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第二轮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第二轮复习
难点一:准确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

翻译文中的句子,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是高考试题必考的知识点,也是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的难点。

翻译题所占的分数多在8——10分之间,题量在2——3个小题。

分值比较大;而实际得分的情况并不理想,一般在60%左右,甚至更低。

原因固然与理解能力他关,但与做题的技巧也有一定的关系。

如何搞好这一知识点的复习,提高得分率,是大家一直努力的方向。

那么,翻译是有哪些使用的技巧和对策呢?
一、尽量领会试卷的考核意图。

作为翻译的句子,都是命题人刻意挑选出来的,其中包含有若干个考查的点:关键的词语,活用的现象,特殊的句式等,通过对这些句子的翻译,进而考查考生对文意的把握。

这些“点”就体现了考查的价值,如果在下笔之前,能够领会命题人的意图,对我们的翻译是很有帮助的。

如2002年全国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史记•李广列传》)
画线的句子比较短,从字面看,没有一个生僻的词语,可仍有一批考生就是不会翻译,许多考生是这样翻译的:“这是李将军说的吗?”其实,这道翻译题考查的就是一个特殊的句式——宾语前置,一个表推测的语气词“其”。

正确的翻译是: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再如2007年全国卷(Ⅱ)文言文翻译题: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

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

(《新五代史•安重荣传》)
画线的句子中,“利”“幸”“期”“敝”是关键词。

其中,“利”是意动用法,“敝”是使动用法。

命题意图非常明确。

我们把这几个关键的词语翻译准确了,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翻译出来了。

二、熟练掌握翻译的一些原则方法。

文言翻译一般遵循“信”“达”“雅”三字的原则。

“信”就是忠实于原意,做到翻译准确;“达”就是通顺完整,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和规范;“雅”就是译文优美,是在“信”“达”基础上的更高要求。

当然,就高考阅卷的实际情况而言,能做到“信”和“达”就够了,并不强调“雅”。

翻译的方法有很多,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在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去下工夫。

过程要注重词语的“对译”,结果要体现意思的完整、语句的通顺。

1、过程注重词语的“对译”。

任何一个句子,我们最初感受的是它的大意,但作为高考考查的翻译,只是把大意写出来还不够,因为阅卷时是遵循采点给分的原则,大意的分数只占整个分数的小部分,如翻译一个句子总共是5分,大意一般是1——2分,关键的字词没有翻译出来,句式特点没有体现出来,都是要扣分的。

所以,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把原文中的字词一一对应地翻译出来。

我们要通过平时的训练,让对应翻译的做法逐渐形成作题时一种规范的意识,即使是再简单的句子也应是如此操作。

我们以2004年湖北高考题中的一个文言句子的翻译为例,作具体的说明:
凤阁舍人南和宋璟谓(张)说曰:“名义至重,鬼神难欺,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

若获罪流窜,其荣多矣。

若事有不测,璟当叩阁力争,与子同死……”(《资治通鉴•唐纪》)
要求翻译画线的句子。

有一考生是这样翻译的:不要巴结坏人诬陷好人达到苟且偷生的目的。

把“邪”翻译成“坏人”,“正”翻译成“好人”,这是一种意译,大意不为错。

但这样翻译不够准确,也有遗漏,“免”字就没有翻译出来。

如果用对译法,这些问题就可以避免了。

不(不)可(能够,可以)党(阿附)邪(邪恶)陷(诬陷)正(正直)以(来)求(求得)苟(苟且)免(免罪)。

2、结果体现意思的完整、语句的通顺。

一个句子用对译法翻译后还不算最后的完成,第二步还要对译文进行调整和补充,使之语句通顺,意思完整。

如果有省略的内容,必要的要加以补充;颠倒的语序,要作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一些虚词所体现的语气或句子之间的关系,要在译文中体现现出来。

以上句为例,对译后的结果是:不可以阿附邪恶诬陷正直来求得苟且免罪。

这里,“邪”“正”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是指“邪恶的人”“正直的人”,所以翻译时要补充完整——不可以阿附邪恶(的人)诬陷正直(的人)来求得苟且免罪。

本句的“以”是表目的的连词,对译时,没有漏掉,但为了使句子特点(表目的关系)更明显,可以加上“用……手段”等词语,最后的答案是:“不可以(用)阿附邪恶(的人)诬陷正直(的人)(的手段)来求得(自己)苟且免罪”。

