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生技产业发展历程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现况与展望
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何美玥 2004年3月13日 年 月 日
目
录
壹、科技产业与台湾经济发展 贰、重点科技产业发展现况与展望 信息通信(ICT)产业 一、信息通信 产业 二、奈米产业 三、生技产业
1
壹、科技产业与台湾经济发展
一、台湾经济成长跃居四小龙之首-成功挑战经济结 台湾经济成长跃居四小龙之首- 构转型
挑战目标
1.世界第1的产品或技术至少 世界第
15项 项 2.来台旅客为目前 倍以上 来台旅客为目前2倍 来台旅客为目前 3.R&D投资达到 & 投资达到 投资达到GDP的3% 的 % 4.失业率降到 %以下 失业率降到4% 失业率降到 5.经济成长率超过 % 经济成长率超过5% 经济成长率超过 6.宽带用户超过6 6.宽带用户超过6百万户 宽带用户超过 7.创造 万个新工作机会 创造70万个新工作机会 创造
软硬 整合
半导体产业 US$45.5 billion
数位内容产业 US$10.6 billion
11
(一)信息硬件/数字家电产业 一 信息硬件 信息硬件/
台湾信息硬件/ 台湾信息硬件/数字家电产业链结构图
元 件
被动组件、印刷电路板、芯 片组、半导体芯片、中央处 理器、连接器、内存…
零组件及外围产品
台湾经济成长来源
1996-2001 2002 2003
单位:百分点,% 单位:百分点,%
2004-2007
贡献点 贡献率 贡献点 贡献率 贡献点
贡献率 贡献点 贡献率
实际GDP成长率 成长率 实际 潜在GDP成长率 成长率 潜在 劳动 资本 总要素生产力 知识创造* 知识创造
4.4 5.7 0.6 3.1 2.0 1.0
华商名人堂——王长怡
王长怡台湾联亚生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科学家,国际跨国企业董事长,台湾生技业标杆领导者……集多重角色为一身的王长怡,不但被媒体授予“台湾生技业杰出企业领袖”的称号,更是第一个荣获“美国年度发明家奖”殊荣的华裔女科学家。
自幼立志做科学家的王长怡,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了生技领域。
如今身为全球免疫学界权威的她,不仅建立了独特的设计型合成肽抗原与免疫原的技术平台,以及全系列蛋白质/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平台,并利用这些平台,成功开发出针对各类病毒抗体检测的免疫试剂,及具有高免疫性的疫苗及蛋白质药,为人类与动物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由此成为生技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与企业家。
573574物医学公司(United Biomedical,Inc.以下简称UBI)共同合作开发了具以合成肽为基础的创新疫苗,包括猪、牛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公猪去势合成肽疫苗(LHRH vaccine)、猪环状病毒疫苗(PCV vaccine)、猪蓝耳病疫苗(PRRS vaccine)、阿兹海默症治疗性疫苗、艾滋病治疗性疫苗等。
其中,以合成肽为抗原的猪口蹄疫疫苗在2007年于中国上市,去年已占中国口蹄疫疫苗市场35% 以上,已销售超过二十亿剂。
另外,阿兹海默症疫苗获“卫生署”许可于2009年在台湾进行首例第一期人体试验,试验数据良好,目前已进入IIa期临床试验。
这项试验更打破“卫生署”长期禁忌,让全新生物药品于人类首次在台湾进行人体安全相关的临床试验。
这也让联亚成为继美商惠氏药厂之外,第二家研发阿兹海默症预防性疫苗,并进入人体试验阶段的公司。
另外,联亚还拥有UBI授权的抗CD4单株抗体,可运用于艾滋病治疗,自1999年起就开始开发该鼠源单株抗体,至今已将该抗爱滋抗体推展至临床试验IIa期,并获得相当优越的抗病毒效力临床数生技界女杰——台湾联亚生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长怡2013年10月,联亚生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亚)正式将经营多年的单株抗体事业进行切割,创立联合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并与台塑集团的台塑生医结成联盟,它的成立将台湾从卖知识产权的生技发展思维,转换提升为拥有知识产权创新与产品自主研发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模式,不仅开创了一个台湾的经济支柱型产业,更让台湾在全球生物制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经验
t i l i z e r a n d p e s t i c i d e i s d e v e l o p i n g q u i c k l y . Th e e x p e r i e n c e s l i e i n t h a t t h e r e a r e mo r e me a s u r e s t O e n c o u r a g e t h e d e — v e l o p i n g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 p a r k s p r o mo t e t h e i n d u s t r y c l u s t e r e f f e c t ,a n d c i v i l i a n i n d u s t r y i n v e s t me n t i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t h e p r o t e c t i o n o f i n t e l l e c t u r a l p r o t e r t y r i g h t s a r e a l s o
