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应措施
![浅析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应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9e2956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c.png)
浅析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应措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招投标阶段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在此阶段中,工程造价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需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招投标文件中施工图泛化不明确在招投标文件中,往往存在一些施工图的泛化描述并不十分明确,这给后期的施工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因此,在编写招投标文件时,应该尽可能明确地描述施工图的具体细节,从而减少后期的变更及追加造价。
解决对策:明确施工图的泛化描述招标方应尽可能明确施工图的泛化描述,不让细节部分变得模糊不清。
同时,扩大图纸范围,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出工程整体的有关技术要求和承包方需要知道的信息。
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招投标文件中的施工图和清单并不完全相符合。
这些差异会给后期的施工造成很大的不便,导致造价的变动。
解决对策:注重施工图和清单的一致性招标方应重视施工图和清单的一致性,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编写,确保施工图和清单的相互配合,从而减少后期的变更及追加造价。
问题三:招标文件中概算金额的设置与技术要求不相符招标文件中的概算金额与技术指标要求不相符,有时概算金额偏低,导致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不得不追加造价,影响工程的正常进行。
解决对策:精准打造概算表编制概算表需要精确计算各项费用,将相关规范标准果断的应用到概算表的制作中。
同时,概算的构建也要根据实际的工程类型进行选择。
对于相对复杂的工程,还可利用模拟软件进行概算,以确定更准确的概算金额。
问题四:招标文件中投标单位的资质要求不严格部分工程建设中,招标文件中投标单位的资质要求不严格,甚至出现了无资质企业中标的情况,这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效果。
解决对策:严格落实资质要求落实严格的资质要求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招标方应该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投标单位的资质要求,并实施严格的甄选程序,确保中标企业的资质符合相关要求,在某些重要项目还可以加入现场考察环节,以便进一步提高资质要求的实现率。
当前建筑招投标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建筑招投标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c0aead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4c.png)
当前建筑招投标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招投标市场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规范整个建筑招投标市场的交易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需要我们从体制上找原因,从法律条款上补漏洞,也需要对于整个交易市场以及交易行为有更好的监管与约束。
只有这样我国的建筑招投标市场才会越来越规范,招投标交易行为才能够更为高质量的开展。
标签:建筑招投标;问题;对策一、招投标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建设单位规避公开招标建设单位通过将一个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小项目或分标段实施,从而规避公开招标,采用自主性较强的邀请招标或竞争性谈判等办法,使建设项目招投标失去了有效的竞争和监督。
(二)施工企业行为不成熟、不规范主要体现一是施工企业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施工企业定额,在投标时盲目报价。
目前,我国政府大力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在这种计价模式下,现行的国家定额、地方定额或行业定额已不能满足市场要求。
但是目前大多数的施工企业很少有能真实反映自己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企业定额,在投标报价时,仍然以国家、地方或行业定额为基础进行浮动,存在盲目性。
二是施工企业在投标时陪标、围标现象严重。
我国《招标投标法》第32条明确规定:投标人不得相互串通投标报价,不得排挤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损害投标人或其他招标人的合法权益。
而一些投标人为达到中标目的,进行陪标或围标,已成为招投标过程中一种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这种行为不但损坏了其他投标人的利益,也严重扰乱了建筑市场的运行秩序。
(三)工程代理机构存在违规现象招标代理机构应是依法设立并独立公正的第三方社会中介组织,然而一些招标代理机构与政府管理部门存在附属关系,严重影响了招标代理机构作为中介机构的独立性。
而招标代理机构部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不具备编制招标文件、组织开标、评标等能力,也使得招投标过程中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
二、招投标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一)高利润回报与低违规成本的反差建筑工程项目不仅工程量庞大、工期长,整个项目的利润也很可观,这对于竞标企业无疑是很大的诱惑。
房屋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房屋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555ca6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0.png)
房屋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房屋建筑作为人们生活及工作的重要场所,逐渐成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份子,目前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这就对工程各环节的规范推进提出了更高要求,招投标作为重点工序,也需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管理,提高招投标工作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本文先探讨了房屋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后提出了可行性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1房屋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招投标制度急需进一步完善虽然随着招投标制度的出台及落实,其规范性明显增强,不仅提高了招投标流程的规范性,更细化了针对各类违法行为的认定标准,在房屋建筑工程大量建设的同时,政府也在逐步优化完善关于工程招投标方面的法律法规,先后出台并落实了《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等规章文件,各个地区的行政监督部门也在原有基础上出台了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招投标的规范性文件。
但是建筑行业因需求的不断上涨,呈现出了加速发展的趋势,规章制度的相应条款逐渐与当前的招投标管理发生偏差,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招投标管理需求,而且目前房屋建筑工程行业的招投标市场的内部竞争更为白热化,施工单位都在积极提高自身能力,各个施工单位的差距也明显缩小,招投标管理中衍生出了更多新问题,各地的管理制度也不够统一,致使招投标管理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易出现管理混乱、管理缺位等问题。
