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阮元观后感,心得体会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阮元观后感,心得体会

2018年“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阮元观后感,心得体会“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阮元观后感_心得体会(一)官做得最大最好的古代扬州人扬州毓贤街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阮元家庙。

因为阮元曾经做过太傅,所以这条街又叫太傅街。

在古代,官做得最大最好而且又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就是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扬州仪征人。

历任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巡抚,两广、云贵总督,晚年拜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

《清史稿》称其“历官所至,振兴文教”。

因为阮元政声卓著,在平定海盗、捉拿逆匪、治水禁烟、创建学堂诸方面均非他人所及,故被誉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

这位乾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引导了扬州学派的治学精神和方向。

他在经史、天文、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著述丰富,腹笥宽广。

《清儒学案》总结他的治学旨要是:“论学宗旨在实事求是,自经史、小学、历算、舆地、金石、辞章,巨细无所不包,尤以发明大义为主。

”“实事求是、无所不包”八个字,是对阮元的高度概括。

一手施政,一手兴文阮元一生在仕途上跋涉了将近五十年。

无论在朝中,还是在地方,他都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圆满完成自己的使命。

他在浙江时,全力剿灭海盗,消除朝野大患。

他在江西时,严格保甲制度,破获谋反大案。

他在两广时,加强炮台设置,遏制鸦片走私。

他在云贵时,整治盐务课税,安抚化外边民。

他努力治理地方安全,同时对文化教育也尤为关心。

阮元之所以成为通儒、通才、通人,除了先天的超常秉赋,得益于他后天的旁搜博讨。

他不但搜集金石碑刻,留心名物考订,对天文算学尤为关注。

一部《畴人传》可谓烁古耀今,永远闪耀着倡导科学精神的民族先知的光芒。

阮元之所以主持编撰历代天算家传记《畴人传》,是因为他爱好科学。

作为乾嘉学派代表人物,他的考据主要是科技考古。

《?经室集》中的《匕图考》《铜和考》《栋梁考》《钟枚说》《古戟图考》《古剑镡腊图考》《考工记车制图解》等篇,都是阮元科技考古方面的代表作。

阮元简介_阮元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阮元简介_阮元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阮元
阮元
(1764~1849) 清代汉学家。

字伯元,号芸台。

江苏仪征人。

乾隆进士。

乾隆、嘉庆、道光间,历任浙江、河南、江西巡抚及漕运、湖广、两广、云贵总督。

道光十八年(1838)以体仁阁大学士致仕。

二十九年卒。

谥文达。

其学平实精详,所涉甚广,尤长于治经及文字训诂。

身历乾嘉汉学鼎盛之时,敦崇经史之学,主持编刻图书,颇多提倡之力。

乾隆末,参与编纂《石渠宝笈》,校勘《石经》。

嘉庆间,先后在浙江建诂经精舍,在广东建学海堂,聘请名儒,培养人才。

主持撰成《经籍纂诂》一百零六卷、《十三经校勘记》二百四十三卷,以及《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山东金石志》、《两浙金石志》等。

又创编清史《儒林传》、《文苑传》及《畴人传》,重修《浙江通志》、《广东通志》。

并购进四库未收古书一百数十部,每得一书,则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撰《提要》一篇。

道光初,集清代前期诸家经说,汇为《皇清经解》一百八十余种,凡一千四百余卷。

一时知名学者著述,多赖以刊行。

自著为《揅经室集》。

阮元对联欣赏

阮元对联欣赏

阮元对联欣赏三朝阁老,百副佳联1——阮元对联欣赏阮元(1764——1849年),字伯元,号芸台,又号雷塘庵主,江苏仪征人,是位“身经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海内学者奉为山斗”的大学者。

阮元为乾隆进士,历兵部、礼部、户部侍郎,浙江、河南、江西巡抚,湖广、两广、云贵总督,至体仁阁大学士,谥文达。

阮元博学多才,通经史、小学、天算、舆地、金石、校勘等,能书法,擅联语,他的许多妙对佳联为后世传诵。

阮元自幼聪慧过人,“五岁教识字,六岁就外傅。

”他八岁即能作诗,常常大发诗兴,朗诵己作.令同伴羡慕不已。

他的老师起先对此有点怀疑,就命他即席赋诗。

阮元诗成后,其中有一联令先生惊叹。

句云:雾重疑山远;潮平觉岸低。

阮元幼时酷爱读书.常到当时仪征城内的名屋书店“买书”。

因家境贫寒.他往往读而不买。

据传,有一天书店主人问他:“你看了许多书,难道一本都不中意吗?”阮元答:“看过的书我都已记住,不用买了。

”原来阮元能过目不忘。

店主有点不信阮元的话,顺手拿出阮元看过的《易经》,让他背诵开头几句,哪知阮元一口气背了五页。

店主大为惊讶,又让他以买书为题作副对子,阮元稍作思索,道:难付千金,诸子百家仍躺架;纵观万卷,一目十行已藏胸。

店主听后连连称赞,知其前途无量,便将那部《易经》送给了阮元。

乾隆五十年,阮元参加科试,为一等第一名;乾隆五十四年,阮元参加会试。

钦取二甲第三名,赐进士出身;第二年散馆考试,列一等第一名。

乾隆五十六年大考翰詹,又取得一等第一,升少詹事。

依照惯例此时应该设宴庆贺。

于是阮元邀同衙坊局诸君在“一枝轩”把酒赏菊。

席间文远皋庶子出一上联云:墙上竹枝书个个;请座中各位对之,阮元应声对道:盒中棗子叱来来。

有人初不以为工,后查《汉书》才知下联为东方朔故实,乃极口称赞。

乾隆六十年,阮元抵浙江学政任所。

他题联于杭州府贡院: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这副对联极其著名.收录此联之书几乎难以计数。

阮元人物简介介绍与典故

阮元人物简介介绍与典故

阮元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

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

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四步读书法阮元在人才培养上取得这样显著的成就,与他在书院内实行的一套完善的读书训练法密不可分。

