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生存的状态-爱的缺失与人性的隔离

合集下载

史铁生的名言名句大全-177句

史铁生的名言名句大全-177句

史铁生的名言名句大全史铁生,编剧、其他。

目前收集到其名言名句有以下177句。

1、要为活着找到充分理由。

2、每个人生来都是孤独的,这是人之个体化的残缺,所以我们需要与他者的沟通、亲和。

而他者,对我们来说意味着差别、隔离、恐惧甚至伤害,这是社会化的残缺。

我们因残缺走向他者,因残缺走向爱情,但是我们通常会从他者那里发现自己是如此的残缺。

原来残缺和爱情是互为因果的。

3、爱是一种理想或梦想,不仅仅是一种实际,这样,当爱的实际并不美满时,喜欢实际的中国人才不至于全面地倒向实际,而放弃飘缭于心魂的爱的梦想。

4、我想,上帝为人性写下的最本质的两条密码是:残疾与爱情。

残疾即残缺、限制、阻障?是属物的,是现实。

爱情属灵,是梦想,是对美满的祈盼,是无边无限的,尤其是冲破边与限的可能,是残缺的补救。

5、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唯有乞灵自己的精神。

6、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

7、可是不必着急的事并不证明是一件不必拖延的事呀?8、爱的情感包括喜欢,包括爱护、尊敬和控制不住,除此之外还有最紧要的一项:敞开。

互相敞开心魂,为爱所独具。

9、爱情的根本愿望是:在陌生的人山人海中寻找一种自由的盟约。

10、他痴迷的眼睛里是涌动的人群,继而是深阔的蓝天。

他仰头冥望。

我知道,他必是刹那间又看遍了自己的四十年。

11、以生不逢时的一类的大话来开脱自己和折磨自己。

12、彻底的圆满只不过是彻底的无路可走。

13、如果宗教是人们在不知时对不相干事物的盲目崇拜,但其发自生命本源的固执的向往却锻造了宗教精神。

14、不应该因为现实的不满意,就迁怒于那亘古的梦想,说它本来没有。

15、我不能塑造他们,我是被他们塑造的。

但我并不是他们的相加,我是他们的混淆,他们混淆而成为---我。

在我之中,他们相互随机地连接、重叠、混淆,之间没有清晰的界线。

……我就是那空空的来风,只在脱落下和旋卷起斑斓的落叶抑或印象之时,才捕捉到自己的存在。

16、既然是梦想不妨就让它完美些罢。

个体生存的状态:爱的缺失与人性的隔离——《小镇畸人》与《林中之死》的女性形象解读

个体生存的状态:爱的缺失与人性的隔离——《小镇畸人》与《林中之死》的女性形象解读

做, 并常盗邻居家 的马换钱 赌博 , 是个 不务正业的家伙 , 而且 儿子 完全秉 承 了父 亲的德行 。她真是逃 出狼 窝又跳入 了火
坑 , 这 个徒具外壳 的家里 , 有夫妻之 爱 、 子之情 , 享 在 没 母 她 受 不 到 婚 姻 的 幸 福 和 天 伦 之 乐 , 载 的 只 是 沉 重 的生 活 压 负
给杰 克 ・ 雷 姆 斯 后 才 这 样 称 呼 她 ) 生 后 就 被 父 母 抛 弃 , 格 出 从 小 就 在 德 国农 场 主 家 干 活 , 尽 了欺 压 。她 在被 男 主 人 调 戏 受

荒 原 中爱 的 失 落
安 德 森 的 小 说 呈 现 来 的 气 氛 是 一 种 荒 凉 。 面 对 机 械
至扭 曲。
《 中 之 死 》 主 人 公 是 小 镇 的一 个 局 外 人 , 在 镇 外 偏 林 的 住
重 的。作为美 国现代小说 的开创者之一 , 1 1 年 出版 的小 他 99
僻 的小河边 , 没有左邻 右舍。而她又是这个孤独世界 的孤 独 者, 像是 木刻 的一般 , 悲和喜从 来没在 她的脸上呈 现过 。在
功 地 实 现 了他 “ 了解 生 活 真 实 面 目” 愿 望 。 安 德 森 深 刻 展 的 “ 示 了那 种 窒 息 人 , 个 人 和 社 会 都 无 法 真 正 实 现 其 理 想 的环 使 境 。 … 个 环 境 所 蕴 涵 的 巨大 压 迫 力 是 主 人 公 们 所 无 力 抗 拒 ”这
( ' 工业 学院 郑9轻 1 1

外语 系, 南 郑 州 河
400 ) 5 0 2
要: 安德 森是 美 国现 代 小说 的先 驱 , 的作 品表 达 了对女 性 生存 状 态的 关怀 。倍 感孤 独 、 他 压抑 的女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人性困境思考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人性困境思考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人性困境思考现代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深刻反映了当代社会中人性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和挑战。

通过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凸显个体生存的焦虑与挣扎,现代文学打开了一扇窥视人性困境的窗口。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部代表性的现代文学作品,探讨其中所呈现出的人性困境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思考。

一、《活着》中的人性困境思考余华的小说《活着》以荒诞的现实主义手法,揭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中人性所面临的巨大考验。

小说主人公福贵的命运在乱世中扑朔迷离,从家族衰落到个人苦难,反映了中国当时社会变革对普通人生存的冲击。

福贵深陷其中的人性困境体现在他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转变上。

面对无尽的磨难,他不断追求生存的本能,他亲眼经历了战争的残酷,被迫吃掉自己的儿子,甚至在生活的底层中沦为一条修路的苦力。

这种生存动物般的状态,暴露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矛盾和动荡。

然而,小说也让读者思考人性中的一种伦理选择。

作者通过福贵对待生活和亲情的坚守,以及他对乡村和家族的忠诚,彰显了人性中的善良和温情。

当人性陷入困境时,善良和温情仍然能够支撑着人们,使人性在苦难中得以升华。

二、《1984》中的人性困境思考乔治·奥威尔的《1984》是一部关于权力控制与个体自由的反乌托邦小说,也是人性困境的一次强力思考。

小说中创造了一个独裁极权社会“大哥体制”,通过主人公温斯顿的视角,展示了人性在权力面前所面临的重重困扰与绝望。

温斯顿作为一个普通人,被迫屈从于独裁政权的思想控制,他在这个世界里不得不隐藏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只能选择说出符合党的宣传的谎言。