( 福 建 省 台 湾 农 业 研 究 中 心 ,福 建 福 州 3 5 0 0 0 3 )
摘
要 :台湾 农 业 生 物 技 术 产 业 经 过 2 O多 年 的 发 展 , 已取 得 良好 成 效 ,动 物 疫 苗 和 植 物 种 苗 产 品 已 处 于 成 熟
期 ,技 术 成 熟 度 高 ,生 物 性 肥 料 和生 物性 农 药 产 业 正 处 于 快 速 发 展 阶 段 。 其 经 验 在 于 当 局 制 定 了农 业 生 技 产 业
透视台湾应用生技产业
透视台湾应用生技产业应用生技产业是指应用生物技术从事产品研发及制造的产业,主要分为农业生技、特化生技、食品生技、环境生技和生技服务业五大领域,其相关产品如表1所示。
农业生技台湾位居亚洲亚热带与热带地区,适合作物种植,农业技术发达。
在“农委会”所属众多农业相关试验研究机构,以及岛内高校庞大的农业相关科系的支持下,不仅提供农业企业育种、改良、生产等农业技术,也培育大量的农业专业人才,为台湾发展农业生技奠定有利基础。
台当局历年推动各项农业生技计划,不仅强化了台湾农业生技研发能力,同时也将研发成果经过技术转让,由企业承接后续商品化开发,促进农业生技产业化。
台湾“农委会”针对岛内兰花、水稻、动物用疫苗、石斑鱼、观赏鱼等优势项目,协助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或降低耗损率,进而提升产品竞争力,促进商业化应用。
目前,台湾农业生技产业发展已逐渐形成聚落。
各地农业生物科技园区至2013年底,已有77家农业生技企业投资进驻,总投资金额约新台币73亿元,从业人数约800余人,年产值新台币40亿元。
进驻企业产业项目涵盖动物用疫苗、观赏鱼、水产种苗、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动植物病虫害检定试剂、功能性饲料添加物、中草药、功能性食品、生技化妆品及生技服务业等。
台南市台湾兰花生物科技园区至2014年3月底,已有76家企业完成签约进驻,从业人数约927人,年营业额约新台币15亿元,已成为全球兰花生产的重要基地。
在动物用疫苗产业方面,全球禽类第四大动物疫苗厂德国罗曼动物保健有限公司(Lohmann Animal Health GmbH & Co.KG)于2013年12月与台湾动物科技研究所(现归属农业科技研究院)签订的抗霉浆菌次单位疫苗技术授权协议,待第一期动物疫苗国际标准生产厂房完工后,每年可生产约30亿剂动物疫苗产品,外销出口值可达新台币25亿元。
瑞宝基因公司承接台湾动物科技研究所的研发技术,以逆向基因工程技术和对标靶细胞专一的融合抗原核心技术,开发动物疫苗系列产品,成功推出全世界第一个猪生殖及呼吸综合症(PRRS)次单位疫苗,已成为全台湾市占率最高的PRRS疫苗,目前正在申请韩国、越南、菲律宾及俄罗斯等地上市药证,进行全球布局。
台湾传统优势产业 和智能新兴产业发展前瞻
台湾传统优势产业和智能新兴产业发展前瞻作者:李应博刘秋雅冯硕来源:《海峡科技与产业》2018年第01期面对全球市场竞争和产业科技的快速更迭,推动产业创新转型,是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从1960年开始的台湾产业结构转型,在不断积累台湾的综合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近些年全球总体经济形势风险增加,增速放缓,台湾产业发展和结构转型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1 近年台湾产业的总体进展从近几年台湾宏观经济指标可以发现:台湾在总体经济成长性方面动能缺乏,产业结构上则体现出服务业比重略微下降、制造业比重些许上升的趋势。
2016年台湾GDP达到15.9万亿新台币,其中制造业占比33.8%,服务业占比64.5%。
从近10年的台湾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上看,制造业产值比例保持在32%左右,服务业产值比重约为65%。
台湾产业结构总体上维持在服务经济形态。
从制造业内部结构看,台湾近10年的制造业各行业产值变化情况,电子零组件业仍是台湾制造业的支柱型行业,2016年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58%。
电脑、电子产品及光学制品与机械设备也是台湾产值比重较大的两大行业。
参见图1和图2。
根据产业总体发展情况和成长性,当前台湾具有传统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智能新兴行业包括通讯产业、半导体(IC)产业、精密机械、面板、生物技术、新能源、物流、数字经济,其产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特点可用图3所示。
(1)通讯产业是台湾传统优势产业通讯产业是台湾“十大新兴产业之一”。
根据台湾经济主管部门对通讯产业的定义,台湾通讯产业包括电信服务业和通讯设备业。
电信服务业从垄断性行业走向开放的重要标志是20世纪90年代台湾电信自由化改革。
当前,岛内电信经营业务日益多元化,发展模式也处于成熟期。
通讯设备业包括有线用户终端(有线CPE)、有线传输设备(如数据机、电话、传真机等)、无线传输设备(GPS、寻呼机、移动电话)以及网络设备。
进入90年代后,台湾通讯设备业快速成长,产值平均增速达到17%,高于台湾整体制造业的平均增速。
台湾生物技术产业现状与展望
台湾生物技术产业现状与展望台多奶彳上尘垄≤毒鬟一一.隙述i鳖鳖鎏墼f,I\,__I~生物技术产业是目前全世界都看好的产业.其应用范围广泛,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涵盖医药,食品,环保及农,林,渔,牧等产业.由于该产业具有技术密集,资本密集,高附加值及低能源,低污染的特性.因而被公认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明星产业.为此,台湾将生物技术产业列为台湾未来的十大新兴产业之一,加以积极推动和扶持1.台湾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台湾现有的生物技术产业主要由当局扶持由"行政院"的生物技术产业指导小组统筹管理下属的部门包括"卫生署","国科会",农委会","教育部","经济部","财政部","经建会","原委会","环保署"等等,并成立了负责技术开发的"生物开发中心"及负责推动投资的"生物技术与制药工业发展推动小组".