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文化趋于市场化世俗化

合集下载

大学思想政治必修第四五章单选题

大学思想政治必修第四五章单选题

大学思想政治必修第四五章单选题1、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 ?)[单选题] *A.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正确答案)B.我国进入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C.引入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D.形成沿海沿江的新格局2、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上,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答案)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平行发展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互不相干3、24.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显著特点是,在征税范围内()。

* [单选题] *A、只对外国公民征收B、只对我国公民征收C、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人者少纳税D、对境内一切公民征税(正确答案)4、第二课? 1单选题?近代中国的性质是(? )[单选题] *A.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帝国主义殖民地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确答案)5、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现在再不行先改的,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这是因为当时(? )[单选题] *A.我国必须要完成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历史重任B.“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导致我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正确答案)C.全国人民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D.我国必须要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6、64. 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和通过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出来的。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单选题]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正确答案)B.大跃进运动的兴起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新中国的成立8、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这五个经济特区()[单选题] *A.实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B.享有高度自治权C.率先实行国有制企业改革D.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正确答案)9、15. 在我国村委会和居委会属于()。

* [单选题] *A、基层政协自治组织B、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正确答案)C、基层经济自治组织D、基层民间自治组织10、20. 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和()。

论当下电视传播中的文化民粹主义倾向

论当下电视传播中的文化民粹主义倾向
[ 4]
美国学者尼尔 % 波兹曼在 ∀娱乐 至死 #中指 出: 后现代社会的文化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 电 视和电脑正在代替印刷机, 图书所造就的 &阐释年 代 ∋ 正在成为过去, 文化的严谨性、 思想性和深刻 性正让位于娱乐和简单快感。
[ 5]
在娱乐新闻中,
低级趣味、 捕风捉影、 恶意炒作、 虚假新闻数不胜 数。在娱乐综艺节目中, 一种消解传统审美规范 的价值立场, 鼓吹玩世不恭的游戏人生的态度和 随意化的艺术态度也在蔓延。
表现出来 , 也往往用理解与重视日常的意义、 普通 百姓的趣味以及人性复杂性的姿态, 来加以解释 并使之合理化。而且民粹主义还时常以一种对立 的姿态, 挑选社会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种种问 题, 来表达与推动自我, 反对文化崇拜、 孤立和否 定主流文化的精神企图, 表现出明显的反体制文 化乃至反智主义的价值取向。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 o f J i a ngsu Radio& Te l ev i s ion Univers ity
2010. 2 Vo.l 21
67
论当下电视传播中的文化民粹主义倾向
朱洁璐, 张红军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97
摘 要 : 当下 , 中国电视传媒 中出现了一批以 草根 民 生 为主 要特征的电 视节目 , 这 些节目呈 现出一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 历经 海选
人 奋斗史 的平民选秀节目 ; 将普通人请进演播 室 , 再现其家庭纠纷、 情感经历的谈话类节目 ; 将 某些学术文化界并不前沿的研究成果传奇化或通 俗化的讲坛类节目, 等等。这些不同的电视节目 分属不同的节目类型 , 相互间内在差异极大, 但它 们却呈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 这就是 全民 自由 参与和自主狂欢。而在这 种 全民 自由参与和 自主狂欢的背后, 显示出的是民粹主义的思想价 值倾向。 文化民粹主义的根本特征, 是无保留地视普 通百姓为积极的快乐追求者 , 完全信任他们的判 断的合理性。即使百姓对邪异的个体与个性、 性、 丑闻、 暴力、 运动和娱乐等方面的兴趣 , 甚至其中 表现的是人性的低俗品质、 负面特质与卑污内涵 , 如果以一种生动的、 有特性的语言和形式表现出 来 , 也往往被文化民粹主义用一种理解与重视日 常的意义、 理解与重视普通百姓的趣味与快乐的 姿态, 来加以解释并使之合理化。 其中隐含着这

世俗生活的审美图景─对90年代中国审美风尚变革的基本认识

世俗生活的审美图景─对90年代中国审美风尚变革的基本认识

世俗生活的审美图景─对90年代中国审美风尚变革的基本认识【摘要】90年代是中国审美风尚发生了巨大变革的重要时期。

审美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人们对美的认知和追求。

在90年代,中国的审美风尚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审美标准和理念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审美元素的丰富多样性展现出了新的审美理念,给世俗生活的审美图景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这种变革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审美观念,也对当今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0年代中国审美风尚的变革展现出了世俗生活的审美图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人们带来了更多选择和更广阔的审美视野。

审美不再局限于传统观念,而是包容了更多的元素和理念,展示出了一个多元化和多样性的审美世界。

【关键词】审美,90年代,中国,风尚,变革,标准,理念,多样性,元素,影响,观念,世俗生活,图景1. 引言1.1 审美的定义审美是人们对美的感知、欣赏和评价能力,是一种主观的心理体验。

审美不仅仅体现在艺术作品中,也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审美不仅仅是对外在美的追求,更体现了人们对内在品质、情感和思想的理解和体验。

审美与个体的价值观、文化背景、历史经验密切相关,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审美的定义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对美的理解和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

审美引导了人们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塑造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审美是人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的体现,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期待。

审美的定义在不同文化和时代都有所差异,但无论如何,审美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1.2 审美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审美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审美是人类对美的感知和追求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种感官体验,更是一种对美的理解和欣赏。

审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我们的情感、思维和行为。

审美可以让我们更加愉悦、充实和满足。

当我们欣赏一幅美丽的画作、听一首动听的音乐、品尝一道美味的菜肴,我们会感到心情愉悦,思维开阔,精神得到满足。

新史学观念及解析(09.6)-历史文明史观

新史学观念及解析(09.6)-历史文明史观

新史学观念及解析:历史文明史观一、文明的概念与划分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而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它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的。

