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第三章

合集下载

电工与电子技术03章 陶桓齐-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03章 陶桓齐-课后习题答案

第3章习题解答3-1 已知正弦交流电 u =2202sin (314t +30º),试求:(1)电压最大值U m 、有效值U 、角频率ω、周期T 和初相位角ϕu ;(2)当t =0和t =30314秒时刻,电压的两个瞬时值u ;(3)写出u 的相量表示式,并画出波形图。

解:由正弦的三要素知(1)2202m U V =,220U V =, 314ω=弧度/秒,220mS 314T π==,30u ϕ=︒。

(2)t=0时,202sin 30190u V =︒= 314t π=时,202sin 303306u V π⎛⎫=+︒= ⎪⎝⎭3-2已知频率相同的正弦电压和电流的相量式分别为j60100 V U e ︒=,4j3 A I =+。

试分别写出相量的三角式和极坐标式,并画出相量图。

解:100cos 60100sin 60U j V =︒+︒ 5/36.8I A =︒3-3已知电路的相量如题图3-3所示,其中U =220 V ,I 1=10 A ,I 2=52A ,当电压的初相位为ϕ=0,角频率为ω时,试写出它们的瞬时值表达式,并指出相位关系。

解:2202sin u t ω= V ()1102sin 60i t ω=+︒ A ()210sin 30i ω=+︒ A1I 超前60U ︒,2I 滞后30U ︒ 题图3-33-4某电路的电流如题图3-4所示,已知282sin(30)i t ω=+︒ A ,342sin(60)i t ω=+︒ A ,求电流i 1的有效值。

解: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及图可知:123i i i =+。

又 23,i i 的有效值相量分别为238/30,4/60I I =︒=︒题图3-4则 ()1238/304/608cos304cos608sin304sin608.97.5I I I J j =+=︒+︒=︒+︒+︒+︒=+22131138.97.5848411.62222I j A ⎛⎫∴=+=⨯+⨯+⨯+⨯= ⎪ ⎪⎝⎭3-5 在题图3-5所示的各电路中,每一支条路中的电量为同频率的正弦量,图中已标的数值为正弦量的有效值,试求电流表A 0或电压表V 0的值数(即有效值)。

《电工电子学》第3章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学》第3章习题答案

第3章习题答案3.2.1 选择题1.晶体管能够放大的外部条件是___C______。

(a)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b)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c)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2.当晶体管工作于饱和状态时,其__A_______。

(a)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b)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c)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3. 测得晶体管三个电极的静态电流分别为0.06mA,3.66mA和3.6mA。

则该管的为___C______。

(a) 40 (b) 50 (c) 604.反向饱和电流越小,晶体管的稳定性能___A______。

(a) 越好 (b) 越差 (c) 无变化5.温度升高,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b___A______。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6.温度升高,晶体管的管压降|UBE|__B_______。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7.对PNP型晶体管来说,当其工作于放大状态时,__C______极的电位最低。

(a) 发射极 (b) 基极 (c) 集电极8.温度升高,晶体管输入特性曲线____B____。

(a) 右移 (b) 左移 (c) 不变9.温度升高,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___A_____。

(a) 上移 (b) 下移 (c) 不变10.温度升高,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间隔___C_____。

(a) 不变 (b) 减小 (c) 增大11.晶体管共射极电流放大系数b随集电极电流iC___B_____。

(a) 不变化 (b) 有一定变化 (c) 无法判断12.当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C_____。

(a) 晶体管一定被烧毁 (b) 晶体管的 (c) 晶体管的一定减小13.对于电压放大器来说,___B____越小,电路的带负载能力越强。

(a) 输入电阻 (b) 输出电阻 (c) 电压放大倍数14.在单级共射放大电路中,若输入电压为正弦波形,则输出与输入电压的相位___B____。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三 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三 答案

1、 N 型半导体可通过在纯净半导体掺入五(三)价元素而获得。

(√ )2、 P 型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就是空穴,因此带正电。

( × )3、二极管在反向截止区的电流大小主要与温度有关。

( √ )4、 稳压管正常稳压时,应工作在正向导通区域。

( × )5 、 三极管的发射区与集电区就是同类型半导体,因此,发射极与集电极就是可以互换使用的。

( × )6、 环境温度升高时双极型三极管的I CBO ,β,U BE 都升高。

( × )7、 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的三极管,一定就是工作在放大状态。

( × )8、 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的三极管,一定就是工作在放大状态。

( ×)9、 多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互不影响。

( ×)10、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 √ )11、 多级阻容耦合放大器各级静态工作点的计算不用考虑前后级的影响。

( × )12、 多级放大器中,后一级的输入电阻相当于前一级的负载。

( √ )13、 多级放大电路输入电阻为各级输入电阻之与。

( × )14、 多级放大电路总的电压放大倍数为各级电压放大倍数之与。

( × )15、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级一般采用差动放大电路。

( √ )16、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引入负反馈,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引入正反馈。

( × )17、 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增加,带负载能力强。

( × )18、 串联负反馈使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

( × )19、 当输入信号就是一个失真信号时,加入负反馈不能使失真得到改善。

( × )20、 在放大电路中引入电压负反馈能稳定电路的输出电压。

( √ )21、 逻辑函数 1=+++=C B A C B A F 。

( √ )22、 逻辑函数0=++B A B A 。

( × )23、 逻辑函数A A =⊕1 。

电工与电子技术之电工技术第三章课后题解

电工与电子技术之电工技术第三章课后题解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本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正弦量、正弦交流电路和相量法的基本概念、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与计算、正弦交流电路功率的概念和计算。

