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试行)
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
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银行风险管理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客观及时的反映我行信贷资产的真实价值,监测信贷资产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贷款风险分类指引》、《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等法律法规,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信贷资产分类,是指按照风险程度将信贷资产划分为不同档次的过程。
其实质是判断债务人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
第三条通过信贷资产分类应达到以下目标:(一)揭示信贷资产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的反映贷款的质量;(二)发现信贷资产审批、发放、贷后管理、清收等信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信贷风险防范;(三)为判断信贷资产损失准备金是否充足提供依据;(四)为信贷资产质量考核和不良贷款责任认定提供依据。
第四条本办法所涉及的信贷资产包括公司业务信贷资产和零售业务信贷资产。
公司业务信贷资产包括对公司客户发放的贷款(含抵押、质押、担保等贷款)、贴现、信用垫款(含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等)、进出口押汇、信用证、保函和承兑汇票等各类表内外公司授信业务(以下简称公司业务贷款)。
零售业务信贷资产包括对自然人客户发放的个人贷款、信用卡贷款等零售业务(以下简称零售业务贷款)。
本办法所指的借款人包括公司和零售各类表内外授信业务的申请人。
本办法所指的贷后检查包括对各类授信业务的授信后检查。
第五条信贷资产五级分类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原则分类应当真实客观的反映信贷资产的实际的风险状况,不可人为高估或低估信贷资产的风险。
(二)及时性原则应及时,动态的根据借款人经营管理等状况的变化调整分类结果。
原则上我行每月对于全行信贷资产进行一次五级分类;发现预警信息或其他影响贷款归还的不利因素,随时调整分类结果。
(三)重要性原则对影响贷款分类的诸多因素,要根据五级分类的核心定义确定关键因素进行评估和分类。
(四)审慎性原则对难以准确判断借款人还款能力的贷款,应适度下调其分类等级。
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
信贷一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印发《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各计划单列市分行,总行营业部:现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称《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原《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做好贷款八级归人五级分类统计上报工作的紧急通知》(农发行字[2002]120号),自本《办法》下发之日起废止。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办法》坚持以借款企业自身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和情况作为贷款分类标准,同时结合农发行贷款资金占用形态与贷款实物占用形态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利用贷款质量八级分类成果的基础上,对贷款进行五级分类。
二、各级行要严格按照《贷款五级分类归并关系一览表(报银监会)》(见附3)所列出的归并关系,统计生成《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情况监测表(报银监会)》(见附2—1和附2—2),并报送银监会。
总行统一制作报送银监会口径的监测表模板,2004年1月30日放于Notes统计分析数据库中。
(表格略)三、在农发行内部统计分析或进行对外披露时,要按照《贷款五级分类归并关系一览表(对外披露)》(见附5)所列出的归并关系,由各级行自行制作《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情况监测表(对外披露)》(见附4—1和4—2)。
(略)四、各级行要继续按季度做好商品粮棉油正常库存和超期库存潜亏分析,将潜亏分析作为农发行贷款五级分类结果的补充材料,上报当地银监局,以利于全面动态地反映农发行的贷款质量状况。
2004年1月14日附:1.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信贷风险管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现行信贷险分类与监控办法,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推进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03]22号)以及《关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全面实施贷款五级分类制度的意见》(银监发[2003]24号)的要求,依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银发[2001]416号)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称农发行)贷款基本制度和各项贷款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安徽省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十级分类操作实施细则(试行)
安徽省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十级分类操作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安徽省农村商业银行树立审慎经营、风险为本的信贷管理理念,揭示信贷资产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提高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水平,加强对信贷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根据银监会《贷款风险分类指引》、财政部《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是指由安徽省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经营人员按照本细则规定的方法、程序和要求对信贷资产质量进行全面、动态、及时和准确的评价,并将信贷资产按风险程度划分为不同档次的过程。