在人类文明史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曾产生过与之相适应的文明。

一般认为,“文明”按照纵向可以分为农耕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工业文明(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等),横向可以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其划分标准是生产力。

纵向的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都包含那个时代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物质文明就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物质生活的进步,包括物质生产文明史、物质交流文明史、物质生活文明史等;政治文明就是人们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包括政治观念文明史、政治制度文明史、政治组织文明史、政治行为文明史和政治技术文明史等;精神文明就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包括科技文明史、学术思想文明史、文学意识文明史和宗教文明史等。

物质文明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处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政治文明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社会过程中处理的人与人的关系。

精神文明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处理的主观与客观、人与自我的关系。

这就是三个文明之间的基本区别,它们分别标志一定社会在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政治活动和政治生活、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这三个方面的进步程度。

物质文明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起点,它对政治、思想等其他活动具有决定作用,其他活动都为之服务;政治文明在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它与国家政权直接相连,决定着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和精神文明的性质;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三、典型试题例析:例1:(2006年全国卷Ⅱ第38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见表一)表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

论中国当代艺术状况

论中国当代艺术状况

论中国当代艺术状况摘要:中国当代艺术走过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90年代挣脱了政治“无形之手”的掌控,走向成熟,但同时,却又无可奈何地落入了另一只更难以逾越的商业功利主义的“无形之手”中。

中国艺术要获得独立价值,只有立足于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本土文化,建立起自己的价值标准和健全的市场才能实现。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无形之手;商业化中国当代艺术从时间上一般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发生的美术现象。

英国18世纪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把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经济中似乎无处不在的一种支配力量称为“无形之手”。

我感到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好像也有一种“无形之手”,大多数的艺术家总是被“无形之手”牵着去创作某种艺术,起初是政治的“无形之手”,后来又面临着另一只更大的商业的“无形之手”。

也许,艺术家只有摆脱这种“无形之手”的牵引,真正在艺术中表现自己的生存体验,才能创造出有独立价值的艺术作品。

一、政治“无形之手”掌控下的“文革”艺术50~70 年代中国艺术创作的指导思想是文艺为政治服务,要求艺术采用“工农兵喜闻乐见”的形式○1,其中,董希文1951年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最具代表性,这幅画鲜亮、喜庆,开创了一种民族化的年画风的油画。

这种艺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达到了高峰。

艺术在政治这只“无形之手”的控制下变的狭隘而虚伪。

二、“伤痕美术”和其他美术家对泛政治艺术的突破20世纪70年代末,在拨乱反正的背景下,一批曾经当过知青的画家创作了一些知青题材的作品,揭露“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的心灵创伤,被称为“伤痕美术”。

其中,四川美术家群体最有代表性,高小华的油画《为什么》,程丛林的《1968年×月×日的雪》,何多苓的《青春》,都能大胆地面对社会的真实。

还有1979年展出的“星星”美展以现代派语言模式关注中国的现实问题,真正触及到了人的灵魂。

艺术家们努力争取艺术表现的自由,使这些艺术具有了不朽的价值。

三、轰轰烈烈的20世纪80年代新潮美术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当时社会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思潮影响下,青年美术家们怀着理想主义的热情,以群体性的对西方现代美术样式的模仿,像浪潮一样形成了对传统规范和专制文化理念的冲击。

近代化的概念和具体表现

近代化的概念和具体表现

近代化的概念和具体表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不断在变革与进步,而近代化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近代化的追求不断深入,其具体表现也越来越明显。

一、经济领域的近代化表现
1. 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发展:工业革命开启了机器与人力结合的道路,使得制造业能够大规模生产商品,促进了经济发展。

2. 资本主义的崛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成为主流,商品交易逐步转化为经济体系的核心。

3. 垄断化与跨国化:20世纪初,大量公司和企业形成垄断,跨国公司也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遵循市场化的运营规律,使得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

二、社会领域的近代化表现
1. 世俗化的趋势:对于传统宗教和价值观的逐渐淡化,民主、自由、平等等诉求逐渐成为社会主流。

2.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城市化的进程让大量人口转向城市,成为产业的职工或者服务业的从业人员。

3. 人口流动和多元文化:现代化带来的全球化不仅是经济方面的表现,也是文化和人口流动方面的扩散和交流。

三、科技领域的近代化表现
1. 通信技术的革新:发现电磁波和电话、电报的出现,重塑了信息传递的形式,世界也变得更加紧密。

2. 电力领域的进步:发明电灯、电动机、电动车等电力设备,也为社会文化与商业交流带来了更多便利。

3. 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承:现代科学知识的涌现和广泛传承也无疑深刻个影响了现代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总之,近代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社会、科技等多
个领域的全面进步,而近代化也是一个现代社会的基础,为人类未来的繁荣发展各方面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和机遇。

大众文化语境下当代文学创作的世俗化特征

大众文化语境下当代文学创作的世俗化特征

群众文化语境下当代文学创作的世俗化特征-大学语文论文群众文化语境下当代文学创作的世俗化特征○万金平摘要:群众文化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兴起而形成的,是与当代大工业消费亲密相关的当代文明形态,它的产业性、娱乐性、消费性以及商业性影响了当代文学创作,使当代文学出现了迥异于传统文学的世俗化特征。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应具有自我意识和批判精神,在注重文学的商品性和市场化的同时,也必须注重文学的精神内涵;在注重文学创作世俗化和生活化的同时,必须强调文学的经典性和典雅化。

关键词:产业性娱乐性消费性世俗化群众文化群众文化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兴起而形成的,与当代大工业消费亲密相关,以群众传媒为主要传播手段,进展大批量文化消费的当代文明形态。

