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铃铛》教案之三_1
《雨铃铛》教学设计11篇
《雨铃铛》教学设计《雨铃铛》教学设计11篇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雨铃铛》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雨铃铛》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雨铃铛》是北师大版教材下册第10单元中的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
诗歌采用简洁、生动而充满童真的语言和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描写雨的声、形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中提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据此,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意境美、语言美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宗旨,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铃铛”等11个生字。
继续练习运用“口字旁”、“提手旁”等常用偏旁识字。
2、能按照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书写“雨”等7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使学生在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培养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4、能够想象春景,根据课文句式试编儿歌,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课文中的“铃铛”等11个生字。
继续练习运用“口字旁”、“提手旁”等常用偏旁识字。
教学难点:能够想象春景,根据课文句式试编儿歌,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贴图板书设计:一、谜语导入1. 今天老师给你带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猜猜是什么是什么?(雨)2. 板书“雨”谁能用这个字组词?生(大雨、小雨、毛毛雨、雨伞,雨衣、暴雨、雷雨。
)3. 老师也组了一个词是"雨铃铛"。
板书“铃铛”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一起读读课题(雨铃铛)二、新授(一)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质疑你看到“雨铃铛”这个题目,会有什么疑问?(什么是雨铃铛?雨铃铛什么样?为什么说雨铃铛……)2.自读课文,字音准确,读准课文3.指名读课文。
幼儿园《雨铃铛》教案
幼儿园《雨铃铛》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儿歌《雨铃铛》的歌词。
2.认识铃铛、雨、乌云、彩虹等词语。
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对节日的认知。
2.培养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能够在歌曲节奏和歌词中感受到雨一样的节奏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儿歌《雨铃铛》的歌词。
2.感受歌曲节奏和情感。
教学难点1.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2.体会歌曲的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老师播放《雨铃铛》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老师出示铃铛、雨、乌云、彩虹等词语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并逐个朗读。
第二环节:讲授1.老师逐句读《雨铃铛》歌词,并与幼儿逐句跟读,大声朗读歌词。
2.让幼儿围成小组,交替表演《雨铃铛》歌曲的舞蹈动作,并脑海中体验雨的节奏感。
第三环节:拓展1.老师与幼儿一起讨论“下雨天的场景”,引导幼儿说出场景中有哪些元素,如云朵、雨点、伞等,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接着,老师与幼儿共同合作,创造属于自己的“下雨天场景”,比如我们可以画一个有雨和虹的场景、用手工制作小乌云等,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四环节:总结1.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雨铃铛》歌曲,丰富讨论各自创造出的“下雨天场景”表现了哪些元素,如何充分表达出来。
2.最后,老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和方法,将学到的故事分享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是否能够做到认真听讲、跟读、合作表演等。
2.在拓展环节中,观察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1.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引导幼儿自我认识,包括自己的感受、经验等,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2.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语音和情感的表达,使幼儿更加全面地了解歌曲并体会其情感。
《雨铃铛》教案之三_雨铃铛
《雨铃铛》教案之三_雨铃铛教材分析:《雨铃铛》是北师大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十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从儿童的视角捕捉到了下春雨时的生动有趣的情景,倾听了下雨时的声音,赋予了春雨人性化的特征。
从春雨洒落时的沙沙声写出了春雨润物无声的特征,把春雨汇集在房檐上形成的小水珠极富情趣地比作小铃铛,把串串水珠滴落下来的声音比作铃铛的丁零当啷声,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学习目标:1、识记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读中体会春雨的情趣,进而感受春天带给世界万物的勃勃生机。
学情分析:1、认知特征分析:(1)一年级小学生喜欢形象、直观、有趣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中仍以无意注意为主。
(2)学生想象力丰富,乐于进行口语表达,但语言需要教师和同伴帮助规范。
2、基础分析:(1)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多数学生已具备了基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了合作的意识。
(2)多数学生认识了四、五百字,并初步掌握了听读识字、拼音识字、看上下文猜字等识字方法,并初步形成了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小铃铛课件板贴画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游戏:猜猜看1、猜铃铛。
