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看待体检人群中肿瘤标志物升高讲解学习
肿瘤标志物CA199升高解读

肿瘤标志物CA199升高解读CA199究竟是什么?CA199是与消化道肿瘤相关的一种糖蛋白,胚胎期分布于胎儿的胰腺、肝胆和肠等组织;在成人的胰、胆等部位也有少量存在。
CA199的参考值是≤ 37U/ml。
当患胰腺癌、肝胆和胃肠道癌时,血中CA199的水平可明显升高。
它属肿瘤相关抗原,其在进展期和转移性消化道肿瘤患者阳性率较高,已被临床用作消化道肿瘤外科治疗效果评价参数以及术后转移与复发等的重要随访指标,患者血清CA199水平的变化与消化道肿瘤状态变化相平行。
为何正常人也可检测到 CA199?CA199 并非肿瘤特异性抗原,因为它在具有分泌作用的正常腺上皮细胞中广泛存在,几乎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上皮中都发现存在 CA199 的表达。
因此,绝大部分正常人在血清中可以检测到 CA199。
也有极少部分正常人(6%~10%)在血清中几乎检测不到CA199 的存在。
由于它在机体多个正常组织中都存在,CA199成为一种相当尴尬的肿瘤标志物:它升高时,尽管可能是恶性,但也很可能是良性,即诊断的特异性不足。
2010 年,韩国成均馆大学医院发表了一篇报告。
他们用3年的时间,招募了 62976 名健康人进行前瞻性观察,发现501例(0.8%)出现无症状的CA199升高。
对这 501 例人群进行长达一年的随访监测发现,仅有10例(2.8%)被诊断出恶性肿瘤,97 例(27.5%)罹患良性疾病。
其余的246例(69.7%)则无法查出任何器质性的疾病。
如果您的CA19-9超过了37U/ml,建议您千万不要慌张,立刻去医院做超声检查,同时在医院做CEA以及AFP检查,进一步增加确诊率。
CA199偏高多少,可能是癌症?肿瘤标志物是癌细胞分泌的蛋白类物质,正常情况下不会升高。
但一些慢性疾病或炎症,或慢性肾病患者,部分肿瘤标志物也会不同程度升高,如CA199就有这种可能。
有部分人体检时会发现CA199轻度升高,但B超胰腺检查无异常,往往因为局部炎症或实验室误差所致,后期复查可逐渐正常。
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临床意义(完整版)

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临床意义(完整版)肿瘤标志物是在血液、体液或身体组织中发现的生物标志物,可直接由肿瘤或非肿瘤细胞产生,作为对肿瘤存在的反应,可因一种或多种癌症的存在而升高。
目前存在许多不同的肿瘤标志物,每种都表明一种特定的疾病过程,在肿瘤学中用于帮助检测癌症的存在。
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提示癌症存在的可能,但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
尽管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癌症的辅助诊断、分期和治疗,但它们通常不作为确诊疾病的诊断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的升高,我们需要关注其所关联的疾病,再观察其升高的幅度,是轻微升高还是大幅度升高,下面针对具体标志物进行解读:AFP(甲胎蛋白)甲胎蛋白是胎儿血清中的主要糖蛋白,但其血清水平在出生后下降到无法检测的水平。
血清AFP是当前诊断肝癌和疗效监测常用且重要的指标。
但其升高并不意味着明确的肝癌诊断。
当血清AFP≥400 μg/L,在排除妊娠、慢性或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以及消化道肿瘤后,高度提示肝癌;而血清AFP轻度升高者,应结合影像学检查或进行动态观察,并与肝功能变化对比分析,有助于诊断。
CEA(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一种糖基磷脂酰肌醇-细胞表面锚定的癌胚细胞质糖蛋白,为广谱肿瘤标志物。
血清CEA水平升高可见于多种肿瘤,包括胃肠道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胰腺癌和子宫癌等。
一般在胃肠道癌症、乳腺癌、肺癌中的阳性率较高。
尽管CEA 在肿瘤诊断中缺乏特异度,但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一个不良的预后的监测标志物。
CA125CA125是最为常用的卵巢癌肿瘤标志物,尤其是浆液性卵巢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
CA125 的阳性率与肿瘤分期、组织学类型有关,晚期浆液性癌患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早期及非浆液性癌患者(早期卵巢癌的阳性率约43.50%~65.70%,晚期卵巢癌的阳性率约84.10%~92.40%)。
外科手术或化疗后,87%~94%的卵巢癌病例中血CA125 浓度与疾病进程相关性较好,可提示肿瘤的进展或消退。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讲解培训课件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讲解
11
测定方法和试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肿瘤标志物测定方法很多,有放射免疫测定法,酶联免疫测 定法,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等,每种测定方法有自己的精密 度和重复性. ▪手工操作的方法重复性较差,误差比较大,操作时要特别认 真.
▪有研究报道,使用12种不同的CEA试剂盒检测某一混合血清 中CEA的浓度,结果其差异超过100%。导致分析间误差的主要 原因是没有测定的标准化,包括缺乏统一的抗原、抗原成分、 校正品和参考方法等。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讲解
27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分子水平发 现基因结构或功能的改变以及具有一定生物学功 能的基因产物的非正常表达均与肿瘤的发生、发 展密切相关,所以测定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产 物也属TM之列。由于这些物质存在于细胞膜上或 细胞内如激素受体、生长因子受体、白血病表型、 分子基因等,故把这类物质称为细胞TM
就已升高 CA125在子宫内膜异位症、1%的健康妇女、3%的患良性卵巢疾病妇女
及其他非肿瘤患者也可见到升高。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讲解
19
乳腺癌相关抗原(CA15-3)参考值:<25U/ml
CA15-3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30%-50%的乳 腺癌患者的CA15-3明显升高。
CA15-3动态测定有助于II期和III期乳腺癌病人治疗后复 发的早期发现;当CA15-3大于100U/ml时,可认为有转移 性病变。
侵犯和转移,预后较差 术后若癌症有转移或复发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0周~13个月,CEA
就有可能开始升高,CEA浓度变化随病情进展而升高 CEA具有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并不适合用于肿瘤的普查 伴CEA升高的良性疾病:吸烟者、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结肠息肉
科普肿瘤标志物

