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讲解.pptx
合集下载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PT课件

•安全出口(safety exit ) •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 •挡烟垂壁(hang wall ) •用不燃材料制成,从顶棚下垂不小于500mm的固定或活动的挡烟设施。
-
—建筑设计规范6—
-
—建筑设计规范7—
-
—建筑设计规范8—
-
—建筑设计规范9—
-
—建筑设计规范10—
-
—建筑设计规范1—
-
—建筑设计规范2—
-
—建筑设计规范3—
-
—建筑设计规范4—
-
—建筑设计规范5—
•综合楼(multiple-use building ) 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成的公共建筑。
•商住楼(business-living building ) 底部商业营业厅与住宅组成的高层建筑。
-
—建筑设计规范60—
11.除设有排烟设施和应急照明者外,高层建筑内的走道长度超过20m时,应 设置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设施。
-
—建筑设计规范61—
12.建筑物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0m的防火挑檐。
-
—建筑设计规范62—
(二) 疏散楼梯间和楼梯
1.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 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楼梯间入口处应没前室、阳台或凹廊; (2) 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 (3) 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
—建筑设计规范36—
3.高层建筑中庭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超过一个防火 分区面积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房间与中庭回廊相通的门、窗,应设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窗。 (2) 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应设乙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大于3.00h的防火卷
-
—建筑设计规范6—
-
—建筑设计规范7—
-
—建筑设计规范8—
-
—建筑设计规范9—
-
—建筑设计规范10—
-
—建筑设计规范1—
-
—建筑设计规范2—
-
—建筑设计规范3—
-
—建筑设计规范4—
-
—建筑设计规范5—
•综合楼(multiple-use building ) 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成的公共建筑。
•商住楼(business-living building ) 底部商业营业厅与住宅组成的高层建筑。
-
—建筑设计规范60—
11.除设有排烟设施和应急照明者外,高层建筑内的走道长度超过20m时,应 设置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设施。
-
—建筑设计规范61—
12.建筑物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0m的防火挑檐。
-
—建筑设计规范62—
(二) 疏散楼梯间和楼梯
1.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 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楼梯间入口处应没前室、阳台或凹廊; (2) 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 (3) 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
—建筑设计规范36—
3.高层建筑中庭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超过一个防火 分区面积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房间与中庭回廊相通的门、窗,应设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窗。 (2) 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应设乙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大于3.00h的防火卷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pt 42页)

术语、符号
2.1 术 语
2.1.13 避难层(间) refuge floor( room)
建筑内用于人员暂时躲避火灾及其烟气危害的楼层(房 间)。 *2.1.14 安全出口 safety exit
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和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 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新规范
2.1.14 安全出口 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和室外 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 域的出口
建筑高度的计算
问题1:夹层的处 理
如果坡屋顶内有夹层应计算 到最高夹层的楼面
建筑高度的计算
问题 2、
山地、台地建筑中一面或两 三面外墙全部或局部凌空, 其他外墙面覆土的空间算首 层还是地下室?建筑高度如 何计算?
