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高考一轮复习精选题:自然灾害与防治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同步训练(含解析)

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同步训练(含解析)

选修Ⅴ自然灾害与防治第1课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1~3题。

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海距离 B.地形条件C.局地水域 D.植被分布2.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A.虫害 B.冻害C.滑坡 D.洪水3.材料所示的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含沙量高 B.流程较短C.春夏汛明显 D.冰川补给为主甲图表示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乙图是达尔文市的气候统计图。

读图,回答4~5题。

4.澳大利亚火灾的分布特点是( )A.秋季火灾的分布范围最广B.夏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C.30°S大陆东西沿岸火灾易发季节相同D.夏秋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5.达尔文市在冬春季容易发生火灾,原因是该季节( )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B.降水较少,气温在20℃以上C.降水较少,气温较低D.风力较大,气温在28℃左右影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西北移、转向三种移动路径,其中转向路径台风常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路径呈抛物线状。

甲图是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的平均经纬图,括号内是台风统计次数,实折线上各点表示纬度,虚折线上各点表示经度。

乙图是西太平洋部分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6~8题。

6.台风转向点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的时段是( )A.5~6月 B.6~8月C.8~10月 D.10~11月7.乙图中,台风中心正从东南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靠近台湾东部沿海,速度明显减小,有转向的迹象,这个台风可能出现的时段是( )A.5~6月 B.6~7月C.8~10月 D.10~11月8.乙图中的台风靠近台湾时,主要是通过以下哪些方式造成对台湾的危害( )①狂风②暴雨③风暴潮④瘟疫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9.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

2024年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自然灾害

2024年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自然灾害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之自然灾害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3春•水磨沟区校级期末)滑坡和泥石流形成的共同条件有()①地势起伏大②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③植被覆盖度较差④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2023•钦北区校级学业考试)在北仑工作的老师计划在6月10日高考结束后进行短途旅行。

使用手机app对自舟山市至象山县的短途自驾线路进行规划,得到结果如图。

此次线路规划利用到了下列地理信息技术()A.GNSS和GIS B.GIS C.GNSS D.“3S”技术3.(2023春•白云区校级期中)下列地图是为研究某城市功能区而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

读图,图中数字信息可以服务的对象最合适的部门是()A.旅游部门B.城建部门C.消防部门D.民政部门4.(2023•西湖区校级模拟)栅格模式是储存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主要方式之一。

如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地不同地理图层的栅格图。

读图,EV区域最可能是()A.丘陵B.耕地C.海域D.沙漠5.(2023•浙江一模)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当地时间2022年10月11日宣布,在9月末进行的测试中,“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航天器成功碰撞印度洋上方约1100万公里的小行星迪莫波斯,并改变其原有运行轨道。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意识地改变天体运动轨迹。

监测小行星位置和移动方向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导航系统D.数字地球6.(2022秋•南山区校级期末)左图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下右图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发生左图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A.突发地震B.地表堆积物较多C.连降暴雨D.坡度较大的山地7.(2022秋•舟山期末)地处黄土高原的延安市经过几十年生态建设,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某研究团队对延安市安塞区(图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碳固存量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试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试题.

选修 5 自然灾祸与防治[考纲原文 ]1. 主要自然灾祸的种类与散布。

2.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祸。

3. 自然灾祸与环境。

4. 防灾与减灾。

高考题组一地质灾祸的成因、危害及防守1.( 新·课标全国文综Ⅰ 以下图所示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沿的断裂带。

2013 年 4 月 20 日, 这里发生了 7.0 级激烈地震。

2013 年 4 月 21 昼夜至 24 日 , 震区出现多次降雨。

本次地震后 , 图示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祸。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地区次生地质灾祸严重的原由。

答案图示地区(地处断裂带岩石破裂,山高、坡陡、谷深,激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倒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祸;降雨致滑坡、倒塌加剧,引起泥石流。

分析由文字资料可知 , 图示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沿的断裂带 , 多地震 , 致使岩石破裂、岩体松动 , 这是发生滑坡、泥石流灾祸的内因 ; 图中又显示多处地方等高线密集 , 山高坡陡 , 震后出现降雨 ,这是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外因。

2.( 新·课标全国文综Ⅱ 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倒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祸的多发区。