(1)教师介绍游戏名称:猜猜看。
同时出示一个装有金属铃铛的茶叶桶,请学生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学生随意猜测。
(2)教师晃动铃铛发出声响。
学生根据声音的提示猜出是铃铛。
伴随着丁零当啷声,教师随机展示铃铛。
学生用拟生词来形容铃铛的声音。
2、猜偏旁。
教师指出这个铃铛是金属做的,猜铃铛的名字会有什么偏旁?学生凭借前面的积累可以猜到是金字旁。
教师板书铃铛学生认读。
教师板书língdāng,学生同时书空。
教师指出铛单独出现读一声,跟铃组成词语读轻声。
学生再读,体会轻声。
3、教师在铃铛前板书雨,学生读课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见过雨铃铛引入儿歌的学习。
二、初读感知,认准生字、读准字音。
(一)认字1、学生自由读儿歌。
《雨铃铛》的教案范文
《雨铃铛》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雨铃铛》;(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学会生词和重点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和音效,引导学生感受雨天的氛围;(2)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模仿雨的声音和动作;(3)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2)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懂得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二、教学内容:1. 诗歌《雨铃铛》的朗读和背诵;2. 生词和重点句子的学习和运用;3. 通过图片和音效,感受雨天的氛围;4.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模仿雨的声音和动作;5. 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诗歌《雨铃铛》的朗读和背诵,生词和重点句子的学习和运用;2. 教学难点:通过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模仿雨的声音和动作,以及小组讨论和分享。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诗歌《雨铃铛》的图片和音效;2. 教学用具:雨具(如雨衣、雨靴)、铃铛等;3. 小组讨论准备:卡片、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雨天的音效,引导学生进入情景;(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雨天的感受和经历。
2. 诗歌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雨铃铛》,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学生自读诗歌,注意生词和重点句子的理解;(3)教师解释生词和重点句子的含义,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情景教学:(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雨天的场景,如雨中漫步、雨中舞蹈等;(2)学生模仿雨的声音和动作,如滴答滴答、滴答滴答地走路,摇晃雨伞等;(3)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雨天的意义和价值,如洗涤大地、滋润万物等;(2)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雨铃铛》语文教案
《雨铃铛》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和正确认识《雨铃铛》这首诗歌。
2.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和评价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1.理解和正确地解读《雨铃铛》这首诗歌。
2.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和评价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教学难点:1.理解和理解《雨铃铛》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诗歌中感受到美的力量。
教学准备:1.课件:电子版《雨铃铛》诗歌的全文。
2.诗歌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通过播放《雨铃铛》诗歌的朗读录音开启课堂氛围,让学生进入诗歌的氛围中。
Step 2:理解诗歌的意境1.请学生在阅读诗歌全文之前,想象一下在一场静谧的夜晚里,听到敲打的雨声,那种声音是什么样的感觉。
然后请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比如:作者写这首诗歌的目的和情感。
2.放映全文给学生,或者教师带着学生一起阅读诗歌的全文。
然后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是什么?b.诗歌中有哪些意象?它们代表了什么?c.诗歌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Step 3:深入分析诗歌1.请学生从感官、意象、语言三个方面再次分析诗歌,具体问题如下:a.你能够听到诗中那种细小的、有规律的声音吗?它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b.诗中作者提到的“孤儿坟”,你的感触是什么?2.让学生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诗歌,具体问题如下:a.诗歌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重复、排比、反问、拟人等。
b.这些修辞手法在诗歌中起到了什么作用?Step 4: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1.要求学生以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可以从情感、意境、修辞等多个角度进行阐述。
2.教师可以抽取几位学生的表达,进行集体讨论和点评。
Step 5:巩固和展示请学生准备一分钟的演讲,以表达自己对《雨铃铛》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学生能够理解和正确解读《雨铃铛》这首诗歌,并能够从中感受到美的力量。
语文《雨铃铛》的教案
语文《雨铃铛》的教案语文《雨铃铛》的教案「篇一」设计理念:1、在识字教学中创设多种情境,开展多种活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愿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识字效率。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实践达到通读课文的目的。
3、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激发想象,鼓励求异探究,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八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情境和语言中受到熏陶,培养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3、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小花、小草、昆虫卡片。
