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佚学
辑佚学 名词解释
辑佚学名词解释
辑佚学是一门探讨经典文献及其偏微学义的学术研究。
从古至今,对古典文献的研究一直备受重视,而辑佚学将该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对古代文献中个别词语的意义解释上。
辑佚学的目的在于探究这些词语在不同时期和地域所表达的不同内涵,为保存和传承古代文化奠定基础。
辑佚学的基本特征有三:第一,辑佚学重视对经典文献的整体研究;第二,辑佚学强调对古典文献中的较小细节的关注;第三,辑佚学倡导从文本本身进行研究,不受外界的干扰。
它的发展涉及的范围较广,从探讨文本的原文和翻译,到解释文本内容的语义和文化,再到比较和分析历史上同一句子的变化等,都属于辑佚学的范畴。
辑佚学的研究内容大致可以包括:文本内容的详尽分析,文本含义的准确把握,词语的词义及演变等。
从文本出发,辑佚学将深入探究词语的形态、声音、意义,力求了解文本的历史、文学、宗教等方面的信息,并从这些方面去理解文本的真谛。
相对于普通文本研究,辑佚学更加专业和深入,因此它适用于探究文献中较复杂的含义。
它除了可以帮助分析当前文本,还能够揭示文本发展背后的原因,为文本运用和再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辑佚学的发展为古代文献研究带来很多便利,尤其是对于研究古诗词、绘画、书法等文献的研究,辑佚学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它的研究成果还可以用于校对经典文献、释义典籍及相关研究,从而促进古典文献的保护和传播。
总而言之,辑佚学是一门涉及语言、文学、历史、书法和文化等诸多领域的深入学术研究,它不仅可以用于探究古代文献的本质,而且可以为古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中国古代辑佚学史
中国古代辑佚学史辑佚学产生的原因及辑佚概述《隋书·经籍志》集部楚辞类著录关于《楚辞》的注释及注音八家,到《旧唐书·经籍志》仅著录三家,《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六家,而到《宋史·艺文志》仅存王逸注一家,其余七家逐步亡佚了。
这个比例即八种书有七种亡佚,仅存一种。
不光楚辞类是这样,其他各类也大抵相似。
宋欧阳修《新唐书·艺文志序》说:“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其著录者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学者自为之书者又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呜呼,可谓盛矣!……今著于篇,其有名而亡其书者,十盖五六也,可不惜哉!”近人聂崇岐《艺文志二十种引得序》:“总上述二十种艺文志所著录之典籍,自先秦以迄清末,其有名可稽考者,盖不下四万余种,然求其存于今者,恐已不及半数。
”欧阳修(1007—1072)生活的年代上去唐开元年间(713—741)不过三百多年,开元年间著录在册的图书3277部53915卷,在北宋欧阳修撰《新唐书·艺文志》时亡佚者已十之五六,在北宋以来近千年中历经劫难而亡佚者更不知凡几。
如果就时代更早的《汉书·艺文志》来考察,亡佚比例更大。
《汉书·艺文志》据刘歆《七略》编成,反映的是西汉藏书面貌。
近人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于每一种书都分别标明“存”、“亡”、“残”、“疑”。
《汉书·艺文志》著录的596家(《七略》著录的实603家),顾实明确标明“存”的只有29家,不到5%。
另有注“残”的43家,合起来仅得72家,只占12%。
所以《汉书·艺文志》著录各书今天已十不存一。
《宋史·艺文志》著录宋人以及宋以前著作9818种,其中宋人著作5500余种,这些见于《宋志》的宋人著作经700余年,现在“十亡七八”(刘琳、沈志宏《现存宋人著述总录·前言》,巴蜀书社1995年排印本)。
从这些抽样统计,我们可以想见中国图书亡佚之多,存于今天的只是一少部分。
一部嘉惠学林的力作——读《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
一部嘉惠学林的力作——读《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一部嘉惠学林的力作——读《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汲古一部嘉枣孝林的力作——读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以下简称《论稿》)是东北师范大学曹书杰先生的近作,为广大从事古代文化研究者和辑佳爱好者拓宽了治学的道路并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我们的启示很大首创之功,意义重大辑侠学起源较早,汉代刘向和刘歆父子的整理群书就应包含有辑佚工作,但真正的辑佚理论和方法的提出却比较晚,它被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也是在晚近才开始.当时一些学者的着作中涉及到辑饿问题,也只限于对辑佚成绩的总结和舟绍,只有梁启超先生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二)? 辑佚书》一节中,用近万言的篇幅粗略总结了清代官私及经, 史,于,集四部辑佚成绩,并且初步阐发了辑佚所凭之重要资料,”鉴定辑侠书优劣之标准等理论问题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张舜徽,洪湛候等先生的文献学着作也只用一节或一章的篇幅对辑佚学的理论和方法做以简单介绍.直到20世纪末, 曹书杰先生的《论稿》出现.才标志着中国辑佚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建立.