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人生哲学及其当代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人生哲学及其当代价值

【关键词】人生哲学道生重于物相互协调自然无为

【正文】

引言

老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论述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籍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官职:周藏室之史也;与孔子有交往,孔子适周,将问礼与老子。老子少年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其道德修养高深使他有幸成为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由于当时王朝已垄断了思想文化方面的资源,老子虽是一名小官,但却在学习上有一个及其便利的环境。他征集、保管、进而包揽了周王朝及诸侯国的典籍,为他创立学说奠定了基础。他一生艰难坎坷,经历了众多的变故,又遭逢乱世,最终离开了周王室,隐姓埋名。

老子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一颗明星,其著作《老子》(又名《道德经》),更是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其精练的九九八十一章,以简洁优美的文字,洋洋洒洒,深邃博大,构造了一个朴素的、自然的、豁达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有学者说过,一部《老子》超过了黑格尔全部著作的内涵,包含于《老子》一书的智慧就是哲学的智慧,系统的智慧,普遍无限的智慧和关于世界整体的智慧。

一.老子之道

老子的整个人生哲学,以无上的智慧去诠释宇宙的本源,其哲学以“道”为基础,其哲学精神却在自然,以自然为宗。老子的人生哲学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推敲和体验。人有追求真善美的本性,如何从自我内在的醒悟到实行,处世修身到实现生命的真实价值,与存在的庄严意义,老子的“道”就是实现的原理与方法。

(一)道是万物的本源

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在《老子》一书中第二十五章写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认为在宇宙中有一个不可区分的纯然一体之物,它在整个世界诞生之前就存在着,这个不可区分的纯然一体之物就是宇宙的唯一存在,在整个宇宙之中既无别的声音与之相应,也无别的形体与之相伴,它独立自足,永恒不变,循环往复永不停息,我们可以认定它就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称之为“道”。同时,在《老子》第四十二章中写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仔细研读《老子》不难理解老子在这里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真实含义:“一”指的是宇宙的绝对普遍无限的存在;“二”指的是天,即整个现实的宇宙;“三”指的是“地”即整个地球生物圈;“万物”指的就是一切生物和人类。老子认为道诞生了世界的永恒绝对和普遍无限的存在,世界的永恒绝对和普遍无限诞生了整个宇宙,整个宇宙诞生了整个地球,地球诞生了一切生物和人类,即天地万物是由道所创生的。道是万物的本源,天地万物皆由道所创生的。那么天地万物之存在方式,万事万物之运行皆以道为基础,遵循道的规律。有其物则有其道,即物有物道,人有人道,天有天道……

(二)道是实存本体,又是客观规律

老子的“道”既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实存本体,又是世界的客观规律。道贯穿于社会,自然,作为实存本体,“道”是宇宙中唯一的,绝对的存在;作为客观规律,“道”贯穿于社会,自然。独立而不改,恒久不变,人们对它只能“迎之,随之”而不能改之,即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时候,只能遵循道的规律,按规律办事,否

则将受到规律的惩罚。老子的“道”作为规律,规则,它具有循环往复返本归根的特征。

(三)道法自然

老子的“道”以自然为法,即“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有这样一段说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在整个寰宇之中具有四种普遍绝对与永恒无限的存在物,而人类也是这四种存在物之中的一种,人类活动以地球为法则,地球活动以宇宙太空为法则,宇宙太空活动以道为法则,道的活动以自满自足,独立自在的自身为法则。道并非毫无规律的为所欲为,它必须以自然为法,这里所谓的“自然”并不是指存在于人之外的自然界,它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状词,是形容“道”和宇宙万物的“本体如此、本性如此、自然而然”的状态或天赋的自然状态;其次指宇宙万物的纯朴本性(天性,真性);三是指宇宙万物因其自然本性而具有的存在形式与运作方式。在老子看来“道”的最基本的特征即为“自然”,“自然”也是宇宙万物最根本的法则,任何事物都必须受其制约。“道法自然”是由两个相互联系的观点构成的。第一个基本观点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37 章)这里所谓的“道常无为”指的是作为宇宙之本的“道”总是顺乎自然而无执无施的,就其自然本体来说称之为“无为”,但是宇宙万物又无不赖之以生。就其生存万物来说,道又“无不为”。关于“道”的自然本性,老子描述说:“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谋,功成而弗居。”(《老子》2 章)又说:“生之育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老子》10 章)“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老子》51 章)这里,老子反复说明道的最根本的品德,就是生育万物而不居为己有,创造万物而不恃其恩德,成长万物而不为其主宰,有功于万物而不居功自满。著名哲学家王弼深得老子的真谛,对于“道法自然”他说:“道法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并进一步解释说:“法自然者,在方法方,在圆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第二个观点是:万物“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第五十一章写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即是说,天地万物皆由道而生,道是天地万物之本,万物“尊道而贵德”并非谁之命令,而是本性如此,自然而然,犹如“天地相合,以降甘露”(《老子》32 章)一样。即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天地和谐运行而降。完全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天地对于万物无所谓爱与恨,一切植物春生夏长,秋凋冬枯,也完全是一种自然的现象。

二老子的人生哲学

(一)老子人生哲学之生重于物

老子人生哲学之生重于物。人活着为什么?如何对待名与利的问题?这是老子人生哲学首先回答的问题。从古之今,尽管社会制度不同,却有相当多的人都是以追求功名利禄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中国有句谚语叫做“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把名垂千古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即人活着“一为名,二为寿,三为位,四为货。”这大体上描绘了追求功名利禄为其价值取向的心态。然而老子却鄙视这样的人生理想与价值取向,他从两方面揭露了这种人生观的危害。(一)从治理国家看,“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老子》3 章)即在上者如崇尚贤明,在下者人人竞争;在上者如不崇尚贤明,人们之间的倾轧也会随之消失。金银珍宝,人人争逐,盗贼的产生也是为了掠夺这些难得之货,如果在上者不重视这些东西,不去收刮民财,人民自然就不会沦为盗贼了。所以,要治理好国家就不能崇尚贤明。(二)从个人修养看,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娇,自遗其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