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气功(肾气归元功)
岑能咏春拳的简介及代表人物

岑能咏春拳的简介及代表人物岑能咏春拳是咏春拳流派之一,主要在广东地区盛传。
很多人对岑能咏春拳还不是很了解吧。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岑能咏春拳的简介。
岑能咏春拳的简介1948年岑能只身闯荡省城广州自立谋生,在广州大德路开设医武馆。
并先后受聘于打铁工会,饮食工会,五金工会等组织,授拳行医。
此后数十年间,岑能传下的弟子遍布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并创立了岑能咏春拳。
1989年,岑能创立了《广州市武术协会咏春拳会》,云集了当时广州大部分的咏春拳精英,为了方便与国际民间团体交流,且当时咏春会的成员基本上是岑能广州周边地区及海外的门人、弟子(《咏春拳会》有海外分支机构),故对外称《岑能咏春拳术会》。
岑能咏春拳的形成发展咏春拳相传为福建咏春所创造。
严咏春为武林隐师严四的女儿,她吸收了福建永春拳方七娘的白鹤派中的拳技和宗鹤拳、福建少林拳技等,结合蛇鹤相斗的特点而融汇创编出咏春拳。
后因迁居于广东南雄县,故传此拳于广东。
此拳现流行于广州、肇庆、顺德、鹤山等地。
此拳根据“长手能运气、短手能自保”的原理,以“短桥窄马、擅发短劲”为主要特点,以“拳、桥、膀、指、掌”和“吞、吐、浮、沉”及“二字拑羊马”为手、身、步法的标志。
其进功分三阶段,第一阶段练习咏春气功(肾气归元);第二羊段练习十二个老式,即子午拳(穿心捶)、独龙拳、偏身拳,箭拳、外廉手、内廉手、外搭、内搭、外耕手、内耕手、三品掌、扑翼掌。
另有小念头、沉桥、标指三套基本拳法;第三阶段练习“学手、练知觉”。
最后学习“三拳各式散手总合”,即一百零八点木人桩法。
咏春拳动作灵敏快速,以静制动;柔化刚发,刚柔并济;富于攻防,着重实用。
佛山粤剧红船的琼花会馆中,几位梨园弟子王华宝、陆锦(大花面锦),高佬忠等随红船戏班上南雄演戏。
酷爱粤剧的梁博涛每当戏班上演必前往捧场。
王华宝主演的关云长忠肝义胆,大花面锦的张飞扮相武风凛凛,高佬忠的刘备义薄云天,感动了台下的梁博涛,萌生与三人结交之意,一回生几回熟,再经有心人撮合,梁博涛与王华宝,大花面锦,高佬忠一见如故。
咏春拳修炼口诀及解释

咏春拳修炼口诀咏春特技源自少林招无虎鹤法无五行只谈线位力与角度同门技力四位三度以弱胜强始是功夫表里相消并没有绝招蓄劲似蛇发劲似猫朝形似鸡阴阳发力不成心意只用精神来留去送甩手直冲梅花五点四肢举措互通门额外外手有去世活劲发六合力从地起发劲在腰出招在膊力未还原切忌出手寸内发劲力有对错发尽散尽散尽发尽力有八种当知分间真假虚实蓄谷松散线有安危主额外外顶位定位得不追手拳入三关任我行走马有五败十者九坏演挟跪撑摊身最惯敌手行桥必须落马蹬腰作势为抢内门上不过膊中不过争下三路手以脚消脚摆放有威打须有势三角朝形线守清晰桥行中线指尾垂地正身子午侧身争底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转马朝形以圆化直敌压三关以横打直拳有三尖掌有三角怀孕打身无身打颈怕打终打贪打防空以攻为守以守为攻追形接打变更无穷三桩三拳步手身全地脚梅花木人红船念头主守寻桥打手追形之始求诸标指旁边关心箭槌八种走马斜角幡龙跳跃固定标步半全起脚练力之法阶段五重松沉稳劲清脆玲珑先松後紧再紧後松松松紧紧轮回不穷邪行仇念正用精神假想有敌不成用心意投於外一点精神反覆演习合营由勤四肢举措属我控制随心升肩耸膊气提晦气意沉身稳凹凸无忌发力出招必第一下四肢举措发力与身无关力无定位喉咙争膊嘴不闭气力发无形动静无碍语出如宁拳争掌膊也可伤人中路边栏抛桥窒手咏春八手皆可攻守标圈伏绑困刮耕摊可从中破困手横拦绑有正错错非真错按头屹尾按尾屹头中心绑起有影无形武欲精晓唯从苦练先成後化先化後成刀切虽齐墨守成规艺能巧变将形补位分缘各就殊途同归咏春特技,源于少林;招无虎鹤,法无五行;(詠春拳是源自于南少林,招式不會模仿動物,身法亦無五行)只谈线位,力与角度;同门技力,四位三度;(接上,詠春只談中線地位,用力的方法,在實體的三維打鬥當中,只分四個攻擊地位:即左上門,左下門,右上門,右下門)以弱胜强,始是功夫;表里相消,并没有绝招;(詠春是以巧力攻蠻力,最終只有技術取勝,內外門互相合营,沒有所謂的絕招)蓄劲似蛇,发劲似猫;朝形似鸡,阴阳发力;(用三種動物來說明詠春用勁的方法,絕對不是模仿動物的意思,虛實之力要合营好)不成心意,只用精神;来留去送,甩手直冲;(不要用心神頭腦去想招式,只要精神分离,讓雙抄本身出招,來的拳留住,對方之拳若收急速伸張)梅花五点,四肢举措互通;门额外外,线有去世活;(前句未解,手腳要互相合营好,打的時候分內門和外門,打的路線有生有去世)劲发六合,力从地起;发劲在腰,出招在膊; (勁力有六合,由腳傳勁,到腰發勁,到肩膀時出招)力未还原,切忌出手;寸内发劲,力有对错;(假如勁力沒有恢復,請千萬勿亂出手,長橋發勁,力有對有錯)发尽散尽,散尽发尽;力有八种,当知分间;(勁力發出去就要散開出去,散出去就得將招式發出去;力學有八種,我們得知道其分別用處)真假虚实,蓄谷松散;线有安危,主额外外;(八種力學分:真力,假力,虛力,實力,蓄力,谷力,松力,散力;而人體的線有安然線與危險線,我們歸納為內門線和外門線)顶位定位,得不追手;拳入三关,任我行走;(在打時頂位讓對方無法發力,定位打擊對方中線,得手之後切勿追加招式;拳入對方三關《手腕開始到肩膀的三個關節》時,對方中線已經可以任我們去打)马有五败,十者九坏;演挟跪撑,摊身最惯; (馬步身法假若有差錯的話,十個人有九個功夫不成;假裝挾制對方,實際是半跪撐掌,而防禦時,轉馬攤身最為習慣)敌手行桥,必须落马;蹬腰作势,为抢内门;(敵手橋攻擊,不克不及上馬,也就是不克不及起腳;蹬腿時要有腰做勢,其次是腰有時做勢,是爲了搶攻對方內門)上不过膊,中不过争;下三路手,以脚消脚;(兩手的擺放,上不過肩膀,中不過手肘,下三路手,以腳消之)摆放有威,打须有势;三角朝形,线守清晰;(擺放出抵挡勢時要有威,打時要有勢;三角朝形的架構,打擊線和防護線顯得很是明顯)桥行中线,指尾垂地;正身子午,侧身争底;(橋上走中線,尾指最好垂地;正身朝形子午錘,側身對敵肘與掌)两点之间,直线最短;里帘必争,高接低攀;(兩點之間,只有直線最短:內門比相爭,高處攻擊要由其下接,低位攻擊要盡力攀越黏打)转马朝形,以圆化直;拳有三尖,掌有三角;(追形時要轉馬去追,防卫時要运用圓形結構的特點去化解直線攻勢;拳掌發力各有三處地方)怀孕打身,无身打颈;怕打终打,贪打防空;(怀孕時打身,無身打時打頸;怕打的最終還是要打,貪打的要留心防範自身中線漏空)以攻为守,以守为攻;追形接打,变更无穷;(攻擊就是防卫,而防卫卻是為了攻擊;詠春的追中線,變化讓人摸不定)三桩三拳,步法身全;地脚梅花,木人红船;(三個樁法,三個拳發,步法身法齊全;)念头主手,寻桥打手;追形之始,求诸标指;(小念頭拳主假如守,尋橋套路主要打手;追形之時,要合营標指)旁边关心,箭槌八种;走马斜角,幡龙跳跃;(接上,旁邊協助,子午拳有八種;走馬上步要走斜馬,跳躍要輕巧)固定标步,半全起脚;练力之法,阶段五重;(固定好路線就急速上步,敵人想其腳你得在其離地一半時予以截擊;練力的方法,階段有五重)松沉稳劲,清脆玲珑;先松后紧,再紧后松;(只有松沉之勁,才干清脆玲瓏;打時手橋要鬆弛,打下要繃緊,收招要答复鬆弛)松松紧紧,轮回不穷;邪行仇念,正用精神;(接上,只有這樣才干讓對方捉摸不透;對敵時要邪有仇念,但是卻得正用精神)假想有敌,不成用心;意投于外,一点精神;(練習時要假想有敵,但不成用心;假如將意念投放在其他地方,練習的精神絕對好不到哪去)反覆演习,合营由勤;四肢举措属我,控制随心;(要反復練習,手腳才干合营的恰到好處;手腳是我們的,控制全在我們的意念,要隨心所欲的發揮)升肩耸膊,气提晦气;意沉身稳,凹凸无忌;(升聳肩膀,氣提都沒有利;只有意沉才干身穩,凹凸才干不忌憚)发力出招,必第一下;四肢举措发力,与身无关;(發力出招時,必搶第一下;手腳的發力,與身法無關)力无定位,喉咙争膊;嘴不闭气,力发无形;(力不克不及有定向,打喉嚨用肘;嘴不克不及閉氣,閉氣晦气)动静无碍,语出如宁;拳争掌膊,也可伤人;(任何動靜都不克不及阻挡我們,拳,掌,肘,肩都可打人)中路边拦,抛桥窒手;咏春八手,皆可攻守;(中路防卫有邊攔,拋橋窒手;詠春的八手,都可攻可守)标圈伏膀,捆刮耕摊;可从中破,捆手横拦;(接上,詠春八手分:標指,圈手,伏手,膀手,捆手,刮手,耕手,攤手;可以破中,捆手可橫攔)膀有正错,错非真错;按头屹尾,按尾屹头;(膀手有對錯,但錯非真錯;打頭要防下身,打下身要防上身)中心膀起,有影无形;武欲精晓,唯从苦练;(中間膀手,才是最正確的;武技想精晓,只有苦練)先成后化,先化后成;刀切虽齐,墨守成规;(先練成就后精晓,先精晓才后練成;只有墨守成規)。
咏春拳发展历史的简介资料

