迅提倡的美术改良主义思想的实践成果。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文章过程中的感悟和理解。

2.引导学生从鲁迅的美术评论中提炼出鲁迅提倡的美术改良主义思想,并讨论其现实意义。

四、课后作业(5分钟)1.请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和讨论,写一篇关于鲁迅与美术的感悟文章。

2.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关于鲁迅的美术评论文章,深入了解鲁迅的美术观念。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鲁迅生平及其对美术的贡献,阅读了鲁迅的美术评论文章,并从中提炼出了鲁迅提倡的美术改良主义思想。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加深了对鲁迅美术观念的理解,并在课后作业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

第二课《鲁迅与美术》(版画篇)课件-2023—2024学年学年浙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二课《鲁迅与美术》(版画篇)课件-2023—2024学年学年浙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鲁迅
《磨镰刀》(版画)凯绥•柯勒惠支
这里出现了饱尝苦楚的女人,她的壮大粗糙的手,在用一块磨 石,磨快大镰刀的刀锋,她那小小的两眼里,是充满着极顶的憎恶 和愤怒。
——鲁迅
——
刻赵 画延 了年 鲁 迅 笔 下 无 数 的 小 人 物
《 孔 乙 己 》 ( 版 画 ) 赵 延 年
三角刀精细地刻画出孔乙己这读书人的颜面和手,平刀则 铲刻出破旧的长衫。两种不同的刀触,刻出两种不同的艺术效 果,但都统一在孔乙己这没落的文人身上。
鲁迅与新兴木刻版画运动
请问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用了什么表现形式?
鲁迅笔下的人物,你认识吗?他们的线条有什么特点?
对比强烈、点线面结合、线条拙朴、感情激烈
请你思考?
在众多的美术形式中,鲁迅为什么选中 了版画,又为什么全力去提倡版画?
鲁迅本人的阐释: 其一:“当革命之时,版画用途最广,虽 极匆忙,顷刻能办。” 其二:他认为木刻“是正合于现代中国的 一种艺术。”
《自画像》(版画) 凯绥•柯勒惠支
这是作者从许多版画的肖像中,自己选给中国的一幅,隐然 可见她的悲悯,愤怒和慈和。
——鲁迅
《德国的孩子们饿着!》(版画)凯绥•柯勒惠支
他们都擎着空碗向人,瘦削的脸上的圆睁的眼睛里,炎炎的燃 着如火的热望。谁伸出手来呢?这里无从知道。
——鲁迅
克勒惠支版画作品欣赏
《面包!》(版画)凯绥•柯勒惠支 饥饿的孩子的急切的索食,是最碎裂了做母亲的心的。这里是孩子们徒然张着的悲哀,而热烈地希望 着的眼,母亲却只能弯了无力的腰。她的肩膀耸了起来,是在背人饮泣。她背着人,因为肯帮助的和她 一样的无力,而有力的是不肯帮助的。她也不愿意给孩子们看见这是剩在她这里仅有的慈爱。
鲁迅新兴木刻版画运动

鲁迅与美术作文

鲁迅与美术作文

鲁迅与美术作文
我们都知道,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他的小说散文诗词无不彪炳经典。

但你知道吗?鲁迅年轻时还酷爱绘画,甚至还梦想成为一名艺术家。

鲁迅小时候就展现出了艺术天分。

他曾在一本旧日记里写道:"小时候最大的爱好是画画,不是临摹,而是自己发挥想象力创作。

"你看,连鲁迅自己都承认,他的绘画是出自天马行空的幻想,而不是死板的临摹。

上学期间,鲁迅的绘画才能引起了老师的赞赏。

有一次,他被要求就课文中的一个情节作画,结果鲁迅不仅描绘了情节本身,还发挥了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在画面中加入了各种奇奇怪怪的元素。

老师拿着他的作品连连点头,赞不绝口。

从那以后,同学们也开始尊重起鲁迅的艺术才华了。

后来,鲁迅考上了绘画专业的大学,可惜由于家里的反对,他最终还是改学医学。

不过,鲁迅对绘画的热爱贯穿了一生。

他的文字作品中常常透露出艺术家般的细腻观察力和独特视角,堪称文字与形象的完美结合。

有人说,如果鲁迅一直走艺术这条路,说不定也会成为一代大师呢!不过就算最终没有成为画家,鲁迅用文字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关于人性、社会、时代的作品无疑才是他最伟大的杰作。

