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情景默写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集序》情景默写题 《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 无常的感慨,一起来看看分享的《兰亭集序》默写题及答案,可以帮助更好背诵 课文 。

《兰亭集序》默写题答案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 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表现兰亭气候 宜人的句子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 流到谁面前, 谁就取来饮酒赋诗, 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的句子是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3、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 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确实感到非常快乐的句子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 类之盛,所?a href='/wenxue/zawen/' target='_blank'>杂文 砍一常阋约犹椋趴衫忠病?/p>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 往往会 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夫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5.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 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6、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 光的流逝,不觉中老年将要到来。

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 句子: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7、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 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 兴怀。

8.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 来批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9. 王羲之的 《兰亭集序》 一开始就点明聚会的季节、 地点和事由的句子是: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1/6


10. 《兰亭集序》中交代了在兰亭聚会的人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各路英才, 老少皆有。

11.生活中当我们对所喜欢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 倦时,感情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随之产生。

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 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12.《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 后归结于消亡。

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13. 每当我们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文章, 就为此悲伤感叹, 也说不出 是什么原因。

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14.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正如王羲之 在《兰亭集序》中所说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赏析: 《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 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 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

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 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

这篇序文就是《兰 亭集序》 。

此序受石崇 《金谷诗序》 影响很大, 其成就又远在 《金谷诗序》 之上。

《兰亭集序》. 文章首先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

接着描绘兰亭所 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

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 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

先写崇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 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

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 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

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 达。

兰亭宴集,真可谓“四美俱,二难并”。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 当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尽管人们取舍不同,性情各异。

刚刚对自己所向往且终于 获致的东西感到无比欢欣时,但刹那之间,已为陈迹。

人的生命也无例外,所谓 “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语)、“老冉冉其将至兮”(屈原 语)、“人生天地间,奄忽若飙尘”(《古诗 十九首》),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

每当想到人的寿命不论长短,最终归 于寂灭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凄凉和悲哀。

如果说前一段是叙事写景,那么这一 段就是议论和抒情。

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 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

魏晋时期, 玄学清谈盛行一时, 士族文人多以庄子的“齐物论” 为口实,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

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但在政治 思想和人生理想上, 王羲之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

他曾说过: “虚谈废务,
2/6


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在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确地 指斥“一死生”、 “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 这就 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

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

语言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时 期模山范水之作 “ 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 ”( 《文心雕龙 ·明诗篇》)迥然不同。

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 以偶句,韵律和谐,乐耳动听。

总之, 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 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

给后人以启迪、思考。

作者简介: 王羲之(303 年—361 年, 一作 321 年—379 年), 字逸少, 汉族,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 后迁无锡,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属浙江)。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 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 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 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3/6


4/6


5/6


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