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人生、政治、经济的关系ppt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专题复习精品PPT课件
(2)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推 动企业科技进步。
(3)为推动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企业加 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4)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企业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企业产品的文化含量,刺激消费。
解析:该题以时政材料为背景,着重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 力。解答“依据型”问题时,方法是“原理+意义”。
(1)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反映着一定社会的经 济、政治状况。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给予经 济和政治以巨大的影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扩大文化消费,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唐诗的 高雅华贵,清新飘逸反映了唐朝经济繁荣,政治宽松包容的特点;清朝文学僵 化呆板恰恰是清朝政治狭隘的表现。
(2)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唐朝文化的 繁荣也进一步促进了其经济、政治的繁荣。清朝对思想文化的钳制加快了封建 王朝的日渐没落。
知识梳理
知识点二: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越来越成为 民族凝聚力和 创造力 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 为 经济社会 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我国应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把 文化建设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 族 文化创造活力 ,提高国家 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 的 方向保证 、不竭的 精神动力和强大的 智力支持 。
2、以下是有关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闻:(1)吉林油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纪实;(2)国电集团 非常重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3)商业银行加强员工培训,提高 服务质量;(4)中国出版集团获国家级奖项总量居全国之首。
【高中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ppt精品课件14
经济安全
政权巩固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积极开展文化建设
(1)重要性
(2)措施
综合探究:感受文化竞争力
分组准备
1、调查身边的同学,分析外来文化对当今中学生产生 的影响。 2、收集有关资料,介绍外国在提高文化竞争力方面取 得的成就。 3、运用有关资料,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说明发展文化 产业的意义。
4、结合课本知识,为我国提高文化竞争力提出有建设 性的建议。
综合探究:感受文化竞争力
课堂展示
形式不限,可以是图片展、论文报告、专题讲座, 甚至是模拟记者招待会等。不超过10分钟) 2、同学提问或点评(在每小组展示结束时进行) 3、同学评价(评出完成质量最佳的小组) 4、老师总结
DNA
文 化 的 独 立 性 和 民 族 性
是 民 族 的 尊 严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政权巩固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积极开展文化建设
(1)重要性
(2)措施
综合探究:感受文化竞争力
分组准备
1、调查身边的同学,分析外来文化对当今中学生产生 的影响。 2、收集有关资料,介绍外国在提高文化竞争力方面取 得的成就。 3、运用有关资料,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说明发展文化 产业的意义。
4、结合课本知识,为我国提高文化竞争力提出有建设 性的建议。
综合探究:感受文化竞争力
课堂展示
形式不限,可以是图片展、论文报告、专题讲座, 甚至是模拟记者招待会等。不超过10分钟) 2、同学提问或点评(在每小组展示结束时进行) 3、同学评价(评出完成质量最佳的小组) 4、老师总结
DNA
文 化 的 独 立 性 和 民 族 性
是 民 族 的 尊 严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文学与人生、政治、经济的关系55页PPT
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文学与人生、政治、经济的关系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文学与人生、政治、经济的关系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文化与经济、政治》图文课件-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
中国当作意识形态的主要对手,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以
实现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
(3)我国的对策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
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
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 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
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 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
谢
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 决定 经济、政治 反作用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 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 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文化
课 件 使 用 1 0 1 教 育 P P T 制 作 ()
2、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 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
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作用越 来越重要。
(2)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 来越突出。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发展中国家增强文化竞争力的必要性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 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 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3、措施: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综合国力