鲁迅与美术初中教案

鲁迅与美术初中教案

鲁迅与美术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鲁迅生平及其对美术的贡献;2. 欣赏鲁迅笔下的美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3. 学习鲁迅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1. 鲁迅生平及其对美术的贡献;2. 欣赏鲁迅笔下的美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1. 鲁迅的审美观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鲁迅生平介绍资料;2. 鲁迅笔下的美术作品图片;3.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鲁迅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对鲁迅有一个整体的认识;2. 提问:“你们认为鲁迅是一位怎样的文学家?”引导学生思考鲁迅的文学地位和贡献。

二、讲解鲁迅与美术的关系(10分钟)1. 介绍鲁迅对美术的热爱和关注,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对美术的贡献;2. 讲解鲁迅笔下的美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如线条、色彩、构图等;3. 引导学生欣赏鲁迅的美术作品,感受鲁迅的审美观念。

三、小组讨论与展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幅鲁迅笔下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讨论;2. 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对鲁迅美术作品的认识和感悟;3. 邀请学生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鲁迅与美术的关系;2. 强调鲁迅的审美观念,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审美意识。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选取一幅鲁迅笔下的美术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写一篇鉴赏文章;2. 收集有关鲁迅的美术作品,下一节课进行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鲁迅与美术的关系,让学生了解鲁迅的美术作品及其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鲁迅与美术教案七年级

鲁迅与美术教案七年级

鲁迅与美术教案七年级鲁迅与美术教案七年级篇一:鲁迅与美术教案课题:鲁迅与美术课型:欣赏评述1.初步了解鲁迅与美术的关系。

教学目标2.能用多种美术手法表现鲁迅的作品。

3.进一步了解鲁迅作品的精神并思考鲁迅与当下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鲁迅与美术的袁媛,学习鲁迅精神的内涵。

教学难点:领悟鲁迅精神的真正内核,提高探索与实践能力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感受评价1.教师播放纪录片《先生鲁迅》片段,让学生感知鲁迅的形象。

2.让学生说说阅读鲁迅的作品有什么体会感受。

3.在欣赏评述中归纳鲁迅的相貌特征与精神气质。

二、新课讲授:(一)加深理解,感知“艺术家”鲁迅1.出示课件,欣赏鲁迅的早期美术作品。

2.请学生谈谈看过鲁迅的早期美术作品后,对鲁迅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二)理解分析,欣赏评述1.欣赏鲁迅装帧设计的书籍作品2.请学生归纳鲁迅的装帧设计有什么特点?教师点评总结3.课件展示鲁迅作品中的任务版画形象,提问:“你知道这是哪种美术类型吗?”4.教师介绍鲁迅不仅是文学家,而且也是中国现代版画的倡导者,随后展示鲁迅所推介的德国女版画家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

5.出示鲁迅参与木刻讲习班的图片。

说明鲁迅与新兴木刻运动的关系,教师介绍木刻的过程。

三、欣赏品评,激发创意。

1.欣赏艺术家创作的以鲁迅作品为主题的版画并做评价。

2.教师展示与鲁迅的作品主题相关的图片资料。

(如电影角色剧照、鲁迅不同时期的肖像照等。

)四、巩固新知,课外拓展。

1.要求学生从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鲁迅与美术的资料,制作有关备注“艺术家”鲁迅的专题板报。

2.以鲁迅作品为题材,进行书籍封面设计,体会鲁迅精神。

五、课后延伸,课外拓展。

本课小结,宣布下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鲁迅与美术教案七年级篇二:七下美术教案美术教案(七年级下学期)孙倩大沙坝仡佬族侗族乡九年制学校第一单元《红色记忆》一、教学目标1、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时代,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美术的社会功能。

