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运动与营养

合集下载

营养与运动-人教版高中全一册教案

营养与运动-人教版高中全一册教案

营养与运动-人教版高中全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 能够理解身体需要不同营养素的原因1.2 能够掌握卡路里的概念,并理解卡路里的相关计算方法1.3 能够分析不同菜系的优点和缺点,并根据需要进行选择1.4 能够理解身体各器官与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5 能够分析运动对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影响,以及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1 学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并提高对自身健康的重视2.2 掌握健康饮食和适应性体育锻炼的相关知识和技能2.3 培养自己的运动习惯,增强身体素质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营养与健康1.1 营养与身体健康•营养物质的分类和作用•营养物质的来源•营养与健康的关系1.2 常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1.3 饮食的营养需要•不同生命阶段的不同营养需要•正确的膳食搭配2. 第二单元运动与健康2.1 运动与身体健康•运动的主要影响•运动与各个系统的关系2.2 适应性体育锻炼•身体素质的概念•适应性体育锻炼的原则•常见的适应性体育锻炼方式3. 第三单元健康的菜肴•菜肴的基本营养素分析•常见菜系的特点及优缺点•如何选择健康的菜肴三、教学方法1. 模拟情境教学法在讲解各种营养、身体构造、操作等基础知识的时候,可以通过仿真模拟情境,让学生模拟饮食和运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2. 课堂讨论法在讲解菜肴营养分析和菜系选择的时候,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交流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也可以从讨论中发现和解答学生的疑惑和问题。

3. 案例分析法在讲解身体各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时,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身体各器官的作用和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听课笔记每个学生都需要有一个听课笔记本,在课堂上做好笔记,记录下自己理解的重点知识和重要的问题,方便巩固和复习。

2. 实验报告针对适应性体育锻炼方面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实验,然后撰写实验报告,并将报告进行评分。

运动与营养

运动与营养

缺乏症
供给量
来源
动物性食物、 谷类及豆类
1、生长发育 成人: 停滞或迟缓 11 mg/d 2、性器官发 育幼稚化 3、创口愈合 不良,自发性 味觉障碍
氯化钠
营养功用
1、维持细胞 外液的渗透 压。 2、维持酸碱 平衡。 3、与神经肌 肉的应激性 增高有关。 4、调味与增 进食欲
缺乏症
肌肉痉挛
供给量
4.5-9 g/d
(6)节约蛋白质作用
摄入蛋白质同时摄入糖类,可以增加ATP的 形成,有利氨基酸的活化及蛋白质的合成 机体糖充分时,糖先被动用,因此蛋白质被 节约
(7)维持心肌和骨骼肌的正常功能
当机体缺糖时,心脏和骨骼肌工作能力下降 骨骼肌中缺乏糖元贮备,则出现耐力不足, 心肌缺糖,可出现心绞痛
2 糖的供给量与来源
3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定义:进食后因食物引起体内能量消耗增加 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我国一般膳食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热能消 耗约为膳食热量的10%
(二)热能供给量的标准
目前国际上根据年龄增长而校正热能供给 量的方法,常以20-39岁成人为标准 以男子体重为65kg,女子体重为55kg热能 供给量为基础,超过此年龄的逐年递减 其标准为:40-49岁减5%,50-69岁减20%, 70岁以上减30%
运动与营养
曹维明
运动与营养
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了解人体所需的营养素、热能和热能消 耗量的测定方法,了解营养素对生长发育和预防疾 病的影响;掌握平衡膳食及运动员的合理营养。 主要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 1、营养素 2、热能 3、平衡膳食 4、运动员的合理营养 重 点 :平衡膳食、运动员的合理营养。 难 点 : 蛋白质及糖的作用、人体的热能消耗 及平衡膳食的概念。

营养与运动教案

营养与运动教案

营养与运动教案教案标题:营养与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营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了解不同食物对身体的营养需求。

3. 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4. 学会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和运动计划。

教学重点:1. 营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不同食物的营养需求。

3. 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和运动计划。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

2. 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于展示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

3. 运动器材,如篮球、足球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营养对身体健康有多重要?运动对身体健康有什么益处?2. 展示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发学生对营养和运动的兴趣。

讲解(15分钟):1. 介绍营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包括提供能量、维持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等方面的作用。

2. 讲解不同食物的营养需求,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3. 讲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包括增强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灵活性等。

实践(25分钟):1. 分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食物,调查并列出其营养成分。

2.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展示他们选择的食物及其营养成分,并讨论这种食物对身体的益处。

3. 分组活动:每个小组设计一周的饮食计划和运动计划,确保包含多样化的食物和适当的运动量。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分享他们设计的饮食计划和运动计划,并解释为什么这些计划是健康的。

总结(5分钟):1. 总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 强调营养和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人士或营养师来学校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营养与运动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健康食品店或运动场馆,让他们亲身体验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设计的饮食计划和运动计划是否合理和健康。

3. 提供一份简单的问答或测验,检查学生对营养与运动的理解程度。

运动与营养 PPT课件

运动与营养 PPT课件

(二)根据肌肉收缩的特点身体运动可以分为:
静力性运动 动力性运动
1.静力性运动的特点:
肌肉紧张用力,但肢体却静止不动。 如:平衡、倒立、十字支撑等。
2.动力性运动的特点:
肌肉收缩与舒张交替进行的运动。 如:跑步、游泳、自行车、球类运动等。
11
二、运动与能供的若干基础知识
(三)运动强度
1.根据运动强度对机体的影响可分为: 2.评价运动强度方法
24
四、学生的体育运动与营养
(二)业余训练时的营养需要
2.蛋白质: 成年运动员蛋白质摄入量占总能量的比例:力量项目为 15%~18%,其他项目为12%~15%。 专家建议: ◆7~11岁儿童青少年运动员膳食蛋白质供给量为3(kg.d), 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14%~18%; ◆12~17岁的儿童青少年运动员膳食蛋白质供给量(kg.d), 蛋白质能量占总能量的14%~16%。 ◆儿童青少年运动员比同龄人每日增加10~20g蛋白质。经常 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为80~90g/d。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以成为广大人民群 众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1995年,国务院颁布“体育法” 制定“奥运争光计划”、 “全民健身计划”,