下图表示该地区 1990~2006年地质灾祸各月多年均匀发生的次数。

归纳该地区地质灾祸月际散布特色。

说明 6 月、 7 月地质灾祸发生次数差别的自然原由。

答案特色 :各月都有地质灾祸发生 , (夏天多 ,冬天少 5~8 月相对集中 ,此中6 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原由 :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民风候 , 6 月 ,降水多 ,且多暴雨 ,易引起地质灾祸 ; 7 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降水少 ,地质灾祸发生次数减少。

分析据图归纳地质灾祸的月际散布特色。

由图可知,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 , 其低山丘陵区各月都会发生地质灾祸, 不过灾祸的次数不一样 , 5~8 月次数许多 , 6 月次数最多 , 11 月~次年 2 月次数较少。

滑坡、倒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祸发生的多少和降水量亲密有关 ,降水多的月份地质灾祸就多 , 6 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说明6 月份受夏天风影响大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且多暴雨 ;7 月份地质灾祸相对较少 , 说明7 月份降水少 ,原由是该月份受夏天风影响相对较小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较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 新人教版选修5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 新人教版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1.(2016·陕西西安联考)下图为浙江省风暴潮高潮位达到各警戒级别比例逐月分布图,其中红色、橙色和黄色代表超过当地警戒水位由高到低变化。

读图,完成下题。

据图归纳浙江省风暴潮高潮位超警戒潮位的时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浙江6~10月份遭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尤其是8、9月还出现了红色预警。

这主要是夏、秋季节该地受夏季风影响较大,同时台风频发,因而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显著。

答案风暴潮主要集中在6~10月份,其中8、9月份最多。

原因:夏、秋季节该地盛行东南风,台风等热带气旋频发,加剧风暴潮的危害。

2.(2012·福建文综,40B,15分)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砂砾岩等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

下图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

(9分)(2)简述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

(6分)解析第(1)题,从图例可以看出,该地区断裂发育,岩石破碎;该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该区域地形坡度大。

因而该区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多发。

第(2)题,主要从对地表形态的破坏,对工农业生产、人民生命安全的影响等角度分析。

答案(1)崩塌、滑坡、泥石流。

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多河谷,地形坡度大;气候湿热,风化强,多暴雨。

(2)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破坏农田、城镇与村庄、工矿企业、道路等;造成人畜伤亡。

3.(2013·福建文综,40B,15分)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9分)(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解析第(1)题,冻害主要会对农业及一部分农业基础设施产生影响,造成农业减产;P 地周围山岭环绕,北面开口,冷空气不断堆积导致冷冻灾害发生频次较周围高;且P地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冻害严重。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精选题:自然灾害与防治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精选题: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祸与防治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共 40.0 分)如图 1 表示我国某河流中下游一横截面多年水位变化,图 2 为该河流域天气资料统计。

据此达成问题。

图1图21.以下对于甲、乙、丙、丁及有关地理事物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甲处地貌为河漫滩平原,它是流水侵害作用的产物B.枯水期时,农民常在丁处栽种小麦、油菜C.丙处地形平展,乡村布局呈“条带式”D.7、 8 月乙处易产生滑坡等地质灾祸2.致使图中河流多年水位变化的原由,最可能是A. 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B. 蒸发加剧,降水量减少C. 过分利用水资源致使土地沙漠化D. 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增大2018 年清明节时期,北京降下近 30 年来初次“四月雪”。

积雪初融以后,一位网友发现,在铺着中心镂空方形地砖的泊车场上,有一片空着的车位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小雪堆,形成“雪馒头”,且每个“雪馒头”均位于方砖的正中央,十分齐整,甚为壮观。

据此达成以下各题。

3.对于此次北京普降稀有大雪的成因,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北方强冷空气快速南下,与强暖湿空气交汇,形成充足降水B.南方强暖湿空气快速北上,与强冷空气交汇,形成充足降水C.北方强冷空气快速南下,遇地形抬升,形成充足降水D.南方强暖空气快速北上,遇地形抬升,形成充足降水4.有关“雪馒头”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地砖边沿温度较中部高,易融雪B.融雪热量大多数直接来自太阳辐射C.融雪热量大多数直接来自地面辐射D.方砖与此中部土壤比热容存在差别5.对于北京地域普降稀有大雪的影响,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利于缓解旱情,促使冬小麦生长②增添土壤保温能力,合适初春作物的播种③融雪可增添土壤水分,克制沙尘暴④可能破坏交通、通信等设备,影响居民生产生活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如图为华北某地局部表示图.读图,回答第 6 题.图中()A. 甲地陡峻,喀斯专门貌典型B. 乙地低平,泥石流灾祸频发C. 丙村比丁村土层深沉D. 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2018 年 8 月 17 日至 21 日时期,气旋“温比亚”在我国山东、河南等省区造成严重灾祸。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题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题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题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1. 2021年7月底,在泰国南部地域因继续暴雨而引发的洪灾,至少已形成366人死亡,200万人受洪水影响,以下图为〝西北亚局部地域表示图〞。