1.2建设单位的招投标管理能力急需提高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招投标管理中,建设单位应充分发挥自身专业能力,对招标文件中的规范性条款、工程造价及施工材料、技术等细节性工作中严格把关,能够结合工程实况及特点对合同模板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完善,为后续的合同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但是在招投标管理中,部分建设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对招投标法律制度的了解十分浅显,专业技术能力却十分薄弱,缺少对招投标流程的全面性、规范性把控,在招投标管理工作进行中,难以对复杂性、突发性情况做出专业判断及有效处理,致使管理效率低下成为常态。
建设工程电子招标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建设工程电子招标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a7ba63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c.png)
建设工程电子招标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随着建设工程电子招投标的广泛应用,一些问题相继出现。
首先,安全问题是建设工程电子招投标的最大隐患。
因为招投标涉及到重要敏感信息的传输和存储,如招标文件、报价、资质审核等,如果信息泄露或者被黑客攻击,则会给企业或者政府带来安全隐患,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其次,电子招投标存在一些技术难题,例如数字认证、数字签名、签章等技术需要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和实践,目前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和电子标书的标准化尚未完善。
招投标平台的稳定性和数据防护机制的建设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
此外,还有一些传统的问题如招标人和投标人有利益的勾结和利益纠纷等。
以上问题和挑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面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安全防护,保障招标数据安全为了有效地保障建设工程电子招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需要开展以下几个方向的工作:(1)构建完善的招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
(2)加强密码学技术的应用,对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投标费用等重要信息进行加密保护,同时建立招标信息电子加密传输与存储体系。
(3)强化身份认证,对招标人和投标人的身份进行严格认证,防止冒名顶替和黑客攻击。
(4)制定电子招投标标准,推广标准二维码认证,提高标书和信息传输的规范性。
二、完善电子招投标技术和数据平台现有的电子招投标平台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需要持续推进标准化工作,进一步规范平台的数据管理和技术支持:(1)建立健全的电子招投标管理系统,对招标投标业务进行全方位管理。
(2)持续提高投标人的电子招投标技能及知识水平,强化技能培训和知识普及。
(3)加强电子招投标平台及其数据管理,完善防止数据泄露体系。
(4)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和账户保护,保障投标人和招标人的数据安全。
三、强化招标人和投标人的服务意识和法制意识实现电子招投标的正常运作还需要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和规范:(1)加强招标人和投标人的宣传,提高全新平台应用的认知度。
(2)强化电子招投标人员法制意识,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打造公开公正的招标环境。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dc28f9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74.png)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与交流一、招标投标存在的主要问题1、有的建设单位出于各种考虑,在招投标过程中不公开发布信息,而是自己选定施工企业直接入围参加投标;有的甚至内定中标单位,名义上是进行招标投标,实际上是搞假招投标。
2、有的建设单位要求专家评委和监督人员倾向性评标,以便使建设单位的倾向性意见能够通过招标形式变为合法正式结果。
有的明招暗定,确定意向单位,并根据意向单位的企业特点、获奖情况、报价及施工技术方案等要素,为其设置评标程序及评标办法。
有的甚至透标底,确定单位中标。
3、有些施工企业派出很多“代理人”参与各地工程投标,中标后由“代理人”雇佣临时人员进行施工,并按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费。
有些实力较强的施工企业凭借资质和业绩到处参加投标,中标后再分包给素质差的施工队,从中牟取差价营利。
4、有的中标单位履约情况不好,中标单位在招投标和签订合同时,总经理、工程师、优秀项目经理、各种技术人员和先进的机械设备应有尽有,但开工时人员机械却不如约到位,给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造成了隐患。
二、招标投标中存在问题的对策1、改革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体制。
目前,很多地方的建设工程招投标交易中心没有与招标办分离,工作职能不清,责任不明,既要抓招标管理又要抓市场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工作任务重,而且处在各种压力之下,坚持原则不够,达不到客观、公正。
因此,必须改革现行招投标管理体制,招标办与交易中心机构分设,职能分离,当地政府要成立招标监管机构,将市(县)所有的建筑、水利、电力、交通等各领域的建设工程,统一纳入交易中心招投标范围内。
2、建立健全工程招投标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招投标各方领导及直接工作人员的责任风验机制,由政府明确规定各有关方面领导和直接工作人员的责任与奖惩办法,使其一旦出现问题,将在经济上、政治上、纪律上和法律上付出巨大代价,不敢贪一时之利而“越轨”。
二是建立监控预警机制,将中标单位投标书中承诺的有关人员原始证件存入招标管理机构,待工程验收合格后退还,避免施工企业工程中标后就换人,一旦发现擅自换人或不按规定履约的,建设主管部门可立即发出警告并处理。
浅谈建筑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建筑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c7852d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4.png)
浅谈建筑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筑工程招投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业务,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还关系到施工工艺、工程质量和安全等方面。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加剧,建筑工程招投标存在许多问题。
下面就对建筑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浅谈。
一、存在的问题1、投标资格不清晰。
在建筑工程招投标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投标单位资格不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情况。
原因是一些企业为了争取业务,常常采取恶意竞标或虚假资质的手段,严重损害了招标人与建设单位的权益。
2、投标人规模不合理。
在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有一些投标者规模过大或过小,不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大投资风险。
而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为了争取业务,常常出现过度竞标,降低成本的情况。
3、合同交涉不力。
在建筑工程招投标后,投标人和建设单位进行合同谈判时,往往出现合同条款不清晰、责任划分不明的情况,导致投标人和建设单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矛盾。
4、价格波动。
在建筑工程招投标后,价格波动常常是影响工程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在近年来的市场环境下,建筑工程材料价格飞涨,建筑工程开支也随之上升,使得工程成本大幅上升。