阮元的读书训练是个完整的工程。

文献记载,它由四个部分组成。

一个部分算是一个步骤,循此四步建下去,即可学有所成。

这四步是:句读要求学生分清书文的句读,即读通所读诗文。

所谓读通,首先要能认字,即认读,把字音读准;其次要掌握断句,即停顿;第三要能读通,即初步了解其字句的含义;第四要能读通顺,不能读起来疙疙瘩瘩。

评校校是校雠、校正,即拿所读书文与其他版本进行对校,勘定正误。

评是评点、评说,即在校订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评定其是非正误和优劣长短。

中国古代有评点读书法,读者可将阅读感受,以及对所读书文从字句到内容的评价,写在字里行间、文前文后或者天头地角。

阮元这里的评即有评点之意。

抄录阮元要求在读通读懂文字后,将所读书文的精要加以抄写,以加深对它的理解,巩固对它的记忆。

著述这是指对阅读所获的迁移运用。

它要求学生不但要读通、读懂、熟记所读书文,还要能将阅读所得撰成著作,公之社会,遗教后人,为社会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阮元的四步读书法,是中国古代创造的读书原则——读思结合、读习结合、读行结合的发挥和运用。

它把阅读建立在认读基础之上,经过深入思考和熟读记忆,达到形成自己的学术见解和主张,并笔之于纸,形之为文,或与同辈交流,或遗教后世。

它不但十分完整,符合人类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而且将读用结合起来,从而与八股式读书区分开来,显示出了它的科学性、建设性。

清朝文宗阮元生平简介

清朝文宗阮元生平简介

清朝文宗阮元生平简介阮元,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

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清朝文宗阮元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阮元生平简介阮元是清朝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大臣,他历经乾隆爷、嘉庆帝、道光帝三朝皇帝,地位却屹立不倒。

最为重要的是,这三朝的皇帝都非常地欣赏和重视他。

在阮元生平简介中可以看到,阮元的一生几乎是平步青云,仕途非常的通畅。

阮元生平简介中提到阮元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拿到今天来说也就是阮元本身就是一个高干子弟,他有着良好的家教,为他后来的建功立业打下了坚实地基础。

阮元的祖父是武将,从小教他武学方面的知识。

父亲也在朝为官,让他熟读《资治通鉴》,教他谋阵布略之功。

母亲则教他诗歌、经学方面的知识,因此,从小他就在家人的熏陶下有着良好地素养和知识文化。

阮元生平简介中提到,阮元年级轻轻就被点了翰林,后来又当过各地的学政大人,也就是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省教育厅厅长一类的级别。

后来,又到各地当总督大人、最后升任大学士、少傅,可谓福泽深厚,一生官运亨通。

他无论在哪个地方当官,都极为勤勉和清廉,总是要先将当地治理平稳,然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业余时间他还钻研经学、金石等,一生辉煌无数。

留下来的字画诗歌也有很多,实现了真正的立德、立言、立功,成为这方面的典范,在他死后,道光帝赐予其“文达”的谥号。

他留给世人勤政、爱民、励精图治的印象,在八十六岁的时候离开了人间。

阮元作品阮元是乾隆时期一位著名的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他一生学术的研究范围极广,是著作家,核刊家,思想家。

他在经学,数学,天算,校刊等方面都有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一代文宗。

阮元作品非常多,而且大多数的阮元作品都得以流传下来,给后人留下的巨大的财富。

阮元作品当中比较出名的有《经籍纂估》《十三经注疏》《皇清经解》等,这些著作都是阮元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写成了的,可见其文学功底的深厚。

扬州阮元家训

扬州阮元家训

扬州阮元家训
一、阮元家训的背景
阮元是宋代文学家、散文家,他的家训是他对家庭教育的总结和思考。

阮元家训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文风而闻名于世,成为了家庭教育的经典之作。

二、阮元家训的意义
阮元家训是中国古代家训的代表之一,它对于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教育是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阮元家训通过对人生道理、教育原则和家庭关系的思考,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三、阮元家训的主要内容
1. 品德修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养内外一致,言行一致
2. 学习教育
•学习是人生的基础
•学习要有恒心和毅力
3. 家庭关系
•和睦相处,互相尊重
•孝敬父母,关心兄弟姐妹
4. 忠诚与正直
•忠诚于国家和社会
•做一个正直的人,说真话做实事
5. 修身养性
•知足常乐,不贪不嗔不痴
•修养内心,追求精神的富足
四、阮元家训的现实意义
阮元家训虽然是古代的作品,但其思想和原则对于现代家庭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如何培养孩子的品德和能力成为了每个家长关注的焦点。

阮元家训提倡的品德修养、学习教育和家庭关系等原则,都可以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五、结语
阮元家训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和教育价值的经典之作,它对于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和传承阮元家训,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下一代,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历史故事-一代文宗阮元简介 阮元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故事-一代文宗阮元简介 阮元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故事-一代文宗阮元简介阮元是怎么死的?阮元是清朝时期名臣,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及第,此后步入官场,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

又因为他在著作、刊刻、经史、数学、校勘等方面都有非常高的造诣,因此又有一代文宗的美誉。

乾隆二十九年正月二十日,阮元在扬州西门白瓦巷出生,父亲为阮承信,母亲林氏。

阮元小的时候开始,在自己母亲林氏的带领下,开始识字。

乾隆三十四年,六岁的时候,开始跟随自己的三姑父贾天凝学习。

乾隆三十六年,阮元八岁,拜扬州名儒胡廷森为师,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

乾隆三十七年,阮家移居扬州弥陀寺巷,这个时候阮元又开始跟随乔书酉。

乾隆四十五年,十七岁的阮元师从李晴山,并且住在老师的家里。

观阮元的学习轨迹,足可见其本人的聪慧以及其家人对阮元教育的重视。

跟随如此多的名师,到底也还是美誉辜负家族的期望。

乾隆四十三年,阮元首次参加童子试,过!乾隆四十八年,二十岁的阮元中进士,为县学第四名。

也就是在这之后,阮元迁居扬州罗湾地区,与自己的夫人江氏成亲。

乾隆五十年,二十二岁科试一等第一名,补生员。

乾隆五十四年,阮元高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第一,授编修。

第二年大考,乾隆帝亲自出题,阮元应对有加,被乾隆帝钦点为第一名,甚至破格将其提拔为少詹事。

据说乾隆将其召来问答之后,当即大喜曰:“不意朕八旬外复得一人!”乾隆五十八年,阮元前往上东督学政,任期满后又调任浙江。

终乾隆一朝,历兵部、礼部、户部侍郎。

嘉庆四年,乾隆帝去世,嘉庆帝亲政。

阮元署浙江巡抚,寻实授。

当时浙江一代受海盗侵扰多年,过往商户及当地百姓都深受其害。

阮元上任后,便开始着手解决浙江海盗问题。

最后他征集各方计谋,最终定下“造船炮,练陆师,杜接济”的方法。

夏天贼寇前来之后,阮元每每亲自前去监督剿寇事宜,调任众将。

此后阮元一直都没有放弃过剿除海寇之事,对海寇的打击一直持续到嘉庆十年,阮元因为父亲去世,丁忧离职,阮元在浙江任期内,海寇势力大减,重重挫伤了盗寇的嚣张气焰,保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扬州阮元家训