剖析曼谷发作严重洪涝灾祸的缘由。

解析从自然(地形、气候、位置等)、社会经济(人口散布、经济开展状况)角度剖析。

答案热带季习尚候,夏季降水集中,强度大;北、东、西三面地势高,汇水速度快;地处河口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受泰国湾海水潮汐顶托影响较大;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快,城市排水设备不够完善。

2.读〝世界火山、地震带散布表示图〞,回答以下效果。

(1)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两大地震带的称号:①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纵观全球性的火山带和地震带,其天文散布基本吻合,这反映出地震和火山在空间上具有清楚的________特点,缘由是什么?(3)我国多地震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A城位于________洋东岸的________(国度),它正处于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接壤处,在该国西海岸的圣海伦斯火山,是一座著名的火山。

解析第(1)题,据图中数字指示位置可知①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①为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第(2)题,地下岩浆只要沿着岩层的裂隙才干喷出空中,因此,地壳单薄处往往是火山活动处,而地壳单薄处多处在板块接壤地带,所以,火山地震在空间上具有相关性散布的特点。

第(3)题,我国恰恰处在两大地震带之间,因此地震多发。

第(4)题,可联络相关知识回答。

答案(1)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2)关联性(相关性)在地壳活动剧烈的板块接壤地带,地壳比拟软弱,多断裂结构带,地球外部的能量容易从这些单薄地带剧烈地释放出来,表现为地震、火山喷发等现象。

(3)我国处在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4)太平美国美洲太平洋3.2021年,非洲东部吉布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乌干达及厄立特里亚等国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水灾,这些国度的局部地域出现了粮食危机,估量有1 200万人饱受饥馑之苦。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灾害第20讲地质灾害及防治课件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灾害第20讲地质灾害及防治课件

1.我国的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灾害多发的原因。 中国的四个地震多发区和南北地震带都位于板块交界处或板块内部的构造断裂带。
(2)我国地震分布特点。 分布广;地区分布不均,西多东少;呈带状分布,地震带多与活动性断裂带的分 布一致。 (3)地震灾害的特点。 东重西轻,原因是我国东部人口、城市密集,经济较发达,地震灾害严重。特别 是华北地区及台湾的地震灾情最为严重。 (4)地震灾情的变化。 ①人员伤亡有所减少。原因:科技进步,防震、抗震设施逐步趋于完善。 ②经济损失呈加重趋势。原因: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
答案:3.A 4.C
名称
考点二 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
泥石流
图示
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 定义 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
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 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 块的特殊洪流
续上表
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 地势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 自然
[特别提醒]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的原因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能量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由于一次地震释 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而烈度不仅与地震本身的大小(震级)有关,也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及地震波通 过区域的介质条件、地面建筑等多种因素有关,是根据地面受震动的各种现象综 合评价的。所以在震中距相同的地方,地震烈度有时相差很大。
地震可能引发海啸,C正确;潮汐周期由天体引潮力决定,地震不会改变其周期,
D错误。故选C。
答案:1.B 2.C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29.2°N,105.34°E)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 度10千米。下图为泸县及周边区域简图。读图,完成3~4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练:第十九单元《自然灾害与防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练:第十九单元《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五部分地理(IB)部分第十九单元自然灾害与防治地质灾害及防御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

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据此回答下题。

1.(2013江苏地理,4,2分)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中位置同处龙门山断裂带,但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主要原因有()①震级较低②提前预报③防震意识强④救援及时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2012广东文综,5,4分)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A.泥石流B.地面沉降C.陨石坠落D.滑坡3.(2011北京文综,3,4分)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4.(2013山东文综,33,10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6分)(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4分)5.[2013广东文综,40(2),4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图)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

(4分)6.(2012福建文综,40B,15分)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砂砾岩等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

下图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

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

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1.读图例举A国山区常发的一种自然灾害及其灾害链,并分析其多发的原因。

