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辅助线常用做法及例题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几何常用辅助线秘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几何常用辅助线秘籍

几何常用辅助线秘籍一、知识要点关于全等的辅助线有以下常见的作法(1) 有角平分线时,常在角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2) 在三角形中有中线时,常采取延长中线变为原来的两倍,构造全等三角形来解决(3) 截长补短法:当已知或求证中涉及到线段a、b、c、d有下列情况:①a>b;②a±b=c;③a±b=c±d中的其中一种情况时采用二、例题解析【例1】如图,点P为△AEF外一点,P A平分∠EAF,PE=PF,PB⊥AE于B,求证:AF-AB =BE【例2】如图,在△ABC中,∠ABC=60°,AD、CE分别平分∠BAC、∠ACB,求证:AC=AE +CD【例3】如图,△ABC中,∠ACB=90°,AC=BC.若直线l过顶点A,BM⊥l于M,若l平分∠BAC,求证:(1) AD=2BM;(2) ∠CMA=45°【例4】如图,已知AD是△ABC的中线,BE交AC于点E,交AD于点F,且AE=EF,求证:AC=BF【例5】如图,在△ABC中,AB=AC,延长AB到D,使BD=AB,E为AB的中点,连结CE、CD,求证:CD=2EC【例6】如图,△ABC中,∠C=90°,BE⊥AB且BE=AB,BD⊥BC且BD=BC,CB的延长线交DE于F(1) 求证:点F是ED的中点(2) 求证:S△AB C=2S△BEF【例7】如图,已知等腰Rt△ABC中,∠ACB=90°,AC=BC=4,D为△ABC的一个外角∠ABF 的平分线上一点,且∠ADC=45°,CD交AB于E(1) 求证:AD=CD(2) 求AE的长三、课堂练习如图,△ABC中,CA=CB,∠CAB=∠CBA=45°,点E为BC的中点,CN⊥AE交AB于N,求证:CN+EN=AE四、反馈练习1.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AC平分∠BAD,CE⊥AD于E点,若∠B+∠ADC=180°,求证;CD=CB2.(1) 如图,△ABC中,若AD平分∠BAC,AB+BD=AC,求:∠C∶∠B (2) 如图,△ABC中,若AD平分∠BAC,∠B=2∠C,求证:AB+BD=AC。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辅助线大全(精简、全面)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辅助线大全(精简、全面)

三角形作辅助性方法大全1.在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和它不相邻的内角证明角的不等关系时,如果直接证不出来,可连结两点或延长某边,构造三角形,使求证的大角在某个三角形外角的位置上,小角处在内角的位置上,再利用外角定理证题.例:已知D 为△ABC 内任一点,求证:∠BDC >∠BAC证法(一):延长BD 交AC 于E ,∵∠BDC 是△EDC 的外角,∴∠BDC >∠DEC同理:∠DEC >∠BAC ∴∠BDC >∠BAC 证法(二):连结AD ,并延长交BC 于F ∵∠BDF 是△ABD 的外角, ∴∠BDF >∠BAD 同理∠CDF >∠CAD∴∠BDF +∠CDF >∠BAD +∠CAD 即:∠BDC >∠BAC2.有角平分线时常在角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例: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且∠1 = ∠2,∠3 = ∠4,求证:BE +CF >EF证明:在DA 上截取DN = DB ,连结NE 、NF ,则DN= DC 在△BDE 和△NDE 中,DN = DB ∠1 = ∠2ED = ED ∴△BDE ≌△NDE∴BE = NE同理可证:CF = NF在△EFN 中,EN +FN >EF ∴BE +CF >EF3. 有以线段中点为端点的线段时,常加倍延长此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例: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且∠1 = ∠2,∠3 = ∠4,求证:BE +CF >EF证明:延长ED 到M ,使DM = DE ,连结CM 、FM△BDE 和△CDM 中, BD = CD ∠1 = ∠5 ED = MD∴△BDE ≌△CDM ∴CM = BE又∵∠1 = ∠2,∠3 = ∠4∠1+∠2+∠3 + ∠4 = 180oFABC DE D C B A4321NF E DC B A∴∠3 +∠2 = 90o 即∠EDF = 90o∴∠FDM = ∠EDF = 90o△EDF 和△MDF 中 ED = MD ∠FDM = ∠EDFDF = DF ∴△EDF ≌△MDF ∴EF = MF∵在△CMF 中,CF +CM >MF BE +CF >EF(此题也可加倍FD ,证法同上)4. 在三角形中有中线时,常加倍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例: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求证:AB +AC >2AD证明:延长AD 至E ,使DE = AD ,连结BE∵AD 为△ABC 的中线 ∴BD = CD 在△ACD 和△EBD 中BD = CD ∠1 = ∠2AD = ED∴△ACD ≌△EBD∵△ABE 中有AB +BE >AE ∴AB +AC >2AD5.截长补短作辅助线的方法截长法: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较短线段; 补短法:延长较短线段和较长线段相等. 这两种方法统称截长补短法.当已知或求证中涉及到线段a 、b 、c 、d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用此种方法: ①a >b ②a ±b = c ③a ±b = c ±d例: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1 = ∠2,P 为AD 上任一点,求证:AB -AC >PB -PC证明:⑴截长法:在AB 上截取AN = AC ,连结PN在△APN 和△APC 中, AN = AC∠1 = ∠2AP = AP ∴△APN ≌△APC ∴PC = PN ∵△BPN 中有PB -PC <BNMA BC D E F12345 12E DC B AP 12N DCB A∴PB -PC <AB -AC⑵补短法:延长AC 至M ,使AM = AB ,连结PM 在△ABP 和△AMP 中 AB = AM ∠1 = ∠2 AP = AP∴△ABP ≌△AMP ∴PB = PM 又∵在△PCM 中有CM >PM -PC ∴AB -AC >PB -PC练习:1.已知,在△ABC 中,∠B = 60o ,AD 、CE 是△ABC 的角平分线,并且它们交于点O求证:AC = AE +CD2.已知,如图,AB ∥CD ∠1 = ∠2 ,∠3 = ∠4. 求证:BC = AB +CD6.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步骤:①观察要证线段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然后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强烈推荐】八年级数学三角形辅助线大全(精简、全面) (1)