科普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是得了肿瘤,两者之间绝不是划等号的关系。
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中,会看到各种肿瘤标志物指标。
有人非常紧张,以为标志物指标升高就代表得了肿瘤;而有人则轻描淡写。
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肿瘤标志物呢?肿瘤标志物是指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分泌的或是由机体对肿瘤反应而异常产生或升高、能够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
肿瘤标志物存在于病人的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可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测定,对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观察疗效、监测复法以及预后评价具有一定的价值。
一、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哪些?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53、CA199、CA211、CA242、CA724、CA50)、神经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
二、临床意义1.甲胎蛋白(AFP):健康成人参考范围为0-20 ng/ml。
当血清中甲胎蛋白数值≥400ng/ml超过1个月,或者≥200ng/mlL持续2个月,排除掉其他原因后,结合影像学检查,可以提示为肝细胞癌。
在临床当中,有20%的晚期肝癌患者,直至病故前,甲胎蛋白的含量仍然不超过20ng/ml。
其余疾病包括慢性或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睾丸或卵巢胚胎源性肿瘤、生殖胚胎性肿瘤(睾丸癌、畸胎瘤)都可以出现AFP 的升高。
值得一提的是,妇女妊娠6周后,AFP开始升高,12周达到高峰,一般在400ng/ml以下,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2.癌胚抗原(CEA):结直肠癌首选肿瘤标志物。
成人血清中一般低于5ng/ml,吸烟的人可能会有所升高,一般不超过10μg/L。
良性疾病中也会升高:比如胆汁淤积、结肠息肉、酒精性肝硬化、慢性肝炎、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肺气肿等,但是,通常它升高的幅度不是很大,一般不超过10ng/ml。
教你如何看懂肿瘤标志物检查

教你如何看懂肿瘤标志物检查随着肿瘤疾病发病率升高,肿瘤四项检查也成了体检常规项目,碰到个别肿瘤指标志物有所升高而体检报告却未加以解释,有的人总感觉不踏实,我邻居老岳便是其中一位,特像我咨询其中意义,下面我就讲下什么是肿瘤相关检查及其指标意义,部分数据来源于专业资料。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的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者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就像人类生产生活会留下各种资料或垃圾,从产生的这些资料或垃圾判断是否有人类活动,是哪一类人?),这些物质在血液、体液及组织中可检测到,达到一定的浓度水平时能提示可能有某些肿瘤的存在。
检查肿瘤标记物意义早诊断、早治疗:有些肿瘤标记物的升高早于临床症状的出现,因此肿瘤标记物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迹象,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疗效。
出现肿瘤症状或可疑肿物后的鉴别诊断。
肿瘤生物特点和疾病阶段的判断。
肿瘤治疗后的疗效观察和判断预后。
提示肿瘤的复发、转移。
肿瘤指标的解读肿瘤标志物不仅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也可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
所以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检查、影像内镜检查或进行手术探查等综合判断,而病理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
肿瘤标记物检查阴性提示:患相关恶性肿瘤的概率相对较低,如有家族史、其它癌前病变或有症状,需定期复查,结合其他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查指标升高:首先排除假阳性(可抽血复查)和良性疾病如炎症性疾病或生理变化引起指标升高:如肝脏良性疾病可引起AFP、CA19-9、CEA会升高;肾功能衰竭可引起β2-微球蛋白及CA15-3、CA19-9、CEA和PSA会升高;风湿病可引起CA19-9浓度可增高;妊娠时AFP、CA125、HCG可升高;多次直肠指检后PSA值可升高;某些药物会引起部分指标升高。
在排除各项干扰后判读指标:•指标轻度升高,难于下结论,如复查进行性升高,患恶性肿瘤的概率比较高;•指标中重度升高或多项指标持续升高,提示肿瘤发生的可能性高,须尽快做医学影像学和细胞病理学等检查。
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测:如何正确理解检测结果