在此基础上理解和掌握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和谐振的概念。

本章基本要求(1) 正确理解正弦量和正弦交流电路概念; (2) 正确理解相量法引入的意义;(3) 正确理解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概念; (4) 掌握相量法;(5) 掌握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和元件约束方程的相量形式; (6) 分析计算正弦稳态电路; (7) 了解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 (8) 了解谐振的概念。

本章习题解析3-1 已知正弦电压和电流的三角函数式,试用有效值相量表示它们,并画出它们的相量图。

(1))20sin(210 +=t i ωA ,)60sin(2150 +=t u ωV (2))20sin(28 -=t i ωA ,)45sin(2120 -=t u ωV (3))30sin(25 +=t i ωA ,)90sin(2100 +=t u ωV解 (1)︒∠=2010IA ,︒∠=60150U V ,相量图如图3-1(a )所示。

(2))20(10︒-∠=IA ,)45(120︒-∠=U V ,相量图如图3-1(b )所示 (3)︒∠=305IA ,︒∠=90100U V ,相量图如图3-1(c )所示3-2 已知电压、电流的相量表示式,试分别用三角函数式、波形图及相量1+j (a )1+(b )1+j(c )图3-1图表示它们。

(1)4030j U+= V ,43j I += A (2)100=UV ,43j I -= A (3)V 10045 j e U=,A 44j I +=解 (1))13.53(504030︒∠=+=j U=︒+︒13.53sin 5013.53cos 50j ,V )13.53(543︒∠=+=j I=︒+︒13.53sin 513.53cos 5j ,A 波形图相量图如图3-2(a )所示。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

习题3.1 某三相同步发电机,三相绕组连接成星形时的线电压为10.5kV ,若将它连接成三角形,则线电压是多少?若连接成星形时,B 相绕组的首末端接反了,则3 个线电压的有效值 U AB 、U BC 、U CA 各是多少?解:三相绕组连接成星形时U L =3U P ,线电压为10.5kV ,则每相绕组的电压为6.06kV ,若连接成三角形U L =U P ,则线电压为6.06kV 。

若连接成星形时,B 相绕组的首末端接反了,则B 相相电压的相位与原来的相差1800, 根据相量计算可得U AB =6.06 kV 、U BC =6.06 kV 、U CA =10.5 kV 。

3.2 题3.2 图所示的三相对称电路,线电压U L =380V ,每相负载Z = 6+j8Ω,试求相电压、相电流和线电流,并画出电压和电流的相量图。

题3.2 图解:由题意:负载作星接U l =3U p 因U l =380V ,则U a =U b =U c = = 220 (V )设U a = 220/0°(V )因相电流即线电流,其大小为:.220/0°I A == 22/−53°(A) 6 + j 8.I B = 22/−173ο(A).I C = 22/67°(A) 此时的相量图略。

3.3 有一电源和负载都是星形连接的对称三相电路,已知电源相电压为220V ,负载每相阻抗Z = Ω10 ,试求负载的相电流和线电流。

3 380第3 章三相交流电路习题解答77解:负载的相电压等于电源的相电压:U p = 220(V)U P 220(A)I l = I p = = = 22Z 103.4 已知星形联接的对称三相负载,每相阻抗为40∠25°(Ω);对称三相电源的线电压为380V。

求: 负载相电流,并绘出电压、电流的相量图。

解:UAB =380VZ=40∠25°Ω(1)三相对称电源接入三相对称负载令U A =220∠0°V则相线电流I A =U A /Z=5.5∠-25°VI B =5.5∠-145°VI c =5.5∠95°V(2) 矢量图如图所示。

电工电子学第三章习题答案 (2)

电工电子学第三章习题答案 (2)

第三章交流电路3-1 试写出表示u A =)120314sin(2220,314sin 22200-==t u tV u B A 和V t u C )120314sin(22200+=的,并画出相量图。

解:V U V U V U C B A 0.00120220,120220,0220∠=-∠=∠=•••3-2 如图所示的是时间t=0时电压和电流的相量图,并已知U=220V ,I 1=10A ,I 2=52A ,试分别用三角函数式和复数式表示各正弦量。

3-3已知正弦电流i 1=22sin(100πt+60°)A, i 2=32sin(100πt+30°)A,试用相量法求i=i 1+i 2。

解A tg j j j j I I I 010000210.4284.4)598.3232.3(3914.23232.3598.3)213232(23321230sin 330cos 360sin 260cos 2∠=∠=+=⨯+⨯+⨯+⨯=+++=+=-•••i= 4.842 sin (100πt+42.00) A3-4在图示电路中,已知R=100Ω,L=31.8mH ,C=318uF 。

求电源的频率和电压分别为50Hz 、100V 和1000Hz 、100V 的两种情况下,开关S 合向a 、b 、c 位置时电流表的读数,并计算各元件中的有功功率和 无功功率.解:当F=50HZ 、U=100V 时,S 接到a ,Ia=)(1100100A =;有功功率为:P=UIa=100WS 接到b ,Ib=)(1099.9100108.312501003A LV ==⨯⨯⨯=-πω 无功功率为:Q=UIb=1000Var S 接到c ,)(10100103182506A C V Ic =⨯⨯⨯⨯==-πω。

无功功率为:q=UIc=-1000Var当F=1000HZ 、U=100V 时S 接到a ,Ia=)(1100100A =;有功功率为:P=UIa=100WS 接到b ,Ib=)(5.08.199100108.31210001003A L V ==⨯⨯⨯=-πω 无功功率为:Qb=UIb=50Var S 接到c ,)(8.19910010318210006A C V Ic=⨯⨯⨯⨯==-πω。