它按商品市场规律运作,以都市普通群众为主要受众,具有与权利斗争或理性沉思相对立的感性愉悦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群众文化蓬勃开展,从而成为时代文化的主流。

群众文化的勃兴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是相当广泛的,涉及到诗歌、小说、散文、戏曲等各种题材领域,尤其以小说和诗歌、散文领域最明显。

一、群众文化“文〞本指各色交织的纹理。

?易·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

?庄子·逍遥游?有“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易·系辞下?有“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因此“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又引申为教行迁善。

“文化〞一词的使用大致在西汉以后。

西方“文化〞〔cultur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rura,原义是对植物的培养。

15世纪后逐渐引申,把对人的品德和才能的培养也称之为文化。

有关“文化〞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

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

文化一词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有时候指人类辞别野蛮、未开化状态的一般过程或状态;有时候指艺术方面,如文学、音乐、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它的对立面是自然、非人工,指经过人工化改造的过程或状态,它的本质属性就是非强迫性的影响力。

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30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蓝藻对地球表面从无氧变成有氧的大气环境起了巨大作用B.植物光合作用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C.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D.种子植物是地球表面绿色的主体【答案】 B2、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医疗体系,无论是免费医疗还是市场化的医疗体系,都各有弊端。

但从生存权和人的尊严的角度看,对个人免费或少量收费的医疗实乃_______。

A.未雨绸缪B.万全之策C.大势所趋D.当务之急【答案】 C3、易拉罐∶拉环A.金库∶黄金B.燃气灶∶点火器C.台历∶农历D.拦水坝∶河流【答案】 B4、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海省科学技术厅、青海师范大学在京签订共建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青海分中心战略合作协议。

三方将重点围绕青藏高原科学数据汇集与共享、数据利用及开发、生态评估和预测、决策咨询与支撑、科研合作与交流、科学普及与宣传等领域开展合作。

通过发挥各方人才、数据、技术和平台优势,推进协同创新、完善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全面推动科技资源共享、所地合作和科考成果转移转化,为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A.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青海分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完成B.三方在京签订国家青藏高原数据中心青海分中心共建协议C.有效发挥支撑青藏高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资源D.三方围绕青藏高原科学数据领域展开合作【答案】 B5、美元贬值可以有效提高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打击其他国家对美出口能力。

而促使美元贬值的有效手段就是推高市场的原油价格,使人们对经济前景持______态度,______美元下跌。

A.悲观带动B.观望遏制C.怀疑阻止D.乐观导致【答案】 A6、普及历史知识,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专业的史学论著,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历史讲座,也可以是影视剧。

但在多种多样的形式中,有一点应是________的,即在处理历史题材、普及历史知识的时候需要遵循历史真实、需要对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抱有________之心,而不能________地凭自己的喜好去“创造”A.基础畏忌捕风捉影B.普遍 敬重 自以为是C.共同 畏惧 空穴来风D.共通 敬畏 随心所欲【答案】 D7、有人认为,所有的人文素质,最后都在是否“自觉”的内化中得到印证。

精品解析: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精品解析: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考试试卷高三历史本试卷共8页,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Ⅰ卷(综合题)两部分组成,其中第Ⅰ卷第25—27题为必考题,第28—30题为选考题。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考究后交回答题卡.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黑色水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1—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符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题号下)1.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姜姓齐国是分封分权下的旧邦国;《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写田氏齐国是卿权崛起形成的集权体制新国家。

这表明当时()A.传统政治秩序日趋瓦解B.齐国最早建立集权国家C.官僚政治形态发展成熟D.社会动荡形势趋于稳定2.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

《商君书》记载:"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且“废逆旅”“使民无得擅徙”,若不得已外出住店,须持有官方的介绍信,否则客人与店家一并治罪。

秦国重视户籍管理旨在()A.加强政府对流民的管控B.保障赋役征发和社会管控C.推动君主专制制度建立D.拓展商业贸易发展的空间3.因北方战乱出现了“衣冠南渡”,东晋政府对从北方南渡的人口,以“白籍”登记,入籍侨州郡免征赋役;东晋后期,侨居人口被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白籍人口逐渐土著化并承担赋役。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文化趋于市场化世俗化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文化趋于市场化世俗化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文化趋于市场化世俗化2011年02月01日 21:58来源:廊坊师范学院学报作者:李肖霞何志钧字号:T|T0条评论打印转发核心提示: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经济文化趋于市场化、世俗化,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盛行,……面对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文化语境、文化现象,我们该如何去审视?如何批判地进行阐释?本文摘自:《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月,作者:李肖霞何志钧,原题:《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人们对审美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是一个随着社会文化发展和学术积累不断深化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我国审美文化研究由于切合了新的时代语境,使美学研究贴近了现实人生和市井大众,显示出了一种文化新走向,所以近20年来,国内的审美文化研究蓬勃发展,占尽风光。

它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美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美学研究偏于思辨的范式,将审美与文化、理论与应用、玄思与生活连通为一体。

审美文化研究已然成为当代中国人文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处处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因此对审美文化研究进行回顾、梳理也就显得格外必要。

一、审美文化:渊源与内涵“审美文化”一词最早由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在这一术语中洋溢着他的审美救世的启蒙情怀和精英主义的审美追求。

马修·阿诺德在1869年出版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中对高级文化的崇奉、主张依靠文化拯救陷于边沁—技术主义的现代社会的理念与席勒的审美观可谓一脉相承。

难怪乎赫伯特·斯宾塞把阿诺德所主张的文化也称为“审美文化”,在《教育论》中,赫伯特·斯宾塞把建筑、雕塑、油画、音乐、诗歌等关乎闲暇、易于增进人生乐趣的艺术门类都归于审美文化。