咏春拳发展历史的简介资料咏春拳,中国拳术中南拳之一。
是中国拳术少林拳之南拳的一个分支,早年流行于广东、福建各地。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咏春拳的简介。
咏春拳的概况咏春拳[1]是中国拳术少林拳之南拳的一个分支,早年流行于广东、福建各地。
此拳初传于福建永春县,为该县严三娘所创,以地名为拳名,故名“咏春拳”。
亦传此拳由五枚师太所创,后传授与弟子严咏春,故名“咏春拳”。
此拳主要手型为凤眼拳、柳叶掌,拳术套路主要有小念头、寻桥和[2]标指3套拳及木人桩。
基本手法以三傍手为主,还有挫手、撩手、破排手、沉桥、粘打。
主要步型有四平马、二字马、追马、跪马、独立步等。
它是一种集内家拳法和近打于一身的拳术。
它立足于实战,具有招式多变、运用灵活、出拳弹性,短桥窄马,擅发寸劲为主要特点,以大闪侧,小俯仰,耕拦摊膀,摸荡捋,审势记牢,曲手留中的手法,以搭、截、沉、标、膀、腕指、黏、摸、熨荡、偷、漏和“二字钳羊马”的身形步法为标志。
凭借手桥肌肤灵敏的感觉,发挥寸劲力量的内家拳法梁挺全球教授咏春拳法。
叶问所培养的咏春弟子中人才济济。
其中出名的有:梁相、骆耀、徐尚田、黄淳梁(梁、骆、徐、黄四人后被称为叶问在香港的四大弟子)、梁绍鸿(美国海豹突击队执教七年)、朱国宪(大陆咏春大师)、何金铬、招允、卢文锦、王乔、伦佳、李小龙等;叶问晚年收受的“封门弟子”梁挺[3],凭着咏春拳真功夫,及其深厚的武术教育家修为,突破原本中国武术早期“多半缺乏文字记载,仅能靠师徒口耳相传”的发展瓶颈,创立了“梁挺咏春”拳系WingTsun,建立了包括“三段十二级”的教练晋升体制,以及“十二阶”的学员晋升体制,让每个教练和学员,均可随时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区的武馆继续深造咏春拳术。
这套教学体系,解决了大批量群体教学、并保证学员学习效果的问题,将原本“秘而不传”的儿女家防护术,发展至遍及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4000多支部,子弟门人近200万,得到包括全球军警界、武术界及影视界的高度认可和追捧,蜚声国际,载誉全球。
回春功的简介及传人介绍

回春功的简介及传人介绍回春功,全名“中国古代养生长寿术”,源于金元时期全真道华山派,历今八百余年,历来为道教内部秘传延年修真功法。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回春功的简介。
回春功的简介回春功,全名"中国古代养生长寿术",源于金元时期全真道华山派,历今八百余年,历来为道教内部秘传延年修真功法。
回春功功理正确,道法自然,以人为贵,身心和合,专气致柔,精为其首,累功积德,防患未然。
回春功习练对男女肥胖病、女性内分泌失调、男性前列腺疾病、糖尿病、性功能减退等功效确切显著。
回春功的基本介绍回春功,全名“中国古代养生长寿术”,源于金元时期全真道华山派,历今八百余年,历来为道教内部秘传延年修真功法。
改革开放后,回春功由边治中(智中)老师发扬光大,沈新炎(信言)老师整理献世。
本功法注重导引、吐纳、按摩、元和、还精补脑诸术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动静双修、精气神形齐练的全身性柔韧运动。
回春功功理正确,道法自然,以人为贵,身心和合,专气致柔,精为其首,累功积德,防患未然。
回春功功法精妙,通过柔身养形,疏通经脉,通利关节,和调脏腑,健运脊柱,吐故纳新;同时妙炼下丹,补肾生精,还精补脑;强调乐字当头,愉悦身心,排解烦忧,延缓衰老。
回春功功效卓著,曾获国家自然基金课题资助,验证其对糖、脂代谢及血浆核苷酸含量产生双向调节作用,调节垂体-性腺、甲状腺等内分泌激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效应,维护机体稳定平衡。
回春功习练对男女肥胖病、女性内分泌失调、男性前列腺疾病、糖尿病、性功能减退等功效确切显著。
回春功的发展现状回春功一直以来都是全真华山派秘传的养生功法,道规明确规定回春功“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子女,严禁抄录,若犯戒律,天雷轰顶”,所以之前只有全真华山派弟子才能习练,在上世纪80年代初,19代传人边治中大师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春风促进其立下“愿天下人皆健康长寿”的宏愿,他才毅然决定,将华山派单传的回春长寿功法陆续公诸于世。
练习咏春拳对身体的好处有哪些