推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8
奥运争光计划--更高、更快、更强。
展现国家强盛,为民族争世界一席之地。
全民健身计划--健康第一。 “全民健身,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是增强中华民族体魄的庞大的伟大的系 统工程。
● 15
②糖的分解供能特点:
二、运动与能供的若干基础知识
(2)脂肪代谢
①脂肪的代谢方式:氧化分解供能。 ②脂肪分解供能特点: ●必须有氧参与,分解为CO2和H2O,释放ATP。 ●含能最多(1g脂肪氧化放能38.94kJ;9.3kcal)。 ●长时间肌肉活动的重要能源。 ③脂肪代谢与糖代谢比较: ◆动员慢; ◆耗氧大; ◆能效低; ◆长时间耐力运动后期脂肪供能比例增加

运动营养与健康PPT课件

运动营养与健康PPT课件
任何运动的开始、加速时,都需要糖代谢提 供能量。 利用的糖储备:肌糖原、血糖和肝糖原。 运动时糖代谢供能:首先动用的是ATP-CP (时间只有几秒钟)--肌糖原,随着运动的继 续,肌糖原减少,肌肉开始摄取血糖,随着血 糖利用的增加,肝糖原开始释放入血,补充及 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保持机体运动能力。
21
1、肌糖原
肌糖原占人体糖储备量的70%。人在休息时基 本不利用肌糖原,只有在运动时,肌糖原才开始 动用提供能量。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肌糖原动用速率相应增大。 在大强度运动时最初肌糖原利用速度最快,但随 着时间的持续肌糖原消耗减少。 2、血糖和肝糖原 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单靠肌糖原供能是不够的, 肌肉必须利用肌外燃料--血糖---肝糖原----血浆里 的游离的脂肪酸。
11
第三节糖与运动
糖:碳水化合物,是维持人体活动 的三大供能物质之一。广义包含食物 中的湖精、淀粉,而不仅是水果糖和 砂糖。
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12
一、糖的分类
糖是有机化合物,可由绿色植物光合作 用而合成。
1、简单糖:单糖 (葡萄糖和果糖) 双糖( 蔗糖、麦芽糖、半乳
糖等) 2、复杂糖:低聚糖—由2—10个葡萄糖分
25
一、糖尿病分类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其胰岛素分泌缺乏,必须
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 2型糖一、尿病多见于30岁以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
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病因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 敏感(即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糖尿病是源于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不过其胰岛 素抵抗是由于妊娠期妇女分泌的激素(荷尔蒙)所导 致的。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后自愈。 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几乎占90%以上, 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因素之一。

运动营养与健康管理手册

运动营养与健康管理手册

运动营养与健康管理手册第1章运动营养基础 (3)1.1 食物中的营养素 (3)1.2 运动与营养的关系 (3)1.3 运动营养补剂简介 (4)第2章健康饮食策略 (4)2.1 平衡膳食 (4)2.2 热量摄入与消耗 (4)2.3 营养素的运动需求 (5)第3章运动与能量供应 (5)3.1 糖原与运动表现 (5)3.1.1 糖原的储存与动员 (5)3.1.2 糖原补充策略 (6)3.2 脂肪与运动耐力 (6)3.2.1 脂肪的氧化与运动耐力 (6)3.2.2 脂肪摄入策略 (6)3.3 蛋白质与肌肉恢复 (6)3.3.1 蛋白质与肌肉修复 (7)3.3.2 蛋白质摄入策略 (7)第4章运动补水策略 (7)4.1 水分与运动表现 (7)4.1.1 脱水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7)4.1.2 水分补充与运动表现 (7)4.2 补水方法与时机 (7)4.2.1 补水方法 (8)4.2.2 补水时机 (8)4.3 长时间运动补液策略 (8)第5章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8)5.1 健康评估 (8)5.2 健康风险因素 (9)5.3 健康生活方式 (9)第6章运动与心理健康 (9)6.1 运动与压力释放 (9)6.2 运动与抑郁缓解 (9)6.3 运动与焦虑控制 (9)第7章运动训练方法 (10)7.1 有氧运动 (10)7.1.1 慢跑 (10)7.1.2 游泳 (10)7.1.3 自行车骑行 (10)7.1.4 跳绳 (10)7.1.5 有氧操 (10)7.2 力量训练 (10)7.2.1 自由重量训练 (10)7.2.2 机械训练 (10)7.2.3 体重训练 (11)7.2.4 拉伸训练 (11)7.3 灵活性与柔韧性训练 (11)7.3.1 热身运动 (11)7.3.2 静态拉伸 (11)7.3.3 动态拉伸 (11)7.3.4 瑜伽 (11)7.3.5普拉提 (11)第8章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 (11)8.1 常见运动损伤 (11)8.1.1 关节扭伤:关节部位因外力作用导致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损伤。

公共营养师第十三章运动与营养

公共营养师第十三章运动与营养

四、肥胖者
类型:有氧运动,如长跑、长距离步行、长 距离游泳等。 强度:60-70%最大心率或心率在120- 130次/分钟; 时间:30-40分钟; 频率:每周3-4次。
(一)肥胖康复运动方法:
1、三阶段运动方案:
第一阶段:加强肌肉关节活动,4-8周; 第二阶段:加强心肺功能,6-12周; 第三阶段:巩固第一、第二阶段的成果,长 期坚持。
1、耐力性的运动
• 营养素的供给: 60%-70%碳水化合物 30%-35%脂肪 铁、维生素B2 、维生素C 运动中及运动后注意水和 电介质的补充。
2、速度性的运动
• 营养素的供给: • 丰富、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 • 维生素C、维生素B • 蛋白质、磷。 • 无氧运动: • ATP-CP • 乳酸能系统 • 供能
3、力量性运动的营养
营养素的供给: 注意蛋白质、维生素B2、肌 酸、钠、钾、钙、镁的补充 要求: 神经肌肉兴奋 性高; 协调性好; 爆发力强
4、灵巧性运动的营养
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A、磷。
5、球类性运动的营养
营养素的供给:高碳水化合物、蛋白质12% -15%、 丰富的维生素B1、C、E 、A 运动中:注意补水补糖。 运动后:补糖50克,1-2小时重复补,直到 下一餐。
二、青年女性
• 1、合适的运动:有氧健身操、瑜伽、体育 舞蹈、游泳、乒乓球、 羽毛球、跑步、跳绳、 野外活动等。 2、运动后营养指导:补糖、稍增加蛋白质、保证 脂肪的摄入量;注意铁、钙 的补充;及时补充维生素E、 C、胡萝卜素、类黄酮、辅酶 Q。
三、老年人
• 1、适合的运动:散步、慢跑、太极拳、大 众健身操、交谊舞等。 2、运动后营养指导:适当增加蛋白质,低脂、低 能,保证碳水化合物, 注意铁、锌、钙的补充, 适当增加维生素, 运动中、运动后适时 适量补 水