5、工程实施风险。
在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风险往往是无法避免的,但在工程招投标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和应对工作,工程的施工过程就难以保证高质量和高效率。
二、对策1、严格规范招标流程。
建立一套完善的招标流程,增加企业对投标单位的审查力度,逐步排除恶意竞标、虚假资质的企业,维护招标人和建设单位的权益。
2、合理选择投标单位。
在选择投标单位时,相应企业要认真对其进行审核,了解其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并选择规模适宜的企业,避免规模过大或过小的不利影响。
3、明确合同责任。
在签订合同时,需要明确合同条款、责任划分和工程实施的注重点,以避免因合同条款不清晰而产生纠纷。
4、控制成本。
在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成本,减少人力、材料等开支,适当降低投标报价。
5、加强风险管理。
对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对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58653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a.png)
对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建筑工程招投标是建立在合同约束下的工程建设活动的第一步,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对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信息不对称在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造成了招标方和投标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等现象。
这种情况下,招标方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公平的方式来对待投标方,从而导致投标方的权益受损,同时也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2. 操作流程不规范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操作流程包括招标文件的编制、招标公告的发布、投标文件的递交、评标结果的公示等环节,如果这些环节的操作流程不规范,就容易引发程序错误和不公平。
招标文件的编制不严谨,导致投标方无法准确理解招标要求;投标文件的递交环节出现混乱,使得一些合格的投标文件被错过等。
3. 评标过程不公正在建筑工程招投标中,评标环节是至关重要的,但由于评标标准的不清晰、专家评审的不公正等问题,导致许多优秀的投标方被漏网,也会导致一些质量欠佳的投标方被选中,极大地影响了项目的实施效果。
4. 信息披露不及时招标方在建筑工程招标过程中未能及时披露关键信息,导致投标方无法准确把握项目情况,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投标决策。
有些重要的信息披露不够透明,使得招标方的诚信和公正受到质疑。
二、对策分析1. 加强信息披露招标方应该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公开招标信息和相关文件,确保投标方能够及时了解项目情况,并保证信息的透明性。
招标方应该加强对于关键信息的披露,提高公开招标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2. 完善管理制度建筑工程招投标需要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在招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递交、评标结果公示等环节都需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来规范操作行为,确保整个过程的公平公正。
3. 强化评标过程的监督对于评标过程,招标方应该加强对评标专家的培训和监督,确保评标过程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浅析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d4ba1474431b90d6c85c7a2.png)
浅析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招标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推行与发展历程。
20余年来,招标工作已经深入固定资产投资的各个领域,为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就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招投标也暴露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势必影响与阻碍招投标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因此,如何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招投标,维护公平竞争,保障招投标双方的合法权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当前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几年来,由于加强了对工程建设市场的清理整顿工作,工程建设市场逐渐趋于规范,有效促进了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但由于各种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工程建设领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项目业主单位规避招标规避招标行为主要有下面三种情况:一就是将工程进行肢解。
建设单位将造价大的单项工程肢解为若干个小工程,各小工程的造价低于招标限额,从而规避招标。
二就是压低预算价。
想方设法将工程造价降低到招标限额以下,确定施工单位后,再进行项目调整,最后按实结算,最后工程结算造价往往大大超过招标价格。
三就是中标后改变工程量。
比如说有的单位先将主楼工程拿出来招标,确定施工单位后,再明确工作内容不仅仅就是主楼,同时还增加一些附属建筑,规避了附属建筑工程的招标。
(二)量身定做,排斥她人一些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为了使内定好的施工队伍顺利中标,在招标文件上暗做手脚,量身定做,制定倾向性条款,为意向的投标单位开绿灯;或就是提高招标资格条件,排斥潜在投标人,以利其意向投标单位。
(三)投标企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有的投标企业弄虚作假,挂靠高资质企业,伪造经营业绩,骗取中标;有的用贿赂手段来谋取中标,有的投标人对建设单位领导、工程负责人、参与评标的专家评委、甚至招投标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事先都买通做好工作,有这些人千方百计帮助她中标;有的投标人相互串通,组成临时联盟,尤其就是“围标”、“陪标”与“串标”现象严重,围标人联合多个承包商哄抬行业价格,提高报价进行合谋围标,承包商挂靠多家施工企业进行围标,以多个施工企业名义进行投标承揽工程;有的企业中标后将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从中收管理费或赚取差价,以至一级企业中标,而实际施工的队伍可能连三级资质都没有;有的投标企业先就是以低价中标,然后采取行贿等手段,通过在变更设计、附属工程直接发包上做手脚,增加项目、增加工程量以谋取暴利;有的签订合同时偷梁换柱,合同的价格并不按中标价签订,使得招投标工作流于形式。
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环节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环节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9e2dda2dd3383c4bb4cd289.png)
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环节中,由于监督机制、形式、措施的不健全,存在着诸多问题。
特别是资格预审、评标定标等环节,“人为”因素突出,影响了竞争的公正、公平。
监督制度设计上的一些不合理因素也限制了监督效力的发挥,使招标投标环节失去其应有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操作难”与“监督难”并存。
现笔者就工程项目招投标环节存在的问题及预防对策,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有些发标单位在招标公告发布之前将信息透露给有关系的投标人,只在小报上刊登招标公告、或者在建设单位院内张贴招标广告,使其他投标人不能知悉或即使知悉招标信息,也来不及做好投标准备工作,变相增加关系投标人中标的机会。