建筑高度的计算
高度计算
1、从主入口标高层面确定。 2、从消防车可到达标高层面确 定 (通常的做法是按最低一面标 高确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pt 42页)
2021年8月19日星期四
回顾一下 :
术语、符号
*2.1.1 高层建筑 high-rise building 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
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
注:建筑高度的计算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表中未列入的建筑,其类别应根据本表类比确定。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宿舍、公寓等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的防火要求,应符
5 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 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 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 1/4 者,可不计入建筑 高度;(6)
□建筑高度
➢坡 地 建 筑
对于一些超大体量或超长建筑物,一般均有较大的间距
和开阔地带。这些建筑只要在平面布局上能保证灭火救援需 要,可在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的确困难时,采用设置 环行消防车道。但根据灭火救援实际,建筑物的进深最好控 制在50m以内。少数建筑,受山地或河道等地理条件限制时, 允许沿建筑的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但需结合消防车登高 操作场地设置。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培训课件-PPT课件

第4.3.4条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00m。消防车道距 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00m,消防车道上空4.00m以下 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第4.3.5条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 场不宜小于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 于18m×18m。 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 能承受消防车辆的压力。 第4.3.6条 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空高度 均不应小于4.00m。
1.2 高层建筑定性 第3.0.1条 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 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并宜符合表3.0.1的规定。 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医院和高级旅馆应直接划分为一类 高层建筑。 建筑高度超过24米但不超过50米的高层商住楼和综合楼应 注意超过24米部分的塔楼各层的建筑面积,如超过1500或 1000平方米时,应划分为一类高层建筑。 办公楼、教学楼分类时不考虑塔楼标准层的建筑面积大小。 当建筑裙房之上有多栋塔楼,且塔楼高度、层数、功能不同 时,塔楼部分可分别定性,裙房应按最高类别的建筑裙房设 防。
应注意的问题: * 消防回车场的大小应与其所服务的建筑类别相适应。对于一类高 层建筑,其大小不宜小于18.0m×18.0m,对于二类高层建筑其 大小不宜小于15.0m×15.0m。 消防车道的转弯半径应符合通车要求。一般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 径为9米,登高车的转弯半径为12米,一些特种车辆的转弯半径 为16-20米。 建筑下穿车道应注意净高度(扣除楼板厚和梁高)不应小于4米。
2.2 消防车道 第4.3.1条 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 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 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 过l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 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应注意的问题: 高层建筑应形成两个长边通车,单边通车或者 一个长边加一个短边通车都不符合要求。 对于沿街长度较长的建筑当无法形成环形消防 车道时,应设中间穿过的消防车道。 应急消防车道在总平面图上应定位、标明。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讲解ppt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讲解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规范的主要内容 • 防火分区与分隔设施 • 安全疏散与消防救援 • 建筑构造的防火要求
目录
•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和防火涂料 • 消防设施的要求和设置 • 施工与验收要求 •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介绍建筑防火安全的重要性
防火卷帘的控制方式一般分为手动控 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手动控制可在消 防控制室或手动报警按钮处进行操作 ,自动控制则可在火灾探测器报警后 自动降落。
04
安全疏散与消防救援
安全疏散距离
01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距 离
为了确保建筑内人员安全疏散,不同 场所的安全疏散距离应严格按照规范 要求进行设计。
02
高层主体对高层主体 的安全疏散距离
相关政策和法规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
明确防火规范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性,并规 定了相关法律责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规定了建筑物防火的基本要求和措施,是建筑行业 必须遵守的国家标准。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