遵循这样的步骤,可以降低翻译的“难度”,避免翻译不准、意思不全等问题。

三、借助上下文进行合理的猜估。

对于翻译的句子,不是所以的词语我们都接触过,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遇到这样的词语我们不必惊慌,要根据上下文来进行合理的猜估。

一是语境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断本句的意思,再根据本句的意思推断出该词的意思。

二是语法推断法。

就是利用文言文句式整齐的特点,如同义并列、前后对照等,进行合理的推断。

如:
初,淮阳王舅张博从(京)房受学,以女妻房,房与相亲。

博欲令王上书求入朝,得佐助房。

因令房为淮阳王作求朝奏章。

石显微司具知之,以房新近,未敢言。

及房出守郡,显告房与张博通谋,诽谤政治,归恶天子,诖误
..诸侯王。

“诖误”一词是我们在课本中没有接触过的生词,如果要翻译加横线的句子,“诖误”绝对是一个得分点。

我们可以用语法推断法,凭借三个分句结构相同的特点和“诽谤”“归恶”两词意义相近的提示,断定“诖误”一词的意思同“诽谤”“归恶”两词的意思基本相同。

画线句子的正确意思是“非议时政,诋毁皇上,还损坏诸侯(的名声)”。

四、有效利用课本熟悉的知识背景。

课本是我们三年学习的主要内容,我们的能力都是通过对课本的学习而获得的,高考所考查的能力也都能在课本中找到依据。

熟悉课本中文言文的内容,有效利用课本的知识是我们的一条捷径。

如上面所提到的2002年全国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句子“其李将军之谓也”,考生如果对课本比较熟悉,就可以从《秋水》一文中得到提示和启发。

《秋水》中有一段话:“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
己若者’,我之谓也。

”“我之谓也”与“李将军之谓也”句式是一样的,都是宾语前置句。

这样,这一道翻译题就非常简单了。

还有上文提到的2007年全国高考题中的翻译句子“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其中“敝”字的意思,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也相同的用法,“因人之力而敝之”,两处结构相同,意义也相同。

如果熟悉课本,“敝”字的意义就很容易理解了。

五、适当熟悉高考阅卷的评分细则。

高考阅卷的一些评分细则,对我们的高考备考非常重要,对我们很有具体的帮助。

它是一种导向,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导向;它是一种规范,是我们答题意识的规范。

我们先看一看2007年湖北高考文言文的翻译题:
丁巳,肃皇新三殿,求大木,取办贵竹。

公至,彝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

公深入其阻,冲风瘴疠,勤事以死。

(王士祯《先祖事略》)
[评分细则]
满分2分,“走”译对给1分,译出大意给1分。

①“走”可译为“跑”、“奔走“等。

②“译出大意”指对原句理解大体正确。

除“走”之外,翻译无明显错误,不影响“大意”得分。

“争”译为“争先”,“争抢着”、“争着”、“争先恐后”等,“异木”译为“奇异树木”、“珍贵木材”、“特殊木材”、“上好的木材”等“报”译为“报告”、“告诉”等均可。

[示例]
①忠勤公到达后,彝人争相地把自己所知道的珍贵的树木跑去告诉他。

(2分。

符合标准)
②忠勤公到了,彝人争着把所知道的好木材报告给他。

(1分。

“走”未译出,扣1分,大意对,得1分)
③公子到了那里,彝人争着用大木头来报答公子。

(0分。

“走”未译出,大意不对。

)
从上面的评分细则来看,文言句子的翻译既注重关键字词的准确到位,同时也要译出句子的大致意思,操作性非常强。

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要培养要点意识。

一个句子固然是根据长短或自数的多寡定分值,更是根据考查的点定分值。

如“公至,彝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这一句,并不是很短,但只有两分,句中只要“走”字有考查的价值,因为考生容易用现在的词义去翻译它,而忽视了这是一个古今异义的词语。

一般来说,如果是4分的句子,它的要点必然有四个:三个重点词语或句式特点,加上句子的大意。

如果是3分的句子,它的要点必然有三个:二个重点词语或句式,加上句子的大意。

依次类推。

在动手翻译之前,我们首先要能准确地判断句子中的哪些词语是重要的、是命题人想考查的,有几个得分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翻译的内容符合标准,才能不被扣分。

否则,即使有些词语翻译出来了,也得不到分数,就像示例中的第③句。

难点二: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是对语文能力的高层次要求,其能力层级为E。

2006年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历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中涉及到“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题目占到很大比重,而阅卷中又发现得分很不理想,究其根源是很多考生不明白“表达技巧”的内涵,更不知道如何紧扣得分点组织语言作答。