电子技术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电子技术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3-1 电路如图3-40所示,设40=β,试确定各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指出晶体管工作于什么状态?b) d)图3-40 题3-1图解 a)AIBQμ5.71102007.0153=⨯-=mAICQ86.20715.040=⨯=VUCEQ14.12186.215=⨯-=晶体管工作于放大状态。

b)AIBQμ8010]1)401(200[7.0203=⨯⨯++-=mAICQ2.308.040=⨯=VUCEQ39.10)12(2.320=+⨯-=晶体管工作于放大状态。

c)设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mAIBQ257.010757.0203=⨯-=mAICQ3.10257.040=⨯=VUCEQ9.1533.1015-=⨯-=+15Vk200+15V+15V+20Vk200说明晶体管已经深度饱和。

d) 由于发射结反偏,晶体管工作于截止状态。

3-2 试判断图3-41中各电路能否放大交流信号,为什么?a ) b) c)d) e) f) 图3-41 题3-2图解 a) 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故可以放大交流信号。

b) 缺少直流负载电阻C R ,故不能放大交流信号。

c) 晶体管为PNP 型,偏置电压极性应为负,故不能放大交流信号。

d) 电容C1、C2的极性接反,故不能放大交流信号。

e) 缺少基极偏置电阻B R ,故不能放大交流信号。

f) 缺少直流电源CC V ,故不能放大交流信号。

3-3 在图3-42中晶体管是PNP 锗管,(1)在图上标出CC V 和21,C C 的极性;(2)设V 12-=CC V ,k Ω3=C R ,75=β,如果静态值mA 5.1=C I ,B R 应调到多大?(3)在图3-42 题3-3图调整静态工作点时,如果不慎将B R 调到零,对晶体管有无影响?为什么?通常采取何种措施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4)如果静态工作点调整合适后,保持B R 固定不变, 当温度变化时,静态工作点将如何变化?这种电路能否稳定静态工作点? 解 1)CC V 和21,C C 的极性如题3-3解图所示。

电工技术第3章课后习题及详细解答

电工技术第3章课后习题及详细解答

电工技术第3章(李中发版)课后习题及详细解答(总4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3章单相正弦电路分析已知正弦电压(V)、(V),则u1与u2的相位差为,是否正确为什么分析讨论相位差问题时应当注意,只有同频率正弦量才能对相位进行比较。

这是因为只有同频率正弦量在任意时刻的相位差是恒定的,能够确定超前、滞后的关系,而不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是随时间变化的,无法确定超前、滞后的关系,因此不能进行相位的比较。

解不正确。

因为u1的角频率为ω,而u2的角频率为2ω,两者的频率不同,相位差随时间变化,无法确定超前、滞后的关系,因此不能进行相位的比较。

已知某正弦电流的有效值为10 A,频率为50 Hz,初相为45°。

(1)写出该电流的正弦函数表达式,并画出波形图;(2)求该正弦电流在s时的相位和瞬时值。

解(1)由题设已知正弦电流的有效值A,频率Hz,初相。

由频率f可得角频率ω为:(rad/s)所以,该电流的正弦函数表达式为:(A)波形图如图所示。

(2)s时的相位为:(rad)瞬时值为:(A)已知正弦电流(A)、(A),试求i1与i2的振幅、频率、初相、有效值和相位差,并画出其波形图。

2解i1与i2的振幅分别为:(A)(A)频率分别为:(Hz)初相分别为:有效值分别为:(A)(A)i1与i2的相位差为:说明i1超前i2。

波形图如图所示。

图习题解答用图图习题解答用图设,,试计算、、AB 、。

分析复数可用复平面上的有向线段、代数型、三角函数型和指数型(极坐标型)等形式表示。

复数的加减运算就是将实部和虚部分别进行加减,因而采用代数型比较方便。

复数的乘法运算就是将模相乘而辐角相加,复数的除法运算就是将模相除而辐角相减,因而采用指数型(极坐标型)比较方便。

解34写出下列各正弦量所对应的相量,并画出其相量图。

(1)(mA ) (2)(A )(3)(V ) (4)(V )分析 用相量来表示正弦量,就是用一个复数来反映正弦量的振幅(或有效值)和初相,即用相量的模来代表正弦量的振幅(或有效值),用相量的辐角来代表正弦量的初相。

《电工电子技术》(曹建林) 习题详解:第3章

《电工电子技术》(曹建林)  习题详解:第3章

第3章习题详解四、分析计算题1、磁性材料在外磁场作用下可被磁化,达到很高的磁导率,这是由于在磁性材料内部具有许多称为磁畴的小区域。

在无外磁场作用时,各个磁畴间的磁性相互抵消,对外不显示磁性。

在外磁场H 作用下,磁畴逐渐转到与外磁场相同的方向上,开始时由于外磁场较小,磁畴转向外磁场方向的较少,故显示的磁性不大。

当外磁场H 继续增大时,磁畴则随着外磁场H 的增强,转向外磁场方向的磁畴也增加,且增加较多,便产生了一个很强的与外磁场同方向的磁化磁场,而使磁性材料内的磁感应强度B 大大增加。

因此磁导率不是常数。

2、(1)U1=2311=219.91(V) 21U U =k=955 U2=955U1=955×219.91=35.99(V) (2)I2=RL U 2=6099.35=0.6A 21I I =k 1=559 I1=559×I2=559×0.6=0.098(A) P1=U1×I1=219.91×0.098=21.58(W)3、(1)21U U =21N N =100500=5 U2=U1/5=5220=44(V ) I2=RL U 2=1144=4(A) P2=U2I2=44×4=176(W)∆P=P1-P2=η2P -P2=44(W)(2)21I I =12N N =500100=51 I1=51I2=51×4=0.8(A) 4、∵U1:U2:U3=220:U2:U3=10:1:2∴U2=101220⨯=22(V)U3=102220 =44(V) S1=S2+S3即U1I1=U2I2+U3I3=22×2+44×0.4=61.6I1=16.61U =2206.61=0.28(A) 5、由于变压器原绕组中主磁电动势远远大于其线圈电阻及漏抗产生的压降,即U 1≈E 1,所以电流I 1≠U 1/R 1=22A 。

