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证据的分类

合集下载

审计证据概述40页PPT

审计证据概述40页PPT
❖重要性 —— 证据的有用性
例题
审计人员在进行询问时,要即时笔录并要求被询问 人签字。这是表明审计证据的( B)
A、充分性
B、合法性
C、客观性
D、重要性
证实固定资产期末金额应取得结账日前后的证据这是表明
审计证据的( )。
B
A、客观性
B、时间性
C、重要性
D、充分性
下列有关审计证据充分性、适当性的表述中,正确 的有(ABCD)
❖ 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应与审计目标相关联。 ❖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要能如实反映经济活动
的客观事实。
(二)审计证据的基本特征——适当性
相关性
➢审计人员只能利用与审计目标相关联的审计证据来证明 或否定被审计单位所认定的会计事项。
➢举例: 为证明存货是否存在:存货监盘
(二)审计证据的基本特征——适当性
第五节 审计证据
审计的步骤
准则
起点
编制计划
实施审计
取证
处理
决定
报告
底稿
依据
第五节 审计证据
一、审计证据的涵义及作用
❖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采用 各种方法和技术、依照法定程序所取得的,能 够反映被审事项事实真相的各种证明文件和资 料。
二、审计证据的特征 (7个)
基本特征
★充分性(数量特征) ★适当性(质量特征)
项目乙方案 现金
报告金额 700
甲方案重要性 乙方案重要性
水平(1%)
水平
7
2
应收账款
2100
21
26
存货
4200
42
70
固定资产
7000
70

审计证据的种类和特征是怎样的

审计证据的种类和特征是怎样的

试论死者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杨世增【摘要】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自然人生前享有人格权,但自然人死后其人格利益是否需要保护和如何保护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此学界观点不一。

目前,我国对于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还很不完善,本文对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理论基础、法律依据及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对死者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立法建议。

%China's Civil Law provides that the civil rights of citizen's ability begins at birth and ends at died.A natural person alive to enjoy the right of personality,but when he died,if we need and how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his personality is an theoretic【期刊名称】《行政与法》【年(卷),期】2011(000)007【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民事权利能力;死者人格利益;民法保护【作者】杨世增【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23.8社会属性是人最重要的属性,人格权作为人的社会属性的重要体现,是人固有的基本权利。

人在社会中生存,其生前必然享有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信用权等人格权利。

但是,人一旦死亡,其民事主体资格则随之消灭,生前享有的人格利益是否应受到法律保护的问题以及如何保护,随着近年来有关侵害死者利益案件的不断出现,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问题。

人格权,指民事主体专属享有,以人格利益为客体,为维护其独立所必备的固有权利,分为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

[1](p14)一般人格权,“即关于人的价值与尊严的权利,本质上是一种母权,衍生出个别人格权”。

中级审计师考试知识点《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证据

中级审计师考试知识点《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证据

中级审计师考试知识点《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证据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及作用含义: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获取的能够为审计结论提供合理基础的全部事实,包括审计人员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和对确定的审计事项实行审查所获取的证据。

作用:在审计工作中,确立审计目标,然后围绕审计目标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使用审计方法取得具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以审计证据证实审计目标,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或做出审计决定。

1.审计证据是评价审计事项的事实根据2.审计证据是形成审计意见或做出审计决定的基础二、审计证据的分类(结合案例分析题)(一)审计证据按其形式不同分类审计人员所取得的审计证据能够按其外形特征分为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视听或电子证据、鉴定和勘验证据和环境证据。

1.实物证据实物证据通常包括固定资产、存货、有价证券和现金等。

实物证据是通过实际观察或盘点取得的,用以确定实物资产的存有性。

但资产的所有权归属、资产的质量和分类还需要取得其他的审计证据。

2.书面证据书面证据往往是审计证据中的主要部分,数量多、来源广。

3.口头证据在取得口头证据时,应将其转换成书面记录,并取得提供证据者的签字盖章。

一般情况下,口头证据需要得到其他相对应证据的支持。

4.视听或电子证据随着科学技术和审计技术方法的发展,此类证据将成为经常使用的审计证据。

5.鉴定和勘验证据鉴定和勘验证据是指因特殊需要审计机关指派或聘请专门人员对某些审计事项实行鉴定而产生的证据(例如票据真伪)。

这种证据实际上是书面证据的特殊形式。

6.环境证据环境证据一般不作为主要证据,但它能够协助审计人员了解被审计单位和审计事项所处的环境。

(如:经济形式、地理位置、管理状况)(二)审计证据按其来源不同分类审计证据按其来源不同分为亲历证据、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