美术与鲁迅的启蒙思想

美术与鲁迅的启蒙思想

鲁迅一生与美术绘画有不解之缘,这是人所共知的。

他从小爱好美术,痴迷于绘画,青年时代的鲁迅对书法金石、墓志碑拓、石窟造像、中国绘画和西洋美术等均有浓厚兴趣,且有广泛的涉猎。

我们从鲁迅的日记中可以发现,在他历年购买书籍的帐单中,美术类图书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画册又占较大比例。

尤为突出的是在一九一二年,鲁迅当年购书帐单显示,美术类图书竟占购书总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鲁迅还钻研美术史理论,早在20世纪一十年代便大力传播新的美术思想,在他似乎除了兴趣之外,是把新美术的启蒙作为他的思想文化启蒙工作的一个部分来看待的,如在鲁迅一九一二年壬子日记中,就有(六月)“二十一日,下午四时赴夏期讲演会演说《美术略论》,听者约三十人,中途退去五六人”。

的记述,此后类似的演讲还有多次。

鲁迅在整理自己收藏的画册和绘画作品时还亲自动手绘画,一九一二年六月六日,“下午雨。

得二弟信,三十日发。

夜补绘《於越三不朽图》阙叶三枚”。

鲁迅的一生不遗余力地介绍西方美术,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他对中国木刻版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鲁迅毕竟不是一位画家,也非真正意义上的美术家,他之浸淫于美术,热爱、鼓吹、推动中国新美术的原因,除了个人的爱好之外,更多地是看到了美术对于改造国民性的影响,美术在思想文化启蒙方面的作用,同时也看重进步的新美术在批判揭露旧世界方面的意义。

美术在鲁迅的眼中,首先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启蒙作用的。

他自幼即爱绘画,然而他的童年,却生活在一个充满晦暗的封建文化氛围的年代。

从鲁迅的回忆自述中可以看到,唯有自发接触到的美术这种艺术形式,才是闪现着微弱的人性之光的东西。

他并不太喜欢幼年时的保姆阿长,幼年时那些稀奇古怪的习俗和规矩,在他看来“都是些烦恼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朝花夕拾。

阿长与山海经》)”而阿长给他讲述长毛将女人掳去,脱了裤子站在城墙上一字排开,以污秽驱赶阻挡敌人枪炮的故事,更是愚昧荒诞。

童年的鲁迅最大的乐趣就是到一个远房叔祖处观摩《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最吸引他的是《绘图山海经》。

作为艺术家的鲁迅——鲁迅与美术

作为艺术家的鲁迅——鲁迅与美术

“ 美术 可 以表 见 文 化 ”、 “ 术可 以辅翼 道 德 ” 、 “ 美 美 子 中首先醒来 的、梦醒后 无路可走 者 ,他直面 着现 实的无
术 可 以 救 援 经 济 。 ” [ 由此 发 生 了他 美 学 观 上 的 由 无 用 到 物之 阵中绝望抗 战的精神 界战士和 国民公敌 ,饱 尝 内心 鬼 5 ] 用 , 由 非 功 利 到 功 利 的 一 大 转 变 。 用 文 学 与 艺 术 启 蒙 国 民 气缠绕 ,陷于希 望和绝望 的交织之 中。他一 生嬉笑怒 骂 , 精 神 , 这 一 命 题 最 早 的 提 出者 是 日本 留学 期 间 的梁 启 超 ,
辑 上 的 联 系 。这 一 时 期 , 他 与 许 寿 裳 等 人 讨 论 了拯 救 国 民 是 “ 者捏刀 向木 ,直刻 下去 ”C 的饱 含 “ 作 7 ] 力之 美 ”的木
性 的问题 ,指 出 中国国民魂灵最缺 少的是 “ 诚与爱 ”,于 刻 。他 的审美观 带一点灵动 、悲壮 的气 息 ,而 贯穿他一 生 是 ,他 想到 了文 学与艺术 ,并于 10 年提 出 了 “ 人性之 的则 是 美术 的 “ 倦 眼 ”功 能 。尤其 是 晚年 在 上海 的 十 97 致 怡 全 ”的功能 ,想 以此来拯 救 国民的纯 白之 心。 因此 ,他在 年 ,在 当时政局 的高压和文坛 的种种 不快之 中,慰藉他 疲 回 国之 后的 1 1 年所 著 的 《 播布美术意 见书 》中写到 : 93 拟 惫而痛苦 的心灵 的,就只 有绘画欣 赏一件事 了。作为铁 屋
像 莫奈等 印象派表现 主义大师们 笔下 的象 征性绘 域那样 ,
鲁 迅逐 渐 认识 到 自己对 于美 术功 利 作用 的夸 大 ;加 上 现
留给 我们 的是一个又 一个独到 鲜明的 “ 瞬间 印象 ” ,给人 实 生 活 中一些 事 件 的打击 ,诸如 外 有论 敌 的打 击 、朋 友 以强烈 的视觉 冲击 。鲁迅相较 于同时代 画家与作家 们的独 的反 目、 学生 的 背叛 , 内有 家庭 亲情 的破裂 ,所有 这 一

