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收集统计考核数据

如何收集统计考核数据
如何收集统计考核数据

不管是KPI考核指标还是非KPI考核指标,也不管是量化指标,还是描述性分等级评价指标,都免不了充分的数据收集,可以说,这是绩效考核真实、准确的根本源泉,如果存在不准确不真实,就会导致被考核者不信任绩效考核委员会,就会影响考核结果,甚至会出现不信任的放大效应,对今后的进一步考核都有很大负面影响,同时,不能提供对下一周期准确考核必要的数据,对整个考核体系都是有较大影响的,所以,考核数据的真实、准确显得十分重要。

在数据收集方面,我们公司既不是各部门自行统计,也不是绩效专员统计,也不是到了考核才收集,而是采用的由考核方案中确定的相应部门相应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就着手收集、汇总、统计,到规定的时间就向相关部门和领导提供相应数据和表格,然后依次按流程进行数据传递和审核。下面具体分享下我们在考核数据收集的一些做法。

1、预先明确收集责任部门和人员。

在考核方案中,我们与各部门负责人、相关员工,共同明确了各考核指标数据收集的部门和岗位,对于岗位变动的,由该部门负责人提前确定数据新收集人员,并知会HR部门和被考核者,如果部门负责人失误而忘记,将受到相应处理。这项规定在公司绩效管理办法中有明确规定。

2、培训数据收集人员并接受咨询。

考核指标的定义、计分方法、权重、数据来源等,都是十分繁琐而细致的工作,没有较好的耐心和对数字敏感,是难以做好此项工作的,我们一般是选择那些沉得下去、做事细致、有较好耐心的老员工。

在考核方案交流、沟通、确定这个过程中,我们相关人员就基本了解了数据收集的过程,确定考核方案后,我们会多次组织各数据收集人员进行专门的数据收集培训,对其中的细节进行详细的解释,并接受任何问题的咨询,力求做到各数据收集人员无疑问。

3、规定数据收集人员平时多收集。

在公司绩效考核办法中,明确规定了数据收集人员不得临时收集,一定要注意平时数据的收集,并按照标准表格进行填写,这样,平时坚持每天做一点点,到时才可能避免急急忙忙临时收集一些数据来勉强完成任务。而且绩效委会组织对数据收集人员的工作进行抽查。

4、每周三下午进行数据收集交流。

尽管对数据收集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和咨询,但是,在实际的数据收集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疑问或难题,比如:交流障碍、配合不畅、数据收集难、表格填写等。对此,我们在每周三下午举行各数据人员的交流会,邀请公司领导和HR部门负责人参加,对其中问题进行解答,不能会上答复的,会后周四内一定回复。哪怕涉及考核方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但最终以绩效委的答复为准,各方都必须立即接受和实施。

5、对数据收集人员业绩进行肯定。

虽然考核数据收集纳入了相关人员的职责范围,但对其表现较好,保证了数据真实准确的人员,在一个考核周期结束后,绩效委将根据各数据收集人员的表现,按照规定提出表扬和处理建议,经公示无异议后实施。既有物质的奖惩,也有精神方面的,比如:表现好的可有300-500元每月的补贴及颁发“诚实员工奖状”。目前的奖惩措施起到了促进大家积极的作用。

6、数据收集表现将纳入升降考核。

各数据收集人员的表现形成书面材料后,将存入个人人事档案中,在个人职务、薪资升降时作为参考,同时,也是各部门负责人业绩的组织部分。我认为,将此工作进行责、权、利的规定是十分必要的,经过几个考核周期的运行,目前已经较为完善。

7、二点提醒。

数据收集是考核之中的重要环节,其真实准确性将直接影响本次考核结果,对今后考

核工作的推进也有相当重要影响,在此,提醒以下二点。

(1)树立尊重事实的理念。

这需要各级领导树立“尊重事实”的理念,以保证考核数据的真实准确,哪怕有的数据实在不理想,但也是工作的本来反映,也应当真实呈现,不能胡编乱造。真实的数据能够反映公司某些工作的本来面目,如果存在什么问题,也方便领导及时发现,从而找到解决办法。如果公司里没有树立“忠诚、诚信”的理念,那各项工作的可信度是可以想象的。

