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科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几个共性问题,通过个人的体会和思考,拟以从颇多感叹,缺少思考、活动有余,思维不足、只求合作,不求实效、精心预设,忽视生成等四个方面阐述,与科学同道进行交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创造性地开发教育资源,开放性地规划教学过程,以达到教学目标,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新理念引导下的科学课堂,必定会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学习将会演绎得淋漓尽致,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可以顺其自然无所作为,教师仍需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探究。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如何去引起关注,以提高课堂教学呢?下面浅谈本人的一些拙见。
一、颇多感叹,缺少思考。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固而可知,要上好一节课,必须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现就根据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困惑谈一谈见解:课前各种因素的思考。(1)科学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和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很多家长、甚至老师都认为科学是“副科”、“偏科”,对考试没有作用,少学一点。家长们都是通过开家长会、家访才知道有科学这一门学科。所以要让家长对科学课引起重视,我们教师可以通过联系卡(如卡上注明每次活动要完成的作业并让家长配合或签字)。这样便于科学课的后续探究。(2)课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但在课堂中又不能解决的,老师不能只是回避,要在教师指导下到课外继续探究。例如在《蚯蚓》的教学中,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蚯蚓吃什么?”,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成立研究小组,下课后设计好方案,让学生跟踪调查蚂蚁的这一生活习性。但象这样的问题,老师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一幕:“这个问题我们在课堂上不能研究,把它带到课外去研究好吗?”一句话就把学生的问题回避了,并没有引导学生课后要怎样研究?所以我们教师要在课中就引导学生课后怎样去探究。(3)让学生利用材料进行探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学习科学就是学生们亲身动手做而不是要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科学”是“探究意义的经历”。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科学规律,光说远远不行的。学生提出的假设是多样的,教师要为验证这些假设为学生提供多样材料,提供的材料最好是学生熟悉的常见的材料,因为学生对这些材料感兴趣,注意不能把学生框死在几种固定的材料上。例如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为学生提供鼓、三角铁、音叉、小喇叭、导线、电池、橡筋等材料,保证学生在探究中有足够的材料利用。
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动手做实验:用槌棒轻轻地敲击鼓面、三角铁和音叉,观察到它们振动发出声音,用导线和电池把小喇叭连接起来,发现小喇叭在振动发出声音等。于是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二、活动有余,思维不足。
《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目前,主体性教学、科学探究已成为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两面大旗。无庸质疑,课标所倡导的理念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在没有深刻领会其中的含义的情况下,甚至有人认为凡小学科学教学必有活动、必有探究。在这种思潮的误导下,在小学科学的教学领域却刮起了一股疯狂的“活动教学”之风。现在,在我们小学科学的课堂上可以看到处处是活动,可谓热闹非凡。但在对这些活动耐心分析和研究之后,我们又会感到活动中又普遍存在着一种毛病,那就是──“思维不足”。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在热热闹闹的活动结束以后,头脑依然是一片空白,他们在知识和能力上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活动有余、思维不足”已经成为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通病,非常值得广大科学教育者的关注和反思。
科学课的教材中所安排的活动是逻辑的、递进的。可我们在科学课中常常看到老师们上起课来活动频烦,而这些活动本身所蕴涵的知识能力太浅,没有太多的思维训练的成分。比如,在有关动物的知识内容中,让学生去表演动物的运动。这种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但只能体现学生观察的仔细程度,其中蕴涵的思维的成分就不多,如果在对动物运动的模仿之后引发学生去思考:“动物为什么必须要那样运动?那样运动会有什么好处?”这样的模仿活动就显得有一定的意义,就能有一定层次上的提升。否则,活动不过是玩游戏的过程而已,学生在玩完之后在各个方面都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三、只求合作,不求实效。
合作教学指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社会化的学习过程。合作互动不能理解为一问一答,而是要关注互动后质的发展。有位教师在上科学公开课《奇妙的指纹》这课的教学中,教师是这样问的:“关于指纹我们可以研究什么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外乎这样一些:每个人的指纹一样吗?指纹有几类?指纹有什么作用?指纹会变化吗?等等。然后就以预设好的四人小组合作讨论研究。于是课堂气氛异常火爆,学生可谓是交头接耳,高谈阔论。这时有一位听课老师走进一小组细听:结果出乎意料,学生有的谈放学后去干什么?有的谈金庸的《神雕侠侣》里面的人物形象;有位学生一直在那里脱袜子,当老师巡视到那里时,这
位学生做出一副很认真讨论的样子,老师一走开他开始脱袜子,有位听课老师数了一下,一节课下来脱了又穿,穿了又脱将近二十几下,在旁边有位听课老师去问小组里的同学:你们没有听清楚老师的意思吗?你们讨论的问题与这节课无关呀?有一生说:我们的老师说过:上公开课时不管讨论什么只要把嘴吧张开就行。所以我认为不要所有环节都小组合作学习,有些没有必要研究的问题就不要合作,我曾举过一个例子,杜威是哪国人?-这个问题,就直接告诉学生是美国人就是了,为什么还要学生合作去研究杜威为什么是美国人呢?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也不是简单机械的相互补充,而应该是一种优势互补。若要开一个餐饮店,一位有钱;一位会管理;一位有房子;这时三位只具备自己其一的优势,但都不会厨艺,就必须去请一位会厨艺的人来进行经营。又如有位老师在上《溶解》一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时,进行了一次智力竞赛。比赛结束后,这位老师问大家,这一次你们高兴吗?满以为大家会异口同声的说:“高兴!”没想到角落里的一个女孩子“不合时宜”地高举起手,一脸地不满。于是,这位老师请她发表意见。她说:“老师,你不公平。抢答的时侯,有的同学站着,而我们是坐着的,速度当然比不上他们。”一句话提醒了老师,于是老师说:“对不起,没有让你们充分地发挥。看来,任何规则都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谢谢你的提醒,我们在课后去进一步的完善它,好吗?”得到肯定的她这才露出了笑容。课后反思时这位老师想到,如果这节课他自己一直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高高在上,而不是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出现,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交流,还会有“不识时务”的小手举起吗?还会有这种可爱的声音出现吗?这一案例,我想作为教师是值得微笑的。
四、精心预设,忽视生成。
浙江省常识特级教师章鼎儿这样说过:在完成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时,即要把老师的问题成为学生的问题,也要把学生的问题成为老师的问题。我们有相当大比例的课,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精心准备的;从学生学习主体的角度看是意义不大的。而课堂教学是不断生成的过程活动,生成新情景,生成新方法,生成新过程,生成新内容。我在听各种课的时侯也时常想过,过去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我们老师在预料中生成的。没有真正去领会什么才是生成?例如有位年青老师的一堂公开课,上《动物怎样生活》一课时,老师导入时是提问:“同学们,谁愿意讲一讲你们自己最喜欢的动物?”,让生陆续的站起来说:“如蝴蝶、小狗、蚂蚁等”,师又问:“你们知道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吗?”,生说:“小狗喜欢吃肉;小鱼生活在水里;……”,可这位老师没有注意学生的生成,而是出示自己带来的一些小动物,老师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动物,有小兔子、鸽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