适用于高层民用建筑,重点规范了高层建筑 的消防安全设计。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防火分区的面积和形状
根据建筑物用途和火灾危险性等因素,规范对防火分区的面积和形状做出了规定。
防火分区的划分方法
建筑物内可采用防火墙、防火卷帘、防火水幕等措施进行防火分区。
分隔设施与材料
分隔设施的类型
分隔设施是指用于分隔建筑物内部空间的设施,如楼板、隔 墙、吊顶等。
分隔材料的选用
对于不同的分隔设施,应选用符合防火性能要求的材料。例 如,对于楼板和墙体的分隔,应选用耐火极限较高的钢筋混 凝土板和墙体材料;对于吊顶的分隔,应选用不燃或难燃材 料。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规范的主要内容 • 防火分区与分隔设施 • 安全疏散与消防救援 • 建筑构造的防火要求
目录
•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和防火涂料 • 消防设施的要求和设置 • 施工与验收要求 •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介绍建筑防火安全的重要性
防火卷帘的控制方式一般分为手动控 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手动控制可在消 防控制室或手动报警按钮处进行操作 ,自动控制则可在火灾探测器报警后 自动降落。
04
安全疏散与消防救援
安全疏散距离
01
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距 离
为了确保建筑内人员安全疏散,不同 场所的安全疏散距离应严格按照规范 要求进行设计。
02
高层主体对高层主体 的安全疏散距离
相关政策和法规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
明确防火规范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性,并规 定了相关法律责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规定了建筑物防火的基本要求和措施,是建筑行业 必须遵守的国家标准。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
适用于高层民用建筑,重点规范了高层建筑 的消防安全设计。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防火分区的面积和形状
根据建筑物用途和火灾危险性等因素,规范对防火分区的面积和形状做出了规定。
防火分区的划分方法
建筑物内可采用防火墙、防火卷帘、防火水幕等措施进行防火分区。
分隔设施与材料
分隔设施的类型
分隔设施是指用于分隔建筑物内部空间的设施,如楼板、隔 墙、吊顶等。
分隔材料的选用
对于不同的分隔设施,应选用符合防火性能要求的材料。例 如,对于楼板和墙体的分隔,应选用耐火极限较高的钢筋混 凝土板和墙体材料;对于吊顶的分隔,应选用不燃或难燃材 料。
图解——高层建筑防火规范课件

▪ 2.0.15 安全出口 safety exit 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外 地平面的出口。
半地下室 1/3<H1/H2 ≤1/2
地下室
H1/H2 >1/2
图解——高层建筑防火规范
5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 一类: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 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商业楼、 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 金融楼
▪ 4.3.6 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 其净宽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 4.00m。
▪ 4.3.5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 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 于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 场不宜小于18m×18m。
图解——高层建筑防火规范
消防车道
14
▪ 一般防火分区 ▪ 营业厅、展览厅防火分区 ▪ 裙房防火分区 ▪ 上下连通层防火分区 ▪ 中庭防火分区 ▪ 防烟分区
▪ 2.0.7 综合楼 multiple–use
building
由二种及二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成的
公共建筑。
H=h1+h2
图解——高层建筑防火规范
术语
4
术语
▪ 2.0.13 半地下室 semi–basement 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 过该房间净高1/3,且不超过1/2者。
▪ 2.0.14 地下室 basement 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 过该房间净高一半者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部分内容介绍
图解——高层建筑防火规范
1
针对本次设计,选择介绍: ▪ 总则 ▪ 术语 ▪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 总平面布局和平间布置 ▪ 防火、防烟分区 ▪ 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 ▪ 防烟、排烟
图解——高层建筑防火规范
内容要点
半地下室 1/3<H1/H2 ≤1/2
地下室
H1/H2 >1/2
图解——高层建筑防火规范
5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 一类: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 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商业楼、 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 金融楼
▪ 4.3.6 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 其净宽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 4.00m。