【强烈推荐】八年级数学三角形辅助线大全(精简、全面) (1)

三角形作辅助性方法大全1.在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和它不相邻的内角证明角的不等关系时,如果直接证不出来,可连结两点或延长某边,构造三角形,使求证的大角在某个三角形外角的位置上,小角处在内角的位置上,再利用外角定理证题.例:已知D 为△ABC 内任一点,求证:∠BDC >∠BAC证法(一):延长BD 交AC 于E ,∵∠BDC 是△EDC 的外角,∴∠BDC >∠DEC同理:∠DEC >∠BAC ∴∠BDC >∠BAC 证法(二):连结AD ,并延长交BC 于F ∵∠BDF 是△ABD 的外角, ∴∠BDF >∠BAD 同理∠CDF >∠CAD∴∠BDF +∠CDF >∠BAD +∠CAD 即:∠BDC >∠BAC2.有角平分线时常在角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例: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且∠1 = ∠2,∠3 = ∠4,求证:BE +CF >EF证明:在DA 上截取DN = DB ,连结NE 、NF ,则DN = DC在△BDE 和△NDE 中,DN = DB ∠1 = ∠2ED = ED ∴△BDE ≌△NDE∴BE = NE同理可证:CF = NF在△EFN 中,EN +FN >EF ∴BE +CF >EF3. 有以线段中点为端点的线段时,常加倍延长此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例: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且∠1 = ∠2,∠3 = ∠4,求证:BE +CF >EF证明:延长ED 到M ,使DM = DE ,连结CM 、FM△BDE 和△CDM 中, BD = CD ∠1 = ∠5 ED = MD∴△BDE ≌△CDM ∴CM = BE又∵∠1 = ∠2,∠3 = ∠4∠1+∠2+∠3 + ∠4 = 180oFABC DE D C B A4321NF E DC B A∴∠3 +∠2 = 90o 即∠EDF = 90o∴∠FDM = ∠EDF = 90o△EDF 和△MDF 中 ED = MD ∠FDM = ∠EDFDF = DF ∴△EDF ≌△MDF ∴EF = MF∵在△CMF 中,CF +CM >MF BE +CF >EF(此题也可加倍FD ,证法同上)4. 在三角形中有中线时,常加倍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例: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求证:AB +AC >2AD证明:延长AD 至E ,使DE = AD ,连结BE∵AD 为△ABC 的中线 ∴BD = CD 在△ACD 和△EBD 中BD = CD ∠1 = ∠2AD = ED∴△ACD ≌△EBD∵△ABE 中有AB +BE >AE ∴AB +AC >2AD5.截长补短作辅助线的方法截长法: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较短线段; 补短法:延长较短线段和较长线段相等. 这两种方法统称截长补短法.当已知或求证中涉及到线段a 、b 、c 、d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用此种方法: ①a >b ②a ±b = c ③a ±b = c ±d例: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1 = ∠2,P 为AD 上任一点,求证:AB -AC >PB -PC证明:⑴截长法:在AB 上截取AN = AC ,连结PN在△APN 和△APC 中, AN = AC∠1 = ∠2AP = AP ∴△APN ≌△APC ∴PC = PN ∵△BPN 中有PB -PC <BNMABC D E F12345 12E DB AP 12N DCB A∴PB -PC <AB -AC⑵补短法:延长AC 至M ,使AM = AB ,连结PM 在△ABP 和△AMP 中 AB = AM ∠1 = ∠2 AP = AP∴△ABP ≌△AMP ∴PB = PM 又∵在△PCM 中有CM >PM -PC ∴AB -AC >PB -PC练习:1.已知,在△ABC 中,∠B = 60o ,AD 、CE 是△ABC 的角平分线,并且它们交于点O求证:AC = AE +CD2.已知,如图,AB ∥CD ∠1 = ∠2 ,∠3 = ∠4. 求证:BC = AB +CD6.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步骤:①观察要证线段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然后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八年级数学辅助线的做法及应用

八年级数学辅助线的做法及应用
平移腰后, 在RtΔBDE中计算出 CE=20,则BC=CE+BE=30(cm)
B
10 A D
54º
36º
E
20
C
3、如图,梯形ABCD 中, AD∥BC, ∠B=60 °, ∠ C=45 °
AB= 2 3 , AD=2,则梯形周长=
A
2
D
2 3
B
3
3 2
45 °
60°
C
3
E E`
3
布置作业:
1、课本179页B组题 2、求证:对角线垂直的等腰梯形的高等于它的中位线
一题多解!
70°
解法2:(补三角形)
延长DA与CB交于O 则∠ OAB=∠ D=70 °
O
A
4
B
7
∵∠C=40°,∠ D=70 ° ∴ ∠O=70 °
70°
40 ° 11
∴ ∠ OAB= ∠O=∠ D=70 °
∴ BC=7
D
C ∴ OB=AB= 4,OC=CD=11
例2:已知,梯形ABCD中,AD∥BC,E是腰AB的中点,
A
4
B
2
解:(平移腰) 过B作BE∥AD交DC于E
则∠ 1= ∠ D=70°,DE=AB=4 ∵△BCE中, ∠ C=40°∠1=70°
70°
40° 11
D
C ∴ ∠ 2= ∠1= 70 ° 7 ∴CB=CE=CD─DE=11—4=7(cm) 分析: ∠D =70 °, ∠ C=40° 在一个三角形中结果会如何? 如何才能在一个三角形中? E
A
D
F
G
B
E
C
H
英语培训机构
可以升至3级,请宿主再接再厉/""漂亮啊,流