教学重点:1、认识8个生字。
2、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一、引趣激情,营造宽松氛围。
1、谜语导入:小朋友们,这儿有一样东西,它的样子很可爱,左一摇,右一摆,不吃也不喝,却能唱丁零当啷歌,你们猜猜他是什么?2、揭示课题。
二、乐中识字,实现生生互动。
1、学习生字。
(大屏幕出示课件)这儿有8个小动物,每个动物身上都有一个字宝宝,谁想和小动物交朋友,就先读生字。
2、下面我们就请小动物们来做个自我介绍吧!(大屏幕出示课件)3、巩固练习。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调皮的小动物,把字宝宝藏到课文中去了,现在你还能从课文中找出这些字宝宝吗?4、小组交流,看谁找的字宝宝多。
三、合作交流,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
师:先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然后同桌互帮互学难读的字和词。
2、集体交流,同桌互读,比赛读。
3、让学生评一评谁读得好,好在哪里。
四、深读感知,读透课文。
1、再读课文,说说春雨落下有什么声音?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生1:沙沙响生2:丁零当啷2、引导学生读“沙沙”和“丁零当啷”。
3、请小朋友们说说你还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五、激发想象,拓展延伸。
1、小作者把春雨声比作铃铛,你觉得雨声还像什么?2、你知道课文中的春雨在招呼谁,你能范读一下吗?3、发挥想象,春雨还在招呼谁呢?生1:在招呼大地快快苏醒。
语文《雨铃铛》的教案
语文《雨铃铛》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雨铃铛》。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字词,增强语文词汇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学会从诗歌中提取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2)学会珍惜亲情和友情,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诚实、善良、勇敢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雨铃铛》。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字词,增强语文词汇量。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与应用。
(2)生字词的认读与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诗歌《雨铃铛》,掌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准备生字词卡片,便于学生认读和学习。
(3)准备相关教学课件或图片,辅助教学。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雨铃铛》,了解诗歌内容。
(2)携带生字词卡片,方便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图片,展示雨天的景象,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简要介绍诗歌《雨铃铛》的作者和背景。
2. 朗读诗歌(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分组朗读,比赛谁读得更好。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
(2)组内讨论,交流生字词的学习心得。
(3)教师点评,总结生字词的学习要点。
4. 理解诗歌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提取诗歌中的关键信息。
(2)学生讨论,解答问题,理解诗歌内容。
(3)教师讲解,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5. 体会诗歌意境(1)学生闭眼聆听教师朗读,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分享自己的感受,描述诗歌中的景象。
《雨铃铛》教学教案
《雨铃铛》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雨铃铛》,了解和掌握关于雨的常识及雨铃铛的特点。
让学生认识并学会与雨相关的词汇和短语。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朗读、理解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雨的感受和想象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珍惜,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雨铃铛》是一首描绘雨天景象的儿童诗歌,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学生可以了解雨的特点和雨铃铛的声音,培养对自然的感知。
2.2 学情分析学生对雨天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雨铃铛的了解可能较少。
学生可能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雨铃铛》。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与雨相关的词汇和短语。
学生能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雨的感受和想象。
3.2 教学难点学生对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理解和把握。
学生对诗歌中抽象意象的理解和表达。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分享,提高学习效果。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音乐等资源,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使用教学挂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雨铃铛的特点。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雨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雨天的景象。
教师提问学生对雨铃铛的了解,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5.2 学习诗歌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解释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5.3 欣赏与表达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中的意象,如雨滴、雨铃铛等。
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雨的感受和想象,可以采用绘画、写作等方式。