练习咏春拳对身体的好处有哪些咏春拳是一种积极正当的防卫拳术,甄子丹、杨紫琼等武打演员都曾饰演过咏春拳相关的影视剧。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练习咏春拳的好处,一起来看看吧。
练习咏春拳的好处“肘底标指”利关节对上班族而言,长期使用电脑键盘和鼠标,可能患上腕关节综合征,也就是常说的“键盘肘”。
主要症状是食指或中指疼痛、麻木和拇指肌肉无力感,发展下去可能导致神经受损,进而引起手部肌肉萎缩。
另外,肘部经常低于手腕,而手高高地抬着,神经和肌腱经常被压迫,手就会开始发麻,手指失去灵活性,经常关节痛。
有什么办法能减轻上述症状呢?专家建议大家不妨练练咏春拳中的肘底标指。
专家介绍说,标指是咏春拳的特色技法,练习时要注意打得潇洒放松,发劲柔韧,如藤条、弹簧,看似轻盈软弱,实则强劲凌厉。
具体技法是,右掌由左腋下向前方中线直线标出,掌指向前,掌心向地,高及喉部,而左掌亦随即置于右肘下,掌指向前,掌心向地,面向右方。
这种技法在练习中充分活动了掌指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和腕关节,有助于预防和缓解“键盘肘”的症状。
“钳阳马步”平阴阳夏季贪食凉饮,容易损伤人体的消化系统,使其功能降低,导致阴阳平衡失调而致病。
那如何才能平衡体内阴阳呢?专家建议,不妨试试咏春拳中的钳阳马步。
专家介绍说,“动则生阳”,钳阳马步有利于激发人体阳气,使其更好地在人体内发挥其功能与作用,使人精神饱满、充满活力、身手敏捷、身体强壮。
大家不妨试试二趾钳阳马步:两脚左右分开,距离比两肩略宽,两脚第二趾筋用力向内向后拉,髋关节内侧也同时互相对拉,力向骨内收敛。
有利于平衡阴阳,增加机体抵抗力。
肾气归元化精气很多人到了夏季常常感觉没有精神,有“精气”不足的感觉,学习和工作效率大打折扣,这时不妨试试咏春拳的气功。
咏春气功并不复杂,简单实用,比如肾气归元功法,是咏春的养生气功。
它由当代咏春拳拳门宗师岑能先生根据“达摩易筋经”的基本原理,结合练功实践而独创。
肾气归元功法练习时间宜是申时至亥时(即下午5时至晚上11时)。
十三式咏春的基本手法有哪些

十三式咏春的基本手法有哪些咏春是南方拳术的代表,有着很强的套路与手法,而且攻守转换灵活,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十三式咏春的基本手法。
欢迎阅读! 十三式咏春的基本手法一:问路手问路手,叶问咏春拳的标志性起手式,动作潇洒、气势不凡。
问路,即是试探、寻找对方空门确定进攻路线的意思。
问路手的前手称为“问手”,后手称为“护手”,“问手”与“护手”可以相互转换。
招式开马,呈二字钳阳马,然后把握紧的双拳变成掌状,从胸部的中线往外排除,然后右手在前,肘部弯曲,手指上斜,呈吻兽,左手则在后,掌心朝右手臂内侧呈护手。
动作要领问手的肘要归中,要处在胸前的中线位置,手掌稍稍上斜,指尖指向对方的眼睛。
护手侧立于问手的肘窝处。
目光越过问手的指尖射向对方,观察对方的动静。
两手互换时,护手从问手的上方伸出形成问手,而原问手在下方收回成护手。
易犯错误问手的肘外张,没有归中(以人身体来说,从眉心开始划一直线至两腿中间,这条虚拟中的位置即为中线位置。
归中则是指手从其它位置回归到中线位置,在中线位置发出的手法叫中门手)。
问手摆放的位置太低,手指指尖没有斜朝上。
十三式咏春的基本手法二:拍手咏春拳的发力分为长桥发力和短桥发力,所谓桥即指前臂。
肘部伸展使桥手到达身体的远端即长桥。
肘部保持弯曲,桥手在身体近侧运动叫短桥。
无论长桥或短桥均需练习肘底力。
拍手是一种很好的消解对方招式的动作,属于短桥发力的防守。
招式前提招式同一,然后右拳变掌,掌心手指朝上,用肩膀和肘底法力,把力气运到手掌的外侧,然后横向拍击,这时候眼睛要看着前方。
动作要领双肩要保持平衡。
屈肘时,前臂保持水平。
手掌拍击后,手掌的外侧不需要超过肩外侧。
拍手的大拇指与身体保持约15-20厘米的距离。
易犯错误拍击手的同侧肩膀耸起。
动作过大,导致腰部转动。
目光随拍手的方向移动。
拍击时手指向下甩。
十三式咏春的基本手法三:摊手摊手也是化解对手攻势的动作,但属于长桥发力。
招式以二字钳阳马为起式。
右拳变掌,掌心向上。
回春壮阳术

回春壮阳术回春壮阳术(肾)道家补肾壮阳功法中医学有一句简单词语:“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
气功锻练的机理中的气,就是气在气功锻练中通与不通的作用。
当人们解开对气功的神秘感,让人们明白最浅显的原理,以利于练功。
人体优如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人体一旦出现状况就如交通网络的某一段出现了阻碍、堵塞、淤圾。
这时就会出现病痛,后天的用药治疗就如对网络交通的疏通。
那人在平时的各种锻练等同于日常的网络维护工作,平时不维护到病时就要费时、费力了。
男性七步回春功(全真教龙门派)(1)按摩鼠蹊部的功法:①两脚伸直分离坐好,轻轻闭眼。
②摩擦右脚根部(即鼠蹊部)20次~30次。
③同样摩擦左脚根部20~30次。
这个固精很厉害的,无论是滑精还是精满自缢,动念的时候都能固住(2)按摩内腿的功法:①两脚分开伸直坐好,轻轻闭眼。
②左手贴在右手上,重叠的双手放在左腿内侧按摩2~3分钟。
按摩时一定要从膝盖向腹部拉过来,假使相反就没有效果。
③两手相反重叠,按摩右腿内侧,同样按摩2~3分钟。
(3)强化腰部的重要性:男性腰部气血衰弱通常是性机能衰退的原因,所以促进腰部气血流动活泼,也就是促使性器官气血流动活泼。
(4)满足性生活的腰部功法:抱膝式,①两膝竖起坐好。
②两手抱往双膝,用力拉向胸前,将头贴住膝盖。
③抬头,同时从口吐气,吐气完毕,从鼻吸气。
②、③重复5~7次。
(5)满足性生活的腰部功法:仰卧抬身式:①仰卧闭眼,两手握紧放在身体两侧,从口吐气,从鼻吸气。
②从口吐气,两手的手掌朝下,向前伸直,抬起上身,两手尽量接近脚。
③吐气之后,闭口,从鼻吸气,上半身向后倒,恢复原来的姿势。
以上①~③重复3次。
这种功法,是测验身体的年轻度诊断的方法,不只对性器官有利,同时也能促进肝脏、肾脏的气血流动活泼,对恢复性机能功效非常大。
(6)金冷法:金冷法是向男性的性器官泼水。
重要的是泼水的部位。
阴茎里面(下方)有一条缝合似的筋,在此部位泼水刺激是金冷法的要点。
36式咏春练法