八上数学辅助线做法归纳培优(中线倍长、截长补短)

八上数学辅助线做法归纳培优(中线倍长、截长补短)

八上数学辅助线做法归纳培优(中线倍长、截长补短)一、延长、连接类1、将两块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1摆放,其中∠DCE=∠ACB=90°,∠D=∠A.(1)求证:AB⊥DE;(2)将图中的△DCE绕点C顺时针旋转45°得到图2,AB、CD交于点N,DE、BC交于M,求证:CM=CN.2、如图,已知AD∥BC一点E为CD上一点,AE、BE分别平分∠DAB、∠CBA,(1)求证:AE⊥BE;(2)求证:DE=CE;(3)若AE=4,BE=6,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3、如图所示,在△ABC中,D为BC的中点,DE⊥BC,交∠BAC的平分线AE于点E,EF⊥AB于点F,EG⊥AC交AC延长线于点G.求证:BF=CG.二、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做垂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一线三直角)4. (1)如图1,△ABC中,∠BAC=90°,AB=AC,AE是过A点的一条直线,且B、C在AE的异侧,BD⊥AE于D,CE⊥AE于E,求证:BD=DE+CE.(2)若直线AE绕点A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BD<CE),其余条件不变,问BD与DE、CE的关系如何?请予以证明.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放在点P(4,4)处,两直角边与坐标轴交于点A和点B.(1)求OA+OB的值;(2)将直角三角形绕点P逆时针旋转,两直角边与坐标轴交于点A和点B,求OA-OB的值.6、如图△A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1,0),C(1,3),求B点坐标.三、角平分线做垂线7.如图,△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DP交∠BAC的平分线于D,垂足为P.(1)若∠BAC=60゜,求∠BDC的度数;(2)若∠BAC=α,则∠BDC=______(直接写出结果).(3)过D作DF⊥AC于F,直接写出AB、AC、AF之间的数量关系.(4)直接写出AB、AC、CF之间的数量关系.8.如图,在△ABC中,∠ABC=60°,AD、CE分别平分∠BAC、∠ACB.O为AD、CE的交点,(1)求∠AOC的度数;(2)求证:OE=OD.9.如图,在四边形OACB中,CM⊥OA于M,∠1=∠2,CA=CB.求证:(1)∠3+∠4=180゜;(2)OA+OB=2OM.四、中线倍长10、如图,在△ABC中,点O为BC的中点,点M为AB上一点,ON⊥OM交AC于N.求证:BM+CN>MN.11.如图,D为CE的中点,F为AD上一点,且EF=AC.求证:∠DFE=∠DAC.12.如图.∠C=90゜,BE⊥AB且BE=AB,BD⊥BC且BD=BC,CB的延长线交DE于F(1)求证:点F是ED的中点;(2)求证:S△ABC =2S△BEF.五、截长补短法13.如图,在△ABC中,∠BAC=120°,AD⊥BC于D,且AB+BD=DC,则∠C= .14.如图,在△ABC中,∠A=2∠C,BD平分∠ABC,求证:BC=AB+AD..15已知△ABC中,AC=BC,AD平分∠BAC交BC于D,点E为AB上一点,且∠EDB=∠B,现有下列两个结论:①AB=AD+CD②AB=AC+CD.(1)如图1,若∠C=90°,则结论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2,若∠C=100°,则结论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16.(1)如图1,四边形ABCD中,∠A=∠C=90°,∠D=60°,AB=BC,E、F 分别在AD、CD上,且∠EBF=60°,求证:EF=AE+CF.(2)如图2,在题(1)中,若E、F分别在AD、DC的延长线上,其余条件不变,求证:AE=EF+CF.。

初二数学上册辅助线总结

初二数学上册辅助线总结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例1:如图,Δ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CE垂直于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E。

求证:BD=2CE。

解题思路:要求证BD=2CE,可用加倍法,延长短边,又因为有BD平分∠ABC 的条件,可以和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定理结合起来。

解答过程:证明:延长BA,CE交于点F,在ΔBEF和ΔBEC中,∵∠1=∠2,BE=BE,∠BEF=∠BEC=90°,∴ΔBEF≌ΔBEC,∴EF=EC,从而CF=2CE。

又∠1+∠F=∠3+∠F=90°,故∠1=∠3。

在ΔABD和ΔACF中,∵∠1=∠3,AB=AC,∠BAD=∠CAF=90°,∴ΔABD ≌ΔACF,∴BD=CF,∴BD=2CE。

2.若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可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例2:如图,已知Δ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AD又是BC边上的中线。

求证:ΔABC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BE。

又因为AD是BC边上的中线,∴BD=DC 又∠BDE=∠CDA ΔBED≌ΔCAD,故EB=AC,∠E=∠2,∵AD是∠BAC的平分线∴∠1=∠2,∴∠1=∠E,∴AB=EB,从而AB=AC,即ΔABC是等腰三角形3.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例3:已知,如图,AC平分∠BAD,CD=CB,AB>AD。

求证:∠B+∠ADC=180°。

解题思路:因为AC是∠BAD的平分线,所以可过点C作∠BAD的两边的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解决问题。