本细则所分类的信贷资产,包括法人行对客户发放的表内信贷资产(含本外币贷款、贴现、贸易融资、各类信用垫款等)和表外信贷资产(含银行承兑、信用证、银行保函、贷款承诺等).对表外信贷资产分类时,要将客户近期表内信贷资产分类情况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原则上同一客户表外信贷资产分类不得高于其近期表内信贷资产的分类类别.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全省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法人行)。
第四条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原则。
应广泛搜集有关客户的信息,正确运用风险分类分析工具,严格按照分类标准、方法和程序,准确估计信贷资产内在风险状况,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信贷资产的风险状况。
二、及时性原则。
应把风险分类纳入日常信贷管理工作,及时、动态地掌握影响信贷资产回收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客户信息,并根据借款人经营管理等状况的变化,动态进行风险认定,调整分类结果。
三、充分性原则。
应对借款人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结合担保因素、影响还款能力的非财务因素分析,综合评估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并根据分类核心定义确定关键因素进行风险分类。
四、审慎性原则。
应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信贷资产风险进行整体评价,合理划分风险类别。
对难以准确判断借款人还款能力的贷款和介于相邻类别之间的信贷资产,应适度下调其分类等级.第五条通过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应达到以下目标:一、促进树立审慎经营、风险为本的管理理念。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划分标准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划分标准根据信贷资产的内在风险和损失程度,将其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资产。
一、信贷资产分类主要考虑因素:(一)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包括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影响还款能力的非财务因素等。
(二)借款人的还款记录。
(三) 借款人的还款意愿。
(四)信贷资产项目的盈利能力。
(五)信贷资产的担保。
(六)信贷资产偿还的法律责任。
(七)银行的信贷管理状况.(八)对信贷资产进行分类时,要以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为核心,把借款人的正常营业收入作为主要还款来源,信贷资产的担保作为次要还款来源.二、五级分类的定义及参考标准:(一)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信贷资产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其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符合我行低风险信贷业务要求.2、信贷资产未到期、未发生欠息,借款人生产经营正常,且保证人、抵(质)押物也未出现不利于我行变化。
3、借款人信贷资产本息未逾期或逾期未超过3个月.4、借款人生产、经营稳定。
5、借款人用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还款,且现金流量稳定。
6、借款人信贷资产资料齐全.(二)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本息和其他债务,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债务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其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借款人有其它对外投资行为,或本金和利息虽尚未逾期,但发生重组、合并、分立,可能对我行信贷资产的偿还产生影响。
2、借款人法定代表人更换,或经营者个人出现不良信用记录,可能影响借款人偿还信贷资产的能力。
3、借款人由于临时资金周转困难等原因使信贷资产逾期或欠息在30天以内。
4、信贷资产逾期或欠息90天以内,抵(质)押物正在处置过程中,且处置收入能够足额抵偿我行债权。
5、借新还旧,或者需通过其他融资方式偿还。
6、改变信贷资产用途。
7、同一借款人对本行或其他银行的部分债务已经不良。
8、对利用企业兼并、重组、分立等形式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借款人的贷款,至少划分为关注类.并应在依法追偿后,按实际偿还能力进行分类。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法规类别】贷款【发文字号】银发[1998]151号【失效依据】本篇法规已被《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7)第4号--废止<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37件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发布日期:2007年1月5日实施日期:2007年1月5日)废止【发布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日期】1998.04.20【实施日期】1998.04.20【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关于印发《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银发〔1998〕151号)中国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各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加强银行业信贷管理,改进贷款分类方法,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
试行中出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日贷款分类指导原则(试行)第一章贷款分类的目标第一条为建立现代银行制度,改进贷款分类方法,加强银行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特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本指导原则所指的贷款分类,是指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不同档次的过程。
通过贷款分类应达到以下目标:(一)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的质量;(二)发现贷款发放、管理、监控、催收以及不良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信贷管理;(三)为判断呆账准备金是否充足提供依据。