5.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雨铃铛》的小学语文教案
《雨铃铛》的小学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雨铃铛》。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的基本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学生能够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进行简单的创作。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创作等方式,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美好情感。
学生能够体验到诗歌带来的乐趣,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欣赏美的心态。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诗歌《雨铃铛》是一首描绘雨天景象的诗歌,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雨天的美丽和生动。
诗歌中运用了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韵律感和音乐性。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分析和欣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能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简单的创作。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与背诵: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和背诵,熟悉诗歌的语言和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性。
3.2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3.3 创作与展示:教师鼓励学生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进行简单的创作,可以是诗歌、故事或绘画等形式。
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培养表达和交流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或引入与雨天相关的图片、歌曲等,激发学生对雨天的兴趣和想象。
4.2 朗读与背诵: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和背诵,熟悉诗歌的语言和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性。
4.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雨铃铛》教案精选八篇
《雨铃铛》教案《雨铃铛》教案「篇一」《雨铃铛》教学设计研究问题:如何处理好阅读与识字的关系?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雨”字。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4、引导学生体会诗意、扩展对春天事物的认识,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5、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热情。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2、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识字方法识字。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中的语言美,仿编诗歌。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CAI)听,这是什么声音?(1)听铃铛声,引导认识“铃”“铛”两个需要认识的生字,并板书。
(2)听雨声,引导认识“雨”字:识“雨”意,记“雨”形,师生同写“雨”字。
2、揭示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0单元“雨”的第一篇主题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自由小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上小问号。
2、引导学生回忆识字方法,教师总结并板书。
3、学生再读课文,并试着运用识字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4、同桌互读互教互查生字词。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以倾听的方法检查或解决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6、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将学生认读仍有困难的生字放置于黑板一侧,告之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一定会和所有的生字娃娃成为朋友,给学生二次学习的机会)7、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标出本课有几句话。
8、分句抽读。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随文识字。
(一)(CAI)感受春雨(二)学习第一句。
1、齐读。
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1)“洒”的意思,并指导朗读“沙沙响”。
(2)“房檐”的位置,学写“房”字。
2、有感情朗读第一句。
(三)学习第二句。
1、出示第二句,指名读。
2、你了解到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1)理解“串串”的意思,指导朗读并训练学生运用“串”说话。
(2)学写“串”字3、指导朗读第二句。
雨铃铛教学设计(精选14篇)
雨铃铛教学设计(精选14篇)雨铃铛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11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词语卡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孩子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你们想听吗?就让我们一起去听吧。
(播放歌曲《小雨沙沙》)2、小结:《小雨沙沙》这首好听的歌曲展现了种子在春雨中发芽、成长的情景,你们也被感染,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了。
是呀,春雨非常的美丽,(出示多媒体画面)它飘飘洒洒地洒向大地。
请看屏幕,春雨点红了桃花;春雨染绿了柳枝;春雨唤醒了青蛙;春雨召唤着农民播种插秧;春雨催促着禾苗快快地长高。
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首赞美春雨的儿歌,儿歌的名字就叫《雨铃铛》。
(板书课题:雨铃铛)二、看课题,质疑。
1、请小朋友把课题齐读两遍。
(读课题)问:读完了课题,你脑袋里有没有小问号,请把你的问题提出来?2、孩子们真会动脑筋,提出了那么有意思的问题。