解答过程:证明:作CE⊥AB于E,CF⊥AD于F。

初中几何辅助线大全-最全

初中几何辅助线大全-最全

三角形中作辅助线的常用方法举例一、延长已知边构造三角形:例如:如图7-1:已知AC=BD,AD⊥AC于A,BC⊥BD于B,求证:AD=BC分析:欲证AD=BC,先证分别含有AD,BC的三角形全等,有几种方案:△ADC与△BCD,△AOD与△BOC,△ABD与△BAC,但根据现有条件,均无法证全等,差角的相等,因此可设法作出新的角,且让此角作为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角。

E 证明:分别延长DA,CB,它们的延长交于E点,∵AD⊥ACBC⊥BD(已知)∴∠CAE=∠DBE=90°(垂直的定义)在△DBE与△CAE中A BO EE()公共角∵DBECAE()已证D CBDAC(已知)图71∴△DBE≌△CAE(AAS)∴ED=ECEB=EA(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ED-EA=EC-EB即:AD=BC。

(当条件不足时,可通过添加辅助线得出新的条件,为证题创造条件。

)二、连接四边形的对角线,把四边形的问题转化成为三角形来解决。

三、有和角平分线垂直的线段时,通常把这条线段延长。

例如:如图9-1:在Rt△ABC中,AB=AC,∠BAC=90°,∠1=∠2,CE⊥BD的延长于E。

求证:BD=2CEF分析:要证BD=2CE,想到要构造线段2CE,同时AE1B 12DC 图91CE与∠ABC的平分线垂直,想到要将其延长。

证明:分别延长B A,CE交于点F。

∵BE⊥CF(已知)∴∠BEF=∠BEC=90°(垂直的定义)在△BEF与△BEC中,12(已知)∵BEBE(公共边)BEFBEC()已证1C 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BEF≌△BEC(ASA)∴CE=FE=2∵∠BAC=90°BE⊥CF(已知)∴∠BAC=∠CAF=90°∠1+∠BDA=90°∠1+∠BFC=90°∴∠BDA=∠BFC在△ABD与△ACF中BACCAF(已证)BDABFC()已证AB=AC(已知)∴△ABD≌△ACF(AAS)∴BD=C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BD=2CE四、取线段中点构造全等三有形。

【强烈推荐】八年级数学三角形辅助线大全(精简、全面).(优选.)

【强烈推荐】八年级数学三角形辅助线大全(精简、全面).(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三角形作辅助性方法大全1.在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和它不相邻的内角证明角的不等关系时,如果直接证不出来,可连结两点或延长某边,构造三角形,使求证的大角在某个三角形外角的位置上,小角处在内角的位置上,再利用外角定理证题.例:已知D 为△ABC 内任一点,求证:∠BDC >∠BAC证法(一):延长BD 交AC 于E ,∵∠BDC 是△EDC 的外角,∴∠BDC >∠DEC同理:∠DEC >∠BAC ∴∠BDC >∠BAC 证法(二):连结AD ,并延长交BC 于F ∵∠BDF 是△ABD 的外角, ∴∠BDF >∠BAD 同理∠CDF >∠CAD∴∠BDF +∠CDF >∠BAD +∠CAD 即:∠BDC >∠BAC2.有角平分线时常在角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例: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且∠1 = ∠2,∠3 = ∠4,求证:BE +CF >EF 证明:在DA 上截取DN = DB ,连结NE 、NF ,则DN = DC在△BDE 和△NDE 中,DN = DB ∠1 = ∠2 ED = ED∴△BDE ≌△NDE ∴BE = NE同理可证:CF = NF在△EFN 中,EN +FN >EF ∴BE +CF >EF3. 有以线段中点为端点的线段时,常加倍延长此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例: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且∠1 = ∠2,∠3 = ∠4,求证:BE +CF >EF证明:延长ED 到M ,使DM = DE ,连结CM 、FM△BDE 和△CDM 中, BD = CD ∠1 = ∠5 ED = MD∴△BDE ≌△CDM ∴CM = BEABC DE D C B A4321NFE DCBA又∵∠1 = ∠2,∠3 = ∠4∠1+∠2+∠3 + ∠4 = 180o ∴∠3 +∠2 = 90o 即∠EDF = 90o∴∠FDM = ∠EDF = 90o △EDF 和△MDF 中 ED = MD∠FDM = ∠EDF DF = DF∴△EDF ≌△MDF ∴EF = MF∵在△CMF 中,CF +CM >MF BE +CF >EF(此题也可加倍FD ,证法同上)4. 在三角形中有中线时,常加倍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求证:AB +AC >2AD证明:延长AD 至E ,使DE = AD ,连结BE∵AD 为△ABC 的中线 ∴BD = CD在△ACD 和△EBD 中 BD = CD ∠1 = ∠2 AD = ED∴△ACD ≌△EBD∵△ABE 中有AB +BE >AE ∴AB +AC >2AD5.截长补短作辅助线的方法截长法: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较短线段; 补短法:延长较短线段和较长线段相等. 这两种方法统称截长补短法.当已知或求证中涉及到线段a 、b 、c 、d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用此种方法: ①a >b ②a ±b = c ③a ±b = c ±d例: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1 = ∠2,P 为AD 上任一点,求证:AB -AC >PB -PC证明:⑴截长法:在AB 上截取AN = AC ,连结PN在△APN 和△APC 中, AN = AC∠1 = ∠2AP = AP ∴△APN ≌△APC MABCDE F1234512ED BAP 12N CB A∴PC = PN∵△BPN 中有PB -PC <BN ∴PB -PC <AB -AC⑵补短法:延长AC 至M ,使AM = AB ,连结PM 在△ABP 和△AMP 中 AB = AM ∠1 = ∠2AP = AP∴△ABP ≌△AMP ∴PB = PM 又∵在△PCM 中有CM >PM -PC ∴AB -AC >PB -PC练习:1.已知,在△ABC 中,∠B = 60o ,AD 、CE 是△ABC 的角平分线,并且它们交于点O求证:AC = AE +CD2.已知,如图,AB ∥CD ∠1 = ∠2 ,∠3 = ∠4. 求证:BC = AB +CD6.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步骤:①观察要证线段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然后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初中数学八年级全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大全(中考必备通用)