许多厂商也都看好生技产业,纷纷加入以转投资或策略联盟方式投人生物科技.至1998年,新竹科技园区共有16家生技厂商,投资额21亿元,已成为园区六太产业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台湾岛内前1000大企业中有七成已直接或间接投资于生物科技领域(1)台湾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策略人力资源方面生物科技产业由于其专业性,所需的人力资源多为高级技术人才.台湾当局在此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国科会","经济部","青辅会"先后颁布了对科技人才,博士后研究人才和海外产业专家任用的优惠政策,以协助企业招聘高级科技人才.在长期人才培育方面,台"教育部"制定了"生物技术科技教育改进计划",选定台湾大学为教学示范点,积极推动教材编撰,师资培训与教学观摩等基础性教育改进工作.在短期人才训练方面, "经济部"也已根据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趋势,制定出一系列的培训产业发展人才的计划.知识资源方面台湾目前生物科技研究发展相关单位,在基础研究上,有各公私立大学(专)院校及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所属相关研究所,"国家"卫生研究院. 在应用发展上,"经济部","教育部","国防部",卫生署","原委会",及"国科会"等部门都设立了各自的生物科技研究机构;"农业厅"设立了农业试验机构;许多大型"国营"企业也设置了自己的研究部门.以上这些研究单位的研究经费太多由台湾当局预算支持的.目前台湾在生物科技方面相关的专利约有200余件.资本资源方面由于生物科技产品开发时间较长,台湾"行政院"开发基金,"经建会"中长期资金及"经济部"中心企业发展基金,对申请融资的生物科技厂商,都给予较长的贷款年限.目前"行政院"开发基金已拟定,将出资200亿元投资生物技术相关产业"经济部"也制定"第三类上市股票及上柜股票科技事业审查要点",放宽生物科技产业上市及上柜的条件.除此以外,民间创业投资公司也积极筹募专门投资于生物科技的创投基金,其中的"生物科技发展基金"也开始运作在台湾当局的大力推动下,台湾岛内生物科技产业投资额自1997年起太幅增长,1999年生物科技投资总额为100多亿元.比1996年增长了10余倍.海峡科技与产业/2000年第6期11一,,,ll_,,囊0产韭妻亲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台湾"工业局"在工业区,规划了新竹科学园区,台南科学园区,漳滨工业区,台商科技工业区及云林工业区等5座生物技术产业专业区,总计309OO平方公里.为协助岛内生物技术产业更好地发展,台湾拟订"生物科技专利保护计划"草案, 以解决专利权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2)台湾生物技术产业存在的问题目前台湾生物技术产业仍处于萌芽阶段,生物技术水平与先进国家或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有:①研发人员对生技产业认识不清,各自为政,缺乏横向合作和纵向沟通.②整体生物技术科普教育不足,社会民众对生技的认识仍然模糊,研发环境尚未形成.③知识产权的保护及开发生物技术产品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④市场资讯及产业规划人员不足,难以配合岛内生技产业热潮的需求⑤产学研合作不力,缺乏有研发能力又具有商品化的高级人才,造成大量研究成果滞留.⑥台湾地区市场过小,民众接受能力较低.2.台湾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前景(1)生技投资逐年增加,产业产值逐年增长生技产业是台湾当局继电子资讯业之后,又一个大力扶植的产业.据有关部门指出,2000年的投资为100多亿元;在未来5年内,台湾当局,银行及民间结合拟投资1500亿元;台湾生物科技公司也将会增加200多家.随着投资的增加,生技产值也将逐年增长;岛内生技产业2000年的目标产值约300亿元,估计占全球生技产值的3%;2003年将增长至450亿元,占全球总产值的4.5%;2005年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产值将达9OO亿元,占全球生技市场总产值的6%;到2006年将达1010亿元,约占全球生技总产值的7%以上.未来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估约25%.(2)生技水平不断提高,技术市场化渠道畅通据悉,美国至少有1万名接近退休年龄的博士级生物科技研究人才,希望能到台湾参加生技的开发研究.这些有经验的人才,必将提高台湾生技的发展水平.目前,台湾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产, 官,学,研整合的重要性.这将使技术流通更为顺畅,市场化更为顺利.另外,利用外国现有的专利和成熟技术已逐渐受到重视,这将缩短产品研发时间,加速生技产品的市场化进程.(3)生技市场逐年扩大,产业发展前景乐观目前,台湾的生物科技产业市场几乎为完全的内需市场.以药品为例,每年出口值仅占全年产值不到4%.但有关部门估计,5年后台湾的生技产业市场将由目前的内销逐渐转为外销.2000年的出口值可望达到150亿元,进口值140亿元;到2005年出口值将达700亿元,进口值约150亿元, 成为台湾能出口创汇的另一高科技工业在台湾经济成长以资讯电子半导体为主流的今天,发展生物科技产业,具有分散产业群聚风险的意义.●{交流与合作}辛劳十载成就辉惶生日庆典毫朋满堂——海南省台资企业协会庆祝成立l0周年11月2日,600余名四海宾朋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海南省台资企业协会成立10周年海南省委副书记,海口市委书记蔡长松,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王富卿.