第二章贷款分类的标准第三条评估银行贷款质量,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方法(简称贷款风险分类法),即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第四条五类贷款的定义分别为: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
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质量,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对公司类客户和个人类客户办理的资产业务。
第三条经过贷款资产风险分类(以下简称风险分类)应达到以下目标:(一)揭示贷款资产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全面、真实、动态地反映资产质量;(二)发现贷款资产发放、管理、监控、催收以及不良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管理;(三)为提取损失准备金、绩效考核等提供依据。
第四条风险分类工作采取“按季认定,实时调整”。
即按季对所有贷款资产进行风险分类,同时将贷款资产风险分类纳入日常的管理工作,根据贷款资产风险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统计汇总风险分类结果。
第二章分类标准第五条风险分类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方法评估公司贷款资产质量,即把贷款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前两类合称为正常资产,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资产。
风险分类实际上是判断债务人及时足额归还债务本息的可能性,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一)债务人的还款能力;(二)债务人的还款记录;(三)债务人的还款意愿;(四)贷款项目的盈利能力;(五)贷款资产的担保;(六)贷款资产偿还的法律责任;(七)公司的贷款管理。
第六条对贷款资产进行分类时,要以评估债务人的还款能力为核心,把债务人的正常营业收入作为债务本金和利息的主要还款来源,担保作为次要还款来源。
债务人的还款能力包括债务人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影响还款能力的非财务因素等。
第七条正常类核心定义:债务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债务本金和利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债务人生产经营正常,主要经营指标合理,现金流量充分;(二)担保合法、有效、足值;(三)债务人即使存在消极因素,也不影响债务本息按时足额偿还;(四)贷款未到期、能按时支付利息。
第八条关注类核心定义:尽管债务人当前有能力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文件编号:版次号:A/0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部门职责 ........................................................................................................ 4 第三章核心定义 ........................................................................................................ 8 第四章风险分类方法与标准 .................................................................................. 9 第五章特别规定 ...................................................................................................... 17 第六章风险分类依据 ............................................................................................. 22 第七章风险分类流程 ............................................................................................. 24 第八章风险分类档案资料 (26)版次:A/0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编号: 第 2 页共 34 页第九章管理和检查.................................................................................................. 29 第十章罚则............................................................................................................... 31 第十一章附则 ........................................................................................................ 32 内外部规章制度索引 (3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真实、全面、动态反映XX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我行”,贷款风险~促进信贷经营管理与先进银行接轨~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1998.04.20•【文号】银发[1998]151号•【施行日期】1998.04.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7)第4号--废止<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37件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发布日期:2007年1月5日实施日期:2007年1月5日)废止关于印发《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银发〔1998〕151号)中国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各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加强银行业信贷管理,改进贷款分类方法,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
试行中出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日贷款分类指导原则(试行)第一章贷款分类的目标第一条为建立现代银行制度,改进贷款分类方法,加强银行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特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本指导原则所指的贷款分类,是指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不同档次的过程。