愚以为其意义口窦秀艳有三:一是终结了辑侠学科的附庸地位,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二是完善了中国古典文献学分支学科理论系统,有利于文献学学科建设发展,有利于方兴未艾的古籍整理事业三是初步建立了辑佚学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填补了这一领域的长期空白,为辑佚学科篮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当前的辑佚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资料翔实工具性强《论稿》是曹书杰先生以十余年的精力,在占有大量的古赭资料基础上辛勤梳,仔细研究的结晶.《论稿》搜罗宏富,论述翔实,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是一都不可多得的辑佚学工具书.如《论稿》在第三章至第七章中介绍宋启的辑佚学者及其成就时,先对辑佚学者的生平,师承渊源,生活变动,辑侠方法,态度,治学环境等与其辑佚活动相关的方面都加以舟绍,使读者把它当作辑佚学者小传来读起到了传记词典的作用.《论稿》接着对辑佚学者的成果既进行评价,舟绍,义列出篇日,像马国翰,黄爽等学者的辑侠成果较多,限于篇幅就在书后列表专门舟绍,使读者对前代的辑佚情况充分了解.此书又具有了解题目录的性质另外,针对前人对辑佳括动研究偏重于史的介绍,对辑佚方法,理论的研究不足,奉书在后三章中对辑侠的原则,方法,搜辑,考究等内容详细论述, 一扫前人杂目并陈,主攻不分的旧规,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同时, 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扩例补充.如关于佚文搜辑的方法,作者把它分为查寻,查录,“整序”,”出处标注,”符号使用”等方法较前人的论述系统,独到,可操作性强.辨析疑误,科学界定关于辑侠起源问题,向来众说纷纭, 学界莫衰一是.作者在对众家学说进行客观地评价舟绍同时,把辨伪成果同辑佚起源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大胆地推证辑侠起源于晋代作者先对历代学者关于东晋梅赜奏上的《古文尚书》真伪问题的观点进行了综述,据此认为,如果借助辨伪学者长期细致的研究成果,从辑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梅本《古文尚书》,那么”恰好证明了梅车的辑佚性质”,所以梅奉真伪问题的论争”就不再是一种推测,而是辨伪学者研究成就的另一科学结论”.于是作者推证:如果孔安国的十六篇逸《书》是摭拾孔子纂《书时的”刊落之余”,那么辑佳应起源于西汉:如果康有为”刘歆伪造说成立,那么辑佚应起源于西汉末:如果梅本《古文尚书》乃王肃之”伪作”,那么辑仕应起源于三国曹魏时:如果梅赜之”伪造说”成立,那么辑佚最迟应起源于晋代利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来证成己说这种方怯对学术研究{有借鉴意义.长期以来.学界对辑佚,辑佚学等概念的含义认识不一.影响了辑侠学科的建设名称定义的科学与否标志着一部着作学术水平的高低,名词术语界定不严格, 科学的论述就无法顺利展开如《论稿》对佚文献,辑佚,辑佳学都作了科学的界定:佚文献分为亡佚之书脱佚之文,散佚之篇,每类之下又分若干种: 辑佚同校勘,传注,编纂等部是古籍整理的工作方面和方法,工作的性质是具体的,实践性的辑佚学是研究辑仕活动规律,总结辑佚活动过程,原则方法及相关问题的科学一工作的性质是抽象的,理论的.这样定义比较科学,改变了辑佚学科固定义准确而影响学科建设的混乱局面;笔者认为.作为一部初刨之作.《论稿》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本书虽以信息见长,对学术研究非常有利,但如果应用于车学科教学,内容和体倒还有失繁琐应删繁就简,便于学生接受.我们看到《论稿》一书所建构的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所阐述的方法,原则和观点已经为学术界认同吸纳.,些研究者已经在从事辑佚学理论,断代,个案等方面的研究.这些必将为古籍整理事业和两个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惕销.袍连续几天一直被刚到手的《译林*迷得神魂颠倒,廑寝忘食美国畅销书士作家桑穗拉?布朗的长篇小说《不在犯罪现场*,惊险,紧张,悬念扣人故事曲折,逗引人魂牵梦紫,必欲一气读毕而后性.读罢掩卷快则快矣,仍嫌意扰未尽.余音绕梁,=日不绝,此其之谓欤!译林是从就学于南京大学时读起的,一读二十余年,热情未战,算来亦是一奇了如夸之世,谤惑多多,热点多多,读物多多.读法【比如上网阅读)多多,但对《译林的酷爱,仍一如既往.想想,不排除有自己的习58鼍-中重曲书评论CHINABOOKREVIEW 惯思维之作用,但更多的,还是杂志办得有独到之处,引人之处.1人之处何在?我的体会是,每期一篇的长篇通俗J,说.畅销一J,说,是最大的“兴奋点”与”杀手锏”.每期都精选,每期都放在头蒂. 每回都先期预告.每篇都精彩之极.这样的水平”.能不吸引眼球?每期都沉湎其中,每回都拍案叫绝,每每生发感慨: 人家的畅销书怎幺这幺精彩——具体地说,不仅故事精彩,且写法独到,不仅吸引读者,而且立意颇高.尤其让人感慨的是,这些畅销书,一点儿也不像[标签:快照]。
辑佚学清代、
邵辑《薛史》主要依据《大典》,凡引《大典》八百余则。以《大典》残本相校,可知有漏辑、误辑考亦复存在,但仍不失为辑佚中的上乘之作。
栋《新本郑氏周易》乃因王应麟所辑《郑玄易注》皆不注出处,次序先后间与经文不应,亦有遗漏未载在,因其归本,重为补正。凡应麟书已载者一一考求原本,注明出处。其次序序先后亦悉从经文厘定,复搜群籍,增补92条。栋所为事一为注明出处,二为编次有伦,此实汉学家运用考据之法矜辑佚,为后起考树一规范。
栋弟子余萧客《古经解钩沉》专辑唐以前诸儒训诂,包括《叙录》一卷、《周易》一卷、《尚书》三卷、《毛诗》二卷、《周礼》一卷、《仪礼》二卷、《礼记》四卷、《左传》七卷、《公羊传》一卷、《谷梁传》一卷、《孝经》一卷、《论语》一卷、《孟子》二卷、《尔雅》三卷。其《叙录》备述先儒名氏、爵里及所著义训,其书尚存者不载,或名存而其说不传者亦载,余则自诸家经解所引,旁及史传类书,凡唐以前之旧说,有片语单词可考者,悉著其目。虽有人名而无书名,有书名而无人名者亦登之。又以传从经,钩稽排比,一一名著其所出之书,兼著其书之卷第,以示有征。又经文同异,皆以北宋精本参校,正前明监板之讹缺。前人谓是书有钩而未沉者,有沉而未钩者。说沉而未钩者,为日本国所存之《七经孟子考文》、皇侃《论语义疏》,其时尚未传入我国;说钩而未沉者则是妄言。是书显见萧客承惠栋师法,而又有所发展。一是所辑经法规模扩大了,遍及全经;二是注明出处和辑文所在卷第,更便查证;三是讲究辑佚的版本,比栋更进一步。