[1]20世纪90年代,随着审美文化一词经由金亚娜从俄文舶入神州大地,审美文化研究在中国大陆迅速升温,成了人文社科研究中的“显学”。

从周宪、姚文放、陶东风教授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社会转型期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到陈炎教授等人的多卷本中国历代审美文化史述《中国审美文化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和陈炎教授主编的《当代中国审美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传媒大学张晶、范周生主编的《当代审美文化新论》,一横一纵,国内学者对古今中外的审美文化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审视、阐析和梳理。

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种文化面相

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种文化面相

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种文化面相【摘要】本文探讨了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种文化面相:政治文化面相、经济文化面相和社会文化面相。

在政治文化面相的发展与变化中,中国经历了从封建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也相应发生了巨大变化。

经济文化面相的转变则表现为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国家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社会文化面相的演变反映了中国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包括家庭观念、教育模式等方面的调整。

文化面相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在于塑造了中国独特的现代化路径,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变革。

未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面相的发展趋势可能会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继续影响着国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文化面相、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影响、发展趋势1. 引言1.1 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背景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背景可追溯至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这两场改革在中国社会引发了对现代化的探索和追求。

由于历史原因和外部压力,这些改革往往受到了各种阻碍和挫折。

直至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和君主专制的终结,开始迈入了民主共和国的新时代。

随着国家政权的不断更迭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中国社会逐渐意识到现代化的重要性,并开始积极进行各种文化改革和发展。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挑战,这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外部世界的不断变革和国际关系的错综复杂也影响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使得中国必须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不断追求自身的文化复兴和现代化建设。

1.2 文化面相的重要性文化面相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和根基,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和传承。

在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面相的保持和传承能够帮助人们树立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认同,同时也能够塑造出国家独特的文化形象。

文化面相的发展与变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密不可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以促进各个领域的进步和提升。

“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传承与创新
三、“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创新策略
“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复兴之路不是复古与重蹈之路,而是延续“中国学派”动画电影血脉、传承 基础上的创新之路②。新时代“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发展需要沿着中国民族化的道路继续前进,敢于“亮 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民族风格与新时代 审美相融合,通过软件技术应用丰富传统美学的表现范围和提升动画电影画面视觉冲击力 、感染力,培育 并扩大观影人群,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培养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动画电影创作高端人才与领军人物,弘 扬大国工匠精神,构建新时代动画电影的“中国学派”。
(二)工匠精神的传承 我国老一辈动画电影创作者怀着耐心、执着、坚持、锐意进取、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创 作出一部部经典的动画影片,成就辉煌,声名鹊起,因此才有了动画电影“中国学派”的雅称。从我国首 部剪纸动画电影《猪八戒吃西瓜》到首部水墨动画电影《小蝌蚪找妈妈》,对于新材料类型动画的创作尝 试都是前所未有的技术攻坚战。以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创作过程为例,从第一个水墨动画实验镜头 “一只青蛙从荷叶上跳下来”开始,在画好拍完后,播放发现没有色彩(只有黑白两色),动作单一,很 难在成品中表现出水墨画应有的墨韵,但验证创作的基本方法是可行的。之后经过反复实验,总结出“大 虚、中虚、小虚”标准,再运用多次曝光的方法拍摄,画面能更逼真表现出水墨画的质感,三个月的水墨 动画实验最终获得成功。这种不甘于重复、耐心、执着、坚持、勇于攻坚克难的工匠精神成为动画电影 “中国学派”砥砺前行的内在驱动力①。 对艺术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我国老一辈动画电影创作者在创作剪纸动画 、水墨动画、木偶动画等艺 术作品时,怀着锐意进取、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精神,克服了动画创作时所遇到的重重困难,使中国动 画类型不断推陈出新,“中国学派”蜚声海外!我国老一辈动画电影创作者的工匠精神非常值得当代动画 创作者学习、永久传承和发扬光大。

1990年代中国人文精神大讨论之反思

1990年代中国人文精神大讨论之反思

Ⅰ.引言
当社会生活发生某种激变或偏颇的时候,总有些知识分子不甘寂寞,他们往往要操起自己独有的话语权力介入生活。1990年代初以来发生于中国学术界、思想界、文艺界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就是一个典型例证。这场讨论发端于上海学术界,继而波及整个知识界,先后掀起几次高潮,影响深广,被公认为l990年代中国最为热点的思想话题。虽然现在有所降温,但肯定不会结束。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与人类长期相伴的世界性话题,它所提出和涉及的问题肯定还要在很长的时间里困扰着人们,人们不可能放弃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自然,人们也必然要对以往的思考进行反思。反思,永远是思想进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认为,上述观点一方面表明了知识分子「自审」、「自省」的意识和「自救」的愿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国知识分子人格悲剧的某些原因,这些论述对于唤醒知识分子的麻木心态,重建知识分子的人格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在一个实际利益的现实关怀远比「终极关怀」吸引人的时代,理想主义的东西究竟能被世俗社会接受到何种程度,这是不言而喻的。过于理想主义,也就更难免带有浓重的悲剧意味。
Ⅳ.关于中国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再思考
l990年代初以来这场人文精神大讨论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这些问题和针对这些问题的讨论,都值得再思考。
第一个问题:关于人文精神与知识分子
这场讨论的直接引发因素是文学的危机,而深层因素其实是知识分子的精神病态和自我拯救的问题。人文精神的失落其实是知识分子本位的失落,主要是精神品格的失落和知识话语的失落。对此,朱学勤就指出:「人文精神讨论主要针对目前现实文化走向和知识分子的人格精神的病态,针对社会的令人忧虑的种种景观,如1980年代学风空虚,l990年代逃避现实」,所以,「人文精神危机说到底还是知识分子的危机」。
知识分子的危机,王晓明等在《旷野上的废墟》一文中已初步论及,并提出了作家的「灵魂救赎」问题,但未真正谈知识分子。其后,陈思和、王晓明、许纪霖、朱学勤等一系列文章展开了深入尖锐的分析。陈思和认为,人文精神本是「知识分子所学所用的根本之道」,「但现在的知识分子要么以学苏秦、张仪去做工具,要么把学术看作自我逃避的场所,这都不是人文精神」。王晓明指出:「人文学术也好,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也好,真正的危机都在知识分子遭受种种摧残之后的精神侏儒化和动物化,而人文精神的枯萎,终极关怀的泯灭,则是侏儒化和动物化的最深刻的表现」,「没有人文精神,不关怀人类的命运和终极,这叫甚么知识分子?」陈思和提出了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问题,认为「岗位意识」不是退回书斋去做学问,那是人格上的萎缩,而应是「五四传统」留给我们的使命感和正义感。而现在的知识分子却不知道自己安心立命之处在哪里。他认为人文学者之为人文学者,不能没有社会关注。许纪霖从「道统」、「正统」和「学统」的关系上,指出知识分子应以「道」安心立命,但许多知识分子实际上放弃了「道」,放弃了赖以自我确认的那些神圣的使命,这是极为可悲的。朱学勤指出,知识分子应从「道」不从「势」,「道」一入「势」便大失其色,士一入仕,便失去独立人格。他主张知识分子应有自己的价值,独立于意识形态之外,对社会对时代对现实负起应承担的责任和光荣。