邓允主编《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第二版)》第三章习题详解

邓允主编《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第二版)》第三章习题详解
U Z 220 R2 X L
2

220 10 2 X L
2
3-8
一台 220V/110V 的单相变压器, N1=2000 匝, N2=1000 匝, 变比 K= N1/ N2=2,
有人为省线,将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匝数减为 20 匝和 10 匝,变压器能否正常工作? 为什么? 【解】变压器不能正常工作。 因为变压器二次绕组匝数太少,其电流将增加,超过其额定值,变压器将因通过 的电流过大而烧坏。 3-9 变压器能否变换直流电压?如果将额定电压为 220V 的变压器接到 220V 直
所以 I 2 N
一盏白炽灯的额定电流为 I
PN 60 0.273 U N 220
由于变压器二次侧的额定电流为 45.45A,一盏白炽灯的额定电流为 0.273A 因此,能够接入白炽灯的数量为 3-12 多少? 【解】因为
200 I 5 3.6 45.45 166 (盏) 0.27
2
所以 I 3-7
HL B L 95 50 10 3 0.095 (A)=95(mA) N N 0.01 500
一台 220V/110V 的单相变压器,原边加额定电压 220V 时,测得一次绕组电
阻为 10Ω,试问一次侧电流是否等于 22A? 【解】不是 22A。 因为变压器接交流电,电流 I
求二次绕组匝数?若用此变压器给 40W 的白炽灯供电, 压器一次绕组匝数 N1 =1100 匝, 问一次绕组电流 I1、二次绕组电流 I2 为多少? 【解】 根据
U1 N1 U 2 N2
3
N2
U 2 N1 36 1100 180 (匝) U1 220
根据 P UI
I2

(完整版)电力电子技术第3章-习题答案()

(完整版)电力电子技术第3章-习题答案()

3章 交流-直流变换电路 课后复习题 第1部分:填空题1.电阻负载的特点是 电压与电流波形、相位相同;只消耗电能,不储存、释放电能 ,在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阻性负载电路中,晶闸管控制角α的最大移相范围是 0︒ ≤a ≤ 180︒ 。

2.阻感负载的特点是 电感对电流变化有抗拒作用,使得流过电感的电流不发生突变 ,在单相半波可控整流带阻感负载并联续流二极管的电路中,晶闸管控制角α的最大移相范围是 0︒ ≤a ≤ 180︒ 2 ,2 (设U 2为相电压有效值)。

3.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中,带纯电阻负载时,α角移相范围为 0︒ ≤a ≤ 180︒ ,单个晶闸管所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分别为2 和 22U ;带阻感负载时,α角移相范围为 0︒ ≤a ≤ 90︒ ,单个晶闸管所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分别为22U 2 ;带反电动势负载时,欲使电阻上的电流不出现断续现象,可在主电路中直流输出侧串联一个 平波电抗器(大电感) 。

4.单相全控桥反电动势负载电路中,当控制角α大于不导电角δ时,晶闸管的导通角θ = 180︒-2δ ; 当控制角α小于不导电角 δ 时,晶闸管的导通角 θ = 0︒ 。

5.从输入输出上看,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波形与 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 的波形基本相同,只是后者适用于 较低 输出电压的场合。

6.电容滤波单相不可控整流带电阻负载电路中,空载时,输出电压为 22U ,随负载加重U d 逐渐趋近于0.9 U 2,通常设计时,应取RC≥ 1.5~2.5T ,此时输出电压为U d ≈ 1.2 U 2(U 2为相电压有效值)。

7.电阻性负载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晶闸管所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U Fm 2 ,晶闸管控制角α的最大移相范围是 0︒≤a ≤90︒ ,使负载电流连续的条件为 a ≤30︒ (U 2为相电压有效值)。

8.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的三个晶闸管的触发脉冲相位按相序依次互差 120︒ ,当它带阻感负载时,α的移相范围为 0︒≤a ≤90︒ 。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习题3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习题3

习题3(电工部分)3-1 有日光灯120只,每只功率W 40=N P ,额定电压V 220=N U 。

若接在电压为V 220V/380的三相四线制电源上,问日光灯应如何连接?当全部灯都点亮时,其线电流与相电流是多少?解:由于日光灯的额定电压与电源的相电压相同,故应将日光灯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接在相线与零线之间以星形形式接在三相电源上当全部灯点亮时,每只灯的电阻为 4022022==PURΩ=1210每相负载为401210===C B A R R RΩ=25.30由于负载为星形联结,线电流与相电流相等,故 A 27.725.30220====AP p l R U I I3-2 三相对称负载的额定电压V 380=N U ,每相负载的复数阻抗Ω+=87.26j 87.26Z ,三相四线制电源,其相电压V )30sin(2220︒-=t u A ω。

① 此三相负载应如何接入三相电源中?② 计算负载的相电流和线电流;③ 画出相量图。

解:① 根据负载的额定电压可知,三相负载应以三角形的形式接入三相电源。

如题3-2图所示。

② 三相电源的线电压为 V 38032203=⨯==P l U U负载为三角形联结时,其相电压等于电源的线电压,故负载的相电流为题3-1图2287.2687.26380+==ZU IlPA 10= 线电流为A 32.171033=⨯==P l I I③ 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图如题3-2图(a )3-3 三相交流电路如题3-3图所示。

电源线电压V )30sin(2380︒+=t u AB ω,三相负载Ω=10A Z ,Ω-=8j 6B Z ,Ω+=5j 66.8C Z ,计算线电流A I 、B I 、C I 、中线电流N I 及三相负载的有功功率,并画出相量图。