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测:如何正确理解检测结果肿瘤就是我们常说的癌症,是指体内某个部位的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和分裂,形成一个肿块。
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恶性肿瘤就比较危险了,它会不断生长扩散,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威胁到生命。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患者体内出现的一种或多种与肿瘤相关的生物分子,它们可以在患者体液或组织中检测到。
肿瘤标志物检测已成为肿瘤诊断、预后和治疗效果评估的重要辅助手段。
然而,由于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疾病、药物、生活习惯等,正确理解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肿瘤标志物的定义和种类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产生的一种或多种特异性生物分子,它们可以在患者体内的血液、尿液、组织和体液中被检测到。
目前已知的肿瘤标志物有上百种,其中许多种类的肿瘤标志物仅出现在某种类型的癌症中,而另外一些则与多种癌症相关。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
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方法肿瘤标志物检测是一项常见的辅助诊断方法,通过检测人体液体或组织中的特定分子物质,以判断是否存在恶性肿瘤。
肿瘤标志物检测已经成为肿瘤诊断、治疗及随访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标志物检测结果并不一定是肿瘤的最终诊断结果,也不能代替其他影像学检查等方法。
肿瘤标志物检测通常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放射免疫测定等多种技术进行。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它可以实现高通量、自动化、高灵敏度的检测。
具体来说,肿瘤标志物检测需要从血液、尿液、腹水、胸水等生物样本中提取出特定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糖等,并对其进行特异性检测。
其中,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5-3、CA19-9等,这些标志物的检测可通过血液、尿液等样本实现。
怎么理解肿瘤指标偏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怎么理解肿瘤指标偏高导语:现在很多人去医院体检时,都发现自己的肿瘤指标偏高。
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肿瘤指标是怎么回事。
有人说肿瘤指标就是一个身体内的脂肪含量,其现在很多人去医院体检时,都发现自己的肿瘤指标偏高。
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肿瘤指标是怎么回事。
有人说肿瘤指标就是一个身体内的脂肪含量,其实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肿瘤指标代表着什么意思?怎么理解肿瘤指标呢?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1.甲胎蛋白(AFP)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
含量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70~95%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含量越高,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
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应肿瘤的大小,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敏感指标。
AFP值异常高者一般提示预后不佳,其含量上升则提示病情恶化。
通常手术切除肝癌后二个月,AFP值应降至20ng/ml以下,若降的不多或降而复升,除不彻底或有复发、转移的可能。
在转移性肝癌中,AFP值般低于350-400ng/ml。
2.癌胚抗原(CEA)在正常成人的血液中CEA很难测出。
CEA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70-90%的结肠腺癌患者CEA高度阳性,在其它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顺序为胃癌。
(60-90%)、胰腺癌(70-80%)、小肠腺癌(60-83%)、肺癌(56-80%)、肝癌(62-75%)、乳腺癌(40-68%)、泌尿系癌。
肿(31-46%)。
胃液(胃癌)、唾液(口腔癌、鼻咽癌)以及胸腹水(肺癌、肝癌)中CEA的阳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详细解读

肿瘤标志物检测是一种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用于评估肿瘤的存在、发展和治疗反应。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通常需要结合其他临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
以下是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一般解读:
1. 正常范围:每个肿瘤标志物都有一个正常的参考范围,超出该范围的结果可能提示患者存在异常。
然而,正常范围是根据大多数人的结果来确定的,也存在个体差异。
2. 升高的含义:肿瘤标志物上升可能与肿瘤存在有关,但不能单凭标志物检测结果诊断肿瘤。
因为一些非肿瘤因素也可能导致标志物升高,如炎症、感染、损伤等。
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来做出综合判断。
3. 监测治疗反应: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可以用于监测治疗的有效性。
如果标志物水平在治疗后下降或保持稳定,可能表示治疗有效。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炎症或药物的影响,需要谨慎解读。
4. 综合分析: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解读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其他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信息。
只有在整体上评估时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重要的是要注意,肿瘤标志物检测不能作为肿瘤的唯一诊断依据,它们通常需要与其他方法(如组织活检、影像学检查)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准确的结果和诊断。
因此,如果您接受了肿瘤标志物检测并获得了结果,请及时与您的医生或专业医疗团队沟通,以获取专业的解读和建议。
他们可以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和检查结果,为您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和进一步的检查建议。
如何正确看待肿瘤标志物

如何正确看待肿瘤标志物什么是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就表示存在肿瘤或肿瘤复发了吗?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的或者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提示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
肿瘤标志物检查方便、快捷,是临床上发现早期肿瘤,辅助诊断及监测肿瘤复发和转移,判断肿瘤预后、转归及评价疗效的重要方法之一。
* 临床上常用的蛋白类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肝细胞肝癌发生时明显升高, 因此, AFP作为其诊断指标, 阳性率达80%,但睾丸、卵巢及腹膜后恶性畸胎瘤,消化道肿瘤肝转移及少数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中水平也升高;另外,妊娠时可一时性升高;癌胚抗原(CEA):CEA升高主要见于结直肠癌,胃癌和肺癌, 还可见于胰腺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
肠道炎症、息肉,肝炎,肝硬化等也可轻度升高;β2-微球蛋白(β2-MG):β2-MG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肺癌、鼻咽癌、甲状腺癌等患者体液中升高;铁蛋白(SF):为消化系统肿瘤、肝癌、乳腺癌、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一些良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肌梗塞等也可升高;甲状腺球蛋白(TG):为甲状腺癌的标志物;细胞角蛋白质19片段(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血清中明显增高,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预测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价值。
CYFRA21-1也是膀胱癌和乳腺癌的标志物;本-周蛋白(Bence-Jones):是多发性骨髓瘤的典型标志物,健康人群中一般为阴性;* 临床上常用的糖类抗原包括:糖类抗原125(CA125):为卵巢癌最敏感肿瘤的标志物,且特异性高,对其他妇科恶性肿瘤如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有辅助诊断价值。
消化道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及妊娠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也可升高;糖类抗原153(CA153):为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常用于判断乳腺癌进展与转移, 并监视治疗及复发。
卵�癌、胃肠恶性肿瘤、肺癌及妊娠也有一定的阳性检出率;糖类抗原19-9(CA19-9):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胰腺癌和胆管癌检出率高达85%,所以,CA19-9主要作为胰腺癌和胆管癌标志物应用于临床;糖类抗原724(CA724)为胃癌、卵巢癌、结直肠癌、肺癌和胰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其中,对胃癌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糖类抗原50(CA50)为消化系统肿瘤、乳癌、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酶类肿瘤标志物主要有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为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肿瘤的标志物;* 激素类肿瘤标志物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胚胎细胞癌、滋养层肿瘤(绒癌、葡萄胎)等肿瘤的标志物;* EB病毒与鼻咽癌和伯基特淋巴瘤均有密切关系,在健康人群中为阴性;温馨提示:●目前人们对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的看法有些片面,一旦肿瘤标志物异常就担心有恶性肿瘤,正常就认为无恶性肿瘤。
看完体检报告,肿瘤指标高很害怕