关系人一旦中标,管理人员便从中收受贿赂。
(2)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与关系投标人串通,事先收受关系投标人贿赂,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加入有利于关系投标人中标的内容,为关系投标人创造有利的竞争条件。
也有的虽然事先没有收受关系投标人的贿赂,但在利用上述手段使关系投标人中标后,堂而皇之地收受贿赂。
(3)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为使关系投标人中标,在资格预审时,排斥其他可能中标的投标人,或者有倾向性地设置一些条件,如降低预审条件,把实力较强的潜在投标人排斥在外,尽最大可能使关系投标人入选。
关系投标人一旦中标,建设单位管理人员便可收受贿赂。
(4)在制定招标办法时,规定同一标段或者同一项目必须有两家以上的中标候选单位,且不规定中标候选单位的排序,通过考察确定最终中标单位,也就是说,能否中标的决定权力落到了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手中,自然为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利用决定权收受贿赂提供了空间。
(5)建设单位或者招标代理机构管理人员与关系投标人串通,事先泄露标底,关系投标人有备而来,在竞争中处于有力地位,中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关系投标人一旦中标,事先与其串通的人员便收受贿赂。
(6)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以自然因素影响工程建设进度为借口,修改已签订并正在执行的合同中的重要条款,如提高造价,追加投资,延长工期,降低质量标准等。
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34cafa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e.png)
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是工程建设项目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建设质量的优劣。
当前在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工程的进展和建设成本,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改善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现状,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存在的问题1. 信息不对称在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招标人和投标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招标投标过程的不公平,甚至可能引发利益输送和违规操作。
一些招标人通过掌握更多的信息,利用其地位优势牟取暗箱操作的利益,给予一些特定的投标人更多的权利和利益。
2. 价格恶性竞争由于建筑工程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招标投标过程中,价格往往成为了关键的竞争要素。
一些投标人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会采取不合理的低价报价策略,导致工程竞争性报价无序竞争,出现价格恶性竞争的现象。
3. 不合理的标书评审在建筑工程招标过程中,标书评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然而,一些招标评审中存在着不合理的标书评审现象,比如评标委员会成员存在利益输送,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标书评审,或者评审流程不公开透明等问题。
二、对策建议1.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招标人应该在招标文件中充分披露相关信息,确保投标人能够获取到足够的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督,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加强价格监管针对价格恶性竞争的问题,应当加强价格监管力度。
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对投标文件中的报价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价格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对于存在价格低于成本的行为,应当依法予以处罚,防止价格恶性竞争的现象再次发生。
3. 健全评标机制对于不合理的标书评审现象,应当建立健全的评标机制。
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遵守评标纪律和规范,确保评标工作的公正、公开和公平。
建设工程中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建设工程中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f12cfda84254b35eefd3422.png)
建设工程中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招投标制是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普遍采用的一种采购方式,具有诸多的优点,但在实际的招投标工作中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实践经验,阐述了当前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规范招投标活动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设工程;招投标;评定体系;对策建议1 建设工程中招投标存在的问题1.1 虚假招标问题一些建设工程单位招标前“明招暗定”,假借合法公开的招标形式来掩盖虚假的招标过程,在实地已经确定投标单位的基础上,又以其他利益相许指定、招揽一些投标单位参加招投标,表面上是一种公开招投标现象,实际上还是指定的投标单位中标的一种现象。
究其原因,一部分建设工程单位或个人,无视国家法律规定,受关系请托、部门及私人利益驱动或其他原因进行虚假招标。
国家法律虽然不允许,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相配套的法规和条例不够健全和完善,在没有完善和有效的配套法规及制度的情况下,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制约下,一部分招标单位或个人便乘机钻空子,比如受领导、同事、亲戚、朋友关系请托,受狭义部门利益、个人观念影响,在资金不到位急于上项目等原因,招标单位在公开招标前便已确定“合适人选”,并继而想方设法进行虚假招标,“暗箱操作”。
虚假招标以致真正竞争力强、管理水平高、建设质量优的单位不能中标,势必会影响整个建设工程的总体质量和总体成本,同时,虚假招标过程中投标单位往往还存在一些“拉关系”、“贿标”等等行为,这些“成本”最终转嫁至建设成本之上,对整个建设工程乃至行业竞争造成严重损害。
1.2 评标体系不够科学规范目前的建设工程领域,有些招标单位和个人邀请专业评测人员对参加投标的单位的评测,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和量化体系,参于评标的人员专业水平不一,未针对不同建设工程进行特殊要求培训,评标过程流于形式,评标中只注重标书编写的好坏,未去深入了解投标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力量和工程质量;单纯看重报价的高低,而对整个工程的成本和建设工程的质量不够重视。
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85a1eab58fafab068dc020c.png)
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摘要: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是一种为了规范建筑市场竞争而建立的制度,它在我国已经有了很广泛的运用。
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的招投标制度,发现我国的招投标还有着很多不规范之处,对我国招投标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存在着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非常有必要加强招投标的规范化管理工作。
本文就是基于此,探讨了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本文对招投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一一列举,为规范整个市场起到一定积极推进作用。