在这种专制的环境中,人性受到了严重的扭曲与压抑,温斯顿逐渐感到内心的孤独和绝望。

然而,小说也在人性困境中寻找到一线希望。

温斯顿对于自由和真理的追求,代表了人性的价值观和道德底线。

他尽管知道最终注定会被迫臣服于政权,但他依然选择坚持自己内心的信念和良知。

这种对于真实的渴望和反抗体现了人性中的自由和尊严。

三、《飘》中的人性困境思考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是一部战争与爱情的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斯佳丽的形象,揭示了人性在战争和社会冲突中所面临的困境。

社会理想与个人的生存状态

社会理想与个人的生存状态

社会理想与个人的生存状态社会是由个人构成的,个人的生存状态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理想是指对于一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设想,而个人的生存状态则是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和生活状态。

社会理想与个人的生存状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本文将论述社会理想与个人的生存状态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努力实现社会理想并提升个人的生存状态。

一、社会理想对个人生存状态的影响社会理想是人们对于一个更加平等、和谐、进步的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而个人的生存状态则是个体在这个社会中所处的境况和待遇,包括物质生活、精神追求、人际关系等方面。

社会理想对于个人的生存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社会理想可以激励个人不断追求进步。

当人们对于一个更美好的社会有着明确的理想和追求时,个人会积极行动起来,不断学习和进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例如,社会理想中的公平正义理念可以激发个人对于公平和正义的追求,促使其更加努力地去争取平等的机会和待遇,从而改善自身的生存状态。

其次,社会理想可以引导个人的行为和价值观。

当社会理想中的核心价值被广泛传播和接受时,个人会在行为和思想上与之保持一致。

这将导致个人积极向上、正直诚实、关爱他人等积极的品质和态度,从而改善个人的生存状态。

例如,社会理想中的社会和谐、友善互助的价值观念可以促使个人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社会理想对于社会制度和政策的改革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社会理想中的诉求和追求往往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它推动着社会制度的改革和政策的调整。

这些改革和调整将直接影响个人的生存状态,为个人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和福利保障。

例如,社会理想中对于教育公平的追求可以推动教育制度的改革,为每个人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改善个人的生存状态。

二、个人努力实现社会理想的重要性实现社会理想不仅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也是每个个人的责任。

个人是社会大厦的基石,只有每个个人都努力实现社会理想,才能共同建构起一个理想的社会。

解读张艺谋电影作品的民族文化观

解读张艺谋电影作品的民族文化观

解读张艺谋电影作品的民族文化观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作品中,有着浓郁的中华民族文化意识,一度成为中国的信息传递代表名词。

张艺谋的《红高粱》是新时期中国走向世界的标志性影片,到其后拍摄的《一个都不能少》《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钗》等作品,在国际上获得了高度评价。

在电影观看之余,不难从中发现浓浓的民族文化思想。

一、张艺谋电影作品注重民族人性文化(一)对个体生存状态的关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有很多是以社会底层人物为拍摄对象的,关注个体生存的困苦、窘迫状态。

在张艺谋的电影中,突出小人物的个人艰辛历程,凸显社会现状,讽刺人性的残忍和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例如在《秋菊打官司》中,秋菊为了自己的尊严,一再要求给个说法;在《菊豆》中,三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四人间的情感斗争,等等。

张艺谋要表现的是民族最根本的人性文化所在,没有城市的浮尘,有的是人性深处的感情展示。

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不在乎外界的评价,“我要的是有感而发的作品”。

只有打动人心的东西,存在着人性,有民族的特点,才是张艺谋电影的精神所在。

(二)对人性批判的注重在张艺谋的早期电影作品中,选择的题材都较深刻,偏向于生命主题和民族主题,而在其后的电影作品中,观众感受到的是越来越接地气的作品。

张艺谋电影对于人性的批判意识,从大范围向平凡过渡,更注重民族人性的东西,这是一种升华。

张艺谋电影的人物形象鲜明,影片中,看似被命运束缚住了抗争的手脚,却又不向命运妥协,一直在抗争,给观众一种心理上的震撼,对情绪的感染性极强。

例如,在张艺谋的《红高粱》中,张艺谋试图将一种痛快的感觉传递到观众当中,他做到了,成功激发了观众的民族热性,其中的“九儿”形象,给观众留下了一个洒脱、爱恨分明的印象。

都以各自具有特性的经历展示,将他们的人生、人性进行了生动的演绎。

张艺谋在电影中,在人性批判上,进行了隐性表达,《红高粱》中充满激情的“红高粱”,《菊豆》中象征封建的染池和彰显人物内心躁动的布匹等。

社会心理学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PPT课件 (2)可编辑全文

社会心理学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PPT课件 (2)可编辑全文
抱负水平代表个体的一种愿望(或者自我期望), 与个体实际成就可能有差距。
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个体抱负水平 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如遇事想做、想 做好、想超过他人的,其抱负水平高。
抱负水平与个体已往成败经验有关,成功经验可 提高抱负水平,失败经验则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 (孩子的教育)
4.可使个体避免窘境 如在明显需要亲合行为的情 境中,无人作伴,往往使他人对个体有某种负面 的评价。(社交场合的“落单”)
13
(三)影响亲合的因素
1.情境因素 群体在面临外界压力的情境中, 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悲惨 情境也能刺激人们的亲合动机。
如:危机干预。社会心理学家对社会隔离(剥夺)者 (如单独关押的犯人、遇难船只的幸存者、探险家) 的研究表明,他们由于较长时间的独处,缺乏亲合, 往往产生某些心理障碍和精神症状。(沙赫特研究: 经历过不安的人会具有更强烈的亲和倾向,“死里 逃生”如:囚徒和修道士的痛苦和不安)
12
(二)亲合的作用
1.满足个体某些社会性需要 例如爱的需要,交往 与尊重的需要。
2.获得信息 人在孤单时信息来源很少,亲合使个 体获得对其生存与发展有意义的信息。(孤陋寡闻)
(不断获得信息,生活的变化与交流,是个体的需要。因 此,坐牢、关禁闭,剥夺与外界交流的自由, 是一种严 厉的惩罚措施。)
3.减轻心理压力 高兴时愿意与他人同享快乐,痛 苦时希望他人帮助排忧解难。
2.社会环境的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有深刻影响。麦克利兰 德研究并测量了三十多个国家儿童读物中的故事内容所表 现的成就动机,认为一个社会形成的高成就动机氛围有益 于个体成就动机的提高。(成正比)
20
三、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即权力欲。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功能
1、个体生存功能:引导人类个体遵循客观 规律、服从生存法则以求得更好的生存状态。
人性:包括人的自然本性、人的类特性和人
人的需要:首先是多方面的,包含物质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承担的作用是:一是物质上帮助受教育者;
另一方面,社会性功能是衡量个体性功能的重要尺度,只有当思想政治教育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个体性功能才能得到很
思第想一道 ,德引的建导设政发治方展向;。是以人性发展过程中的第二大阶段而确定
的。(在第二阶段里才能建立全面关系、全面的能 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必须遵循社会行动的规律。
其一,传达主导意识形态,调节社会精神生产;
力体系)在现实社会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个体享受功能:实现或满足个体其某种需要和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并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和幸福等,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
①人或团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1、个体生存功能:引导人类个体遵循客观规律、服从生存法则以求得更好的生存状态。
第二,激发精神动力; 第四,塑造个体人格。
3、个体享受功能:实现或满足个体其某种需要 和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并从中体验满足、 快乐和幸福等,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马克思对享受的把握,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 论;人们把握世界的方式。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 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满富热情地写下:“如果我 们选择的是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 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面对我们的骨灰,高 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指思想政治教 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所处的 位置。
(二)理解地位的要点: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具有客观性,既不能人为地拔 高,更不能也不能贬低,应使之处于合理的位置上。