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2)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方面经济是基础,为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奠定物质条件,政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受到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
离开了经济这个基础,物质文明上不去,政治文明和文化建设就因失去基础而成为一句空话。
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中,经济处于基础和中心的地位。
另一方面,一定的社会文化反映着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经济和政治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例如。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我国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所决定,并反映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
◇注意: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如同不能简单地把精神文明看作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一样.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时的独立性。
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盖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
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3.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足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
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掀开历史的画卷,文化既有占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坐标拾取器/LZQov6vk659o。
1.2 文化与经济、政治共35张PPT
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政治 文化
• 经济是基础; •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 文化是》
一个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 健品商贩程勇从印度带回了 天价药的仿制药“印度格列 宁”,并私自贩卖,引起警 方调查。从自私走向无私, 为病人的生存权而抗争,最 终被抓,赢得了尊严,多位 角色的命运也因为“药”这 一元素串联,演绎了一场别 开生面的草根众生相。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①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 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国内角度) ②文化关系国家安全: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 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国际角度)
启示:因此,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第 24 页
和民族文化,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提高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
第 30 页
提高文化软实力 弘扬民族精神 增强综合国力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第 31 页
⑴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地位) ⑵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进 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中面临 着严峻的挑战,而且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形势)
启示:因此,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提高科学技术,培养高素质人才,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名词解释
文化生产力:包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 16 页
文化事业:是由政府所属的事业单位即文化行政部门来领导的,
以公益性文化建设为内容的社会工作。(如:广播电视、博物馆) (如:影视业、旅游业、图书出版等) 文化软实力: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 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
1.2文化与政治、经济 课件(共23张PPT)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2、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①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发展 (
②不同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 展道路。
B
例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A、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B、精神能够决定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C、只有先进的思想文化才能反作用于事物 D、错误的思想文化不以一定的经济、政治为基础
A
例3.下列能够体现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的现象有: (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①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 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国内)
②世界范围内反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 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国际)
探究 三:
材料:感受“文化竞争力”: 美国吸引全球移民,居世界第一,(是德国的六倍)。最大的电 影和电视节目出口国,出版物居世界首位。音乐制品是日本的两倍。电 子网址是日本的13倍。物理、化学和经济学诺贝尔奖、居世界首位。在 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是日本的4倍。 根据《中国出版年鉴》2009年,我国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068种, 输出14种;从英国引进2030种,输出16种;从日本引进694种,输出22 种。 2004——2008年,中国进口影片4332部,而出口影片屈指可数。
C