045_运动与营养

045_运动与营养

在青少年运动员中,在饮食问题上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限制。如举重、摔跤运动员,为了调整体重,既要保证他们的充足营养,又要采用一些方法来控制、调整体重。有些年轻的田径运动员,开始时体重只下降几千克,后来因在营养问题上未调节好,结果出现体重持续下降不止。有些女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因为运动消耗及其他原因,使体重降低太多,甚至造成月经失调,即月经周期紊乱,严重的还会发生骨质疏松的后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是营养素之一。运动时要出汗而失去水分,因此,及时补充水分是运动中必要的。补给的水分应多于解渴的量,因为渴并不等于人体失去水分的多少。补充水分的主要来源是白开水或矿泉水,其次是水果蔬菜汁、低脂奶、茶水,而不是那些花色饮料或软性饮料,因为这些软性饮料中含有可产生能量的糖以及大量的磷。如果饮料中磷过多,将加速钙的流失,从而引起人体缺钙。所以运动员不宜大量饮软性饮料。
运动与营养
青少年时期是活动量最大的时期,活动量大,能量消耗也大。大部分青少年都喜爱运动,无论在任何年龄阶段,应该说运动都是构成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运动对青少年来说,更是生活不可缺少的,虽然不可能人人都是运动员,但是不参加运动的青少年,应该看作是不健康的。
参加体育运动的青少年,对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量会增加。根据运动强度、时间和频率的变化,有时需要的能量会高达一个重体力劳动者的水准,所以要提供足量的、富含营养的食物。
青少年运动员应该选择优质的食物,以供应消耗的需要。高蛋白的牛肉干、鸡蛋是运动员常备食品,水果、蔬菜也是必不可少的食物。
运动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能量的来源主要来自糖类和脂肪。但是运动时又不能吃得过饱,因此,在保证量的基础上,重要的是要提高质。运动使骨骼和肌肉增强,离不开优质蛋白质和矿物质的供应。职业运动员在训练或参加比赛期间,不仅膳食标准比一般高出数倍,而且他们的膳食由专门的营养师进行调配。根据运动需要,选择最有利于运动员创成绩的食品。例如辽宁的“马家军”运动员们在比赛期间,除提高膳食标准外,还提供他们特殊的营养品。运动离不开营养,创成绩、创世界纪录更离不开营养。

人教版高中体育与健康《营养与运动》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体育与健康《营养与运动》PPT课件

缺乏症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 皮肤粗糙 增强抵抗力,维持 夜盲症 正常视力
维生素B1
牛肉、肾脏 豆类的外皮 谷物的胚芽
番茄、青椒 菠菜、青瓜 柑桔、柠檬 动物肝脏 蛋黄等
维持人体新陈代 谢和神经系统的 正常生理功能
维持人体新陈代 谢,增强抵抗力 促进钙、磷吸收 和骨骼发育
神经炎、脚气 病、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
脂肪






每日的摄入量:60~~70克 食物来源:植物油(如花生油、豆油、菜籽油、葵花 籽、鱼油等),动物的肉内脏,各类坚果(如核桃仁、 杏仁、花生仁、葵花籽等),各种豆类(如黄豆、红 小豆、黑豆等),部分粮食(如玉米、高粱、大米、 小米等) 生理功能: 1.供给维持生命必需的热能,保持体温和储存热能 2.构成身体细胞的重要成分之一 3.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溶剂 4.给人体提供必需的脂肪酸 5.脂肪有利于提高食品的香气和味道,以增进食欲 6.可延长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停留时间,有利于各种 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
重要的无机盐包括
钙、磷是强壮的骨 骼与牙齿所必需 铁是制造红细胞所 必须的无机盐

占体重(60-70%)
运输的媒介. 新陈代谢作用的媒介 调节体温




生理功能: 1.人体构造的主要成分 2.营养物质的载体 3.代谢产物容剂 4.直接参与物质代谢,促进各种生理活动和 生化反应 5.调节体温 6.润滑组织
膳食纤维

作用: 1、通便、预防大肠癌,防止便秘 2、调节血糖、预防糖尿病 3、降低血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4、增加饱腹感,有助于控制体重 缺乏: 1、消化不良、便秘 2、易患肠癌