通过贷款分类应达到以下目标:(一)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的质量;(二)发现贷款发放、管理、监控、催收以及不良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信贷管理;(三)为判断呆账准备金是否充足提供依据。
第二章贷款分类的标准第三条评估银行贷款质量,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方法(简称贷款风险分类法),即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第四条五类贷款的定义分别为: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
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小额公司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试行)模版
小额公司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试行)模版小额公司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小额公司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分类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行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小额公司信贷资产质量管理。
第三条小额公司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应遵循以风险为导向的原则,切实保护资产质量,防范信贷风险,促进小额公司健康稳定发展。
第四条小额公司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应遵循客户为本、风险分类科学、分类准确及时、人性化服务等原则。
第二章风险分类第五条小额公司信贷资产应按照风险分类管理要求,对客户的经营状况、资金运营情况、业绩表现等因素进行评估,进行风险分类。
第六条风险分类包括良好、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
1. 良好:客户资信状况优秀,经营高效,借款用途明确,来源合法,资金流动性良好。
2. 关注:客户存在少量经营风险隐患,经营状况尚可,但需密切关注。
3. 次级:客户经营状况出现较大波动或经营风险暴露,还款能力减弱,有一定的不良质量特征,但尚有一定的可收回价值,可见出一定损失。
4. 可疑:客户可能存在投机或违约行为,还款能力严重不足,不良质量特征突出,有较大的损失潜在性。
5. 损失:客户已出现损失,其资产不良质量显著,收回存在重大困难,需列入损失状态。
第七条风险分类应在运营时期内按规定周期进行风险评估,同时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和行业风险。
第三章风险管理第八条根据风险分类的结果,本行应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明确各类风险的处置原则和风险防控措施。
第九条对于良好和关注类客户,本行应加强对其经营和资金流动情况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风险。
第十条对于次级、可疑和损失类客户,本行应及时采取风险处置措施,包括催收、诉讼等方式,尽快实现风险化解。
第十一条风险处置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恰当、有效的措施,并在风险处置过程中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协商,保护客户合法权益。
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
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准确地识别、反映和监督资产风险,加强资产管理,合理计提资产损失准备,加强不良资产管理与处置,提高资产质量,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银监发[2004]4号)、《贷款风险分类指引》(银监发[2007]54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资产风险分类,是指按照风险程度将资产划分为不同档次的过程.第三条评估资产质量,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方法(简称资产风险分类法),按照风险程度将资产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资产。
第四条资产风险分类应坚持以下原则:(一)资产风险分类要以资产价值的安全程度为核心,合理评估资产的风险和实际价值.(二)资产风险分类应坚持全面性原则,通过风险分类,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资产质量的实际状况。
(三)资产风险分类应坚持动态性原则,定期认定、及时调整,根据影响资产质量的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对资产的分类。
第五条通过资产质量风险分类应达到以下目标:(一)揭示资产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资产的质量;(二)发现资产使用、管理、监控、催收以及不良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资产的风险管理;(三)为判断资产损失准备金是否充足提供依据。
第六条本办法适用范围为公司自营业务资产,贷款业务资产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资产分类组织与实施第七条公司风险控制委员会全面负责资产风险分类工作,具体由投资运营部、计划财务部、合规风控部和审计部共同完成。
第八条投资运营部负责资产分类的资料准备和初步分类工作。
分类范围包括贷款等信贷类资产、长期股权投资、证券投资等权益类资产。
投资运营部应于每季度末在对交易对手财务指标、现金流量、担保状况和其他非财务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分类标准对各项资产质量逐笔提出初步分类意见,初分结果经初分人员、部门总经理或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以书面形式报给负责分类复审的部门。
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办法(试行)
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X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贷业务经营管理,有效控制贷后风险,确保信贷资金安全,根据《贷款通则》、《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等法规和公司相关制度, 制订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贷后管理是指从信贷业务发生后直到本息收回或信用结束的全过程各项管理与服务活动。
包括帐户监管、贷后检查、风险预警、风险分类及不良贷款处理、贷款收回、档案管理、客户维护等。
第三条贷后管理坚持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检查到位、及时预警、快速处理、安全收回的原则。
