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以“下”为“上”的称谓文化
高中语文 最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最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称谓1.谦称与尊称在古代,自谦称谓通常带有“卑、下、鄙、贱、愚、小”等语素,例如“卑人、下愚、鄙人、贱子、小可”等。
或者是带有这种意思的词语,例如“仆、臣、不肖、不才、不佞”等,表明自己地位卑微,才疏学浅。
不仅称呼自己有谦称,称呼自己的亲属也有谦称。
例如:家”常用作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人,例如家父、家母、家兄。
舍”常用作称比自己年幼的亲属,例如XXX、舍妹。
先”常用作称已去世的己方长者,例如先帝、先父、先母。
亡”常用作称同辈的去世者,例如亡妻、亡弟。
尊称称谓是直接向对方表达敬意。
其方法有四种:①称人之字。
例如:“故今具道所以,XXX或XXX也。
”(XXX《答司马谏议书》)“君实”是XXX的字。
②称人以美德之辞、美称词语。
古人多用“君”“子”“公”“先生”等。
③称人以爵位、职衔、身份。
④称人以其近侍、所在。
这类尊称多用于君王、尊者。
常用的词语有“陛下”“阁下”“殿下”“足下”“执事”等。
2.年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总角:幼年泛称。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半百:五十岁。
XXX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之年:八九十岁。
XXX:一百岁。
3.亲属关系称谓在中国古代的宗法社会中,家族是中心,以血统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等级制度。
先解释两个概念:六亲:父母妻子兄弟。
九族:有两种解释,一是纵向的,指的是高祖、XXX、祖、父、自己、子、XXX、XXX、玄孙;一是横向的,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古代一人犯罪,常常牵连到亲属也被杀戮,所谓灭三族,指父母兄弟妻子;所谓诛九族,包括从高祖到玄孙的直系亲属,以及旁系亲属中的兄弟、堂兄弟等。
这是封建专制时代惨无人道的刑法。
再看古代的亲属称谓:父亲的父亲是祖父,父亲的母亲是祖母,祖父母的父母是曾祖父和曾祖母,XXX父母的父母是高祖父和高祖母。
古代文化常识歌诀礼仪称谓科举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歌诀◆◆◆01三皇五帝古中国,六合八荒定九州。
炎黄二帝华夏肇,尧舜大禹禅让留。
土社谷稷有江山,左昭右穆宗庙修。
牺牲玉帛弗敢加,三牲总称猪羊牛。
少牢无牛诸侯祭,家祭祖道禊事修。
【注】1.三皇五帝:历史神话人物“三皇”与“五帝”的合称,具体所指有多种说法。
中学生知道“三皇五帝”是我们的老祖宗即可。
2.六合八荒:六合指“上、下、左、右、前、后”,八荒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北、西南”。
李白有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如果拿到现在说,就成了“秦王把上下左右前前后后都收拾完了,这是多牛掰的事!”可人家一个“六合”就代表了,古人词汇比如今多得多。
贾谊《过秦论》说秦王有“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四海”如今还用,“八荒”只存在于考试中了。
3.九州:汉族先民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怎么记住这九州呢?给你编个“小故事,巧记忆”:雍正徐扬荆,鲫鱼两眼青。
至于是个什么故事,请你自己脑补吧!嘿嘿!4.炎黄:传说中上古中国的两个部落领袖,这老哥俩影响太大了,以至于汉族后来被称为“炎黄子孙”。
5.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社为土神,稷为谷神。
“社稷”合称指国家。
6.昭穆:宗庙、坟墓的左右位次,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之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
左昭右穆,一字排开,你看,死后也得这么讲规矩。
7.牺牲:这里是个名词,指祭祀或祭拜用品。
“牛羊豕”是最常见的祭礼,合称“三牲”(敲黑板:豕,读作“屎”,就是猪);祭祀时牛﹑羊﹑豕都用上,请老祖宗享用,叫“太牢”,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
前者天子用,后者诸侯用。
我们家祭拜祖宗,用的是猪肉、鸡蛋和豆腐,级别差远了。
8.祭祀活动:有“家祭”,指家庭举行祭祀,向先人表示哀悼;有“祖道”,指祭祀路神,为人践行;有“禊事”,指三月上巳临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动。
称谓文化
除此而外,谦称还常用“愚”、“浅”和“拙” 等构成,如愚兄、浅见和拙作,在别人面前称自己 的妻子为“拙荆”和“拙妻”;敬称则用“明”、 “哲”、“仁”和“高”等构成,如明公、哲嗣 (对别人的儿子的敬称)、仁兄、高见和高招,还 有一个“贤”,用于平辈或晚辈,如贤弟、贤妻、 贤侄和贤婿等。
此外,旧时用于称呼对方或跟对方职位有关的敬词, 还有“台”,如兄台、台鉴、台启,问别人表字叫 “台甫”;“钧”,一般用于尊长或上级,如钧座、 钧鉴和钧启;“座”,一般是下属对上级的敬称, 如叫军长为军座、师长为师座、团长为团座、处长 为处座、局长为局座。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礼记•曲礼》:“百年曰期
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 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 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 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总角:幼年泛称。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 志于学……”)