运动与营养PPT课件

运动与营养PPT课件

速度性运动项目营养指导
膳食指导: 碳水化合物:使(ATP)和磷酸肌酸(CP)的再合成加速
的要求。丰富易吸收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神经活动高度紧张,为肌肉和神经的代谢需要,
蛋白质功能占15%,2g/d.kg。优质蛋白质至少占1/3。 多量VC、VB2、磷、蔬菜、水果。
形成的酸性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应多吃蔬菜、水果等碱 性食物。
球类性运动项目营养指导
5、球类性运动的营养指导 对力量、速度、耐力、灵巧各方面素质要求较全面的运动。
如:足球、篮球、排球、橄榄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 特点: 运动量较大,热能消耗量多。 不同球类运动以及同一球类运动
不同位置运动员能量消耗有较大差异。 根据个体的运动强度、量强度(大强度)、中等强度、小强度
1.以心率确定运动强度 (方便可行) 心率是最简便、易测的生理指标。 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当心率在110~170次/分钟范闱时, 心率与运动强度之间呈直线相关的关系。
运动与营养
最大心率计算公式是: 最大心率(次/分钟)=220-年龄
不同强度运动的心率范围约为:
营养指导
需要量 种类
能量 蛋白质
维生素
矿物质
营养指导
能量需要量高于成人,对长时间、耐力性项目,及时 补充碳水化合物。P454.脂肪占25%-30%。
7-11岁:3g/kg, 占总能量14%-18%。 大于12岁:2g/kg 占总能量14%-16%。 运动期间:每天增加10-20克,优质蛋白占1/2-2/3。
球类性运动项目营养指导
膳食指导: 高碳水化合物:运动前的3~4小时采用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高优质蛋白质:12-15%。对于有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可能
会造成肌肉损伤,运动后迅速的补充蛋白质有助修复受伤的 肌肉和组织。 多补充水、糖、VC、VB1、VA、VE。 小球类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等,要求食物中维生素A的 含量应更高。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教案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教案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教案第一章:运动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系统的定义和功能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理解运动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1.2 教学内容运动系统的定义和功能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骼、肌肉、关节、韧带等运动系统的作用:运动、支持和保护1.3 教学活动引入运动系统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运动系统的作用展示运动系统的组成结构,如骨骼、肌肉等进行简单的运动实验,让学生感受运动系统的作用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运动系统的定义和功能学生能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学生能通过实验感受到运动系统的作用第二章:骨骼系统2.1 教学目标了解骨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骨骼的主要类型和特点理解骨骼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2.2 教学内容骨骼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骨膜等骨骼的主要类型: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等骨骼系统的作用:支持、保护、运动2.3 教学活动引入骨骼系统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骨骼系统的作用展示骨骼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如长骨、短骨等进行骨骼模型的观察和操作,让学生感受骨骼系统的作用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骨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生能理解骨骼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学生能通过模型观察和操作感受到骨骼系统的作用第三章:肌肉系统3.1 教学目标了解肌肉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肌肉的主要类型和特点理解肌肉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3.2 教学内容肌肉系统的组成:肌肉组织、肌腱、神经等肌肉的主要类型: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等肌肉系统的作用:运动、维持姿势、保护3.3 教学活动引入肌肉系统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肌肉系统的作用展示肌肉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如骨骼肌、心肌等进行肌肉实验,让学生感受肌肉系统的作用3.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肌肉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生能理解肌肉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学生能通过实验感受到肌肉系统的作用第四章:关节系统4.1 教学目标了解关节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关节的主要类型和特点理解关节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4.2 教学内容关节系统的组成: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等关节的主要类型:球关节、滑车关节、旋转关节等关节系统的作用:连接骨骼、运动、保护4.3 教学活动引入关节系统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关节系统的作用展示关节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如球关节、滑车关节等进行关节模型的观察和操作,让学生感受关节系统的作用4.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关节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生能理解关节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学生能通过模型观察和操作感受到关节系统的作用第五章:运动系统的保护与健康5.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系统的保护方法掌握运动系统的健康保健措施理解运动系统健康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运动系统的保护方法:合理运动、避免受伤等运动系统的健康保健措施:合理饮食、充足睡眠等运动系统健康的重要性:影响生活质量、预防疾病等5.3 教学活动引入运动系统保护与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健康的生活方式讨论运动系统的保护方法和健康保健措施分享运动系统健康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5.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运动系统的保护方法和健康保健措施学生能理解运动系统健康的重要性学生能提出合理的生活方式,以保护运动系统的健康第六章:运动系统的发育与成长6.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系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育特点掌握运动系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理解运动系统发育与成长对儿童的重要性6.2 教学内容运动系统发育与成长的特点: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等运动系统成长的关键因素:遗传、环境、营养、锻炼等运动系统发育与成长对儿童的影响:身体发育、智力发展、社交能力等6.3 教学活动引入运动系统发育与成长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儿童运动系统的发育过程展示不同年龄阶段运动系统的发育特点,如婴儿期的爬行、幼儿期的跑跳等分析运动系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如遗传、环境等6.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运动系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育特点学生能理解运动系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学生能认识到运动系统发育与成长对儿童的重要性第七章:运动系统的疾病与预防7.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系统常见疾病的类型与原因掌握预防运动系统疾病的方法理解运动系统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7.2 教学内容运动系统常见疾病:骨折、关节炎、肌肉劳损等运动系统疾病的原因:外伤、感染、遗传、不良生活习惯等预防运动系统疾病的方法:合理运动、避免受伤、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等7.3 教学活动引入运动系统疾病与预防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运动系统健康讨论运动系统常见疾病的类型与原因,如骨折、关节炎等学习预防运动系统疾病的方法,如合理运动、避免受伤等7.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运动系统常见疾病的类型与原因学生能掌握预防运动系统疾病的方法学生能理解运动系统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第八章:运动系统的功能锻炼8.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系统的功能锻炼方法掌握运动系统功能锻炼的技巧理解运动系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8.2 教学内容运动系统功能锻炼的方法:运动、按摩、拉伸等运动系统功能锻炼的技巧: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等运动系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保持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等8.3 教学活动引入运动系统功能锻炼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运动系统的锻炼方法展示运动系统功能锻炼的方法,如运动、按摩、拉伸等学习运动系统功能锻炼的技巧,如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等8.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运动系统功能锻炼的方法学生能掌握运动系统功能锻炼的技巧学生能理解运动系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第九章:运动系统的评估与监测9.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系统评估与监测的方法掌握运动系统评估与监测的技巧理解运动系统评估与监测的重要性9.2 教学内容运动系统评估与监测的方法:观察、询问、检查等运动系统评估与监测的技巧:观察要点、询问技巧、检查方法等运动系统评估与监测的重要性:及时发现疾病、调整锻炼计划、提高生活质量等9.3 教学活动引入运动系统评估与监测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运动系统的评估与监测方法展示运动系统评估与监测的方法,如观察、询问、检查等学习运动系统评估与监测的技巧,如观察要点、询问技巧等9.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运动系统评估与监测的方法学生能掌握运动系统评估与监测的技巧学生能理解运动系统评估与监测的重要性第十章:运动系统的健康教育10.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系统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运动系统健康教育的技巧理解运动系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0.2 教学内容运动系统健康教育的内容:运动知识、运动技巧、运动习惯等运动系统健康教育的技巧:教学方法、沟通技巧、示范等10.3 教学活动引入运动系统健康教育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运动系统的健康教育内容展示运动系统健康教育的方法,如教学第十一章:运动系统的适应性训练11.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系统的适应性训练原则掌握适应性训练的方法和技巧理解适应性训练在运动系统健康中的作用11.2 教学内容适应性训练的原则:个体化、渐进性、针对性、周期性适应性训练的方法:力量训练、耐力训练、灵活性训练、平衡训练等适应性训练的技巧:训练强度、训练时间、训练频率的调整11.3 教学活动引入适应性训练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运动系统的适应性训练原则展示适应性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如力量训练、耐力训练等进行适应性训练的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适应性训练的作用1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适应性训练的原则学生能掌握适应性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学生能理解适应性训练在运动系统健康中的作用第十二章:运动系统的康复训练12.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系统的康复训练内容掌握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技巧理解康复训练在运动系统恢复中的重要性12.2 教学内容康复训练的内容:关节活动训练、肌力训练、心肺功能训练等康复训练的方法: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康复训练的技巧:训练强度、训练时间、训练频率的调整12.3 教学活动引入运动系统康复训练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运动系统的康复训练内容展示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如关节活动训练、肌力训练等进行康复训练的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康复训练的作用1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运动系统康复训练的内容学生能掌握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学生能理解康复训练在运动系统恢复中的重要性第十三章:运动系统的营养与补充13.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系统营养需求和补充原则掌握运动系统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和补充方法理解运动系统营养与补充对运动效能的影响13.2 教学内容运动系统营养需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补充原则:个体化、适时、适量、均衡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和补充方法:食物选择、营养补充品的使用13.3 教学活动引入运动系统营养与补充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运动系统的营养需求展示运动系统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和补充方法,如蛋白质补充品的使用等分析运动系统营养与补充对运动效能的影响,如能量供应、肌肉恢复等13.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运动系统营养需求和补充原则学生能掌握运动系统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和补充方法学生能理解运动系统营养与补充对运动效能的影响第十四章:运动系统的安全与防护14.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系统的安全原则与防护措施掌握运动系统的安全操作与防护技巧理解运动系统安全与防护的重要性14.2 教学内容安全原则:合理规划运动、避免超负荷、遵循运动规则防护措施:使用保护装备、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进行热身和拉伸安全操作与防护技巧:预防运动伤害、应对运动意外、紧急救护知识14.3 教学活动引入运动系统安全与防护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运动系统的安全原则展示运动系统的安全操作与防护技巧,如使用保护装备的正确方法等进行安全操作与防护的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运动系统的安全与防护重要性14.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描述运动系统的安全原则与防护措施学生能掌握运动系统的安全操作与防护技巧学生能理解运动系统安全与防护的重要性第十五章:运动系统的心理因素15.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系统中心理因素的影响掌握运动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理解心理因素在运动系统健康中的作用15.2 教学内容心理因素的影响:情绪、动机、自我效能感等运动心理调适的方法:心理放松、积极思考、目标设定等运动心理调适的技巧:自我暗示、呼吸控制、冥想等15.3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运动系统的定义、功能、组成和结构。