鲁迅与美术第1课时

鲁迅与美术第1课时

《呐喊》鲁迅 著
暗红的底色如同腐血,包围着一个扁方的黑色块,令 人想起他在本书序言中所写的可怕的铁屋。黑色块中是书 名和作者名的阴文,外加细线框围住。“呐喊”两字写法 非常奇特,两个“口”刻意偏上,还有一个“口”居下, 三个“口”加起来非常突出,仿佛在齐声呐喊。鲁迅只对 笔画作简单的移位,就把汉字的象形功能转化成具有强烈 视觉冲击的设计元素。
在现代图书设计中借用传统线装书的形式。用赭石 底色,浅赭色的横长色块放在书中间略偏上方,为整个 封面,也为全书营造一种暖色的调子。鲁迅所书五个活 泼有力的行书书名,一条黑色手绘横线把四个字上下隔 开,扁长形的“壹”字写在四个字的右边。字体与结构 的巧妙安排,显得典雅而大气。
《三闲集》、《二心集》 鲁迅常用毛笔字题字设计封面,他的字有很深的功 力,笔划匀称,清秀有力,作为封面,朴素而不单调。 而且,他打破了当时封面字体平平版版的格式,不对称 地位于封面一边、一角,使封面更富灵活和生气。《三 闲集》、《二心集》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奔流》《萌芽月刊》 鲁迅亲自题字用于封面设计,“奔流”二字通过字体变 形设计使得笔画相连,突出装饰效果。
《坟》鲁迅著 陶元庆为鲁迅杂文集《坟》设计的封面与鲁迅自己设计的扉页 画中的猫头鹰站立在方框的右上角,似乎正在凝神注视着什么。
《域外小说集》 鲁迅在翻译书的封面上一般采用外国插图来暗示翻 译书的内容,1909年3月出版的《域外小说集》就是这 样设计的,灰绿的底色衬托下,深蓝色书名上是一幅外 国插图,增加了书本的异域色彩。
请你说说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有哪些特点?
设计特点
一、 以字为主 变化无穷
二、 简单 大气 内涵丰富
三、讲究构图 巧妙组合
四、 熟悉材料 印制技术 五、“书卷气”与“民族味” 六、 注意整体设计

2.鲁迅与美术-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2.鲁迅与美术-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2.鲁迅与美术-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课程背景本节课程是针对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美术下册的第1单元——“艺术是生活的反映”中的第2节——“文学与美术”,主要讲解了鲁迅和美术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对于美术的见解和贡献;2.掌握鲁迅与美术的关系及其对中国美术发展的影响;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学作品与美术作品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鲁迅?2.鲁迅与美术的关系是什么?3.鲁迅对于美术的见解及其贡献;4.探讨文学作品与美术作品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1.鲁迅和美术的关系及其对中国美术发展的影响;2.文学作品与美术作品之间的联系。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于鲁迅和美术的了解程度。

2.讲授(25分钟)1.鲁迅是一位文学家,他的作品对中国文学界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也有一定的美术造诣。

2.鲁迅对于美术的见解和贡献,比如他的文章《中国画的病》、《中国画史略》等,对于中国美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3.鲁迅和美术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鲁迅作品中经常和美术相关的描写、鲁迅是《湘绣》的发起人之一、鲁迅曾经多次出席美术展等。