初中数学八年级全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大全(中考必备通用)
所以三角形AEF全等于AEG
所以∠EAF=∠GAE=∠BAE+∠GAB=∠BAE+∠DAF
又∠EAF+∠BAE+∠DAF=90
所以∠EAF=45度
1、 如图,在等腰△ABC中,∠ACB=90°,D、E为斜边AB上的点,
且∠DCE=45°。求证:DE2=AD2+BE2。
提示:把三角形ACD绕逆时针旋转90
在三角形中,常采用延长中线为原来的2倍,构造全等三角形来解题。
例如图, 是 的边 上的点,且 , , 是 的中线。求证: 。
思路分析:要证明“ ”,不妨构造出一条等于 的线段,然后证其等于 。因此,延长 至 ,使 。
解答过程:延长 至点 ,使 ,连接
在 与 中
(S)



在 与 中
(SAS)


平分 , 于 , 于

,且 于 , 于
为 的平分线。
解题后的思考:题目已知中有角平分线的条件,或者有要证明角平分线的结论时,常过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或判定来解答问题。
[举一反三]
2、如图,已知OP平分∠AOB,C,D分别在OA、OB上,若∠PCO+∠PDO=180°,
解题后的思考:三角形中倍长中线,可以构造全等三角形,继而得出一些线段和角相等,甚至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
[举一反三]1、已知:如图所示,CE、CB分别是△ABC与△ADC的中线,且∠ACB=∠ABC.求证:CD=2CE.
2、(“希望杯”试题)已知,如图△ABC中,
AB=5,AC=3,(1)则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4、已知,如图△ABC中,∠ACB=90°,AC=BC,P是△ABC内一点,且PA=3,PB=1,PC=2,求∠BP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中的常见辅助线(举一反三)(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中的常见辅助线(举一反三)(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中的常见辅助线(举一反三)(含解析)本文介绍了全等三角形中的常见辅助线,包括角分线上点向角两边作垂线和截取法构全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过角平分线上一点向角两边作垂线,利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来证明问题。

举例来说,已知BP平分∠ABC,PD⊥BC于D,BF+BE=2BD,要求证∠BFP+∠BEP=180°。

另外,还有一些变式题,例如已知∠AOB=90°,OM是∠AOB的平分线,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P在射线OM上滑动,两直角边分别与OA、OB交于C、D,要求解出PC和PD之间的数量关系。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对称性,在角的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如,在四边形ABCD中,BC>BA,∠A+∠C=180°,且∠C=60°,BD平分∠ABC,要求证BC=AB+DC。

还有一些变式题,例如已知△ABC中,∠A=60°,BD,CE分别平分∠ABC和∠ACB,BD、CE交于点O,要求判断BE,CD,BC的数量关系。

本文还提到了一些其他问题,例如在△ABC中,∠XXX是直角,∠B=60°,AD、CE分别是∠BAC、∠BCA的平分线,AD、CE相交于点F,要求判断FE与FD之间的数量关系。

此外,还有一些类似的变式题,需要读者自行思考和解答。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有一些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需要删除,同时每段话也需要进行小幅度的改写,以使其更加准确、清晰和易于理解。

在△ABC中,通过截取AE=AC的方式,连接DE,得到△ADE≌△ADC。

因此,我们可以证明XXX。

对于图②,我们知道AD是△ABC的外角∠CAE的平分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D,且∠D=25°。

我们需要求解∠B的度数。

对于△XXX,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求解∠B的度数:∠B+∠C+∠A=180°。

因为∠C=2∠B,所以∠A=180°-3∠B。

初二数学复习:常见辅助线

初二数学复习:常见辅助线
BE+BC
BE+AC
BE+AE
AB
Ⅴ.“周长问题”的转化 借助“角平分线性质”
2.如图,△ABC中,∠C=90o, 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E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若BC=6cm,求△ADE的周长.
B
A
C
D
E
AD+AE+DE
BD+CE+DE
BC
Ⅴ.“周长问题”的转化 借助“垂直平分线性质”
Ⅳ.中线延长一倍
语言描述:连结XM和XN
和垂直平分线上一个点X
适用情况:图中已经存在一条线段MN
01
在证明过程中描述添法
注意点:双添---在图形上添虚线
02
目的:构造直角三角形,得到斜边相等
Ⅳ.中线延长一倍
AD是△ABC的中线,
A
B
C
D
E
延长AD到点E,使DE=AE, 连结CE.
2.如图,梯形中, ∠A= ∠D =90o, BE、CE均是角平分线, 求证:BC=AB+CD.
A
C
D
过点P作PF⊥OA,PG ⊥OB
构造了: 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且距离相等
B
F
思考: 你从本题中还能得到哪些结论?
E
P
G
O
Ⅱ.角平分线上点向两边作垂线段
Ⅲ.垂直平分线上点向两端连线段
适用情况:图中已经存在一条线段MN
01
注意点:双添---在图形上添虚线
02
目的:构造直角三角形,得到斜边相等 语言描述:连结XM和XN
Ⅱ.角平分线上点向两边作垂线段
Ⅱ.角平分线上点向两边作垂线段
BE、CE均是角平分线, 求证:BC=AB+CD.