关键词:工程;招投标;问题;建议Abstract: bidding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is a system established to regulate compet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hina. By comparing the bidding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re are many irregularities in China's bidding system, which has a very negative impact on China's bidding system,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bidding.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roject bidding and relevant research. This paper enumerates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bidding process and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whole market.Key words: engineering; The bidding; Problem; advice1绪论1.1研究背景1984年,我国实施了招标投标制度,这一制度对我国建筑市场实现公平、公开以及公正的秩序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e029ce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1.png)
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工程招投标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监管工程质量和合规性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招投标过程不够透明、公平,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和非法行为。
本文将浅谈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工程招投标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招标人的信息掌握更为全面,而投标人的信息获取渠道有限。
这使得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文件时,往往根据招标人提供的信息进行估算,无法全面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信息公开,要求招标人提供详尽的工程信息,同时鼓励投标人多角度获取信息,提高信息对称性。
其次,工程招投标存在标书评审不公平的问题。
标书评审是决定中标者的重要环节,但评审过程中容易出现人为主观因素,包括评审细则不明晰、评审标准不一致等情况。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建立评标专家库,明确评标细则和标准。
评标专家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评审结果应公示,确保评审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第三,工程招投标中缺乏行业自律和规范。
在一些地方,招投标人容易利用地方人情关系违规操作,形成投标黑幕。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行业组织和协会,制定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严禁违规操作,对违规者进行处罚。
此外,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信用评价不完善的问题。
一些企业为了中标,存在夸大宣传、虚假承诺等行为,导致招标人在选择中标者时信用评价难以辨别。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建立工程招投标信用体系,对参与招投标的企业进行信用评估,将企业的信用情况作为中标依据之一,鼓励诚实守信的企业参与招投标,形成诚信竞争的市场环境。
最后,工程招投标管理中缺乏监管力度和惩罚措施。
一些招投标违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和处罚。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招投标违规行为的预防和打击力度,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机制和惩罚措施,依法严惩违规行为,保障招投标的公平、透明和合规。
综上所述,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通过加强信息公开、改善标书评审、加强行业自律和信用评价、强化监管力度等对策来解决。
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a3061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3.png)
易,政府主管部门要求采购单位网上公布货源商家的市场 调查信息、具体采购合同及票据信息,应用区块链可溯源的 技术,监督采购交易的真实性,并组织社会各界,对交易的 真实性进行监督。
⑶加强造价审计人员的管理,一个项目由不同的造价 人员审计,将会有不种的结论,其中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造价 人员掌握的知识结构,对定额及计价方式认知、对合同文本 及政策的理解深度不同。因此,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组织造 价人员,进行培训和业务交流会,减少审计结论的差异。
(1)由政府牵头,对本级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管理工 作,制定统一的、从项目立项至项目结算审计的管理制度。 在发布管理制度前,应广泛征求市本级辖区范围内各管理 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意见,甚至应召开听证会,征求 参建工程人员意见,集思广益,民主集中,确保管理制度规 定的程序内容详尽、责权罚明晰、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⑴陶安.完善建筑工程中工程量清单的招投标管理U1•居舍, 2019(24). [2] 张俊玮.招投标在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与实践小.居 业,2019(08). [3] 廖小飞.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中的问题探讨[)].建材与 装饰,2019(25). [4] 吴明燕.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公路工程招投标管理[J].价 值工程,2019(23).
⑵缺乏职业道德,例如,被受审单位玩忽职守,出具没 有事实根据、不真实、不合理的审计报告。
五、竣工结算审计风险控制
竣工结算审计在工程领域,应属于支付工程款之前的最 后一道监督防线,是政府工程投资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工作环 节。为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所采取的措施、 制定的规章制度等,应是一整套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该系 统型钢结构制作安装,当做铁件制 作安装计价,造成工程结算价款偏高,结算审计人员不能发 现;②工程量计算规则规定,钢构件工程量按设计图纸的主 材(钢板、型钢、方钢、圆钢等)的重量,以"t”为单位计算,不 扣除孔眼、缺角、切肢、切边的重量,但焊条、钏钉、螺栓等重 量也不另增加。不规则或多边形钢板,以其外接矩形面积计 算,结算审计人员按实际工程量计算。
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974623ca32d7375a4178065.png)
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浅析摘要:本文首先对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找出问题的成因,最后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设工程招投标近年来,我国招投标制度在不断改革,使得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日趋健全,同时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然而,从运行的实践来看,虽然通过招投标制度规范了交易者的行为,但是,当前我国实行招投标制度的时间较短,一些影响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的因素仍然存在,导致工程招投标的实践中出现诸多不良现象,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反思与探究,从而切实提高工程招投标管理水平,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1.1 在招投标过程中限制公平竞争的问题。