公共营养师第十三章运动与营养

公共营养师第十三章运动与营养


游泳运发动热能消耗较大,容易疲劳,但冷水刺激可使人兴奋,运发动在主观往往感觉不到机体已经出现疲劳。
1、耐力性的运动
• 营养素的供给:

60%-70%碳水化合物

30%-35%脂肪

铁、维生素B2 、维生素
C

运动中及运动后注意水


电介质的补充。
2、速度性的运动
• 营养素的供给:

丰富、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

六、其它运开工程

1.球类工程

足球、篮球、排球等大球工程,对速度、耐力、灵巧、力量等各方面素质要求较全面,运动量大,热量消耗较多,因此对营养素要求全面,需要量较高。

紧张在球类比赛,大约有20%的肌肉工作靠有氧供能,80%的肌肉靠无氧供能,充足糖原贮备是发挥运动能力的保证。

2.游泳、水球等水中运开工程

3.举重、摔跤等运发动还有控制体重和急性降体重的特殊营养问题

五、灵巧性运开工程的营养特点

〔一〕代谢特点

灵巧性运动的热能消耗量不大,要求机体协调性高,神经系统较紧张,对体重与体成分要求较高,较小的体重和较高的瘦体重有利于高水平竞技。

〔二〕营养特点

1.热量平衡要求较严,不宜过多,以免增加体

3、中老年: 工程:步行、慢跑、登山、爬楼梯、力量
耐力性训练; 强度:心率控制在:40岁为140次/分,增
10岁减少10次; 时间:30-45分钟; 频率:3-5次; 时机:下午
练习:
1、肌肉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2、肌肉活动能量供给有几个系统,它们分别是什 么系统?各系统有何特点?