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信田,海南省政府副省长韩至中,海南省政协副主席李明天,台湾省农会理事长简金卿,总干事谢雇国等出席了庆典大会.国台办有关部门领导,部分省市政府代表及12海峡科技与产业/2000年第6期2O多个省市台协友会负责人,台湾各界知名人士, 教授及企业社团负责人,台湾2O多个县级农会的负责人,港澳地区部分企业社团负责人,海南省政府机关及市县领导,海南省台资企业协会会员及在琼台商等共600余人参加了庆典大会.据了解,走过l0年历程的海南省台资企业协会,现有会员250多人,为会员协调处理各类纠纷事件700多件,组织参与各类经贸洽谈,经贸考察等活动6O多次,会员共捐赠公益,教育和社会慈善事业2000多万元人民币.同时,协会为琼台经济合作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琼台农业合作,他们引进台湾先进的种苗,技术和管理经验,成为了海南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生力军.(何)。
台湾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况及问题分析
台湾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况及问题分析张敏【摘要】@@ 台湾生技产业范畴rn台湾生技产业范畴,包括制药产业,医疗器材产业、新兴生技产业及生技医疗服务业等四大类.【期刊名称】《海峡科技与产业》【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4页(P49-52)【作者】张敏【作者单位】北京多维思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市场战略研究部【正文语种】中文台湾生技产业范畴,包括制药产业、医疗器材产业、新兴生技产业及生技医疗服务业等四大类。
制药产业台湾制药产业包括中草药及小分子药品等二大领域。
其中,中草药领域包括中药新药、传统方剂、非传统方剂及植物提取物等中药制剂;小分子药品领域则包括新药开发、学名药、原料药等西药制剂。
在西药制剂领域部分,台湾目前已通过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规范的154家西药厂,大多从事学名药的生产,产品以岛内健保市场为主。
依台湾“卫生署”公布的资料,台湾目前已有包括台湾神隆、永信、永光、永日等21家通过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规范的原料药厂,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已有登录的药物主档登记(Drug Master File,DMF)有10家,其所生产的原料药内、外销比重约为60:40,其生产技术及产品品质均已获得国际肯定。
台湾自2005年9月起全面实施中药厂GMP规范,依据台湾“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的统计,台湾共有117家中药厂符合要求。
在产值上,近年台湾整体制药产业的产值约为568亿元(新台币,下同),不及全球产值的0.5%,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医疗器材产业医疗器材产业包括复健器材、治疗器材、诊断器材、医疗辅助器材及医用检测器材等领域。
依据台湾工研院产经中心统计资料显示,台湾医疗器材产业结构主要以生产居家用消费型产品为主,约占整体市场56.8%;其次是医院用一般器材的(22.1%);耗材的(20.4%);医院用大型仪器类最低,仅占总市场值的0.73%。
全能预消化生技饲料配方及饲喂模式
有效半胱氨酸 0.24%
有效蛋氨酸 0.46% 有效含硫氨基酸 0.70%
半胱氨酸 0.30%
蛋氨酸 0.49% 含硫氨基酸 0.81%
磷酸二氢钙21% 蛋氨酸99%
苏氨酸98% 小猪多维0.06% 合计
0.26 0.21
0.11 0.06 100.00
5.00 37.70
11.60 55.00 5003元/吨
全能-活力素
精盐salt 小猪多矿0.3% 细石粉
0.50
0.32 0.3 0.17
55.00
0.38 7.00 0.10
有效含硫氨基酸 0.5%
有效赖氨酸 1% 有效色氨酸 0.15%
含硫氨基酸 0.65%
赖氨酸 1.12% 色氨酸 0.19%
赖氨酸98.5%
苏氨酸98%
0.13
0.09
12.70
全能-N810(25%核心料)
白糖sugar 全能-优肽100 40%保 育浓缩 料配方 次粉 细石粉 豆油 柠檬酸 磷酸56%(粉) 合计 40%保 育浓缩 料使用 方法
25
乳
糖 4.47%
磷 0.44%
钙 0.58% 钠 0.33% 氯 0.43% 猪净能 2271Kcal 半胱氨酸 0.31% 蛋氨酸 0.50% 含硫氨基酸 0.83%
有效磷 0.30% 盐 0.52% 钾 0.42% 亚油酸 1.24% 有效半胱氨酸 0.25% 有效蛋氨酸 0.47% 有效含硫氨基酸 0.72%
2012.4
第二届乳仔 猪料研讨会
2013.1
通过ISO22000,优肽 100月销量破2000吨
全能天津
中国.天津市静海经济开发区银海道19号
台湾机床基本情况
台湾机床基本情况中国台湾地区是世界中端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重要的生产和出口地,产品设计理念先进、工艺精湛、性能稳定,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台湾陆地面积不及辽宁省的四分之一,岛内机床市场容量有限,机床产业发展定位在参与国家竞争,早在 1994年,台湾就已进入世界十大机床出口地行列,并一直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
一、台湾机床产业规模1、2012年机床产值、消费情况据美国加德纳统计,2012年台湾地区的机床产值、出口保持增长,具体如下:●机床产值54.3亿美元,同比增长5%,其中金切与成形占比分别为84%、16%,机床产值占全球的6%;是全球第六大机床生产地区。
●台湾机床出口42.36亿美元,同比增长6%,机床产值出口率高达78%,是全球第四大机床出口地。
●台湾机床进口6.5亿美元,同比减少22%,全球机床进口排名第16位,机床贸易顺差35.86亿美元。