第四条贷后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按期足额收回信贷业务本息,并与客户建立持续发展的业务合作关系。
第二章贷后管理部门及职责第五条贷后管理由公司协同承担,日常管理由公司信贷前台部门负责.第六条业务发展部、营业部信贷前台部门是贷后管理的具体承担者,应设置贷后管理岗位,承担贷款客户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主要职责是:(一)资金监管、贷后日常监测及客户维护。
监管信贷资金使用情况,限制性条件落实情况,监测客户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现金流变化情况,开展贷后跟踪检查,收集客户财务、非财务信息,并定期联系客户,做好客户维护工作;(二)对担保人近况及担保物情况进行定期监测;(三)风险分类及日常管理。
按规定复测客户信用等级,及时进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建立贷款监测台账,整理、收集档案资料,登录信贷管理系统,收回贷款本金及利息;(四)提出不良贷款清收方案,并具体实施;(五)风险预警。
发现风险信号及时预警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意见;(六)定期报告。
定期向公司领导或信贷前台部门负责人汇报辖内贷后管理情况;(七)公司交办的其它贷后管理工作。
第七条公司是辖内贷后管理的组织者与监控者,负责重大授信客户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
日常管理由信贷前台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
具体职责如下:(一)公司信贷前台部门职责1。
组织、指导、督促部门或公司营业部实施贷后检查和客户服务工作,对贷后管理涉及的具体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重大事项及时向公司领导及公司汇报,并抄送公司风险管理部;2。
银行信贷资产七级分类实施细则(试行)
银行信贷资产七级分类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贷款风险分类指引》(银监发〔2007〕54号)、《小企业风险分类方法》(银监发〔2007〕63号)、《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资产七级分类管理暂行办法》(粤农信联发〔2013〕76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农信社信贷资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信贷资产七级分类(以下简称七级分类)是以风险为基础来评估信贷资产质量的分类方法。
通过对借款人财务、非财务、现金流量和担保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分析,动态、真实地反映借款人各个时期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及贷款风险变化情况,判断贷款的实际损失程度,并按照风险程度将信贷资产分为正常一、正常二、关注一、关注二、次级、可疑和损失等七类。
前四类合称正常信贷资产,后三类合称为不良信贷资产。
七级分类设置与监管部门(原五级分类)贷款五级分类的对应关系如下:(一)正常一、正常二对应原五级分类的正常类。
(二)关注一和关注二对应原五级分类的关注类。
(三)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分别对应原五级分类的次级、可疑和损失类。
- 1 -第三条信贷资产七级风险分类核心定义。
(一)正常一:借款人能认真履行合同,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二)正常二:借款人与农信社往来情况正常,能够履行合同,但存在影响借款人未来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只是目前尚未有足够的理由怀疑借款人不能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三)关注一:借款人可依靠正常经营收入偿还贷款,但已存在一些可能对贷款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四)关注二:尽管借款人目前尚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财务状况持续转差,影响借款人偿债能力的不利因素已较明显。
(五)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六)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七)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银行风险经理考试:中国农业银行风险经理考试考试资料四
银行风险经理考试:中国农业银行风险经理考试考试资料四1、判断题债券交易中仅存在市场风险,不存在信用风险。
正确答案:错2、名词解释超额准备金存款正确答案:超额准备金存款是指银行在中央银行准备金存款中高于法定存款(江南博哥)准备金的部分。
3、单选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农银发[2007]63号)规定,农业银行的关联方包括以下哪些OOA、法人或其他组织B、自然人、法人C、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D、法人正确答案:C4、判断题根据我行《2009-2010年“三农”和县域信贷业务政策指引》(农银发[2009]329号)规定,2010年“三农”信贷业务拨备覆盖率要达到80%。
正确答案:错5、单选1994年7月和8月,巴林银行曾对新加坡期货公司进行了一次内部审计,审计在职责分工层面提出了明确的建议,但该审计报告没得到很好的执行。
从巴塞尔委员会《操作风险管理与监管的稳健做法》10项原则看,这一点体现出巴林银行违反了OOA、原则2内部审计的角色B、原则3管理者的角色C、原则4风险识别评估D、原则7业务连续性管理正确答案:A6、判断题规范现金业务操作程序,严禁“先存后取”逆程序操作现金存取款业务,监控中心、会计主管务必加强监督管理。
正确答案:对7、判断题根据《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与监管指引》(银监发[2009]35号),三农金融部的新增贷款占其新增存款的比例在财务重组完成次年原则上应达到50%,五年内贷款余额占其存款余额的比例应争取达到50%以上。
正确答案:对8、判断题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纲要》(农银发[2009]339号),风险主管不代替二级分行风险管理工作,不承担二级分行风险管理组织、协调职能。
正确答案:对9、单选关于信用风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O oA、衍生产品不存在信用风险B、商业银行主要的信用风险来源于存款业务C、对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存在于贷款等表内业务,不存在于各种表外业务D、尽管交易对手没有发生违约,但是由于其信用等级下降也能够形成信用风险并导致损失正确答案:D10、单选商业银行应当按照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有关要求划分O,以采取相应的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方法。