1.亲历证据亲历证据是指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工作时亲眼目击、亲自参加或亲自动手取得的证据。

例如,审计人员监督财产物资盘点。

第五章 审计证据

第五章 审计证据
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有关书面资料进行审查、 阅读来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通常包括对 凭证、账簿、报表及其他资料的审阅。
2020/4/28
30
二、审计取证方法
(1)、会计凭证的审阅: A:外表形式的审阅
对原始凭证的审阅要注意以下几点:
凭证的取得是否合法 是否有凭证制作单位的名称 凭证是否连续编号 各项目是否填制齐全 有无加盖签发单位公章和经手人的签字
(2)书面证据: 是通过审查各种书面记录所获取的证据。
书面证据的最初存在形式包括与审计有关的各 种原始凭证、会计记录、各种会计记录、文件、 合同、通知书、报告及函件。
书面证据是审计证据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最基 本的审计证据。
2020/4/28
5
一、审计证据的种类与特征
优点:
能证实相关资产的所有权 能证实相关资产计价的合理性
2020/4/28
26
一、审计证据的种类与特征
3、客观全面原则
在审计职责范围内,从客观实际出发收集证据,
不夸大、不缩小、不先入为主,对被审计调查对象 不采取威胁、诱导等方式收集证据。
在审计底稿等问题的综合分析利用方面,必须以记 录事实为主。
对来信反映的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收集证据,从 证据上应能看出问题是否属实,定性是否准确,出 入在什么地方,该问题的性质及危害程度。
2020/4/28
8
一、审计证据的种类与特征
对方当事人没人提出反驳或反驳理由不成立(关 联性)
因此,视听电子证据有如下特点: 肉眼不能观察,必须以专用设备才能阅读或观看 很容易被修改或复制,且不留下任何痕迹。
2020/4/28
9
一、审计证据的种类与特征
(4)口头证据(也称言词证据) 是有关人员以审计人员的提问进行口头答复所 形成的证据。 由于口头证据常常带有被询问者的个人感情色 彩或者偏见,因此,其证明力较小,本身不足 以证明事情的真相。但可以发现一些重要线索, 从而有利于确定下一步审计重点与方向。

第四章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第四章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答案】B 【解析】选项B不恰当。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 息本身并不足以提供充分的审计证据作为 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注册会 计师还应当获取用作审计证据的其他信息。
二、审计证据的特征 (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1.审计证据充分性含义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 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如:从200个样本中 获取的证据比从100个样本中获取的证据更充分。 2.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的因素 (1)受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影响,若评估 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 (2)受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质量的影响,若审计证 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实物证据
书面证据 按审计证据的表现形态分类 口头证据 环境证据
实物证据,是根据实物的外部特征和内含性能来证
明事物真相的各种财产物资。 实物证据它的证明力
最强。
真正所获取的实物证据指的是记录的内容是实物的
那些的证据。
实物证据能不能证明价值?实物证据能不能证明所
有权?
书面证据,是以书面文字记载的内容来证明被审
会计记录中的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关系: 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包含的信息和 其他信息共同构成了审计证据,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没有前者,审计工作将无法进行;如果没有 后者将无法识别重大错报风险。只有将两者结合 在一起,才能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为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合理基础。
【例题· 单选题】审计证据包括会计记录和其 他信息,以下对审计证据的理解中,不恰 当的是( )。 A.注册会计师仅仅依靠会计记录不能有效形 成结论,还应当获取其他信息 B.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是注册会计师对财 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 C.如果会计记录是电子数据,注册会计师必 须对生成这些信息所依赖的内部控制予以 充分关注 D.注册会计师将会计记录和其他信息两者结 合在一起,才能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 低水平,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合理基础

简述审计证据的含义及分类

简述审计证据的含义及分类

简述审计证据的含义及分类审计证据是指审核人通过收集和评估相关信息,用于支持对财务报表的评价和审计意见的依据。

审计证据是审计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用于判断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并判断是否存在重大错误或欺诈行为。

审计证据的分类有四种:计算、来源、关联和效力。

计算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质量和选择的程度。

数量是指收集的证据的多少,质量是指证据的可靠程度,选择是指在证据收集过程中审计人员选择哪些证据进行分析和评价。

审计人员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确定采取的具体审计程序,以确保收集到足够的审计证据。