4.探讨文学作品与美术作品之间的联系:如《狂人日记》与许多现代派美术作品、《阿Q正传》与王世泰的画作等。

3.实践(30分钟)让学生围绕鲁迅和美术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一幅中国画的构图、色彩、笔墨、主题等,进而分析它与鲁迅的作品之间的联系,并展示讨论成果。

老师可就所展示的内容与每组学生进行交流,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探讨鲁迅和美术之间的联系。

4.总结(10分钟)让学生指认本节课程中的重难点,再次复习和总结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对于鲁迅和美术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围绕主题,理论、实践结合;2.学生能够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参与小组讨论;3.学生能够理解鲁迅和美术之间的关系,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学作品与美术作品之间的联系。

七年级美术下册《鲁迅与美术》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美术下册《鲁迅与美术》教案、教学设计
(3)鼓励学生参加美术比赛,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鲁迅先生的画像,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他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位就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美术家鲁迅先生。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鲁迅与美术这一章节,了解鲁迅在美术领域的贡献。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鲁迅的美术精神。
2.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针对性。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4)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
3.教师强调鲁迅先生的美术观点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4.结束语:鲁迅先生的一生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的美术观点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希望大家能够继承和发扬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为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同学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美术创作形式,如绘画、剪纸、版画等,以“我心中的鲁迅”为主题,进行创作实践。要求作品能够体现出鲁迅先生的美术观点,以及你对他的敬仰之情。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文化、艺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认知能力、审美观念和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对于本章节《鲁迅与美术》的学习,学生具备以下特点:
1.对鲁迅这位文学巨匠有一定了解,但对其在美术领域的贡献认识不足,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2.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待提高,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限,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锻炼来提升。

鲁迅与美术

鲁迅与美术

• 三是除文字排列外,并施以图案花纹。鲁迅曾用汉代石刻、腊花纹和 装饰木刻加以变化,设计成封面。 • 《域外小说集》
鲁迅书中提到的美术
• 中国古人所发明,而现在用以做爆竹和看风水的火药和指南针,传到欧洲,他们 就应用在枪炮和航海上,给本师吃了许多亏。还有一件小公案,因为没有害,倒几乎 忘却了。那便是木刻。虽然还没有十分的确证,但欧洲的木刻,已经很有几个人都说 是从中国学去的,其时是十四世纪初,即一三二○年顷。那先驱者,大约是印着极粗 的木版图画的纸牌;这类纸牌,我们至今在乡下还可看见。然而这博徒的道具,却走 进欧洲大陆,成了他们文明的利器的印刷术的祖师了。木版画恐怕也是这样传去的; 十五世纪初德国已有木版的圣母像,原画尚存比利时的勃吕舍勒博物馆中,但至今还 未发见过更早的印本。十六世纪初,是木刻的大家调垒尔和荷勒巴因出现了,而调垒 尔尤有名,后世几乎将他当作木版画的始祖。到十七八世纪,都沿着他们的波流。木 版画之用,单幅而外,是作书籍的插图。然则巧致的铜版图术一兴,这就突然中衰, 也正是必然之势。惟英国输入铜版术较晚,还在保存旧法,且视此为义务和光荣。一 七七一年,以初用木口雕刻,即所谓“白线雕版法”而出现的,是毕维克。这新法进 入欧洲大陆,又成了木刻复兴的动机。但精巧的雕镌,后又渐偏于别种版式的模仿, 如拟水彩画,蚀铜版,网铜版等,或则将照相移在木面上,再加绣雕,技术固然极精 熟了,但已成为复制底木版。至十九世纪中叶,遂大转变,而创作底木刻兴。所谓创 作底木刻者,不模仿,不复刻,作者捏刀向木,直刻下去。——记得宋人,大约是苏 东坡罢,有请人画梅诗,有句云:“我有一匹好东绢,请君放笔为直干!”这放刀直 干,便是创作底版画首先所必须,和绘画的不同,就在以刀代笔,以木代纸或布。中 国的刻图,虽是所谓“绣梓”,也早已望尘莫及,那精神,惟以铁笔刻石章者,仿佛 近之。因为是创作底,所以风韵技巧,因人不同,已和复制木刻离开,成了纯正的艺 术,现今的画家,几乎是大半要试作的了。在这里所绍介的,便都是现今作家的作品; 但只这几枚,还不足以见种种的作风,倘为事情所许,我们逐渐来输运罢。木刻的回 国,想来决不至于象别两样的给本师吃苦的。 ---------《近代木刻选集》(1)小引