招投标行为就是鼓励并保护公平竞争,但现阶段国内招投标中,不公平竞争情况屡见不鲜, 主要有: 通过对资质要求、企业注册地、注册资金等条件设置障碍,不给外地建筑企业进入本地市场的机会,通过在招标文件和评标办法中预设有利于本地企业的条款,给予其不合理加分等方式,实施地方保护。
1.2 在招投标过程中规避招标的问题。
招标单位以各种借口规避招标,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该招标的工程向保密工程等不招标的工程靠拢; 本该在省市级交易中心公开招标的, 借口到工程属地的区县交易中心招标;搞虚假招标,少数项目在招标前就招投标双方私下里已商议好条件,已确定中标人后再招标,而投标人为了取保中标再进行串标、围标等违法行为。
1.3 在招投标过程中挂靠投标和违法转包的问题。
我国建筑法和招标法明确规定: 禁止非法转包,禁止企业出让资质的挂靠投标。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出现挂靠投标或违法转包的情况。
具体体现在,个人或某些单位由于其与招标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以承接到工程, 但因不具备相应资质, 而挂靠到具有资质的建筑企业进行投标, 而那些具有资质的建筑企业或是为了增加市场占有率, 或是为了收取管理费而允许挂靠,而这些人或单位其技术、项目管理能力有限, 有可能对工程质量造成恶劣的影响,这种情况在市场非常常见,如果你在当地无人挂靠而自行投标, 基本上资审都无法入围。
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cc35e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2.png)
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开工建设,建筑工程的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尤其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受到人们的重点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以此来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的规范性,为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问题对策引言: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工作也在各项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招投标工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成本更低的施工企业进行工程建筑,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资金的使用效率,也为我国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所以,深入探索招投标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也是我国建筑工程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一、招标投标的基本内涵及意义1.招标投标的基本内涵在展开建筑工程的招标工作时,需要建设单位结合要建设的工程,发布相关公告,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和规范化程序,招揽各建设工程项目承包单位,展开竞争活动。
通过从参与竞争的招标单位中,选择综合水平高,符合决定预期的施工单位,展开工程建设施工活动,此相关法律行为,便是招标投标工作。
关于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工作,也被称为工程招标承包制,具体是指,处于市场运作背景下,运用招标投标的形式,对工程进行承包的工程管理体系。
在确保项目工程造价的合理性方面,招投标工作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职责。
2.实行招标投标制度的意义(1)凸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性竞争原则纵观我国招标公告至中标公示的整个过程,可充分感受其中蕴含的公开、公正、公平性原则。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明确规定,任何建筑工程的招标公告,都需在指定媒介中发布信息。
也可以这样理解,各施工单位在获取信息、参与招投标工作时的渠道,都是一样的,充分凸显了公平的原则。
在获取招标文件时,投标人可从招标人处,获取到内容完全相同的招标文件。
建筑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筑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16adec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8.png)
建筑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筑工程招投标是建设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和节约资金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实际的招投标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建筑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
问题一:竞争不公建筑工程招投标竞争不公是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特别是在一些地方性强的招投标中,有些企业会通过贿赂、关系等手段来获得中标机会,导致竞争不公,而这种不公并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对策一:加强监管政府和招标代理机构应加强对于建筑工程招投标的监管,严格执行相应的法规和规定,提高竞争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比如可以加大对于招投标过程中的财务和工程的审计力度,对于贿赂行为实行“零容忍”的态度,加强对失信企业的处罚力度,从而保障建筑工程招投标的公正性。
对策二:提高企业素质建筑企业应提高自身的素质,注重诚信经营,强化自身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从而增强竞争实力,切实提高中标的几率。
同时,加强自我约束,自觉践行“合法经营、廉洁诚信、服务社会”的原则,共同营造竞争公平、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问题二:标书策划不足建筑工程招投标中,标书是企业争夺中标的重要武器,但是很多企业对于标书策划的重视不够,导致标书质量不高,影响中标的机会。
对策一:提高标书质量建筑企业应对于标书进行充分的策划和准备,尽可能提高标书的质量,体现企业的实力和竞争优势。
可以拟定较全面的招标方案,详细阐述项目的特点、施工方案、质量控制等相关事宜,降低投标风险,提高中标几率。
对策二:精准定位企业在投标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精准定位目标招标项目,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投标项目,以避免脱靶和浪费精力。
问题三:合同执行问题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合同执行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在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等方面出现问题,导致工程牵扯出许多纠纷和矛盾。
对策一:严格合同管理招标代理部门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于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和监督,明确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和义务,确保企业按照合同的约定开展施工工作,并对按照约定完成的企业提供相应的奖励。
招投标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招投标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e71ae1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0.png)