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
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银行风险管理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客观及时的反映我行信贷资产的真实价值,监测信贷资产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贷款风险分类指引》、《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等法律法规,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信贷资产分类,是指按照风险程度将信贷资产划分为不同档次的过程。
其实质是判断债务人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
第三条通过信贷资产分类应达到以下目标:(一)揭示信贷资产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的反映贷款的质量;(二)发现信贷资产审批、发放、贷后管理、清收等信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信贷风险防范;(三)为判断信贷资产损失准备金是否充足提供依据;(四)为信贷资产质量考核和不良贷款责任认定提供依据。
第四条本办法所涉及的信贷资产包括公司业务信贷资产和零售业务信贷资产。
公司业务信贷资产包括对公司客户发放的贷款(含抵押、质押、担保等贷款)、贴现、信用垫款(含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等)、进出口押汇、信用证、保函和承兑汇票等各类表内外公司授信业务(以下简称公司业务贷款)。
零售业务信贷资产包括对自然人客户发放的个人贷款、信用卡贷款等零售业务(以下简称零售业务贷款)。
本办法所指的借款人包括公司和零售各类表内外授信业务的申请人。
本办法所指的贷后检查包括对各类授信业务的授信后检查。
第五条信贷资产五级分类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原则分类应当真实客观的反映信贷资产的实际的风险状况,不可人为高估或低估信贷资产的风险。
(二)及时性原则应及时,动态的根据借款人经营管理等状况的变化调整分类结果。
原则上我行每月对于全行信贷资产进行一次五级分类;发现预警信息或其他影响贷款归还的不利因素,随时调整分类结果。
(三)重要性原则对影响贷款分类的诸多因素,要根据五级分类的核心定义确定关键因素进行评估和分类。
(四)审慎性原则对难以准确判断借款人还款能力的贷款,应适度下调其分类等级。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试行)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X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贷资产管理,规范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日常操作,提高信贷经营管理水平。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6〕23 号),以及《关于转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分类有关文件的通知》(渝银监发〔2006〕43 号),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营业部和公司(以下简称各公司)。
第二章风险分类认定审批原则第三条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认定审批应遵循“分级认定、常规管理、超限核准、归口负责"原则。
第四条分级认定.指公司经营的信贷资产,在经办行认定审批权限内的,由经办行认定;超过经办行认定审批权限的,由经办行整理信贷档案、结合调查、了解的其他信息,报公司认定. 第五条常规管理。
指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作为信贷经营管理的一项日常工作,信贷经办人员应及时搜集掌握客户最新的分类信息,进行认真审核、分析、整理,及时更新财务或非财务信息, 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监测台帐及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并与信贷资产质量的监测分析、贷后管理、不良贷款的清收转化等相结合.第六条超限核准。
指分类信贷资产余额超过经办行认定审批权限的必须报公司认定和核准.第七条归口负责。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分类质量监测、上报等工作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信贷经营部门和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第三章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流程第八条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应按照分类的标准、方法、程序和相关要求进行初分和认定,按审批权限进行审批.结合重庆农商行实际情况,对自然人贷款和微型企业贷款风险分类采用“简易流程”,对企事业单位等公司类(除微型企业外)贷款风险分类采用“常规流程”。
第九条简易流程。
自然人贷款和微型企业贷款采用矩阵分类,对矩阵分类结果不能真实反映风险状态的贷款,必须经过手工调整,确定其最终分类结果。
第十条常规流程.对企事业单位等公司类(除微型企业外)贷款的分类流程,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分类准备及初分1.整理、收集信贷档案资料。
银行风险经理考试:中国农业银行风险经理考试考试试题(最新版)
银行风险经理考试:中国农业银行风险经理考试考试试题(最新版)1、名词解释外汇敞口分析正确答案:外汇敞口分析是衡量汇率变动对银行当期收益的影响的一种方法。
外汇敞口主要来源于银行表内外业务中的货币错配。
当在某一时段内,银行(江南博哥)某一币种的多头头寸与空头头寸不一致时,所产生的差额就形成了外汇敞口。
在存在外汇敞口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可能会给银行的当期收益或经济价值带来损失,从而形成汇率风险。
2、判断题根据我行《“三农”信贷业务授权管理办法(试行)》(农银发〔2008〕342号),一级分行可以视情况向二级分行转授县域法人客户授信及授信项下单笔信贷业务(不含固定资产贷款,但期限不超过3年的购置机器设备固定资产贷款除外)审批权。
正确答案:对3、判断题根据我行《农户小额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农银发〔2009〕190号),农户小额贷款的风险控制目标为到期贷款收回率不低于95%,当年新发放贷款不良率(按余额计算)控制在5%以内。
正确答案:错4、填空题根据《中国农业银行操作风险报告管理办法(试行)》(农银发[2008]208号)规定,操作风险报告应遵循()、()、()、()。
正确答案: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保密性5、判断题根据《中国农业银行风险报告制度(试行)》(农银发[2008]208)规定,风险事件的报告主体是事件发生单位的风险管理部门。
正确答案:错6、单选下列选项中,()是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都能用到的限额管理工具。