来源是指审计证据的来源。

审计证据可以来自内部或外部。

内部来源是指审计人员自组织或企业内部获取的证据,如内部控制文件、员工记录等。

外部来源是指审计人员从外部获取的证据,如银行对账单、客户合同等。

审计人员应当结合财务报表风险评估,分析内部和外部证据的可靠性,并评估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关联是指审计证据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

审计证据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可以帮助审计人员确定证据的可靠性,并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进行评价。

关联证据可以相互印证,从而增加证据的可靠性。

例如,在审核现金流量表时,审计人员通常会比对现金收支记录、银行对账单和现金缴税等文件,以验证现金流量表的准确性。

效力是指审计证据的有效程度。

审计人员应当评估审计证据的效力来确定是否足以支持他们的审计意见。

审计证据的效力取决于多个因素,如证据的独立性、可靠性、可核实性等。

审计人员应当确保证据的来源可靠,并进行充分的验证和确认。

除了以上分类,审计证据还可以分为四种形式:书面证据、口头证据、电子证据和物理证据。

书面证据是指以书面形式记录的证据,如合同、会计凭证等。

口头证据是指通过口头交流获取的证据,如员工陈述、会议记录等。

电子证据是指通过计算机系统获得的证据,如电子账簿、电子邮件等。

物理证据是指审计人员直接观察或检验的文件、资产、设备等。

对于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估,审计人员应当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保证据的充分性、可靠性和可核实性。

审计证据的名词解释

审计证据的名词解释

审计证据的名词解释
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所获得的支持其审计意见的证据。

审计人员需要收集足够的审计证据来评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审计证据可以包括财务报表、会计记录、内部控制文件、相关文件和会计师的其他调查。

审计人员应根据其专业
判断力选择和评估审计证据,并对其可靠性进行测试。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的基础。

审计证据的来源包括内部和外部的,例如,内部的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业务文件和内部控制等,外部的则包括银行对账单、发票、收据、合同等文件。

审计人员需要评估这些证据的可靠性,例如,
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证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等。

审计人员使用的审计证据应该具备可靠性、相关性和充分性等特征。

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应该真实可靠,不被篡改或误导。

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应该与审计目的相关,能够支持审计人员的观点和结论。

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应该足够充分,能够确保审计人员的观点和结论的正确性和公正性。

审计证据在审计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审计人员应该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收集、评估和测试审计证据,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相关性和充分性等特征需要得到审计人员的认真评估和测试,以确保审计意见的
正确性和公正性。

第五章 审计标准、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

第五章  审计标准、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

【考情分析】本章属于审计的基础知识,与前后章节联系紧密,标准、证据的分类需要灵活掌握。

考试中多以单选、多选题出现,分值3-6分。

本章考试中初级中级内容相似。

【本章考点】第一节审计标准【考点一】审计标准(一)审计标准的含义审计标准——是进行审计时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准绳,是做出审计决定的依据。

(二)审计标准的分类1.审计标准按来源不同——外部制定的审计标准和被审计单位内部制定的审计标准。

2.审计标准按性质、内容不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预算、计划、合同;业务规范和技术经济标准。

(三)审计标准的选用——客观性、适用性(地域性、时效性)、相关性、公认性【例题1·单选题】(2014年)下列各项中,属于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准绳的是:A.审计证据B.审计程序C.审计标准D.审计记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审计标准是进行审计时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准绳,是做出审计决定的依据。

【例题2·多选题】(2015年)下列有关审计人员选用的审计标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应选用与审计事项相关的法规、制度作为审计标准B.应选用审计事项发生时适用的法规、制度作为审计标准C.可选用被审计单位的预算,计划和合同作为审计标准D.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数据和历史业绩不能作为审计标准E.审计标准不一致时,应采用权威的和公认程度高的标准『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数据和历史业绩可以作为审计人员选用的标准。

【例题3·单选题】(2014/2016年)下列有关审计人员选择审计标准的做法,错误的是:A.考虑相关性,应选择与审计事项相关的文件作为审计标准B.考虑客观性,应选择报纸、杂志等消息报道作为审计标准C.考虑公认性,应选择权威性和公认程度高的法规作为审计标准D.考虑适用性,应选择审计事项发生时有效的法规作为审计标准『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审计标准的客观性是指审计人员以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作为审计标准时,应以正式文件为准,而不得以报纸、杂志等消息报道为依据。