肿瘤指标高一定就是癌不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越来越高,大家都寄希望在体检时通过检查肿瘤标志物,早期筛查肿瘤。
一些人因检查结果正常而兴高采烈,不久却被医生确诊患了肿瘤;另一些人则因结果异常,查了很久也无法排除肿瘤而愁眉苦脸。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指标并不一定就是癌症肿瘤标志物就是用于反映恶性肿瘤就是否存在得一类生化物质。
理想情况下,一旦增高就可以确诊患了恶性肿瘤,即灵敏度应100%;如果正常则排除恶性肿瘤,即特异性100%。
但实际上,目前没有一个肿瘤标志物能完全符合这一定义。
也就就是说,肿瘤标志物增高,并不表明一定患了恶性肿瘤;而肿瘤标志物不增高,也并不能证明一定没有患恶性肿瘤、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检查肿瘤标志物呢?在临床上,肿瘤标志物首先就是用于已知恶性肿瘤患者得预后分析,如分析恶性程度、侵袭性、扩散情况、生存期等。
其次,可用于治疗期间得疗效评估,决定就是否更改治疗方案,判断有无残留,就是否复发、再次,对有明确肿块或转移得患者可用于肿瘤来源得辅助诊断、肿瘤分类。
仅有个别肿瘤标志物可用于体检时,筛查与早期诊断相应得肿瘤。
体检可查下列肿瘤标志物根据临床实践,下列肿瘤标志物可用于筛查与早期诊断相应得恶性肿瘤,其增高得幅度可达上千、甲胎蛋白(afp):反映分化较好得肝细胞性肝癌,其增高常早于肝区疼痛等临床症状,可使肝癌手术切除率、一年生存率得到明显得提高、afp增高还可见于卵巢与睾丸等部位得生殖细胞肿瘤,包括畸胎瘤、糖类抗原125(ca125):反映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在各种盆腔肿块中,卵巢恶性肿瘤阳性率78%。
各种其她恶性肿瘤,如同时伴有ca125增高时,常见明显得胸腹水、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与肛门指检,以及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波检查一样,都就是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得最佳方法。
肿瘤标志物增高需综合判断此外,医院得操作因素、试剂种类等,也会影响肿瘤标志物测量结果得精确度。
因此,体检者对稍高于正常值上限,但无明显可疑症状,或特异性非常低得肿瘤标志物低度增高,可在适当休息后,在肿瘤医院一个月复查一次,如继续在原值范围波动,或有增高趋势,应针对同一项目,在肿瘤医院与其她医院复查。
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是得了癌

家庭医药 2016.0269体检之窗·健康生活癌症发病率的居高不下,让更多人开始关注肿瘤的早期筛查。
在医院体检中心的咨询室里,经常会见到体检者惶恐不安地指着检查单上的一些数据问:医生,这个肿瘤标志物升高,是不是说我得了癌症?那么,肿瘤标志物检测究竟是什么,标志物指标的升高是否与癌症有关呢?肿瘤标志物是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存在于人体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
因此,不仅是恶性肿瘤细胞会合成分泌肿瘤标志物,机体对良性肿瘤反应也可能会分泌。
常见的有良性炎症,比如AFP (血清甲胎蛋白)的升高,除提示原发性肝癌外,活动性肝炎、生殖系统肿瘤,甚至怀孕也都可能出现AFP升高,这就是我们说的假阳性,但这样的假阳性也可能是早期肿瘤的一种反馈信息。
所以,医院针对普通人群筛查会建议分性别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
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是得了癌□ 重庆市肿瘤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教授 吴永忠其实,普通人在做肿瘤筛查时,如发现单一肿瘤标志物指标超出正常范围,而临床体征及其他超声影像学检查并无异常,则只需定期复查随访即可。
但若出现动态持续升高,就应该及时确诊了,这在早期筛查中是非常灵敏的一项动态指标。
虽然,单一标志物检测的特异性不高,但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其敏感度及特异性。
《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2015版)》就认同了CEA (癌胚抗原)、NSE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YFRA21-1 (细胞角蛋白19片段)和ProGRP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以及SCC(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意义。
同时,肿瘤标志物检测除了可以针对高危人群进行肿瘤早期筛查的辅助及鉴别诊断,更重要的是应用于肿瘤治疗期间的疗效观察、复发监测及预后评价,并具有价廉、简便、灵敏、无创等特点,可以早于其他检查提示肿瘤生长及复发风险。
结果评定(仅供参考):HAMA量表能较好地反映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
看完体检报告,肿瘤指标高很害怕

肿瘤指标高一定是癌吗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越来越高,大家都寄希望在体检时通过检查肿瘤标志物,早期筛查肿瘤.一些人因检查结果正常而兴高采烈,不久却被医生确诊患了肿瘤;另一些人则因结果异常,查了很久也无法排除肿瘤而愁眉苦脸。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指标并不一定是癌症肿瘤标志物是用于反映恶性肿瘤是否存在的一类生化物质.理想情况下,一旦增高就可以确诊患了恶性肿瘤,即灵敏度应100%;如果正常则排除恶性肿瘤,即特异性100%。
但实际上,目前没有一个肿瘤标志物能完全符合这一定义.也就是说,肿瘤标志物增高,并不表明一定患了恶性肿瘤;而肿瘤标志物不增高,也并不能证明一定没有患恶性肿瘤。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检查肿瘤标志物呢?在临床上,肿瘤标志物首先是用于已知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分析,如分析恶性程度、侵袭性、扩散情况、生存期等。
其次,可用于治疗期间的疗效评估,决定是否更改治疗方案,判断有无残留,是否复发。
再次,对有明确肿块或转移的患者可用于肿瘤来源的辅助诊断、肿瘤分类。
仅有个别肿瘤标志物可用于体检时,筛查和早期诊断相应的肿瘤。
体检可查下列肿瘤标志物根据临床实践,下列肿瘤标志物可用于筛查和早期诊断相应的恶性肿瘤,其增高的幅度可达上千。
甲胎蛋白(afp):反映分化较好的肝细胞性肝癌,其增高常早于肝区疼痛等临床症状,可使肝癌手术切除率、一年生存率得到明显的提高。
afp增高还可见于卵巢和睾丸等部位的生殖细胞肿瘤,包括畸胎瘤。
糖类抗原125(ca125):反映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在各种盆腔肿块中,卵巢恶性肿瘤阳性率78%.各种其他恶性肿瘤,如同时伴有ca125增高时,常见明显的胸腹水。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肛门指检,以及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波检查一样,都是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最佳方法。
肿瘤标志物增高需综合判断此外,医院的操作因素、试剂种类等,也会影响肿瘤标志物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因此,体检者对稍高于正常值上限,但无明显可疑症状,或特异性非常低的肿瘤标志物低度增高,可在适当休息后,在肿瘤医院一个月复查一次,如继续在原值范围波动,或有增高趋势,应针对同一项目,在肿瘤医院和其他医院复查。
体检检出“肿瘤标志物”意味什么?