扬州阮元家训

扬州阮元家训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扬州阮元家训简介
2.家训的内容
3.家训的意义和影响
正文
【扬州阮元家训简介】
扬州阮元家训是我国清代著名学者阮元所著的一部家训,旨在教导子孙后代如何做人、做事、治学。

阮元,字伯元,号云台,清朝光绪年间进士,历任户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学者。

他的家训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线索,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家训的内容】
扬州阮元家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修身:强调个人修养,要求子孙后代做到诚实守信、勤奋好学、洁身自好。

认为只有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2.齐家:讲述家庭伦理,强调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

同时,教育子孙要勤俭持家,珍惜家族财产。

3.治国:倡导忠诚、敬业、奉献的精神,鼓励子孙为国家繁荣富强尽自己的责任。

强调君子应当心怀天下,关注民生,为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幸福而努力。

4.平天下:提倡传播文化、教育民众,认为只有提高民众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才能实现世界和平。

同时,强调个人要立志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家训的意义和影响】
扬州阮元家训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首先,它总结了阮元一生的政治经验和道德修养,对于后人具有很高的启示作用。

其次,家训传达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家庭和社会责任,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最后,家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阮氏子孙遵循家训,成为社会精英,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阮元清廉小故事

阮元清廉小故事

阮元清廉小故事
阮元,字德居,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非常重视廉洁官场,对贪污
腐败的现象持零容忍态度。

下面,我将向您讲述一个阮元清廉的小故事。

故事发生在阮元担任右僉都御史的时候。

有一天,他接到了一起举报案件的报告。

举报人指控某县官利用职务之便从民间非法收取财物,并用以滋养自己的经济利益。

阮元深表震惊,立即展开了调查。

他仔细审视举报人的证言,然后决定亲自前
往被举报的县城进行核实。

在经过几天的调查后,阮元发现确实存在贪污行为。

阮元并没有急于展开行动,而是审慎地收集了更多的证据,并确保自己所掌握
的证据能够确凿无疑。

他还注意到了相关的法规和程序,并确保自己的行动合乎法律。

当阮元确信拥有足够的证据之后,他向上级官员呈报了此事。

而后,他亲自主
持了这起案件的调查和审判过程。

他深入细致地审理了相关证人,并保证了被告的权益受到公正对待。

最终,在阮元坚决的斗争下,县官被判处了贪污罪名,并且要承担相应的法律
责任。

整个过程中,阮元始终坚持廉洁正直,不受任何贪欲与利益驱使。

这个小故事展示了阮元作为一位清廉政治家的品质和行为准则。

他对腐败和不
法行为持有零容忍的态度,并通过合法的程序和手段来打击贪污现象。

阮元的廉洁品质和坚定立场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不
论身处何时何地,保持清廉正直的品质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在这种品质的指引下,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公正、和谐和繁荣的社会。

阮元

阮元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

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

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四步读书法
阮元在人才培养上取得这样显著的成就,与他在书院内实行的一套完善的读书训练法密不可分。

阮元的读书训练是个完整的工程。

文献记载,它由四个部分组成。

一个部分算是一个步骤,循此四步建下去,即可学有所成。

这四步是:
句读
要求学生分清书文的句读,即读通所读诗文。

所谓读通,首先要能认字,即认读,把字音读准;其次要掌握断句,即停顿;第三要能读通,即初步了解其字句的含义;第四要能读通顺,不能读起来疙疙瘩瘩。

评校
校是校雠、校正,即拿所读书文与其他版本进行对校,勘定正误。

评是评点、评说,即在校订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评定其是非正误和优劣长短。

中国古代有评点读书法,读者可将阅读感受,以及对所读书文从字句到内容的评价,写在字里行间、文前文后或者天头地角。

阮元这里的评即有评点之意。

扬州阮元家训

扬州阮元家训

扬州阮元家训阮元(779年-817年),字放翁,唐代文学家,扬州人。

他是中国文坛上一位有着重要地位的文学家,被誉为"唐代骚客第一"。

阮元的家训是他对后世子孙的教诲和期望,它不仅体现了阮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和人际关系有着深刻的影响。

家训的第一条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句话告诫后人,要以正确的道德标准来判断和行动,不要因为事情的大小而改变自己的原则。

无论是面对小事还是大事,我们都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做坏事,同时也要积极行善。

家训的第二条是“凡事畏其难者,何以成其易者”。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充满了各种困难和挑战。

只有勇敢面对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勇敢面对困难,不畏艰难,不怕失败,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

家训的第三条是“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这句话表达了阮元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

它告诫我们要有勇气和担当,敢于站出来维护正义,不畏强权,不怕压力。

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社会环境中,我们都应该保持正直和勇敢,不做违背良知的事情。

家训的第四条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这句话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忽视了真诚的友谊,追求物质的利益和表面的虚荣。

阮元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知己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我们应该珍惜真诚的友谊,与朋友共同分享喜怒哀乐,互相扶持,相互帮助。

家训的第五条是“知足者常乐,常乐者不老”。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满足于现有的生活和条件,不要过分追求物质的欲望。

只有心态满足,才能真正感到快乐和幸福。

不要过分追求外在的物质享受,而忽视了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家训的第六条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这句话鼓励我们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要轻易放弃。

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勇敢地去面对和努力去追求,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扬州阮元家训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泛的适用性,一直影响着后世。

阮元描写仪征的诗句

阮元描写仪征的诗句

阮元描写仪征的诗句阮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和诗人,他以其独特的文字描写风格而闻名于世。