(2)严厉处理作假的行为。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因某种原因而作假的情况,比如:数据收集难度上想走捷径、怕同事考核成绩不好而人为改写数据、将明显不属于统计范围内的数据也计算进来以增加得分……。类似情况,公司规定,将作严肃处理,根据情节轻重,将受到警告、记过、解除劳动合同等处分。在历年考核中,都有零星此类违纪行为受到处分的,公司也是坚持: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枯息牵就。

数据收集的真实准确,既是保证绩效考核公平的基础,也是公司、各部门、员工的业绩体现,如果不能及时汇总或做假,都将影响考核的及时,不能给公司下一步经营管理提供支撑,所以,数据真实准确和及时是必须要保证的。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 2.练习一………………………………………1课时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和数据的类型,了解绝对数和相对数的意义及比例和比率的计算方法;了解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的特点和适用场合;掌握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了解数据预处理的意义;掌握统计数据的分组方法,能够对原始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并编制频数分布表,绘制频数分布的直方图和茎叶图。 二、教学重点 1、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2、统计数据的分组 3、变量数列的编制 三、教学难点 1、抽样调查、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比较 2、调查方案的设计 3、次数分布的概念 4、变量数列的基本术语及编制 四、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数据的计量与类型 一、数据的计量尺度 (一)定类尺度 按事物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平行的分类或分组。(只能测度事物之间的类别差,其他差别无法得知)例:按照性别将人口分为男、女两类。 (二)定序尺度 又称顺序尺度,是对事物之间等级差别和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它不仅可以测度类别差,还可以测度次序差。(不能测量类别之间的准确差值,只能比较大小,不能进行加、减、乘、除数学运算)例:考试成绩可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三)定距尺度 又称间隔尺度,是对事物类别或次序之间距离的测度。该尺度通常使用自然或物理单位作为计量尺度。例:考试成绩80分与90分之间相差10分。定距数据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不能进行乘、除运算。其原因为定距尺度中没有绝对零点(定距尺度中的“0”表示水平,不表示没有)。 (四)定比尺度 又称比率尺度,由于定比尺度有绝对零点(定比尺度中的“0”表示没有,不存在)。因此,不仅可以加减运算,还可以乘除运算。例如,甲工资为600元,乙工资为1200元,则乙的工资为甲的2倍。二、数据的类型 统计数据大体上分为两种类型:定性的数据和定量的数据。 定性数据也称品质数据,它说明的是事物的品质特征,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这类数据由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计量形成。 定量数据也称数量数据,它说明的是事物的数量特征,是能够用数值表示的,这类数据由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计量形成。 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表现称为变量值。变量可分为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离散变量只能取有限个数,而且其取值都以整位数断开,如企业个数、职工人数等;连续变量可以取无穷个数值,其取值是连续不断的,不能一一列举,如零件尺寸、年龄、温度等。 三、统计数据的表现形式 数量型统计数据通常有两种基本的表现形式,即绝对数与相对数。 (一)总量指标(绝对数) 1、概念:反映客观现象总规模、总水平的指标。 2、种类 按反映现象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 总体单位总量:反映总体所有单位总数的指标。 总体标志总量:反映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总和的指标。 按指标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 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发展变化的总量指标。 时点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个时点所达总量的指标。 (二)相对指标 1、概念: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的比值(相对水平) 2、作用:用一个抽象化了的数值来反映两个有联系的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3、种类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结构相对数、比例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强度相对数、动态相对数 第二节统计数据的搜集