体检检出“肿瘤标志物”意味什么?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知识了解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肿瘤、囊肿等有发展为癌症的可能,很多受检者在体检结果上看到肿瘤标志物升高就会非常担心。
那么什么是肿瘤标志物?如果在体检结果上看到肿瘤标志物升高应该怎么办呢?王先生身体一直很好,前一段时间单位组织员工到医院体检,几天后体检总结送到了王先生手中,但是在其中王先生看到CEA的数值达到异常临界值,这背后就隐藏着结肠癌、肺癌、胃癌和一些消化道其它肿瘤发生的可能。
王先生立即停下手头的工作到医院咨询医生。
经过更加详细的检查以及观察王先生的入院各项记录,发现王先生的胃部有部分阴影,针对王先生的情况,医生立即采取了手术治疗的措施,将胃癌控制在早期。
实际上临床上很少有医生会仅仅根据肿瘤标志物就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癌症,而是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观察和专业的仪器检测才能确认。
经过手术和护理后,王先生目前已经顺利出院,同时也感谢体检让自己真正的理解了生命的可贵,以后会更加爱护自己的身体,并且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
王先生的例子比较典型,在临床上肿瘤标志物的真正价值在于改善患者预后,选择最适合疗法,或监测疾病过程。
一、什么是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又称为肿瘤标记物,肿瘤标志物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即使宿主对肿瘤的刺激产生反应后产生的物质也会被检测出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的作用就是检测肿瘤发生、发展,在治疗肿瘤的过程的过程中,肿瘤标志物也可以监测治疗效果以及肿瘤反应。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总结到,在体检中心检查肿瘤标志物具有以下目的:一是,实现肿瘤早发现的目的。
一旦肿瘤标志物数量异常,医生会立即通知患者进行更加细致的检查。
二是,普查和筛查肿瘤。
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或者潜在危险身体因素的患者来说,检查肿瘤标志物有助于判断患者肿瘤类型。
三是,判断肿瘤分期,患者入院治疗前,肿瘤标志物可以辅助医生判断肿瘤严重程度。
四是,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参考肿瘤标志物的指标,医生能判断治疗的效果、肿瘤复发的指标,以及做好肿瘤的预后判断,寻找肿瘤转移病灶的位置。
解读体检报告之“肿瘤标记物”

解读体检报告之“肿瘤标记物”2016-02-08 00:03:06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存环境的变化,现今各类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让不少人谈“癌”色变。
因此,在健康体检中,很多体检套餐中都包含“肿瘤标记物”这个选项。
当体检报告中发现有肿瘤标记物超过正常值时,很多人往往陷入“患癌”的恐慌中。
肿瘤标记物升高就意味着得了癌症吗?哪些情况需要高度重视呢?肿瘤标记物也与多种良性疾病相关肿瘤标记物最早起于1846年,随着医学的发展,如今的肿瘤标记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糖类标记物、酶类标记物、激素类标记物、基因类标记物等。
它们可用于消化道癌症、妇科癌症、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的筛查。
肿瘤标记物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借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细胞分化、细胞功能,以帮助医生进行肿瘤诊断、分类、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
不过,肿瘤标记物也和很多良性疾病相关。
常见的结肠息肉、胃息肉的患者,通常消化道肿瘤标记物CEA(癌胚抗原)或CA(糖类标记物)19-9会有所升高,手术切除后过一个月再复查,一般这些指标都会下降。
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者黄疸的患者都可能发现AFP(甲胚蛋白)指标升高。
对于妇科来说,在子宫良性疾病中CA125也可能高,例如良性囊肿等。
但是,高出正常值很多,且持续性升高就得警惕了其实,在肿瘤专业医生看来,只有一到两项肿瘤标记物升高,而且平时没有任何症状,不代表患癌。
肿瘤标记物并不能单独用于诊断,需要结合症状、体征、影像学等综合做出判断,例如CEA升高并不能诊断一个人患有肺癌,需要了解患者是否有吸烟、家族病史等高危因素,最近是否有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体重下降等症状,还要结合影像学检查肺部是否有占位。
临床征象仍然是恶性肿瘤早期发现不可或缺的线索,此外B超、X 线、CT及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主要辅助手段。
肿瘤标记物虽较其他征象更早出现,但有时会出现假象。
肿瘤标记物的作用主要是对针对高危人群的筛检意义。
肿瘤标志物升高≠肿瘤