2024年《体育与健康》教案范文

2024年《体育与健康》教案范文

2024年《体育与健康》教案范文第一章:体育与健康概述1.1 体育的定义与功能理解体育的概念掌握体育的健身、娱乐、教育等功能1.2 健康的概念与标准理解健康的内涵掌握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1.3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理解体育对健康的影响掌握通过体育活动保持健康的方法第二章:运动生理学基础2.1 运动与身体机能理解运动对心肺功能、肌肉力量的影响掌握运动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作用2.2 运动与身体发育理解运动对青少年身体发育的影响掌握不同年龄阶段运动建议2.3 运动与营养理解运动与营养的关系掌握运动营养的基本知识与建议第三章:运动损伤与预防3.1 常见运动损伤类型掌握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骨折等损伤类型3.2 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理解运动损伤的成因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3.3 运动损伤的处理与康复理解运动损伤的处理原则掌握简单的运动损伤康复方法第四章:运动项目介绍4.1 跑步掌握跑步的基本技术要领理解跑步对身体健康的好处4.2 游泳掌握游泳的基本技术要领理解游泳对身体健康的好处4.3 篮球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要领理解篮球运动的意义第五章: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5.1 教学目标与原则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掌握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5.2 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掌握教学方法的多样性5.3 教学评价与反馈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掌握教学反馈的方法与时机第六章: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6.1 课堂组织结构理解体育课堂的组织形式掌握如何合理安排学生分组与站位6.2 教学管理策略理解体育教学中的纪律管理掌握有效的教学引导和激励策略6.3 安全与意外预防理解体育教学中安全的重要性掌握预防和处理运动意外的方法第七章:运动生理学进阶7.1 运动与能量代谢理解运动对能量消耗的影响掌握不同强度运动的能量代谢特点7.2 运动与心血管系统理解运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掌握运动对血管健康的作用7.3 运动与肌肉发展理解不同类型运动对肌肉的影响掌握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训练方法第八章:运动营养与补充8.1 运动与营养需求理解运动对营养素的需求变化掌握运动前后的合理饮食建议8.2 运动补剂的使用了解运动补剂的种类和作用掌握运动补剂的安全使用方法和原则8.3 特殊状态下的运动营养理解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的运动营养需求掌握针对特殊状态下的运动营养建议第九章:运动心理学9.1 运动心理效益理解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掌握运动改善情绪和压力的机制9.2 运动心理技巧学习运动心理调控技巧(如冥想、自我暗示)掌握提高运动表现的心理策略9.3 运动心理辅导理解运动心理辅导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运动心理辅导方法和技巧第十章:终身体育观念与实践10.1 终身体育的意义理解终身体育观念的内涵掌握如何在不同生命阶段保持体育活动10.2 培养终身体育习惯学习如何培养长期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掌握保持体育兴趣和动力的方法10.3 终身体育的实践指导理解如何将终身体育观念融入教学与生活中掌握设计适合不同年龄和水平的体育活动的技巧第十一章:特殊人群的体育与健康11.1 特殊人群的体育需求理解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的体育需求掌握为特殊人群设计体育活动的原则和方法11.2 特殊人群的运动禁忌了解特殊人群在体育活动中可能面临的禁忌掌握如何避免和处理运动中的潜在风险11.3 特殊人群的体育指导学习如何为特殊人群提供专业的体育指导掌握与特殊人群沟通和协作的技巧第十二章:体育与健康评估12.1 体育与健康评估的方法理解体育与健康评估的重要性掌握评估学生体育与健康状况的方法和工具12.2 体育与健康评估的实施学习如何实施体育与健康评估掌握评估结果的分析与反馈技巧12.3 体育与健康评估的应用理解评估结果对教学的指导作用掌握如何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第十三章:体育与健康政策与法规13.1 体育与健康政策概述理解国家体育与健康政策的基本内容掌握体育与健康政策的发展趋势13.2 学校体育与健康政策学习学校体育与健康政策的主要规定掌握学校体育与健康政策的执行和监督方法13.3 体育与健康法规的应用理解体育与健康法规的具体要求掌握处理体育与健康法律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第十四章: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的应用14.1 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概述理解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的重要性掌握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14.2 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的应用学习如何运用教育技术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效果掌握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的实施和评价方法14.3 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理解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的创新趋势掌握如何将新兴技术应用于体育与健康教育第十五章: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分析15.1 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的选择与分析学习如何选择典型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掌握对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的方法15.2 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的编写与分享理解教学案例编写的基本要求掌握教学案例分享的方式和技巧15.3 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的应用与推广理解教学案例在教学与研究中的作用掌握如何将优秀教学案例应用于实际教学和推广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2024年《体育与健康》教案范文的十五个章节,涵盖了体育与健康的概述、运动生理学基础、运动损伤与预防、运动项目介绍、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运动生理学进阶、运动营养与补充、运动心理学、终身体育观念与实践、特殊人群的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评估、体育与健康政策与法规、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分析等内容。

20150823【第十三章 运动与营养】上课课件

20150823【第十三章 运动与营养】上课课件

磷酸原系统 ATP-CP 乳酸能系统 有氧氧化系统

磷酸原系统(ATP-CP)
供能特点是功率输出最快,不需要氧,不产生乳酸 供能总量少,持续时间短. 供能持续时间为7.5(6-8)秒左右 高功率输出运动项目的物质基础 如短跑,投掷,跳跃,举重等

乳酸能系统
供能特点是在暂时缺氧的情况下能快速供给能量,其 输出功率可达5.2mmolATP/(kg.s) 该系统是1分钟以内要求高功率输出运动的物质基 础 如400米跑,100米游泳等.
二、不同人群运动选择与营养指导

合理运动与营养的关系 不同人群的运动选择


不同人群的营养指导
不同人群的运动选择与营养指导

不同人群
中小学生 青少年女性 老年人

中小学生
适合选择的运动项目 小学生 多进行发展速度、灵敏、协调、柔韧等素质 的练习,如各种形式的短跑(接力跑、变向跑、 加速跑等)、跨越障碍、听口令做动作、跳绳、 各种踢腿、各种球类运动、跳高、跳远等 中学生 随年龄增长,学生肌肉与呼吸循环系统功 能进一步完善,可以多增加一些力量和耐力运动, 如小负荷的抗阻力量性运动、俯卧撑、引体向上、 匀速的中低强度的耐力跑(20~30分钟)。到高 中阶段,力量与耐力运动负荷可以适当加大,运 动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其他项目营养指导

乒乓球,击剑,射击等项目 运动时需要较强的视力,眼睛易疲劳


膳食补充应保证充足的维生素A,每日达到 1800µgRE(6000IU),大部分应来自动物性食物
球类代谢特点
对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 . 篮球,足球和排球等项目运动量较大 ,能量消耗也较 多,但不同球类运动以及同一球类运动的不同位置的 运动员其能量消耗会有较大差异,

运动营养与健康知识

运动营养与健康知识

4.1运动与补糖
糖是运动肌肉的最佳能源。人的运动能力与糖的储 备有密切的关系,中枢神经的能量99%以上来自糖,低 水平的血糖将首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4.1.1比赛前的最大肌糖元储存 在长时间的高强度比赛之前,应该调节膳食训练计 划,以便使肌体内的肌糖元储存达到最大值,即“糖元超 代偿”。具体做法是:在赛前的最后3天,摄入高糖膳食, 使肌糖元提高20%~40%。比赛前6小时内使用高糖餐, 使肝脏帮助维持血糖的水平。
六、合理营养
合理膳食既要满足各类人群对各种营养素的生理 要求,能防止营养缺乏病的发生,有利于工作效率 的提高,又要防止某些营养素摄入过量而导致机体 不必要的负担与代谢上近期或远期紊乱。 这就要求实践中应遵守平衡膳食的要求: 有符合膳食要求的营养素; 有科学合理的食谱; 有合理的膳食制度; 有科学的烹饪方法; 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 有严格的食品卫生制度和进食环境,提供的 食品应无毒无害。
4.4运动与维生素补充
体育运动促进了人的能量代谢,在能量 消耗增加的情况下,某些维生素的学要量就 会增加。参加体育运动,应重视多种维生素 的补充,促进运动恢复,延缓疲劳发生,增 进体力和体能,从而保证身体健康。
4.4.1运动后机体所需维生素增加的原因
运动训练使肠胃对维生素的吸收功能下降; 运动引起汗液、尿液及粪便中维生素排出 量增加; 运动使维生素在体内的周转率加速,能量 代谢增加等。
维生素B6 运动训练加强维生素B6的代谢途径,因此经常锻炼的 人对其需要量增加。硬果类、豆类和动植物食品以及蔬菜 、水果均含有维生素B6,此外,米糖、麦牙中维生素B6 含量最为丰富。 维生素E 维生素E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营养素,特殊条件下进 行训练后补充维生素E有提高最大吸氧量、减少氧债和血 乳酸的作用。维生素E最丰富的来源是植物油、麦胚、硬 果类及其他谷类食物。