八年级数学上册几何添辅助线专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几何添辅助线专题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DCBA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初二数学辅助线技巧及例题

初二数学辅助线技巧及例题

初二数学辅助线技巧及例题摘要:1.引言:初二数学的重要性2.辅助线的概念和作用3.辅助线添加的方法和技巧4.典型例题解析5.总结:如何运用辅助线解决数学问题正文:【引言】初二数学是中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阶段,辅助线的添加成为了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关键。

因此,掌握辅助线的技巧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辅助线的概念和作用】辅助线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为方便分析问题、找到解题思路而添加的线段。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将复杂问题简化,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初二数学中,辅助线广泛应用于几何、代数等领域,对于提高解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辅助线添加的方法和技巧】1.观察题目,分析问题:在解题过程中,首先要认真观察题目,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分析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

2.灵活运用知识点:根据分析,将相关知识点运用到题目中,添加合适的辅助线。

3.寻找规律:通过多次练习,总结辅助线添加的规律和方法,提高解题速度。

4.结合已知条件:在添加辅助线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将问题转化为容易解决的形式。

5.注重几何图形的性质:在解题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如垂直、平行、相等、相似等,以便更好地添加辅助线。

【典型例题解析】例题1:已知等腰三角形ABC,AB=AC,BC=2AB,求角B的大小。

解:添加辅助线,作AD⊥BC,垂足为D。

由于AB=AC,BD=CD,所以∠ADB=∠ADC。

又因为∠B+∠C=180°,所以∠ADB=∠ADC=60°。

故角B的大小为60°。

例题2:求解方程组:x+y=4,2x-3y=7。

解:添加辅助线,将方程组转化为几何问题。

作直线l1:x+y=4,作直线l2:2x-3y=7。

求解两条直线的交点,得到x=1,y=3。

所以方程组的解为:x=1,y=3。

【总结】掌握辅助线添加的技巧和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解决数学问题。

(完整版)初二数学辅助线常用做法及例题(含答案)

(完整版)初二数学辅助线常用做法及例题(含答案)

DCB A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 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 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 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 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辅助线的作法,3大类型复习必看!

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辅助线的作法,3大类型复习必看!

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辅助线的作法,3大类型复习必看!一、已知等腰作垂线(或中线、角平分线)1、如图,在△ABC中,AB=AC,AE⊥BE于点E,且∠ABE=∠ABC.若BE=2,则BC =4.2、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AE=AF.求证:DE=DF.证明:连接AD.∵AB=AC,D是BC的中点,∴∠EAD=∠FAD.在△AED和△AFD中,AE=AF,∠EAD=∠FAD,AD=AD∴△AED≌△AFD,∴DE=DF.3、如图,在△ABC中,AC=2AB,AD平分∠BAC交BC于点D,E是AD上一点,且EA=EC,连接EB.求证:EB⊥AB.证明:过点E作EF⊥AC于点F.∵EA=EC,∴AF=FC=1/2AC.∵AC=2AB,∴AF=AB.∵AD平分∠BAC,∴∠BAE=∠FAE.又∵AE=AE,∴△ABE≌△AFE(SAS),∴∠ABE =∠AFE=90°,∴EB⊥AB.二、构造等腰三角形4、如图,在△ABC中,BP平分∠BAC,且AP⊥BP于点P,连接CP.若△PBC的面积为2,则△ABC的面积为(B)A.3B.4C.5D.5.如图,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CE ⊥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BD=2CE.∴EM=EC=1/2MC.∵△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MAC=90°,BA=AC,∴∠ABD+∠BDA=90°.∵∠BEC=90°,∴∠ACM+∠CDE=90°.∵∠BDA=∠EDC,∴∠ABE=∠ACM.又∵AB=AC,∴△ABD≌△ACM(ASA),∴DB=MC,∴BD=2CE.类型二:6、如图,在△ABC中,AC=BC,∠C=90°,D是AB的中点,DE⊥DF,点E,F 分别在AC,BC上.求证:DE=DF.证明:连接CD.∵AC=BC,∠C=90°,D是AB的中点,∴CD平分∠ACB,CD⊥AB,∴∠CDB=90°,∴∠BCD=∠ACD=45°,∠B=∠C=45°,∴∠ACD=∠B=∠BCD,∴CD=BD.∵ED⊥DF,∴∠EDF=∠EDC+∠CDF=90°.又∵∠CDF+∠BDF=90°,∴∠EDC =∠FDB,∴△ECD≌△FBD,∴DE=DF.类型三:7、如图,在△ABC中,AB=AC,∠A=108°,BD平分∠ABC交AC于点D.求证:BC =AB+CD.证明:如图,在线段BC上截取BE=BA,连接DE.∵BD平分∠ABC,∴∠ABD=∠EBD.又∵BD=BD,∴△ABD≌△EBD(SAS),∴∠BED=∠A=108°,∴∠CED=180°-∠BED =72°.又∵AB=AC,∠A=108°,∴∠ACB=∠ABC=1/2×(180°-108°)=36°,∴∠CDE=180°-∠ACB-∠CED=180°-36°-72°=72°.∴∠CDE=∠DEC,∴CD=CE,∴BC=BE+EC=AB+CD.8、如图,过等边△ABC的边AB上一点P,作PE⊥AC于点E,Q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PA=CQ,连接PQ交AC于点D.(1)求证:PD=DQ;证明:过点P作PF∥BC交AC于点F,∴∠AFP=∠ACB,∠FPD =∠Q,∠PFD=∠QCD.∵△ABC为等边三角形,∴∠A=∠ACB=60°,∴∠AFP=60°,∴△APF是等边三角形,∴PF=PA=CQ,∴△PFD≌△QCD,∴PD=DQ.(2)若△ABC的边长为1,求DE的长.解:由(1)知△APF是等边三角形,∵PE⊥AC,∴AE=EF.由(1)知△PFD≌△QCD,∴DF=CD,∴DE=EF+DF=1/2AF+1/2CF=1/2AC.又∵AC=1,∴DE=1/2.。