●台湾机床消费为18.44亿美元,同比减少8%,全球机床消费排名第9位。
近年来,台湾机床产值与出口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01-2012年台湾机床产值、消费情况见下表:2、2013年机床出口情况根据台湾机器工业同业公会(TAMl)统计,2013年1-11月,台湾地区机床出口额为32.31亿美元,同比下降17.4%。
下半年单月出口稳定在3亿美元左右。
统计显示,2013年1-11月台湾地区机床出口,中国大陆排名第一位,占全部出口31.9%,同比下降22%;美国排名第二,占比11.4%,同比下降25.1%;泰国第三,占比6.4%,同比下降16.4%。
其后依次是土耳其、德国、韩国、印尼、马来西亚、俄罗斯、荷兰、印度、日本、越南、巴西、英国。
前15大出口市场合计占台湾机床总出口83%左右。
二、主导产品构成台湾机床行业无论是主机厂、功能部件厂还是配套工厂,所生产的产品在技术上都是比拟成熟。
1、机床主机产品经营情况台湾机床学习日本发展机床工业的经验,从普通到精密,进而发展数控。
台湾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机遇、挑战与产业政策
台湾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机遇、挑战与产业政策根据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特性和产业发展规律,结合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科技发展、人口、疾病譜趋势,对照美国、欧盟等地有关生物医药的监管法规和产业政策,分析我国台湾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机遇、挑战,并对其未来产业发展的竞争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标签:生物医药;竞争力;产业政策;台湾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1.0031 引言科技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类生存与健康水平的关键动力。
自1953年生物学家James Watson与Francis 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开始,人类开启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大门;1973年Herbert Boyer和Stanley Cohen发明基因重组(recombinant DNA)技术成为现代的生物技术产业化的起源;1976年由风险投资家Robert A. Swanson和生物化学家Herbert Boyer共同创立的全球第一家生物医药公司Genentech于美国南旧金山成立,1978年第一个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研发的生物医药产品人胰岛素(human insulin)由Genentech和Eli Lilly公司生产上市。
其后,随着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DNA测序及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等生物相关技术的出现,使生物医药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并对人类的医疗健康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生物制剂(biologics)作为将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化的最重要的产品之一,是利用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等技术在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活细胞制造所得的蛋白质、多肽及其衍生物,能够作用于人体,并可用于各类疾病的预防、保健、治疗和诊断的各种形态医用制剂,包括细胞活素(cytokines)、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激素(hormones)、单克隆抗体(recombinant DNA protein vaccines)等。
台湾机床工业发展概况
台湾机床工业发展概况台湾机床工业发展概况台湾机床工业是台湾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床生产国之一,其主要竞争优势在于高品质、高精度和高灵活性的产品。
本文将从发展历程、产业现状、市场竞争、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介绍台湾机床工业的概况。
一、发展历程台湾的机床工业起始于日据时期,当时日本政府为提高台湾的经济实力,将机床制造业引入台湾。
在光复之后,台湾政府为了促进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积极鼓励机床制造业的发展,并组建了一系列协会和机构以推动产业的成长。
进入1960年代,台湾的机床产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国内企业从做代工起步,迅速转型为独立研发制造业。
到了1980年代,台湾的机床工业逐步走出国门,开始向海外市场进军。
二、产业现状台湾的机床工业涉及机床制造、零配件、切割工具、软件等领域,拥有全方位、高质量、低成本的技术优势。
目前台湾机床生产企业大部分集中在中南部地区,包括台南、高雄、嘉义等地。
其中,一部分是偏重基础件制造,一部分则将制造与研发结合在一起,致力于低成本的高附加值创新产品。
台湾机床生产企业数量不少于350家,年产值超过150亿美元,产值占全球机床总产值的10%以上。
在全球市场上,台湾机床产品有较高的竞争力,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仅次于日本和德国。