解析图示区域位于板块交界处而多地质灾害,同时位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海域的海岛而多台风灾害;另外要注意山地地形易形成滑坡和泥石流。

答案台风—暴雨—泥石流、滑坡。

接近台风源地(常处于台风移动路径上),台风影响大;台风暴雨在山地易诱发泥石流、滑坡。

或地震—泥石流、滑坡。

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层活跃;山地降水丰富。

或台风—暴雨—洪涝(山洪)。

接近台风源地(常处于台风移动路径上),台风影响大;台风暴雨在山地形成洪峰的速度快。

2.下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

读图,回答问题。

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

解析滨湖地区涝灾可能发生时间分析如下:其形成的自然原因可从气候、地势、水位高低等方面分析。

答案可能发生在6~9月(夏秋季节)。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9月是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以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

3.图1为2001~2005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次数分布图(单位:次)。

图2为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月际变化图。

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云南滑坡、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征。

(2)指出云南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形成机制。

解析第(1)题,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先从整体上来描述,如分布广泛或分布不均等;再描述其变化趋势,如西多东少或从东向西增加等。

第(2)题,从图中看出每年的夏季都有滑坡、泥石流发生,总体上是7~8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分析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机制时,首先要明确其形成机制的因素(如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坡度大的沟谷、充足的碎屑物质或堆积物、充足的水分等),再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其形成机制。

答案(1)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广泛;总趋势是西多东少(或西北多,东南少)。

(2)7~8月份。

暴雨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的一个动力条件、诱发因素;7~8月份,受夏季风影响,云南省多暴雨,降水量多,降水强度大,致使滑坡、泥石流多发。

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2单元 自然灾害与防治

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2单元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二十二单元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点一地质灾害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

读下图,完成1—2题。

1.(2014重庆文综,5,4分)下图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A.年降水量少B.夏季降水多C.冬季降水少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答案 B2.(2014重庆文综,6,4分)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A.流速减小B.流速加大C.水位涨落D.水位稳定答案 C3.(2014课标Ⅰ,43,10分)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

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

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

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4.(2014课标Ⅱ,43,10分)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答案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4分)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3分)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

(3分)考点二气象灾害与其他灾害5.(2014山东文综,4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

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

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

下图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灾害与防治 刷题练习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灾害与防治 刷题练习试卷(含答案解析)
(2)如何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8 分) 21. (10分)【自然灾害】
狮泉河盆地风速 z 17m/s的大风日教多达113.4天/年。读图,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
问题。
.. .
..雪·
(1)说出该地最主要的气象灾害类型。 并分析产生的原因。(6分)
(2)简述防御上述气象灾害的主要措施。(4分)
22. 读日本 2011年3月11日地震位置图
尸` '
日本北部
强烈地

A. (10分) (自然灾害与防治)
(1) (4 分)日本国位于亚欧板块与
板块的
(生长或消亡)边界。
(2) (6 分)分析日本此次地震危害大的原因, 及为减少损失所应采取的措施。
B. (10分) (环境保护)
(1) (4 分)分析日本核电站较多的原因。
(2) (6 分)此次地震引发核电站事故, 其事故引发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试分析该环境
9. 在渤海沿岸, 目前最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
A. 完善预警系统
B. 兴建防护林
C. 修筑沿海堤坝
D. 恢复沿海湿地
今年第20号台风 “ 卡努 ” 于10月16日凌晨到上午在海南文昌到广东湛江市一带沿海 地区登陆。 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10. 台风 ” 卡努 “ 带来的主要灾害有心风暴潮 @地震 @狂风 @暴雨 ©沙尘暴 @洪滞
5. C 【解析】a、d处为山谷, 是汇水区,b、c处是山坡, 所以a、d处易发生自然灾害, 且a 处 等高线密集,坡度大, 地势陡, 故a处最容易发生洪浩或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发生泥石流等 灾害时, 逃跑的方向应该是与泥石流方向大体呈垂直的斜上方。 根据指向标的方向,游客逃 生的方向是东北或者西北, 故C项正确。 6. D 【详解】 心可以使人们提前预知海啸的发生并做到提前疏散应对,减少损失。@措施可以减少海啸对 沿岸地区的冲击力和破坏。 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以及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成本太高, 且不符合经济规律, 不可行。 故选择D。

2024届高三地理高考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专项复习练习 含答案

2024届高三地理高考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专项复习练习 含答案

2024届高三地理高考复习自然灾难与防治专项复习练习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1题。