中国古典文献学 第六章 古典文献的辑佚
三、辑本文献的主要整理方式
• 1、编辑性辑佚 • 2、辑存性辑佚 • 3、辑复性辑佚 • 4、辑证性辑佚 • 5、辑增性辑佚 • 6、辑合性辑佚
第四节 历代辑佚工作(自学)
辑佚工作出现较早,至迟在汉代已出现 宋代辑佚方法基本确立 宋代 南宋王应麟 元代 陶宗仪《说郛》 明代 胡应麟《搜神记》 梅鼎祚《古乐苑》《历代文 纪》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清代 王谟 严可均 马国翰 黄奭 王仁俊 当代 王国维 鲁迅 郭绍虞 王重民 唐圭璋 逯钦立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八家后汉书辑注》《东观汉 纪校注》
第二节 辑佚的基本问题
一、辑佚工作优劣的评价标准 近人刘咸炘(xì n)说:“辑书,非易事也。非 通校雠、精目录,则讹外百出。”他早年 写过一部《辑佚书纠谬》,书中郑重地指 出了过去辑佚书存在着四大弊病:第一是 漏。第二是滥又分二端:1、臆断,2、非 本书文。第三是误。又分二端:1、不审时 代,2、据误本俗本。第四是陋。又分三端: 1、不审体例,2、不考源流,3、臆定次序。
• 4、字书。
• 字书多引群书以训诂解说,故也是辑佚必采之书。 以《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等古代字书为 大宗,以辑前人的文字、训诂、音韵之书。
• 5、杂抄及笔记资料。
• 古人杂抄颇类今读书笔记,所抄者多有后 世亡佚之书,辑佚资料于杂抄中也颇丰。
• 以上五个方面是清人辑佚古书的主要 文献来源。它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 有类书、子书、史书、文集以及义疏、 注释等诸多内容。总之,一切征引过 佚书章节语句的材料均可加以利用。
评判辑佚书优劣的标准: • 1、原书是否完备 • 2、佚文是否可靠 • 3、考订是否精审 • 4、出处是否注明 • 5、体例是否完善 • 6、原书的学术价值
二、辑佚工作的基本程序
清代的辑佚学
清代的辑佚学我国许多古籍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而发生散佚,隋以前遗文秘籍迄今十九不存(《四库全书总目》)。
但古籍的存在往往有多种形式,如原书已佚,尚有片断资料散存于其它典籍中,将其搜辑考订,并按一定体例整理排纂起来,以求最大限度地恢复古书原貌,这就是辑佚工作。
由于古人引书不是照录原文,亦常不注明出处,加以年代久远,辗转钞引,难免鲁鱼豕亥之误,所以辑佚始终是与考订校勘相联系的。
关于辑佚的起源,章学诚《校雠通义·补郑》篇说:“昔王应麟以《易》学独传王弼,《尚书》止存《人为孔传》,乃采郑玄《易注》、《书注》之见于群书考,为郑氏《周易》、郑氏《尚书》注;又以四家之《诗》独《毛传》不亡,乃采三家传说之见于群书考,为《三家诗考》、《周易郑氏注》各一卷,附刻《王海》中,传于今。
”也有人指出,早在晋代,梅赜就辑过人为《古文尚书》。
黄伯思在《东观余论》中说:“按《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相鹤经》皆一卷,今完书逸矣。
特自马总《意林》及李善《文选注》、鲍照《舞鹤赋》抄出大略,今真静陈尊师所书即此也。
”此指北宋道士陈景元辑出佚书《相鹤经》。
辑佚亦需一定的条件,为雕板印刷的普及使书籍增多,大型类书的编纂等,而传统文化发展到宋代,正具备了这些条件。
所以辑佚推始于南宋王应麟正是水到渠成之事。
元代的辑佚工作仅元末陶宗仪辑《说郛》100卷,分类选辑历化“士林所罕见”的经、史、小说、杂记等1000余种。
明代中叶后所辑书主要有孙彀辑《古微书》、毛晋辑《津逮秘书》和《三代遗书》等,以及何镗辑《汉魏丛书》100种。
辑佚工作发展到清代,已成为专门之学。
首先是汉学家治经,颇重辑佚旧注。
如惠栋撰《左传补注》,冀能上读贾逵、服虞,以纠杜预之误,因搜辑先秦两汉古训极为丰富,除《春秋》经传外,所收有诸子、史部小学书、全不资料等,虽是撰著,颇多辑佚之功。
栋第子余余肖客辑《古经解钩沉》,遍收唐以为归说,以传从经,钩稽排比,并注明所辑佚之所从出,体制亦较完善。
第九章 辑佚
辑佚
一、辑佚和辑佚学
1.辑佚 辑佚 从现存文献中辑录已经散佚的文献, 从现存文献中辑录已经散佚的文献,以求完全或部 分恢复散佚文献原貌的古籍整理工作,简称辑佚。 分恢复散佚文献原貌的古籍整理工作,简称辑佚 2.辑佚学 辑佚学 辑佚学是总结辑佚活动基本规律,研究辑佚历史、 辑佚学是总结辑佚活动基本规律,研究辑佚历史、 原则、方法及相关问题的一门学科。 原则、方法及相关问题的一门学科。 最早的辑佚之书是北宋陈景元所辑的《相鹤经》 最早的辑佚之书是北宋陈景元所辑的《相鹤经》。 最早提出“校勘辑佚之学”的是《经学历史》 最早提出“校勘辑佚之学”的是《经学历史》的作 者皮锡瑞。 者皮锡瑞。
9.张溥(1602-1641《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张溥( 张溥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是一部大型文学總集,共计118卷,编者根 是一部大型文学總集,共计 卷 据明张燮《七十二家集》 又取冯惟纳《 据明张燮《七十二家集》,又取冯惟纳《古 诗纪》 梅鼎祚《历代文纪》 诗纪》、梅鼎祚《历代文纪》中作品较多的 作家,自汉至隋共103人,将其诗文汇编而 作家,自汉至隋共 人 成。 10.孙瑴穷十年之功辑佚书四种:一为《删 孙瑴穷十年之功辑佚书四种: 孙瑴穷十年之功辑佚书四种 一为《 辑谶纬;二为《焚微》 微》,辑谶纬;二为《焚微》,辑秦以前佚 三为《线微》 辑汉、晋间笺疏; 文;三为《线微》,辑汉、晋间笺疏;四为 《阙微》,征皇古七十二代之文,合称《古 阙微》 征皇古七十二代之文,合称《 微书》 现仅存《删微》 专享《古微书》 微书》。现仅存《删微》,专享《古微书》 之名。孙氏首开专辑一类古佚书之先河。 之名。孙氏首开专辑一类古佚书之先河。但 不注明出处,且有遗漏。 不注明出处,且有遗漏。