其中,他的一些诗句描写了中国扬州仪征的美景和风土人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诗句描绘仪征的美景在阮元的诗作中,他对仪征的自然景色给予了高度赞美和细腻描绘。

例如他在《过仪征东岸》中写道:“征江一带险峻奇,百里迢迢欲何之。

青楼朱户相隔断,旗帜楼台相对时。

”通过这几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仪征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壮丽的江河景色。

他用“险峻奇”形容江河的险峻和独特之处,用“青楼朱户相隔断,旗帜楼台相对时”描绘了城市的繁华景象。

二、诗句描绘仪征的风土人情除了自然景色,阮元的诗句也描写了仪征的风土人情。

在《宿仪征》中,他写道:“画船摩梭碧水中,窗暖明炉翠帘风。

手把青松与白云,照在江山如画中。

”这几句诗展现了仪征的温馨和宁静。

他用“画船摩梭碧水中,窗暖明炉翠帘风”描绘了一个安静且美好的夜晚,而“手把青松与白云,照在江山如画中”则突出了仪征山水的秀丽景色。

三、诗句中的哲理与情感阮元的诗句中还融入了一些哲理和情感。

例如在《过仪征东岸》中,他写道:“一川烟草十里堤,荷花柳岸自流移。

日暮江湖归梦里,船载渔歌过白鸥。

”这几句诗通过描绘烟草、荷花和柳岸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仪征安宁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并且在“日暮江湖归梦里,船载渔歌过白鸥”中,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的讴歌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阮元的诗句描写了仪征的美景、风土人情以及蕴含的哲理与情感。

这些描写生动而细腻,使我们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这个古老城市的魅力。

这些诗句不仅具有文学上的价值,也对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城市文化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扬州阮元家训

扬州阮元家训

扬州阮元家训
摘要:
1.扬州阮元家训简介
2.阮元家训的内容及特点
3.阮元家训的价值观及教育意义
4.阮元家训的现实意义
正文:
1.扬州阮元家训简介
扬州阮元家训是一部清代的家训,作者是阮元,他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家、教育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这部家训是他写给自己家族子弟的,目的是为了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

2.阮元家训的内容及特点
阮元家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和睦邻里、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等。

特点是语言通俗易懂,道理深入浅出,实践性强,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3.阮元家训的价值观及教育意义
阮元家训传递了尊重、友爱、勤奋、向上的价值观,对于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它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有文化、有能力、有责任感的人,首先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4.阮元家训的现实意义
阮元家训虽然写于清代,但是它的价值观和教育理念仍然适用于现代社
会。

阮元最经典十句话

阮元最经典十句话

阮元最经典十句话嘿,你知道阮元吗?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呢!今天呀,我就来和你聊聊他最经典的十句话。

阮元的第一句话:“学术盛衰,当于百年前后论升降焉。

”哇哦,这话说得可真是有远见。

你想啊,学术这东西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河流一样,有时候奔腾汹涌,有时候平缓流淌。

在一百年的跨度里去看它的兴衰,就好像站在高山上俯瞰一条长长的河道,能清楚地看到哪里是低洼,哪里是高峰。

我有个朋友,他就研究历史学术的,他说阮元这句话就像是给他打开了一扇大门,让他知道要从长远的眼光去看待学术的发展。

以前他只盯着眼前的研究成果,可自从理解了这句话,他开始把研究放到更广阔的时间线里去,发现了好多以前没注意到的东西。

“讲学是非须实事,读书愚智在虚心。

”这是阮元的又一经典话。

读书的时候,你要是不虚心,就像一个杯子已经满了,还怎么往里倒水呢?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有个同学特别聪明,但是他很自负。

他看书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什么都懂,结果呢,很多知识都是一知半解。

阮元这句话就像是在提醒我们,不管你聪明还是愚笨,在读书这件事上,虚心才是关键。

讲学也是一样啊,要讲实事求是的东西,不能瞎忽悠。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讲座,那个讲师就在那夸夸其谈,说的东西一点根据都没有,那这讲学还有什么意义呢?这就违背了阮元这句话的真谛。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这话说得太实在了。

一个人要是没有好的品格,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在大海里只能随波逐流。

而读书呢,哪有不苦的?就像爬山,你想看到山顶的美景,就得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爬。

我有个邻居家的小孩,整天说要考个好大学,可是他读书一点都不努力。

他以为只要喊喊口号就行了,这怎么可能呢?阮元的这句话就像是给这些空想的人一个响亮的耳光,告诉他们要想有所成就,就得有真品格,下苦功夫。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哎呀,你看这话说得多好。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就像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总有一天会收获美好的果实。

而读书呢,那可是能提升自己,改变命运的好事。

扬州阮元家训

扬州阮元家训

扬州阮元家训
扬州阮元家训是明代扬州人阮元(1379-1454)所留下的家训,主要内容包括教导子孙如何为人处世、做人做事的原则和准则。

以下是扬州阮元家训的主要内容:
1. 谦虚谨慎:要时刻保持谦卑和谨慎的态度,不妄自菲薄,也不过分自大。

2. 诚实守信:要言行一致,说话要实事求是,做人要讲信用。

3. 恪守道义:要遵守社会公德,与人为善,尊敬长辈,孝敬父母。

4. 学习修身:要不断向上进取,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知识水平。

5. 克己奉公:要克制自己的私欲,以公共利益为重,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

6. 兼容并包:要对他人的不同意见和观点保持包容和开放的态度,不刻意排斥和争论。

7. 敬慎待人:要以礼待人,言行要恭敬,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益。

8. 自省反思:要时常反思自己的言行和行为举止,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

9. 忍辱负重:要有较强的忍耐力和承受苦难的能力,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不轻易放弃,顽强地坚持下去。

扬州阮元家训以简洁明了、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了为人处事之道,凸显了扬州人的务实、谦和、慎重的品质。

这些家训是阮元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对后人具有积极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清代文宗阮元

清代文宗阮元

清代文宗阮元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籍贯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

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

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阮元[1] 于高宗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年)出生于江苏扬州府城一个以文兼武的世家。