36式咏春练法咏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拳术流派,以其独特的功夫技巧和精妙的战术而闻名。
为了更好地练习咏春拳,我们需要掌握36式咏春练法。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练习方法。
一、封手式(式1)封手式是咏春拳的入门基本功,通过练习封手式可以加强手臂和肩膀的力量,提高拳击技巧和攻防能力。
二、全应式(式2)全应式是咏春拳的核心练习方法之一,通过练习全应式可以提高身体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并增强躯干的协调性。
三、小念头(式3)小念头是咏春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动作,通过练习小念头可以培养腰背力量,增强肌肉的协调性和爆发力。
四、中念头(式4)中念头是咏春拳中的进阶动作,通过练习中念头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爆发力,增强肌肉的协调性和弹性。
五、大念头(式5)大念头是咏春拳中最高级的动作之一,通过练习大念头可以全面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和协调性,达到身心的完美统一。
六、隔肩捶(式6)隔肩捶是咏春拳中的一种攻击技巧,通过练习隔肩捶可以提高拳击的准确性和迅猛性,增强肩膀和手臂的力量。
七、横摆身(式7)横摆身是咏春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动作,通过练习横摆身可以提高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协调性,增强腰背部的力量和灵活性。
八、直捶(式8)直捶是咏春拳中的一种基本攻击技巧,通过练习直捶可以提高拳击的精准度和速度,增强手臂的力量和爆发力。
九、贯按(式9)力道和准确性,增强上半身的爆发力和稳定性。
十、撞肘(式10)撞肘是咏春拳中的一种攻击技巧,通过练习撞肘可以提高击打的破坏力和速度,增强肘部的力量和灵活性。
十一、飞横肘(式11)飞横肘是咏春拳中的一种高级攻击技巧,通过练习飞横肘可以增强肩部和手臂的力量,提高攻击的效果和准确性。
十二、叩击(式12)叩击是咏春拳中的一种综合攻击技巧,通过练习叩击可以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和协调性,提高拳击的效果和穿透力。
十三、肘拳(式13)肘拳是咏春拳中的一种基本攻击技巧,通过练习肘拳可以提高击打力量和速度,增强肱骨和肘部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
咏春拳修炼口诀及解释

咏秋拳建炼心诀及阐明之阳早格格创做咏秋拳建炼心诀咏秋绝技源自少林招无虎鹤法无五止只道线位力与角度共门技力四位三度以强胜强初是功妇内皮毛消并不绝招蓄劲似蛇收劲似猫往形似鸡阳阳收力不可心意只用粗神去留去支甩脚曲冲梅花五面脚足互通门分内中脚有死死劲收六合力从天起收劲正在腰出招正在膊力已还本切忌脱脚寸内收劲力有对于错收尽集尽集尽收尽力有八种当知分间真假真真蓄谷紧集线有安危主分内中顶位定位得不逃脚拳进三关任尔止走马有五败十者九坏演挟跪撑摊身最惯敌脚止桥必须降马蹬腰做势为抢内门上不过膊中不过争下三路脚以足消足晃搁有威挨须有势三角往形线守明显桥止中线指尾垂天正身子午侧身争底二面之间曲线最短转马往形以圆化曲敌压三关以横挨曲拳有三尖掌有三角有身挨身无身挨颈怕挨末挨贪挨防空以攻为守以守为攻逃形交挨变更无贫三桩三拳步脚身齐天足梅花木人白船念法主守觅桥挨脚逃形之初供诸标指中间辅帮箭槌八种走马斜角幡龙跳跃牢固标步半齐起足练力之法阶段五重紧重稳劲浑坚玲珑先紧後紧再紧後紧紧紧紧紧循环不贫邪止恩念正用粗神假念有敌不可存心意投於中一面粗神反覆训练协共由勤脚足属尔统造随心降肩耸膊气提不利意重身稳下矮无忌收力出招必第一下脚足收力与身无关力无定位喉咙争膊嘴不关气力收无形动静无碍语出如宁拳争掌膊也可伤人中路边栏扔桥窒脚咏秋八脚皆可攻守标圈伏绑困刮耕摊可从中破困脚横拦绑有正错错非真错按头屹尾按尾屹头中间绑起有影无形武欲粗通唯从苦练先成後化先化後成刀切虽齐朱守成规艺能巧变将形补位果缘各便殊途共归咏秋绝技,源于少林;招无虎鹤,法无五止;(詠秋拳是源自于北少林,招式不會模仿動物,身法亦無五止)只道线位,力与角度;共门技力,四位三度;(交上,詠秋只談中線位子,用力的要领,正在實體的三維挨鬥當中,只分四個攻擊位子:即左上門,左下門,左上門,左下門)以强胜强,初是功妇;内皮毛消,并不绝招;(詠秋是以巧力攻蠻力,最終惟有技術与勝,內中門相互协共,沒有所謂的絕招)蓄劲似蛇,收劲似猫;往形似鸡,阳阳收力;(用三種動物來說明詠秋用勁的要领,絕對不是模仿動物的意义,虛實之力要协共佳)不可心意,只用粗神;去留去支,甩脚曲冲;(不要存心神頭腦去念招式,只消粗神集结,讓雙脚自己出招,來的拳留住,對圆之拳若支坐刻伸張)梅花五面,脚足互通;门分内中,线有死死;(前句已解,脚腳要互相协共佳,挨的時候分內門战中門,挨的路線有死有死)劲收六合,力从天起;收劲正在腰,出招正在膊;(勁力有六合,由腳傳勁,到腰發勁,到肩膀時出招)力已还本,切忌脱脚;寸内收劲,力有对于错;(如果勁力沒有恢復,請千萬勿亂脱脚,長橋發勁,力有對有錯)收尽集尽,集尽收尽;力有八种,当知分间;(勁力發进去便要集開进去,集进去便得將招式發进去;力學有八種,尔們得知讲其分別用處)真假真真,蓄谷紧集;线有安危,主分内中;(八種力學分:真力,假力,虛力,實力,蓄力,谷力,紧力,集力;而人體的線有仄安線與危險線,尔們歸納為內門線战中門線)顶位定位,得不逃脚;拳进三关,任尔止走;(正在挨時頂位讓對圆無法發力,定位挨擊對圆中線,得脚之後切勿逃加招式;拳进對圆三關《脚腕開初到肩膀的三個關節》時,對圆中線已經不妨任尔們去挨)马有五败,十者九坏;演挟跪撑,摊身最惯;(馬步身法如果有好錯的話,十個人有九個功妇不可;假裝挾造對圆,實際是半跪撐掌,而防禦時,轉馬攤身最為習慣)敌脚止桥,必须降马;蹬腰做势,为抢内门;(敵脚橋攻擊,不克不迭上馬,也便是不克不迭起腳;蹬腿時要有腰搞勢,其次是腰有時搞勢,是爲了搶攻對圆內門)上不过膊,中不过争;下三路脚,以足消足;(兩脚的擺搁,上不過肩膀,中不過脚肘,下三路脚,以腳消之)晃搁有威,挨须有势;三角往形,线守明显;(擺搁出招架勢時要有威,挨時要有勢;三角往形的架構,挨擊線战防護線顯得非常明顯)桥止中线,指尾垂天;正身子午,侧身争底;(橋上走中線,尾指最佳垂天;正身往形子午錘,側身對敵肘與掌)二面之间,曲线最短;里帘必争,下交矮攀;(兩點之間,惟有曲線最短:內門比相爭,下處攻擊要由其下交,矮位攻擊要盡力攀越黏挨)转马往形,以圆化曲;拳有三尖,掌有三角;(逃形時要轉馬去逃,防守時要利用圓形結構的特點去弥合曲線攻勢;拳掌發力各有三處场合)有身挨身,无身挨颈;怕挨末挨,贪挨防空;(有身時挨身,無身挨時挨頸;怕挨的最終還是要挨,貪挨的要注意防範自己中線漏空)以攻为守,以守为攻;逃形交挨,变更无贫;(攻擊便是防守,而防守卻是為了攻擊;詠秋的逃中線,變化讓人摸大概)三桩三拳,步法身齐;天足梅花,木人白船;(三個樁法,三個拳發,步法身法齊齐;)念法主脚,觅桥挨脚;逃形之初,供诸标指;(小念頭拳主假如守,尋橋套路主要挨脚;逃形之時,要协共標指)中间辅帮,箭槌八种;走马斜角,幡龙跳跃;(交上,旁邊協帮,子午拳有八種;走馬上步要走斜馬,跳躍要輕巧)牢固标步,半齐起足;练力之法,阶段五重;(牢固佳路線便坐刻上步,敵人念其腳您得正在其離天一半時给予截擊;練力的要领,階段有五重)紧重稳劲,浑坚玲珑;先紧后紧,再紧后紧;(惟有紧重之勁,才搞浑坚玲瓏;挨時脚橋要鬆张,挨下要繃緊,支招要回答鬆张)紧紧紧紧,循环不贫;邪止恩念,正用粗神;(交上,惟有這樣才搞讓對圆捉摸不透;對敵時要邪有恩念,然而是卻得正用粗神)假念有敌,不可存心;意投于中,一面粗神;(練習時要假念有敵,然而不可存心;如果將意念投搁正在其余场合,練習的粗神絕對佳不到哪去)反覆训练,协共由勤;脚足属尔,统造随心;(要反復練習,脚腳才搞协共的恰到佳處;脚腳是尔們的,统造齐正在尔們的意念,要隨心所欲的發揮)降肩耸膊,气提不利;意重身稳,下矮无忌;(降聳肩膀,氣提皆沒有利;惟蓄意重才搞身穩,下矮才搞不忌憚)收力出招,必第一下;脚足收力,与身无关;(發力出招時,必搶第一下;脚腳的發力,與身法無關)力无定位,喉咙争膊;嘴不关气,力收无形;(力不克不迭有定背,挨喉嚨用肘;嘴不克不迭閉氣,閉氣不利)动静无碍,语出如宁;拳争掌膊,也可伤人;(所有動靜皆不克不迭遏止尔們,拳,掌,肘,肩皆可挨人)中路边拦,扔桥窒脚;咏秋八脚,皆可攻守;(中路防守有邊攔,拋橋窒脚;詠秋的八脚,皆可攻可守)标圈伏膀,捆刮耕摊;可从中破,捆脚横拦;(交上,詠秋八脚分:標指,圈脚,伏脚,膀脚,捆脚,刮脚,耕脚,攤脚;不妨破中,捆脚可橫攔)膀有正错,错非真错;按头屹尾,按尾屹头;(膀脚有對錯,然而錯非真錯;挨頭要防下身,挨下身要防上身)中间膀起,有影无形;武欲粗通,唯从苦练;(中間膀脚,才是最正確的;武技念粗通,惟有苦練)先成后化,先化后成;刀切虽齐,朱守成规;(先練成便后粗通,先粗通才后練成;惟有朱守成規)艺能巧变,将形补位;果缘各便,殊途共归;(技術能巧變,形能補位;雖師出分歧,然而脚段普遍)虽云定法,变更人为;禅宗绝教,皆正在建身;(雖說有定律,然而是武學的運用齐正在乎人為;詠秋絕學,主正在于建身養性)肉身成佛,古今几人;无为无尔,无界无末.(真真練出什麽蓋世神功的,古往今來有幾個人?武學的地步,是沒有終止的,學海無涯圆唯尔之為)。
咏春拳秘传基本功