1.该台风___________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 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2024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

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

读图,回答第2题。

2.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__________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地处环太平洋灾难带C.人口增长模式不同D.南部沿海有寒流经过图4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3题。

3.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_______A.地物按1:10万比例描绘,特征清楚B.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沿山脊延长C.径流季节改变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D.海疆位于北回来线以南,港口数量少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4题。

4.图中________________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难频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图中示意2024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

读图,回答第5、6题。

5.“帕姆”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风漂流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6.该气旋A.标记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B.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难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监测D.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2024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

图4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7—8题。

7.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________A.甲 B.乙 C.丙 D.丁8.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________A.晴,西南风 B.阴,西北风C.晴,东南风 D.阴,东北风中心气象台2024年5月5日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

图10为运用3S技术生成的“5月5日8时至6日8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真题专练7自然灾害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真题专练7自然灾害

真题专练七自然灾害一、选择题(2023·湖南卷)融雪洪水灾害由大量的积雪快速融化引起,可分为雨雪混合型(简称“混合型”)洪水灾害和升温融雪型(简称“升温型”)洪水灾害,融雪洪水中常夹杂着冰凌和融冰。

下表示意1900—2020年北半球融雪洪水灾害频次。

据此完成1~3题。

A.尼罗河流域B.中南半岛C.北冰洋沿岸D.亚洲中部2.春季与秋季融雪洪水灾害频次差异大,主要是因为( A )①春季地表积雪较多②气温变化趋势不同③秋季气温低于春季④秋季雨水少于春季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3.一般认为,混合型洪水比升温型洪水破坏力更强,其理由最可能是( C )A.混合型比升温型洪水频次高B.雨水的流动性比积雪融水强C.积雪面雨水会加速积雪消融D.混合型洪水中有冰凌和融冰[解析]第1题,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北半球融雪洪水灾害主要分布在30°~60°N 的中纬度地带,以40°~50°N最多。

尼罗河流域、中南半岛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带,排除A、B;北冰洋沿岸主要位于高纬度地带,排除C;亚洲中部位于中纬度地区,冬季较寒冷,多高海拔山地,冬季有大量积雪,春季升温快,因此多融雪洪水灾害,D符合题意。

故选D。

第2题,表格数据表明,春季的融雪洪水灾害频次远大于秋季,这主要是因为经过冬季积累,春季地表积雪多,且春季处于升温趋势,容易产生融雪洪水灾害,而秋季经过春夏季的融雪,地表积雪少,且秋季处于降温趋势,不容易产生融雪洪水灾害,①、②符合题意;秋季气温不一定低于春季,秋季雨水不一定少于春季,且雨水多少与融雪洪水灾害出现关联度不大,③、④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

故选A。

第3题,混合型洪水是雪面雨水与融雪洪水混合形成,雪面雨水带来热量并冲击积雪,使得积雪消融速度快,混合型洪水水量大,水位高,因此破坏力更强,C符合题意;表中数据表明,混合型比升温型洪水频次高,但频次高并不能表明单次洪水的破坏力强,排除A;雨水和积雪融水均为液体状态,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的流动性差异不大,排除B;材料信息表明,两类融雪洪水中均有冰凌和融冰,排除D。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纲点击: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1)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展过程。

(2)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自然灾害与环境(1)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1)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

(2)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要点一主要的气象灾害气象灾害主要有热带气旋、干旱和寒潮。

对比如下:类型分布成因影响热带气旋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广阔的暖洋面(热带、副热带);充足的水汽;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构狂风、暴雨、风暴潮,造成陆地生产、生活损失,海难事故和人员伤亡干旱渐发性、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特别是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较长时间的气候波动或气候异变引起的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农作物减产或绝收;水上航运中断;水力发电量减少;饮水困难;引起饥荒、难民潮等社会问题;火灾;土地退化等生态问题寒潮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大范围的强冷空气入侵活动气温骤降、大风、雨雪、霜冻、暴风雪、沙尘暴等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要点二主要的地质灾害1.地震灾害(1)成因:岩层断裂或错位,地球内能的集聚释放使地面发生震动。

(2)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与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密切相关。

(3)分布:主要发生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主要地震带。

(4)危害:造成建筑物破坏、交通线中断、人员伤亡等。

2.滑坡和泥石流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都与地质地貌背景、水文气象条件、植被状况和人类活动强度有关。