16岁称碧玉年华;破瓜之年(旧时文人拆“瓜”字 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摽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三类是妇女往往用“妾、婢、奴、奴婢”等表示歉 下。“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 四类是君主常用“寡人(寡得之人)、不毂(不善之人)、 孤(孤独之人)”表示谦下。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 矣。”(《孟子•梁惠王上》) 这些谦称都可译成”我”。
中国的古称有哪些
中国的古称有哪些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几千年来形成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古称和别名。
以下将介绍一些中国的古称。
一、中华:中华是中国的古称之一,源于古代华夏族的部落名称。
相传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他的名字中的“华”成了后来的称谓。
中华一词也出现在《诗经》中,意味着中国的尊严和荣耀。
中华是中外通用的称呼,代表着华夏文明和中国的独特地位。
二、中国:中国是当前最常用的称谓,是以秦朝统一中国为标志的时期所采用的大一统的国名。
中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战国策·楚策一》中,并逐渐成为中国这片土地的代称。
这个名字既指国家,也包含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地理上的范围。
三、天朝:天朝是中国古代一种封建社会中皇帝的称号,也可以看作是对中国的另一种称谓。
天朝一词流传于东汉末年,意味着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及中国是“天下”的中心。
四、中土:中土是中国佛教中对中国的称呼,与佛教概念中的“西天极乐世界”相对应。
佛教将中国看作富饶、可胜任佛法传播的地方,因此称之为中土。
这个称呼也常常用来代指中国这个国家。
五、赤县:赤县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谐音称呼,源于春秋时期赤翟国(今河南省西华县)的名字。
后来赤翟国灭亡后,人们用赤县来指代中国。
这个称呼主要出现在文学作品和诗词中,意味着对中国乡土之情和红色的象征。
六、炎黄:炎黄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也是对中华民族起源的称呼。
相传黄帝是中国人的祖先,他在黄河流域传播了火的文明,所以被称为炎黄。
炎黄一词体现了中国民族的尊严和自豪。
七、天下:天下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的一种权力象征和称呼,被称为“天下”是指统一的国家疆域。
这个称号体现了古代帝王的霸权意识,表明他们具有统治全国的权威。
以上是中国的一些古称,每个称呼都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充分展现了中国这个古老国度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这些称谓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紧密相连,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古代文化常识人的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人的称谓古代文化中,人的称谓是一种社会规范,用以表示不同身份、地位和尊卑关系。
这些称谓是根据不同的社会习俗、礼仪和文化传统而形成的。
在古代中国,人的称谓可以根据性别、年龄、职业、地位等因素进行区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文化中的人的称谓。
1.君主:古代政权的最高统治者,如中国的皇帝、日本的天皇等。
他们被尊称为陛下、圣上等。
2.皇后:君主的配偶,作为国家的女主人,通常被尊称为皇后娘娘、娘娘等。
3.太后:尊贵的皇后或太子之母在君主去世后继承政权或辅助太子执政,被尊称为太后。
4.太子:君主的儿子,继承皇位的人,被尊称为太子殿下、太子爷等。
5.王子/公主:君主的子女,被尊称为王子殿下、公主殿下等。
6.父亲/母亲:指自己的亲生父母。
7.兄弟姐妹:指自己的兄弟姐妹关系。
8.先生/奶奶:对男性长辈的尊称。
9.女士/小姐:对女性的尊称,通常不带任何称谓修饰。
10.师傅/师父:对自己的老师或师长的尊称。
11.士子:指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员的读书人,被尊称为先生、贤人等。
12.进士: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通过考试者可担任高级官职。
13.儒生:儒家学派的学生,通常指那些有读书人学识但未能通过科举考试的人。
14.丞相:古代最高官员之一,负责辅佐君主,被尊称为丞相大人、丞相等。
15.宰相:古代政府的高级官员,负责政务,被尊称为宰相大人、宰相等。
16.太监:指被阉割的男子,通常被任命为皇宫中的宦官,负责宫廷内务。
17.卿:古代官员的尊称,如刺史、太守、宰相等。
18.地位低下者:在古代社会中地位低下的人,如奴隶、苦力、佃户等。
这些称谓在古代社会中被广泛使用,体现了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地位、身份和尊卑关系。
在尊称他人时,使用正确的称谓是一种对古代文化传统的尊重,并且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人物称谓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人物称谓
一、男子称谓。
1、名谓:任何男子出生或成年后,父母给他起的名字就叫做名谓。
2、尊称:以父亲的字或自己的名字取一个大的字作为尊称,如:父亲叫张云,尊称可以取“万”字作为尊称,称为“万彦”,“云”字也可以作为尊称,称为“云彦”等。
3、对僚称谓:当男子超过30岁时,家人和同伴就以“僚”为尊称,如“老僚”,“子僚”,“师僚”等。
4、大人称谓:男子超过50岁以后,家人称他为“老人”,同伴尊称他为“大人”等。
5、贵族称谓:皇室的父辈或他的后代,称他们的称谓为“宗室”、“宗派”或“族长”等。
二、女子称谓。
1、名谓:女子出生或成年后,父母给他起的名字就叫做名谓。