咏春拳小念头筑基南有咏春,北有太极,咏春拳做为南拳中一种技击实用的拳法,以其自身的精简实用性深受技击爱好者青睐。
为了让更多的咏春爱好者了解咏春拳,少走弯路,本人愿将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个人对咏春拳的领悟心得整理成文,希望本文不仅仅是引导,而是揭示一种拳术的实质与本质。
一、摊手摊手是小念头中日字拳后的第一个手法,也是咏春拳中配合实用最多的手法。
在一定意义上讲,摊手就是松手放手之意,而在咏春中所谓的摊手是指摊开对方攻击的拳脚。
摊手是顺应对方的攻击而变的,所以在咏春拳中摊手属被动手法,而不是主动的.手法形成过程:在二字钳羊马的基础上,手肘由自身中心线向前缓慢摊出(图1)。
当手肘距中心一拳距离时,整个摊手完成。
正确的摊手从侧面看,手臂呈V字型,手掌是平的。
易范错误动作:1.摊手时肘部外翻,没有沿身体子午线前行,导致肘部无法直接摊至中心(图2)。
2。
摊手时桩马松散,手部过低,无法体验三角力点与沉肘之力(图3)。
3。
摊手时肩架结构的变形使手法无法正确摊出,手部过于紧张用力,无法做到沉肘传递力量,使力量只能局限于手部表面,无法达到像水流一样绵绵不断,流过指尖(图4)。
辅助训练方法:1.运用小臂吊砖或垂物方式提高肘部与小臂的力量与平衡控制力.可分三组练习,每组30秒到1分钟,每组间歇30秒。
垂吊重量由轻至重,也可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增加所吊重量与时长。
摊手训练目的:提高肘部力量及手肘与身体的整体力。
摊手实战运用:咏春拳中有些手法是单项练习而运用时却是组合运用的.摊手往往用以摊压对方打来的桥手或被抓解脱时的配合攻击。
有人认为咏春摊手是用来挑开或挡开对方攻击手的.试想对方打来的一拳的力量先不去说有多大,如果是格挡后再去反击,还没等出拳,对方的下一拳就会接二连三的打来,对方根本就不会给你反击的机会。
上述做法不但犯了咏春拳招手的大忌,也是不实际的。
换言之,如果是想挑开后再去反击不但自身的中心都给了对方更无法做到攻守同期,所以咏春拳强调摊打同时。
历史趣闻享誉世界的咏春拳传承历史是怎样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享誉世界的咏春拳传承历史是怎样的?
导语:1995年至今,梁焕枝先生在《精武》杂志上相继发表了多篇有关古劳咏春拳的文章,如《古劳咏春拳散手22式》、《古劳咏春拳技法心诀》等,使武
1995年至今,梁焕枝先生在《精武》杂志上相继发表了多篇有关古劳咏春拳的文章,如《古劳咏春拳散手22式》、《古劳咏春拳技法心诀》等,使武术界对本门有了新的认识。
1999年5月31日,咏春拳第四代弟子梁挺博士率领印度、匈牙利二国的咏春拳徒子徒孙,以及中央电视台、香港亚洲电视台、佛山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前往广东鹤山市古劳镇东便村,参观了咏春拳传人梁赞的故居。
为此,施焰雄先生在江门五邑杂志《挚友》上发表了《古劳咏春拳探源》一文。
但文中有几处笔误,个中原因可能是施焰雄先生虽曾在古劳工作,对本门历史略有所闻,但非本门弟子,故资料有些失实。
本人作为古劳咏春拳的传人,实有责指正。
本人师承在梁焕枝师兄的文中也有提及,但由于年龄问题,在功力、技击修为方面尚有不足,实不应“班门弄斧”,只是自小受父辈“食饭教儿”,及长大后受师父、本族长辈的教诲,故认为有必要把所知贡献出来。
咏春拳的源流(古劳咏春拳认祖归宗)
施先生在文中说到:“关于咏春拳的发源地,一直有几种说法:鹤山市古劳说,认为咏春拳源于古劳;佛山人说,咏春拳源于佛山;另有人说源于少林。
”我相信,作为古劳咏春拳的传人,如果听过师门历史,绝不会说“咏春拳源于古劳”。
本人通过参考以下资料及师门历代流传的说法,认为咏春拳源于福建南少林。
一、永春一门人在《永春、咏春、泳春同出一家》一文中说到:“永生活常识分享。
传统咏春拳的训练方法