数据的收集与统计

《§5.1 数据的收集》复习题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1.频数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 2.频率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数的 3.频数、频率都能够反映每个对象程度 4.某同学随手写下了这样一串数字: 0100100011000011100000111101000001111101,其中0出现的频数是,频率是5.一个射手连续射靶20次,其中2次射中10环,8次射中8环,3次射中7环,射中环的频数最大,频数中最大的值是· 6.某班一次语文测验的成绩如下:7人得100分,14人得90分,17人得80分,8人得70分,3人得60分,1人得50分.得90分的频数是,得分的频数最大,得分的频数最小. 7、每天早晨你是如何醒来的?下面是89中学初一320名学生早晨起床方式的统计表 ┌──────┬──────┬──────┬───────┐ │起床方式│人数│频数│频率│ ├──────┼──────┼──────┼───────┤ │别人叫醒│ 128 │ 128 ││ ├──────┼──────┼──────┼───────┤ │闹钟叫醒│ 80 ││ 25%’│ ├──────┼──────┼──────┼───────┤ │自己醒来│ 64 │ 64 ││ ├──────┼──────┼──────┼───────┤ │其他│ 48 │││ └──────┴──────┴──────┴───────┘ (1)请填写表中未完成的部分; (2)计算出各项频率之和. 8、.某班有50名学生右眼视力的检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问这个班的学生的右眼视力中频数最大的是多少?相应的频率呢? 9、已知全班有4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成绩分为合格、良好、优秀三个等第.根据以下信息完 ┌──────┬──────┬───────┬──────┐ │成绩│合格│良好│优秀│ ├──────┼──────┼───────┼──────┤ │正字记法│正正│││ ├──────┼──────┼───────┼──────┤ │频数││ 8 ││ ├──────┼──────┼───────┼──────┤ │频率│││ 55%│ └──────┴──────┴───────┴──────┘

统计研究的程序与数据搜集方法

一、统计研究的程序 二、数据搜集方法 A、为什么要搜集数据:数据是统计分析的基础

B 、 什么是数据搜集: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向调查对象搜集原始 资料和次级资料。 C 、 数据来源 (一)原始数据的搜集方法 1、全面调查 (1)定期统计报表制度:严格的报告制度 指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要求,自下而上地定期向国家和主管部门报送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制度 优点:能保证统计资料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能保证统计资料的统一性和及时性 能满足各级部门对统计资料的需要 缺点:统计报表过多会增加基层负担 有可能由于虚报瞒报而影响统计资料质量 (2)普查:指国家为详尽了解某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由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宜经常进行 最近的一次普查: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 我国人口普查:1953年 1964年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 随机抽样调查:根据随机原则推算总体特征,又称概率抽样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 特点: 间接来源

(1)按随机原则选样,即样本单位的抽取不受主观因素及其他系统性因素的影响,每个总体单位都有均等的被抽中机会 (2)能够保证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即样本单位和总体具有相同的概率分布 (3)调查目的是从数量上推算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表现,它可以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4)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控制 优点: (1)能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达到全面调查的目的 (2)调查资料的准确性较高、受人为干扰的可能性较小 方式: (1)简单随机抽样,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机会相等;选择一个受试对象对其他元素没有影响;使用随机数表,抽签等方式。 可以应用Excel中的随机函数rand()根据样本框安排随机样本 *样本框:抽样过程中抽取样本的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如,从全体学生中,直接抽取200名学生作为样本,那么,全体学生的名单(花名册)就是这次抽样的样本框。 例:在编号为1-100的学生中随机抽取 随机编号=int(rand()*100))+1 学会查看Excel的帮助文件 (2)等距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常用于电话调查。 例如:从一个学生人数为200人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20的样本,将学生的学号排序,假定随机选取学号起点4,然后从总体中选取样点的学号为第4,第14,第24,… (3)类型抽样,又称分层抽样,把总体某种分类标准分为若干群组,这些群组满足互斥性、完备性、和相似性要求,然后在组中按照同样的比例随机选取样本。 特点:代表性高,抽样误差低。 例如:调查对象按收入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然后从每个阶层中或随机抽取 (4)整群抽样,又称聚类抽样。先对总体分类,然后用简单随机抽样选类,最后对选中的类作普查或简单随机抽样调查。较为有效。 例如:按照家庭、宿舍楼或街区来抽取调查对象,对抽到的家庭、宿舍楼或街区再作全面或随机调查。 3、非概率抽样:不按照概率均等的原则,而是根据人们的主观经验或其它条件来抽取样本。缺点:

统计研究的程序与数据搜集方法

二、数据搜集方法 A、为什么要搜集数据:数据是统计分析的基础 B、什么是数据搜集: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向调查对象搜集原始 资料和次级资料。

C 、 数据来源 (一)原始数据的搜集方法 1、全面调查 (1)定期统计报表制度:严格的报告制度 指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要求,自下而上地定期向国家和主管部门报送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制度 优点:能保证统计资料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能保证统计资料的统一性和及时性 能满足各级部门对统计资料的需要 缺点:统计报表过多会增加基层负担 有可能由于虚报瞒报而影响统计资料质量 (2)普查:指国家为详尽了解某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由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宜经常进行 最近的一次普查: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 我国人口普查:1953年 1964年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 随机抽样调查:根据随机原则推算总体特征,又称概率抽样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 特点: (1)按随机原则选样,即样本单位的抽取不受主观因素及其他系统性因素的影响,每个总体单位都有均等的被抽中机会 间接来源