审计证据的分类及取证方法

审计证据的分类及取证方法

审计证据的分类及取证方法
一、审计证据的分类
1、事实性证据
事实性证据也称客观证据,是指能够直接表明事实的证据,它包括有关财务记录、票据、凭证等,均可作为审计证据起到证明事实的作用。

2、相关性证据
相关性证据是指虽然不能单独作为审计证据证明事实,但与审计主体有关的证据。

它可以作为审计证据,常见的相关性证据有:法律文书、企业资料、行政法规、经济资料等。

3、见证性证据
见证性证据是指通过审计会计的现场确认,能够印证审计核查结果的证据。

例如:审计人员见证的各类财务凭证、报表、财务统计表等,可以作为审计证据印证审计核查结果的正确性。

4、证实性证据
证实性证据是指审计人员直接向审计主体询问、查询并得到该主体认可的证据。

例如:审计人员向审计主体询问有关事实,得到该主体认可的答复等,均可作为审计证据。

二、取证方法
1、档案查阅
档案查阅是指审计人员从企业档案中,查阅有关财务记录、票据、凭证等,以证明审计结论的一种取证方法。

2、会计凭证认证
会计凭证认证是指审计人员以检查准确度、完整性、权属等为核查内容,以确认会计凭证的真实性的一种取证方法。

3、见证调查。

审计的审计证据和证据收集

审计的审计证据和证据收集

审计的审计证据和证据收集审计证据是审计师判断客户财务报表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基础,并据此出具审计意见的依据。

审计证据是审计师对客户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进行实证调查的过程中采集到的能够说明客户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各种信息和数据。

审计证据的收集是审计师进行审计的一项重要工作。

那么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审计证据有什么关系呢?一、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审计师判断客户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完整和准确的依据。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判断一个审计师是否能够出具一个合格的审计意见的关键。

主要的审计证据包括以下几类:1.会计记录和其他的财务文件所有的会计记录和财务文件都是审计证据的来源之一。

这些文件包括收入凭证、支出凭证、统计报表、银行账单、现金收据、花费票据和其他的财务文件。

2.内部控制制度和安排内部控制制度和安排是一个企业确保自己的财务报表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审计师必须对存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安排进行评估,以确定这些制度和安排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保证,从而判断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完整和准确。

3.相关方的口头陈述企业的相关方包括董事会成员、高管、现场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及其他的涉及财务报表编制的人员。

审计师可以通过对这些人员的口头陈述进行实证调查,以获取与财务报表编制有关的信息,从而进一步证实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4.当地资讯当地是一个企业所在地区的特定环境。

审计师可以从当地的经济环境、税收规定、法律规定、公告、媒体报道中获得相关的信息,从而进一步证实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二、证据收集审计证据的收集是审计师进行审计的一项重要工作。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的步骤:1.计划审计证据收集在开始实施审计之前,审计师需要制定和计划审计证据的收集,以确定哪些证据是必要的、哪些证据应该被优先考虑、哪些证据是可供选择的等等。

2.采集审计证据采集审计证据是收集、整理、筛选、审核、核查和总结审计证据的过程。

审计证据的种类

审计证据的种类
• ⑴直接证据
• 是指与被证实项目及具体审计项目直接有关的证据。例如: 参与者对待证事项的描述。
• ⑵间接证据
• 是指是指与被证实项目及具体审计目标无直接关系的证据。 例如:第三人对参与者日常行为的描述。
4按审计证据的取证方式分类
• ⑴检查证据
• 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实施各种技术方法所获取的各种 会计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
• ⑵调查证据
• 是指审计人员针对被审事项,向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调查时 获取的陈述材料和出具的资料。
• ⑶鉴定证据
• 是指针对某种事项、实物或资料,审计人员要求鉴定部门进 行鉴定所得的结论。
• ⑷其他证据
• 除上述证据以外的证据,如审计人员的各种记录,群众举报 信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职员编制和提供的书面证据。 主要包括:①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②被审计单位管理当 局申明书③其他书面文件
• ⑶亲历证据
• 是指由审计人员为证明某个事项而自己动手编制的各种计 算表、分析表或自己进行观察得到的结论。(比其他来源 的证据更为可靠)
3按审计证据支持审计结论的程度分类
证据种类 优点
实物证据
证明力最强, 手摸可见
缺点
所有权和价值 另行审计
方法
观察或抢点
书面证据
最多
计算、分析性 复核、查询及 函证、检查 本身不足以证 明事实的真相 ,可靠性差 查询
口头证据
口述
环境证据
不是基本证据
观察、检查、 分析性复核
2按审计证据的来源分类
• ⑴外部证据
• 是指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组织机构或其他有关人员所编制 的。主要包括:①直接递交注册会计师的外部证据②经被 审计单位之手而提交注册会计师的外部证明③注册会计师 为证明某个事项而自己动手编制的各种计算表、分析表等。 (证明力依次减弱)