▪ 4.3.5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 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 于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 场不宜小于18m×18m。
图解——高层建筑防火规范
消防车道
14
▪ 一般防火分区 ▪ 营业厅、展览厅防火分区 ▪ 裙房防火分区 ▪ 上下连通层防火分区 ▪ 中庭防火分区 ▪ 防烟分区
▪ 2.0.7 综合楼 multiple–use
building
由二种及二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成的
公共建筑。
H=h1+h2
图解——高层建筑防火规范
术语
4
术语
▪ 2.0.13 半地下室 semi–basement 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 过该房间净高1/3,且不超过1/2者。
▪ 2.0.14 地下室 basement 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 过该房间净高一半者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部分内容介绍
图解——高层建筑防火规范
1
针对本次设计,选择介绍: ▪ 总则 ▪ 术语 ▪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 总平面布局和平间布置 ▪ 防火、防烟分区 ▪ 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 ▪ 防烟、排烟
图解——高层建筑防火规范
内容要点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pt课件

城市规划原则
高层民用建筑应遵循城市 规划原则,合理布局,确 保建筑间距、消防通道等 符合规范要求。
防火安全原则
建筑布局应有利于火灾预 防和扑救,降低火灾发生 的可能性和危害性。
节约用地原则
在符合防火安全要求的前 提下,尽量节约用地,提 高土地利用效率。
防火间距确定方法及实例分析
防火间距确定方法
根据建筑高度、性质、重要性等因素,结合消防车通道、救援场地等要求,综合 确定防火间距。
于3小时。防火墙应采用不燃烧体材料,且不应开设门窗洞口。
02
楼板
高层建筑楼板应采用不燃烧体材料,其耐火极限应不低于1.5小时。对
于重要部位或特殊要求的楼板,耐火极限要求更高。
03
其他构造要求
高层建筑内的管道井、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应每层用不燃烧体材料分隔,
且分隔材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建筑内的变形缝、沉降缝等应采
电气设备选型、安装和使用注意事项
电气设备选型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 电气设备,确保设备具有质量可 靠、性能稳定、安全耐用等特点
。
电气设备安装
按照电气安装规范进行设备安装, 保证设备接线正确、牢固,防止接 触不良或松动引发火灾。
电气设备使用
建立电气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定期 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 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实例分析
以某高层住宅小区为例,分析防火间距的确定方法和实际应用,包括建筑间距、 消防通道宽度、救援场地设置等。
消防车道、救援场地设置要求
消防车道设置要求
确保消防车道畅通无阻,宽度不小于4米,转弯半径符合消防 车通行要求。车道两侧不得设置影响消防车通行的障碍物。
救援场地设置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应设置救援场地,用于火灾时消防车停靠、展 开救援行动。救援场地应满足面积、坡度、承载力等要求, 并设置明显的标识和照明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注意的问题: ❖ 建筑高度的确定应从室外地坪起算,不应
从室内设计相对零标高起算。
❖ 坡地地形下建筑高度和层数的确定:从设计 零相对标高起算的高度不一定能作为建筑高 度起算,根据规范,建筑高度的确定应从室 外地坪起算,对于没有采用《重庆市坡地高 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防火设计的 坡地建筑,应从室外最低地坪标高起算。
第4.3.5条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 场不宜小于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 于18m×18m。 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 能承受消防车辆的压力。
第4.3.6条 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空高度 均不应小于4.00m。
应注意的问题: * 消防回车场的大小应与其所服务的建筑类别相适应。对于一类高
❖ 顶层的局部功能用房应计入建筑层数和高度。
❖ 住宅的中间跃层应计入层数。
1.2 高层建筑定性 第3.0.1条 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
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并宜符合表3.0.1的规定。 应注意的问题: ❖ 对于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医院和高级旅馆应直接划分为一类
高层建筑。 ❖ 建筑高度超过24米但不超过50米的高层商住楼和综合楼应
应注意的问题:
❖ 高层建筑应形成两个长边通车,单边通车或者 一个长边加一个短边通车都不符合要求。
❖ 对于沿街长度较长的建筑当无法形成环形消防 车道时,应设中间穿过的消防车道。
❖ 应急消防车道在总平面图上应定位、标明。
第4.3.4条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00m。消防车道距 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00m,消防车道上空4.00m以下 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度)的两面外墙不适用防火间距。 ❖ 高层建筑防火间距要注意塔楼和裙房的要求不一样,两者应同时满足防
火间距的要求。 ❖ 由于高层民用建筑与工业设施的防火间距要求较高,且未规定可以减少