招投标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2近年来,随着有形建造市场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工程招投标已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但在施行过程中也浮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需以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1 当前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主要问题1.1 规避招投标的现象比较严重。
建设单位有的以资金不足为由,将整体工程肢解成几块或者若干段,以若干家挂靠单位名义承包,最后形成一家单位施工的变相挂靠发包;有的以联合开辟的名义,要求承建方带资兴建,使招投标流于形式;还有的以追加工程量或者附属工程为借口,待工程验收时远远超出原定造价,存在逃避招标的嫌疑;有的以创新招投标模式规避招投标,歪解曲解 BT、BOT、PPP、EPC、DB 等承包模式的操作流程。
1.2 对招投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建造工程招标工作之所以会浮现混乱的局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少建造施工单位没有给工程招标工作以足够的重视。
在招标的过程中他们只是一味地降低标价以取得工程的承包权,却忽视了工程的成本没有按照竞标的规定流程来走,这样势必会造成工程质量的下降。
关于工程竞标机制我国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不少建造企业对相关规定根本就不了解,缺乏对法律法规的重视程度,也没有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竞标活动。
1.3 工程招投标的不正当竞争陪标与串标现象主要表现在工程招标前,有些投标人已经联系相关单位获得中标资格,或者招标人将中标资格给某个投标人,这种内定的行为使招投标沦为一种形式,其他的投标人成为中标者的陪衬。
陪标与串标现象的另一个表现是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一致压低或者抬高投标报价,投标人之间先进行内部竞价,内定中标人,然后再参加投标;或者在投标项目中轮流以低价或者高价中标。
陪标与串标现象极大地伤害了招投标制度,以暗箱操作的方式伤害了其它投标人的利益,伤害了招投标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常见问题和对策
![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常见问题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efd29f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6.png)
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常见问题和对策摘要:建筑工程招投标是建筑工程领域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相关部门过多干预、制度不够完善、评标工作面临的问题等。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监管制度,提高招标人的行为准则以及加强对投标过程的监管,建立严格的经济制度等。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问题和对策;引言:建筑工程招投标是指建筑工程招标人通过发布招标公告,或者邀请有相关资质的投标人参加招标,并按照投标文件规定的条件和标准,从中选定一家投标人完成建筑工程的全部或部分工程。
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探讨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意义、常见的问题和对策。
1.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意义1.1保证工程质量:建筑工程招投标可以通过明确招标要求和提高竞争程度,确保承包商的选择和施工的质量,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1.2促进经济发展:建筑工程招投标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广泛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1.3提高建筑行业的规范性:建筑工程招投标可以通过明确招标规则和标准,规范行业的发展,保障各方利益,防止出现违法乱象。
1.4优化资源配置:建筑工程招投标可以通过竞争,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合理利用资金资源、定价及资源股权的合理分配等,达到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
2.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常见的问题;2.1相关部门过多干预。
具体而言,相关部门过多干预可能涉及以下方面:2.1.1文件的审批与签署:政府部门会在招投标文件审批环节卡关,要求对招标文件进行修改或增加某些要求,这些要求往往与正常情况下的招投标流程不一致。
或者在招投标结束后,审批或者签署中也会遇到过多的干预。
2.1.2采购过程中的技术标准: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政府部门会强制要求采用自己持有的专利技术或者宣传某些新兴技术,而不是真正适合工程实际需求的标准。
这样就会导致采购人耗费额外的成本或选择并不合适的工程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市建投公司(2009年7月31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广大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百姓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的腐败现象依然严重,并有发展的趋势。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纪检监察调研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2009年全市纪检监察调研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市纪委监察局要求全面开展反腐倡廉重点课题调研活动。
市建投公司作为我市投融资平台和城市建设的主力军,积极参加、认真组织此次调研活动,先后走访了市监察局、市检察院、市工商局、市建委、建管处、市招标办、市审计局、招标代理机构及施工企业等单位,通过对招投标市场的调查,以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服务和管理为切入口,深入剖析招投标过程中产生的腐败现象及其根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对策。
现将此次调研内容总结如下:一、招投标中腐败现象通过对招投标市场情况调查发现,招投标中腐败现象虽属个别,但危害极大,不仅严重干扰了招投标市场公平性,更为严重的是它可能导致一座桥梁塌跨、一座楼房倒塌,导致众多生命丧失。
近几年招投标市场中的腐败现象似有蔓延趋势。
据有关方面统计,近年来查处的行贿受贿案件中,发生在工程建设领域的约占1/3,其中,招投标环节商业贿赂最为严重。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招投标中存在的商业贿赂问题,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
现阶段招投标过程中的商业贿赂已成为工程建设市场化面纱下的“潜规则”。
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中的商业贿赂与一般商业贿赂相比,具有行贿对象复杂、手段隐蔽、环节繁多、目的多样等特点。
这种“潜规则”违背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破坏了市场正常的运行秩序,影响了政府公共支出的投资效益。
1、招标阶段中行政主管部门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虚假招标、明招暗定,一些工程项目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本身就是某施工单位的幕后老板或股东,先内定好承包单位,而后象征性地进行招标投标,用自己的施工队伍围标、陪标;从专家评委上做文章,内定专家评委,未评而先定;利用资格预审设置“关卡”,提高招标条件,排斥潜在投标人,以利其“意向”投标单位;暗藏潜规则,监管形同虚设,从中坐收渔利。
2、建设单位利用自身“优势”,影响实质性招标业主授意或暗示评委为“意向”投标单位打高分,左右评标结果。
在评标过程中通过发表言论或私下做其他评委的工作,干预和影响评标的公平性;在招标资格预审、制订招标文件、评标等环节,以不正当手段使特定投标人中标,从中谋利;将招标项目化整为零,使之达不到法定的招标工程规模标准,把应公开招标的项目改为邀请招标或直接发包;或将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工程,仅在较小的范围或者本系统内发布招标公告。