你们见过铃铛吗?(师出示铃铛)这就是铃铛,它还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呢!(师摇铃铛)。
春雨怎么会被称为雨铃铛?学完了儿歌,你们就会明白的。
三、听读识字(一)熟读课文1、整体认知课文:现在请孩子们仔细看画面、认真听录音、想一想刚才提出的问题。
(多媒体出示:音乐、画面及配乐朗读)2、整体认读课文:多美的画面、多好听的音乐,多么富有感情的朗读,孩子们,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请大家把书翻到第58页,自由、认真地多读几遍儿歌,把儿歌读熟了,就用你的行动告诉老师。
3、整体检查认读情况:①谁能有感情地把儿歌读一读?(请一生读儿歌)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谁能再读一遍课文?请你来读一读(再请一生读课文),你想给他提点建议吗?②现在老师请最认真的三组小朋友来读课文,三组的孩子起立读课文,哪一组愿意和三组小朋友比赛读课文?(请三组和一组比赛读课文)。
《雨铃铛》教案及反思(精选4篇)
《雨铃铛》教案及反思(精选4篇)《雨铃铛》及反思篇1经过几天的精心准备,公开教学《雨铃铛》终于在上周四下午第一节顺利完成。
据听课老师的反馈还不错。
晚上静下心来把教案和反思整理了一番,希望对以后上课的老师有所帮助。
也希望同行们多提宝贵意见,让我不断成长!雨铃铛【教学目标】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使学生在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3、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1、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品味语言魅力、积累语言、发挥想象力。
2、运用综合识字法进行识字。
【教学准备】雨滴状生字卡片、、燕子头饰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春姑娘轻轻一抖衣袖,天空就下起了细雨。
淘气的小雨点像顽皮的小猴子从爬杆上滑下来。
你听田野、山坡、小院响起了他们欢乐的歌声。
(播放音乐《小雨沙沙》)2、师:同学们,你们这优美的歌声不仅吸引了林老师,还吸引了春姑娘,她也来凑热闹了。
还送给你们一件小礼物。
注意听,什么呀?(铃铛)3、铃铛的声音好听吗?谁来学一学?它是什么做的?(摸摸看)4、你猜猜,如果老师想写出它的名字,里面应该有什么偏旁?(与学生一起板书铃铛)小朋友要注意“铃铛”的“铛”单独读“铛”时是一声,连词时读轻声。
这两个字是今天要学的生字,大家看一看想一想怎样记住这两个字?5、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种特殊的铃铛,什么呢?(补充课题,齐读)二、初读感知1、春雨姐姐觉得小朋友这节课特精神,决定把这首有趣的儿歌送给大家,你们听(出示课件师配乐配图课文朗读)2、师:大家听得很认真,那你们想不想读一读雨姐姐的这首儿歌呢?在读儿歌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生:借助拼音识字。
生:圈出来问问别人。
生:还可以根据上下文猜一猜。
生:不认识的字还可以到后面的生字表里查一查。
师:同学们识字的方法真多,下面就请大家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好吗?三、自主识字1、师:小朋友都很不错,读得可棒了。
语文《雨铃铛》的教案
语文《雨铃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关键词来提炼文章的主题思想。
(3)学会从文中找出描绘画面、表现情感的语句,并进行赏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雨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3)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意象,如“雨铃铛”。
(2)赏析课文中的描绘画面、表现情感的语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雨声的音频,让学生感受雨的氛围。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雨有什么印象?雨给你们带来了哪些感受?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1)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讨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感受作者的情感。
5. 赏析课文:(1)学生找出描绘画面、表现情感的语句,进行分享。
(2)教师引导学生从感官、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感受作者对雨的热爱。
四、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教师强调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创作一幅描绘雨的画。
3. 观察生活中的雨,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的积极参与程度。
《雨铃铛》的教案范文
《雨铃铛》的教案范文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雨铃铛》这首诗歌。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1.2 教学内容诗歌《雨铃铛》的朗读与欣赏。
诗歌主题的探讨和情感表达的分析。
1.3 教学方法朗读法: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诗歌主题和情感表达的理解。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向学生介绍诗歌《雨铃铛》的背景和作者。
1.4.2 朗读:让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1.4.3 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诗歌主题的理解,探讨作者的情感表达。
1.4.4 总结:对诗歌《雨铃铛》进行总结,强调其主题和情感表达的特点。
第二章:诗歌结构分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分析《雨铃铛》的诗歌结构。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结构对主题和情感表达的作用。
2.2 教学内容诗歌《雨铃铛》的结构分析。
诗歌结构与主题、情感表达的关系。
2.3 教学方法分析法:引导学生对诗歌结构进行分析,理解其与主题、情感表达的关系。
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对诗歌结构的理解,进行小组讨论。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回顾诗歌《雨铃铛》的内容,引入诗歌结构的讨论。
2.4.2 分析:引导学生对诗歌的结构进行分析,注意诗歌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
2.4.3 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诗歌结构与主题、情感表达关系的理解。
