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茅 亭
竹亭
1) 按功能分 休憩遮阳遮雨——传统亭,现代 亭; 观赏游览——传统亭,现代亭; 纪念,文物古迹——纪念亭,碑 亭; 交通,集散组织人流——站亭, 路亭; 骑水——廊亭,桥亭; 倚水——楼台水亭; 综合——多功能组合亭。
不仅限于停集、休憩
一般而言,亭子体量不大,具有相对 独立而且完整的形象,既可以满足点景观 景的需要,又具有供人休息,纳凉避暑的 能,所以无论在传统的古典园林中,或是 现代新兴的环境景观中,均能见到各式各 样亭。 亭的布局位置十分灵活,不受整体格局 所限,可独立设置,也可依附其他建筑物, 更可结合山石、水体等,充分利用各种奇特 的地理基址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意境
屋顶形式
各种攒尖顶:方攒尖、圆攒尖、六角攒尖、八角攒尖,
重檐亭 由两层或两层以上屋檐所组成的 亭子称为“重檐亭” 。
重檐屋顶
歇山式屋顶
亭的屋顶形态在我国园林建筑中有南北之分,南式亭(包 括江南园林或岭南园林)的屋角一般起翘高,显得轻盈秀美, 北式亭的屋顶厚重、平缓,显得端庄气派。总之,亭的屋 顶不仅能够把作为中国古典建筑特征之一的屋顶形式全部包 括在其中,而且还创造了一些为其他类型建筑所罕见的异性 屋顶。
亭的结构形式与构造大多比较简单。 亭体不大,用料较少,施工上也比较方 便。过去筑亭,通常以木构瓦顶为主, 现在多用钢筋混凝土建构,也有用预制 构件与竹、石等地方材料的,经济便利。 亭子所占地盘不大,小的仅几平方米, 因此建造起来比较自由灵活
石亭
2.5亭的分类与材料形式
亭适于用各种材料建造,由于用材的 不同,不但在造型形象上各具千秋,而且 还表现出亭的不同个性。亭的造型形象, 按照不同材料建造可分为不同形式的亭子, 其功能也不尽相同。 按其材料建造不同,古代的亭子可分为 木亭、石亭(庐山秀峰的石亭)、碑亭、茅 亭、竹亭和铜亭,其中石亭是我国现存最早 的亭。
上海豫园中的亭
二、亭的选址、形式及功能
目录
一、亭的选址多样性 二、平面布局形式 三、结构形式 四、屋顶的类型 五、功能分类与材料形式
2.1选址
亭,在古时候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亭者,停 也。人所停集也。”(《释名》)园中之亭,应当是自 然山水或村镇路边之亭的“再现”。水乡山村,道旁 多设亭,供行人歇脚,有半山亭、路亭、半江亭等, 由于园林作为艺术是仿自然的,所以许多园林都设亭。 亭的设置,主要应考虑位置的选择和亭本身造型,亭 的形式,是方是圆,是攒尖顶还是硬山顶,都必须依 据基址的形式和环境景观的特征来决定,在我国园林 中,亭的设置是与周围环境相配合的。因此,无论是 建在园林中的亭,还是建筑于街肆的亭,其位置的选 择,都由“景”来决定,“因景而成,得景随形”。
亭的布局位置十分灵活,不受整体格局所限,可独立设 置,也可依附其他建筑物,更可结合山石、水体等,充分利 用各种奇特的地理基址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意境
亭的选址
在我国,亭的选址多 样。 1 ) 山上建亭,尤其 在山巅、山脊,有利于 眺望,视野开阔;崖旁 建亭,有的亭子甚至建 立在崖壁上,这样既增 加了景观的魅力,同时 又造成飘渺虚幻的景观 气氛;除山顶建亭外, 还常于山腰建亭。山腰 设亭通常选择突出地段, 使景亭不致被树木等其 他景物遮挡住,即便于 人们在亭中眺望山上、 山下的景色,又能使亭 醒目突出,成为其他空 间的对景。
出现在唐代园林中—自雨亭,将水引上屋顶,就会有水流飞溅而下, 犹如瀑布。
宋元时期
亭的建造已经运用“ 对景、借景”等手法 ,往往把亭和人工山 池结合。伴随着文学 诗词绘画艺术的发展 ,人们对自然美的认 识纳入到建亭的构思 之中,开始寻求寓情 于物的人工景观组织
初建于元代的放鹤亭
桥亭有关桥亭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洛阳的苗师园中亦记有:“ 池中有桥与轩相对,桥上又建有亭”
3)有五种位置选择,接近地面, 亭一面、二面或三面临水,或位于 水面之上,用桥和堤相连,或建于 岛上,四面环水,或以亭基为驳岸, 或建于桥上;
3)有五种位置选择,接近地面, 亭一面、二面或三面临水,或位于 水面之上,用桥和堤相连,或建于 岛上,四面环水,或以亭基为驳岸, 或建于桥上; 4) 平地建亭,一般建于路旁的林 荫之间,或街巷的民宅一侧; 5) 亭还常常建于交叉路口和 道路的转折处,提供休息,标示 道路,提高兴致和丰富景观的作 用。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亭