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分享】

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分享】

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埃里克•弗洛姆(Erich Fromm, 1900-1980)是20世纪的重要思想家,其研究领域涉及精神分析学、社会学、社会哲学、伦理学、甚至宗教学。

不过,综观其一生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看出弗洛姆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所采取的独特视角却始终如一,即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整体把握来分析个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对个人精神世界的分析来透视社会生活状态。

他试图把马克思主义(重社会)和弗洛伊德学说(重个人)熔为一炉,形成自己的新的理论。

也许正因为这样一种独特的视角,个人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成为他研究的重要内容。

毫无疑问,传播是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联系的唯一方式。

因此透过弗洛姆对个体与社会所做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弗洛姆传播思想的基本轨迹。

在弗洛姆关于个人与社会的一系列论述中,有三个方面的思想值得关注:1、通过对“基本人性”以及现今社会特征的分析找寻个人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互动的根本动因;2、通过对个人在现实社会中实际状况的剖析,批判现实社会;3、在批判现实社会的基础上,试图描绘出“健全的社会”的理想蓝图。

本文拟从弗洛姆上述三个方面的思想中归纳总结出他的传播思想,以就教于方传播的根源:逃避孤独人有一种对孤独的恐惧。

而在所有的孤独中,精神的孤独是最可怕的。

超级隐士实际上与上帝生活在一起,他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最热闹的世界,是个众神灵出没的世界。

一个人,无论他是个麻风病患者还是个囚犯,无论他是个罪人还是个废物,他思考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要有一个与他的命运休戚相关的伙伴。

——巴尔扎克关于传播的根源问题,即人为什么要传播的问题,绝大多数传播学论著中并没有太多的深入涉及,广大传播学者似乎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不证自明的前提:“人不能不传播”几乎成了各种传播学论著和教科书的逻辑起点。

然而,作为思想家的弗洛姆对这个问题则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并给出了自己的明确答案。

总的来看,弗洛姆并不赞成所谓先天的人性或人格(本能),更不赞成弗洛伊德从先天的人性或人格出发来分析现实的人,进而推及整个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思想方法。

人格理论的九大设想

人格理论的九大设想

人格理论的九大设想基础医学院 09级应用心理学2班荆菁 2009051227 在人格心理学中,有一些问题是人格人格理论家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往往表达了他们的核心思想,树立其人格理论的基本框架,这些问题就是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而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就成为人格理论的基本涉想。

包括自由意志-决定论、理性-非理性、整体说-原素说、素质论-环境论、主观性-客观性、前动性反应性、稳态-异态、可知性-不可知性、可改变-不可改变这九种。

一、自由意志-决定论。

自由意志-决定论维度表现为一个人在指向和控制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有多少内部的自由,他的行动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意识以外的因素决定的。

,在此一维度中,包含了以下几种心理学流派:机能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以及行为主义学派。

其中。

机能主义和人本主义学派是归属于自由意志论的。

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学派是属于决定论的。

心理学中存在自由意志论和决定论的争端,自由意志论假设人类有选择他们的行为的自由,人类在本质上是自我决定的。

它并不意味着行为是没有原因、完全随机地存在,而是认为影响人行为的外界环境和社会道德等境因素能被意志所拒绝。

由罗杰斯和马斯洛等人所创导的人本主义是人类自由意志论的最强有力的倡导者,认为我们能够自我选择需要的目标,自由的行动。

机能派认为,意识是机体适应环境达到生存目的的工具;心理学的任务是对意识状态“适应功能”的描述和解释。

决定论假设,每一个物理事件都是有原因的,因此,既然人类行为是一个物理事件,它也应由先前的因素引发。

决定论强调因果律,而科学的目标便是提示这些规律从而对将来的事情进行预测和控制。

心理学中大多数流派都采取了相当严格的人类行为决定论的观点。

行为主义主张极端的环境决定论,其中以华生为代表,他先提出了环境决定论。

行为主义的观点夸大了外界的对人的影响。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人不是环境的奴隶,人的行为并非全由外界环境决定,也受内部状态的调节。

初中议论文:丢失的人性

初中议论文:丢失的人性

初中议论文:丢失的人性人性是指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所具有的普遍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在当今社会,我们不难发现,丢失的人性似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这种丢失表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行为举止上,例如欺骗、自私、冷漠等。

这些行为的泛滥使得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冷酷,似乎人性在这些行为中已经被抛弃了。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丢失的人性?又该如何去解决它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仔细探讨的问题。

丢失的人性并非是一种突然出现的现象,而是在长期特定的社会环境下逐渐形成的结果。

首先是物质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在丰富物质的同时也伴随着人们对物质的极度追求,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一些人们不择手段,以牺牲他人的利益和道德价值为代价。

其次是社会价值观的扭曲,社会的变革使得传统的价值观被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这种变革中渐渐松懈,对于道德观念的把握也变得模糊不清。

再次是社交网络的兴起,虚拟的社会交际使得人们变得越来越冷漠,只顾及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种种现象都反映出了丢失的人性,在现代社会中,丢失的人性日益凸显,需要我们共同去反思。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个严重的问题呢?我们应该从教育入手,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道德品质和公德心,让他们明白善良、诚实、守信是多么重要的品质。

我们也需要从社会层面去加强对道德观念的宣传,引导人们更加关注他人的需求,关爱弱势群体。

我们也需要从自身去检讨,不断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关注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从而影响他人,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

在当前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去解决丢失的人性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体问题,更是社会整体的问题。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逐渐根治丢失的人性,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温暖、和谐。