2 鲁迅与美术(教学设计)-浙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2 鲁迅与美术(教学设计)-浙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了解鲁迅与美术的关系。
2.理解鲁迅的艺术主张。
教学难点:
1.感受鲁迅的艺术审美,了解鲁迅与美术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学科融合,话题导入:
提问:关于鲁迅你知道些什么?
二、探究:鲁迅设计的北京大学校徽有哪些巧思之处?
学生回答:篆书 三人成众 以人为本 三人行必有我师 瓦当 脊梁骨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初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鲁迅与美术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教材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7月
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鲁迅的平面设计作品、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以及新中国时期木刻版画作品,了解不一样的鲁迅,理解鲁迅与美术的关系。
⒉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在作品的赏析、解读、研讨过程中感受鲁迅的艺术审美,理解鲁迅的艺术主张,认同鲁迅的民族精神。
2.思考:在众多的美术形式中,鲁迅为什么全力提倡版画艺术?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鲁迅本人的阐述:
其一:“当革命之时,版画用途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
其二:他认为木刻“是正合于现代中国的一种艺术。”
三、总结回顾,情感升华
1.发现不一样的鲁迅:设计师、中国新兴版画之父。
2.课后寄语。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2.探究:鲁迅先生的书刊封面设计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1)色彩朴实 (2)布局精巧 (3)装饰精美
(二)鲁迅与版画
1.思考:为什么鲁迅推崇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珂勒惠支高度的思想力量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受到了鲁迅先生的极力推崇,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 鲁迅与美术 教案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 鲁迅与美术 教案

《鲁迅与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文学和艺术的关系,了解各种艺术的表现形式。

2.用各种美术手法表现鲁迅的作品,并尝试以课本剧的方法探索表现鲁迅的文学作品。

3.进一步了解鲁迅作品的精神及其人格魅力。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鲁迅生平事迹,学习鲁迅精神的内涵。

了解鲁迅同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关系。

学会欣赏、评述版画的主要表现语言和手段,具备综合探索的能力,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难点:学习鲁迅精神的内涵。

分析欣赏鲁迅及其笔下的艺术形象的特征。

培养、提高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欣赏评述。

(1)教师放映录像《鲁迅》,让学生感性认知鲁迅的形象。

(2)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让学生谈谈对鲁迅的感受和评价。

(3)引入本课的学习,在欣赏评述中归纳鲁迅的相貌特征与精神气质。

学生在课前准备扮演的形象在这里进行展示。

2.加深理解,提升内容。

(1)出示课件,欣赏其他艺术家们创作的鲁迅形象,提问:这些作品中哪个最能体现鲁迅的精神与相貌特征?(提示:教师进行适当引导,用美术语言加以分析、理解。

)(2)教师归纳各艺术形象特征,指出美术作品以特有的艺术魅力感染观众,突出表现形象的精神内涵,是美术作品的最高境界。

(3)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已展示的鲁迅形象及以前语文课中对鲁迅的描述,概括地谈一谈鲁迅的特征与气质。

(4)课件再次展示鲁迅形象,用图例解释表现鲁迅的各种艺术手法,进一步加强对鲁迅精神、气质的理解。

3.理解分析,学会评述。

(1)教师提问:鲁迅在其作品中塑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你能说说有哪些吗?(2)学生回答后,课件展示艺术形象。

请学生分小组具体介绍自己欣赏的艺术形象,并运用美术语言进行评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下节课的创作做好铺垫。