7.梅鼎祚(1549-1618)辑佚成果很多,有 梅鼎祚( 梅鼎祚 - )辑佚成果很多, 三才记》 汉魏八代诗乘》 《三才记》、《汉魏八代诗乘》、《清泥莲 花记》 古乐苑》 唐乐苑》 花记》,《古乐苑》、《唐乐苑》,《历代 文纪》 古乐苑》 唐乐苑》 文纪》。《古乐苑》、《唐乐苑》在《乐府 诗集》基础上增辑,总汇先秦至唐乐府诗。 诗集》基础上增辑,总汇先秦至唐乐府诗。 历代文纪》总汇先秦至隋历代之文。 《历代文纪》总汇先秦至隋历代之文。《历 代文纪》多取材于正史载记,附以诸家文集、 代文纪》多取材于正史载记,附以诸家文集、 类书、史书、子书及总集,搜采广博, 类书、史书、子书及总集,搜采广博,实为 明代辑佚大家。 明代辑佚大家。
第七章 辑佚
张舜徽:
(1)取之唐宋类书,以辑群书。
(2)取之子史及汉人笺注,以辑周秦古书。
(3)取之唐人义疏,以辑汉魏经师遗说。
(4)取之诸史及总集,以辑历代遗文。
(5)取之《经典释义》及《一切经音义》, 以辑小学训诂书。
五、辑佚应具备的知识
一是古典文献知识。含文字学、音韵学、 版本学、目录学、辨伪学、考据学、史源 学等基础知识,校勘学、注释学、编辑学 等文献整理基本方法,古籍相关知识和阅 读积累,文献检索知识等。
2、辑佚学 辑佚学是关于古书辑佚工作的系统知识、 方法和理论,是中国文献学的内容之一, 是整理研究中国古籍的手段之一,也是从 事中国古代文史研究的基本功之一。
最早提出“辑佚学”一词的大概是清人皮 锡瑞,他在《经学历史》中提到“校勘、 辑佚之学”。
二、辑佚的产生及意义——有佚才有辑 天灾:)南北宋之际的藏书家尤袤,曾从 《文选》六臣注中抄出李善注,亦可
看作辑佚之作。
(4)高似孙辑过《世本》
郑樵“书有名亡而实不亡”
2、明代的辑佚活动 (1)辑佚成果: 胡应麟: 《百家异苑》《搜神记》《柯山集》等 辑佚理论上:如关于佚书的考辨、对佚文搜 辑的途径、对时人辑佚现象的总结、类书在 辑佚中的作用等问题 代表了明代辑佚理论的发展水平。
3、辑佚的意义 第一、辑佚为治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素材 和极大的方便。 第二、辑佚可推动历史文献学其他学科的 发展。 第三、辑佚是文献流通和保存的重要手段。
第四、辑佚也是青年文史工作者训练基本 功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辑佚的发展
辑佚学 名词解释
辑佚学名词解释辑佚学可以被定义为一种通过收集、编辑、整理和展示文本文档,在对文本中的文字和图片进行重新译码的过程中,开发出新的学习方法的学习方法。
它依靠当前的数字技术来创建,它既可以帮助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帮助学习者获取新知识,从而拓宽学习者的视野。
辑佚学收集信息采用以碎片化为主的方式,可以将网络信息、数据库信息、电子文档信息、图书百科全书等收集合起来,形成一个信息的矩阵。
它可以收集和整合各种不同来源的信息,其中也包括与单一话题相关的内容,因此可以实现深入的了解,更快的学习效果。
辑佚学的编辑内容需要进行深入的评估,让内容更加清晰,更加有说服力。
为此,需要考虑对信息结构的分类,把繁琐的信息转化为容易理解的形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在编辑时,也需要有良好的组织方式,把内容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内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辑佚学的展示是一种表达方式,它可以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信息,对学习者来说更容易掌握、更系统的学习。
展示的内容可以更加清晰,并提供一种视觉上的提示,更容易理解学习的内容。
此外,它可以把文字和图片结合的方式使用,更容易让学习者掌握新知识。
辑佚学的内容重新译码涉及到把信息和学习内容表达出来的过程,可以让学习者增加学习成果,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它要求从客观角度和主观角度评估学习内容,从而让文字和图片有效地把信息表达出来。
辑佚学的内容重新译码可以提供新的语境,不仅能理解原来的内容,还可以引发新的发现和思考。
以上就是对辑佚学名词的解释,它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又可以拓宽学习者的视野,帮助学习者获取新知识。
辑佚学可以收集、编辑、展示和内容重新译码,以有效地组织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更有效率地帮助学习者学习,更深入地理解新知识。
辑佚名词解释
辑佚名词解释辑佚是对以引用的形式保存在其它存世文献中的已经失传的文献材料加以搜集整理,使已经佚失的书籍文献,得以恢复或部分恢复的行为。
通过辑佚得到的文献,称为辑本或辑佚本,研究辑佚的历史、方法、原则和其他相关问题的学科,称为辑佚学。
产生编辑播报辑佚的产生,与中国古代文献、典籍的频繁而大量的佚失这一客观情况密不可分。
据统计,90%以上的先秦两汉文献、98%以上的魏晋南北朝文献、94%以上的隋唐文献我们今天已经无缘看到。
但是,由于中国古代书籍有摘引、抄辑其它文献的习惯,所以一些佚失的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得以通过引用的形式,保存在其它文献之中。
辑佚的工作就是把这些只言片语加以搜集、整理,让这些佚失的书籍得以重见天日。
它与校勘学、训诂学、考据学、注释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历史的基本功之一。
类型编辑播报辑佚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有不同的说法。
从所要辑佚的文献类型划分,辑佚可以分为辑佚书、辑佚文和辑佚诗三种。
因为辑佚文和辑佚诗的数量极少,所以辑佚通常是指辑佚书。