八年级数学 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的辅助线常用做法(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 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的辅助线常用做法(含答案)

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的辅助线常用做法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常与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

在许多几何问题中,通常需要构造等腰三角形才能使问题获解。

那么如何构造等腰三角形呢?一般有以下四种方法:(1)依据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2)依据倍角关系构造等腰三角形;(3)依据角平分线+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4)依据120°角或60°角,常补形构造等边三角形。

1、依据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例1:如图。

△ABC中,AB=AB,E为AB上一点,F为AC延长线上一点,且BE=CF,EF交BC于D,求证DE=DF.[点拔]:若证DE=DF,则联想到D是EF的中点,中点的两旁容易构造全等三角形,方法是过E或F作平行线,构造X型的基本图形,只需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

证明:过E作EG∥AC交BC于G∴∠1=∠ACB,∠2=∠F∵AB=AC∴∠B=∠ACB∴∠1=∠B∴BE=GE∵BE=CF∴GE=CF在△EDG和△FDC中∠3=∠4∠2=∠FGE=CF∴△EDG≌△FDC∴DE=DF[评注]:此题过E作AC的平行线后,构造了等腰△BEG,从而达到转化线段的目的。

2、依据倍角关系构造等腰三角形例2:如图。

△ABC中,∠ABC=2∠C,AD是∠BAC的平分线求证:AB+BD=AB[点拔]:在已知条件中出现了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可延长CB,构造等腰三角形,问题即可解决。

证明:延长CB至E,使BE=BA,连接AE∵BE=BA∴∠BAE=∠E∵∠ABC=2∠C, ∠ABC=∠E+∠BAE=2∠E∴∠C=∠EAC=AE∵AD平分∠BAC∴∠1=∠2∴∠EAD=∠BAE+∠1=∠E+∠1=∠C+∠2=∠BDA∴EA=ED∵ED=EB+BD,EB=AB,AC=AE∴AC=AB+BD[评注]:当一个三角形中出现了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转化倍角寻找等腰三角形。

3、依据角平分线+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例3,如图。

初中数学三角形辅助线大全(精简、全面)

初中数学三角形辅助线大全(精简、全面)

三角形作辅助线方法大全1.在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和它不相邻的内角证明角的不等关系时,如果直接证不出来,可连结两点或延长某边,构造三角形,使求证的大角在某个三角形外角的位置上,小角处在内角的位置上,再利用外角定理证题.例:已知D 为△ABC 内任一点,求证:∠BDC >∠BAC证法(一):延长BD 交AC 于E ,∵∠BDC 是△EDC 的外角,∴∠BDC >∠DEC同理:∠DEC >∠BAC ∴∠BDC >∠BAC 证法(二):连结AD ,并延长交BC 于F ∵∠BDF 是△ABD 的外角, ∴∠BDF >∠BAD 同理∠CDF >∠CAD∴∠BDF +∠CDF >∠BAD +∠CAD 即:∠BDC >∠BAC2.有角平分线时常在角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例: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且∠1 = ∠2,∠3 = ∠4,求证:BE +CF >EF证明:在DA 上截取DN = DB ,连结NE 、NF ,则DN = DC在△BDE 和△NDE 中,DN = DB ∠1 = ∠2ED = ED ∴△BDE ≌△NDE∴BE = NE同理可证:CF = NF在△EFN 中,EN +FN >EF ∴BE +CF >EF3. 有以线段中点为端点的线段时,常加倍延长此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例: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且∠1 = ∠2,∠3 = ∠4,求证:BE +CF >EF证明:延长ED 到M ,使DM = DE ,连结CM 、FM△BDE 和△CDM 中, BD = CD ∠1 = ∠5 ED = MD∴△BDE ≌△CDM ∴CM = BE又∵∠1 = ∠2,∠3 = ∠4∠1+∠2+∠3 + ∠4 = 180oFABC DE D C B A4321NF E DC B A∴∠3 +∠2 = 90o 即∠EDF = 90o∴∠FDM = ∠EDF = 90o△EDF 和△MDF 中 ED = MD ∠FDM = ∠EDFDF = DF ∴△EDF ≌△MDF ∴EF = MF∵在△CMF 中,CF +CM >MF BE +CF >EF(此题也可加倍FD ,证法同上)4. 在三角形中有中线时,常加倍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例: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求证:AB +AC >2AD证明:延长AD 至E ,使DE = AD ,连结BE∵AD 为△ABC 的中线 ∴BD = CD 在△ACD 和△EBD 中BD = CD ∠1 = ∠2AD = ED∴△ACD ≌△EBD∵△ABE 中有AB +BE >AE ∴AB +AC >2AD5.截长补短作辅助线的方法截长法: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较短线段; 补短法:延长较短线段和较长线段相等. 这两种方法统称截长补短法.当已知或求证中涉及到线段a 、b 、c 、d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用此种方法: ①a >b ②a ±b = c ③a ±b = c ±d例: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1 = ∠2,P 为AD 上任一点,求证:AB -AC >PB -PC证明:⑴截长法:在AB 上截取AN = AC ,连结PN在△APN 和△APC 中, AN = AC∠1 = ∠2AP = AP ∴△APN ≌△APC ∴PC = PN ∵△BPN 中有PB -PC <BNMABC D E F12345 12E DB AP 12N DCB A∴PB -PC <AB -AC⑵补短法:延长AC 至M ,使AM = AB ,连结PM 在△ABP 和△AMP 中 AB = AM ∠1 = ∠2 AP = AP∴△ABP ≌△AMP ∴PB = PM 又∵在△PCM 中有CM >PM -PC ∴AB -AC >PB -PC练习:1.已知,在△ABC 中,∠B = 60o ,AD 、CE 是△ABC 的角平分线,并且它们交于点O求证:AC = AE +CD2.已知,如图,AB ∥CD ∠1 = ∠2 ,∠3 = ∠4. 求证:BC = AB +CD6.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步骤:①观察要证线段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然后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C
B A
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
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三角形辅助线做法】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
合一”的性质解题
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
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
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
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 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
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
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
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
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
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 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
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2) 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
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3) 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
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3)可以在该角的两边上,距离角的顶点相等长度的位置上截取二点,然后从这两点再向角平分线上的某点作边线,构造一对全等三角形。