传统詠春拳的训练方法
传统詠春拳的训练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功训练:包括基本姿势、基本步伐、基本拳法、基本踢法等。
通过反复练习这些基本动作,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得到锻炼,提高力量、灵敏度和协调性。
2. 水桶训练:传统詠春拳中常用水桶进行练习,以增强拳法的威力和稳定性。
练习者将拳头插入装满沙子或水的桶中,通过反复练习,逐渐增加拳头的强度和稳定性。
3. 木人桩训练:木人桩是詠春拳中常用的训练工具,用于模拟实战中的对手。
练习者可以通过击打木人桩,训练自己的拳法和身体的灵活性,并提高对手的反应能力和攻击技巧。
4. 推手训练:传统詠春拳注重推手技巧的训练,通过与搭档进行对练,锻炼自己的灵活性、反应能力和对手的控制能力。
推手训练有助于提高对手的力量感知和应对能力。
5. 模拟实战训练:传统詠春拳的训练中,模拟实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与搭档进行实战对练,练习者可以将学到的技巧应用到实际战斗中,并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自信心。
总的来说,传统詠春拳的训练方法注重基本功的打磨和实战技巧的训练,通过反复练习和模拟实战,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力量感知和
应对能力。
站功一势 回春功(服气养肾悠功)

站功一势回春功(服气养肾悠功)此功有回春之力,故曰“回春功”,又功在服气养肾,所以又称“服气养肾功”,男称“悠肾囊功”,女称“顺阴功”。
一、做法(一)预备式:全身直立,双脚并拢,双臂前伸呈直角从体侧上引,手心向上,吸气,提踵。
双臂至头顶部合掌想下经过腹部分至体侧,双腿分开。
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臂置于体侧,双手自然下垂,全身肌肉放松,目光平视,排除杂念,思想入静(图一)。
(二)起势第一节:呼吸。
采用腹式呼吸法,先吸气,后呼气。
吸气时脚跟提起,小腹鼓起,胸部展开,尽量多希新鲜空气,初学者用鼻吸气,习惯后,可用口鼻同时吸气(图二);呼气时,小腹微收,两膝顺势屈曲,脚跟落地,使肺胃浊气从嘴排出(图三),连续呼吸16次。
第二节:抖动。
深呼吸后,约停半分钟,全身放松,保持正直,双臂仍垂于体侧,两膝稍曲,使整个身体作上下弹性颤动。
此事,男子双肾囊在两腿根部空裆中前后微微摆动,女子玉门微开。
两手手指略弯,伸直可有涨感。
照此抖动1分钟,约164次(图四)。
第三节:转肩。
抖动后休息1分钟。
转肩一节两脚同肩宽平行站立,身体重心放在前脚掌上,双膝微曲,全身放松,嘴自然微微张开,两臂下垂,头颈正直,转动肩头划圆,转肩时,两肩肩头交替转动,肩头的转动方向是:先左肩提起,由前、向上、向后、向下划一圆周,左右交替协调运转,共16次(图五-六),转肩时,要用身体带动肩,用肩带动臂,使上体不停地扭动,挤压五脏六腑进气排浊。
二、做功要领第二节抖动的要领是,在抖动时,双乳、全身肌肉、牙关和体内脏腑器官皆需有震动干,方为正确。
第三节转肩的要领是,转肩过程中,不必主动呼吸,要依靠上体的扭动挤压带动呼吸。
练习一个阶段后,在安静的环境中练功,会听到肺部呼吸的呼呼声;由于做功时肠胃的蠕动,还会打嗝出虚恭(腹腔排气);初练者做转肩动作时,以自感柔和度为宜,不可用力过大过猛,但转肩划圆定要圆满,待动作熟练后,身体适应时,可逐步将圆尽力划大为好。
咏春拳口诀(大全)

頂位定位 得不追手 拳入三關 任我行走 馬有五敗 十者九壞 演挾跪撐 攤身最慣 敵手行橋 必須落馬 蹬腰作勢 為搶內門 上不過膊 中不過爭 下三路手 以腳消腳 擺放有威 打須有勢 三角朝形 線守分明 橋行中線 指尾垂地 正身子午 側身爭底 兩點之間 直線最短 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通根保1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0配不料置仅试技可卷术以要是解求指决,机吊对组顶电在层气进配设行置备继不进电规行保范空护高载高中与中资带资料负料试荷试卷下卷问高总题中体2资2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1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术3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咏春拳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搜藏人人网腾讯微博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空间豆瓣网搜狐微博MSNQQ收藏淘宝百度贴吧搜狐白社会更多...百度分享醉爱夜行路个人资料退出实习小编一级|我的百科我的贡献草稿箱我的任务为我推荐|百度首页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帮助|设置首页自然文化地理历史生活社会艺术人物经济科技体育图片数字博物馆核心用户百科商城永春拳和咏春拳是同义词,已合并。
拆分词条咏春拳百科名片咏春拳宗师叶问咏春拳,中国拳术中南拳之一。
其起源有3 种说法:一说是福建永春县严三娘创造,一说是由少林寺和尚至善从福建带到广州光孝寺,另一说是方永春所创造。
该拳内容主要包括小稔头、标子和寻桥 3套拳,以上、中、下三搒手为基本动作。
身型要求护裆,沉肩,落膊,抱拳,护胸。
主要手型有凤眼拳、柳叶掌等。
主要手法有挫手、撩手、三搒手、左右破排手、沉桥、黏打。
主要步法有三字马、追马等。
攻防中多采用闪身、贴身、紧迫和紧打,动作敏捷,快速,刚柔相间。
目录概况咏春拳简介与截拳道的关系流源宗谱咏春拳拳谱起源拳法特点散打技术伏虎手直攻与小念头对拆古劳咏春四门原理运用咏春气功注意事项肾气归元练习法预备式深呼吸提腕纳气体侧左右提腕纳气左右体屈提腕纳气转腰云手提腕纳气扩胸纳气提腕纳气升降桩法提腕纳气收功十二式藤圈手现代咏春拳形式修炼秘笈口诀小念头拳谱概况咏春拳简介与截拳道的关系流源宗谱咏春拳拳谱起源拳法特点咏春之马步散打技术伏虎手直攻与小念头对拆古劳咏春四门原理运用咏春气功注意事项肾气归元练习法预备式深呼吸提腕纳气体侧左右提腕纳气左右体屈提腕纳气转腰云手提腕纳气扩胸纳气提腕纳气升降桩法提腕纳气收功十二式藤圈手现代咏春拳形式修炼秘笈口诀咏春木人桩小念头拳谱展开编辑本段概况咏春拳[1]是中国拳术少林拳之南拳的一个分支,早年流行于广东、福建各地。
此拳初传于福建永春县,为该县严三娘所标志所属:北京昊坤咏春文化创,以地名为拳名,故名“咏春拳”。
传统咏春拳的训练方法