运动与营养(精)

运动与营养(精)

是非題1.題目編號:3730 難易度:易出處:課本習題(○)一個人若沒有攝取足夠的營養,身體的機能便會因營養不足而導致病症的發生。

2.題目編號:3731 難易度:中出處:課本習題(○)在日常生活中,肉類、奶類、蛋類和豆類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提供身體熱量的來源之一。

3.題目編號:3732 難易度:易出處:課本習題(○)水分可以滋潤人體各組織的表面,以減少器官間的摩擦,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多喝水。

4.題目編號:3733 難易度:中出處:課本習題(╳)人體內的水分,若流失達5%時,即有生命危險。

解析:流失達20%時,將有生命危險。

5.題目編號:3734 難易度:中出處:課本習題(○)球類運動項目最重視力量、速度、耐力和敏捷性等基本體力,所以蛋白質、醣類與維生素的需求也較為需要。

6.題目編號:3735 難易度:中出處:補充出題(○)衛生署公布營養素「上限」的攝取量,以改變國人認為「營養攝取量」是越多越好的觀念。

7.題目編號:3736 難易度:中出處:補充出題(╳)雙醣被人體吸收較快,是醣類中供給能量較好的來源。

解析:單醣。

8.題目編號:3737 難易度:中出處:補充出題(○)人體若攝取過量的飽和脂肪酸,會造成動脈血管硬化、心肌梗塞等疾病。

9.題目編號:3738 難易度:中出處:補充出題(○)維生素無法在人體內自然合成,且含量甚少,必須經常從食物中攝取。

10.題目編號:3739 難易度:易出處:補充出題(╳)人體缺乏鈣質時,身體便會產生貧血、易疲倦的現象。

解析:鐵質。

11.題目編號:3740 難易度:中出處:補充出題(○)水溶性纖維的主要功能為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亦有助於控制血糖。