他的祖父阮堂武进士出身,官湖南参将,曾率军征苗,活捉苗人数千人。

父亲阮承信系国学生,修治《左氏春秋》,为古文大家。

母亲林氏也出身于仕宦之家,通晓诗书,有修养。

阮元5岁开始跟从母亲学字,6岁进私塾就学。

他的母亲对他偏重于文字的教育,他的父亲则令他通文义和立志向学。

阮承信熟读《资治通鉴》,对阮元讲"成败治乱,战阵谋略",并教他骑马和学射箭,并对他说"此儒者事,亦吾家事也",希望他文武兼备。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廿五岁的阮元中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次年授翰林院编修。

一年后因学识渊博,受高宗赏识升任少詹事,入值南书房、懋勤殿,迁任詹事。

1793年至1795年,提督山东学政,曾数游济南名泉,留下不少赞泉诗,写有《小沧浪笔谈》,杂记济南掌故风物等;广交山东及寓鲁金石学家,遍访山东金石文物,在山东巡抚毕沅(1730-1797)主持下,撰成《山左金石志》24卷,对山东乾嘉之际金石学的兴盛贡献颇巨。

后历任浙江学政,仁宗嘉庆三年(1798年)返京,任户部左侍郎,会试同考官,未几又赴浙江任巡抚,抚浙约十年。

在任期间,除吏治军政之外,又纠合浙江文人,编书撰述不辍。

嘉庆六年(1801年)在杭州建立诂经精舍,聘王昶授词章,孙星衍授经义,作育英才。

以嘉庆十年丧父,服除,任职兵部,又先后出为湖南、浙江巡抚。

清朝历史,为什么阮元经历清代三朝而不倒

清朝历史,为什么阮元经历清代三朝而不倒

清朝历史,为什么阮元经历清代三朝⽽不倒 清朝时期⾮常重要的⼀个⼤⾂,他历经乾隆爷、嘉庆帝、道光帝三朝皇帝,地位却屹⽴不倒,他就是阮元。

为什么他能经历清代三朝⽽屹⽴不倒呢?下⾯我们⼀起来看看吧! 阮元的家史 阮元的祖⽗阮⽟堂,字履庭,号琢庵,武进⼠出⾝。

以游击(略次于参将)的⾝份,随总督张⼴泗征苗。

民粮尽想投降,靠近营寨跪哭,阮⽟堂为此请总督准许苗民归降,总督怕苗民诈降,说:"若是诈降,你担当这个罪吗?"因此不准允。

阮⽟堂察觉苗民确实是诚⼼投降,愿以死罪承担责任。

第⼆⽇,总督以"朝降众发三炮,不背约逃避,才算真降"为由,对苗民发三炮,打死数⼗⼈,苗民惊恐⽽降。

后来⼜进剿横坡,活捉男⼥⽼幼⼏千⼈。

总督想要全部杀掉,阮⽟堂再三劝阻,总督不肯听从,不得已,于是请求说:“强壮能执兵器反抗的,可以杀,妇⼥及⼗六岁以下男⼦,务必免除⼀死。

”总督这才同意他的请求。

于是出营分别男⼥年纪,苗民环跪⽽哭,声⾳响彻⼭⾕,把强壮者杀掉,其它全部活了下来,给以⼝粮。

这是阮⽟堂的所做的积德之事,上天有好⽣之德,滥杀⼈是最不祥的事!⽽阮⽟堂能够以忠勇尽责的⼼征战,以仁爱不滥杀⽆辜的⼼处世,故以保存⼏千⽆辜苗⼈性命的阴德,感得上天赐福。

阮元的⽗亲阮承信,字得中,号湘圃。

他⼀⽣没有为官,也未参加考试。

奉⽗命,在扬州照顾祖母。

三⼗岁后,决意不求仕进,补国⼦⽣,闭户守贫,熟读诗书,娴习骑射。

有⼀次,他在渡⼝拾到⼀个布袋,打开⼀看,⾥⾯装的全是银⼦,还有⼀份官家⽂书在⾥⾯。

他⼼⾥想,这件事上关国家急务,下系丢银⼈的性命,必须等着还给失主。

在渡⼝等到傍晚,果然来了⼀个⼈,准备投⽔⾃杀。

⼀问正是丢银⼦的⼈。

那⼈哭着说:“丢了钱害了我⾃⼰,⼜连累了我的上级,不如我先死了吧!”阮湘圃连忙拿出布袋还给他,不告诉⾃⼰的姓名。

阮湘圃湖北有个⽼朋友的⼥⼉,因家⾥穷要卖到妓院⾥去。

讲定⾝价是⼆百两银⼦,⼥孩正在家哭闹要⾃杀。

扬州阮元家训

扬州阮元家训

扬州阮元家训摘要:一、家训背景1.阮元家庭背景2.家训产生的历史背景二、家训内容1.孝道至上2.尊重师长3.兄弟和睦4.谨言慎行5.勤奋学习6.节俭持家7.助人为乐三、家训影响1.对阮元家族的塑造2.对后世扬州阮氏家族的影响3.对社会风气的启示正文:扬州阮元家训,是清朝时期扬州阮元家族制定的家规家训。

阮元家族在清朝时期为官宦世家,家训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扬州阮元家训内容丰富,涵盖了家庭伦理、为人处世、学习、生活等方面,对阮元家族的塑造以及对后世扬州阮氏家族的影响深远。

首先,孝道至上。

阮元家训强调孝道为家庭伦理的核心,要求家族成员尊敬、孝敬父母,以孝道为先。

其次,尊重师长。

家训要求家族成员对待师长要恭恭敬敬,虚心向他们学习,以提高自己的品德和才能。

再次,兄弟和睦。

阮元家训强调兄弟之间要相互关爱、谦让,团结一心,共同维护家族的和谐。

此外,谨言慎行。

家训要求家族成员言行举止要有分寸,不说损害他人利益的话,不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

勤奋学习也是阮元家训的重要内容。

家训要求家族成员要珍惜时光,勤奋学习,以期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才。

节俭持家是扬州阮元家训的一个特点。

家训要求家族成员生活节俭,不奢侈浪费,以保持家族的长久繁荣。

最后,助人为乐。

阮元家训强调家族成员要关爱他人,助人为乐,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扬州阮元家训对阮元家族的塑造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家族成员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同时,家训对后世扬州阮氏家族的影响深远,成为他们为人处世、家庭伦理等方面的行为准则。