从所要辑佚的文献存世情况划分,辑佚也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全书已经完全亡佚,通过辑佚,让失传的文献重现于世;第二类是全书基本存世,但有少量缺失,通过辑佚,把缺失的部分补全;第三类是全书已经完全亡佚,但是还有前人的辑本存世,通过辑佚,把前人辑本漏辑的部分补上,让辑本更加完善。
后两类辑佚是广义的辑佚,它们的实质是补遗。
史料记载编辑播报辑佚有广义、狭义之别。
狭义辑佚,单指辑佚书。
广义辑佚.有辑佚书、辑佚文、辑佚诗、辑佚书目。
从辑佚的对象特点分类,辑佚可分成6种类型:辑集亡佚之书、辑补缺佚之书、辑校脱佚之文、辑拾漏佚之篇、辑汇散佚之篇、辑录佚时书目。
辑集亡佚之书。
简称为辑佚铭、即以“全佚之书”辑佚活动。
如: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在整理汉存图书文献的基础上,刘向撰成《七略》、《别录》20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尚著录,宋代以后诸家书目不再著录,知其唐代尚存,唐宋间亡佚,逐成全佚之书,然亡佚之前,流传下来的某些书曾引录过《七略》、《别录》的某些篇段,人们按一定的方法、原则,据而佚出,整理排比成册。
清代的辑佚学
清代的辑佚学我国许多古籍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而发生散佚,隋以前遗文秘籍迄今十九不存(《四库全书总目》)。
但古籍的存在往往有多种形式,如原书已佚,尚有片断资料散存于其它典籍中,将其搜辑考订,并按一定体例整理排纂起来,以求最大限度地恢复古书原貌,这就是辑佚工作。
由于古人引书不是照录原文,亦常不注明出处,加以年代久远,辗转钞引,难免鲁鱼豕亥之误,所以辑佚始终是与考订校勘相联系的。
关于辑佚的起源,章学诚《校雠通义·补郑》篇说:“昔王应麟以《易》学独传王弼,《尚书》止存《人为孔传》,乃采郑玄《易注》、《书注》之见于群书考,为郑氏《周易》、郑氏《尚书》注;又以四家之《诗》独《毛传》不亡,乃采三家传说之见于群书考,为《三家诗考》、《周易郑氏注》各一卷,附刻《王海》中,传于今。
”也有人指出,早在晋代,梅赜就辑过人为《古文尚书》。
黄伯思在《东观余论》中说:“按《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相鹤经》皆一卷,今完书逸矣。
特自马总《意林》及李善《文选注》、鲍照《舞鹤赋》抄出大略,今真静陈尊师所书即此也。
”此指北宋道士陈景元辑出佚书《相鹤经》。
辑佚亦需一定的条件,为雕板印刷的普及使书籍增多,大型类书的编纂等,而传统文化发展到宋代,正具备了这些条件。
所以辑佚推始于南宋王应麟正是水到渠成之事。
元代的辑佚工作仅元末陶宗仪辑《说郛》100卷,分类选辑历化“士林所罕见”的经、史、小说、杂记等1000余种。
明代中叶后所辑书主要有孙彀辑《古微书》、毛晋辑《津逮秘书》和《三代遗书》等,以及何镗辑《汉魏丛书》100种。
辑佚工作发展到清代,已成为专门之学。
首先是汉学家治经,颇重辑佚旧注。
如惠栋撰《左传补注》,冀能上读贾逵、服虞,以纠杜预之误,因搜辑先秦两汉古训极为丰富,除《春秋》经传外,所收有诸子、史部小学书、全不资料等,虽是撰著,颇多辑佚之功。
栋第子余余肖客辑《古经解钩沉》,遍收唐以为归说,以传从经,钩稽排比,并注明所辑佚之所从出,体制亦较完善。
辑佚
辑佚学一、辑佚辑,指搜集、编辑;佚,指散佚。
辑佚就是将佚书(佚文、佚诗)现存的片断材料加以搜辑、整理,最大限度地恢复佚书(佚文、佚诗)原貌的文献整理工作和方法。
辑佚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其一,原来就有一个独立的文献单位;其二,这个文献单位现在不存在了或有缺陷;其三,客观上存在着可辑的内容或资料。
辑佚具备两个特性:其一,还原性:力求全面真实地恢复原有文献模式,尽可能按照原书的顺序排列好,不是主观地创造一个模式;其二,可辑性:即上述第三个条件。
以上三个条件、两个特性表明:辑佚的定义是很严格的。
辑佚又分为三个类别:其一,辑佚书:或者是全书亡佚,或者是部分散失;其二,辑佚文:对单篇文章的辑佚;其三,辑佚诗:对单首诗词的辑佚。
辑佚与辑录、拾遗的区别:辑录是指后人将某一时期、某一方面或某人散见于群书的资料节录成册,为研究者提供方便。
所谓拾遗,即拾补、补遗。
在整理某方面或某人某部著作时发现有失收的材料,遂补加进去。
举例:乾隆时期辑录《全唐诗》,毛世宁补遗《全唐诗逸》,王重民再补遗《全唐诗外编》。
佚文的主要来源:①古注。
例如郦道元《水经注》、《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文选》李善注、《史记》三家注(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三国志》裴松之注、《后汉书·志》刘昭注、《十三经注疏》引汉魏六朝旧注等。
②类书。
例如《北堂书钞》、《初学记》、《艺文类聚》、《白孔六帖》、《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龟》、《玉海》、《永乐大典》等。
③小学书(文字学书)。
例如《原本玉篇》、《一切经音义》、《经典释文》等。
④其他汉魏六朝隋唐古书。
例如《开元占经》内有不少佚书引文,历代史书中有不少诏令、奏议及一般诗文,应广泛搜集。
辑佚诗文,应重点利用文学总集,例如《文选》、《古文苑》、《文苑英华》、《玉台新咏》、《乐府诗集》、《唐文萃》等。
许多作家的诗文集亡佚了,但从总集中可以辑得不少佚文。
二、辑佚学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称:“书籍递嬗散亡,好学之士每读前代著录,按索不获,深致慨惜,于是乎有辑佚之业。
辑佚学论著目录
曹书杰《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第八章《文献的辑佚与辨伪》,中华书局2001年9月第1版。
徐德明《严可均辑佚方法初探》,《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年第4期。
徐德明《严可均辑佚方法再探》,《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年第1期。