其中,高精度、高速度、高功能的自动化设备、机器人、CNC(数控)自动化生产线等产品领先全球。
三、市场竞争台湾机床工业的主要市场包括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大陆等,其中美国和欧盟市场占比最大。
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台湾的机床产品主要以高附加值、中高端市场为主,产品定位明确,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在国内市场上,台湾的机床产品主要面向高端市场,国内机床市场需求量较大,未来市场潜力可观。
但随着中国大陆的机床工业的崛起,台湾机床工业在中国大陆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四、未来发展前景未来的机床发展趋势将是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这也是台湾机床工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台湾凤梨的发展历程
台湾凤梨的发展历程凤梨是台湾的重要农产品之一,它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以下是台湾凤梨发展的主要历程。
开始阶段:从引进到本土种植19世纪末,台湾开始引进凤梨种子,并在北部沿海地区进行试种。
1913年,台北县淡水地区的农民成功种植出了第一批商业化的凤梨,标志着台湾本土凤梨种植的起步。
品种改良:提高品质与产量1920年代,为了改良凤梨的品质与产量,台湾农业改良场开始进行凤梨的品种改良工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成功地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金针凤梨和夏丽凤梨,这些品种不仅口感独特,而且耐运输和储存。
市场拓展:出口与多元化20世纪中叶,台湾凤梨开始进军国际市场。
首先是东南亚国家,随后扩展至日本和欧美市场。
凤梨的出口量逐年增加,成为台湾农产品重要的出口品种之一。
此后,台湾的凤梨产业逐渐多元化,涉及加工品(如罐头凤梨、凤梨酥等)的生产以及旅游农园的发展。
技术创新:加强凤梨栽培管理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台湾的凤梨栽培管理逐渐趋于科学化和现代化。
农民开始采用定期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此外,农业专家还研发了新的种植技术,如水培和秧苗移植等,进一步提高了凤梨的产量和质量。
推广与认证:保障凤梨的品质与声誉为了提升台湾凤梨的品质和保护其地理标志,台湾农委会于1996年设立了台湾凤梨公证协会。
该协会负责推广台湾凤梨,并颁发“台湾凤梨认证标章”给合格的凤梨生产者。
凤梨认证成为了保障台湾凤梨品质和声誉的重要手段。
未来展望:技术升级与市场拓宽未来,台湾凤梨产业将继续进行技术升级,推广智慧农业和精准种植等新技术。
同时,台湾凤梨也将加强对中东、中国大陆等新兴市场的拓展,进一步提升台湾凤梨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及两岸合作前景分析
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的时间,近十年来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发展迅速,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有显著提高,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在当局长期积极推动下,已发展出优质的产业基础,高品质、低成本的研发生产环境,并在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
1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全球生物科技市场的繁荣增长,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台当局积极的扶持政策和台湾相关各界的努力。
虽然与台湾成熟的电子信息产业(半导体和显示器等)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但作为台湾“双星”产业之一,其增长潜力仍被台湾各界看好。
同时台湾生物科技产业仍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台湾市场规模有限,以及由此引起的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其他因素,如台湾生技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且以制造业为主,研发能力有限,而随着生物科技产业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研发能力是保持竞争力的根本方面;与台湾目前投入的研究经费和取得的研究成果相比,台湾技术成果产业转化相对不足;随着各国竞相发展生物科技产业,来自外部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对人才、市场的争夺更是如此,将进一步加剧台湾相关研发、营销人才相对短缺。
随着大陆经济的崛起,未来大陆必将是全球生物科技产业的重要市场之一,而两岸之间合作与竞争,将为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带来大量的机遇和挑战。
1.1台湾生物科技产业概述生物科技产业定义与范畴,因各地区产业发展历程不同而有所不同。
2002年欧盟生物经济会议将由生物技术的科学与研究所引导而产生的所有经济活动定义为生物经济。
OECD指出生物技术产生最大的经济影响主要集中在农业、健康、工业等三大领域。
中国台湾定义的生物科技产业涵盖制药产业、医疗器材产业、应用生物科技产业三大领域。