2.4.4 总结:对诗歌《雨铃铛》的结构进行总结,强调结构对主题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第三章:诗歌语言特色欣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欣赏并分析《雨铃铛》的诗歌语言特色。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语言特色对主题和情感表达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诗歌《雨铃铛》的语言特色分析。
诗歌语言特色与主题、情感表达的关系。
3.3 教学方法欣赏法:引导学生对诗歌语言特色进行欣赏,感受其独特之处。
分析法:帮助学生分析诗歌语言特色,理解其对主题、情感表达的贡献。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回顾诗歌《雨铃铛》的内容,引入诗歌语言特色的讨论。
《雨铃铛》教学教案三:启发思考,让孩子明白雨对人们的作用
《雨铃铛》教学教案三:启发思考,让孩子明白雨对人们的作用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注重启发性思考教学,追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和思考能力。
在文学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启发学生从文本中挖掘文化内涵,深度挖掘文本的智慧和人文精神。
对于小学生而言,启发思考是尤为重要的,不仅可以激发好奇心和动手能力,更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我探究的能力。
《雨铃铛》是一篇优秀的名篇,它以雨的形式浇灌着每一颗在乡下长大的心,让读者回忆起童年的美好时光。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于雨的理解和认知还不够深入和全面,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启发思考,让孩子了解雨对人们的作用。
一、让孩子了解雨的重要性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告诉孩子雨对于人们是多么的重要。
雨水可以滋润万物,让大地充满生机。
它可以给植物带来生命,滋养着萌芽的种子,让它们破土而出。
这是自然界的循环,雨水中的氧气和水分是物质的基础,是有机物的生存所必需,没有雨水,生命就不可能存在。
同时,雨水还可以缓解旱情,提升农业产量,保护人类的栖息地,维持生态平衡。
教师需要引导孩子认识到雨的重要性,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节约用水,珍爱资源。
二、让孩子学会观察天气观察天气是了解雨的好方法,也是一种方式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知识的方法。
建议教师带领孩子们去室外观察天气,了解什么样的天气会出现雨。
例如,暴雨往往是下午云层密布、气温高、空气中湿气充足等条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当温度变化较大,通常会有阵雨等现象。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气象知识,教孩子学会气象仪器的使用方法。
如日晷、温度计、风向和风速仪器等。
孩子们可以利用这些工具观察天气状况,预测将要下雨的时间和程度等。
这不仅能提升孩子们的科学素养,更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自然现象的神奇之处。
三、带领孩子了解人们与雨的情感联系除了雨的实际作用,教师还应该让孩子们了解人们和雨的情感联系。
通过文本中的描写,教师可以引发孩子们对于雨的情感认知。
语文《雨铃铛》的教案
语文《雨铃铛》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雨铃铛》。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学生能够解释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通过写作和绘画活动来表达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想象。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欣赏能力。
学生培养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朗读与背诵: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停顿。
学生分组进行背诵练习,互相评价和鼓励。
2.2 生词和短语学习: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学生进行抄写和记忆。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使用生词和短语进行对话练习。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教师以图片或实物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分享对雨天的记忆和感受。
3.2 朗读与背诵: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并模仿语音语调。
学生分组进行背诵练习,互相评价和鼓励。
3.3 生词和短语学习: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学生进行抄写和记忆。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使用生词和短语进行对话练习。
四、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进行课文朗读和背诵练习。
学生回家后完成生词和短语的抄写和记忆任务。
五、教学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和背诵表现,评价学生的发音和流利程度。
教师评估学生在小组对话中的生词和短语运用情况。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记忆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扩展活动:6.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
每组选择一个主题,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
6.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
学生通过动作、表情和语言来表现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七、创作活动:7.1 写作: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以“雨铃铛”为主题的故事或日记。
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7.2 绘画: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绘制一幅关于“雨铃铛”的图画。
《雨铃铛》的教学教案设计范文
《雨铃铛》的教学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雨铃铛》。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通过模仿、创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阅读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诗歌《雨铃铛》。