传统詠春拳的训练方法
詠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种,起源于南派武术,以短小精悍、快速凌厉著称。
其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功:基本功是詠春拳的基础,包括站桩、踢腿、打沙袋等。
站桩主要是为了锻炼腿部力量和身体稳定性;踢腿则是为了提高腿部的灵活性和速度;打沙袋则是为了增强拳头的力量和抗击打能力。
2. 套路:詠春拳有一套完整的套路,包括小念头、寻桥、标指等。
这些套路的动作设计非常科学,旨在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反应速度。
3. 对练:对练是詠春拳的重要训练方法,通过与对手的实际对抗,可以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
对练时要注意运用咏春拳的原则,如“中线理论”、“攻守合一”等。
4. 内功:詠春拳强调内外兼修,内功训练包括呼吸法、心法等。
呼吸法主要是为了调整呼吸节奏,使身体达到最佳状态;心法则是通过冥想等方式,提高精神集中力和意志力。
5. 理论学习:詠春拳的理论学习包括拳理、兵器等。
拳理主要是研究拳法的原理和应用;兵器则是研究如何使用各种武器进行战斗。
詠春拳的训练方法注重基本功的打造,强调实战性,同时也注重内功和理论的学习。
咏春拳的基本知识

咏春拳的基本知识咏春拳,中国拳术中南拳之一。
其起源有3 种说法:一说是永春县严三娘创造,一说是由少林寺和尚至善从带到光孝寺,另一说是方永春所创造。
该拳容主要包括小稔头、标子和寻桥3套拳,以上、中、下三搒手为基本动作。
身型要求护裆,沉肩,落膊,抱拳,护胸。
主要手型有凤眼拳、柳叶掌等。
主要手法有挫手、撩手、三搒手、左右破排手、沉桥、黏打。
主要步法有三字马、追马等。
攻防中多采用闪身、贴身、紧迫和紧打,动作敏捷,快速,刚柔相间。
咏春拳是中国拳术的南拳之一,早年流行于、各地。
此拳初传于永春县,为该县严三娘所创,以地名为拳名,故名“咏春拳”。
亦传此拳由五枚师太所创,后传授与弟子严咏春,故名“咏春拳”。
此拳主要手型为凤眼拳、柳叶掌,拳术套路主要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3套拳及木人桩。
基本手法以三傍手为主,还有挫手、撩手、破排手、沉桥、粘打。
主要步型有马、二字马、追马、跪马、独立步等。
它是一种集家拳法和近打于一身的拳术。
它立足于实战,具有招式多变、运用灵活、出拳弹性,短桥窄马,擅发寸劲为主要特点,以大闪侧,小俯仰,耕拦摊膀,摸荡捋,审势记牢,曲手留中的手法,以搭、截、沉、标、膀、腕指、黏、摸、熨荡、偷、漏和“二字钳羊马”的身形步法为标志。
凭借手桥肌肤灵敏的感觉,发挥寸劲力量的家拳法。
著名武打明星小龙曾跟随叶问系统地学习过咏春拳,可以说,小龙创立的截拳道与咏春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叶问的十大弟子分别是学健、何金铬、招允、卢文锦、黄淳梁、王乔、伦佳、梁挺、小龙、徐尚田。
现分布于世界各地。
拳法特点咏春拳是一种十分科学化和人工化的拳术。
其长处在于埋身搏击。
它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
咏春拳就其理论、心法、手法等创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等三拳套及木人椿法。
更配合黏手练习以训练及敌桥手双接后的感觉和反应。
咏春拳用一种叫做“寸劲”之发力方法来攻击和防守。
理论和心法方面注重中线、埋踭、朝面追形、左右兼顾、来留去送、甩手直冲等,以最短距离和时间去进攻和防守。
古劳偏身咏春拳的简介

古劳偏身咏春拳的简介古劳偏身咏春拳是咏春拳流派之一,主要在广东鹤山古劳地区盛传。
由梁赞一脉相传的咏春拳本来并无正身与偏身之分,都是以正面攻击为主,晚年梁赞才创造了偏身派咏春拳。
多年来,古劳偏身咏春拳一直是以"父传子或带徒"的形式流传。
在梁赞的故乡古劳村委会,基本上男丁都会一些基本技法,近年有古劳咏春拳的传人在香港开创了古劳咏春拳国术研究会,广收门徒,使古劳咏春拳得以发扬光大。
随后又有传人在鹤山沙坪城区开设咏春拳健身馆,开门授徒,开始使这种"神秘"的民间拳种日益展现在世人面前。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古劳偏身咏春拳的简介。
古劳偏身咏春拳的形成发展咏春拳相传为福建咏春所创造。
严咏春为武林隐师严四的女儿,她吸收了福建永春拳方七娘的白鹤派中的拳技和宗鹤拳、福建少林拳技等,结合蛇鹤相斗的特点而融汇创编出咏春拳。
后因迁居于广东南雄县,故传此拳于广东。
此拳现流行于广州、肇庆、顺德、鹤山等地。
此拳根据“长手能运气、短手能自保”的原理,以“短桥窄马、擅发短劲”为主要特点,以“拳、桥、膀、指、掌”和“吞、吐、浮、沉”及“二字拑羊马”为手、身、步法的标志。
其进功分三阶段,第一阶段练习咏春气功(肾气归元);第二羊段练习十二个老式,即子午拳(穿心捶)、独龙拳、偏身拳,箭拳、外廉手、内廉手、外搭、内搭、外耕手、内耕手、三品掌、扑翼掌。
另有小念头、沉桥、标指三套基本拳法;第三阶段练习“学手、练知觉”。
最后学习“三拳各式散手总合”,即一百零八点木人桩法。
咏春拳动作灵敏快速,以静制动;柔化刚发,刚柔并济;富于攻防,着重实用。
《咏春拳经》:“咏春拳开山祖师梁(严)博涛自福建入粤,定居广东南雄陈庄,得庄中乡绅陈宝鑫兄弟热忱接济。
梁博涛感激不已,遂在陈庄开馆授徒。
至今,粤北南雄仍有人操练咏春拳。
”据说,古劳咏春拳中流传的“咏春派跌打点穴秘笈”就是来自于粤北南雄。
“之后,梁博涛只身到广州,在广州西关传授咏春拳。
咏春气功(肾气归元功)