制药产业以药品为主,包括西药制剂、生物制剂、中药制剂、原材料;医疗器材产业依其功能和用途可以分为诊断与监测用医学材料、手术与治疗用医学材料、辅助与弥补用医学材料、体外诊断用医学材料、其他类医学材料,以及预防与健康促进用器材等;应用生物科技主要包含有农业、食品、特化、环保及医疗服务业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生技产业发展历程台湾制药业是在光复后发展起来的,当时药品十分紧缺,1947年岛内有10多家规模很小、设备简陋的制药厂,生产一些成药及进口原料药分装。
上世纪50年代,台当局制订了药厂建设标准,分为甲、乙、丙三种等级,当时生产的制剂以片剂为主。
60年代鼓励引进外资和技术,一批外资及合资制药企业在台湾建立,开始生产多种剂型。
七星化学制药、永丰化学工业、化学合成、正峰化学制药公司等少数几家原料药厂相继投产,生产解热镇痛药和氯霉素等,以供台湾市场为主。
70年代制药工艺技术逐步提高,台当局鼓励生产岛内未生产的原料药,原料药厂达到40余家,品种也多达100多种左右。
第一波生技产业热潮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岛内生物、化学、医学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台湾掀起第一波生技产业热潮。
台当局1982年修订《科学技术发展方案》时,把生物技术和肝炎防治增列为八大重点发展科技领域之中,并组织实施由“国科会”、“卫生署”、“农委会”、“经济部”、“中研院”等共同参与的生物技术大型研发计划。
其中,“国科会”负责推动学术研究,在1983年4月提出《发展台湾生物技术及生物工业方案》,依据当时岛内现有的科研力量及未来需求,拟定了七大亟待开发的项目,包括:利用遗传工程试制乙肝疫苗、免疫球蛋白及肝炎试剂;引进与应用融合瘤技术;引进组织培养及大规模生产技术;升级及应用酶工业技术;升级发酵工业技术及开发其产品;开拓生物化学工程;推动血液科技研究。
该计划同年开始实施,5年间共支持专题计划128项,使用经费高达12,272万元新台币,使遗传工程技术在岛内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更有一些成果获得相关专利。
此外,在生物制药、中医药科学化和农业生物领域,“国科会”还组织“中研院”和一些大学及医学院的研究所,开展多种大型综合性研究,取得良好开端,1989年又开始动工建造“国家实验动物繁殖中心”。
台湾“中研院”也先后成立分子生物研究所及生物医学科学技术研究所,开展蛋白质工程及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包括酶、胜肽(也称缩氨酸)、蛋白与基因调控等的结构分析、定位、突变技术与新功能的开发、电脑模拟研究等。
台湾“经济部”1982年协助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成立菌种保存及研究中心(2002年更名为生物资源保存及研究中心);1984年又仿照工研院的运营模式,出资成立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协助推动生物技术的研究发展,开始进行以遗传工程制造第二代肝炎疫苗的生产试验;1991年又成立财团法人制药工业技术发展中心(2004年更名为医药工业技术发展中心),以协助岛内企业从事药品研发,提升台湾整体制药产业水平。
生物技术开发中心成立宗旨为配合台湾产官学研各界,构建生技医药产业所需的重要环境设施,开发关键生物技术,培养专业人才,加速台湾生物技术产业发展。
该中心以“生技产业最佳伙伴”自诩,在岛内生物技术医药产业价值链中扮演第二棒的“扶育加值”角色,承接第一棒学术研究人员新药探索成果,引进外国创新技术或先导药品,经由该中心进行临床前开发与增值后再转让给岛内生技医药厂商,进而将研发成果商品化。
该中心最初设在台湾大学校园内,拥有符合国际最严格规范的遗传工程实验室及各型发酵槽、大型离心机及最新式各型生化反应器等设备,研发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并根据台湾本地需要,进行猪用基因工程疫苗、农用和灭蚊的生物杀虫剂、酶法生产甜味二肽、头孢类半合成抗生素、抗病毒及抗高血压新药等研究和开发。
后为提升岛内制药业的研发能力,该中心迁至台北县汐止镇(今新北市汐止区)康宁街,在那里兴建生技大楼、制药大楼及药物安全大楼。
目前该中心有工作人员300余名,研究重点为根据岛内技转合作或自行研发,通过新药选题机制决定所欲开发的具有潜力的生技先导药品、小分子先导药品和植物先导药品,而后进行相关临床前研究,包括确定疗效、药品最佳化、毒理评估、剂型研究、药品代谢与动力研究、药理探索、药品制程开发、CGMP生产等,然后辅助制药商厂商申请新药临床试验,以达到新药上市许可、产品商业化的目的。
医药工业技术发展中心位于新北市五股区五权路,由台湾“经济部工业局”与众多制药企业共同捐资设立,目的是协助台湾医药产业从事药品及医疗器材、保健食品与含药化妆品等生技产品的技术研发,包括辅导企业提高生产技术、进行药效评估、临床前试验、技术转让与人才培训等,提升台湾医药工业现代化水准及国际竞争力。
该中心拥有高级技术专业人员及先进设备,主要从事辅导岛内制药企业技术升级,如改良膜衣制程技术、进行溶离试验评估、推动科学中药制程技术提升、推行现行优良药品制造标准等,还推动台湾制药企业成立“药品外销联盟”,产品及服务范围涵盖原料药、药品、代工生产、药品进出口、特殊剂型及新药开发等,目的是协助台湾制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台湾工研院化学工业研究所是岛内最大的化工技术研究机构,药物研究是该所研究重点之一,主要从事抗生素原料药、中间体6APA、7ADCA、解热镇痛药、心血管药、缓释控释制剂、中药西药化及新药研究及药用辅料研究。
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系1965年由台湾罐头食品工业同业公会与“农复会”共同筹划捐资设立,成立初期协助台湾罐头食品业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创造出台湾凤梨、洋菇、芦笋、竹笋出口连年世界第一的美誉。