滑坡多发生于地形陡的地区,泥石流多发生于沟谷中。

要点三主要的水文灾害1.洪涝要点四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要点五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日趋强烈,人类活动的合理与否深刻地影响着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强度与防御。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自然灾害与防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自然灾害与防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自然灾害与防治1.以下图表示2021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途径。

读图,回答下题。

〝帕姆〞()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C.移动途径受控于西风漂流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限2.在我国西北沿海登陆的台风不会()A.带来沿海风暴潮B.诱发地质灾祸C.缓解高温严冬D.引发沙尘暴3.矿山地质灾祸是人类在采矿进程中发作的泥石流、空中塌陷、地裂痕、滑坡和崩塌等灾祸。

矿产开采方式、矿区地质地貌、降水特征、地表植被掩盖率等要素与矿山地质灾祸发作直接关联。

以下图我国两省矿山地质灾祸散布图,其中甲省盛产煤炭,乙省盛产有色金属,两省露天开采比例不高。

完成〔1〕--〔3)题。

〔1〕甲省西部①区、乙省西部④区均由散布的矿山地质灾祸是〔单项选择〕A.崩塌、泥石流 B.滑坡、空中塌陷 C.崩塌、滑坡 D.地裂痕、空中塌陷〔2〕甲、乙两省矿山地质灾祸以空中塌陷、地裂痕居多的共同缘由是〔单项选择〕A.耕地占比大,地表植被稀疏 B.位于我国二、三级地形阶梯之间C.降水量集中,土壤腐蚀强 D.矿产开发以地下采掘为主〔3〕比拟两省矿山泥石流灾祸的差异,并剖析主要缘由。

4.(2021·新课标全国Ⅰ,43)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下游地域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

中游河谷狭窄。

冰川末端伸入森林带。

每年夏春季常有冰川泥石流迸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稀有的。

剖析古乡沟夏春时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庞大的缘由。

5.风暴潮是指由于剧烈微风扰动,惹起远洋水面异常降低,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

以下图表示我国西北沿海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作次数的逐月变化。

读图回答以下效果。

(1)指出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发作的主要时节,并剖析其缘由。

(2)简述该省进攻风暴潮灾祸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6.近年来,沿海地域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作。

读图,剖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缘由。

7.图a表示某地域地形及M城位置,图b表示M城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步步清精准练习19.自然灾害与防治(基础卷)(原卷版+解析版)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步步清精准练习19.自然灾害与防治(基础卷)(原卷版+解析版)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步步清精准练习19.自然灾害与防治(基础卷)(原卷版+解析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9.自然灾害与防治(A)(解析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2022秋·贵州贵阳·高一校考阶段练习)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3年5月3日13时7分,在琉球群岛(下图中M处)发生里氏5.5级地震,震源深度200千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本次地震震源位于()A.地壳B.地幔C.外核D.内核2.该地附近历次地震对钓鱼岛造成的经济损失均较小,其原因是()A.震级较低B.地震时间短C.震中距大D.岛上人少【答案】1.B 2.D【解析】1.由材料可知,本次地震震源深度200千米,海洋地壳较薄,一般为5-10千米,所以根据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本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幔。

故选B。

2.该地附近历次地震对钓鱼岛造成的经济损失均较小,因为钓鱼岛无人居住,不会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历次地震都对钓鱼岛造成的损失小,说明震级、地震时间和震中距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故选D。

【点睛】地震对周边地区造成的损失不仅受地震本身的影响,还受当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2023秋·山东菏泽·高二菏泽一中校考阶段练习)读下图“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3.受A风带和B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4.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季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正值北半球夏季,北京盛行东南风B.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C.南亚盛行东北风D.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答案】3.D 4.C【解析】3.读图可知,B气压带位于30°N附近,盛行下沉气流,应是副热带高气压带,A风带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带,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赤道低气压带之间,应是东北信风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灾害与防治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如图1示意我国某河流中下游一横截面多年水位变化,图2为该河流域气候资料统计。

据此完成问题。

图1 图2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及相关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处地貌为河漫滩平原,它是流水侵蚀作用的产物B. 枯水期时,农民常在丁处种植小麦、油菜C. 丙处地形平坦,村落布局呈“条带式”D. 7、8月乙处易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2.导致图中河流多年水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 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B. 蒸发加剧,降水量减少C. 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D. 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增大2018年清明节期间,北京降下近30年来首次“四月雪”。