高 考 史 观 题

高 考 史 观 题

高考史观题1、近(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

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

经济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

2、整体史观(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初步成为一个整体。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当代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

人类的交往加强了世界的横向联系,促进了整体化的发展。

3、文明史观认为,从本质上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

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会文明史。

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不同的文明之间不断交流和融合。

4、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

5、生态史观认为,历史演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

6、革命史观的要点革命史观是阶级斗争史观的一种具体形态。

革命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人类历史就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高考热点:历史“近代化(现代化)史观”一、现代化(近代化)的含义及其内容: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市场经济下的90年代流行文化

市场经济下的90年代流行文化

市场经济下的90年代流行文化衰久必盛,盛久必衰。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摧残,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到90年的时候百花齐放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事实证明它的繁荣程度确实可见一斑。

90年代的文艺在发展的时候,受市场经济的推助,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中心的确立,国内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和无界,外来文化大量的涌入,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文化态度都在急速的发生转变。

巨大的信息量,和活跃较宽松的氛围为各个文化流派的萌发和兴起提供了相当肥沃的土壤。

不得不说日益发达的科技也是90年代流行文化的重要推手。

在这些推动力的作用下,各个流派纷纷生芽长叶,只要时机一成熟就迫不及待的要绽放自己。

90年代的文学发生了全方位的转型。

90年代文学的新特点为:创作题材杂多,载体多样;价值立场、审美意识深刻分化,文学观念进一步开放;诉诸生活流和原生态的日常性叙事,注重文体实验和形式探索,文学具有了独立话语权;世俗化倾向,对现实、生活进行个人化体验和挖掘;先列举几个90年代的文学流派和思潮。

先锋小说是当代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文本,新写实主义、新状态、新历史主义。

王小波与王朔小说等被视为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变体。

他们反思了现代主义对科学和技术的压倒一切的信仰和崇拜,对现代主义景象产生怀疑。

他们发传统的思维,打破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的界限,引发了后来一浪又一浪的草根热。

新写实主义、新状态、新历史主义、大众文化都是90年代探索中的文化新思潮。

组多流派和思潮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

让人感觉如此繁杂有点应接不暇。

用一个词评价:如百花齐放,却又只能各领风骚两三年。

市场经济环境下,一切生产者都在极力的追求商业价值,追求利益最大化。

这使得文艺也开始追求商业价值。

在市场化的商业社会中,由于大众传媒的发达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文学的人文主义精神价值一步步被淡化娱乐一步步被强调,文学日益边缘化和泛商品化,文学的非意识形态化特征得到了强化。

行走在世俗和民间的道路上_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一种解读

行走在世俗和民间的道路上_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一种解读

第4期一、文化转型期作家心态的转化经过了80年代末期强烈的文化冲突和严重的文化失衡之后,越来越多的作家愿意承认自己的世俗性,以平等的姿态和世人对话,以期进入商业文化语境,在市场话语下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位。

刘心武说:“在我看来,作家不过是一种社会职业,跟其它的社会职业,并无本质区别。

”[1]阿城也说“大家怎么活着,我也怎么活着。

有一点不同的是,我写些字,找到能铅印出来的地方,换一些钱来贴补家用,但这象一个出外打零工的木匠一样,也是手艺人。

”[2]3文学自“五四”以来的启蒙传统被迅速抛弃。

以开启民智、批判国民性、重塑国人灵魂为己任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建筑起来的文学之塔,在商业狂潮的冲击下,迅速崩塌。

作家们或愤然或悲衰或无奈地看到所谓开启、批判和拯救、重塑的脆弱和多余。

作家们则由不满、愤懑、彷徨和无着发展为寻找、接受、参与和投入,迅速适应新的权力系统,重新给文学也重新给自己进行价值定位。

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作为精神产品的创造者,作家们除了有着和一般人相同的世俗功利意识外,还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情绪审美冲动。

在这种审美冲动之中,他们重新体验自我,体验世界,体验物与我的对立、融合、排斥、吸引等诸种置换关系。

前者使其成为凡夫俗子,成为现实社会关系的一个关节点,后者则将其带到一个广袤的空间、思维的宇宙,使其成为思维着的主体,无拘无束的自由人,“无国界的世界民”。

[3]这样,作为个人,他们追求作品的世俗可接受性,渴望赢取轰动效应,以取得现世的功利;作为艺术家,他们追求作品的艺术纯粹性,以满足审美情绪的强烈冲动。

这种现实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背离造成了80年代后期以启蒙为精神支柱的作家们焦灼无奈的心态。