2、尊称:以母亲的字或自己的名字取一个大的字作为尊称,如:母亲叫沈雪,尊称可以取“安”字作为尊称,称为“安雪”,“雪”字也可以作为尊称,称为“雪安”等。
3、对僚称谓:当女子超过20岁时,家人和同伴就以“娘”为尊称,如“老娘”,“子娘”,“师娘”等。
4、大人称谓:女子超过40岁以后。
古代文化常识之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之称谓
称谓是指按照社会规范和要求,采用不同的语言、文字称谓的事物、
人和社会职务的名称制度,是社会秩序及人身地位的重要标志。
在中国古
代文化中,称谓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家庭称谓
1、父亲:古代常以“父老”“祖宗”、“父公”,“公父”等称呼父亲;现代则一般以“爸爸”或“父亲”称呼。
2、母亲:古代常以”母老“”祖母“”母公“”公母“等称呼母亲;现代则一般以“妈妈”或“母亲”称呼。
3、兄弟姐妹:古代常以“兄弟”“兄嫂”“弟兄”等称呼同父异母
或同母异父的兄弟;现代则一般以“弟兄”、“姐妹”称呼。
4、爷、奶:古代常以“爷”“奶”称呼爷爷、外祖父和奶奶、外祖母。
5、堂兄弟、堂姐妹:古代常以“堂兄弟”、“堂姐妹”称谓同父同
母的兄弟姐妹。
二、官称
1、皇帝:古代常以“天子”、“皇帝”、“圣上”称呼皇帝;现代
一般以“皇帝”称呼。
2、皇后:古代常以“皇后”、“后妃”、“太后”称呼皇后;现代
一般以“皇后”称呼。
3、皇太子:古代常以“太子”、“长子”称呼皇太子;现代一般以“皇太子”、“太子”称呼。
4、太子妃:古代常以“太子妃”称呼太子的妻子。
5、太监:古代常以“太监”称呼宫廷官吏。
祖宗十八代称谓大全
祖宗十八代称谓大全传统祖宗十八代的称呼,你了解多少随着当今社会独生子女政策的执行,每个家庭的亲戚成分越来越少,由于不经常使用,有些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消失。
现将家族称呼整理后与朋友们一起鉴赏。
所谓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
上按次序称谓: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
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书中说:因人怀胎,鼻先受形,故鼻祖为始祖。
下按次序称谓: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kūn)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
即: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
书中说:耳孙者,谓祖甚远,仅耳目闻之也。
家族称呼大全中国人对丈夫的称呼【良人】古时管丈夫“良人”,这称呼好听啊,估计那时的丈夫都不泡妞,家里一杆旗帜永远飘扬,所以叫“良人”。
在当时,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良人”,但丈夫管老婆也叫“良人”,相比必当时男女比较平等的。
【郎】在“良”字旁边加个“阝”,就是“郎””;在“良”字左边加“女”,就成“娘”。
“郎”为夫君。
李白就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诗句。
“郎”多亲切的称呼阿!【郎君】但单音节词似乎太甜腻了,大约除了个别那时的“小甜甜”,如郑袖,钩弋之流,众多良家妇女们在人前还是羞于叫出口。
于是就在前头或尾后加一个字变双音词,即“郎”字后面加上一个“君”字;在“娘”字后面加上一个“子”字,成了表示亲昵的“郎君”,“娘子”。
(注:起先,“娘子”一词仅用青春妙龄的少女。
大约到了唐代就成了妻子的称呼。
)妻子称丈夫为“郎君”,是对丈夫的雅称;丈夫称妻子为“娘子”,是对妻子的爱称。
【官人】官人,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时代。
在夫妻间的称呼上,也是称谓较多的朝代。
宫延中,出现了“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这一称谓。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十二讲之人物称谓-2023年学习资料
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种:-1百姓的称谓。-常见: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职业的称谓。-《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中的“师襄”“师”, 为乐师,表明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1.--“贫贱之交”;-2.-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一“金兰之交”-3.-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一“刎颈之交”-4.-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4.1-“ 难之交”-5.-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5.---“莫逆之交”;-6.-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起.-一-“竹马之交”;-7.-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7.---“布衣之交”-8.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朋友起. ---“忘年之交”;-9.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9.--一-“君子之交”
人的称谓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十二讲之人物称谓