解:线电压AB u 的相量为V 30380︒∠=ABU ,则相电压A u 的相量为 V 022030303380︒∠=︒-︒∠=AU 根据对称性可得其它两相电压为V 120220︒-∠=B U V 120220︒∠=CU 则所求的电流为题3-2图(a)U BCU 题3-2图A 022100220︒∠=︒∠==A A A Z U I A 87.662213.53101202208j 6120220︒-∠=︒-∠︒-∠=-︒-∠==B B B Z U I A 902230101202205j 66.8120220︒∠=︒∠︒=+︒∠== C C C Z U I ︒∠+︒-∠+︒∠=++=902287.6622022C B A N I I I IA 31.369.3077.1j 64.3022j 23.20j 64.822︒∠=+=+-+= C C CB B B A A A I U I U I U P ϕϕϕc o s c o s c o s ++=︒⨯⨯+︒-⨯+︒⨯=30cos 22220)13.53cos(222200cos 22220 KW 94.11=或 66.8226221022222222⨯+⨯+⨯=++=C C B B A A R I R I R I PKW 94.11=3-4 三相交流电路如题3-4图所示,电源线电压V 380=l U 。

(完整版)电力电子技术第3章-习题答案()

(完整版)电力电子技术第3章-习题答案()

3 章交流-直流变换电路课后复习题第1部分:填空题1. 电阻负载的特点是电压与电流波形、相位相同;只消耗电能,不储存、释放电能,在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阻性负载电路中,晶闸管控制角a的最大移相范围是_0wa w 180 。

2. 阻感负载的特点是电感对电流变化有抗拒作用,使得流过电感的电流不发生突变_________ , 在单相半波可控整流带阻感负载并联续流二极管的电路中,晶闸管控制角a的最大移相范围是0 w a w 180 ,其承受的最大正反向电压均为—.2U2—, 续流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 _ 2U2_ (设U2为相电压有效值)。

3.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中,带纯电阻负载时,a角移相范围为0 w a w180 ,单个晶闸管所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分别为_.2U2_和_、..2匕_;带阻感负载时,a角移相范围为0 w a w 90 ,单个晶闸管所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分别为2U2和_• 2U2_ ;带反电动势负载时,欲使电阻上的电流不出现断续现象,可在主电路中直流输出侧串联一个平波电抗器(大电感)_。

4. 单相全控桥反电动势负载电路中,当控制角a大于不导电角时,晶闸管的导通角二180-2 ;当控制角小于不导电角时,晶闸管的导通角=0 。

5. 从输入输出上看,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波形与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的波形基本相同,只是后者适用于较低输出电压的场合。

6. 电容滤波单相不可控整流带电阻负载电路中,空载时,输出电压为_-2U2 —,随负载加重U d逐渐趋近于0.9 U2,通常设计时,应取RO 1.5〜2.5T,此时输出电压为U d~ 1.2 U2(U2为相电压有效值)。

7. 电阻性负载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晶闸管所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U Fm等于_、6U2_,晶闸管控制角a的最大移相范围是0 w a w 90 ,使负载电流连续的条件为a w 30 (U2为相电压有效值)。

8.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的三个晶闸管的触发脉冲相位按相序依次互差—120—,当它带阻感负载时,的移相范围为0 w a w 90 。

电工电子技术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电工电子技术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电工电子技术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一章测试1.对称三相电路中,三相正弦电压Y形连接,已知V,则应为()。

参考答案:2.对称三相电源接对称△负载,线电流有效值为10A,则相电流有效值为()。

参考答案:A3.储能元件的初始储能在电路中产生的响应(零输入响应)()。

参考答案:仅有暂态分量4.几个电容、电阻、电感元件相串联,都消耗能量。

()参考答案:对5.三相总视在功率等于总有功功率和总无功功率之和。

()参考答案:错6.若电路中不含有独立激励源,则电路中就不会有电流和电压。

()参考答案:对7.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参考答案:错8.用戴维南定理计算电路中的等效电阻时,独立电压源开路,独立电流源短路。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314μF 电容元件用在 100Hz 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所呈现的容抗值为()。

参考答案:5.1Ω2.某电阻元件的额定数据为“1KΩ、2.5W”,正常使用时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为()。

参考答案:50mA3.u=-100sin(6πt+10°)V超前i=5cos(6πt-15°)A的相位差是()。

参考答案:115°4.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指它的最大值、角频率和相位。

()参考答案:错5.电抗和电阻的概念相同,都是阻碍交流电流的因素。

()参考答案:错6.电阻元件上只消耗有功功率,不产生无功功率。

()参考答案:对7.从电压、电流瞬时值关系式来看,电感元件属于动态元件。

()参考答案:对8.无功功率的概念可以理解为这部分功率在电路中不起任何作用。

()参考答案:错9.几个电容元件相串联,其电容量一定增大。

()参考答案:错10.单一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消耗的有功功率比较小。

()参考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特点是具有()。

参考答案:单向导电性2.二极管导通的条件是加在二极管两端的电压()。

参考答案:正向电压大于PN结的死区电压3.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D为理想元件,US=5V,则电压uO= ()。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章习题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3章电路的暂态过程一、思考题解答3.1 思考题【思3.1.1】电路在换路前储能元件没有储能,则在t=0-和t=0+的电路中,可将电容元件视为短路,电感元件视为开路。

