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蔷薇》阅读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蔷薇》阅读笔记

《金蔷薇》是俄国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一部总结作者本人创作经验、研究俄罗斯和世界上许多文学大师的创作活动、探讨文学创作的过程、方法和目的的美文集。作者用他别具一格的文笔气势磅礴而又精致入微地描绘了人类的美好感情和大自然的如画美景,阐述了作家的使命、文学创作的目的和方法。每一位读了《金蔷薇》的文学爱好者、文学创作者和文学批评家都会得到极大的启发。本书以新颖优美的文笔塑造的一个个鲜活动人的形象,具有无可抗拒的强大的感染力,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催发人们博爱的美好感情。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凡读过《金蔷薇》者,无不称赞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并且肯定该书在自己文学创作的道上起过重要作用。本书作者帕乌斯托夫斯基(1892~1968),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有“散文抒情大师”之美誉。他出身于莫斯科一个铁路员工家庭。从中学时代起他就醉心于文学,1912年发表了第一个短篇小说。在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时期他比较广泛地接触俄国的社会生活,参加过红军,当过记者及报社编辑。这期间他创作了许多作品。使他一举成名的是中篇小说《卡拉-布加兹海湾(1932)。后来他还写了一系列画家、作家的传记小说和历史题材的作品,如《伊萨克·列维坦》(1937)、《塔拉斯·谢甫琴柯》(1939)、《北方故事》(1938)等。卫国战争时期他当过战地记者。他于1956年发表的《金玫瑰》是一本创作札记,其中谈了许多创作体会和经历,受到广泛欢迎。后期他致力于创作长篇自传体小说《一生的故事》(1945~1963),反映了19世纪末直到20世纪30年代作者的经历,是作者对创作历程和道德、精神内容的思考、探索的总结。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多以普通人、艺术家为主人公,突出地表现了对人类美好品质的赞颂,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他的短篇小说写得优美如诗,艺术水平很高,如《雪》、《雨濛濛的黎明》、《一篮云杉果》等。

我在图书馆翻到了这本书,拿起来便令我爱不释手,一口气把它读完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创作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不敢说每个人,但至少可以说,大部分人都喜欢读小说、都喜欢隽永的文字,因为文学家们创作的

优秀作品会引起人们的共鸣,或者勾起读者的无限遐思和向往,从而使读者沉浸其中,徜徉于精神的世界,获得心灵的富足。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在《金蔷薇》中,作者以诗情画意的笔触阐发了关于文学创作的若干问题,娓娓而谈,清新隽永,读来像是在听一位阅尽世事沧桑的老者讲述自己一生传奇的经历,尽管曾经历过人生的大风大浪,却那么坦然、睿智,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

另外,我觉得这本书虽然是一本谈文学创作经验的书,但是读来更像是一

部散文集。我喜欢它故事的传奇凄美,喜欢它语言的清新自然,更喜欢作家的

真诚,在人生和自然中不断寻找和表现美丽、善良的真诚。我又找到刘小枫的《我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重温<金蔷薇>》来读。这些伟大的作品,营养了一辈又一辈的人。

珍贵的尘土——源自生活,高于生活

作者讲述的第一个故事——“珍贵的尘土”,金蔷薇始终贯穿着这个美丽而又凄凉的故事,夏米的母亲告诉他“像这样的金蔷薇世上是少有的,”“谁家有金蔷薇,谁家就有福气。不光这个家子人有福气,连用手碰到过这朵蔷薇的人,也都能沾光。”因此,夏米把这个关于金蔷薇美丽的传说告诉了纯洁的小天使——苏珊娜,原本只是用来哄她开心的,而在苏珊娜的心里,金蔷薇成了一个期盼;夏米的心里,金蔷薇成了一个寄托。这个渐渐老去的孤独的老人,内心藏着一份温情,他希望他的小姑娘能够快乐、幸福地生活,这个可爱的小姑娘是他的全世界,“她的双唇比含露的花瓣还要鲜艳,她的睫毛因夜来的泪珠而熠熠闪光”,她就是天使,她就是这污浊的世界里的“出淤泥而不染”的那支在风中亭亭独立的荷花,因此,夏米,他愿意为她付出所有。

这个故事,是一位老文学家从打金蔷薇的那位老公匠那里听来的,所以,老文学家买下了那朵金蔷薇,多亏这位老文学家的札记,我们才得以知道前第二十七殖民军团列兵让·欧内斯特·夏米生活中的这段凄惨的遭遇。

“每一分钟,每一个在无意中说出来的字眼,每一个无心的流盼,每一个深刻的或者戏谑的想法,人的心脏的每一次察觉的不到的搏动,一如杨树的飞絮或者夜间映在水洼中的星光——无不都是一粒粒金粉。

我们,文学家们,以数十年的时间筛取着数以万计的这种微尘,不知不觉地把他们聚拢起来,融合成金,然后将其锻造成我们的‘金蔷薇’,——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或者长诗。

······

然而,一如老清扫工旨在祝愿苏珊娜幸福而铸就了金蔷薇那样,我们的创作旨在让大地的美丽,让号召人们为幸福、欢乐和自由而斗争的呼声,让人类广阔的心灵和理性的力量去战胜黑暗,像不落的太阳一般光华四射。“

这世间,每时每刻,每分每秒,每个角落,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主人公有不同的感动。而文学创作,就是要去扑捉这些感动,他们像散落在风中的尘土,微小,却珍贵。源自生活,高于生活。

摩崖石刻——悼念所有曾经征服和将要征服这个大海的人

“作家最大的幸福是:不把自己视作特殊的、独来独往的人,而是做一个和一切人一样的人,”普里什文这样说。萨尔蒂科夫-谢德林也说:“一个作家只有当他确信自己的良心同他人的良心一致的时候,才会充分感到快乐。”作者在这一章要表达的是作家的良心。波罗的海沿岸的小渔村兀立着一个石刻:悼念所有死于海上和将要死于海上的人。这句话如此地让我感动,尽管渔民们知道踏上大海意味着什么,尽管他们已经看惯了太多的悲剧结局,但是他们仍旧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个征程,永远不屈服,不管风险有多大,也要继续自己的事业。作者说,这行铭文可以读作:“悼念所有曾经征服和将要征服这个大海的人”,就如同作家的事业,作家一分钟也不应屈服于苦难,不应在障碍面前退却。作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书中举了荷兰作家爱德华·德克(笔名叫“穆尔塔图里”)的例子,听从内心的声音进行写作,尽其所能地进行战斗,为正义而战,但却没有得到它应有的待遇。然而,它却为后世的作家们树立了一座丰碑。这样的例子在中国也有很多,比如司马迁、曹雪芹、鲁迅等等。

一个作家,当他有良知的时候,他才能创作出具有人性温情、社会关怀的作品,他才能得到读者的共鸣。使命感使作家的事业变得崇高。“良心的声音和对未来的信念不允许一个真正的作家像一朵不结实的花那样在世上度过一生,而不把充满他内心的巨大、丰富的思想和感情,慷慨地、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人们。一个作家若不能使人们的视力增添哪怕些许的敏锐,就不能算是一个作家。但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作家,并不仅仅由于心灵的召唤。我们大都是在青年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