4) 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
移”或“翻转折叠”
5) 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
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6) 已知某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那么可以在垂直平分线上的某点向该线段的两个端点作连
线,出一对全等三角形。

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一、倍长中线(线段)造全等
例1、已知,如图△ABC 中,AB=5,AC=3,则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解:延长AD 至E 使AE =2AD ,连BE ,由三角形性质知 AB-BE <2AD<AB+BE 故AD 的取值范围是1<AD<4
E
D F C
B A
例2、如图,△ABC中,E、F分别在AB、AC上,DE⊥DF,D是中点,试比较BE+CF与EF的大小.
解:(倍长中线,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延长FD至G使FG=2EF,连BG,EG,
显然BG=FC,
在△EFG中,注意到DE⊥DF,由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知
EG=EF
在△BEG中,由三角形性质知
EG<BG+BE
故:EF<BE+FC
例3、如图,△ABC中,BD=DC=AC,E是DC的中点,求证:AD平分∠BAE.
E
D C
B
A
解:延长AE至G使AG=2AE,连BG,DG,
显然DG=AC,∠GDC=∠ACD
由于DC=AC,故∠ADC=∠DAC
在△ADB与△ADG中,
BD=AC=DG,AD=AD,
∠ADB=∠ADC+∠ACD=∠ADC+∠GDC=∠ADG
故△ADB≌△ADG,故有∠BAD=∠DAG,即AD平分∠BAE
有等腰三角形时常用的辅助线
⑴作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中线,底边高线
例:已知,如图,AB = AC,BD⊥AC于D,
求证:∠BAC = 2∠DBC
证明:(方法一)作∠BAC的平分线AE,交BC于E,则∠1 = ∠2 =
1
2
∠BAC
又∵AB = AC
∴AE⊥BC
∴∠2+∠ACB = 90o
∵BD⊥AC
∴∠DBC+∠ACB = 90o
∴∠2 = ∠DBC
∴∠BAC = 2∠DBC
(方法二)过A作AE⊥BC于E(过程略)
(方法三)取BC中点E,连结AE(过程略)
⑵有底边中点时,常作底边中线
例:已知,如图,△ABC中,AB = AC,D为BC中点,DE⊥AB于E,DF⊥AC于F,求证:DE = DF
证明:连结AD.
∵D为BC中点,
∴BD = CD
又∵AB =AC
∴AD平分∠BAC
∵DE⊥AB,DF⊥AC
∴DE = DF
⑶将腰延长一倍,构造直角三角形解题
例:已知,如图,△ABC中,AB = AC,在BA延长线和AC上各取一点E、F,使AE = AF,
求证:EF⊥BC
证明:延长BE到N,使AN = AB,连结CN,则AB = AN = AC
∴∠B = ∠ACB, ∠ACN = ∠ANC
∵∠B+∠ACB+∠ACN+∠ANC = 180o
∴2∠BCA+2∠ACN = 180o
∴∠BCA+∠ACN = 90o
即∠BCN = 90o
2
1
E
D
B
A
F
E
D C
B
A
N
F
E
C
B
A
∴NC ⊥BC ∵AE = AF
∴∠AEF = ∠AFE
又∵∠BAC = ∠AEF +∠AFE ∠BAC = ∠ACN +∠ANC ∴∠BAC =2∠AEF = 2∠ANC ∴∠AEF = ∠ANC ∴EF ∥NC ∴EF ⊥BC
⑷常过一腰上的某一已知点做另一腰的平行线
例: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 AC ,D 在AB 上,E 在AC 延长线上,且BD =
CE ,连结DE 交BC 于F 求证:DF = EF 证明:(证法一)过D 作DN ∥AE ,交BC 于N ,则∠DNB = ∠ACB , ∠NDE = ∠E , ∵AB = AC , ∴∠B = ∠ACB ∴∠B =∠DNB ∴BD = DN
又∵BD = CE ∴DN = EC
在△DNF 和△ECF 中
∠1 = ∠2 ∠NDF =∠E
DN = EC ∴△DNF ≌△ECF
∴DF = EF (证法二)过E 作EM ∥AB 交BC 延长线于M,则∠EMB =∠B (过程略)
⑸常过一腰上的某一已知点做底的平行线 例:已知,如图,△ABC 中,AB =AC ,E 在AC 上,D 在BA 延长线上,且AD = AE ,
连结DE
求证:DE ⊥BC 证明:(证法一)过点E 作EF ∥BC 交AB 于F ,则
∠AFE =∠B
∠AEF =∠C ∵AB = AC
∴∠B =∠C
∴∠AFE =∠AEF ∵AD = AE
∴∠AED =∠ADE 又∵∠AFE +∠AEF +∠AED +∠ADE = 180o
∴2∠AEF +2∠AED = 90o 即∠FED = 90o ∴DE ⊥FE 又∵EF ∥BC ∴DE ⊥BC
(证法二)过点D 作DN ∥BC 交CA 的延长线于N ,(过程略) (证法三)过点A 作AM ∥BC 交DE 于M ,(过程略)
21N
F E D C B A
21
M F
E
D C B A N M F
E D C
B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