死亡在即与求生的二重冲突——浅论苏童短篇小说《狂奔》

死亡在即与求生的二重冲突——浅论苏童短篇小说《狂奔》

死亡在即与求生的二重冲突——浅论苏童短篇小说《狂奔》秦安国【摘要】苏童在短篇小说<狂奔>中塑造了一个陷入死亡幻景的病态形象--榆.本文试从精神分析角度,探究儿童的个体发展与生命经验,以情感缺失、死亡意识、本能与压抑、俄狄浦斯情结等为切入口,全方位多角度剖析榆的心路历程,从而更深层次展示生命的空无性与悲剧性.【期刊名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9)003【总页数】4页(P40-42,49)【关键词】缺失;本能;死亡;俄狄浦斯情结【作者】秦安国【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7《狂奔》是苏童的最富魅力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以儿童的视角作为叙事主体,刻画了一个叫榆的男孩在成长中遭遇的生存困惑与心灵压抑的文本形象。

苏童用独特的笔法,走进榆的内心三维世界,从不同侧面多方位展开叙述,细致地表达榆的主观情感的起伏变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爱缺失的男孩扭曲的精神世界和对死亡恐惧的生命颓废感。

小说的主人公榆作为一个病人形象显现,因为患上了一种头疼病后,他就没有离开这个破瓦房的家。

这个和大地一起在黑暗中漂浮的家,像个巨大的樊笼,而榆就被囚禁在其中。

当风吹的时候,榆感到“有一种看不见的物质在咯吱咯吱地响着”,这让榆感到莫名的恐惧的东西,正是榆自己被压抑的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指由躯体的内部力量决定着人的精神活动方面的一种先天状态,本能是人内部的需求和冲动。

本能又可以分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对于外面的世界,他是一无所知的,他只能在樊笼里自怨自艾,沉醉在荒诞的想象中,并被这种原始的恐惧折磨得丧失儿童本应有的天真与活泼。