清代名臣阮元咏苍山的诗

清代名臣阮元咏苍山的诗

清代名臣阮元咏苍山的诗原文:《由石门渡洱海晚宿浑海卫》此邦真蕞尔,形胜睨西陲。

岂有珠还日,空闻凤集时。

人烟迷杜曲,秋意入菱陂。

一宿湾桥驿,回看落日迟。

一、衍生注释:1. “蕞尔”:形容小(多形容地区小)。

这里说这个地方很小。

2. “睨”:斜着眼睛看。

表示一种态度。

3. “珠还”:可能引用了合浦珠还的典故,原指东西失而复得,这里可能暗指当地失去的某些东西难以复得。

4. “凤集”:凤凰聚集,可能是说曾经有美好的景象。

5. “杜曲”:本是地名,这里可能泛指村庄之类有人烟的地方。

6. “菱陂”:长着菱角的池塘。

7. “湾桥驿”:一个驿站的名字。

二、赏析:这首诗开篇就点明这个地方很小,却在西边边陲有着独特的形胜之处。

诗人感叹没有那种失而复得的好运,只空听曾经美好的传说。

“人烟迷杜曲,秋意入菱陂”描写出一幅有人烟有秋意的画面,村庄在烟雾中,菱角池塘里满是秋意。

最后诗人宿在湾桥驿,回头看落日迟迟,有一种惆怅的感觉。

整体诗风比较平实,在描写当地景色和感慨中,透露出对这片土地的一种复杂情绪,有对现状的无奈,也有对往昔可能美好的怀念。

三、作者介绍:阮元,清代名臣。

他在经学、金石学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在为官方面也颇有建树。

他的诗作多反映他在各地为官时的所见所感,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他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政治影响力,在当时的文化和社会事务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运用片段:有一次我和朋友去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旅游。

那小山村就像阮元诗里写的“此邦真蕞尔”,小得可怜。

我们在村子里漫步,看到炊烟袅袅升起,那场景就像“人烟迷杜曲”。

我就跟朋友说:“你看,古代诗人阮元看到的景象大概也是这样吧,虽然地方小,但是有着独特的宁静。

”朋友说:“是啊,不过可没有什么珠还日的好运,咱们就是来体验这原始的小村风貌的。

”原文:《宿大理三日写怀》三塔矜高古,回思贞观年。

苍山韵风月,奇石吐云烟。

相在心胸里,凉生肘腋间。

天功人力代,海外竟无传。

一、衍生注释:1. “三塔”:大理的标志性建筑。

阮咸最有名的诗

阮咸最有名的诗

阮咸最有名的诗
阮咸是宋代有名的诗人,他的作品被誉为“梅花诗”的典范,最有名的诗就是他的《阮元》。

《阮元》由八十二首古诗构成,主要讲述的是他的家乡江苏海宁的景色,以及他对家乡的思念。

诗中描述了江苏海宁多种风情,如渔翁、渔舟、鱼猎、岸边林等,同时也夹带着对亲人的思念,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从《阮元》的诗句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那里的美好的记忆。

他在诗中描写了江苏海宁的特色,展现出当地的渔猎风光,真实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犯得生活。

《阮元》有句句意境深邃,有无限的艺术魅力。

诗里江水流淌,春花盛开,百鸟欢歌,彰显着这里的美丽景色、丰富客家文化,更有动人心弦的情思。

诗人传递出来的家乡思念慰藉着读者的心,帮助读者感悟到家的古老温暖,以及家乡的真实美丽。

《阮元》的诗是宋代古诗的典范,被用来作为古诗词教学的材料,也是研究宋诗的重要诗篇,在宋诗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宋代的一位有名的诗人,阮咸的《阮元》是他的代表作,由此可见他的文学天赋和创作能力。