肿瘤标志物升高≠肿瘤作者:是明启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7年第03期如今每年体检的人很多,体检的项目也在不断增加。
其中,不少人把肿瘤标志物加进了体检内容。
有些人发现肿瘤标志物增高就忧心忡忡,担心自己患了癌症。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标志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
主要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多胺、癌基因产物等。
这些物质在正常成人中极少存在或者是在癌症患者中出现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目前肿瘤标志物检测是早期发现无症状微灶肿瘤的唯一途径。
但是,肿瘤标志物检测呈阳性不一定就是肿瘤,而仅仅是一种提示和信号。
同时,肿瘤标志物检测阴性也不一定就能排除肿瘤,因为有些肿瘤会引起肿瘤标志物检测假阴性。
研究发现,导致肿瘤标志物值升高的原因主要有5种。
1.恶性肿瘤患者:一般来说,恶性肿瘤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含量会有显著增高。
但并不是所有的恶性肿瘤都会引起肿瘤标志物升高。
例如同样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细胞型肝癌患者检测甲胎蛋白(AFP)绝大多数会有显著增高,但是原发性胆管细胞型肝癌患者的AFP含量却很少有升高的。
这要根据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与灵敏度来决定。
2.正常人群:虽然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产生的物质,但肿瘤标志物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病变中同样可以产生。
这类人群所占的比例是较低且存在个体差异。
这类人群同样要重视肿瘤标志物,其数值的增加可能是炎症或者是癌细胞的轻度增加。
3.样品存储问题:血液标本储存不当也会导致肿瘤标志物的指标升高。
如容器、抗凝剂、保存液及冷链储藏等出现问题,会导致样品不能准确反映检测者的实际情况,有可能使肿瘤标志物的值升高。
4.药物使用:如胸腺肽、狂犬疫苗等生物制剂的使用后,有可能引起某些肿瘤标志物指标的升高。
5.特殊情况:例如喝酒、睡眠不好、过频进食补品。
对于女性来说,在怀孕或月经期的前后抽血,会因个人身体差异产生波动。
肿瘤标志物检测手段对健康人群筛查作用有限,更适用于高危人群及年龄40岁以上群体的肿瘤筛查。
如何看体检报告中的肿瘤标记物

如何看体检报告中的肿瘤标记物近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高峰年龄趋于年轻化,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表明80%以上早期恶性肿瘤可治愈。
以肺癌为例,一年以上做一次检查发现的肿瘤病人,能治愈的仅占21%,而每年检查一次者,治愈率则上升到44%,由此可见,每年一次的体检对早期诊断肿瘤意义重大。
目前,临床诊断肿瘤的方法可分为物理学、组织细胞学及生物化学三大类。
常规的物理诊断如X光、CT、核磁共振、B超、红外扫描等只能发现直径1-2cm 以上的肿块,而一个肿瘤倍增至如此大小约需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细胞病理学的检查需在物理学检查发现的基础上,通过手术取得标本进行检验。
所以物理诊断和组织细胞学诊断往往只能发现中晚期病例,难以达到早期发现的目的。
生物化学方法即检测肿瘤标记物可以比较早期的提示肿瘤存在的可能。
肿瘤标记物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他们可能不存在于正常组织而存在于胚胎组织,或者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在正常组织中的含量,他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
在我校校领导对教职工身体素质高度重视和大力关怀下,不仅每年为全校教职工体检,而且每年都增加新的体检项目。
今年在原有CSA 、AFP、PSA、SCC 基础上增加了CA125、CA199。
我校教职工体检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如下:1、CEA 癌胚抗原(0-5ng/ml)癌胚抗原最初发现于结肠癌及胎儿肠组织中,故而得名。
血清CEA升高,除见于消化道癌如结直肠癌外,在乳腺癌、肺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也可升高。
连续监测癌胚抗原水平可用于肿瘤治疗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一般病情好转时血清癌胚抗原水平下降,病情发展时升高。
2、AFP 甲胎蛋白(<15ng/ml)AFP是人体在胚胎时期血液中含有的一种特殊蛋白,胎儿出生后,血清AFP 浓度下降,几个月至1年内降至正常,正常成人肝细胞失去合成AFP的能力,因此血清中含量极微(一般<20μg/L)。
体检项目中的肿瘤标志物异常指标解析