他们在两种价值标准之间曾一度失重,心理平衡被打破。

到了90年代中期,作家们调整了作为个人的艺术家和作为艺术家的个人之间的关系,理顺了现实功利追求和情绪审美冲动之间的关系,将凡夫俗子和思想精英双重角色溶于一身。

这种溶合是以作品的现实价值和审美价值合一为追求目标,又以自身的现实价值判断和审美价值判断分离为代价。

90年代文学思潮及新写实小说解析

90年代文学思潮及新写实小说解析

三、以池莉《烦恼人生》为例, 分析新写实小说创作特点
• 2、“零度”叙述口吻
• 新写实小说的叙述者往往是单纯的旁观 者,不动声色地叙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叙述者极少分析人物心理或自我阐释, 不显示明确的判断倾向。
三、以池莉《烦恼人生》为例, 分析新写实小说创作特点
• 3、“生活流”式的叙事结构
• 不重视情节结构的过分戏剧化,重视叙 述方式的完全生活化。
三、后现代主义与文学的 世纪末重构
• 1、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作家创 作的影响; • 2、90年代,文学批评的理论化;
四、90年代文学的总体状况
• • • • • 新写实主义 新历史主义 女性小说 新生代(晚生代)小说 散文创作
新写实小说
• 一、含义 • 1、产生的背景; • 2、含义 • 新写实“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 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 • 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 原,诚直面现实,直面本态人生的新的文学倾向。 • 新写实小说发端于1987年,这一年,《钟山》杂志 正式打出了“新写实”小说大联展这面大旗。从此 以后,一批冠以“新写实”名称的小说在文坛上不 断涌现。其中主要以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 刘庆邦的代表作家。
《烦恼人生》之工人印家厚的一天
• • • • • • • • • • • • 早晨3时40分,儿子雷雷滚落床下,夫妻吵嘴; 6时,刷牙洗漱叫醒儿子赶上渡轮; 公交车上与年轻姑娘发生冲突; 赶上渡轮,旁观打牌、与小白谈文学 与儿子雷雷吃早餐,送儿子插班进厂里的幼儿园; 8时,进厂上班,迟到1.5分钟 三十元奖金泡汤,与徒弟雅丽搞点小暧昧; 中午,午餐小白菜里吃出了半条菜青虫; 午睡时,儿子雷雷被关“禁闭”; 给老丈人买寿礼,茅台两斤96元,买不起; 收到知青朋友的一封信,思绪万千; 下午,接待参观团,被工会派了任务组织联欢会,为国宝大熊猫捐 款2元(厂长也只捐了5角); • 下班后,接上儿子,回家吃饭,饭后洗碗,得知妻子老家亲戚来玩, 借住他家; • 晚上11点36分,上床睡觉,妻子告知房子要拆迁。

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六校协作体2023届高三二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六校协作体2023届高三二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六校协作体2023届高三二模联考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图所示为人们根据《周礼》等文献中“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等记载所绘制的示意图。

该图显示出,井田制()A.与郡县制相配合B.对农民剥削较少C.以宗法制为根基D.具有理想化色彩2.汉代律令规定:“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满十岁,有罪当刑者,皆完之(不加肉刑,剃去头发)”“妻悍而夫殴笞之……毋罪;妻殴夫,耐为隶妾”“下爵殴上爵,罚金四两,殴同列以下,罚金二两”。

这些规定表明汉代()A.政府关注弱势群体B.儒家经义影响量刑C.封建等级秩序加强D.德主刑辅体系完备3.据日本僧人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开成六年(后改为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春节,赐胡饼、寺粥。

时行胡饼,俗家亦然”。

这一记载()A.寄托了中日世代友好的愿望B.赞颂了盛唐的经济繁荣景象C.反映了唐代社会风气的开放D.证明了佛教初步完成中国化4.自建隆二年(961年)起,宋太祖开始对藩镇执行“稍夺其权”的措施。

《宋史》载,“宋初革五季之患,召诸镇节度会于京师,赐第以留之,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

军谓兵,州谓民政焉”。

由此可知,宋初()A.对地方的控制加强B.边防压力骤然减轻C.中枢机构权力分化D.地方行政效率提高5.有学者指出,黄宗羲不具有卢梭式的民主思想。

作为一个追求纲常世界的儒者,他不仅直接参与维护这个纲常世界的政治运作,而且还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学术努力。

由此可知,该学者()A.否定了黄宗羲政治思想的进步性B.强调了黄宗羲受到传统观念束缚C.指出了黄宗羲对西方启蒙理念的排斥D.认识到士大夫阶层躬行实践的重要性6.有学者在论及近代中国某一事件时曾用了这样一则比喻:“马体牛用。

让马去犁地,让牛去奔跑。

”并补充说,“他们一直认为中国的文化与体制是最优秀的,只不过船不坚炮不利罢了。

中国崛起的十个阶段

中国崛起的十个阶段

中国崛起的十个阶段杨帆序:关于中国崛起的大趋势10年前《中国走向崩溃》红极一时,但是他预测错了。

为什么,应该总结一下原因,中国还是有潜力的,我的《崛起十个阶段》在十月一日登在《环球时报》上了。

当然问题也不可忽视,主要就是腐败和利益集团干政。

如果重大决策错误,比如把人民币自由兑换了,没有几年就出大事。

长期就是人口来化了,技术上不去。

不过近5-年不会出大事。

奈比斯特《中国大趋势》已发行1400万册。

又是一个吹捧的。

我看还是多听听中国人自己的吧。

环球时报约稿:中国崛起的十个阶段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近代中国的衰落开始于1840年战争失败,以后105年连战连败,不平等条约到1906年就签定700多个,中国丧失了三分之一领土,被迫实行5%的关税,经济总量从世界的30% 下降到5%。