他所创作的《阮元》,深厚灵动,有着独特的韵味,将其传世也是我们人类文化的一份宝贵财富。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年表
乾隆二十九年(甲申) 1764年 一岁 正月二十日,生于扬州西门白瓦巷。父阮承信,字得中,号湘圃。母林氏。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 1768年 五岁 母林氏始教识字。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 1769年 六岁 始就外傅,从三姑父贾天凝学。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 1771年 八岁 从师扬州名儒胡廷森。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 1772年 九岁 移居扬州弥陀寺巷。从师乔书酉。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 1778年 十五岁 始应童子试。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 1780年 十七岁 从师李晴山,
隆六十年(乙卯) 1795年 三十二岁 为王士祯书墓道碑。四月,所著《仪礼石经校勘记》刻成。八月,奉旨调任浙江学政。九月,毕沅为媒,聘孔璐华为阮元继室。十月二十三日,黄承吉、江藩、焦循、李斗在扬州虹桥净香园为阮元饯行,雨中泛游瘦西湖,奚冈绘《虹桥话旧图》记实。 是年,赵魏在阮元幕中助其校订《山左金石志》等。 嘉庆元年(丙辰) 1796年 三十三岁 正月,征刻《准海英灵集》,撰《小沧浪笔谈》。七月,修朱彝尊曝书亭。 是年,作《曹岳竹垞图卷题跋》。 嘉庆二年(丁巳) 1797年 三十四岁 正月,始修《经籍纂诂》。始撰《畴人传》。夏六月,《七经孟子考文》刻成。闰六月,纳妾谢氏。八月上巳,兰亭修禊,同人赋诗。 是年,摹刻天一阁拓北宋《石鼓文》,嵌于杭州府学明伦堂壁间。冬,《山左金石志》刻成。 嘉庆三年(戊午) 1798年 三十五岁 正月,修《淮海英灵集》成。四月,辑《两浙輶轩录》成。六月,《曾子十篇注释》撰成。刻《小琅嬛仙馆叙录书三种》。八月,补授兵部右侍郎,后又调补礼部右侍郎。《经籍纂诂》书成。 是年,作《乾嘉名人合书屏》。九月,解浙江学政任入都觐见,途经苏州,王昶邀其游虎丘。 嘉庆四年(己未) 1799年 三十六岁 正月,兼兵部左侍郎。三月,调户部左侍郎。充经筵讲官。充己未科会试副总裁,总裁朱王圭属阮元一人批阅文策,论者谓得士如鸿博科,计209人,张惠言、陈寿祺、王引之、姚文田等均是此科所得。六月,《广陵诗事》撰成。七月,兼礼部左侍郎。九月,兼管国子监算学。十月,《畴人传》成。奉署浙江巡抚,成亲王永瑆、大学士刘墉等有诗文送行。十二月,《经籍纂诂》刻成,钱大昕、王引之作序。冬,为张叔未作《行书项圣谟题画诗轴》,洒金笺。 嘉庆五年(庚申) 1800年 三十七岁 正月,奉谕实授浙江巡抚。四月,书《大禹陵庙碑》,隶书。六月,《定香亭笔谈》刻成。十一月,立阮氏宗祠于扬州公道桥旧里,亲书楹联三副,一为“鲁浙试文章,杜绝院棚关节;江湖种芦稻,筹开祭赡章程”,二为“文秉枢衡;武承嗣荫”,三为“恩传三锡;家衍千名”。是年,作《隶书屏》 是年,作《筹海诗册》。 嘉庆六年(辛酉) 1801年 三十八岁 正月,立诂经精舍,延请王昶、孙星衍主讲。陈鸿寿、张鉴均为讲学之士。《两浙防护录》撰成。四月,《经籍纂诂补遗》撰成。五月初九日,夫人生子阮凯。十二月二十七日,妾谢氏生子阮福。是年,《广陵十五岁就中了进士
,做官时提倡学术,在浙江完成《经籍纂诂》、在江西完成《十三经注疏》、在两广完成《皇清经解》。 阮元认为“圣贤之道存于经,经非训诂不明”,“古今义理之学,必自训诂始”,这是很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阮元八十六岁时死去,他在提倡学术的影响上,既深且久。在浙江立诂经精舍,有教室五十间之多;在广东立学海堂,也是有名的学术重镇。 《四库全书》在开馆编书抄书的时候,曾由清朝乾隆皇帝下令,叫各省于半年内搜罗书籍集中中央,当时光浙江一省,就送上四千五百二十三部书。阮元比纪昀小四十岁。在纪昀死后,他在浙江,又陆续搜集《四库全书》没收的书一百七十五部,写成了《揅经室经进书隶》(也叫《四库未收书提要》、也叫《四库未收书目提要》)五卷,以补《四库全书》的不足。他这部未收书提要,原未分类,后经傅以礼于一八八二年加以重编、补正,成为四库提要后第一名著。 阮元提倡朴学,曾在杭州创“诂经精舍”,在广州创“学海堂”,培植、罗致学者编书。他精研《文选》之学,曾作《文言说》,提出“以用韵比偶之法,错综其言”,方可以称“文”;散体文的“单行之语”,乃是“直言之言,论难之语”,不得名为“文”。实际上是鼓吹骈文。其同里后学刘师培宣扬其说,章炳麟则斥为“反覆自陷,可谓大惑不解者”(《国故论衡·文学总略》)。阮元所作碑铭记传、论说考据等散体文,以及骈文如《学海堂集序》等都写得渊懿闲雅,有深纯自得之概。诗多纪游题咏之作,写得工整清丽,但缺少现实意义。他的诗文都表现一种学者兼达官的华贵气派。 阮元在经籍训诂之外,还研究天文、历算、地理等学,著述颇丰。有《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经籍纂诂》、《畴人传》以及《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等书;创编《国史·儒林、文苑》传;诗文集为《擎经室集》,包括文集4编29卷,诗集12卷,续集11卷,外集5卷。另外,还有《诂经精舍文集》14卷。
即寓其家。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 1781年 十八岁 移居扬州古家巷。母林氏卒(1735年生,45岁)。 乾隆四十七年(壬寅) 1782年 十九岁 始究心于经学。始与淩廷堪为益友。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 1783年 二十岁 中秀才,为仪征县学第四名。迁居扬州罗湾。娶妻江氏。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 1784年 二十一岁 七月,淩廷堪将游京师,阮元放船扬州保障湖,于蜀冈之酒肆为其饯行。淩廷堪入京上书翁方纲举荐阮元。 乾隆五十年(乙巳) 1785年 二十二岁 科试一等第一名,补廪膳生员。江苏学政谢墉惊赏曰:“余前任在江苏得汪中,此次得阮某矣。” 乾隆五十一年(丙午) 1786年 二十三岁 二月,随谢墉出试镇江、金坛等地助阅卷事,后在太仓结识钱大昕、李赓芸。九月,乡试揭晓,中式第八名。十月入京,结识王念孙、任大椿、邵晋涵。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 1787年 二十四岁 会试下第,留馆京师。著《考工记车制图解》成。女阮荃生。