榆的家庭处于一种半边缘的状态,榆作为家里唯一的男性,生存在母亲与奶奶之间。

他的童年与正常孩子是迥异的,奶奶每天都会发出古老的咳嗽,随时有死亡的倾向,他没有玩伴,经常坐在草垛上,看一群鸡啄食场上残留的稻谷,一边发呆,一边打发无聊的时间。

打印2016--2017 (2)学术论文写作试卷A卷答题纸

打印2016--2017 (2)学术论文写作试卷A卷答题纸

天津师范大学考试试卷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答题纸( A 卷) 科目:学术论文写作 学院:外语学院 专业:英语2014级Title: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evere “ Marginalization” of Middle -aged and Elderly Women Reflected in The Swing and Death in the Woods from Feminist Perspective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比较分析《秋千》和《林中之死》中反映出的 中老年女性被严重“边缘化”现象 Literature review: Sherwood Anderson and Mary Gavell both are the famous American short story writers in 20 the century, and they both have many representatives, Death in the Woods and The Swing are more well-known by people among them.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about Mary G avell’ s The Swing , and mainly in domestic, the researchers of The Swing mainly concentrate on following aspects: Magic realism, for instance, Li Yali analyzes the employment of magic realismin The Sw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etting, the narrative mode and the theme ;Fraud’ s psychoanalytic theory, Zhang Xiuli employs Fraud’ s dream and reality view to analyze this short story, she advocates that dream is the bridge to combine the past with present; Zhu Xiaoyi also uses Fraud’ s dream and reality vie w to elaborate this story, while she believes that this story mainly wants to express heroine’ s desire of the man, because she can’t get love and comfort from her husband in reality, she is only able to get these from her young son in dream ;Spacial image, Zeng Rujun and Zhang Huaihai maintain that the author employs theliterary representation creatively, places the whole story on the dynamic combination of material space and spiritual space, and forms a strong tension between the two spaces and the time,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endows abundant social, cultural and ethical connotations to the space, which makes the story is full of artistic charm and deep insight.And the study of Death in the Woods is relatively large, and has a variety of research directions, but most of them still belong to domestic. The main research directions can be divided into following categories: analyze the story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or with a variety of literary theories, such as, Eco-feminism, archetypal analysis, aesthetic perspective and so on; or analyze the author’ s writing style or writing techniques; or elaborate the story’s language features and narrative art; or make a comparison or contrast with other works, for example, Lu Xun’ s Blessing.And there a re 18 essays mention women’ s tragedy and dissect the causes of women’ s tragedy is the male-centered patriarchal society. In these 18 essays, Sun Man Chen Si, Shi Jing, He Yaqing and Yang Kun all interpret this story from eco-feminism perspective; Li Min Sun Shufang, Zhao Binyu,Donglu and Yang Chunquan all analyze the heroine’s image; Zhou Lili, Yang Daoyun, Zhang Jun, Li Tianshu, Wang Aifang, Pan Qunying and Xu Yigang compare this story with other works; Wu Yuesheng’s two essays both give systematic and d eep analysis of this story’s theme; while Ma Linjuan points out its Female Gothic elements and women’ s identity crisis 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Although the researches for the two stories mention the two author’s concern and humanistic care for women, also preliminarily discuss the causes of women’ s tragedy, nobody points out that th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women group represented by the two heroines has been severely marginalized , and no one interprets the two stories in Beauvoir’ s feminist theorie s. So this essay mainly uses Beauvoir’ s feminist views in The Second Sex to interpret the causes of the two heroine’s severe marginalization from family and society aspects, in order to arouse more people’s attention and concern to th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women.Beauvoir’ s The Second Sex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orks of modern feministtheory, she bases on the macro perspective of human consciousness to capture the flash of male consciousness form a large number of myths and literary works , and explores the genders’ human civilization and she pinpoints man how to define himself as “S elf” and define woman as “O ther” in order to establish man’s ontological status. She writes: She is defined and different with reference to man and not he with reference to her, she is the incidental, the inessential as opposed to the essential. He is theSubject, he is the Absolute-she is the Other. (Beauvoir, The Second Sex,1972: 6)As for the causes of woman’s “the second sex” and the status of “the Other”, she expounds :No subject will readily volunteer to become the object, the inessential; it is not the Other who, in defining himself as the Other, establishes the One. The Otheris posed as such by the One in defining himself as the One.(8)In other words, s he believes that woman’s status of “the Other” is always closely related to her overall “unfavorable situation.On the one hand, it comes from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and male consciousness. Beauvoir holds a opinion that the patriarchy ruling woman to stay at home determines she is emotional, introverted and internal. It is the male consciousness that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woman’s “internality”.On the other hand,it is the result of woman’s “internality”. Biologically speaking, it derives from her functio n of bearing; historically speaking, it stems from prehistorical division of labor: rearing children. It is such kind of “internality” of bearing and rearing children that restricts her “transcendence” and makes her become “the Other” and “ the second sex”. Therefore, Beauvoir reckons that man is being-for-itself and transcendent self; while woman is being-in-itself and internal self.Beauvoir also interprets the unfavorable situation of middle-aged and elderly women, she deems that middle-aged and elderly women have to confront with more difficult and sophisticated situations than younger women, “old women and ugly women are not only the unattractive object——but also create the hate mingled with fear. Once their charm as wife has vanished, the disturbing i mage as mother will reappear.”(69) and she also writes: She has learned to devote herself to someone, but nobody needs her devotion now.She is useless, her validity of existence can’t be verified, so she only can hope todrag out an ignoble existence when she is old and ailing like a candle guttering inthe wind, and she just can say to herself: “ no one needs me anymore.” (504)Beauvoir also refer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women with their sons, she says: “he will protect her from her husband’s dominance and her to revenge her lovers; he will be her liberator and savior.”(506) , and “mother hope s to protect him and take him to his childhood.”(508) this is exactly the same as the plot in The Swing: the heroine feels that no one needs her anymore, she is lonely and helpless, so she begins to dream that her son turns back to his childhood and comforts her in the nights.Besides, Beauvoir also gives us some advice on how to get emancipation from these unfavorable situations, such as, to extricate themselves from the inherent bondage of women , to get rid of the dependence on men in economy and culture, to be an independent woman and so on.This essay mainly employs Beauvoir’ s opinions on why woman becomes the second sex and the difficult situa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middle-aged and elderly women to be faced with in The Second Sex to interpret that why the two heroines are both in a severe marginalized position whether in their families or in the society, it also wants to point out what kind of morality value, love view and family outlook women should have.References:Beauvoir, Simone de.1949/1972. The Second Sex [M]. H M Parshley, translated.London: Penguin.Chen,Si陈思. 2013.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林中之死》[J].《英语广场》(9):40-41.Dong, Lu & Zhao, Binyu. 董路,赵斌宇. 2010.群体“死亡”的悲哀——浅析《林中之死》的主人公形象[J]. 《外国文学》:125-126.He, Yaqing何亚卿. 2011. 生命之轻——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评《林中之死》[J]. 《外国文学研究》(8): 160-162.Li, Guihua李桂花. 2015. 从《第二性》看波伏娃的女性意识[D]. 南昌:南昌大学. Li, Min李敏. 2010. The w oman in “Death in the Woods”[J]. S 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35): 285-286.Li, Tianshu & Wang, Aifang. 李天舒, 王艾芳. 1993. 不同文化中的相同悲剧——试论格莱姆斯夫人和祥林嫂的悲剧形象[J]. 《西北大学学报》, 23(78):116-120. Li, Yali 李亚莉. 2016. Magical realism in Mary Gavell ’s short story The Swing[J].Overseas English(9): 155-157.Ma, Linjuan麻林娟. 2009. 从女性哥特主义的角度解读安德森的《林中之死》[J].《城外文学新论》: 324-332.Pan, Qunying潘群英. 2001.两位悲剧女性形象之比较——舍伍德·安德森《林中之死》与凯瑟琳·安波特《被遗弃的维德奥奶奶》[J]. 《松辽学刊》(4): 42-43.Sun, Man孙曼. 2011. 《林中之死》的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探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13 (59): 249-250.Sun, Shufang孙树芳. 2010. 安德森《林中之死》中的女性映像[J]. 《福建论坛》(2): 47-48.Shi, Jing石静. 2009.对《林中之死》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4 ): 107-108.Wu, Yuesheng邬跃生. 3003. 没有爱,生活会如何呢?——解读安德森《林中之死》的主题[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6月人文科学专辑): 70-72.Wu, Yuesheng邬跃生. 2009. 爱的缺失与死的救赎——解读安德森《林中之死》的主题[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1):93-95.Xu, Yigang许逸罡. 1988. 祥林嫂和格兰姆斯——国籍迥异、命运相同的两个女性[J]. 《山西大学学报》(4): 43-46.Yang, Chunquan杨春泉. 2007. 无爱的生活,精神的荒原——评安德森《林中之死》格赖斯夫人的人物形象[J]. 科技信息(31): 569-570.Yang, Daoyun杨道云. 2002. 《祝福》与《林中之死》女主人公死因之比较[J]. 《许昌师专学报》, 21(4): 56-58.Yang, Kun杨坤. 2009. 穿越死亡的精神救赎——解读舍伍德·安德森《林中之死》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J].《岭南论坛.》(6): 85-92.Zhang, Jun张军. 1995. 不同的文化背景相同的悲剧命运——祥林嫂与格赖斯夫人悲剧形象分析[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1): 93-97.Zhang, Xiuli张秀丽. 2014. 梦与记忆——论《秋千》中掩盖的历史[J]. 渤海大学学报(4): 99-101.Zeng, Rujun & Zhang, Huaihai. 曾汝珺, 张淮海. 2012. 有形的空间,无限的悲凉——评玛丽·盖维的小说《秋千》[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45(6): 138-140. Zhou, Lili周立利. 2010. 个体生存的状态:爱的缺失与人性的隔离——《小镇畸人》与《林中之死》的女性形象解读[J]. 《河南社会科学》, 18(5):181-812. Zhu, Xiaoyi朱晓祎. 2011. 欲诉谁人听——评《秋千》中的女人和她的梦[J]. 外国文学研究(8): 186-189.。

生存状态的概念

生存状态的概念

生存状态的概念生存状态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了生物体的生活活动、身体功能、心理状态等多个方面。

它反映了一个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外界刺激的响应程度。

生存状态对于生物体而言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个体的生存和繁衍能力。

首先,身体功能是生存状态的核心方面之一。

身体功能包括生命体征、器官功能以及生理代谢等多个层面。

生命体征是指通过测量个体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理指标来评估其生存状态。

这些生命体征的变化反映了生物体的正常运转与否,进而反映了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器官功能则关乎个体各个系统的运行状况,如心脏、肺部、肾脏等,它们的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到生存状态的好坏。

此外,生理代谢水平也是评估生存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个体在能量和物质转化方面的状况。

其次,心理状态是生存状态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心理状态包括个体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等诸多要素。

情感是指个体对自身、他人和环境产生的情感体验,如愉悦、焦虑、压力等。

情感对于生存状态有着直接的影响,积极的情感能够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而消极的情感则会导致生存状态的下降。