12.題目編號:3741 難易度:易出處:補充出題(○)在運動中,補充水分需要定時、定量的為之,不要等到口渴才喝。

13.題目編號:3742 難易度:中出處:補充出題(○)短跑訓練在營養的需求上,首重豐富的動物性蛋白質,來增強肌肉的體積、提高肌肉的質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五、女子体育锻炼与营养
女子体育锻炼时的营养需求
2.蛋白质: 女子蛋白质摄入量应保持在1.2g/日/ kg体重左右。 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 ○ 50岁以下女子轻体力活动蛋白质需要量65g/日, ○ 中等体力活动蛋白质需要量为70g/日, ○ 重体力活动时蛋白质需要量为80g/日。 3.糖: 糖推荐摄入量为8~10g/日/kg体重, 高强度运动后应立即补充糖,促恢复,加快消除疲 劳。运动结束后30min内补充1.5g/kg体重。
28
四、学生的体育运动与营养
(二)业余训练时的营养需要
7.水: 运动时补水原则:补足丢失量、维持水平衡 运动开始前要喝300~500mL水,以保证体内有充
足的水分。 运动中和运动后补水,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一
次性大量饮水会增加排尿量和出汗量,使体内盐分 丢失,还会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
不要单纯饮用白开水,大量饮用白开水会使血液 稀释,从而使多的水分从汗液中丢失。
运动中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25%~30%较适宜,在 体育课或课外活动的前一餐,摄入的脂肪不宜过多,脂 肪太多会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
22
四、学生的体育运动与营养
(一)学生上体育课和参加课外活动的营养需要
4.糖: 运动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糖和脂肪。糖容易氧化,
耗氧量少,不增加体液的酸度,是运动时的最好能源。 因此日常膳食中应摄入充足的粮谷类食物。 5.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30
五、女子体育锻炼与营养
女子体育锻炼时的营养需求
1.能量: 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
□女子轻体力活动需能量8.79MJ(2100kcal)/日, □中等体力活动需能量9.62 MJ(2300kcal)/日, □重体力活动需能量11.30 MJ(2700kcal)。
■50~60岁女子轻体力活动需能量7.95MJ(1900kcal)/日, ■中等体力活动需能量8.37 MJ(2000kcal)/日, ■重体力活动需能量9.20 MJ(2200kcal)/日。
骨骼-杠杆;关节是枢纽;肌肉收缩-动力。
(二)根据肌肉收缩的特点身体运动可以分为:
静力性运动
动力性运动
1.静力性运动的特点:
肌肉紧张用力,但肢体却静止不动。
如:平衡、倒立、十字支撑等。
2.动力性运动的特点:
肌肉收缩与舒张交替进行的运动。
如:跑步、游泳、自行车、球类运动等。
11
二、运动与能供的若干基础知识
◆儿童青少年运动员比同龄人每日增加10~20g蛋白质。经常 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为80~90g/d。
25
四、学生的体育运动与营养
(二)业余训练时的营养需要
3.糖: 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建议,普通儿童青少年以及
其他人群糖占总能量的比例为55%~65%,儿童青少 年运动员的糖摄入量占总能量的60%~65%较恰当。 4.脂肪 :
我国推荐7~17岁普通儿童青少年的脂肪摄入量 应占总能量摄入的25%~30%。
26
四、学生的体育运动与营养
(二)业余训练时的营养需要
5.维生素: 每消耗4.184MJ(1000kcal)的能量,维生素B1、
B2的供给量为1mg;维生素PP的供给量为10mg,维生 素C的供给量为35~40mg。
7~11岁的儿童青少年维生素A的供给量为每日 1200µg视黄醇当量,12~18岁为1500 µg视黄醇当量, 维生素D每日不低于10µg。
劳动统称为身体活动。 一般情况下,由各种身体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占
人体消耗的总能量的15%~30%,但随活动量 的增加,其能量消耗也会增加。 不同身体活动能量消耗不一样。
5
一、 生命活动需要能源
身体活动消耗能量的多少与三个因素有关: 1.肌肉的发达程度: 活动时消耗能量与肌肉发达程度成正比。 2.体重: 活动时消耗能量与体重成正比。 3.活动时间和强度: 活动时间越长,强度越大,消耗能量越多。
13
二、运动与能供的若干基础知识
(四)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
1.能量的直接来源
——ATP(三磷酸腺苷)
2.能量的间接来源
——糖
脂肪
分解
蛋白质
14
二、运动与能供的若干基础知识
(1)糖代谢 ①糖的代谢方式:
▲有氧分解:有氧,生成CO2和H2O,释放ATP。 ▲无氧分解:无氧,生成乳酸,释放ATP。
(酵解)
6
一、 生命活动需要能源
营养学上根据能量消耗水平即活动强度的差异将 人体的活动分为五级: 极轻、轻、中、重、极重体力活动。
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将我国居民活动强度由五级 调整为三级: 轻、中、重体力活动。 成人能量的消耗量用BMR(基础代谢率)乘 以不同的体力活动水平(PAL)系数进行计算。
12
二、运动与能供的若干基础知识
3.最大心率及运动强度的计算
(1)最大心率(次/min)=220-年龄 (2)极量强度:最大心率的90%以上 (3)亚极量(大)强度:最大心率的80%-90% (4)中等强度:最大心率的60%-80% (5)小强度:最大心率的60%以下
例如:30岁人进行运动时四种强度的心率分别为: 极量强度:(220-30)×90%=171次/min以上; 大强度:(220-30)×(80% -90%)=152-171次/min之间; 中强度:(220-30)×(60%-80%)=114-152次/min之间; 小强度:(220-30)×60%以下=114次/min以下。
运动量一般时,机体对无机盐的需要量与平时没 有明显区别,但运动量较大时或在高温气候下运动, 由于出汗较多,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丢失量增加, 这时机体对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的需要量略有增加。
23
四、学生的体育运动与营养
(二)业余训练时的营养需要
业余训练的运动负荷要比体育课大得多,机体消耗的 能量比平时多得多。在训练中,必须保证合理的营养 补充。 1.能量: 中国营养学会新近推荐了普通儿童青少年每日能量 膳食摄入量,并按其体力活动程度的不同予以分类。 青少年运动员每日训练2~4小时,每日摄入的能量应 比非运动员或轻体力活动的儿童青少年多 1.26~3.77MJ(300~900kcal)。
7
一、 生命活动需要能源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以成为广大人民群 众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1995年,国务院颁布“体育法” 制定“奥运争光计划”、 “全民健身计划”,
推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8
奥运争光计划--更高、更快、更强。 展现国家强盛,为民族争世界一席之地。
全民健身计划--健康第一。 “全民健身,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青少年运动员尤其要吃深绿色和橙黄色的蔬菜、水 果以补充各种维生素。
27
四、学生的体育运动与营养
(二)业余训练时的营养需要
6.无机盐: 运动训练时出汗量增多,可造成无机盐的丢失,
直接影响运动能力。 运动时铁的消耗量较大,如不及时补充铁,则易
产生运动性贫血。国内调查表明,经常参加体育运 动成人运动性贫血者占4.9%,儿童青少年运动员的 发生率可达到39.3%,其中男生达33.3%,女生达 45.3%。 我国儿童青少年运动员主要无机盐的推荐供给量见表
如:长跑、自行车、登山、郊游等。
21
四、学生的体育运动与营养
(一)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营养需要
1.能量: 体育课中、小强度运动量,对能量的需要与平时基本相
同。只要一日三餐保证能量充足供应,可不额外增加。 2.蛋白质:
运动时蛋白质代谢加强,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 12%~14%。因此不仅要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还要确保 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3.脂肪:
◇磷酸原系统 ◇乳酸能系统 ◇有氧氧化系统
18
三、肌肉活动能量供应的三个系统
(一)磷酸原系统(ATP-CP系统):ATP、CP
1. 供能总量少,持续时间短(7.5s); 2. 功率输出最快。 3. 不需氧,不产生乳酸。 4. 一切高功率输出项目的物质基础。
如:短跑、举重、足球射门、棒球等。
19
三、肌肉活动能量供应的三个系统
3
一、 生命活动需要能源
(一)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生命活动的特征之一——新陈代谢:
机体在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与能量 交换中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能量来自三大营养物质——
(糖、脂肪、蛋白质-能量营养素) 生命活动的唯一直接能源——
ATP(三磷酸腺苷)
4
一、 生命活动需要能源
(二)身体活动 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进行脑力、体力活动或
在补水的同时要注意无机盐的补充,最适合的饮 料是运动性饮料,既可补充水分,又可以从汗液中 丢失的无机盐。
29
五、女子体育锻炼与营养
女子体育锻炼时的营养需求
妇女所特有的生理特点,在营养方面除了与其他 人群一样的营养需要外,女性运动员还有许多特殊的 营养需要以及与健康有关的问题。如妇女三重综合症, 包括膳食紊乱、闭经和骨质疏松症等。这不仅影响运 动能力,而且对运动员即时和长远的健康都会造成严 重的影响。
16
二、运动与能供的若干基础知识
(3)蛋白质代谢
①蛋白质的代谢:有氧分解代谢供能 ②蛋白质分解供能特点:
●必须有氧参与 ●供能不重要。 ●主要参与新陈代谢和调节生理功能
17
三、肌肉活动能供供应的三个系统
ATP是唯一直接供能物质,但体内储量很少, 必须不断再合成。
ATP再合成(吸收能量),所需能量只能从间 接能源的分解代谢中获得。
(二)乳酸能系统:糖、糖原
1.供能较多,持续时间较短。 2.功率输出次之。 3.不需氧,产生乳酸。 4.1分钟内高功率输出项目的物质基础
如:400~150பைடு நூலகம்米跑、羽毛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