咏春气功(肾气归元功)提起气功练习,人们马上就想起意守丹田及打通大小周天诸法度。
气功与神秘、未知息息息相关。
然而咏春气功是简单而实效的。
肾气归元功法,是咏春的养生气功。
它由当代咏春拳拳门宗师岑能先生根据“达摩易筋经”的基本原理,结合练功实践而独创。
气功锻炼,是练功者利用特殊的形体和松静方法作用於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和经脉穴位,借助空间的物质元素,通过“吐纳”或“导引”的方法强化人体机能,促进气血循环、保持气血兴旺的一种方法,是经过几千年的长期实践,行之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健身方法。
肾气归元气功崇尚自然。
在功法上是自然呼吸,不别家气功那样把呼吸压抑为腹式的慢、细、悠、长,也无须固守丹田。
此功法能疏通各个经络脏腑,发功快,见效速,使神、体、气三者即人的精神、形体和气息有效地结合起来,经过回圈渐进,持之以恒地认真锻炼,从而使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得到充分的调理,进而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抵御早衰、延年益寿的目的。
据岑能先生介绍,肾气归元功法是咏春拳的收功法。
在练习完咏春的各套拳法(如小念头、寻桥、标指等)和功法(木人桩、卧虎功、红砂手等)后,均须练习肾气归元功,意在将所练功法的功力纳入体内,为己所藏,所谓功法是也。
故我咏春同门中人不可不察、不可不练。
注意事项一、练功时间:肾气归元功法练习时间宜是申时至亥时(即下午5时至晚上11时)。
这段时间练习可以活跃肾纳内气,促进心肾相交,滋养五脏六腑,起到练气化精、练精化气、益补精肾的作用。
当然,在早晨或其馀时间练功亦可以,无任何负作用,不会走火入魔。
二、练功环境:最宜空气清新、人少寂静的地方,避免日照射和冷风吹袭。
三、在此功锻炼中要节制性生活。
四、饮酒不要过量,要少饮,酒醉可使气乱,少饮也能助气。
五、不要动怒,怒火伤肝,发生气逆,有害身体。
六、在练功中不要讲话。
七、一般三个月内腰后命门有温热感觉,由点及面遍及全身,但切不可盲目追求、要听其自然,听之任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春气功(肾气归元功)
提起气功练习,人们马上就想起意守丹田及打通大小周天诸法度。
气功与神秘、未知息息息相关。
然而咏春气功是简单而实效的。
肾气归元功法,是咏春的养生气功。
它由当代咏春拳拳门宗师岑能先生根据“达摩易筋经”的基本原理,结合练功实践而独创。
气功锻炼,是练功者利用特殊的形体和松静方法作用於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和经脉穴位,借助空间的物质元素,通过“吐纳”或“导引”的方法强化人体机能,促进气血循环、保持气血兴旺的一种方法,是经过几千年的长期实践,行之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健身方法。
肾气归元气功崇尚自然。
在功法上是自然呼吸,不别家气功那样把呼吸压抑为腹式的慢、细、悠、长,也无须固守丹田。
此功法能疏通各个经络脏腑,发功快,见效速,使神、体、气三者即人的精神、形体和气息有效地结合起来,经过回圈渐进,持之以恒地认真锻炼,从而使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得到充分的调理,进而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抵御早衰、延年益寿的目的。
据岑能先生介绍,肾气归元功法是咏春拳的收功法。
在练习完咏春的各套拳法(如小念头、寻桥、标指等)和功法(木人桩、卧虎功、红砂手等)后,均须练习肾气归元功,意在将所练功法的功力纳入体内,为己所藏,所谓功法是也。
故我咏春同门中人不可不察、不可不练。
注意事项
一、练功时间:肾气归元功法练习时间宜是申时至亥时(即下午5时至晚上11时)。
这段时间练习可以活跃肾纳内气,促进心肾相交,滋养五脏六腑,起到练气化精、练精化气、益补精肾的作用。
当然,在早晨或其馀时间练功亦可以,无任何负作用,不会走火入魔。
二、练功环境:最宜空气清新、人少寂静的地方,避免日照射和冷风吹袭。
三、在此功锻炼中要节制性生活。
四、饮酒不要过量,要少饮,酒醉可使气乱,少饮也能助气。
五、不要动怒,怒火伤肝,发生气逆,有害身体。
六、在练功中不要讲话。
七、一般三个月内腰后命门有温热感觉,由点及面遍及全身,但切不可盲目追求、要听其自然,听之任之。
此快感属练功入门之启示,但不要刻意追求。
现将肾气归元的练习法,共14式介绍如下:
第一式:预备式
两腿自然分开站立,略与肩宽。
肩平,全身肌肉和大小关节放松。
两手自然下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尤其是中指与无名指并紧(沟通中指手厥阴心包经与无名指之手少阳三焦经),鼻呼鼻吸,不故意压抑。
全身入静,无须意守丹田,顺其自然。
嘴唇轻轻合拢,舌尖自然轻顶上鄂(沟通任督二脉),两目微闭平视(高视则气上,下
视则气下)。
第二式:深呼吸
在预备式的基础上,两手掌四指并拢,拇指翘起,曲前臂缓慢地自体侧运至体前贴身提起,掌心朝天拇指翘立,升至胸前。
自然翻掌,掌心朝地,把大拇指扣向掌心,缓慢放下至还原。
自然呼吸,还原后再做第二次,如此回圈,可连续做6。
此式功能:可使手三阴、三阳经脉的气机同时运行,促进脏腑气血运行。
由於大拇指向上翘起,可使手太阴肺经的气机从少商穴移动至中府穴,促进肺循环,加速肺内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促进吐故纳新的作用。
第三式:提腕纳气
在上式深呼吸的基础上,双手垂直成勾手,紧贴股骨,用手腕向后屈上提。
同时两脚跟向上提起,用前脚掌支撑全身重量。
自然呼吸。
随后,慢慢还原成预备式。
连续回圈做3次(此式在五式、七式、九式、十一式、十三式后都要做一次,即在每式后都要重复做一次)。
此式功能:使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厥肝经,使足三阴三阳经脉气机运行。
第四式:体侧左右
在上式的基础上,双手平提胸前,手心向下微握拳。
自然呼吸。
以腰为轴向左侧转体,右手弯曲置於左肩前,左手伸直外展。
自然呼吸。
再转回正面。
双手放下还原。
完成左转体后,接著做右转体,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左右各3次。
此式可以调理肝气,主治肝气郁逆,胸肋疼痛。
第五式:提腕纳气
同第三式。
第六式:左右体屈
紧接上式,两臂在两侧成一字平肩举,掌心朝天,呼吸自然。
然后以腰为轴,躯体缓慢向左侧斜侧倾,同时左臂下垂左身旁,右臂随体侧连续上举过头。
呼吸自然。
身体缓慢恢复成双臂在两侧平肩举,呼吸自然。
双臂下放还原。
然后作侧体右侧倾,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左侧3次,右侧3次。
此次功能可以调理脾胃,中散气。
主治:脘腹胀滞,消化不良。
第七式:提腕纳气
紧接上式,重复第三式动作一次。
第八式:转腰云手
在上式的基础上,双手上提,自然呼吸。
身体倾前,伸左手掌,掌心朝天,从右侧向左划弧。
呼吸自然。
接著,身体向后仰,左手随身体后仰划弧从背后绕后上头顶过百会穴,躯体转回正面,左手随身体回原划弧回到腰部,掌心自始至终朝天。
呼吸
自然,左手回到腰部后,即出右手划弧回揽腰际,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左右各3次,交叉进行,一式完成后掌心才慢慢向下,双臂慢慢下垂至体侧还原,呼吸自然。
此式可扶阳生气;舒筋活络,主治气滞血瘀,经络壅塞(尤其是腰部损伤)。
第九式:提腕纳气
在上式的基础上,重复第三式动作一次。
第十式:扩胸纳气
在上式基础上,两臂上提,掌心朝天,经腹前上胸部。
呼吸自然,上提至胸前时,手掌背相对,指尖向上,呼吸自然。
双手掌沿耳旁向上伸臂,过头顶。
呼吸自然。
手臂伸直后,手掌转向正面,半握拳,从正面慢慢下降至与肩平。
双拳化掌,掌心朝地,双肘分别向背扩胸一下即恢复原状,然后从胸前慢慢下按至腹部,呼吸自然。
接著双手从腹部下垂到身侧还原。
接著再做第二次,反复做6次。
此调理肺气,舒胸解郁。
主治气紧、气喘。
第十一式:提腕纳气
在上式的基础上,重复第三式动作一次。
第十二式:升降桩法
在上式的基础上,两臂上提,掌心向上,经腹前上提胸部。
呼吸自然。
上提至胸前时,手掌背相对,指尖朝天,双掌沿耳旁向上伸臂,过头顶,呼吸自然。
两臂伸直向左右外侧划弧下降,同时双腿蹲下,双手掌划大弧到膝前合拢,掌心朝天。
呼吸自然。
随即慢慢站立起身,双掌掌心向下,慢慢下放,自然呼吸。
两臂亦慢慢垂直还原。
然后再做第二次,反复回圈做6次。
此式可养阴活血。
主治气血亏虚。
第十三式:提腕纳气
在上式基础上,重复第三式动作一次。
第十四式:收功
两手掌心互搓10次,双手以指为梳,梳头5次。
功毕,休息10分钟,可再练第遍。
补充
上述功法所介绍次数仅作常规考虑。
根据中医子午流注图,次数可根据身体情况决定。
9和6为补;7和8为泻;9补阳,7补阳;6补阴,8补阴。
1与6共宗,与7为朋,3与8同道;4与9为友。
以上数字可作练功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