基本称谓-1、直称姓名-①给某人作传时,如: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屈原列传》-②自称时,如:勃,三 微命,一介书生。(王勃《滕王阁序》-③表示对某人轻视或厌恶时。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幼时由父亲命名-2、称 :称字是对平辈或尊辈的礼貌和尊敬。-成年(男20,女15由父亲或尊者取字。-如称李白为李太白,陶渊明为陶元 等。-3、称号-1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气或抒发某种情感;-2对人称号,是一种敬称。-自己取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十二讲之人物称谓
。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问题:这是一副写给-岁老人的寿联。-答案:1 1岁-【上】花甲:60岁-花甲重逢:2个60岁-增加三七岁月:三七二十一,再加上21岁-60+60+21= 41岁-【下】古稀:70岁古稀双庆:2个70岁更-多一度春秋:再加上1年70+70+1=141岁
不同文化的称谓规则
不同文化的称谓规则汉语中的称谓可谓是丰富多彩。
每当和爸妈的朋友吃饭,总少不了打招呼的环节,为表亲切尊重,我们喊“叔叔阿姨”;亲戚聚会,总会发现自己有“七大姑八大姨”,傻傻分不清楚;称谓领导,我们说“X总、X主任”;快递员或外卖员统称为“快递、外卖小哥”......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称谓好像显得尤为简单,前缀“Mrs/Mr”,没有更复杂的宗亲称谓。
中西的称谓差距是否是文化差异的投射?具体的文化内涵是什么?让我们来看看吧~其实,称谓现象融于我们的生活中,以至于我们可能从未察觉和思考。
下面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中西方常见的称谓习惯的不同~亲属称谓首先,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更为细化,仅仅夫妻双方的家人,就有两套不同的称谓。
而英语中对亲属的称谓语就比较笼统模糊,一词可以多义,例如aunt可以表婶婶、姨、姑姑、伯母、舅妈;sister可以表示姐姐,也可以表示妹妹。
同时,在我们的国家,有用亲属称谓称呼非亲属成员的习惯。
阿姨、叔叔、哥、姐,都可以用来称呼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比如称宿舍管理员“阿姨”、有时叫比自己大的前辈“X哥”,这种形式的称谓习惯可以表示亲近,缩小社交距离。
在西方,这样的叫法可以说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面对非亲属成员,他们更多以名字相称。
尊称的不同表达汉语称谓讲究尊卑有别,长幼有序。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起中国多种多样的社会称谓,行政职务是社会称谓的重要参考指标,比如,我们称呼上级为“姓+职位”,很难直呼其名。
我们也常常以职务作称谓语,比如"李师傅、"王师傅",以表达尊重和认同。
对于长辈,我们称“奶奶”、“叔叔”以示尊敬。
中国古代则还有谦称:在下、鄙人......在学位职称的称谓上,中西方有着显著的差异。
在西方,学术成就是高于行政上的权利的,如果一个人有博士学位,他会更习惯于被称作“某某博士”(Dr.)。
此外,西方也没有尊老传统。
针对这些称谓现象,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隐藏的思维方式的支撑和历史原因。
古代称谓文化常识
古代称谓文化常识古代称谓文化是指在古代社会中人们用来称呼彼此的一套口头表达方式,包括对于父母、兄弟、长辈、朋友、子女等身份的称呼规范。
这些称谓在古代社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是人们交际沟通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等级、身份分明和家庭的文化传承。
在古代中国,家庭地位和身份有着明显的等级划分,各个社会层次之间的人们之间的交往要求必须遵循着一套明确的称谓规范。
最常见的称呼形式是以“父亲”、“母亲”、“儿子”、“女儿”、“祖父”、“祖母”等称呼,而在亲近朋友之间,则可以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
在传统中华文化中,长辈与晚辈之间的称谓是必须遵循的一种关系方式。
例如,兄弟姐妹之间的长幼关系和男女之间的年龄大小都要求用相应的称谓表达。
在同辈之间,好友之间通常使用“兄弟”、“姐妹”互相称呼,以显示亲密友谊。
在古代社会中,男女父母的称谓也有差别。
女儿的父母通常称呼为“爹娘”,而儿子的父母则分别称呼为“父亲”、“母亲”。
这些称谓的使用,不仅彰显了文化传统和规范,同时也反映了家庭地位和家族文化传承。
此外,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下,人们的称谓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在古代官场中,人们要用官职名称的高低来区分不同的地位。
并且,在官吏和平民之间,也存在着要求相安无事的特殊称呼方式。
总的来说,古代称谓文化是古代社会的一种文化传统,它包括了人们对于社会等级、身份分明、家庭文化传承和社交礼仪等方面的一套规范。
在现代社会中,尽管我们的称谓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对于人们相互之间的尊重和重视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称谓大全
中国古代称谓大全中国古代的称谓是一种尊重和礼貌的表达方式,它不仅仅是对人的称呼,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体现。
在古代,人们对不同身份、地位和职业的人有着不同的称谓,这些称谓既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也体现了人们对彼此的尊重和尊严。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称谓大全。
1. 君王,在古代,对君王的称谓有很多种,如“陛下”、“圣上”、“天子”、“圣上”等,这些称谓都体现了对君王的尊崇和尊重。
2. 贵族,对贵族的称谓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大人”、“卿”、“公子”、“郎君”等,这些称谓反映了贵族在社会上的地位和身份。
3. 文人,对文人的称谓主要是“先生”、“士”、“博士”等,这些称谓体现了对文人学士的尊重和敬意。
4. 女子,对女子的称谓则有“小姐”、“夫人”、“娘子”等,这些称谓体现了对女性的尊重和礼貌。
5. 士兵,对士兵的称谓主要是“将军”、“校尉”、“千夫长”等,这些称谓反映了对军人的尊崇和敬意。