积雪初融之后,一位网友发现,在铺着中心镂空方形地砖的停车场上,有一片空着的车位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小雪堆,形成“雪馒头”,且每个“雪馒头”均位于方砖的正中央,十分整齐,甚为壮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关于此次北京普降罕见大雪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A. 北方强冷空气迅速南下,与强暖湿空气交汇,形成充沛降水B. 南方强暖湿空气迅速北上,与强冷空气交汇,形成充沛降水C. 北方强冷空气迅速南下,遇地形抬升,形成充沛降水D. 南方强暖空气迅速北上,遇地形抬升,形成充沛降水4.有关“雪馒头”说法错误的是A. 地砖边缘温度较中部高,易融雪B. 融雪热量大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辐射C. 融雪热量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辐射D. 方砖与其中部土壤比热容存在差异5.关于北京地区普降罕见大雪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①利于缓解旱情,促进冬小麦生长②增加土壤保温能力,适合早春作物的播种③融雪可增加土壤水分,抑制沙尘暴④可能破坏交通、通讯等设施,影响居民生产生活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如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第6题.图中()A. 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 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C. 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 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2018年8月17日至21日期间,气旋“温比亚”在我国山东、河南等省区造成严重灾害。

据统计,“温比亚”最大风力虽不超过10级,但造成的损失与2016年在福建南部登陆的超强台风“莫兰蒂”大致相当。

下图示意8月19日海平面等压线图。

据此回答下列题。

7.推测“温比亚”造成损失堪比“莫兰蒂”台风的原因是A. 所经地区经济发展较为发达B. 时值暑假,防灾准备不足C. 所经地区排涝防灾设施不足D. 等压线密集,风力强大8.图中此时,海上台风中心A. 向偏西移动B. 向偏东移动C. 向东北移动D. 向偏南移动2019年9月16日超强台风“山竹”登陆我国。

受其影响,华南地区多个省市掀起狂风暴雨,多地高铁停运,航班取消,个别城市甚至停市、停工、停产、停课。

下图为台风“山竹”移动实时路径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9.台风“山竹”()A. 中心风力最大,破坏力最强B. 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C. 使我国雨带北移,北涝南旱D. 水平气流呈现顺时针方向旋转10.受台风“山竹”影响,9月16日12:00至9月16日20:00深圳风向的变化为()A. 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B. 由东南风转为东北风C. 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D. 由西北风转为西南风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不停地迁徙放蜂。

读我国东线放蜂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题。

11.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A. 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B. 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C. 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D. 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12.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和蜂农“追花夺蜜”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分别是()A. 光照和公路运输B. 降水和铁路运输C. 热量和公路运输D. 市场和航空运输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长宁县(28.41°N,104.86°E)发生里氏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由成都高新减灾所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提前61秒向成都成功预警本次地震。

专家呼吁,在地震高发区,要尽快完善地震预警机制,全面解决地震预警应用“最后一公里”(注:1公里=1千米)。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3.四川省多地震的根本原因是( )A.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B. 受板块挤压影响,断裂带活跃C. 地表山高谷深,地下岩层破碎D. 水利工程建设诱发地震14.要实现地震高发区地震预警应用“最后一公里”,需强化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数字地球B. 全球定位系统C. 遥感技术D. 地理信息系统15.当接到地震预警时( )A. 若在室内,快速躲向宽敞的空间B. 若在运行的电梯中,及时按停走出C. 若在室外,应躲避在大树下、墙角处D. 若正在上课,应抢先逃离教室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2018年10月11日,西藏昌都(下图)江达县境内发生山体滑坡,导致金沙江主河道被堵,形成堰塞湖。

2017年11月18日,这个地区曾发生过6级地震。

据此完成下列题。

16.上图中最易形成堰塞湖的是()A. aB. bC. cD. d17.与此次金沙江堰塞湖发生成因关系最密切的是()A. 位于高原河谷,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C. 该地气温较高,积雪融化D. 该地地震活动多发,地质结构不稳定18.下列关于堰塞湖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利用堰塞湖抬高水位,可大力开发水电B. 堰塞湖对其下游居民有较大威胁C. 堰塞湖不会引发次生灾害D. 堰塞湖可以改善河道航运条件2019年1月,“超级寒潮”席卷了美国东、西部,专家指出这与极涡(盘踞在极地的高空气旋性大型涡旋)的波动有关。