如果换路前储能元件已有储能,且电路已处于稳态,则在t=0-电路中,电容元件视为开路,电感元件视为短路。

在t=0+电路中,电容元件可用一理想电压源代替,其电压为u C(0-);电感元件可用一理想电流源代替,其电流为i L(0-)。

【思3.1.2】根据换路定律可知,开关S断开瞬间电容器的电压值不能突变,则在t=0+时的等效电路可简化为如图3-2所示的电路。

u C(0+)=u C(0-)=112+×6=2V,i2(0+)=0,i1(0+)=i C(0+)=622-=2A【思3.1.3】根据换路定律可知,开关S断开瞬间电感的电流值不能突变,则在t=0+时的等效电路可简化为如图3-3所示的电路。

i L(0+)=i L(0-)=42=2A,U V=R V×i L(0+)=-2500×2=-5kV图3-2 思考题3.1.2的0+电路图图3-3 思考题3.1.3的0+电路图【思3.1.4】根据换路定律可知,开关S闭合瞬间电容器的电压值不能突变,则在t=0+时的等效电路可简化为如图3-4(a)所示的电路。

(1) i1(0+)=0,i(0+)=i2(0+)=100Au R1(0+)=100×1=100V,u R2(0+)=u C(0+)=0第3章 电路的暂态过程• 1 •1(2) i (∞)=i 1(∞)=100199+=1A ,i 2(∞)=0 u R1(∞)=1×1=1V ,u R2(∞)=u C (∞)=99×1=99 V(3) 根据换路定律可知,当S 闭合瞬间电感的电流值不能突变,则在t =0+时的等效电路可简化为如图3-4(b)所示的电路。

i 2(0+)=0,i (0+)=i 1(0+)=100199+=1A u R1(0+)=1×1=1V ,u R2(∞)=u L (0+)=99×1=99 V S 闭合后电路达到稳态时,i 1(∞)=0,i (∞)=i 2(∞)=1001=100A u R1(∞)=100×1=100V ,u R2(∞)=u C (∞)=(a) (b) 图3-4 思考题3.1.4的0+电路图【思3.1.5】i L (0+)=i L (0-)=013E R R R ++=12222++=2Au C (0+)=u C (0-)=2×2=4Vt =0+时的等效电路如图3-5所示,可得12=2×[2+i C (0+)]+2×i C (0+)+4 所以,i C (0+)=124422--+=1A ,u L (0+)=12-2×(2+1)-2×2=2V【思3.1.6】(1) 根据换路定律可知,开关S 闭合瞬间电容器可视为短路,各电感可视为开路。

瞿晓版电子电工技术第三版答案第三章

瞿晓版电子电工技术第三版答案第三章

瞿晓版电子电工技术第三版答案第三章1、电饭锅、电烤箱和微波炉都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微波炉没有利用电流热效应2、图62所示的电路中,电阻阻值R1>R2。

开关S闭合后,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分别为I1、I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U1B.U1>U2(正确答案)C.I1 < I2D.I1 > I23、39.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单选题] *A.从冰箱中拿出的雪糕冒“白气”是雪糕升华后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B.汽车必须熄火加油,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蒸气,遇明火容易爆炸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正确答案)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甚至没有了,这是汽化现象4、43.小明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单选题] *A.容器的质量是40kgB.甲液体的密度是5g/cm3C.乙液体的密度是0g/cm3(正确答案)D.密度为0g/cm3的液体的m﹣V图象应位于Ⅱ区域5、3.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时,路程和位移的大小相等,且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20.小英家的外墙上固定着一根还在使用的铁质自来水管,水管长21米,小英和弟弟分别站在自来水管的两侧,弟弟用小铁锤敲了一下自来水管,小英听到的响声次数为()[单选题] *A.1次(正确答案)B.2次C.3次D.4次7、磁场和磁感线都是客观存在的[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磁场客观存在,磁感线不存在8、92.下列各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是()[单选题] *A.压强B.密度(正确答案)C.质量D.电阻9、重锤线可以检测墙上的画是否挂正,这利用重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10、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单选题] A.健康的成年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B.一般教室的高度约为6mC.我国10元纸币的票面长度约为14cm(正确答案)D.去年北京夏天的最高气温为26℃11、2.物体的加速度a=0,则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2、13.如图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单选题] * A.乙物质的密度比甲物质的密度大B.体积为50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gC.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cm3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正确答案)13、2.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F1、F2,则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相同.[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4、15.学习科学知识的价值之一,是主动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服务于社会。

《电工电子技术简明教程》第3章习题

《电工电子技术简明教程》第3章习题

《电工电子技术简明教程》第3章习题1 / 1《电工电子技术简明教程》第3章习题3.1 3.1 已知正弦交流电压已知正弦交流电压U =220V,=220V,ƒƒ =50Hz,30=u ψ。

写出它的瞬时值式,并画出波形。

3.2 3.2 已知正弦交流电流已知正弦交流电流I m =10V,=10V,ƒƒ =50Hz, 45=iψ。

写出它的瞬时值式,并画出波形。

3.3 3.3 比较以下正弦量的相位比较以下正弦量的相位(1)V )90sin(3101 +=t u ω,V)45sin(5372 +=t u ω(2)V )30sin(2100 +=t u ω,A cos 10t i ω=(3)V )90100sin(310 +=t u ,A 1000sin 10t i =(4)A )90314sin(1001+=t i ,A)513100sin(502 +=t i π3.4 3.4 将以下正弦量转化为幅值相量和有效值相量,并用代数式、三角式、指数式和极坐标式表示,并将以下正弦量转化为幅值相量和有效值相量,并用代数式、三角式、指数式和极坐标式表示,并分别画出相量图。

(1)V )90sin(310+=t u ω,(2)A cos 10t i ω=,(3)V )30sin(2100 +=t u ω,(4)A )60sin(210 +=t i ω3.5 3.5 将以下相量转化为正弦量将以下相量转化为正弦量(1)V 5050j U +=•,(2)4030j I m +-=•A ,(3)V 210030j m e U =•,(4)A301 -∠=•I 3.6 3.6 相量图如图相量图如图3.1(a )、(b )所示,已知。