认知则关乎个体的思维方式和信息处理能力,它与个体对环境的认知和适应能力息息相关。

在生存状态不佳的情况下,个体可能出现认知障碍和决策困难等问题。

行为则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表现,它与个体对刺激的反应和适应能力息息相关。

此外,生存状态还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

外界刺激包括环境的变化、社会关系以及生物体与其他生物体之间的互动等。

环境的变化对于个体的生存状态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高温、低温、恶劣天气等均会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产生影响。

社会关系也是生存状态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能够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

生物体与其他生物体之间的互动则关乎个体的竞争、合作以及繁殖等行为,这些互动对个体的适应能力和生存状态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体来说,生存状态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身体功能、心理状态以及外界刺激等多个方面。

简析鲁迅名篇《孤独者》的三次谈话

简析鲁迅名篇《孤独者》的三次谈话

简析《孤独者》的三次谈话摘要:文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一篇《孤独者》,分析了小说中三次鲁迅代表的“我”和主人公的三次谈话。

关键词:《孤独者》原著鲁迅在《孤独者》中,作者鲁迅先生用的是第一人称,角色定位为一名叙述者,小说主人公为第三人称的魏连殳。

这样的叙述方式,阅读起来其实来的直观感受就是时常难分谁是谁了。

在这个安排上,我们不难猜出,在这篇短文中,“我”和魏连殳两者,只是作者内心的两个话语者存在的方式,“我”和魏连殳可能在作者一开始就没打算分开。

文本内容安排主要就“我”和魏连殳的三次谈话进行展开,三次的谈话可以代表着作者内心深处那两个不同声音的相互辩驳,而这三次谈话我们可以将其看成鲁迅对个体生命意义的辩论。

一、原著简介主人公是一位叫魏连殳的青年,他接受过五四新思想熏陶,有着自己自由独立思想和独立精神。

但五四落潮,他发现他的眼前自己的努力后还是难以改变的社会腐朽,难以改造的庸众愚钝,希望沦为绝望、梦想沦为黑暗、抗争沦为堕落,回到“原地”的他在孤独和混沌中逝去。

鲁迅先生曾对人说过,“《孤独者》是写我自己的。

”鲁迅与小说人物魏连殳一起,成为绝望的孤独者,冷眼看世界,有着强烈的自我放逐以及自我戕害的倾向,无疑这是鲁迅沉默的方式,魏连殳代替作者验证了一个彻底在理想上失败后孤独者的境遇。

二、关于“孩子天性”的第一次讨论第一次讨论,主题是孩子天性是善还是恶,这看起来像是孟子和荀子两个儒家代表在对人性的善与恶的辩论。

不过,鲁迅先生并不满足于这样肤浅的讨论,他的争论的实质是在驳问人这个个体的生存希望的存在有无。

“孩子总是好的。

他们全是天真……”“那也不尽然。

”我只是随便回答他。

“不,大人的坏脾气,在孩子是没有错的。

后来的坏,如你平日所攻击的坏,那是环境教坏的。

原来却并不坏,天真……我以为中国的可以有希望,只有这一点。

”“不,如果孩子中没有坏根苗,大起来怎么会有坏花果?譬如,一粒种子,正因为体内中含有枝叶花果的胚,长大的时候才能够发出些这东西来。

生命的悲歌——论毕飞宇笔下的“小人物”

生命的悲歌——论毕飞宇笔下的“小人物”
在他的都市题材作品中更是为我们刻画了一批小人物形象:《那个夏季,那个秋天》 中围绕耿东亮的成长经历,展开了他和母亲、炳璋教授之间的一系列故事,耿东亮最终 没能遵循母亲和炳章教授给设定好的轨迹发展而是被物质和功利麻痹,失去自我。《生 活边缘》是通过同居者夏末与小苏的故事,以及房东师傅的哑女小铃铛的悲剧,揭示日 常生活中小人物的生存心态。《家里乱了》里的丈夫苟泉是中学老师,妻子乐果是幼儿 园老师,这对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家庭本应是幸福的,但出于经济的压力,乐果迷恋上歌 手这一职业,最终堕落为三陪小姐,而苟泉看到了意外收入竟默认了此事实,直到乐果 被警察抓捕上了电视,一家人怅然若失。《林红的假日》中林红是报社总编由于不满足 于刻板的生活,而最终迷失了自我。《充满瓷器的时代》中的瓷器店女主人,店铺开的 很兴旺,但此前的豆腐店女主人的风流韵事,一点点的诱惑着她,使她重蹈了那个做过 妓女的女人的悲剧命运。《哺乳期的女人》中的惠嫂是一位有强烈母权意识的女性,她 以母亲特有的理解力沟通了旺旺幼小的心灵,主动给母爱缺失的旺旺哺乳,但最终却没 能实现,而旺旺是一个母爱缺失的小男孩。仅是由于缺失母爱,而去咬了惠嫂的乳房, 却遭到了爷爷,乃至全村人的羞辱、诋毁,惠嫂的悲剧在于母性意识遭到扼杀,说到底 是女性“母权"的沦丧。《唱西皮二簧的一朵》中的一朵是一个乡下小女孩,因其被伯 乐李雪芬发现而成为了剧团唱西皮二簧的一朵。但她无意中发现有一个卖西瓜的乡下女 人跟她长的特别像,于是她开始莫名的烦躁、不平、憎恨。毕飞宇用这个乡下一朵剥离 出这个现代一朵的脆弱和挣扎。《婶娘的弥留之际》中的婶娘是一位聋哑教师,一生没 有儿女,直到她住进敬老院得了疯癫病后,她的母性之爱还一直支撑着她。她把所有人 都当作自己的孩子,直到悲惨的死去。 《哥俩好》 中殷家两兄弟图南图北是义无反顾 的乡村的背叛者。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现了城市对现代人无以伦比的诱惑和同化力量。《遥 控》用夸张变形手法塑造了一个完全依靠遥控器来生活的城市青年形象。《生活在天上》 的中的蚕婆婆是一位被儿子接到城市里二十八层的新家的老人,老人在孤寂的夜晚总是 追忆乡村的生活,期间老人试图在二十八层的高楼养蚕,最后只能归于尴尬失败的结局。 《睁大眼睛睡觉》中“我’’作为曾经的大学生和如今的劳改犯,由于物质的匮乏具有攫 取物质的强烈愿望,最终我的生命被朋友马杆无情的结束了。他的中篇力作《青衣》为 我们塑造了一代青衣筱燕秋这一人物形象。她的一生围绕青衣三起三落,她把塑造一个 真正的嫦娥当作自己的最高最求,痴迷执着于艺术本身,但最终因为“嫉妒"而疯狂。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练习:12我有一个梦想 Word版含答案 (1)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练习:12我有一个梦想 Word版含答案 (1)