2. 教学重点:诗歌的朗读和背诵,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3. 教学难点:诗歌意境的体验和表达,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雨天的景象。
(2)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雨天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2. 朗读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 解析诗歌:(1)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内容,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加以解释和示范。
4. 讨论和思考:(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5. 写作练习:(1)引导学生模仿诗歌的形式,创作自己的雨天作品。
(2)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歌的能力。
2. 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3.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资源:1. 诗歌《雨铃铛》的文本。
2. 与雨天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和表达机会。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雨铃铛》教案之三]雨铃铛
《[《雨铃铛》教案之三]雨铃铛》摘要:教师铃铛前板雨学生课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见雨铃铛引入儿歌学习,(3)学生各抒己见看到景物有燕子房檐水珠(铃铛)雨丝学生边说教师边板贴或板画三、品感悟、随识熟成诵,课件房檐旁边出示生房檐()学生齐生房檐3、指导感情朗教材分析《雨铃铛》是北师版义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二册十单元主体课著名儿童学作金波从儿童视角捕捉到了下春雨生动有趣情景倾听了下雨声音赋予了春雨人性化特征从春雨洒落沙沙声写出了春雨润物无声特征把春雨汇集房檐上形成水珠极富情趣地比作铃铛把串串水珠滴落下声音比作铃铛丁零当啷声里行渗透了作者对春雨喜爱情对春天喜爱情学习目标、识记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课3、体会春雨情趣进而感受春天带给世界万物勃勃生机学情分析、认知特征分析()年级学生喜欢形象、直观、有趣学习容学习程仍以无主()学生想象力丰富乐进行口语表达但语言要教师和伴助规、基础分析()通前段学习多数学生已具备了基学习习惯初步形成了合作识()多数学生认识了四、五并初步掌握了听识、拼音识、看上下猜等识方法并初步形成了独立识能力教学准备铃铛课件板贴画教学程、游戏激趣导入新课游戏猜猜看、猜铃铛()教师介绍游戏名称猜猜看出示装有金属铃铛茶叶桶请学生猜里面装是什么?学生随猜测()教师晃动铃铛发出声响学生根据声音提示猜出是铃铛伴随着丁零当啷声教师随机展示铃铛学生用拟生词形容铃铛声音、猜偏旁教师指出这铃铛是金属做猜铃铛名会有什么偏旁?学生凭借前面积累可以猜到是金旁教师板铃铛学生认教师板lgāg,学生空教师指出铛单独出现声跟铃组成词语轻声学生再体会轻声3、教师铃铛前板雨学生课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见雨铃铛引入儿歌学习二、初感知认准生、准音()认、学生由儿歌充足里标音(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组合作认生()合作前教师指导组里用生卡片相教教让组里每人都准音可以组长领可以轮流也可以起()合作教师指导①随机指导巡视根据别情况指导合作方法;②跟进式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认指导盖住拼音独立认)3、学生组合作检生、挑易错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将己组合作识发现容易错生给提醒儿5、检反馈课件生闯关关你是我朋友(房檐上挂着水珠击每水珠就会出现相应生)游戏规则每出现生学生齐随机请学生用生组词或用生说话二关火车开动呜呜呜(每节车箱上都有生依次击依次出现带有生车箱击次火车开走可重复进行)游戏规则学生按顺序依次生(二)、桌相课要桌相课把课正确、通顺另认真听对表杨错助纠正、指名整体感知儿歌课件展示整课()指名对桌课其他学生做评委听要听听音得准不准句子得通不通顺听评价()再指名对桌课听要有两①继续做评委②边听边想从儿歌里能看见哪些景物?(3)学生各抒己见看到景物有燕子房檐水珠(铃铛)雨丝学生边说教师边板贴或板画三、品感悟、随识熟成诵()由画出儿歌表示声音词语、学生由儿歌表示声音词语下面画条横线(教师边交待要边板演画线)、生边汇报教师边出示课件沙沙响和丁零当啷两词下面画横线(二)句沙沙响沙沙响春雨洒房檐上课件沙沙响沙沙响春雨洒房檐上、初学生齐句子、随借图识房檐了房檐位置课件展示春雨洒房檐上情景()学生到屏幕前指指房檐位置到上插图房檐桌相指、看课件房檐旁边出示生房檐()学生齐生房檐3、指导感情朗课件沙沙响沙沙响春雨洒房檐上()指名学生句子()教师适评价还可以将春雨和夏雨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出春天雨特(三)二、三、四句房檐上挂水珠丁零当啷课件房檐上挂水珠像串串铃铛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初()学生看准每齐教师评价()教师故把串串成串学生评价出问题、随识记串并了串串是指很多串思课件串串串()指名学生说串和串串不()借助相应情景图进步体会串和串串不3、指导感情朗串串和丁零当啷多元化理()指名学生()通教师、学生相评价引导学生出己理(3)学生桌相(四)五句它招呼燕子快快回盖新房课件它招呼燕子快快回盖新房、初指名学生、随认识招巩固呼了招呼思课件招呼()学生桌相打招呼;师生相打招呼课件招和呼偏旁分别变红()教师结指出招要用手呼要用口(3)学生齐招呼3、感情朗课件它招呼燕子快快回盖新房()师生共表演教师表演燕子学生表演雨铃铛并用己语言招呼燕子从体会雨铃铛热情()学生感情齐句子四、回归整体背诵积累课件展示全()整体美全、教师提示下学生边边想象加上动作表演、指名配乐3、学生集体配乐表演(二)背诵积累课件雨铃铛沙沙响______________洒房檐上______________水珠_______串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招呼______________盖_________ 、学生借助生提示由背诵儿歌、指名配乐背诵3、能够背诵学生集体配乐背诵五、课拓展课外延伸、儿歌再创课件配乐呈现春雨里然美丽景色()学生教师提示下边欣赏边仿照儿歌里语言描述见到情景课件沙沙响沙沙响春雨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名学生编儿歌、分层次布置作业背诵儿歌(或表演背诵)仿照儿歌编集有关春雨诗歌。
《雨铃铛》教案之三
《雨铃铛》教案之三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雨铃铛》,感受文本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培养学生朗读、默读和背诵的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雨铃铛的美。
2.难点:背诵课文,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仿写。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a.教师播放雨声,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雨的声音。