A、债券买卖敞口限额B、汇率风险敞口限额C、黄金买卖敞口限额D、止损限额正确答案:D7、判断题经济资本是监管部门规定的商业银行应持有的同其所承担的业务总体风险水平相匹配的资本。
正确答案:错8、单选决定客户债务承受能力的是()。
A、客户信用等级B、所有者权益C、客户信用等级及所有者权益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9、单选巴林银行对各种重大灾害、损失缺乏准备,当危机发生时缺乏有效的处理机制,这些直接导致了被以1美元收购的结局,从巴塞尔委员会《操作风险管理与监管的稳健做法》10项原则看,这一点体现出巴林银行违反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X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贷资产管理,规范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日常操作,提高信贷经营管理水平。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6〕23 号),以及《关于转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分类有关文件的通知》(渝银监发〔2006〕43 号),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营业部和公司(以下简称各公司)。
第二章风险分类认定审批原则第三条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认定审批应遵循“分级认定、常规管理、超限核准、归口负责”原则。
第四条分级认定。
指公司经营的信贷资产,在经办行认定审批权限内的,由经办行认定;超过经办行认定审批权限的,由经办行整理信贷档案、结合调查、了解的其他信息,报公司认定。
第五条常规管理。
指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作为信贷经营管理的一项日常工作,信贷经办人员应及时搜集掌握客户最新的分类信息,进行认真审核、分析、整理,及时更新财务或非财务信息,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监测台帐及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并与信贷资产质量的监测分析、贷后管理、不良贷款的清收转化等相结合。
第六条超限核准。
指分类信贷资产余额超过经办行认定审批权限的必须报公司认定和核准。
第七条归口负责。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分类质量监测、上报等工作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信贷经营部门和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
第三章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流程第八条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应按照分类的标准、方法、程序和相关要求进行初分和认定,按审批权限进行审批。
结合重庆农商行实际情况,对自然人贷款和微型企业贷款风险分类采用“简易流程”,对企事业单位等公司类(除微型企业外)贷款风险分类采用“常规流程”。
第九条简易流程。
自然人贷款和微型企业贷款采用矩阵分类,对矩阵分类结果不能真实反映风险状态的贷款,必须经过手工调整,确定其最终分类结果。
第十条常规流程。
对企事业单位等公司类(除微型企业外)贷款的分类流程,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分类准备及初分1.整理、收集信贷档案资料。
由信贷经办人员收集债务人的基础信贷档案资料,包括债务人的基本情况、债务人和保证人的财务信息、抵质押物信息、重要文件、往来函件、债务人偿还记录和银行催收通知、贷后跟踪管理报告、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查询结果等,为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做好准备。
2.初分及信息录入。
信贷经营部门人员通过整理信贷档案,结合调查、了解的其他最新信息,撰写债务人的风险分析报告,填写分类工作底稿,提出初分建议,超过本级认定权限的,应在规定时间内报送上一级机构审批。
信贷经营部门对录入台帐及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中客户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二)信贷讨论。
风险管理部门定期组织信贷经营部门进行信贷讨论,二者职责相互分离制约。
对信贷经营部门提供的分类材料进行讨论,对分类意见不一致的应进行充分交流、沟通,信贷经营部门应按照信贷讨论的意见对不符合分类要求的分类资料和信息及时补充完善。
(三)分类认定。
信贷经营部门的初分认定结果在部门负责人审查确认后,交风险管理部门初审。
风险管理部门根据分类资料和信贷讨论意见进行独立综合判断,提出初审分类意见。
(四)分类认定结果审批。
公司审批权限内的分类认定结果由公司风险管理小组进行审批,填写审批意见,以文件形式下发审批结果;属公司审批权限的,由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批,审批结果以批复形式下发。
(五)提出改进意见。
审批工作组或风险管理小组在认定、审批过程中要对信贷经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
第四章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审批权限第十一条公司分类认定审批权限(一)损失类贷款。
公司认定单户金额在100 万元(含)以上的自然人损失类贷款和单户金额在1000 万元(含)以上的企事业法人损失类贷款。
(二)大额贷款分类上调。
公司单户金额500 万元(含)以上的公司类贷款,分类级次向上调整的,须报公司认定。
上报公司认定的贷款,公司应于月(季)末10 日前报达公司风险管理部,上报资料包括:客户风险分类分析报告、分类认定表、财务报表、近期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查询记录等。
第十二条公司审批权限(一)损失类贷款。
损失类贷款指单户金额在100 万元(不含)以下的自然人损失类贷款和单户金额在1000 万元(不含)以下的企事业法人损失类贷款。
(二)公司认定权限外的公司类贷款,分类结果由公司认定。
(三)对自然人贷款矩阵分类后,分类结果需进行手工调整的,公司结合实际可转授给有权人认定。
(四)除贷款以外的表内其他信贷资产、表外信贷资产。
第五章分类管理及要求第十三条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行适时分类、按月变动调整、按季进行全面连续分类。
第十四条适时分类。
当存量贷款出现重大风险,影响还款等情况的,或在内外部检查中发现客户存在明显影响贷款偿还因素,需要调整级次的,应按规定程序适时分类,超过认定审批权限的,及时报公司审批。
新增贷款一律要先分类后放款。
其中,自然人和微型企业新增贷款,按矩阵标准确定分类结果;企事业单位新增贷款,参照新增贷款分类认定申报表格式,经公司贷款审查委员会认定,确定其分类结果,新增贷款的分类材料可在季末全面分类时完成。
第十五条按月进行变动调整(一)公司在收集客户信息资料,了解客户最新经营情况的基础上,一旦客户出现有利或不利于还款的情况,应对五级分类结果进行调整。
属于公司认定审批权限的,信贷经营部门应于每月二十号前将分类结果有变动的资料报送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属公司认定审批权限的,公司应于每月二十五号前上报公司风险管理部。