,,,,,A 12A 10V 310V 80V 100A 102121======m m m I I U U U I 频率ƒ频率ƒ=50Hz =50Hz =50Hz。

写出它们对应的相量式和瞬时值式。

写出它们对应的相量式和瞬时值式。

(完整版)电工学(下册)电子技术基础第3章习题解答

(完整版)电工学(下册)电子技术基础第3章习题解答

第3章晶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3.1 测得放大电路中的晶体三极管3个电极①、②、③的电流大小和方向如图3.1所示,试判断晶体管的类型(NPN或PNP),说明①、②、③中哪个是基极b、发射极e、集电极c,求出电流放大系数 。

图3.1 习题3.1图解:(a) ①-c ②-b ③-e PNP β=1.2/0.03=40(b) ①-b ②-e ③-c NPN β=1.5/0.01=1503.2 试判断图3.2所示电路中开关S放在1、2、3哪个位置时的I B最大;放在哪个位置时的I B最小,为什么?bVT+V CC①②③+V BBI B图3.2 习题3.2图解:在①时,发射极相当于一个二级管导通,此时I B就等于此导通电流。

在②时,三极管相当于两个并联的二极管,此时I B等于两个二级管导通电流之和,所以此时的电流最大。

在③时,发射极导通,集电结反偏,集电结收集电子,所以I B电流下降,此时电流最小。

3.3.测得某放大电路中晶体三极管各极直流电位如图3.3所示,判断晶体管三极管的类型(NPN或PNP)及三个电极,并分别说明它们是硅管还是锗管。

解:(a) ①-e ②-c ③-b 硅NPN(b) ①-b ②-c ③-e 锗PNP(c) ①-b ②-e ③-c 锗PNP图3.3 习题3.3图3.4 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得晶体三极管的各极对地电位如图3.4所示,判断这些晶体管分别处于哪种工作状态(饱和、放大、截止或已损坏)。

硅管0V-3V2.7V (a)锗管 1.1V1.3V(b)硅管-5V-1.3V-0.6V (c)锗管--0.3V(d)硅管-9V-5V-6V(e)硅管3V0V(f)图3.4 习题3.4图解:(a) 截止 (b) 饱和 (c) 放大 (d) 饱和 (e) 截止 (f) 损坏3.5 某晶体管的极限参数为I CM = 20mA 、P CM = 200mW 、U (BR)CEO = 15V ,若它的工作电流I C = 10mA ,那么它的工作电压U CE 不能超过多少?若它的工作电压U CE = 12V ,那么它的工作电流I C 不能超过多少?解:)V (1510200,15min ,min C CM (BR)CEO CE =⎭⎬⎫⎩⎨⎧=⎭⎬⎫⎩⎨⎧=I P U U)mA (67.1612200,20min ,min CE CM CM C =⎭⎬⎫⎩⎨⎧=⎭⎬⎫⎩⎨⎧=U P I I3.6 图3.5所示电路对正弦信号是否有放大作用?如果没有放大作用,则说明理由并将错误加以改正(设电容的容抗可以忽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0 (0 ) = - E2 R 1+ R 2 // R 3 - u C (0 ) R 3+ R 1 // R 2 R2 R 1+ R 2
=-1.56mA i0(∞)= -E2/(R1+R2) = -0.625mA
3-9
2A
C= 0.5F,试求i1 (t )、 i2(t)。

i1
i2
2 3 1

S

( C 2+ C 3 ) C 1 ( C 2+ C 3 ) C 1
= 20μ F
τ= (R1//R2) C
=4×10-2s
uC(∞)= US×R2/(R1+R2)
= 8V
uC(t)= 8-8e-25tV
3-12 已知R1=2Ω, R2=R3=3Ω, R4=6Ω, L=10mH, IS= 1mA, US=8V, t=0,断开S ,试求 uL(t)、 i(t) 。 i 解:
3-1 t=0时,S闭合后uC及各电流的初始值及 稳态值。 uC(0- )= 1.5 ×4V= 6V S 在S闭合的瞬间,根据换路 i1 i i2 定律有: 1.5A C 4Ω uC uC(0- )= uC(0+ )= 6V, 2Ω i (0 )= u (0 ) /4 =1.5A C 1 + C + i2(0+ ) = uC(0+ ) /2 =3A iC(0+ )=1.5-1.5-3=-3A
uC(∞ )= 1.5 ×(4//2)V= 2V iC(∞ )= 0 i1(∞ )= 2/4A=0.5A , i2(∞ )= 2/2A= 1A
3-2 求开关闭合后的初始值及稳态值。 iL 解: iL(0- ) =12/4=3A S i2
+
uL
i1
4Ω 6Ω
12V