例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A、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B、精神能够决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C、只有先进思想文化才能反作用于事物 D、错误的思想文化不以一定的经济、政治为基础
1.2文化与经济、政治(共31张PPT)
答案:B
练一练
4、下列有关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 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 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 B、政治是经济的基础,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 文化 • C、先进的文化能促进政治的发展,所以有什么 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政治 • D、政治与文化相互交融
答案:A
3.(2011·江苏)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 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 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 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 们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极化发 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 权主义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辨析: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 而知荣辱。”据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 社会文化就发展,社会文明程度就必然而然 地提高了。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 (1)一方面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而知荣辱”,强调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 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 (2)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 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 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 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 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 是不正确的。
投资2亿美元;影片制作技术精湛;国防 部的大力支持;美国真正军人的参与; 无数最尖端的武器在片中一一亮相:航 母、战斗机、坦克、潜水艇轮番登场。 正因为有这些经济、政治做基础,美国 才能呈上这顿文化大餐。可见:经济、 政治决定文化
文化与经济政治ppt
差异与文化的差异有关。
政治对文化的影响
政治制度决定文化政策
政治制度往往决定着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如教育制度、传媒制度等都与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政治权力干预文化活动
政治权力可以通过法律、行政手段等干预文化活动,促进或限制某些文化的发展。
政治影响文化传承
政治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态度和政策会影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
良好的文化氛围、经济发展水平和稳定的政治环境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协同发展需要平衡各方利益
在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实现协同发展。
05
结论与展望
文化、经济、政治的关系总结
文化、经济、政治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三个重要 领域。
经济是文化和政治的物质基础,为文化和政治提供物 质保障和发展动力。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文化与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为文化提供了物质保障和资源支持,推 动了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的繁荣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支持。同时,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也会 制约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随着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文化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创造了大量的 就业机会,也增加了外汇收入,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
文化产业包括电影、音乐、出版、艺术等,这 些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 会,并增加外汇收入。文化创新对经济 Nhomakorabea展的推动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推动 经济发展。例如,数字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极 大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政治对文化的影响
政治制度决定文化政策
政治制度往往决定着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如教育制度、传媒制度等都与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政治权力干预文化活动
政治权力可以通过法律、行政手段等干预文化活动,促进或限制某些文化的发展。
政治影响文化传承
政治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态度和政策会影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
良好的文化氛围、经济发展水平和稳定的政治环境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协同发展需要平衡各方利益
在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实现协同发展。
05
结论与展望
文化、经济、政治的关系总结
文化、经济、政治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三个重要 领域。
经济是文化和政治的物质基础,为文化和政治提供物 质保障和发展动力。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文化与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为文化提供了物质保障和资源支持,推 动了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的繁荣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支持。同时,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也会 制约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随着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文化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创造了大量的 就业机会,也增加了外汇收入,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