体检项目中的肿瘤标志物异常指标解析体检是一种常见的健康管理方式,可以通过检查身体各项指标的变化,及早发现潜在疾病。
肿瘤标志物异常是体检中常见的情况之一,它们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体检中肿瘤标志物异常指标的解析进行探讨。
I. 甲胎蛋白(AFP)的异常甲胎蛋白(AFP)是一种被广泛用于检测肝细胞癌(HCC)的肿瘤标志物。
在正常情况下,婴儿在出生后的数月内会有一定水平的AFP,然而,成年人血液中的AFP水平应该非常低。
当体检中发现异常高水平的AFP时,需要考虑可能存在的问题:1. 肝癌:升高的AFP水平可能表明存在肝癌,尤其是肝细胞癌。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非恶性疾病如肝硬化也可能导致AFP异常升高。
2. 伴性肺癌:少数AFP升高的患者可能同时伴有肺癌。
因此,在发现AFP异常时,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潜在的肺癌。
3. 胃癌:虽然AFP的主要应用是肝癌的筛查,但在一些胃癌患者中也能检测到轻微的AFP升高,这可能与一些胃癌亚型相关。
II. 癌胚抗原(CEA)的异常癌胚抗原(CEA)是一种常用于肺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筛查的标志物。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血液中的CEA水平较低。
以下是体检中CEA异常的可能原因和含义:1. 结直肠癌:CEA水平的升高常常表明结直肠癌的存在。
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通常分泌CEA,因此CEA的检测可用于早期发现结直肠癌。
2. 胰腺癌:一些胰腺癌患者也可能出现CEA水平的升高,这可能与胰腺癌的生物学特征相关。
3. 肝癌:少数肝癌患者也会伴随CEA的升高,尤其是肝细胞癌。
III.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的异常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是一种常用于宫颈癌、食管癌等鳞状细胞癌筛查的肿瘤标志物。
在正常情况下,SCC-Ag的水平非常低。
以下是体检中SCC-Ag异常的可能原因和含义:1. 宫颈癌:SCC-Ag的升高通常是宫颈癌的一个重要指标。
该标志物可以用于筛查宫颈癌,尤其是在晚期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正确看待体检人群中肿瘤标志物升高什么是肿瘤标志物,及其意义。
肿瘤标志物是指由肿瘤组织产生的、存在于肿瘤组织本身,或分泌到血液或其他区域的体液,或因肿瘤组织刺激,由人体细胞产生,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的一类物质。
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意义在于:辅助诊断;监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观察疗效;判断愈后;肿瘤的鉴别诊断等。
怎样正确看待体检人群中肿瘤标志物升高。
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能断定就一定是肿瘤,许多因素都可能引起肿瘤标志物升高,包括一些良性疾病如慢性肝病、慢性肾病、胆石症、糖尿病以及有些药物等,甚至抽血、标本保存不当等因素也可能引起一些肿瘤标志物升高。
生物学因素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随年龄的增长PSA升高;老年人CA199、CA153、CEA等可升高。
部分妇女在月经期CA125和CA199可升高。
在妊娠期甲胎蛋白(AFP)和CA125等明显升高。
某些长期抽烟者中可见CEA升高。
因此,患有其他疾病甚至正常人也都可能出现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情况,也许过一段时间再复查又正常了。
如果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要过于紧张,要到专科医院或找专科医生进行咨询,排除一些影响检测结果因素后,决定是否隔2~4周再检测或在医生的指导下做进一步的检查,找出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原因。
体检时受检者肿瘤标志物高不一定有肿瘤,其意义在于提示。
肿瘤标志物检测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还需依靠现代医学影像(内窥镜)学、细胞病理学和检验医学及临床医师等的互相配合。
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超过正常参考值不是太多),发生肿瘤的可能性比较低,可考虑进一步检查,或动态观察。
中重度升高或多项指标持续升高,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很高,尽快做医学影像学和细胞病理学的检查。
同样,肿瘤标志物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相关肿瘤。
例如在肝癌病人中,肝癌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的阳性率仅达79%~90%,也就是说还有10%~3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是正常或只有轻度升高。
受检者也要注意。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C12)测定分析8 330例恶性肿瘤患者、9 657例良l生疾病患者和23 531名健康体检者血清结果:C12对健康人群肿瘤的检出率为7.3%,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达85.6%。
正确看待AFP升高:甲胎蛋白(AFP)是人体胎儿期血液中出现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它在胎儿的肝细胞内合成,而到了成人期,肝细胞就会失去这种合成能力。
因此AFP在成人血清中含量极微,但在肝细胞功能发生异常,特别在患有原发性肝细胞癌时,血清中又可出现AFP升高,所以临床上常常借助AFP的检查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辅助诊断。
●需要警惕:肝癌病人血中的AFP比正常人明显升高10倍至数万倍,所以如果你的AFP检查结果大于400ng/ml的话确实要引起警惕。
AFP升高无需恐慌:AFP升高也并非肝癌的专利。
因为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或者肝硬化患者的AFP都会增高,不过这类升高一般不超过300ng/ml。
普通肝炎AFP增高的时期不长,随着转氨酶恢复正常,AFP也会逐渐减少到正常水平。
除了肝炎,先天性总胆管闭锁,开放性骨脊裂的胎儿,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等疾病的患者,其AFP指标也会有所增高。
值得一提的是,AFP增高有时还可能意味着喜事:因为怀孕也会使AFP指标升高,正常孕妇在妊娠3~5个月时AFP会达最高峰(一般不超过200ng/ml),以后逐步下降,到胎儿出生后恢复正常。
正确看待CEA升高:癌胚抗原(CEA)是首先在结肠癌病人的血清中发现的一种糖蛋白,在胎儿3~6个月的血清中也可以检测到,所以称作癌胚抗原。
●需要警惕:研究显示,原发性结肠癌患者出现CEA增高的比例达45%~80%。
除原发性结肠癌以外,胰腺癌、胆管癌、胃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和泌尿系统肿瘤的阳性率也很高,一般在50%~70%。
因此,如果你在体检中发现CEA增高,医生一般都会建议去专科做进一步检查。