组长: 组员:
一、亭发展历程
实用亭
商周
汉代以前
魏晋南北朝时期
观赏亭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汉代以前的亭
中国记载出现的最早的亭可以追溯到商周苑囿中出现供帝王停 歇的高台,《批文切字集》曰:“有上盖的高台”,这种高台 可以算是亭的雏形。
汉代以前的亭的建筑形象与魏晋南北朝以后的也有很大的差 异,汉以前的亭,大致是一种目标显著,四面临空,便于登 高 眺望的较高建筑物
1)正多边 形
正多边形尤以正方 形平面是几何形中 最严谨,规整,轴 线布局明确的图形。 常见多为三,四, 五,六,八角形亭。
2)长方形 亭
平面长阔比多接近 于黄金分割1:1.6, 由于亭同殿,阁, 厅堂不同,其体量 小巧,常可见其全 貌,比例若过于狭 长就不具有美感的 基本条件了。同时 平面为长方形的亭 多用面阔为三间, 三间四步架。
三、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亭
目录
3.1 欣赏苏州园林中的亭 3.2 中国古典园林中亭建筑的美学意趣
苏州园林的简短介绍
苏州园林是对中国江苏省苏州山水园林建筑的统称。苏 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代表了中国私家园 林的风格和艺术水平,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理所当然被 联合国列为人类与自然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善于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幻多端的景致, 结构上以小巧玲珑取胜。网师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统 称“苏州四大名园”,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 江南”之誉。
2.2平面布局形式
亭的平面形态是中国古典建筑平面形式的集锦, 一般建筑中以常见的简单的几何形态为多,还经常运 用两种以上的几何形态组合,如方胜亭,双环亭等 亭的平面形式随地形、环境以及功能要求的不同 而灵活运用,如拙政园中部的雪香云蔚亭建于人工土山 上,因山形扁平,故采取 长方形平面; 该园西部 的扇面亭,因位于池岸向 外凸起处,故采用扇形平 面,既配合了环境,又取得 了更开阔的视野。
点击添加文本
临水建亭
2) 临水建亭,借助水的特性创造环 境气氛,成为观赏水面景色的最佳地 点,临水建亭不但丰富了水面景观, 更为人们创造了独特的休息和欣赏水 面景色的空间。临水建亭,越是靠近 水面,景观画面以及赏景感受就越好。 临水建亭多三面临水或四面环水。如 果庭园水体面积不大,水中设亭应注 意避免亭处于水面中心的位置,否则 会使水面空间显得局促死板,影响整 个水面空间的景观效果 3)有五种位置选择,接近地面, 亭一面、二面或三面临水,或位于 水面之上,用桥和堤相连,或建于 岛上,四面环水,或以亭基为驳岸, 或建于桥上;
雪香云蔚亭

雪香云蔚亭位于远香堂北面 土山上,因山形扁平,故采 取长方形平面。 雪香指梅花香,云蔚指四周 花木繁盛。柱子上挂有文征 明所书“蝉噪林愈静,鸟鸣 山更幽”的对联;题额“山 花野鸟之间”为元代倪云林 (倪瓒)所书。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开。——雪香 云蔚亭(拙政园)
与谁同坐轩(扇亭)
• • 苏东坡:“与谁同坐,明月,清 风,我”。 扇亭的来历有一段故事。拙政园 西部旧名“补园”,为张履谦购 得,悉心重建后所命名。张履谦 因经营盐场而发家,但是祖先是 制扇起家的,建一扇亭以示不忘 祖先之业。
笠亭
在扇亭后的土山上还有一小亭, 称“笠亭”。“笠”即箬帽,亭作 浑圆形,顶部坡度较平缓,恰如一 顶箬帽,掩映于枝繁叶茂的草树中, 摒弃了一切装饰,朴素无华。扇亭 因为顶、窗、门皆为扇形而得名, 笠亭则因为象渔家的斗笠。这样的 两个亭真的不足为奇,但是巧就巧 在二者的搭配
荷风四面亭
• 荷风四面亭,亭名因荷而 得,坐落在园中部池中小 岛,四面皆水,莲花亭亭 净植,岸边柳枝婆娑。 • 亭单檐六角,四面通透, 亭中有抱柱联:“四壁荷 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 山。”春柳轻,夏荷艳, 秋水明,冬山静,荷风四 面亭不仅最宜夏暑,而且 四季皆宜。若从高处俯瞰 荷风四面亭,但见亭出水 面,飞檐出挑,红柱挺拔 ,基座玉白,分明是满塘 荷花怀抱着的一颗光灿灿 的明珠。