专著中的有关部分: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十六《金石学、校勘学和辑佚学》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十四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二)——校注古籍辨伪书辑佚书张舜徽《中国文献学》第六编第六章辑佚顾力《永乐大典及其辑佚书研究》文史哲出版社民国七十四年下面是有关论文,这些论文有很多并不是围绕辑佚理论来进行论述的,大多是就某时、某人、某书的辑佚实践活动来讲的。
1 清代辑佚的三大缺憾社会科学战线2006/012 吴梅村佚作辑考人文杂志2005/013 论郑樵《校雠略》在辑佚方面的成就黄山学院学报2005/014 论清代乾隆时期的辑佚书活动甘肃高师学报2005/035 戴震辑佚成就述论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6 《元稹集》辨伪与辑佚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047 李孝光佚文佚诗补辑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048 从《春秋会义》看《四库》大典本辑佚图书与情报2005/059 《全明词》陆容词辑佚二首江海学刊2005/0610 宋代疑经思潮与三家《诗》的辑佚云梦学刊2005/0611申涵光《说杜》一卷辑佚杜甫研究学刊2005/0412《先秦兵书佚文辑解》序理论与现代化2004/0113苏辙佚文二篇:《诗说》、《春秋说》辑考文学遗产2004/0114《全元文》之辑佚与女真族古文家孛术鲁翀民族文学研究2004/0215古佚书整理中的谶纬辑佚和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类书在辑佚校勘中的凭证作用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216马国翰和《玉函山房辑佚书》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3/0117张载佚书《孟子说》辑考中国哲学史2003/0418《司空表圣诗集》辑佚考述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19 谶纬文献的禁毁和辑佚山东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120重编《说郛》辑佚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2/0221一部嘉惠学林的力作——读《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中国图书评论2002/0522论张舜徽在考证、辨伪、辑佚诸领域的理论建设广西社会科学2002/0523中国辑佚学研究百年东南学术2001/0524 20世纪辑佚学研究(1950—1998)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25辑佚学研究的开拓之作——曹书杰《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评介唐都学刊2001/0326世纪的辑佚学研究(1949年以前)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527洪颐煊和他的辑佚成就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0128辑佚学的性质对象任务内容和意义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0429略述宋明清时期的辑佚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630《舆地纪胜》辑佚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0231玉函山房、汉学堂辑佚书考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0332黄奭辑佚书版本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0633历代齐诗辑佚述评琼州大学学报1997/0434辑集佚书钩沉起滞──介绍任大椿的《小学钩沉》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1 35泷川资言所辑《史记正义》佚文平议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136论清代辑佚兴盛的原因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0537马国翰窃章宗源辑佚成果辩河北科技图苑1994/04洪興祖「論語說」輯佚書刊名文獻1997年第4期(總第74期)編著者宮雲維; 昝亮慧琳希麟正續一切經音義引論語鄭氏注之考察──「論語鄭氏注輯佚問題探究」系列之一書刊名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集刊第1期編著者陳金木馬國翰──一個被歷史遺忘的輯佚家書刊名文史叢考編著者邱德修論清儒輯佚書刊名淮北煤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5年第1期(總第51期)編著者葉樹聲馬國翰與玉函山房輯佚書書刊名清籍瑣議編著者徐小蠻李鼎祚周易集解在輯佚上的貢獻書刊名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19期編著者許維萍清代前期的輯佚書活動書刊名清史新論編著者趙秉忠,白新良讖緯的輯佚和研究書刊名讖緯論略編著者鍾肇鵬尚書輯逸徵獻──併論輯逸書非始於唐宋書刊名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第24卷第1期編著者程元敏王應麟輯佚書問題書刊名中國歷史文獻研究(三)編著者王文華「王函山房輯佚書」檢索書刊名中國書目季刊第24卷第1期總第*期編著者邱德修逸書(附尚書篇目表書刊名《尚書》綜述編著者蔣善國王安石《字說》輯佚書刊名古籍整理與研究1987年第2期總第3期編著者胡雙寶讖緯的散失和明清時期的輯佚書刊名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7年1期編著者李勤德清代兩大輯佚書家評傳(章宗源、馬國翰)書刊名中國目錄學史論叢編著者王重民清儒輯佚尚書之成績書刊名孔孟月刊19卷6-7期編著者古國順論語釋疑( 輯佚)書刊名王弼集校釋編著者樓宇烈[校譯]; (晉)王弼[著]詩三家說之輯佚與鑒別書刊名國立編譯館館刊9卷1期編著者葉國良詩三家說之輯佚與鑒別書刊名國科會研究獎助論文編著者葉國良黃氏日抄中宋人易註輯佚書刊名書目季刊10卷3期。