审计证据有哪些类型

审计证据有哪些类型

审计证据有哪些类型一、审计证据有哪些类型结合审计具体目标阐述审计证据按其存在形式(或称按其外形特征)的分类,即分为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和环境证据。

1、实物证据。

在对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项目进行审计时,注册会计师首先考虑通过清查、监督或参与盘点来取得实物证据以证明它们是否存在。

2、书面证据。

审查有关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各种明细项目表、各种合同、会议记录和文件、函件、通知书、报告书、声明书、程序手册等。

书面证据是注册会计师收集的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一种证据。

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基本上都以书面证据为基础。

3、口头证据。

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往往要就以下事项向有关人员进行询问:(1)被审事项发生时的实况;(2)对特别事项的处理过程;(3)采用特别会计政策和方法的理由;(4)对舞弊事实的追溯调查;(5)可能事项的意见或态度等等。

通常,口头证据本身不能完全证明事实的真相,因为被调查或询问人可能有意隐瞒实情或由于对过去事情记忆上的模糊或遗漏而导致口头证据不准确、不完整。

4、环境证据。

包括:反映内部控制状况的环境证据、反映管理素质的环境、反映管理水平和管理条件的环境证据。

二、审计证据的特征1、证据范围的广泛性。

除了书证、物证、证人证言、勘验笔录等证据外,还可以是其他证据;2、证据用途的多样性;3、证据收集主体的特定性;4、证据资源的特殊性;5、审计证据是审计质量的主要保证。

三、审计证据的性质是怎样的审计证据的特性是指审计证据内在的特征和性质,具体体现为注册会计师围绕这些特征和性质收集审计证据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对审计证据的特性,在国际上有不同的描述。

国际审计准则认为审计证据的特性包括充分性和适当性,其中适当性又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

美国审计准则提出审计证据特性包括充分性和胜任性,其中胜任性可以从可靠性和相关性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中国的台湾省则称审计证据的特性为充分性和适切性(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而香港直接描述为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三个方面。

审计学第5章审计证据ppt课件

审计学第5章审计证据ppt课件
3、如果不对应收账款函证,注册会计师应 当在工作底稿中说明理由。如果认为函证很可能 无效,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替代审计程序,获取 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 4、注册会计师采用审计抽样或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 法选择函证样本时,样本应当足以代表总体,并包括: (一)金额较大的项目; (二)账龄较长的项目; (三)交易频繁但期末余额较小的项目; (四)重大关联方交易; (五)重大或异常的交易; (六)可能存在争议以及产生重大舞弊或错误的交易。 5、注册会计师通常以资产负债表日为截止日,在资 产负债表日后适当时间内实施函证。如果重大错报风险评 估为低水平,注册会计师可选择资产负债表日前适当日期 为截止日实施函证,并对所函证项目自该截止日起至资产 负债表日止发生的变动实施实质性程序。
制的书面资料,如其他单位填制的发票、收据、对账单等。

3)外部证据。外部证据指审计人员从其他单位取得
的证明审计事项的凭证、账目、报表、合同、文件的摘录
等。
• 3、按其相互关系分类

证实某一审计目标需要一系列的证据,按这些证据
间的关系可将证据分为基本证据和辅助证据。

1)基本证据。基本证据是指对审计事项的某一审计
3、通过观察方法收集审计证据的,应当编制 观察记录,注明观察的事项、内容和结果等情况;
• 4、通过查询方法收集审计证据的,应当取得
被查询的单位或者个人的书面答复材料或者口头 答复记录,并注明查询事项、内容、方式和查询 结果等情况;
5、通过函证方法收集审计证据的,应当取得 被函证单位或者个人的回函,编制函证记录,注 明函证事项、范围和回函结果等情况;
1、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是否有必要实施函证 以获取认定层次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在作 出决策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评估的认定层次 重大错报风险,以及通过实施其他审计程序获取 的审计证据如何将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审计学》第五章