3、评委专家不能恪守职业道德,“东倒西歪”投标人在招标前通过各种途径接触评标专家,一些评标专家接受宴请或收受贿赂。
在评标活动中,或有意发表有利于投标方的意见影响其他评标人员,或给打高分;有的评标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难以胜任评标工作;还有的评标专家出于私心,不严格履行职责,见风使舵,随意附和其他人的意见。
这些因素的存在往往使评标“走过场”,致使徇私舞弊行为得逞。
4、代理机构缺乏职业道德,服务不到位现有部分招标代理机构由政府事业单位改制而来,这种代理机构往往与某些行业管理部门存在挂靠关系,这种关系常常导致招标代理机构难以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为使“关系”单位中标,或直接将标底透露给“关系”单位,或在编制标底中有意漏项、抬高标底,以使部分投标人出现“重大偏差”;服务质量差、专业素质低,进入评标室的工作人员不能很好地履行代理服务职责,在评标过程中不能及时地提供法律或政策咨询服务,只是形式上的全过程参与,对评标中出现评审问题时,不能及时、科学、合理、合法地予以解释与澄清,而影响了评标结果,继而引发投标的纠纷、争议或投诉;一部分招标代理机构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单一,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对招标代理工作必备的技术、管理、和法律等知识。
5、投标人受到上层人物的庇护,“优势”明显由于建设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达到承揽工程的目的,很多施工企业在招标开始之前,提前到主管工程项目立项、审批、拨款的部门与实权人物或经办人员进行所谓的“沟通”。
这种“沟通”一旦成功,便会有如下优势:首先,能最早获得信息,做好“提前工作”,待项目真正招投标时,他们与业主已经“沟通”到位,“内定”或有了实质性意向,招投标便成为一种掩人耳目的形式;其次,依靠上层重要部门或关键人物,造成一种居高临下的效果,使旁人感到既合理又合法。
如通过“沟通”上层某些专业机关的领导或专业人员,提出该项工程的特殊专业要求,并由相关部门出面提出只有某施工企业才能承建该项工程的“建议”。
实际上,这些“建议”只不过是该施工企业意志的体现,是该施工企业与该机关一些人员先前私下“沟通”好了的。
这些上层实权人物在滥用手中的大权时,自己当然也“财源滚滚”。
这正是权钱交易在当前招标投标中的具体表现,行政权力主体干涉招投标,滥用行政权力对招投标公平竞争进行干涉或限制的行为,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为数不少。
二、产生腐败的原因剖析建筑领域的腐败的后果常常是“一个工程上马,一批干部落马”,而工程招投标活动是极易滋生腐败的环节。
如何规范管理建筑市场、还招投标市场一片净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只有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才能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招投标领域产生腐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招投标市场功能不健全。
由于招投标市场的信息服务、场所服务等基本功能还不健全,制约了招投标市场对遏制腐败行为作用的发挥。
二是工程招标投标和中标后监管力度不到位。
招投标管理监管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 使招标投标监管难以到位。
三是招标投标监管体制不理顺。
多头管理的格局容易引发矛盾和相互推卸责任,造成监管不力。
四是遏制行政干涉、地方保护主义制度不健全。
在招投标的实际操作中,人情工程、关系工程时有出现,行政力量对市场的过分渗透,难以实现公平竞争,好多工程项目早已拍板定案,使建设单位不能独立自主的完成招标活动。
五是责任主体权利和义务不对等。
《招标投标法》给予责任主体的权力过大,对其缺少责任约束和追究制度。
六是招标文件编制不规范。
现在市场上没有比较详细、统一的招标文件,给予招标文件编制参与人的自主空间过大,容易钻法律的空子。
七是招标投标的法制还不完善。
法制建设进程与工程建设的发展水平不同步,《招标投标法》对招标投标的一些环节缺乏强制性规定, 尤其对资格预审和评标等关键环节规定过粗, 标底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明确,存在一些可以人为调控的因素。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及对策1.公开报名,开标现场全程录像实行网络公开实名制报名,对投标单位进行公开评审,并建立投标人信用网站,公开他们的信誉度。
评标过程中全程录像并公开,以起到监督作用,如对评标过程有异议可提出,随时调出录像,起到评标过程合理化、阳光化。
比如前段时间,我市新闻媒体对一招标过程从进入开标大厅到宣布评标结果进行全程直播,整个评标过程接受公众的监督,制约了评标过程中违法违纪的现象存在,也开创了我市阳光评标的先河。
2.加强监管和违法违纪的查处力度,防治结合在纪检监察部门建立专门的招投标监督机构非常必要。
一方面可以介入招投标活动,实现跟踪监督,保障招投标活动公正廉洁;另一方面可随时根据举报或跟踪招标过程发现的情况进行独立办案。
监督人员实行轮流制,避免“一回生,二回熟”的局面。
同时,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规范各参与主体的行为,建立廉政责任制,业主方、代理机构、投标人及行政主管部门在招标前签订责任状,做出承诺,实行招标负责人责任制,对违法违纪的人员严惩不贷。
比如:对违纪的行政人员或招标负责人给予降级或开除的惩罚;对违反评标纪律和职业道德的评委,实行黑名单制;对违法、违规的代理机构及投标人强制永久性退出市场等。
3.杜绝内部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干预,净化市场改进招投标工作方式,加强招投标审计,明确工程项目招投标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和各参与方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减少审批环节;建立、培育专业的工程招投标代理机构,培养一支素质高、专业精、服务优的专业人才队伍,并使其独立于各级政府和部门之外,不受各方经济利益的影响,以社会中介机构的身份提供服务。
我市招投标服务中心为了规范我市招投标代理机构,已建立招投标代理机构库,建设单位在选取代理机构时,必须从库中随机抽取,这既有利于提高代理机构的服务质量,又有效遏制“链条式”的腐败行为。
4、加强评委专家库管理,使评标专业化、公平化一是设立各工种的评委专家库,提高评委专家入库的门槛,选取更加专业的评标专家,提高评标专家库的专家质量。
二是建立联网评委专家库,评标时临时从中抽取评委专家,避免“亲戚”的出现。
最近,为了体现评委专家在评标过程中公平、公正的原则,我市的几个项目的评标均尝试从外地专家库临时抽取专家,有效避免了评委专家在评标过程中外界因素的干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加快制定统一的招标文件范本及相关规范文本,使评标依据更加科学合理我市某方案招标中,由于招标文件的制定不够严密,两家公司的方案设计报价竟相差数十倍。
如此大的差价,实在是让人不能接受。
目前,我国的招标文件的制定虽有范本,但只能起到宏观的指导作用,没有详细的规范文本,容易产生暗箱操作,造成招标质量不高。
鉴于此,相关部门、单位及协会应加强协调会商,尽快对设计、监理、施工分别制定统一的范本,把评标细则具体化,明了化。
同时,对相关的收费标准,行业条文等统一口径,减少不必要的投诉和纠纷。
6、加强低价中标后的监管和审计,严把变更关要建立强有力的全过程审计监督机制,尤其是低价中标的建设项目。
严格把好变更关,如工程变更,项目班子变更等。
强化监管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并建立以中标人履约担保和建设单位支付担保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制度。
7、完善招投标相关的法律制度,规范招投标市场改革开放至今,国家颁布实施了数百个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规范,这些法律法规,对于加快经济建设、发展国民经济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改革进程漫长、立法授权过多、法规制定较乱,一些新颁法律兼顾了不同体制的利益关系,许多法律规定与地方法规存在矛盾;合同法和招标投标法等法律规定不具体、不便操作。
必须对相关法律法规重新修订和完善,同时清理或废除过多过乱的地方法规或行业法规,堵塞地方或行业保护,使每个自然人、法人都能运用法律维护其合法权益。
据有关部门调查,《招标投标法》实施9年多来, 为企业节省了几千亿的基建投资, 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但对于逐渐显露出来的问题必须积极思考对策,采取有效措施,否则会使招投标成为一种掩耳盗铃式的摆设, 其不仅起不到招投标本质上应达到的为国家、为企业创造良好效益的目的, 反倒破坏了投招标公开、公平、公正的信誉和形象, 为一些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