一、熟悉高考典型试题
1.(05四川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答: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比喻修辞、侧面描写)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动静结合的描写技巧)
2.(05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

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绪,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派遣的。

(对比的表现手法)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

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景语作结的结构特色)
3.(06安徽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

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

(过渡,谋篇布局的技巧)
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答: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比喻修辞)4.(06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6分)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3分)
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3分)
答: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

诗人借助对“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
二、全面了解“表达技巧”的内涵
从对以上近两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的分析看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作品所运用的各种艺术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

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对表达方式的辨析、对行文结构的辨析和对其他表现手法的辨析等。

(一)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
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第一步是识别修辞手法,更重要的是要能结合诗句赏析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借助这些修辞手法抒发什么感情。

1.比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描摹事物形象生动的作用,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如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以眉喻月,描绘出月亮的清秀可爱;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也侧面描绘出月光的皎洁明亮。

2.拟人:
赋予没有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情态动作,从中渗透出作者的情感。

如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及时而降和滋润万物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3.夸张:
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有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特征、更强烈地表达诗人的情感的作用。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4.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含蓄、简练。

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中“东风”指赤壁“火攻”之事;“二乔”指大乔、小乔。

大乔是孙策之妻,小乔是周瑜之妻,此二人的命运代表了东吴国家的命运。

“锁二乔”指大乔、小乔被曹操掳去,意味着东吴败亡。

以“锁二乔”借代东吴的败亡,既显得委婉,又显得深沉,同时又能给人联想与思考。

5.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6.双关:
利用汉语词汇意义上的多义性或语音上的谐音关系,言在此而意在彼。

如于谦《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句中“清白”表面是写石灰的颜色,实则是表明自己的人格。

再如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
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

其他如以“丝”(思)、“枝”(知)、“藕”(偶)、“莲”(怜)谐音,都是此类。

7.用典:
包括用事和引用(化用)前人诗文句两种,一般侧重指前者。

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

理解用典,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其次要理解典故与作者的关系(或是自况自比,或是对比衬托),在此基础上,才可能理解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意,效果如何。

例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用刘裕北伐的典故,赞扬了刘裕的英雄气概,反映出作者仰慕英雄,收复中原的愿望。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等句,用廉颇的典故,意在以老当益壮、仍思报效国家的廉颇自况,也借廉颇的遭遇,委婉地表达了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周瑜的典故,意在以“雄姿英发”、少年得志、建功立业的周瑜和“早生华发”、功业无成的自己形成对比,暗寓怀才不遇的愤懑抑郁之情。

(二)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古代诗歌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常用的描写技巧有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细节描写、虚实相生等。

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1.描写技巧:
A.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突出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白居易《琵琶行》中“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通过主人和客人驻足聆听的反应侧面描绘出琵琶声的非常优美动听。

B.细节描写:
古典诗词篇幅虽短,但同样不能忽视其中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往往能收到以简胜繁、细致入微的效果。

如2004年全国卷一所选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歌中“行人临发又开封”即是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细节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C.动静结合:
古诗常常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

这种描写方法,往往与衬托不可截然分开。

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往往是以静为主,用以动衬静(包括以声衬寂)的方式,达到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比如像“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选用,即是动态描写的典范。

再如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是所见静景;而泉水在石头上流过淙淙作响,是所闻动景,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

第三联用所闻“竹喧”烘托山静,用所见“莲动”衬托水幽,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D.虚实相生: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通过想像、幻想,往往借助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以“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等诗句描绘了一幅虚幻美好的图景,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回忆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例如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雕栏玉砌”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

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例如柳永《雨霖铃》“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设想别后酒醒时的凄凉孤独,更可见离别的凄恻动人。

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虚实结合的作用一般概括为“虚实相生”,具体说来,有以下两种: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例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虚景“春风十里”可见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荒凉破败情形。

一虚一实,对比鲜明,寄寓着词人深沉的昔盛今衰的感慨。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如柳永《雨霖铃》“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虚景,与上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实景互为补充,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2.抒情方式:
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间接抒情,又叫委婉含蓄,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又包括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A.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都是直接抒情。

这种方式比较直观,这里不深入讨论。

B.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中寓情,情景交融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一般情况下,都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

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但也有以乐景反衬哀情或哀景反衬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最典型的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依依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
C.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也叫咏物抒怀,常常借助于所咏事物的一些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