梁启超辑佚学总结
梁启超辑佚学总结引言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在改革时期提出了许多关于教育和社会问题的理论,其中包括对佚学的研究。
本文将总结和概述梁启超关于佚学的观点,并探讨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佚学的定义和背景佚学一词源于《周易·内视篇》,最早用于形容那些研究经典而非实践的学者。
梁启超对佚学的定义是指“避世到山林的学者”,他们将自己与社会隔离开来,关注经典而忽视现实问题。
佚学者主张忽视现实,将注意力集中在精神追求上,但这种观点一度遭到梁启超的批评。
梁启超对佚学的批评梁启超认为佚学者关注太多于传统经典的研究,而忽视了当时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他指出,佚学者没有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他们的研究成果只停留在纸面上,无法应用于实践。
梁启超批评佚学者缺乏与社会接触和交流的能力,他们无法站在社会的角度思考问题,因而难以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
佚学与实用主义的冲突佚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实用主义的批评。
实用主义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性,而佚学者则倾向于追求纯粹的知识和内心的满足。
梁启超认为,仅仅追求知识的纯粹性是不够的,人们应该关注知识的应用和社会问题的解决。
他主张知识应该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服务,而不仅仅是个体的精神追求。
佚学的启示与现代教育虽然梁启超对佚学持有批评的态度,但他也肯定了佚学对于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梁启超认为,人们应该在纷繁的世事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坚持精神上的追求。
然而,他也要求人们应该把这种精神追求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
这一观点对于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关注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
教育应该让学生能够站在社会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
除了传授知识,教育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面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重个体的发展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宋代辑佚活动考述
辑佚活动是历史文献学中的重 要环节,通过研究宋代辑佚活 动,可以进一步推动历史文献 学的发展,丰富和完善其学科 体系。
拓展古籍整理的领 域
古籍整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 段,通过研究宋代辑佚活动, 可以拓展古籍整理的领域,为 今后的古籍整理工作提供新的 思路和方法。
文化意义和价值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宋代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时期,研究宋 代辑佚活动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宋代的学术风气浓厚,学者们对于 古代文化的重视和传承,推动了辑 佚活动的开展。
社会背景
宋代的社会风气推崇传统文化,人们对于古代文化的热情较高,为辑佚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宋代的教育体制相对完善,学者们的学术研究需要大量的文献资料,为辑佚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动力。
学术原因
宋代的学术风气浓厚,学者们对于古代文化 的重视和传承,推动了辑佚活动的开展。
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
辑佚活动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通 过研究宋代辑佚活动,可以更好地保护和 利用宋代文化遗产,为今后的文化发展提 供有力支撑。
社会意义和价值
要点一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宋代辑佚活 动可以为文化产业提供新的资源和思路,推动文化产业 的发展。
要点二
提高公众文化素养
发展阶段
宋代中期以后,随着学术风气日盛,辑佚活动逐渐受到 更多的重视。学者们不仅对散佚的古代文献进行搜集和 整理,还开展了对古文献的研究和注释工作。
成熟阶段
宋代末期,由于战乱和政治动荡等原因,辑佚活动一度 陷入低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明代以后辑佚工作逐渐 恢复并走向成熟。