在S闭合的瞬间,根据换 路定律有: iL(0+)=iL(0-) = 3A i1 (0+) = 3× 6/(4+6) = 1.8A
C=100μF,E1= 10V, E2= 5V,t=0,S由a打向b, 求uC(t) 、i0(t) 。 i0 R1 R3 解:)u= -+)=uC(0-)- 2 . 5 t V u C ( t C(0 2.5 7 .5e ab S R2 = E1×R 0.935e - 2 . 5 t i 0 ( t ) = - 0.625-2 /(R1+R2) A C E2 E1 = 5V uC(∞)= -E2×R2/(R1+R2) τ= (R1//R2+R3) C =4×10-1s = -2.5V
L
L 3//1.5 1 1 10
3
6
10 s
3
iL ( t ) 60 45e
1000 t
mA
3-16
1k
2mA
试求uC (t )、 i(t)。 i 解: uC(0+)=uC(0-)
1k
S 6k uC + 12V
1// 3 6
=2×3=6V
3k 1μF
τ=[1+(6∥3)]×1×10-3 =3×10-3s
uC (t ) = 3 0 2 0 e
- 1 .1 2 1 0 t
4
V
i(0+)=[(US /R1)· 3//R1)-uC(0+)]/(R2+R3//R1) (R
=-0.896A
i ( t ) - 0 .8 9 6 e
i(∞) =0
- 1 .1 2 1 0 t
4
A
3-8 电路中,已知R1=R2=4kΩ, R3=2kΩ,
C=4μF,US= 20V, t =0,打开S,求uC(t) 、 iC(t) 、并画出变化曲线 。 iC R1 解: 电路为零输入响应 13.3V S uC(t) uC(0+)=uC(0-) uC R2 C + =US· 2/( R1 +R2) R t US - =20×10/15=13.3V iC(t) -1.33mA i (∞) =0 C uC(∞) =0 τ= R2 C=4×10-2s uC(t) =13.3e-25t V
3 12 i 0 2 - - .89mA 0 1// 3 6 3// 6 9 1 // 3 6 3 12 i 2 - - .67mA 0 3 6 3 6 12 3 uC 2 6//3 8V 36
uC(t)= 8-2e-333tV i(t)= -0.67-0.22e-333tmA
2
L=10mH,US= 10V, t =0,闭合S,求uL(t) 、 iL(t) 。 解: τ= L/R +
R1
US S
R2
L
iL
uL
= 2.5×10-3s iL(0+)= iL(0-)
=US/(R1+R2)=1A uL(∞) =0

uL(0+) = -R2·L(0+) = -4V i
iL(∞) =0
uC (0 ) 90 1.5 3//3
100Ω 3kΩ
1H
45V
iL (0 )
45 3
=15mA
uC
1μF
t=0
3kΩ
1.5kΩ
+
90V
4
uC ( ) Leabharlann 0iL ( ) 90 =60mA 1.5 4 10 t uC ( t ) 45e V
C RC 100 1 10 10 s
e-1/50000C=0.2, C=12.5μF S闭合的瞬间,C相当于短路 i(0+ )=0 uC(t) =10(1-e-8t )
uC(t) =10(1-e-t/10000C )V t=0.2,uC= 8V uC(t) =10(1-e-1/50000C )=8V
3-5 电路中,已知R1=3Ω, R2=10Ω,
R3=6Ω,C=10μF,US= 100V, t=0,闭合S, 求i1(t) 、i2(t) 、i3 (t) 。 i1 R1 i3 i2 解: 电路为零状态响应 R2 uC(0+)=uC(0-)=0 S + R3 τ= (R1//R3+R2) C C US - =12×10-5s
U S /(R +R )=11.1A i1 1 14.8 A 3 i1 0(∞) =i3(∞) =US iR 1 R 2 // R 3 2(∞) =0 R3 i2 0 1 =11.1+3.7e-8333t 5.55A i (t) i1 0 A R2 R -8333t A 3 i2(t) = 5.55e R 2 i3 0 i1 0 9 i3(t) =11.1-1.85e-8333t A.25A R2 R3
i2 (0+) = 3× 4/(4+6) = 1.2A 4 i1(0+) + uL(0+) =12 ∴ uL(0+)= 4.8V iL(∞ )= 12/(4//6)= 5A uL(∞ )= 0 i1(∞ )= 12/4= 3A i2(∞ )= 12/6= 2A
3-3 电路中,已知R1=5kΩ, R2=10kΩ,
=9V τ= (R1//R2)× C = 3×10-2s
uC(t) =9-e-33.3t V
3-7 电路中,已知R1=4Ω, R2=20Ω,
R3=6Ω, C=4μF,US= 50V, t =0,闭合S,求 uC(t) 、i(t) 、并画出变化曲线 。 uC(V).i(A) 解: τ= (R1//R3+R2) C 50 R1 uR2 i C + =89.6×10-6s R3 30 S U - uC(0+)=uC(0-)=50V C uC uC(∞) =US· 3 /(R1+R3) R t S i(t) -0.896 =30V
+ R1 IS
US -
R2 R3
R4 S
uL
1 3 5 i 0 (0 ) = = A 2 + 6 //3 9 2 9 6 1 2 i0 ( ) = = 1A 2 + 6//6 2 2 5 8 1
8
3
τ= 0.001/(6+6//2) = 1.33×10-3s
i 0 ( t ) =1- uL (t ) = L 1 6 1 .2 5e
iL (t ) = e
- 410 t
2
A
2
uL (t ) = - 4 e
- 410 t
V
3-11 电路中,已知R1=3kΩ, R2=6kΩ, C1=40μF, C2=C3=20μF,US= 12V, t=0,闭合S, 求uC(t) ,画出曲线。 uC(t)R1 8V 解: 电路为零状态响应 C1 S uC uC(0+)=uC(0-)=0 + R2 C2 C3t C = C //C +C U
iL ( i [12 ( - 33 6 12 3 33 6 ) 3 // 6 3 // 6 3 3.8A
) 3 // 6] ( 3 // 6 3) 0.2A /
iL(t)=3.8-1.8e-5tA, i(t)=0.2-1.2e-5tA
3-15 图示电路在开关S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在t =0时刻开关闭合。试求开关闭合后的uC(t)及 iL iL(t)。 3//3
uC2(0+)=u CC2(0-) d u 1 (t )
4
d =25/3V u C 2 ( t ) - 51 0 t i C 2 ( t ) = C 2 uC1(∞)= 4 1 .5(e )= 25V A uC2 ∞ m
4
uC1(t)= 25-8.3e-50000tV - 51 0 t i ( t ) = i C 1 i C 1 83e mA uC2(t)= 25-16.7e-50000t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