而美国实行46%的关税,经济从世界2%上升到30%。

中国崛起的标志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还有6次战争的胜利,解放军围绕边境打了一圈,赢得了联合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奠定了以后和平与发展,改革与开放的基础。

中国崛起的第二个阶段,是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

随着国家强大我们必将统一台湾。

国家的强大是志士仁人奋斗100多年积累的成果,忘记或否定这段历史,是许多人低估中国崛起潜力,轻言“中国崩溃”的根本原因。

第三个阶段是社会的安定和人口的增加,造成70年经济高速度增长。

年中国人口一直徘徊在4----4。

5亿之间,人均寿命只有36岁,经济不能增长,从洋务派以来所付出了建立近代工业的努力基本付诸东流,到1949年工业只占工农业的10%。

社会主义民生政策促使人口在30年内增加到8亿多,人均寿命提高到68岁,年轻人比例大大提高。

年轻人储蓄率高,储蓄等于投资是宏观经济的基本假设,巨额投资造就经济高速增长,这就是中国7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秘密。

第四阶段是工业化原始积累。

我们一直认为计划经济搞单一国有制,压低消费,限制个人自由,是一种超阶段的“左倾错误”,应该搞新民主主义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却搞了高级阶段的许多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文化趋于市场化世俗化2011年02月01日 21:58来源:廊坊师范学院学报作者:李肖霞何志钧字号:T|T0条评论打印转发核心提示: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经济文化趋于市场化、世俗化,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盛行,……面对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文化语境、文化现象,我们该如何去审视?如何批判地进行阐释?本文摘自:《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月,作者:李肖霞何志钧,原题:《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人们对审美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是一个随着社会文化发展和学术积累不断深化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我国审美文化研究由于切合了新的时代语境,使美学研究贴近了现实人生和市井大众,显示出了一种文化新走向,所以近20年来,国内的审美文化研究蓬勃发展,占尽风光。

它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美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美学研究偏于思辨的范式,将审美与文化、理论与应用、玄思与生活连通为一体。

审美文化研究已然成为当代中国人文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处处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因此对审美文化研究进行回顾、梳理也就显得格外必要。

一、审美文化:渊源与内涵“审美文化”一词最早由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在这一术语中洋溢着他的审美救世的启蒙情怀和精英主义的审美追求。

马修·阿诺德在1869年出版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中对高级文化的崇奉、主张依靠文化拯救陷于边沁—技术主义的现代社会的理念与席勒的审美观可谓一脉相承。

难怪乎赫伯特·斯宾塞把阿诺德所主张的文化也称为“审美文化”,在《教育论》中,赫伯特·斯宾塞把建筑、雕塑、油画、音乐、诗歌等关乎闲暇、易于增进人生乐趣的艺术门类都归于审美文化。

[1]20世纪90年代,随着审美文化一词经由金亚娜从俄文舶入神州大地,审美文化研究在中国大陆迅速升温,成了人文社科研究中的“显学”。

从周宪、姚文放、陶东风教授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社会转型期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到陈炎教授等人的多卷本中国历代审美文化史述《中国审美文化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和陈炎教授主编的《当代中国审美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传媒大学张晶、范周生主编的《当代审美文化新论》,一横一纵,国内学者对古今中外的审美文化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审视、阐析和梳理。

足见审美文化这一说法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

世纪之交的中国审美文化研究关注社会人生、市井红尘,改变了传统美学研究局限于学院空间,孤高自赏的境遇,使美学研究得以更好地走向现实人生,显示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

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实践曾发生过重大变化,“审美”逐渐从纯粹超然、高高在上的“象牙塔”一步步走向生活、日用,与商品为伍,与红尘相伴。

审美向文化领域的渗透与文化向审美的靠拢、提升使当代审美与文化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随着审美文化研究在当代的深入,关注文化的诗意化与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渐成风尚,审美文化的提出其实是文化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举足轻重的要素,人们的审美观念因应社会生活世俗化潮流进行相应调整的必然结果。

叶朗先生在其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一书里从审美介入社会、审美物化、审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审美文化进行了界说,指出所谓审美文化,就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人创造出来的,又通过一代一代的“社会遗传”而继承下去。

[2]聂振斌、滕守尧、章建刚等先生通过全面分析当代的审美文化现象而对审美文化作出了界定:审美文化“是人类发展到现时代所出现的一种高级形式,或曰人类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把艺术与审美诸原则(超越性、愉悦性以及创造与欣赏相统一等)渗透到文化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使偏枯乃至异化了的人性得以复归”[3]。

林同华先生结合美学与文化学定义审美文化,指出美学文化学的整体性结构由“审美文化哲学、审美艺术哲学、审美行为哲学、审美科技哲学四大部分组成”[4]。

而周宪先生《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所说的“审美文化”则主要指当代中国在消费文化背景中的审美形态。

姚文放先生在其著作中对审美文化的界说与周宪类似,同时更为具体细致:“‘当代审美文化’是一个特指概念,是指在现代商品社会应运而生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以现代都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文化形态,这是一种带有浓厚商业色彩的、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文化。

”[5]3不管其对审美文化如何界定,从学者们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尽管当代审美文化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但多数学者认为审美文化绝不等同于大众文化、视觉文化、媒介文化,而是这类文化中具有审美意蕴的部分。