宋代辑佚活动的影响和贡献
影响
宋代辑佚活动不仅影响了后来的文献整理和学术研究,还在社会文化方面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辑佚
辑佚辑佚是针对散佚文献的整理活动,有其独立的工作方法与工作程序。
一、散佚文献及其类型散佚文献:那些已知确实存在过,后来则因失去原始存在状态而为人们不易获见的文献。
如《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书籍,到梁代阮孝绪编定《七录》的时候已经亡佚552家,仅存44家。
散佚类型:1.散佚之书指某书作为独立的文献在历史上曾经存在并流传过,而在后世此书作为独立的文献已经不存,只有个别篇章字句以某种形式被其他文献转引而保存下来。
如东汉王朝四次递修而成的《东观汉纪》,作为记述东汉史事的第一手资料,其中的许多资料不见于南朝人范晔所修的《后汉书》。
魏晋时期此书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
然早在董卓之乱时此书就已散佚。
尽管如此,《隋书·经籍志》仍著录有143卷,而到宋代的《直斋书录解题》仅记为10卷,《宋史·艺文志》只著录8卷,可知此书在唐宋间迅速散亡。
至明中叶,10卷本与8卷本也已不传,仅一些零篇散句见载于类书、史注等文献中。
清修《四库全书》,馆臣据《永乐大典》各韵所载辑录为24卷本。
2.散佚之篇某些作品确系某作家(或某一时期)的创作,但在编辑该作家作品全集(或该时代总集)时,由于某种客观或主观方面的原因,这些作品没有收录在内。
如《诗经》是一部汇集上古至春秋时代的诗歌谣谚的作品总集,然后先秦著述中所引之诗未见于《诗经》的亦复不少,这些诗篇通常被称为“逸诗”。
对此现象,古人曾提出两种解释,一是说这些诗是在“采诗”过程中未被采入;一是说这些诗是由整理《诗经》的人删除的。
3.脱佚之文在某些看似完整的传世文献中,实际上存在着曾被其他文献征引却不见于其传本的文句。
如司马迁的《史记》据其自序看有130篇,今所见亦为130篇,似为完书,事实上此书西汉时已有缺佚,汉元帝、成帝时,博士褚少孙曾做过一次补撰,到班固撰《汉书》时又有“十篇缺,有录无书”,故今天所看到的“全本”可能是后来又有人补撰而成的。
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一“上元张灯”条曾经提到《太平御览》所引《史记·乐书》之文为今本所无。
中国古典文献学 第六章 古典文献的辑佚 ppt课件
ppt课件
9
评判辑佚书优劣的标准: • 1、原书是否完备 • 2、佚文是否可靠 • 3、考订是否精审 • 4、出处是否注明 • 5、体例是否完善 • 6、原书的学术价值
ppt课件
10
二、辑佚工作的基本程序
• 1、确定范围 • 首先需要确定一部亡书是否值得从
事辑佚,如本身是一部无价值之书, 徒费精神。确定一部待辑的古籍之 后,应当知道现存佚文佚篇的范围。
ppt课件
4
• 三、文献亡佚的主要原因
• 1、人祸:文禁(如焚书坑儒、四库禁 毁)、战乱(八国联军、日本焚掠)
• 书厄:十厄* • 2、天灾:水灾、火焚。 • 3、自然淘汰:质量不高、价值不大、
流传不广。
ppt课件
5
• 五厄:《隋书·牛弘传》记载:隋文帝秘 书监牛弘曾上书建议广开献书之路,并列 举了书所遭受的五厄:一是秦始皇焚书; 二是王莽之乱,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 焚烬;三是东汉末年董卓之乱;四是西晋 末年,刘(渊)石(勒)凭陵,京华覆灭, 朝章阙典,从而失坠。(包括八王之乱); 五是南朝梁武帝末年,“候景渡江,破灭 梁室,秘书省经籍,虽从兵火,其文德殿 内书史,宛然尚存”,“及周师入郢, (萧)绎(梁元帝)悉焚之于外城。”
ppt课件
1
• 辑佚:“辑”,搜集、编辑;“佚”,散佚。
文献学之辑佚,是指将散见于现存图书文献
中的散佚、亡佚文献的残篇散句等各种佚存
之文字逐一搜辑、整理,按一定的方法原则
加工后编辑成册(篇),最大限度地恢复佚
书(佚文、佚诗)原貌的文献整理工作,或
以此为手段的研究方法。辑佚有广义、狭义
之分。狭义的辑佚单指辑佚书。广义的辑佚
ppt课件
11
• 2、准备工作 • 首先要判定辑佚的文献是否真佚。 • 其次是审订辑佚引用文献和参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辑佚: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已经散 佚的书籍重新加以搜辑、整理, 以求全部或部分地恢复原书的面 貌。通过辑佚得到的文献,称为 辑本或辑佚本。
辑佚学: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分支 学科,是中国古代史学研究的辅助 学科,与校勘学、注释(传注、训 诂)学、目录学、统知识、方法 和理论。
3.子史群书和总集,先秦子书 《孟子》、《荀子》,汉代子书 《春秋繁露》。 4.方志,金石文献汇编和现代考 古发掘文献,也是古文献辑佚的 重要来源(清王昶《金石萃 编》)。
5.梁启超总结辑佚标准: a.佚文出自何书,必须注明数书 同引,则举其最先者。 b.既辑一书,则必求备。 c.既须求备,又须求真。 d.原书篇第有可整理者,极力整 理,求还其书本来面目。
梁启超的辑佚总结(p119) 辑佚的基本方法:首先在于了解和掌握 辑佚资料的来源。 1.类书:唐宋时期的类书保存有丰富的 前代佚书资料,是辑佚书的重要来源。 2.古注:除经注外,南朝宋裴松《三国 志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南朝 梁刘孝标《世说新语注》等,引书丰富, 都是在辑佚工作中备受重视的古注(胡 三省《资治通鉴音注》)。
文献亡佚的基本原因: 1.战争和政治剧变使书籍文献横遭厄运, 隋牛弘提出书有“五厄”,明胡应麟提出 有“十厄” 2.统治者出于政治目的对图书文献实施暴 力焚毁,突出表现为秦代焚书、隋代禁焚 谶纬之书和清代的禁毁图书 3.水、火、蛀虫等自然灾害对书籍的破坏 和损毁。
辑佚的源流: 始于宋代(南宋王应麟); 明后期祁承(左火右業); 因《四库全书》而展开大规 模搜集佚书,开展辑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