CEA升高无需恐慌:除了上述癌症,其实部分患有良性肿瘤、炎症和退行性疾病,如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和酒精性肝硬变病人的CEA也会升高。
不过,这类“升高”远远低于恶性肿瘤,一般小于20ng/ml。
此外,吸烟者人群CEA普遍高于非吸烟人群,约在5.5ng/ml左右。
正确看待CA125升高:糖链抗原125(CA125)对于女性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国际公认的卵巢癌主要相关抗原,在卵巢肿瘤的诊断、治疗、监测、判断愈后等方面作用显著,是卵巢肿瘤诊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指标,同时也是非卵巢癌中的重要参考指标。
●需要警惕:研究证实,卵巢癌病人的血清CA125水平会明显升高,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乳腺癌40%、胰腺癌50%、胃癌47%、肺癌44%、结肠直肠癌32%、其他妇科肿瘤43%。
CA125升高无需恐慌:非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虽有不同程度升高,但阳性率较低。
此外在早期妊娠的头3个月内,CA125也有升高的可能。
正确看待CA153升高:糖链抗原153(CA153)来源于人体乳腺组织,所以主要用于乳腺癌的监测和筛选,以及用于评价患者预后情况。
●需要警惕:CA153在乳腺癌患者中30%-50%增高,有转移灶增高可达80%。
CA153是检测病人术后复发情况,特别是癌转移者的术后监测的重要指标,血清CA153水平增高,提示乳腺癌的局部或全身复发,且增高早于核素检查和临床其它检测方法。
与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其它恶性肿瘤,如肺癌、卵巢癌、结肠癌、肝癌等,也可出现血清CA153水平升高。
CA153升高无需恐慌:非恶性肿瘤,如良性乳腺疾病、卵巢疾病等也可引起不同程度CA153增高。
正确看待CA199升高:糖链抗原CA199为细胞膜上的糖脂质,是迄今报道的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
血清中他以唾液蛋白的形式存在,分布于正常胎儿胰腺、胆囊、肝、肠和正常成年人胰腺、胆管上皮等处。
也是存在于血液循环中的胃肠道肿瘤相关抗原之一。
●需要警惕:大部分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明显增高。
如果以正常参考范围上线(37U/ml)为诊断标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达90%以上。
肿瘤复发时CA199可再度升高,并发生于影像学诊断之前。
CA199对于胃癌阳性率为25%-60%,且与肿瘤分歧有关。
对于胃癌患者,同时检测CEA可提高敏感性。
直肠、结肠癌患者,阳性率为18%-58%,同时测定CEA可提高敏感度,有效治疗后,CA199下降速度较CEA快。
CA199升高无需恐慌:低浓度增高,一过性增高可见于慢性胰腺炎、胆石症、肝硬化、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正确看待PSA升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存在于前列腺内质网和前列腺上皮细胞及分泌物中,正常前列腺及病变前列腺组织内均含有PSA,因其可被α1-抗糜蛋白酶的α-2巨球蛋白结合而失活,通常血液中不含有或只有极微量PSA。
只有前列腺管上皮细胞遇到挤压或破坏时,PSA才会增高。
因此挤压或破坏前列腺细胞的疾患均可造成PSA升高,包括前列腺癌、前列腺良性增生等。
另外个别肝癌、肺癌病人,甚至直肠指诊检查也能引起PSA升高。
●需要警惕:绝大多数前列腺患者血清PSA水平增高,是目前前列腺癌中最敏感的肿瘤标志物,且病变越进展PSA值越高。
前列腺癌为转移的患者PSA阳性率为51.6%,准以患者阳性率为93.1%-100%,总体阳性率为76%。
PSA在前列腺不同阶段的阳性率不同,A期约52%,B期67.1%-80%,C、D期为92.5%-100%。
同时,PSA血清中的水平与前列腺癌瘤体积成一定正比关系。
PSA升高无需恐慌:前列腺良性增生(BHP)时阳性率可达30%-45%,约20%的急性前列腺炎和3%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也有PSA升高。
不同实验室间肿瘤标志物检测数值是否有可比性?不同医院检验科肿瘤标志物检测所使用的仪器、试剂原理各不相同,各实验室各项目引用和自行调查统计的参考值不一定一样,因此,不能随意比较它们测量值的高低,而得出疾病轻重的结论。
只有同一厂家型号仪器及配套合格试剂在规范化的检测条件下得到的结果才有可比性。
六项肿瘤标志物检测采血要求1. 空腹,静脉血2ml,无需加抗凝剂。
2. 离心2000rpm×5min,吸出血清转移至另一干净的EP管内,待测。
3. 溶血、黄疸血的样品会影响结果,不宜检测。
脂血的样品可以离心10000rpm×5min,去除上层油脂后,取下层血清检测。
4. 如当天不能检测,请将样品放置2-8℃保存,如一周内不能检测,可将样品放置在-20℃保存。
冻融之后,应立即检测,不宜反复冻融。
避免微生物污染。
肿瘤标志物检测受哪些因素影响?肿瘤标志物除了与肿瘤有关外,还受很多因素影响:1.一些良性疾病如慢性肝病、慢性肾病、糖尿病及服用过某些药物等。
2.生理变化及一些不良习惯,如怀孕、吸烟、酗酒等。
3.抽血过程中污染、抽血引起红细胞破裂、标本保存不当、试剂差异及检测欠规范等也会干扰检查结果。
甚至与宠物接触太亲密等都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
嗜异性抗体会引起肿瘤标志物升高造成假阳性。
动物的分泌物中,皮毛上含有异种蛋白,部分特殊体质的人长期与动物密切接触,这种异种蛋白就会通过人的口腔、呼吸道、消化系统以及身上的伤口进入体内,从而使人体产生人抗动物抗体,医学上称为嗜异性抗体。
而我们目前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的试剂,都是从动物身上提取的动物抗人抗体,当这种试剂同人体产生的嗜异性抗体结合后,就会产生非特异性反应,使某些肿瘤标志物升高,医学上称为假阳性。
目前肿瘤靶向治疗中使用的药物西妥昔单抗(爱必妥)就是一种人鼠嵌合性抗体,也会使人体产生嗜异性抗体,出现肿瘤标志物轻微升高。
还有一些经常使用的药物如狂犬疫苗、胸腺肽等,有不少也是从动物细胞中提取的,使用后也会使人体产生非特异性反应从而出现肿瘤标志物升高。
如何合理应用肿瘤标志物由于各种免疫标记技术的快速发展,所检肿瘤指标越来越多,对肿瘤的早期诊断、观察评价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具有极大意义,但至今仍没有一种标记物是对肿瘤完全特异的。
其原因是一些良性病变也能出现程度不同的阳性反应,即便是肿瘤本身也常可由于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而呈一过性或阶段性阴性反应。
故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动态观察和多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并紧密结合临床表现,特别是影像特点综合判断,是提高肿瘤诊断阳性率最富有成效的方法与措施。
一、影响肿瘤标志物测定的因素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有理想的具有100%灵敏度和100%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因为肿瘤标志物不仅在发生癌变时产生,在正常的和良性疾病情况下也有不同程度表达,肿瘤标志物的产生还受到一些生物活性因子的影响。
因此,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要注意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问题。
1、引起假阳性的因素:(1)良性疾病:炎症性疾病一些肿瘤标志物表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