(2)能够保证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即样本单位和总体具有相同的概率分布 (3)调查目的是从数量上推算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表现,它可以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4)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控制 优点: (1)能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达到全面调查的目的 (2)调查资料的准确性较高、受人为干扰的可能性较小 方式: (1)简单随机抽样,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机会相等;选择一个受试对象对其他元素没有影响;使用随机数表,抽签等方式。 可以应用Excel中的随机函数rand()根据样本框安排随机样本 *样本框:抽样过程中抽取样本的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如,从全体学生中,直接抽取200名学生作为样本,那么,全体学生的名单(花名册)就是这次抽样的样本框。 例:在编号为1-100的学生中随机抽取 随机编号=int(rand()*100))+1 学会查看Excel的帮助文件 (2)等距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常用于电话调查。 例如:从一个学生人数为200人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20的样本,将学生的学号排序,假定随机选取学号起点4,然后从总体中选取样点的学号为第4,第14,第24,… (3)类型抽样,又称分层抽样,把总体某种分类标准分为若干群组,这些群组满足互斥性、完备性、和相似性要求,然后在组中按照同样的比例随机选取样本。 特点:代表性高,抽样误差低。 例如:调查对象按收入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然后从每个阶层中或随机抽取 (4)整群抽样,又称聚类抽样。先对总体分类,然后用简单随机抽样选类,最后对选中的类作普查或简单随机抽样调查。较为有效。 例如:按照家庭、宿舍楼或街区来抽取调查对象,对抽到的家庭、宿舍楼或街区再作全面或随机调查。 3、非概率抽样:不按照概率均等的原则,而是根据人们的主观经验或其它条件来抽取样本。缺点: (1)由于调查者的主观决策影响抽样的整个过程,因而不能保证样本是否重现了总体的分布结构,样本的代表性往往较小,用这样的样本推论总体是极不可靠的。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习题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主要有、、、、等。 2.典型调查有两类:一是;二是。 3.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4.确定调查对象时,还必须确定两种单位,即和。 5.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进行调查的一种调查。 6.询问调查具体包括、、、、、等。 7.访问调查的方式有、。 8.邮寄调查的问卷发放方式有、、三种。 9.根据观察者是否使用科学的观察仪器,观察可分为和。 10.调查表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 11.就一般的统计数据而言,其质量评价标准为、、、、、。 二、单项选择题 1.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80%的五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 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 2.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选择( )。 A统计报表B重点调查C全面调查D抽样调查 3.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 A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B确定调查的范围C确定调查的单位D登记的方便 4.以下哪种场合宜采用标准式访问( )。 A居民入户调查B座谈会C当事人或知情者个别采访D观察法 5.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6.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 7.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可以是原始资料,也可以是次级资料,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的关系是( )。 A原始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次级资料来源于上级单位 B次级资料是由原始资料加工整理而成 C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之间无必然联系 D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没有区别 8.调查项目通常以表的形式表示,称作调查表,一般可分为( )。 A单一表和复合表B单一表和一览表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习题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一、一、填空题 1、调查表一般有和两种方式。 2、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和。 3、是一种间接取得统计资料的方法,它的特点之一是具有较强的。 4、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这是调查;而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都属于调查。 5、调查人员亲临现场对调查单位直接进行清点和计量,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法。 6、若要调查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调查对象是,调查单位是 ,填报单位是。 7、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选取的,抽样调查中的样本单位是选取的。 8、抽样调查属于调查,但其调查目的是要达到对特征的认识。 9、调查单位是的承担者,填报单位是单位。 10、无论采用何种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都要先制定。 11、重点调查实质上是的全面调查,它的目的是反映情况。 12、通过调查几个主要的产棉区来了解棉花的生长情况,这种调查方法属于调查。 13、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有很多种,其基本形式有、、、 和。 14、人口调查中的调查单位是,填报单位是;住户调查中的调查单位是,填报单位也是。 15、统计整理是对调查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的工作过程。 16、在组距列数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叫,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叫。 17、已知一个数列最后一组的下限为A、,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B、,则最后一组的上限可以确定为,组中值为。 18、设考试成绩的全距为100,如果将60分以下为一组,其余按等距分成四组,则各组的组距为。 19、能够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是由统计总体中各总体单位所具有的特点决定的。