《审计学》第五章

第五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 审计证据
三、审计证据的特性
(二)审计证据的适当性
2.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是指证据的可信程度。 • 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 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 更可靠。 • 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 以文件、记录形式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 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件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证据的 特点
可靠性 可获得
性 及时性
成本
亲知证据 观察、计算
高度可靠 容易获得 可及时获得

证据的来源
外部证据
内部证据
来自第三方的证实或文 被审计单位的会计系统、
件(如发票)
管理层声明书
中到高度可靠
不太可靠
不太容易获得
容易获得
不一定能及时获得 较高
可及时获得 低
不同来源证据的比较
第五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 审计证据
分析程序能发现的潜在问题
第五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 审计证据 五、审计证据的整理与分析
小结
05
04
计算
03
02
01
综合 比较 分类
审计工作底稿
第五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 审计工作底稿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与分类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 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 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 的载体,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 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它形成于审计过程,也反映 整个审计过程。

内部审计证据的种类和特征解读

内部审计证据的种类和特征解读

内部审计证据的种类和特征解读
第一,文件和记录类证据。

文件和记录是内部审计中最常见的证据类型之一、它们包括企业的文件、报告、账务凭证、合同、协议、备忘录等。

这些文件和记录通常是以
书面形式存在,能够提供有效的外部证据,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它们可以
用于审计人员对企业的过程和操作进行检查,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和业务
规模,并进一步评估其风险。

例如,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检查企业的财务报表、会计凭证和合同文件来验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第二,口头证据。

第三,观察证据。

观察证据是指通过直接观察企业的实际运营和活动而获得的证据。


计人员通过观察现场操作、生产过程或员工的行为来了解企业的运转情况,验证是否与规定的政策、程序和标准一致。

观察证据常用于评估企业的内
部控制效果和业务流程的规范性,能够提供直接的客观信息。

但是,观察
证据也存在局限性,如观察到的情况可能只是其中一时期、其中一地点或
其中一个环节的情况,并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情况。

因此,审计人员在使
用观察证据时需要结合其他证据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四,计算和数学证据。

计算和数学证据是指通过对数据和数字的计算、分析和比较而得出的
结论。

这些证据常用于验证企业的财务信息和运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例如,审计人员可以对财务报表进行计算、比较和分析,以验证数额的正
确性和合理性。

计算和数学证据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的优势,能够提供
清晰和具体的证据结果。

但是,计算和数学证据也必须依赖于准确和可靠的数据源,否则结果可能会有偏差。

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

(二)审计档案的归档 1.所有权 ❖审计工作底稿的所有权属于按要求从 事或接受委托进行审计业务的审计部门
2.归档期限
❖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 日后六十天内。
❖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 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业务中 止后的六十天内。
3.保存年限
❖ 应自审计报告日期起,对审计工作底稿 至少保存10年。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 成审计业务,事务所应自审计业务终止 日起,对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
❖ 书面证据是审计证据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可称 之为基本证据。
❖ 审计人员在利用书面证据时,应对其可靠性加 以验证。
➢ 书面证据本身可靠; ➢ 来源可靠
☼常见的书面证据:
➢会计记录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声明书
➢其他书面证据 (3)口头证据(oral evidence) 被审单位职员或其他有关人员对注册 会计师的提问进行口头答复所形成的一 类证据。 发掘线索
• 2.检查有形资产(Inspection of tangible assets )
• 3.观察(Observation) • 4.询问(Inquiry) • 5.函证(Confirmation) • 6.重新计算(Recalculation) • 7.重新执行(Reperformance) • 8.分析程序(Analytical Procedures)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定 义、目的及作用
❖ 审计工作底稿(audit working papers)是指注 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 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 、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 ,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 作出的记录。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
❖审计工作底稿的存在形式
❖审计工作底稿通常包括的内 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证据的分类:
一:按外形特征分类
1:实物证据2:问件证据3:口头证据4:环境证据
二:按来源不同划分
1:外部证据2内部证据
三:按获取的证据对审计结论的支持程度划分
1:直接证据2:间接证据
四:按证据所提供的逻辑证明划分
1:正面证据2反面证据
审计工作底稿的概念
所谓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指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得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

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
按审计工作底稿性质和作用不同划分
(1)综合类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阶段和审计报告阶段,为规划·控制和中介整个审计工作,并发表审计意见所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