文化产业包括电影、音乐、出版、艺术等,这 些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 会,并增加外汇收入。文化创新对经济 Nhomakorabea展的推动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推动 经济发展。例如,数字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极 大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意境” • 有无哲学意味成了文学走向成熟的一
种标志 • 文学的审美性体现为在更高的层次上
实现了对人生意义的感悟和把握。
-
22
4.文学与宗教
• 作为神学,宗教对文学的影 响是消极的;
• 作为对精神家园的追求,文 学与宗教有相通之处;
• 作为思维和感觉方式,宗教 对文学有一定的影响。
• 怨:怨恨。文学可以宣泄情感、情绪。
-
6
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
• 2.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 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
• 3.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 们……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 记……
• 4.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 带来发现的书。
相似性。
-
15
道德与文学关系的变化
文学与道德的相似之处: • 善与美的同一; • 关注人性和诉诸人性; • 对生活现实的审视和批判; 文学与道德的冲突之处: • 道德标准是惟一的; • 文学从人性与道德的冲突中表现人与社会的
矛盾。
-
16
恩格斯论文学与道德的冲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恩格斯:
• “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 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 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 旧的、日渐衰亡的,但 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 叛逆。”
-
3
本章主要讲两个问题
1.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 考察文学活动与人生、道德、宗
教、哲学的关系 2.文学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 考察文学活动与政治、经济、传
媒技术的关系
-
4
第一节 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 文学活动与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都 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 个人或群体,介入文学活动的直接 原因往往与某种现实需要相关。
-
20
亚里士多德论诗的哲学性
• 诗是一种比历史更富于哲学 性、更严肃的艺术,因为诗 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 而历史却倾向于记载具体事 件。所谓“带普遍性的事”, 指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某 一类人可能会说的话或会做 的事──诗要表现的就是这 种普遍性……
-
21
文学追求哲学性的体现
• 超越现象揭示人生的意义 • 文学追求“典型性”、“象征意味”
• 从中外文学史上看,道德是人们判断 文学价值最早使用的标准之一。
• 道德教诲也是人们对文学社会功能的 要求。
-
11
道德是判断文学价值最早的标准
• 子曰:《诗三百》,一 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子曰:《关雎》乐而不 淫,哀而不伤。
• 子谓《韶》,尽美矣, 又尽善也。谓《武》, 尽美矣,未尽善也。
• 屈原、苏轼、曹雪芹,但丁、T·艾略特、 卡夫卡,是诗人里的哲学家。
• 哲学对文学的影响以持久、深刻和内在见长。
-
19
哲学对文学的影响
• ①哲学思潮的演变深刻地影响了 一代又一代的文学面貌。
• ②伟大的作家都会自觉地从哲学 中汲取思想营养。
• ③文学对具体事物的表现必须要 有超越描述对象的哲学意识。
第六章 文学活动
-
文学活动的广泛性
• 考察文学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历史 运动中的状况;人们发现,现实 生活中的文学活动并不总是与审 美相关;
• 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现实中 的文学其实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
2
伊格尔顿论文学的价值
• 我们在某种程度上 总是从自己的利害 关系角度来解释文 学作品……这一事 实可能是为什么某 些文学作品似乎世 世代代保持自己价 值的原因之一。
• 表现为广泛流行的情绪、感情、心态、 习惯、爱好、情趣、成见等。
-
8
普列汉诺夫论 社会心理与文学艺术的关系
• 要了解某一国家的科学 思想史或艺术史,只知 道它的经济是不够的。 必须知道如何从经济进 而研究社会心理……在 文学、艺术、哲学等学 科的历史中,如果没有 它,就一步也动不得。
-
9
社会心理与畅销书、流行音乐
-
17
3.文学与哲学
从本性上讲,文学拒斥哲学: • 哲学很少以充当审美对象的形式
介入文学活动; 从内在精神上讲,文学认同哲学: • 哲学为文学理解人性和感悟人生
提供了思路、思想和方法。
-
18
诗人与哲学家
• 哲学的深处往往蕴含着诗的意味,诗的极致 也必然弥漫着哲学的精神。
• 老子、庄周、慧能,帕斯卡尔、尼采、海德 格尔,是哲学家里的诗人;
-
12
亚里士多德论 悲剧的(catharsis)功能
• “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 感得到陶冶”。
• “陶冶”:悲剧让观众过强或过 弱的感情得到锻炼。
• “净化”:悲剧以怜悯和恐惧为 媒介,使人洗净罪恶的欲望。
• “宣泄”:悲剧是“以毒攻毒”, 使观众把病态的怜悯和恐惧在观 赏悲剧的过程中排除出去。
• 文学对于人生的意义,不仅在于可 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还在于文 学能够拓展人生经验和提升精神境 界。
-
5
1.文学与人生
• 孔子论诗可以“兴观群怨” • 兴:兴起、奋起。文学能振奋、激励、
鼓舞人的情感、精神。
• 观:观察、审视。文学能帮助认识生 活、认识世界,了解人心。
• 群:动词,“合”的意思。文学让人 交流情感,体认、感受、同情他人。
• 13.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把现在 的噪音调成一种背景轻音,而这种背景轻音对 经典作品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
-
7
文学与社会心理
• 文学与人生的关系尤为突出地表现在 文学和社会心理的关系上。
• 社会心理是一种普遍流行、低水平的、 以感性形式表现的社会意识。
• 它直接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具有不系 统、不定型和自发的特点。
-
13
道德与文学关系的变化
• 早期的文学以扬善惩恶为题旨, 自觉不自觉地把文学当作道德的 工具;
• 文学的发展与道德意识的变化几 乎同步;
• 不同时代的善恶观念制约着文学 的价值取向。
-
14
道德与文学关系的变化
• 文学发展与道德变化几乎同步 表层原因: • 人性的显示往往体现在道德选择上,
人生的价值也常常要用道德来衡量。 深层原因: • 作为社会意识,文学与道德有内在的
• 社会心理是影响文学发展的巨大动力。 它要求文学不能只表现个人的感受和 趣味,文学还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