20、对于连续变量划分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习惯上规定各组不包括其的单位,即所谓的原则。 21、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编制的变量分布数列叫,这样的数列其组数等于。 22、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23、为了消除异距数列中组距不同对各组次数的影响,需要计算。 二、单项选择题 1、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 A、每一户 B、所有的户 C、每一个人 D、所有的人 2、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3、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畜调查 D、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调查 4、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5、先对总体中的个体按主要标志加以分类,再以随机原则从各类中抽取一定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抽样调查形式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整群抽样 D、类型抽样 6、对某省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该省饮食业的()。 A、全部网点 B、每个网点 C、所有从业人员 D、每个从业人员 7、调查时限是指()。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 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 D、调查资料的报送时间 8、对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该市全部商业企业 B、该市全部商业企业的职工 C、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 D、该市商业企业的每一名职工 9、作为一个调查单位()。 A、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标志 B、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指标 C、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指标 D、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标志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 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第二章统计数据收集与整理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相比,两者的不同点在于()。 A、调查组织形式 B、调查方法 C、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 D、调查对象 2.直方图一般可用来表示()。 A、累积次数的分布 B、次数分布的特征 C、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D、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3.如果所有标志值的次数都增加一倍,而标志值不变,则算术平均数()。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4.要了解南京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的组中值为() 6.在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比较两者的方差,因为这两组数据的()。 A、标准差不同 B、方差不同 C、数据个数不同 D、计量单位不同 7.在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测度是()。 A、众数 B、几何平均数 C、调和平均数 D、算术平均数 8.某公司将员工分为老、中、青三类,然后根据对各个员工情况的分析,从三类员工中按比例选出若干名员工为代表,调查他们的文化支出金额,再推算出全公司员工文化活动年支出金额的近似值,此为()。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9.将不同地区、部门、单位之间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所得的综合指标称为()。 A、动态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比较相对指标 10.有12 名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3、4、3、4、4、2、2,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 A、单项分组 B、等距分组 C、不等距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 11、表示股票价格的K线图属于()种统计图。 A、折线图 B、柱形图 C、条形图 D、箱形图 12、下列收集统计资料的方法不属于直接收集法的是() A、抽样调查 B、统计报表制度 C、普查 D、通过网络 13、下列数据属于连续型数据的是()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识讲解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相关概念,并能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的现实问题; 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普查和抽样调查各自的优缺点; 3.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并收集数据; 4.能把收集到的样本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组整理,并能绘制相关的统计图表,根据统计图表,估计总体的相关特性; 5.知道三种常见的统计图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要点梳理】 要点一、普查与抽样调查 1.普查与抽样调查 (1)普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普查. 要点诠释: 普查又叫“全面调查”.它要求对考查范围内的所有个体一个不漏地进行准确统计. (2)抽样调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要点诠释: ①抽样调查是对总体中的部分个体进行调查,以样本来估计总体的情况. ②抽样调查的注意点:1.随机取样;2.取样具有代表性;3.若样本由具有明显不同特征的部分组成,应按比例从各部分抽样. (3)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普查通过调查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来收集数据,调查的结果准确,但往往花费多,工作量大;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有时调查具有破坏性(例如:测试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或炮弹的杀伤半径等),不能进行普查. 抽样调查通过调查样本中的每个个体来收集数据,调查范围小,花费较少,工作量较小,便于进行,但样本的抽取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对总体的估计.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要点诠释: 在调查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时,要灵活处理,既要考虑问题本身的需要,又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和所付出代价的大小. 2.调查的相关概念 总体:我们把所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个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不带单位). 要点诠释: ①“调查对象的全体”一般是指调查对象的某种数量指标的全体,如对于一个班级,如果考察的是这个班学生的身高,那么总体是指这个班学生身高的全体,不能错误地理解为学生的全体是总体. ②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一个总体中可以有许多样本,样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总体. ③样本容量是一个数字,没有单位.一般地,样本容量越大,通过样本对总体的估计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