(2)业务类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实施阶段为执行具体审计程序所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

(3)备查类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是在审计工程中形成的,对审计工作具备作用的审计工作底稿。

重要性的概念
重要性的定义为: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重要性原则的一般考虑
1;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包含漏报
2: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
3:确定重要性水平必须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考虑
4: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某个单位面临的特定环境。

5: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

重要性在不同阶段的应用
1:审计计划阶段
确定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水平的评估
2:执行审计阶段
在不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3:审计报告阶段
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不确定
(1)三大报表的重要性水平相等按表各自计算,结果如不相等取最低。

(2)方法: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等于基准#百分比
估计尚未更正错报的汇兑数
审计人员在完成审计工作时,未确定被审计的会计报表是否合法、公允,应当汇总尚未更正的错报或漏报,并将其与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相比较,考虑其金额与性质是否对会计报表的反映产生重大影响。

1:以识别的具体错报
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能够准确计量的错报。

包括:(1)
对事实的错报(2)涉及主观决策的错报
2:其他错报的最佳估计数
其他错报的最佳估计数,及推断误差。

推断误差通常包括:(1)通过测试样本估计出的总体的错报减去在测试中发现的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

(2)通过实质性分析程序推断出的估计错报。

重要性与审计证据的关系
重要性水平越大,审计风险越小。

重要性水平越低,所需要证据数量越大(反向关系)
某账户的金额越大或越重大,所需要收集的证据数量就越多(正向关系)
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
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对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的财务报表发表不恰当的意见的可能性。

一、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
(一)重大错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钱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二)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现代审计风险的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一、内部控制概念
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懂事会或类似的决策、治理机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特定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二、内部控制目标
(1)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2)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3)法律法规的遵守
第七章
内部控要素
一、控制环境
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1)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
(2)企业文化
(3)人力资源政策
(4)内部审计机制
(5)反舞弊机制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和评价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1)目标设定
(2)风险识别
(3)风险分析
(4)风险应对
三、控制活动(5)
控制措施是根据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所采取的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
法和手段,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

主要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四、信息与沟通(略)
五、监督检查(略)
了解内部控制的目的
注册会计师了解内部控制的目的是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设计合理性和是否被执行。

了解范围
1、与财务报告可靠性有关的内部控制
2、其他与审计相关的控制
3、用以保护资产的与审计相关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无论如何设计和执行,只能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供合理的保证。

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包括:
1、在决策时认为判断可能出现错误和由于人为失误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2、可能由于两个或更多的人员进行串通或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而被规避。

注册会计师对控制的评价结论可能是:
(1)所设计的内部控制单独或连同其他控制能够有效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并得到执行。

(2)控制本身的设计是合理的,能够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但没有得到执行。

(3)控制本身的设计就是无效的或缺乏必要的控制。

注册会计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做出判断:
①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发现了重大错报,而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没有发现这些重大错报;
②控制环境薄弱;
③存在高层管理人员舞弊迹象(无论涉及金额大小)。

重大错报风险的概念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
①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很可能源于薄弱的控制环境持续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
②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只与交易、账户余额、列报中具体项目相关。

③确定哪些风险是特别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在考虑识别出的控制对相风险的抵消效果
前,根据风险的性质、潜在错报的重要程度(该风险是否可能导致多项错报)和发生的可能性,判断风险是否属于特别风险。

④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

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
1、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识别风险;
2、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
3、考虑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
4、考虑识别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如何提高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
①对某些未测试过的低于设定的重要性水平或风险较小的账户余额和认定实施实质性程
序;
②调整实施审计程序的时间,使被审计单位不可预期;
③采取不同的审计抽样方法,使当期抽取的测试样本与以前有所不同;
④选区不同的地点实施审计程序;与预先不告知被审计单位所选定的测试地点。

解释什么是实质性法案和综合性方案:
实质性法案是指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实质性程序为主;
综合性方案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将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结合使用。

实质行程序的含义
实质行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实质性程序包括两大类: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

实施实质性程序的总体要求:
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实质性程序应当包括下列与财务报表编制完成阶段相关的审计程序:
①将财务报表与其所依据的会计记录相核对;
②检查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作出的重大会计分录和其他会计调整。

销售预收快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十条)
①制定销售计划
②订单处理
③批准赊销
④按销售单发货
⑤向顾客开具发票
⑥记录销售业务
⑦收款
⑧注销坏账
⑨提取坏账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