6. 官员,对官员的称谓有“大人”、“官人”、“郎中”等,这些称谓体现了对官员的尊重和礼貌。
7. 师傅,对师傅的称谓主要是“师父”、“师傅”、“师公”等,这些称谓反映了对师傅的尊重和敬意。
8. 父母,对父母的称谓有“父亲”、“母亲”、“老爸”、“老妈”等,这些称谓体现了对父母的尊重和孝顺。
9. 长辈,对长辈的称谓主要是“长者”、“长辈”、“尊长”等,这些称谓反映了对长辈的尊重和敬意。
10. 子女,对子女的称谓有“儿子”、“女儿”、“孩子”等,这些称谓体现了对子女的关爱和呵护。
总结,中国古代的称谓是一种尊重和礼貌的表达方式,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人们的礼仪文化。
不同身份、地位和职业的人有着不同的称谓,这些称谓体现了人们对彼此的尊重和尊严。
通过了解古代的称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人们对待彼此的态度和情感。
中国古代称谓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称谓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我国古代称谓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一、古代称谓的起源我国古代的称谓,是指人们在社交场合对他人的称呼和对自己的自我表达。
古代称谓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上古时期的宗法制度。
在封建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称谓就成为了彰显这些地位和身份的一种方式。
古代称谓也受到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二、古代称谓的演变1. 尊卑之分在古代,人们对待不同社会地位和身份地位的人时,会采用不同的称谓。
这种行为体现了我国古代人们对尊卑之分的重视。
对长辈的称谓有“父亲”、“母亲”、“师傅”等,对晚辈的称谓有“儿子”、“弟子”等。
这种尊卑之分的思想通过古代称谓得到了具体的表现。
2. 礼仪之俗在古代社会,人们的言行举止受到了严格的礼仪制约。
称谓作为社交场合中的一种礼节,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人们对于称谓的选择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这也体现出了古代社会对礼仪的尊崇和遵循。
三、古代称谓对中华文化的影响1. 传统文化的延续古代称谓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载体,对中华文化的延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当代社会,人们在称呼长辈时仍然会使用“父亲”、“母亲”等古代称谓,这反映了古代称谓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2. 礼仪文化的体现古代称谓所体现的尊卑礼仪观念,对于中华文化的礼仪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礼仪是非常重要的,而古代称谓正是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古代称谓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社会等级制度和礼仪文化。
在当代社会,虽然社会地位和身份地位的变化已经改变了人们对称谓的看法,但古代称谓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仍然对人们的言行举止和社交礼仪产生着影响。
总结回顾古代称谓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等级制度和礼仪文化,并且在当代继续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和社交礼仪。
古代称谓的演变和延续,使得我国的礼仪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对中华文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古代称谓文化常识
古代称谓文化常识
古代称谓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古代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这里介绍一些古代称谓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常见的称谓主要分为尊卑、男女、亲疏、职业和习惯五类。
尊卑称谓是古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称谓之一,用于表示人们在社会地位和尊卑等级上的差别。
例如,皇帝被称为“陛下”,官员被称为“大人”,平民百姓被称为“老百姓”。
男女称谓是区分男女性别的称呼,男性被称为“公”,女性被称为“婆”。
古时候一些地方还有君主称位中女太监称之为“婢”。
亲疏称谓用于表示某人与自己的关系亲疏程度,亲近的人可用宗亲或亲贤尊长称之,如父亲、母亲、祖父母、岳父母、兄弟姐妹等。
对于自己非近亲却地位尊崇的人,也有一定的称呼,如师傅、恩公、养老大夫、大夫娘等。
职业称谓是用于表示人们从事的职业的称谓,古代社会中各种职业都有相应的尊称,如“医圣”、“文圣”、“华佗”等。
习惯称谓则是因地域、风俗、习惯等因素而产生的相应称谓,如巴蜀地区称师母为“师父夫人”,江南地区称太太为“夫人”。
以上这些称谓都有各自的文化含义和社会背景,对于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和礼仪制度以及了解古代人际关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之,了解古代社会称谓文化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还有助于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维系社会关系,体现出我们中国人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温情。
中国的古代称谓及称谓礼仪
古代的常用称谓及称谓礼仪一、口头称谓语中国号称文明古国,世人誉之为礼仪之邦、君子之国,即使是在唇枪舌剑的论战中,我们的先人也同样讲究语言美。