当代审美文化深受当代大众文化、视觉文化、媒介文化的影响,但仍与之不同,它始终秉持着愉悦性原则和精神性诉求。

可以说,审美文化的灵魂在于它既有别于抽象的美学玄思,也有别于具体的物质文化,而是介于道器之间,关注文化的审美化、诗意化与审美的文化化、物质化。

实质上是美学应对文化世俗化生活的一种选择。

二、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兴起的原因与呈现的特点审美文化研究兴起的原因复杂多样,对此国内学界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深入的探究。

概而言之,不外以下几点:首先,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经济文化趋于市场化、世俗化,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盛行,……面对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文化语境、文化现象,我们该如何去审视?如何批判地进行阐释?显然,传统的美学范式、美学话语、美学观念因为过于执着于审美的非世俗性、非功利性、非商品性,过多古典文化理论的视野局限和观念局限已无力应对,显得捉襟见肘。

审美文化研究正是作为一种对此类文化转型的积极回应方式,作为美学研究自我调整的一种积极努力应运而生的。

其次,是科技力量的影响,在现代科技水平影响下,影像娱乐产业迅速兴起,文化走向视觉化与图像化,新兴媒体文化甚嚣尘上,影视、广告、互联网、大众畅销读物取代文学成为文化新宠。

这使得美学研究面临新的对象与任务,联通审美与媒体文化、技术文化的审美文化研究日益显示出自己的理论优越性。

再次,文化产业的兴起使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文化生产消费与传播成为文化扩大影响、实现文化的价值效应和商业效益的重要手段。

如大量的怀旧经典、红色经典改编剧、奇观影视、玄幻文学已经成为媒体产业运行的有机组成部分,知识的传播、文化的创意、审美风尚的策划等都成为促进消费的有效手段。

而审美文化研究在这一结合中表现出一种应用研究的操作性和实效性,使知识分子的参与意识、人生价值、社会责任感重新凸显。

这样,以强烈的实用性、参与性、实践性以及跨学科性为特征的审美文化研究就为知识分子进行社会文化批判、促进社会审美文化建设提供了一种非常有利的视角与途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当代审美文化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阐析。

这些研究成果也显示出了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发展的新特点。

其一,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陈炎先生主编的《中国审美文化史》和《当代中国审美文化》对中国历代审美文化进行了全景式的研究,非常注重对审美文化现象的考察与对历代审美文化产生的背景、基于的理念、发展的前景结合起来进行论析。

《中国审美文化史》穷尽了上自上古,下至清季历代的审美文化状况,建构了一个有别于审美思想史和审美物态史的审美文化史。

《当代中国审美文化》一书则以15章篇幅洋洋50万言从服饰、建筑、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网络、广告等诸多方面展示了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不同侧面和不同景观。

姚文放先生的《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则以上、下两编对当代审美文化的背景、当代审美文化所包含的各种特质和属性作了考察,反思了当代审美文化所产生的各种基础、根据和条件,在审美文化的历史进程、当代构成和中西比较上对之进行定位,进而分析了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矛盾并对其文化特征作出明细界说。

其他众多审美文化著作也均从具体的审美文化现象出发进行解说与探讨,内容翔实,具有可操作性。

其二,众多学者从各种视角对当代中国审美文化进行了多维透视,对审美文化与传统文化、媒介文化、消费文化、快餐文化、广告文化、都市文化、青年文化、审美教育、文化工业等的关联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析。

朱立元、陈炎、仪平策等先生都非常重视研究中国自身的审美文化问题,认为中国古代也存在着一种审美文化,要自觉搜索和梳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发展的历程和学理脉络,对中国本土审美文化理论资源进行批判继承;主张“当代审美文化的崛兴……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之间保持着某种深刻的历史性关联”[6],应当将“道不远人”这一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审美文化建设结合。

应当积极借鉴儒家依靠“中庸之道”的原则来平衡人与自然、理智与情感之间辩证关系的审美文化理念,认为儒家的审美观念以“仁学”为核心,确立了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并设计出一套“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贵人贱物”、“爱有差等”的生态价值体系。

形成了一种以“善”统“美”的伦理本位立场,并通过“君子比德”的方式赋予自然界的审美对象以社会价值,通过“微言大义”的方式赋予艺术作品中的自然情感以伦理价值。

[7]李衍柱教授借鉴加拿大传媒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强调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媒介革命使人们的审美和文化生活可以超越时空限制,但它也加剧了技术理性与审美情感的矛盾[8]。

谭德生在其博士论文《自由与控制———电子传媒时代的审美文化研究》中则借鉴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对电子传媒时代的审美文化进行剖析。

认为电子传媒时代的审美文化存在着自由与控制的双重逻辑,自由的让渡和控制的图谋交织构成了这一审美文化形态的典型的霸权式的运作方式。

但当代学者也普遍承认以网络文化为标志的当代信息文化潮流对当代审美文化建设有着积极意义,“它催生了一些新的人际关系和审美关系,凸显了许多新的审美问题,孕育了新的审美精神,拓展了审美文化空间”[9]。

李红春博士则以“私人领域”为理论视角来反思当代审美文化,力图在新的维度上揭示当代审美文化的现实根源、发展源流、本质属性、价值功能及其与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复杂关系。

他的博士论文《私人领域视野下的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为审美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伴随着当代审美文化从生产本位向消费本位的转变,不少学者也开始强调“人们对文化的接受也属于一种消费行为……通过文化消费建立起大众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无疑是审美文化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5]241。

姚文放先生认为当代审美文化成为一种消费文化反映了当今文化话语权的转换。

也有不少学者从审美教育的角度强调当代中国审美文化有着感官化、形式化、物欲化、商业化等等消费特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审美活动中的形而上意味和理性主义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当代审美教育应致力于培养新型的文化人格,使人们“学会审美地生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