第12课我有一个梦想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疲乏(pí)缔.造(dì)束缚.(fǒu) 义愤填膺.(yīnɡ)B.崭新(zǎn) 蜕.变(tuì)巍峨.(é) 无济.于事(jì)C.披露.(lù) 瞭.望(liáo)祈.祷(qí) 息.息相关(xī)D.优劣.(liè) 镣.铐(liào)坎坷.(kě) 骇.人听闻(hài)【解析】A项,“缚”读fù;B项,“崭”读zhǎn;C项,“瞭”读liào。

【答案】 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神圣使命安之若素兑现承诺种族岐视B.倍受压榨摇摇欲坠蜿蜒曲折义愤填膺C.痛苦煎熬情同骨肉销声匿迹携手并进D.崇山峻岭巍峨峰颠不言而喻沙漠绿洲【解析】A项,“种族岐视”应为“种族歧视”;B项,“倍受压榨”应为“备受压榨”;D项,“巍峨峰颠”应为“巍峨峰巅”。

【答案】 C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正因为李老师对学生的挚诚与关爱,学生才更愿意与她________地交谈,遇到困难时也主动向她寻求帮助。

②中美在大数据、云服务等多个方面都需要思想之间的碰撞,面对最为敏感的网络问题,________的探讨方是妥当地解决问题的方式。

③只有领导敢于把敏感的、实质性的问题摆在桌面上,不避重就轻,群众才会________、知无不言。

A.开诚布公推心置腹披肝沥胆B.披肝沥胆开诚布公推心置腹C.推心置腹披肝沥胆开诚布公D.推心置腹开诚布公披肝沥胆【解析】推心置腹:把自己的心放在对方的肚子里,形容待人真诚。

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极尽忠诚。

【答案】 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年来,许多国际品牌成为发展中国家消费者追捧的对象,可面对纠纷时采取的“双重标准”与“傲慢底气”让消费者很受伤。

爱国主义概念与观点辨析-爱国主义论文-政治论文

爱国主义概念与观点辨析-爱国主义论文-政治论文

爱国主义概念与观点辨析-爱国主义论文-政治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核心内容之一。

如何正确理解这一概念,对于更深刻地领会和把握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指导高校思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术界关于爱国主义内涵的代表性观点爱国主义是一个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词语,又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复杂的概念。

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什么是爱国主义一直未能达成共识。

总的说来,学术界关于爱国主义内涵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1. 情感论。

列宁于1918 年11 月在《皮季利姆索罗金的宝贵自供》一文中,对爱国主义曾经进行过阐述,这种观点就是本文所称的情感论.列宁在这篇文章中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

[1]579 -580自此,我国的大多数学者以及教科书,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 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把这句话作为爱国主义的精辟定义,以至于至今仍有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列宁对于爱国主义内涵的经典表述。

实质上,我们仔细研读列宁的这篇文章,不难看出:列宁在这篇文章中所使用的爱国主义一词,与我们今天所讲的爱国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

今天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基本上都是在正面意义上使用的,是褒义词。

但是,列宁在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爱国主义,则是对以皮季利姆索罗金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所拥有的爱国主义的一种概括,是列宁所批评和的爱国主义.列宁在讲出这句话之后,紧接着又强调指出,我国无产阶级的一个特别巨大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困难,就是它不得不经过一个同爱国主义断然决裂的时期,即布列斯特和约时期。

这个和约引起的痛苦、怨恨和愤怒是可以理解的。

自然,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只能期望自觉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懂得下面这个道理:为了世界无产阶级的最高利益,我们承担而且应当承担最大的民族牺牲.在列宁看来,在当时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皮季利姆索罗金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旧的、偏狭的爱国主义,另一种则是布列斯特和约时期的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体生存的状态:爱的缺失与人性的隔离
安德森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他的作品表达了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怀。

倍感孤独、压抑的女性极度渴盼爱与理解,但在男权中心文化规范下,她们丧失了爱与被爱、理解与被理解的权利,她们内心的渴望和憧憬无以言表,女性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

作品同时警示我们:善待女性才能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和谐关系。

标签:生存状态;爱的缺失;人性的隔离;男权文化
虽然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不及海明威和富克纳的文学名声显赫,但他在20世纪世界文坛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

作为美国现代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他1919年出版的小说集《小镇畸人》(Winsburg,Ohio)和发表于1933年的《林中之死》(Death the Woods)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美国文学的发展。

安德森的小说深切表达了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怀,他凭借对人物心理非凡的感悟,对日常生活精细的观察,塑造的小说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种眼神都细致人微地传达了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

他往往选取情爱或两性关系,抑或亲情关系来揭示个体存在的状态。

《小镇畸人》和《林中之死》都体现了当时的人们无法进行情感交流而陷入沟通绝望的境地,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美国现代主义文学人性的异化与畸变的主题。

一、荒原中爱的失落
安德森的小说呈现出来的气氛是一种荒凉。

面对机械化操作所带来的人情淡漠、心灵孤独,人们总想逃脱,可又无法挣脱枷锁的羁绊,被环境挤压着、冲撞着,摆脱不了精神的空虚,孤寂的心灵得不到他人的慰藉。

在小说中,安德森成功地实现了他“了解生活真实面目”的愿望。

“安德森深刻展示了那种窒息人,使个人和社会都无法真正实现其理想的环境。

”这个环境所蕴涵的巨大压迫力是主人公们所无力抗拒的,作者深刻地揭露了造成女主人公悲苦、凄惨、得不到爱和理解的根源——在男性作为主流叙述的语境中,女性主体性的丧失。

小说展示出在自我与他者、个体与社会的关联中,个体存在的状态是孤独而无爱、隔绝、麻木,彼此无交流,乃至扭曲。

《林中之死》的主人公是小镇的一个局外人,住在镇外偏僻的小河边,没有左邻右舍。

而她又是这个孤独世界的孤独者,像是木刻的一般,悲和喜从来没在她的脸上呈现过。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孤独笼罩着她的一生,沉默如铁成了一种不变的习惯。

格雷姆斯夫人从未和别人交谈过,从未表达过自己的任何想法,她日复一日只是麻木着、不断运转着寻找食物,生活的重心都围绕着家庭和牲畜,而把自己的幸福、自由、权利都让给了别人。