《礼记·仪礼》道:“言语之美,穆穆皇皇。
”穆穆者:敬之和;皇皇者,正而美。
就是说,对人说话要尊敬、和气,谈吐文雅。
现在我们称呼对方的代词只有“你”和“您”,而古代,虽然有“汝,尔、若、而、乃”等好几个称法,但是他们无论对长辈、平辈说话时,从来不用这些词,认为如此称呼不礼貌。
古人有多种多样表示尊敬的方法,大概有如下数种。
1、用“道德高尚”的说法称呼对方,如称人为“子、夫子、先生”等等。
2、从辈份上尊称对方,如称人为“父老、父、丈人、母、媪、老伯”等。
3、称对方的字、号。
4、称对方的身份时加上“贤、尊、高”等字眼。
如“贤侄”、“贤婿”等。
5、用对方的部下来代称对方,表示由于尊敬的缘故,不敢直接指呼对方。
例如,“陛下”代称帝王;“殿下”代称皇后、太子;“阁下”、“足下”等代称一般人。
古代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以外,还有“余、吾、予、朕、台、卯”等。
但古人对长辈或平辈说话时,也不用他们而是毫无例外地用谦称。
例如:1、用“道德不高尚”或“不聪明”的说法来称呼自己。
如自称“鄙人、小人、愚、愚弟”等。
2、“用辈份低”的说法来称自己。
例如自称“小弟、小侄”等。
3、用“地位卑*”的说法来称呼。
例如自称“臣、仆、在下、*子、牛马、自己下走”等等。
4、称自己的身份、职务,有时还加上“卑、小、贫”等字眼。
例如自称“弟子、学生、小生、贫僧、卑吏、卑职”等。
5、直呼自己的名。
例如孔子自称“丘”。
古人的礼貌语言还表现在:凡是说到与对方有关的行为、人物、事情、物品时,大都要使用尊敬、委婉的说法,例如:称别人的姓、名和字为“贵姓、大名、尊讳、尊字”等。
称别人年龄为“贵庚、尊庚、芳龄、高寿”等。
称别人的住处为“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等。
称别人的神态、相貌为“风采”等。
称别人的身体为“玉体”等。
古代称谓
从祖父(堂伯、堂叔) :父之从兄弟。
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 从祖父之妻。
族曾祖父(族曾王父) :祖父的伯叔。
族曾王母:祖父的伯叔叔妻子。
族祖父(族祖王父): 族曾祖父之子。
族父:族祖父之子。
族兄弟:族父之子。
嫂:兄之妻。
弟妇:弟之妇。
从子(侄):兄弟之子。
从女(侄女):兄弟之女。
小:对人常用来称己一方的谦词,如自称自己儿女为小儿、小女等。
六亲:六亲即六种亲属。对六亲的说法,历来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几种,一说指父子、兄弟、姊妹、甥舅、婚媾、姻亚。二说指父子、兄弟、夫妇。三说:指父母、兄弟、妻子。四说指父母、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五说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三弟之子、从父母亡子女之子。隶巍,指父、母、兄、弟、妻、子,是现代比较通行的说法,现代汉语中六类也泛指亲属。
古今对父母的称谓:父母又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考妣等。
古今对夫妻的称谓:夫妻在古今有结发、鸳鸯、伉俪、配偶、伴侣、连理、秦晋、百年之好等。
“鸳鸯”:原指兄弟,我国古代曾把鸳鸯比作兄弟。鸳鸯本为同命鸟,双栖双宿,所以古人用它来比喻兄弟和睦友好。后用鸳鸯来比夫妇,始于唐人卢照邻。
到了唐代,唐玄宗后期好声色,宠杨贵妃,杨贵妃在后宫中的地位无与伦比, 宫中号称为“娘子”。这里的娘子,显然已不是指少女了,但也不能理解为是对妻子的称呼。
到了元代,社会上已普遍称呼已婚妇女为“娘子”。到了明代,一般习惯称少妇为“娘子”,而且带有娇爱的味道。
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如对已离世的父亲称先父、先人、先严、先考,对母尊称先母、先妣、先慈,对祖父称先祖,等等。
亡:用于对已死卑幼者的称呼,如亡妹、亡儿。对已故的丈夫、妻子、挚友,也可称亡夫、亡妻、亡友。
汉语的称谓及相关文化
汉语的称谓及相关文化
中国文化中的称谓中国文化中的称谓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的传统礼仪和社会秩序。
称谓的使用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代表着亲情和友情,而且可以反映出中国人对社会责任感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在古代中国,称谓是很重要的,它不仅表明了人们对对方的尊重,而且表明了接受者的身份。
称谓分为两类:兄弟姐妹称谓和官方称谓。
兄弟姐妹称谓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如“大哥”、“大姐”、“二哥”、“二姐”等。
官方称谓是指官场上的
称谓,如“君”、“主”、“大夫”、“将军”等。
称谓的使用不仅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生活的礼仪和社会规范。
例如,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孩子叫老人“爷爷”或“奶奶”来表示尊重;在官场上,人们使用“大夫”、“将军”等官方称谓来表达尊重。
称谓的使用不仅可以表达尊重,而且可以凝聚团结,增进彼此的互信。
在中国,老师的职称是“老师”,而学生则叫老师“您”;朋友之间使用“兄弟”、“姐妹”等称谓,表达亲情和友谊。
称谓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传统礼仪和道德观念的尊重。
使用称谓可以表示尊重,凝聚团结,增进彼此的互信,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文化表现。
中国古代文化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文学常识一、人的称谓谦称:1、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
“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单幼亲属,前者如塞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2、自称:愚、敝、卑、臣、仆3、帝王自称:孤、寡人、朕4、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5、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6、其他自谦词:尊长者自称:在上晚辈自称:在下老人自称:老朽、老夫女子自称:妾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叫做“尊称”。