下图为极涡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题。

19.图中极涡A. 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B. 决定了寒带的范围C. 中心气压为冷性低气压D. 为近地面带来大量水汽20.此次美国东、西部遭遇“超级寒潮”的原因有①美国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为冷气团的发源地②美国东、西部海拔高,冷空气势力强,向南扩展速度快③极涡不稳定,冷空气向南移动④北美洲地形利于暖空气从中部北上,挤压极地冷空气从两侧南下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俄石油运输管道—漠(河)大(庆)线,全长953千米,其中北部的512千米穿越了多年冻土区。

多年冻土分为活动层和多年冻层上下两层。

地理学者研究发现多年冻土区的融沉、冻胀丘、冰锥等对管道的安全性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冻胀丘是由于地下水受冻结地面和下部多年冻土层的遏阻,在薄弱地带冻结膨胀,使地表变形隆起,称冻胀丘,按其存在时间可划分为季节性冻胀丘和多年生冻胀丘。

季节性冻胀丘每年冬季发生,夏季消失。

(1)指出加格达奇多年冻土活动层和多年冻层的分界深度,并分别说明其季节特征。

(2)简述b图季节性冻胀丘的形成原因。

(3)说明季节性冻胀丘对管道的危害。

(4)以“治水”为核心,提出防治季节性冻胀丘危害管道的措施。

答案和解析1.【答案】【小题1】D 【小题2】A【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定、环境对聚落的影响、河漫滩的形成原因、中国地质灾害、气候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

甲处地貌不是河漫滩平原,而且河漫滩是流水沉积作用的产物,故A错误;该处的气候依图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图中油菜若在枯水期种植,则属于冬油菜,冬油菜主要分布于亚热带气候区,故B错误;丙处为河漫滩,不能建聚落,故C错误;乙处坡度较陡,7、8月降水多,易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河流水位变化的影响因素,土地荒漠化的分布,季风对降水的影响,水土流失。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枯水期水位降低,丰水期水位升高,水位变化增大,主要考虑人为原因,因此导致图中河流多年水位变化的原因是,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故A正确;土地荒漠化在西北非季风区,故C错误;丰水期水位1980年到1990年上升,说明降水量增加,故B错误;丰水期水位1990年到2000年变化不大,故D错误。

故选A。

3.【答案】【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锋面系统与天气。

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锋面系统与天气形成的关系,可结合材料信息和我国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可知,2018年清明节期间,北京降下近30年来首次四月雪,四月雪主要是北方强冷空气迅速南下,与强暖湿空气交汇,形成充沛降水,因气温低而形成降雪。

A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下垫面性质对气温的影响,可结合材料信息分析。

【解答】读图并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图示“雪馒头”均位于方砖的正中央,地砖中间是凹下去的,露出土地,由于方砖与其中部土壤比热容存在差异,地砖边缘温度较中部高,易融雪,落在中间化得慢,故形成了“雪馒头”,故可知“雪馒头”融雪热量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辐射,B 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北京地区普降罕见大雪所产生的影响。

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天气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结合我国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北京地区普降罕见大雪,积雪在春季融化后,有利于缓解旱情,促进冬小麦生长,①正确;融雪可增加土壤水分,抑制沙尘暴的发生,③正确;也可能破坏交通、通讯等设施,影响居民生产生活,④正确;早春气温开始回升,积雪融化后保温能力下降,故早春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从而起到保温保湿作用,②错误。

结合选项可知,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答案】C【解析】解:A、喀斯特地貌典型岩石为石灰岩,从图中可知此地无明显石灰岩分布,故不符合题意;B、乙地位于山前平原,地势低平,而泥石流多发于山区,故不符合题意;C、由图例可知,丁村位于砂砾石上,丙村位于黏土上,粘土土层厚度大于砂砾石,故正确;D、根据引水渠自北向南的流向以及地下水水位可以排除,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主要考查了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喀斯特地貌典型岩石为石灰岩,从图中可知此地无明显石灰岩分布;乙地位于山前平原,地势低平,而泥石流多发于山区;由图例可知,丁村位于砂砾石上,丙村位于黏土上,粘土土层厚度大于砂砾石;根据引水渠自北向南的流向以及地下水水位可以排除.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相关知识.7.【答案】【小题1】C 【小题2】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温比亚”造成损失堪比“莫兰蒂”台风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我国气象灾害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