• 社会心理对文学的需求包含着多种动 机,其中有许多与文学审美性不一致 的因素。
• 认识文学,不能忽视社会心理对文学 的需求,它体现了文学在生活中的真 实地位和实际作用。
-
10
2.文学与道德
• 在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中,文学与道德 的联系最为直接,道德对文学的影响 也最为明显。
种标志 • 文学的审美性体现为在更高的层次上
实现了对人生意义的感悟和把握。
-
22
4.文学与宗教
• 作为神学,宗教对文学的影 响是消极的;
• 作为对精神家园的追求,文 学与宗教有相通之处;
• 作为思维和感觉方式,宗教 对文学有一定的影响。
• 怨:怨恨。文学可以宣泄情感、情绪。
-
6
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
• 2.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 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
• 3.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 们……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 记……
• 4.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 带来发现的书。
相似性。
-
15
道德与文学关系的变化
文学与道德的相似之处: • 善与美的同一; • 关注人性和诉诸人性; • 对生活现实的审视和批判; 文学与道德的冲突之处: • 道德标准是惟一的; • 文学从人性与道德的冲突中表现人与社会的
矛盾。
-
16
恩格斯论文学与道德的冲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恩格斯:
• “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 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 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 旧的、日渐衰亡的,但 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 叛逆。”
-
3
本章主要讲两个问题
1.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 考察文学活动与人生、道德、宗
教、哲学的关系 2.文学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 考察文学活动与政治、经济、传
媒技术的关系
-
4
第一节 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 文学活动与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都 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 个人或群体,介入文学活动的直接 原因往往与某种现实需要相关。
-
20
亚里士多德论诗的哲学性
• 诗是一种比历史更富于哲学 性、更严肃的艺术,因为诗 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 而历史却倾向于记载具体事 件。所谓“带普遍性的事”, 指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某 一类人可能会说的话或会做 的事──诗要表现的就是这 种普遍性……
-
21
文学追求哲学性的体现
• 超越现象揭示人生的意义 • 文学追求“典型性”、“象征意味”
• 从中外文学史上看,道德是人们判断 文学价值最早使用的标准之一。
• 道德教诲也是人们对文学社会功能的 要求。
-
11
道德是判断文学价值最早的标准
• 子曰:《诗三百》,一 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子曰:《关雎》乐而不 淫,哀而不伤。
• 子谓《韶》,尽美矣, 又尽善也。谓《武》, 尽美矣,未尽善也。
• 屈原、苏轼、曹雪芹,但丁、T·艾略特、 卡夫卡,是诗人里的哲学家。
• 哲学对文学的影响以持久、深刻和内在见长。
-
19
哲学对文学的影响
• ①哲学思潮的演变深刻地影响了 一代又一代的文学面貌。
• ②伟大的作家都会自觉地从哲学 中汲取思想营养。
• ③文学对具体事物的表现必须要 有超越描述对象的哲学意识。
第六章 文学活动
-
文学活动的广泛性
• 考察文学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历史 运动中的状况;人们发现,现实 生活中的文学活动并不总是与审 美相关;
• 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现实中 的文学其实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
2
伊格尔顿论文学的价值
• 我们在某种程度上 总是从自己的利害 关系角度来解释文 学作品……这一事 实可能是为什么某 些文学作品似乎世 世代代保持自己价 值的原因之一。
• 表现为广泛流行的情绪、感情、心态、 习惯、爱好、情趣、成见等。
-
8
普列汉诺夫论 社会心理与文学艺术的关系
• 要了解某一国家的科学 思想史或艺术史,只知 道它的经济是不够的。 必须知道如何从经济进 而研究社会心理……在 文学、艺术、哲学等学 科的历史中,如果没有 它,就一步也动不得。
-
9
社会心理与畅销书、流行音乐
-
17
3.文学与哲学
从本性上讲,文学拒斥哲学: • 哲学很少以充当审美对象的形式
介入文学活动; 从内在精神上讲,文学认同哲学: • 哲学为文学理解人性和感悟人生
提供了思路、思想和方法。
-
18
诗人与哲学家
• 哲学的深处往往蕴含着诗的意味,诗的极致 也必然弥漫着哲学的精神。
• 老子、庄周、慧能,帕斯卡尔、尼采、海德 格尔,是哲学家里的诗人;
-
12
亚里士多德论 悲剧的(catharsis)功能
• “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 感得到陶冶”。
• “陶冶”:悲剧让观众过强或过 弱的感情得到锻炼。
• “净化”:悲剧以怜悯和恐惧为 媒介,使人洗净罪恶的欲望。
• “宣泄”:悲剧是“以毒攻毒”, 使观众把病态的怜悯和恐惧在观 赏悲剧的过程中排除出去。
• 文学对于人生的意义,不仅在于可 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还在于文 学能够拓展人生经验和提升精神境 界。
-
5
1.文学与人生
• 孔子论诗可以“兴观群怨” • 兴:兴起、奋起。文学能振奋、激励、
鼓舞人的情感、精神。
• 观:观察、审视。文学能帮助认识生 活、认识世界,了解人心。
• 群:动词,“合”的意思。文学让人 交流情感,体认、感受、同情他人。
• 13.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把现在 的噪音调成一种背景轻音,而这种背景轻音对 经典作品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
-
7
文学与社会心理
• 文学与人生的关系尤为突出地表现在 文学和社会心理的关系上。
• 社会心理是一种普遍流行、低水平的、 以感性形式表现的社会意识。
• 它直接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具有不系 统、不定型和自发的特点。
-
13
道德与文学关系的变化
• 早期的文学以扬善惩恶为题旨, 自觉不自觉地把文学当作道德的 工具;
• 文学的发展与道德意识的变化几 乎同步;
• 不同时代的善恶观念制约着文学 的价值取向。
-
14
道德与文学关系的变化
• 文学发展与道德变化几乎同步 表层原因: • 人性的显示往往体现在道德选择上,
人生的价值也常常要用道德来衡量。 深层原因: • 作为社会意识,文学与道德有内在的
• 社会心理是影响文学发展的巨大动力。 它要求文学不能只表现个人的感受和 趣味,文学还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
• 社会心理对文学的需求包含着多种动 机,其中有许多与文学审美性不一致 的因素。
• 认识文学,不能忽视社会心理对文学 的需求,它体现了文学在生活中的真 实地位和实际作用。
-
10
2.文学与道德
• 在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中,文学与道德 的联系最为直接,道德对文学的影响 也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