(1)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2)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等。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仁,称同辈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
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3)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4)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
后来,“圣”通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三种:1、百姓的称谓。
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苍生、黎元、氓等。
2、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有着时代烙印的各类称谓可以说繁若星辰。
其中词尾为“下”的一组称谓名词,如“足下”、“阁下”、“陛下”等,既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中谦逊的一面,又蕴含着产生它们的特定历史文化内涵,并且还起到了“因卑达尊”的交流沟通功能。
就上述这组称谓术语的起源、本义、指代含义以及各个称谓的演化轨迹等,通过征引史料分别进行分析与考证,可有助于认识它们的历史渊源及其文化含义。
在中国古代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称谓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最典型的是“足下”、“陛下”、“阁下”等专有名词。
这些称谓皆由普通名词加方位名词“下”构成。
古代中国人通过借代修辞手法,再用于人们之间“因卑达尊”的称谓,同时也附着上一层相对浓厚的等级名分和谦恭色彩。
时至今日,其中的某些称谓名词在某些场合中,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一、以“下”为“上”称谓的本义、文化含义与演化“足下”一词出现得很早,在战国时期就颇为流行,且大多用于臣下对君主的称呼。
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二十四“足下”条说:“战国时人主之称也,如苏代遗燕昭王书、燕毅报燕惠王书、苏厉与赵惠文王书,皆称足下。
”顾氏之言大致不错,今观《战国策》、《管子》以及《韩非子》等先秦典籍,“足下”一词大多数用于代指当时的时君世主。
如《战国策·燕策》中,苏秦对燕王说:“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
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
”又《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二世三年,权臣赵高面对即将崩溃的秦王朝,为了自保,派亲信诛阎乐诛杀昏庸无道的秦二世,曰:“阎乐前即二世数日:‘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为计。
’”二世不想死,哀求见赵高不被允许,乞求做郡王、万户侯乃至平民,亦不被允许。
阎乐对其说:“臣受命于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
”汉人蔡邕对“足下”注释曰:“群臣士庶相与言,曰殿下、阁下、足下、侍者、执事,皆谦类。
”另外,“足下”有时候也用于非君主之间的称谓,如《史记·刺客列传》卷八十六记载严仲子事韩哀候,与韩国宰相侠累有仇,便找一个隐藏于齐国市井做屠夫的侠客聂政刺杀侠累。
严仲子持重金结交侠累,并对其说:“窃闻足下义甚高,故进百金者,将用为大人粗粝之费,得以交足下之欢,岂敢以有求望邪。
”严仲子意思是拿黄金百镒结交重情讲义的聂政,这些钱是给其母亲买米用的,哪里敢有别的想法。
又陈胜、吴广起义前,“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
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史记·陈涉世家》)大约从西汉起,“足下”一般用于同辈之间的称呼了,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中开头有“少卿足下”的句子。
又《后汉书·隗嚣传》记载,王莽篡汉,隗嚣起兵为大将军,聘请方望为军师,方望对隗嚣说:“足下欲承天顺民,辅汉而起。
”关于“足下”一词的起源,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断言,“足下”最早见于春秋时期:《异苑》曰:“介之推逃禄抱报树死。
文公拊木哀嗟,伐而制屐,每怀其功,俯视其屐,曰:‘悲乎,足下。
’足下之称当缘此尔。
史记战国之士或上书时君,或谈君前,及相与论难,多相斥日足下,盖自七国相承至今也。
其实,高承之说并不可信,因为《左传》、《史记》中虽然记载介之推曾追随因骊姬迫害而逃亡十七年的晋文公(为公子时),但回国后介之推“不言禄”,与其母亲反对晋文公手下流亡的大臣们“贪天之功以为己力”,并且挟母亲隐居于绵上之山,至死不归。
后来晋文公觉得对不住介之推,特意保留绵上之田来祭祀之。
早期的文献中根本没有晋文公放火烧山的记载,到了西汉末期关于介之推的事迹越传越多,以至于刘向在《新序·节士》中说:“求之不能得,以谓焚其山宜出。
及焚其山,遂不出而焚死。
”至于晋文公伐木制造木屐而纪念介之推的事,自然是属于文化不断“层累”所造成的结果。
再说,战国时期,“足下”一词从未被君主用来称呼臣下的,臣下称呼君主为“足下”倒是常见。
“陛下”本义是指宫殿的台阶,如《吕氏春秋·制乐》就有此用法。
子韦对宋景公说:“臣请伏于陛下以伺候之。
”据有关文献,“陛下”一词作为国君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韩非子》中就已经使用得比较频繁了。
陛下之所以用来指代君主,蔡邕《新书》解释说:陛下者,陛,阶也,所以升堂也。
天子必然有近臣执兵陈于陛侧,以戒不虞。