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 1789年 二十六岁 会试中式第二十八名。主考官为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王杰,礼部右侍郎铁保,工部右侍郎管干珍。殿试二甲第三名,赐进士出身。朝考钦取第九名,改翰林院庶吉士。庶吉士大教习为大学士和珅、吏部尚书彭文勤。充万寿盛典纂修官、国史馆武英殿纂修官。 乾隆五十五年(庚戌) 1790年 二十七岁 散馆,钦取一等第一名,授翰林院编修。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 1791年 二十八岁 大考翰詹,乾隆亲擢一等第一名。升少詹事,奉旨南书房行走。修《石渠宝笈续编》。充《石经》校勘官。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 1792年 二十九岁 女阮荃卒。妻江氏卒,族子阮常生过继为长子成服。作《王守仁手札册题跋》。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 1793年 三十岁 《石渠宝笈续编》成。纳妾刘氏。七月二十三日,奉旨出任山东学政,送别前任学政翁方纲于石帆亭,在交接时翁方纲嘱其访拓《琅邪台秦篆》。《石渠宝笈续编序》,隶书。十月,按试曲阜,黄易访得《熹平残碑》,为其题跋。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 1794年 三十一岁 甲寅恩科乡试,礼部侍郎铁保为山东考官,抵济南,阮元与之相谈甚欢。于学署池上署积古斋,得诸拓本三百余件,较之《关中金石志》、《中州金石志》多至三倍。命青州廪膳生员段松苓访碑于各岳镇。始修《山左金石志》,与山东巡抚毕沅共商编纂事。 是年,寻得琅邪台刻石,拓后分赠翁方纲、孙星衍、钱大昕等人。 是年,书《古体诗》 乾
人物生平
阮元于高宗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出生于江苏扬州府城一个以文兼武的世家。他的祖父阮堂武进士出身,官湖南参将,曾率军征苗,活捉苗人数千人。父亲阮承信系国学生,修治《左氏春秋》,为古文大家。母亲林氏也出身于士宦之家,通晓诗书,有修养。 阮元5岁开始跟从母亲学字,6岁进私塾就学。他的母亲对他偏重于文字的教育,他的父亲则令他通文义和立志向学。阮承信熟读《资治通鉴》,对阮元讲“成败治乱,战阵谋略”,并教他骑马和学射箭,并对他说“此儒者事,亦吾家事也”,希望他文武兼备。 乾隆五十四年(1789)廿五岁的阮元中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次年授翰林院编修。一年后因学识渊博,受高宗赏识升任少詹事,入值南书房、懋勤殿,迁任詹事。1793年至1795年,提督山东学政,曾数游济南名泉,留下不少赞泉诗,写有《小沧浪笔谈》,杂记济南掌故风物等;广交山东及寓鲁金石学家,遍访山东金石文物,在毕沅主持下,撰成《山左金石志》24卷,对山东乾嘉之际金石学的兴盛贡献颇巨。后历任浙江学政,仁宗嘉庆三年(1798)返京,任户部左侍郎,会试同考官,未几又赴浙江任巡抚,抚浙约十年。在任期间,除吏治军政之外,又纠合浙江文人,编书撰述不辍。嘉庆六年(180阮元1)在杭州建立诂经精舍,聘王昶授词章,孙星衍授经义,作育英才。以嘉庆十年丧父,服除,任职兵部,又先后出为湖南、浙江巡抚。在浙江巡抚任上,政绩颇多,其最大的功劳就是平定海盗。 嘉庆十九年(1813)调江西巡抚,因捕治逆匪胡秉耀有功,加太子少保,赐花翎。嘉庆二十一年(1815)调河南,升湖广总督。任期内修武昌江堤,建江陵范家堤、沔阳龙王庙石闸。嘉庆二十二年(1816年)调两广总督。在粤期间,建议禁鸦片,对英商采用较严厉的政策并上书嘉庆帝,认为“宜镇之以威,不可尽以德绥”。嘉庆廿五年(1820)在粤创立学海堂书院。道光元年(1821)阮元兼任粤海关监督。当时来往中国的外国船只常常挟带鸦片入境,阮元对敢于经售鸦片者予以严办。 道光六年(1826)迁云贵总督,一方面罢免贪官污吏,加强对盐税的征收和管理;另一方面,组织偏远地区的百姓开荒种地,防御蛮族的进攻。道光十五年(1835年)召阮元回朝,拜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刑部,调兵部。道光十八年(1838)因老病致仕,返扬州定居,道光帝许之,给半俸,临行加太子太保衔。 道光二十九年(1849)卒于扬州康山私宅,谥“文达”,享寿八十六岁。入祠乡贤禂、浙江名宦祠。
朱朗斋、陈鸿寿共同为阮元刊刻《两浙輶轩录》。 是年,段玉裁在阮元幕中,主定《十三经校勘记》。 嘉庆七年(壬戌) 1802年 三十九岁 正月,《浙江图考》撰成。刻《诂经精舍文集》。纳妾唐氏。三月,《宋王复斋钟鼎款识》摹刻成。隶书考释、题跋。七月,夫人生女阮安。九月,置西汉定陶鼎于镇江焦山。十一月,撰集《皇清碑版录》。凉秋月,书《砚铭》,隶书89字,首句为“自有天然砚,山林景可嘉。”——广东省博物馆藏。 嘉庆八年(癸亥) 1803年 四十岁 正月,立宁海安澜书院。二月,为朱珪刻《知足斋集》。(阮元曾先后为钱辛楣、谢东壁、张皋闻、汪容甫、钱溉亭、刘端临、凌仲子、焦里堂等学者刻书数十种。)八月,子阮凯卒(1801年生,3岁)。 是年,作《奚冈弢光庵设色花卉合卷题跋》。 嘉庆九年(甲子) 1804年 四十一岁 正月,修《海塘志》成。五月,在杭州“苏公祠”边建“白公祠”,屠倬即席赋诗呈阮元,阮元书“白苏二公祠”匾额,并书联“但有人家有遗爱;曾将诗句结风流。”春,为山民待诏翰林作《行书七言联》。联为“叙出玉台徐孝穆,吟成渔具陆天随。”五月,刘氏生子阮祜。八月,《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刻成。九月,在扬州旧城文选楼北兴仁街建阮氏家庙,书《扬州阮氏家庙碑》九月,作《嘉禾图跋》。初冬,为郑乡年兄作《王学浩滦水联吟图卷题跋》,行书,二十六行。 是年,为平原作《行书轴》,纸本。 嘉庆十年(乙丑) 1805年 四十二岁 正月,嘱元和何元锡修《两浙金石志》成,此稿后在粤删刻。 闰六月二十五日,父阮承信卒于浙江官署(1734年生,72岁),阮元解职归扬州三年。(《阮公湘圃暨妻林太夫人合葬墓志铭》为孙星衍撰、梁山舟书。)七月初二日,孔夫人生子阮祎,后改名孔厚。 十二月,隋文选楼在扬州落成,《揅经室集》有《扬州隋文选楼记》。两江总督铁保为书“隋文选楼”石额,今存扬州高旻寺中。伊秉绶为书漆联“七录旧家宗塾;六朝古巷选楼”。 是年,伊秉绶为扬州府知府,与阮元颇多交往。(《揅经室四集》诗卷十《伊墨卿太守由闽赴都过南昌赋别》诗中有句:“洪都三日住,淮海十年情。”有自注云:“嘉庆乙丑,余丁忧回扬州,时墨卿同年为扬州太守,旋以忧去官。”) 是年,《天发神谶碑》毁于火。 嘉庆十一年(丙寅) 1806年 四十三岁 因阮氏墓庐在“雷塘”,始署“雷塘庵主”,并自刻“雷塘庵主”小印。 四月,重修《皇清碑版录》。六月,扬州太守伊秉绶嘱重刻石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