恶劣的生活环境、精神折磨的痛苦像蛇一样时刻咬噬着她的心,她善良、勤劳,却扮演了一个孤独绝望、无人关爱的生命角色。

《林中之死》中的格雷姆斯夫人(其实她根本没名字,嫁给杰克·格雷姆斯后
才这样称呼她)出生后就被父母抛弃,从小就在德国农场主家干活,受尽了欺压。

她在被男主人调戏时得到了杰克的救助,得以逃脱魔掌。

从没有得到过别人关爱的她以为命运的转机到了,便不加思考地嫁给了杰克。

婚后为他生育了一儿一女(女儿夭折),然而杰克生性好吃懒做,并常盗邻居家的马换钱赌博,是个不务正业的家伙,而且儿子完全秉承了父亲的德行。

她真是逃出狼窝又跳入了火坑,在这个徒具外壳的家里,没有夫妻之爱、母子之情,她享受不到婚姻的幸福和天伦之乐,负载的只是沉重的生活压力。

尽管这些女性有热情、有思想、有追求,试图与别人沟通,她们却全以失败而告终。

追求自由而越出既定的社会秩序之外,与此同时又不得不妥协,回到传统的秩序之中。

那是因为在父权制社会里,女性从一出生其行为乃至命运都掌握在其父、其夫的手中,她们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理想,她们的喜怒哀乐也全凭男人的情绪而定。

在男权话语的主宰下,女性一直处于默默无语的状态下。

女性被忽视,没有人愿意倾听她们。

父权文化统治下“女性一直作为一利,对象性的存在,是男人欲望、审美、理想的载体。

女性也就在男性话语下成为失语者”,“在父系社会对女性符号化的过程中,广大妇女逐渐被贬抑、被抽空”。

女性很难找到适合表达自己情感的语言。

男性是语言的主宰,而女性则是男性权杖下的失语者。

安德森通过描述女性无处言说自己的苦难,表达了对这些女性的理解以及对当时压抑女性的社会的不满。

安德森也借此表现出了社会生活中人的孤独、寂寞和爱的缺失。

二、人性的隔离和亲情的冷漠
工业社会和商业化非人的、异化的本质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减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使人性在心理、道德、价值观念上渐渐产生扭曲。

人们的空虚和失落,环境的沉闷和冷漠,使她们有苦无处诉,有冤无处申,最终造成了心灵的扭曲、行为的怪异。

凯特·斯威夫特是一位30岁的单身小学教师,她热情活泼,性格开朗,但小镇人却视她为魔鬼。

她不符合社会给女性设定的标准:“年轻、肤浅、温柔、顺从,高高兴兴地生活在卧室、厨房、性、婴儿和家的世界里。

”男性是法律和社会准则的制定者,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荣誉、身份和地位是专属于男人们的,而家庭这个小空间才是社会留给女人们的。

那些挑战这些标准的女性会受到惩罚,不仅要付出更多的心血,还要忍受道德的质疑和舆论的非议,职业女性更是被斥为魔鬼。

“当教员以来,五年中她曾不止一次地不得不跑出屋子,在外面徘徊到深更半夜,以战胜内心汹涌的斗争”。

温士堡是麻木的、死气沉沉的,当她试图与温士堡的人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思想时,得到的回应是冷漠和仇视。

正是这种挫败感使她夜晚孤独一人在大街上徘徊。

对于中西部小城镇,尤其是贫穷家庭的单身女性来说,生活是凄凉的、冒险的,社会没有留给她们合适的位置,因为她们既不是妻子,也不是母亲,是社会的边缘人物。

由于不能与周围的世界融合,她们在精神上总显得寂寞、孤独,在语言和行为上表现出怪诞和诡异。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男权统治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女性一直被视为男人的附属品而存在,哪敢奢望什么精神享受,从来没有强烈反抗过什么,顺从、
被动是她们担当的角色。

女性的过度软弱和不求索取也助长了男人的霸道气焰,使他们更加有恃无恐。

格雷姆斯夫人的丈夫和儿子可以厚颜无耻地当着她的面,把她辛辛苦苦喂养大的家畜杀掉,卖了钱后吃喝享乐,而一点不顾及夫妻之分、母子之情。

在此,人性的隔离、扭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在生活和精神的双重压迫下,她早已变成了一具空的躯壳。

路易丝·本特利主动接近约翰·哈代,就是迫切渴望融化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无形的孤独的坚冰,想使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进而实现人与人之间心灵交流的畅通无阻,在相互理解的关系中感受友情和爱情。

然而对方只是简单地把这些诉求误认为情欲的发泄。

交流的渴望成为虚幻,她不得不屈服于命运的拨弄,变成了一个别人眼里的坏脾气、无法驯服的怨妇,而确切地说她已沦落为一具泯灭了希望与追求的徒有躯壳的游魂。

伊丽莎白·威拉德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对自己儿子饱含的爱与希望。

每次伊丽莎白期待着与儿子会面或谈话时,她都会激动得浑身发抖,本是人之常情的亲情表达在这里却变得如此艰涩。

所有这些悲剧都证明:人性的隔离已经使人丧失了爱的能力,丧失了享受人生体验的能力,扭曲的人性、扭曲的情感,使她们沉湎于自己内心的孤独之中,难以实现彼此之间情感与精神的交流,结果导致了失常的行为。

安德森的小说“重要的是认识生活表现下的东西,理解在黑暗之中人物内心世界错综复杂的冲动、欲望以及深藏的个性”。

事实上,《小镇畸人》在用怪异的方式表达着她们的渴求,诉说着对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可她们无法逾越外部环境的压迫及内心的孤独构成的这道鸿沟,因而她们自我的价值难以实现,她们渴望沟通、祈求理解的希望变得虚无缥缈。

三、结论
以生活为创作对象和源泉的安德森,清楚地意识到现代人的孤独和异化。

他始终坚持探讨爱的失落,探索人性的本质,执著地挖掘人类的精神世界。

他的小说在更多的细层上反复演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距离与鸿沟,感受造成爱的失落及人性扭曲的深层次原因,以期帮助人们在精神的世界里实现心灵的沟通。

安德森对女性个体生存状况的关注启示我们:反对一切以男权主义作为世界观,解构男女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提倡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和谐关系。

“人类曾经是以自我的‘牺牲’和妇女的‘失落’为代价的,那么随着人类生活意识的发展和提高,必然也带来对文明框架的重新审视和对妇女作用的再认识。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在一切领域里挖掘包括妇女的身心潜力在内的人的一切创造力,才能使现有的文明和人类的发展,变得完善和顺利起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