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
上书亦如之,及群臣、士庶相与言,日殿下、阁下、执事之属,皆此类也。
在《汉书·高帝纪下》“大王陛下”之下,颜师古引应劭之说亦称:“因卑达尊之意也。
”秦汉以来,“陛下”之称日渐增加,逐渐取代了“足下”代指君王的职能。
但西汉初创时期,等级名份和礼乐制度未严,甚至地方不少诸侯王也称陛下,故而贾谊在《新书·等齐》中说:“天子卑号皆称陛下,诸侯卑号皆称陛下。
”他对这种僭越礼制的行为,深感不安,发出了“可为长太息者此也”的感叹。
不过,汉代以后,“陛下”一词已经成为对君主专用称号了。
“殿下”一词,本义是指宫殿的陛阶以下,如《史记·刺客列传·荆轲传》:“诸郎中持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宫殿在汉代时仍然是两个词语,皇帝的住处称宫,也可以叫殿;丞相的住处或办公的房舍只能叫做殿。
《汉书·循吏传·黄霸传》记载,黄霸为丞相时,张敞提到丞相府中事情曾有“先上殿”一语,颜师古为此注解“殿”曰:丞相所坐屋也。
古者屋之高崴,通呼为殿,不必宫中也。
”因此,“殿下”自然不如“陛下”尊贵,其所指代的人物自然不能为天子,只能为侯王一类的人。
查阅有关文献,“殿下”指代侯王最早见于东汉末期。
《晋书·宣帝纪》中孙权恭维曹操说:“汉运垂终,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
”自此以往,殿下指代王子、侯王等称呼非常普遍,如南朝萧齐的范缜称景陵王萧子良为殿下;萧梁时,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也称临川王萧宏为临川王殿下。
由于太后地位仅次于皇帝,汉代以后,殿下也可代称太后,如在《三国志》中就有司马孚、司马懿、高柔和郑冲四人联名上书皇太后,有“臣等伏唯殿下仁慈过隆”之语。
到了唐代又有了新的规定,把皇后、皇太后称作殿下。
北宋沈自南的《艺林汇考·栋宇篇》卷一说:“唐初制令,惟皇太后、皇后,百官上疏称殿下,至今循用之,盖自唐始也。
”高承在《事物纪原》一书中归纳“殿下”的指代用法时说:汉以来,皇太子、诸王称殿下,汉之前未有闻。
唐初,百官于皇太后亦称之;百官自东宫官,对皇太子亦呼之。
今虽亲王亦避也。
……秦汉以来于天子言陛下,皇太子言殿下,将言麾下,使者言节下、毂下,二千石长吏言阁下,父母言膝下,通类相呼言足下。
“阁下”一词起初与“陛下”、“殿下”一样,本义也是指处所,后来也用作“因卑达尊”代称。
阁下本指殿阁之下,如《后汉书·王尊传》:“直符史诣阁下,从太守受其事。
”又《后汉书·曹世叔妻传》:“同郡马融伏于阁下。
”《汉书·酷吏传》卷六十:“田延年出至都亭,谒母,母闭阁不见。
延年免冠,顿首阁下良久,母乃见之。
”至于“阁下”何时由地点名词转为称谓术语,已难以考证,但在南北朝时就较为流行了,如《南齐书·垣崇祖、张敬儿列传》卷二十五日:“吾自分碎首于阁下足下,亦惧灭族于舍人。
”《旧唐书》卷九十二载:“武俊曰:‘今阁下有功。
’”关于“阁下”的用法,唐人赵麟在《因话录》卷五中分析说:古者三公开阁,郡守比古之侯伯,亦有阁,所以世之书题有阁下之称。
前辈呼刺史、太守亦曰节下,与宰相大僚书,往往呼执事,言阁下之执事人耳。
……执事则指斥其左右之人,尊卑皆可通称,侍者士庶可用之。
近日官至使府、御史及畿令悉呼阁下,至于初命宾佐,犹呼记室,今则一例阁下,亦谓上下无别矣。
其执事才施于举人,侍者止行于释子而已,今又布衣相呼,尽曰阁下,虽出于浮薄相戏,亦是名分大坏矣。
由此可见,到了唐代,本来“阁下”从代指“官至使府、御史及畿令”一类达官贵人,已经降格为“一例阁下”而“上下无别”了,难怪赵氏感叹“名分大坏”。
“节下”一词似出现于魏晋时期,是对有武职者的尊称。
“节”是指当时大将军常有的“持节”、“假节”之节。
当然,节下开始也可以指代汉代使者,使者也是持节出使的,但节下指代使者在史料中却难以见到。
由于“节”是军权的象征,所以封疆大吏“节度使”的官名也由此而来。
因此,“节下”逐渐成为高级将领的尊称了。
如《宋书·刘穆之、王弘列传》:“公溯流远伐,而以老母稚子委节下”。
又《晋书·殷仲堪传》曰:“愿节下弘之以道德。
”“麾下”也是对将帅的一种尊称。
“麾”的本义是指将帅指挥用的旌旗,如《史记·魏其武安侯传》有“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的句子。
“麾下”通过借代修辞手法指代将领,应在汉代就完成了,如《史记·李广传》:“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
”又《史记·淮阴侯传》:“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擒夏说,……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愿君留意臣之计。
”后来,“麾下”作为一般将领的代称,逐渐“由卑达尊”,升格为将帅的专用尊称了,如《三国志·吴书·张绒传》中张纥对冲锋陷阵的孙策谏日:“夫主将乃筹谟之所自出,三军之所系命也,不宜轻脱,自敌小寇。
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毋令国内上下危惧。
”“毂下”本指车下,古注多为“在辇毂之下”。
“毂”是车轮中间的圆木,周围有车辐条,中问横插车轴,为车辆的重要部件。
“毂下”若对帝王来说,既可引申为帝王身边,也引申为京畿地区,如《御选唐宋诗醇》卷九:“天宝六载,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李林甫命尚书省皆下之。
”又如《历代名臣奏议·慎微》:“今岁天灾流行,炎气致旱,乃远被于郡国,凶丑作孽,忽近起于毂下,夫天何言哉,垂象示诫,斯诚陛下警惧之。
”若对其他官员来说,“毂下”像“麾下”一样,可以作为官员的尊称,如《晋书·慕容刿载记》:“遣使与太尉陶侃笺曰:明公使君毂下,振德耀威,抚宁方夏。
”又《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二也有“毂下自建隆以来,为要剧之任”的句子。
不过,“毂下”用来称谓官员在文献中并不常见,因而没有流行开来。
以上尊称,可以看作一个系列。
曾懂在《类说》中总结说:“秦汉以来,皇帝言陛下,太子言殿下,将言麾下,使者言节下、毂下,二千石言阁下,父母言膝下,通类相称言足下。
”唐代段成式《西阳杂俎》卷一说:“秦汉以来,于天子言陛下,于皇太子言殿下,将言麾下,使者言节下、毂下,二千石、长史言阁下,父母言膝下,通类相言于足下。
”明人陆容对陛下、足下、阁下以及殿下等词语的指称概述得最为精准,他在《菽园杂记》卷三十说:古人称呼简质,如足下之称,率施于尊贵者,盖不能自达,因其足下、执事之人以上达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