4.巩固新知,课外拓展。

(1)请学生归纳本课的知识点,回顾本课的内容,加深对鲁迅及其作品的了解。

(2)要求学生课外收集有关鲁迅的图片资料或制作幻灯片,也可以制作有关鲁迅的简报及撰写文稿,采用粘贴形式把有关鲁迅的图片及作品在学校画廊里举行一次展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鲁迅与美术》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鲁迅与美术的关系
2)能用多种美术手法表现鲁迅的作品
3)进一步了解鲁迅作品的精神并思考鲁迅与当下社会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鲁迅和美术的渊源,学习鲁迅精神的内涵,了解鲁迅的装帧艺术以及与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关系。

学会欣赏解读版画的重要表现语言和手段,培养综合探索的能力。

难点:领悟鲁迅精神的真正内核,提高探索与实践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鲁迅与美术的关系,欣赏鲁迅的书籍装帧作品并尝试用美术语言去分析理解。

教学重难点:了解鲁迅的装帧艺术,用美术语言去分析理解。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常规作图工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
1、创设情境,感受印象中的鲁迅
1)放PPT《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文字片段(学生在语文课上已学)提问: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位怎样的人?
2)教师简介鲁迅(文学中的鲁迅)并为引出一个“艺术家的鲁迅”形象做铺垫
2、深入了解,发现另一个鲁迅
1)介绍鲁迅与美术的渊源,并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鲁迅设计的图像标记(如“火鸟”“猫头鹰”等)
2)以北大校徽为例,让学生分析其特征和意义,从而引出鲁迅和美术的关系。

注:“北大”代表天圆地方和北大学子的思想自由,兼收并蓄
象形之意:代表三人(人民,人本,人文,实则为之所以为人民大学)上面两人坐于下面第三人肩上,各代表文科,理科,下面为广大人民群众,代表人民群众依附性,同时也代表老师,学生,人民大众团结一心,共同建设中国,突显了学校办学理念:即以人为本。

3)欣赏并解读鲁迅装帧设计的书籍作品
A:以字为主的“素封面”:取《呐喊》为例,引导学生欣赏理解(结合课本找出相同设计形式的素封面)
B:以汉代石刻图案的古雅形式:以《国学季刊》为例,引导学生欣赏解读C:采用插图做封面的装帧设计,以“铁烈”为例,引导学生欣赏解读。

D:喜欢在版式上留出很宽的天地头,并喜用毛边装“自称毛边党”,也喜用线装外国画集“旧瓶装新酒”
4)课堂延伸,深入理解
1)请学生分析一下鲁迅的装帧设计特点
2)教师总结
鲁迅创作艺术特点:
以“汉字”为中心,小隶,金石篆刻为主
画面的留白——简练,洗练
东方民族和西方现代应用相结合
5)教师布置课堂作业
1)以鲁迅作品为主题进行书籍封面设计。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版画制作常规工具,木板或替代物
(教师)《木刻技法》等视频资料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放鲁迅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让学生辨认哪种为版画?(中有油画、摄影、国画、雕塑)
2)放映鲁迅肖像版画提问“版画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3)导入新课《鲁迅与美术——版画篇》
二、讲授新知
1)简要简述中国版画的发展
2)教师介绍鲁迅不仅是文学家,而且是最先承担介绍欧洲版画的重担,成为我国新兴木刻运动祭奠者和指导者,在众多版画作品中,鲁迅选择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的作品进行大力推广。

3)出示鲁迅参与木刻见习班的图片,说明鲁迅和新兴木刻的关系。

A:背景:内忧外患【内:国民党背叛革命,发动“四一二”政变外:日本“九一八”事变】
B:鲁迅自阐:【“当革命之时,版画用途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力”他认为木刻“是正合乎现代中国的一种艺术”】
C:木刻使青年获得学习机会,并可激发鼓舞中国人民的革命热情和斗志,并且木刻简单经济,易于流传。

4)欣赏艺术家创作的以鲁迅作品为主题的版画并作评价
5)教师展示与鲁迅作品主题相关的图片资料(如电影剧照,鲁迅不同时期的肖像照片等)
三、动手制作,版画体验
1)介绍木刻的过程和知识
2)教师指导,请学生上台感受版画木刻
四、课内延伸,作品制作
1)选择喜欢的“鲁迅像”进行版画木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