防火间距的措施,在设计单位勘察现场时,应尤其注意周边范围内的工 业设施和工业建筑,尤其是易燃易爆建筑,应特别注意。 ❖ 注意项目周边多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对于耐火等级较低的建筑防火间距 会适当增加。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郭盛友 二OO九年五月二十日
主要内容:
在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审核中常见的问 题,从五个方面:
1. 建筑防火设计类别 2. 总平面布置 3. 建筑平面布置 3. 水灭火系统 4. 消防电气 5. 防、排烟系统
1. 建筑防火设计类别
1.1 建筑高度和层数 第2.0.2条 建筑高度 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 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 房和楼梯 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
2.3 消防扑救面和扑救场地
注意超过24米部分的塔楼各层的建筑面积,如超过1500或 1楼分类时不考虑塔楼标准层的建筑面积大小。
❖ 当建筑裙房之上有多栋塔楼,且塔楼高度、层数、功能不同 时,塔楼部分可分别定性,裙房应按最高类别的建筑裙房设 防。
(P:1)
第2.0.17 条 商业服务网点:
住宅底部(地上)设置的百货店、副食店、粮店、邮政 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商业服务用房。该用房层数不超 过二层、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2,采用耐火极限大于1.50h 的楼板和耐火极限大于2.00h且不开门窗洞口的隔墙与住宅 和其它用房完全分隔,该用房和住宅的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 应分别独立设置。
应注意的问题:
层建筑,其大小不宜小于18.0m×18.0m,对于二类高层建筑其 大小不宜小于15.0m×15.0m。 ❖ 消防车道的转弯半径应符合通车要求。一般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 径为9米,登高车的转弯半径为12米,一些特种车辆的转弯半径 为16-20米。 ❖ 建筑下穿车道应注意净高度(扣除楼板厚和梁高)不应小于4米。
(P:2)
2. 总平面布局
2.1 防火间距 第4.2.1条 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它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
小于表4.2.1的规定 。 第4.2.7条 高层建筑与厂(库)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7的规定。
应注意的问题: ❖ 测量防火间距应在相对的外墙面之间测量,对于错开成较大角度(如90
第2.0.7条 综合楼:由二种及二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 成的公共建筑。
第2.0.8条 商住楼:底部商业营业厅与住宅组成的高 层建筑。
应注意的问题:
❖ 建筑物内设有为项目自身配套使用的设备用房、车 库时,在进行建筑分类时可不单独作为一种功能计。
❖ 建筑物首层为建筑面积不超过300平方米的跃层式 (跃1层)商业服务网点、建筑面积不超过300平方米 的管理等配套用房,当以上部分为住宅时,该建筑 可按居住建筑设计。
❖ 商业服务网点形式的认定:目前认可的商业服务网点形式有 单层商业服务网点和跃层式商业服务网点两种形式,跃层式 商业服务网点的形式可参见《高规》图集中关于商业服务网 点的图示。对于网点之间互通、开门、或设走道连通的,均 不属于商业服务网点,其所在建筑不应定性为住宅。
❖ 底部设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整体建筑仍定性为普通住宅, 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设置仍参照住宅的标准 设置。
第4.2.2条 两座高层建筑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比 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墙为不 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第4.2.3条 相邻的两座高层建筑,较低一座的屋顶不设天 窗、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且相邻较 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但 不宜小于4.00m。
应注意的问题:
❖ 在防火间距适当减小情形中,应区分两栋建筑相对外 墙面的高、低侧及不同要求。当只是低侧外墙为防火 墙时,不能贴邻建造。
❖ 注意贴邻建造和一体建筑的区别。贴邻建造的两栋建 筑分别定性和设防,一体建筑统一定性和设防,不存 在间距问题。
2.2 消防车道
第4.3.1条 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 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 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 过l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 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从室内设计相对零标高起算。
❖ 坡地地形下建筑高度和层数的确定:从设计 零相对标高起算的高度不一定能作为建筑高 度起算,根据规范,建筑高度的确定应从室 外地坪起算,对于没有采用《重庆市坡地高 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防火设计的 坡地建筑,应从室外最低地坪标高起算。
第4.3.5条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 场不宜小于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 于18m×18m。 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 能承受消防车辆的压力。
第4.3.6条 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空高度 均不应小于4.00m。
应注意的问题: * 消防回车场的大小应与其所服务的建筑类别相适应。对于一类高
❖ 顶层的局部功能用房应计入建筑层数和高度。
❖ 住宅的中间跃层应计入层数。
1.2 高层建筑定性 第3.0.1条 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