报送资料如下:1.当月分类变动客户的《重庆农商行客户贷款分类认定表》(纸质和电子版);2.当月分类变动客户的风险分析报告(纸质和电子版);3.当月分类变动客户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底稿》(纸质和电子版);4.当月分类变动客户的中国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查询结果(纸质)。
(二)风险管理部门按规定程序组织初审、信贷讨论等,并将认定结果提交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
第十六条按季进行全面分类汇总(一)按季全面分类时,公司除报送季末最后一个月变动调整项目的分类资料外,还应对所有客户进行分类,并完成分类资料。
属于公司认定审批权限的,信贷经营部门应于季末最后一个月二十号前将分类结果有变动的资料报送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属公司认定审批权限的,公司应在季末最后一个月二十五号前上报公司风险管理部。
报送资料包括:1.所有当季属公司或公司审批权限的《重庆农商行客户贷款分类认定表》(纸质和电子版);2.客户风险分析报告(纸质和电子版);3.客户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底稿》(纸质和电子版);4.中国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查询结果(纸质)。
(二)风险管理部门按规定程序组织初审、信贷讨论等,并将认定结果提交风险管理小组审批。
按月调整或按季全面分类的客户,公司类客户需完成以上分类资料;按矩阵标准分类的客户,只要求完成按贷款种类、分级次的一张汇总表。
第十七条设定贷款调级观察期。
为保证贷款风险分类的严肃性和谨慎性,对认定为不良级次的公司类贷款,设定半年时间作为调整观察期,半年内其分类结果不得上调,若贷款风险进一步加大,分类结果可继续下调。
对借新还旧、收回再贷等贷款,如借款人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其新发放贷款分类结果不得高于原贷款的分类级次。
第十八条分类资料作为档案资料保管。
分类资料是信贷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体现基础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信贷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按照信贷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归档保管。
第六章分类监测和检查第十九条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监测方式包括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检查两种形式。
以非现场监测为主,现场检查为辅,非现场监测为现场检查确定检查重点,现场检查为非现场监测反馈核查信息和资料。
第二十条非现场监测。
非现场监测是指风险监控部门通过采集、分析和处理被监控对象的系统信息和非系统信息,对信贷资产风险状况进行的持续监控。
系统信息主要是指信贷管理信息系统、综合业务系统、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银监会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等收集的信息。
非系统信息主要是指各级机构提供的报告和报表,信贷经营部门、内部稽核部门、合规(监察)部门等发布的分析报告、检查报告,以及政府机关、新闻媒体、独立评级机构、外部审计和监管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
对收集整理的非现场监测信息,风险管理部门应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进行科学分析,及时识别和评估业务风险。
对于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政策、制度以及内外部审计、外部监管机构指出的问题等相关信息,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方法。
与资产质量相关的信息,应当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
定量分析应建立风险监控指标体系,监测分析资产规模与资产质量变化情况、不良贷款形成原因、资产风险分类偏离度和贷款迁徙等情况。
第二十一条现场检查(一)检查形式。
现场检查分为专项检查和常规检查。
专项检查是针对非现场监控发现的问题或异动情况进行检查和核实;常规检查由各级稽核部门负责,按规定开展,一般应包括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政策制度执行情况、信贷资产风险状况,风险分类情况及风险分类的准确性以及客户基本信息的采集、录入和更新等贷后管理基础工作等。
现场检查一般可采取座谈交流、查阅档案资料、数据查询和分析、走访客户以及实地查看等方式。
专项检查一般根据非现场监控揭示的问题确定检查方式。
公司应在现场检查前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查方案,并成立现场检查小组。
检查小组成员部门一般应包括风险管理部门、信贷经营部门、稽核部门、监察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
(二)检查内容。
各级风险管理部门应按照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有关规定组织信贷资产的风险分类工作,各级稽核部门或联合检查组应将下级机构风险分类质量、贯彻执行分类制度情况纳入常规检查的重点。
检查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风险分类基础管理情况。
包括分类基础资料真实、完整和及时性,认定审批意见签署的规范性,分类信息录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分类材料的存档和管理情况等;2.风险分类制度执行情况。
包括分类的及时性,分类审批认定权限遵循情况,分类程序、组织机构设置和分类认定审批方式的合规性等;3.风险分类过程。
包括信贷讨论过程、对分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风险隐患进行预警和提示情况;4.风险分类结果的准确性。
包括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分类偏离情况,是否按规定手工调整系统分类结果,手工调整的依据及调整结果的准确性等。
(三)检查重点和频率。
公司每年至少应组织一次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现场抽查,公司每半年应组织一次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应重点查看大额贷款的迁徙变化情况、资产质量大幅波动的原因、是否按规定按期组织分类认定、是否及时进行动态调整、是否人为干预分类结果等。
(四)总结整改。
现场检查完毕,应形成现场检查意见书,对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风险隐患等做出提示或警示,提出整改意见,提交被检查机构落实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