之后逐步扩展研发领域,开发食品与生技产业的关键技术,以研究食品工业新工艺、新产品为服务目的,在台湾食品工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该所1982年成立菌种保存及研究中心,2002年更名为生物资源保存及研究中心,是目前亚洲最完整的生物种源中心。
该所2005年成立南台湾服务中心,进驻位于台南市的南台湾创新园区,并于2011年负责营运台湾“经济部”所属嘉义产业创新研发中心,成为服务台湾南部地区的“窗口”机构。
该所除了参与传统食品工业的技术改进,提高食品品质以外,还把加速台湾食品工业的转型与升级作为一个重要任务。
该所下设产品及制程研发中心、生物资源保存及研究中心、检验技术研发及服务中心、技术服务及推广中心、南台湾服务中心等业务部门,拥有300多名专业研究人员,所内拥有多项生物资源新产品和食品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技术平台,以及全球最大的无菌加工及包装试验工厂,拥有数十项国际食品制程及多项产品的创新专利,出版《食品工业月刊》、《食品市场资讯》、《消费者食品资讯》、《食品产业透析》、《菌种保存及研究简讯》、《食品工业年鉴》及《菌种目录》等刊物和食品加工丛书,为企业提供资讯和进行技术培训,并开展技术服务,如代办罐头食品杀菌资料登记、杀菌釜仪表校验、产品分析检验、推广食品加工作业规范、辅导和推广优良产品生产及委托加工研究等。
台湾“卫生署”也积极配合“经济部”所属生技中心与制药中心研发各种医用疫苗,与民营保生、永进、普生等生技企业共同开发制造人用疫苗、免疫血清及检验试剂。
以乙型肝炎疫苗为例,位于新竹科学园区内的保生制药公司,为配合推行乙型肝炎全面防治计划,由法国引进技术和设备,建立起乙型肝炎疫苗的生产线,年产乙型肝炎疫苗400万支,可供100万人使用,投产后在岛内防治乙肝上起了重要作用。
此外,台湾“农委会”1988年也将生物技术列入大型农业试验研究计划中。
第二波生技产业热潮第二波生技热潮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追赶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科技水平,时任台湾领导人李登辉提出将台湾建设成为亚太地区研究重镇和高科技制造中心的所谓“科技岛计划”。
为此,台湾“行政院”1995年发布《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并成立“生物技术产业指导小组”,从法规制度、投资环境、专案研究计划、人才培训、建设生技园区等方面着手,制定加快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
1997年4月,台湾“行政院”召开“第一次生物技术产业策略会议”,正式将生物技术产业列为继电子、信息、通讯产业后另一个“明星产业”,以后每年召开一次会议(2002年后与其他“产业策略会议”合并)。
在1998年“第二次生物技术产业策略会议”上,决定将以蛋白质药物、中草药、诊断检验试剂为重点的制药与生物技术研究列入岛内发展计划。
为了集中力量,台湾“行政院”仿照成功推动资讯产业的模式,成立了包括“国科会”、“经济部”、“农委会”、“卫生署”、“教育部”与“中研院”的跨“部会”指导小组来共同配合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
台湾“经济部”提出“发展台湾成为亚太制造中心――生物技术与制药工业推动计划”,并成立“生物技术与制药工业发展推动小组”,制定了《生物技术发展策略与措施》,提出健全法规体系、推动投资、研究发展、技术转让、培育与使用生物技术人才、保护知识产权,以及相互认证与资讯等措施,目标是把台湾建设成为国际生物技术企业研发与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及亚太地区生物技术产业研发、制造与运营中心,并希望以此促进民间企业的相关投资。
其后,又制定《促进企业开发产业技术办法》,将生物技术产业列为十大新兴工业之一,鼓励企业投资研究发展。
台湾工研院也在1999年成立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后更名为生技与医材研究所)。
“国科会”提出包括基因医药卫生科技在内的4项尖端研究计划,包括建立台湾本土特有基因资料库,利用基因科技预防、诊断、治疗台湾民众常见病与多发病、开发药物等,开始酝酿及组织实施大规模的“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科技计划”和“制药与生物技术国家型科技计划”,并在新成立的台南科学园区设立生技产业专区,在新竹科学园区南部设立生技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原料药产业及检验试剂、新剂型及新药的制药产业。
其他如“教育部”等部门也纷纷推动在岛内各高校普遍设立生物技术相关的系/所,以及成立创新育成中心,确定了医学电子与影像系统、生理光学与超声波、生物力学与骨科材料、生物医学材料、制药工业、医检与医学生物技术等六大发展重点,以大学科研成果为基础,专注于产学合作、产品与技术开发以及产业技术咨询服务的推动,运用技术转让机制与研发补助计划,协助厂商建立生物技术研发能力,同时构建生技产业基础设施,以完善其产业发展环境。
台湾“卫生署”1996年11月公布《药品优良临床试验规范》(简称GCP);1998年7月成立医药品查验中心,协助技术性审查、咨询与法规草拟,并全面推动GCP的实施及实地查核。
台当局在推动生技与制药产业发展过程中,发现医疗器材产业最适合岛内企业发展。
为此,“经济部”将原来的“生物技术与制药工业发展推动小组”改名为“生物技术与医药工业发展推动小组”(简称“生技医药产业发展推动小组”),同时“行政院”修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将医疗器材纳入推动项目中。
据此,台湾生技产业涵盖应用生技产业、制药产业与医疗器材产业三大领域。
其中,应用生技产业指应用生物技术从事产品研发及制造,包括农业生技、食品生技、特化生技、环境生技、生技服务业;制药产业以药品为主,包括西药制剂、生物制剂、中药制剂、原料药;医疗器材产业则依其功能和用途,分为诊断与监测用医材、手术与治疗用医材、辅助与弥补用医材、体外诊断用医材、其他类医材,以及预防与健康促进用器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