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并宜符合表3.0.1的规定。 应注意的问题: ❖ 对于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医院和高级旅馆应直接划分为一类
高层建筑。 ❖ 建筑高度超过24米但不超过50米的高层商住楼和综合楼应
应注意的问题:
❖ 高层建筑应形成两个长边通车,单边通车或者 一个长边加一个短边通车都不符合要求。
❖ 对于沿街长度较长的建筑当无法形成环形消防 车道时,应设中间穿过的消防车道。
❖ 应急消防车道在总平面图上应定位、标明。
第4.3.4条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00m。消防车道距 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00m,消防车道上空4.00m以下 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度)的两面外墙不适用防火间距。 ❖ 高层建筑防火间距要注意塔楼和裙房的要求不一样,两者应同时满足防
火间距的要求。 ❖ 由于高层民用建筑与工业设施的防火间距要求较高,且未规定可以减少
防火间距的措施,在设计单位勘察现场时,应尤其注意周边范围内的工 业设施和工业建筑,尤其是易燃易爆建筑,应特别注意。 ❖ 注意项目周边多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对于耐火等级较低的建筑防火间距 会适当增加。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
郭盛友 二OO九年五月二十日
主要内容:
在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审核中常见的问 题,从五个方面:
1. 建筑防火设计类别 2. 总平面布置 3. 建筑平面布置 3. 水灭火系统 4. 消防电气 5. 防、排烟系统
1. 建筑防火设计类别
1.1 建筑高度和层数 第2.0.2条 建筑高度 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 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 房和楼梯 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
2.3 消防扑救面和扑救场地
注意超过24米部分的塔楼各层的建筑面积,如超过1500或 1楼分类时不考虑塔楼标准层的建筑面积大小。
❖ 当建筑裙房之上有多栋塔楼,且塔楼高度、层数、功能不同 时,塔楼部分可分别定性,裙房应按最高类别的建筑裙房设 防。
(P:1)
第2.0.17 条 商业服务网点:
住宅底部(地上)设置的百货店、副食店、粮店、邮政 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商业服务用房。该用房层数不超 过二层、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2,采用耐火极限大于1.50h 的楼板和耐火极限大于2.00h且不开门窗洞口的隔墙与住宅 和其它用房完全分隔,该用房和住宅的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 应分别独立设置。
应注意的问题:
层建筑,其大小不宜小于18.0m×18.0m,对于二类高层建筑其 大小不宜小于15.0m×15.0m。 ❖ 消防车道的转弯半径应符合通车要求。一般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 径为9米,登高车的转弯半径为12米,一些特种车辆的转弯半径 为16-20米。 ❖ 建筑下穿车道应注意净高度(扣除楼板厚和梁高)不应小于4米。
(P:2)
2. 总平面布局
2.1 防火间距 第4.2.1条 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它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
小于表4.2.1的规定 。 第4.2.7条 高层建筑与厂(库)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7的规定。
应注意的问题: ❖ 测量防火间距应在相对的外墙面之间测量,对于错开成较大角度(如90
第2.0.7条 综合楼:由二种及二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 成的公共建筑。
第2.0.8条 商住楼:底部商业营业厅与住宅组成的高 层建筑。
应注意的问题:
❖ 建筑物内设有为项目自身配套使用的设备用房、车 库时,在进行建筑分类时可不单独作为一种功能计。
❖ 建筑物首层为建筑面积不超过300平方米的跃层式 (跃1层)商业服务网点、建筑面积不超过300平方米 的管理等配套用房,当以上部分为住宅时,该建筑 可按居住建筑设计。
❖ 商业服务网点形式的认定:目前认可的商业服务网点形式有 单层商业服务网点和跃层式商业服务网点两种形式,跃层式 商业服务网点的形式可参见《高规》图集中关于商业服务网 点的图示。对于网点之间互通、开门、或设走道连通的,均 不属于商业服务网点,其所在建筑不应定性为住宅。
❖ 底部设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整体建筑仍定性为普通住宅, 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设置仍参照住宅的标准 设置。
第4.2.2条 两座高层建筑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比 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墙为不 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第4.2.3条 相邻的两座高层建筑,较低一座的屋顶不设天 窗、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且相邻较 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但 不宜小于4.00m。
应注意的问题:
❖ 在防火间距适当减小情形中,应区分两栋建筑相对外 墙面的高、低侧及不同要求。当只是低侧外墙为防火 墙时,不能贴邻建造。
❖ 注意贴邻建造和一体建筑的区别。贴邻建造的两栋建 筑分别定性和设防,一体建筑统一定性和设防,不存 在间距问题。
2.2 消防车道
第4.3.1条 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 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 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 过l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 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