隋唐以后的亭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统治者自相残杀, 人们更追求返璞归真,把自然视为至善至美这 成为造园艺术发展的推动力。随着园林艺术的 发展,亭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逐渐出现了供 游览观赏的亭。 隋唐以后:亭成为了园林中必不可少的建筑物 ,此时亭无论在造型,形式,用材都发展的比较 成熟。平面突破了四角方形,出现了六角,八角 亭和圆亭。屋顶的也出现了攒尖,庑殿,歇山等 形式,在建材上也采用木,石,茅草,竹等
4) 平地建亭,一般建于路旁的林 荫之间,或街巷的民宅一侧;
临水建亭
临水建亭一般情况下在小水面建亭宜低邻水面,以细察涟漪;而在大水面 ,碧波坦荡,亭宜建在临水高台或较高的石亟上,以观远山近水,舒展胸 怀,各有其妙。临水建亭有一边临水、多边临水或完全伸入水中,四周被 水环绕等多种形式,在小岛上、湖心台基上和岸边石矾上都是临水建亭之 所。在桥上建亭,更使水面景色锦上添花,并增加水面空间层次,如扬卅 瘦西湖上的五亭桥。
屋顶的类型
亭的屋顶形式是中国古典建筑屋顶形式的荟萃, 为数最多的是各种攒尖顶:方攒尖、圆攒尖、六角攒 尖、八角攒尖等, 还有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十字脊,也有用盔顶的, 在四角攒尖顶的上部做成层层叠起的盔顶,但以攒尖 顶为主, 还有一些特殊的屋顶形式,如组合形式的勾连搭、 抱厦、重檐和三重檐屋顶等。屋顶层数多以单檐为主, 重檐较少,三重檐更罕见。
亚洲第一廊桥之称的“重庆黔江风雨廊桥”,桥上建有塔亭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是中国园林发 展的最后兴盛时期,在重视 亭造型本身的同时,也非常 注重对于亭的位置选择及与 其他建筑的关系。 由于文人,和画家加入 到亭的意境和文化内涵方面 的创造,人们运用各种手段 ,寓情于景,移情入境,把 主观的情感融入到筑亭中。 所以明清时期的造园活动, 在建筑的艺术和技术两个方 面都已经达到十分成熟而又 趋于完善的境地,进入中国 古典亭发展的鼎盛时期
别有洞天
别有洞天是中部和西部之间的 界墙,伸出的半亭。由于中、 西两部分曾经分为两家,中国 古典园林中借“别有洞天”营 造“转”空间的造景手法 。
别有洞天
倚虹亭

倚虹亭 在复廊西面的直廊上 ,坐东朝西,身后长廊迤逦, 面前水木旷远,是进入中花园 后一个极好的观赏点。亭右是 内,中间开阔的池水,曲桥分 割水面。盛夏,满池的荷花红 裳翠盖,一片江南风情。属于 半亭。 倚虹亭是与走廊联系的半亭, 依墙而建

沧浪亭

沧浪亭主要景区以山林为核心,四周环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长廊又利用 园外的水画,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 、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园中山上石径盘旋,古树葱茏,箬竹被覆, 藤萝蔓挂,野卉丛生,朴素自然,景色苍润如真山野林。
塔影亭
若将整个西园比作一首旋律优 美的乐曲,那么塔影亭 就是最后一 节音符。嘎然而止的乐曲让人觉得 突兀,而此处有了塔影亭则组成了 完整的乐章。更妙的是,不光有亭, 还有影,就如曲终余韵不绝,让人 回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组合亭
异型亭
圆形亭
·
2.3结构形式
宝顶式样也颇多。亭的构造随平面立面而定。 单檐方亭通常为四柱或十二柱,六角亭为六柱,八 角亭为八柱;重檐方亭可多至十六柱,六角、八角 亭的柱数为单檐加倍。方亭柱高,按亭面阔的十分 之八,柱径按柱高的十分之一;六角亭柱高按面宽 的十分之十五;八角亭柱高可占面宽的十分之十六。 柱间多不设门窗,柱间下部设半墙或平栏,半墙高 约五十厘米,上敷坐槛或鹅颈椅,用以坐憩,上部 悬挂落
古陶文
亭石画相
汉代以前亭功能
1.设于城内和城厢的都亭 Ⅰ作为标志性建筑 2.设于城门的门亭 3.汉代市场的标志性建筑旗亭 4.街亭,市亭等 Ⅱ交通干道的亭包括邮亭,驿亭,兼有驿站和旅社的作用 Ⅲ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为防御敌人,在边境上设亭,置亭长
Ⅳ秦汉时期,在乡村十里设一亭,置亭长,管治安,理明 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