b.学生分享自己在雨中的感受和经历。
c.教师板书课题《雨铃铛》,学生齐读课题。
2.自读课文a.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b.教师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对易错字进行讲解。
3.理解课文内容a.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1)课文中的雨铃铛是什么?2)雨铃铛在哪些地方出现?3)课文描绘了哪些雨中的景色?4.朗读课文a.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节奏。
b.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和语调。
5.背诵课文a.教师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注意关键字词的识记。
b.学生分组进行背诵比赛,增强背诵兴趣。
6.仿写练习a.教师出示仿写题目:“雨中的X”,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仿写。
b.学生进行仿写,教师巡回指导。
c.学生展示仿写作品,同学间互相评价。
b.学生进行课外拓展活动,如观察雨后的景色,记录自己的感受。
四、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
2.用课文中的词语写一篇短文,描述雨中的景色。
3.观察生活中的雨铃铛,了解其特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雨铃铛的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背诵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通过仿写练习,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创作,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生字词掌握不牢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重难点补充:1.重点:a.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雨铃铛,如:“同学们,你们知道雨铃铛是什么吗?它在课文中是如何被描述的呢?”b.教师通过板书关键词,如“丁冬”、“晶晶亮”、“银色”等,帮助学生理解雨铃铛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铃铛》教案之三
教材分析:
《雨铃铛》是北师大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十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从儿童的视角捕捉到了下春雨时的生动有趣的情景,倾听了下雨时的声音,赋予了春雨人性化的特征。
从春雨洒落时的沙沙声写出了春雨“润物无声”的特征,把春雨汇集在房檐上形成的小水珠极富情趣地比作小铃铛,把串串水珠滴落下来的声音比作铃铛的丁零当啷声,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学习目标:
1、识记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读中体会春雨的情趣,进而感受春天带给世界万物的勃勃生机。
学情分析:
1、认知特征分析:
(1)一年级小学生喜欢形象、直观、有趣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中仍以无意注意为主。
(2)学生想象力丰富,乐于进行口语表达,但语言需要教师和同伴帮助规范。
2、基础分析:
(1)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多数学生已具备了基本的学习习
惯,初步形成了合作的意识。
(2)多数学生认识了四、五百字,并初步掌握了听读识字、拼音识字、看上下文猜字等识字方法,并初步形成了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小铃铛课件板贴画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游戏:猜猜看
1、猜铃铛。
(1)教师介绍游戏名称:猜猜看。
同时出示一个装有金属铃铛的茶叶桶,请学生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学生随意猜测。
(2)教师晃动铃铛发出声响。
学生根据声音的提示猜出是铃铛。
伴随着“丁零当啷”声,教师随机展示铃铛。
学生用拟生词来形容铃铛的声音。
2、猜偏旁。
教师指出这个铃铛是金属做的,猜铃铛的名字会有什么偏旁?学生凭借前面的积累可以猜到是“金字旁”。
教师板书“铃铛”学生认读。
教师板书“líng
dāng”,学生同时书空。
教师指出“铛”单独出现读一声,跟“铃”组成词语读轻声。
学生再读,体会轻声。
3、教师在“铃铛”前板书“雨”,学生读课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见过“雨铃铛”引入儿歌的学习。
二、初读感知,认准生字、读准字音。
(一)认字
1、学生自由读儿歌。
在充足的时间里读书,标字音。
(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小组合作认生字。
(1)合作前教师指导:在小组里用生字卡片互相教一教,让小组里的每一个人都读准字音。
可以小组长领读,可以轮流读,也可以一起读。
(2)合作中教师指导:①随机指导:巡视中,根据个别情况指导合作方法;②跟进式指导:在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后,指导盖住拼音,独立认读)
3、学生小组合作检查生字。
4、挑读易错字。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将自己小组在合作中识字中发现的容易读错的生字,给大家提醒儿。
5、检查反馈。
课件:生字闯关
第一关:你是我的好朋友(房檐上挂着11个小水珠,点击每个小水珠就会出现相应的生字)
游戏规则:每出现一个生字,学生齐读,随机请学生用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话。
第二关:火车开动呜呜呜(每节小车箱上都有一个生字,依次点击,依次出现带有生字的小车箱,点击11次,小火车开走。
可重复进行。
)
游戏规则:学生按顺序依次读生字。
(二)读文
1、同桌互相读课文
要求:同桌互相读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一个在
读,另一个认真听,读对表杨,读错帮助纠正。
2、指名读,整体感知儿歌。
课件展示:整篇课文。
(1)指名一对同桌读课文。
读后其他学生做小评委,听的要求:听听字音读得准不准,句子读得通不通顺,听后评价。
(2)再指名一对同桌读课文。
听的要求有两个:①继续做小评委。
②边听边想,从儿歌里能看见哪些景物?
(3)学生各抒己见:看到的景物有小燕子房檐水珠(小铃铛)雨丝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贴或板画
三、品读感悟、随文识字,熟读成诵。
(一)自由读书,画出儿歌中表示声音的词语。
1、学生自由读儿歌,在表示声音的词语下面画条横线。
(教师边交待要求边板演画线。
)
2、生边汇报,教师边出示课件:在沙沙响和丁零当啷两个词下面画横线。
(二)第一句:沙沙响,沙沙响,春雨洒在房檐上。
课件: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房檐上。
1、初读。
学生齐读句子。
2、随文借图识字“房檐”,了解房檐的位置。
课件:展示春雨洒在房檐上的情景。
(1)学生到屏幕前指一指房檐的位置。
找到书上插图中的房檐,同桌互相指、看。
课件:在房檐旁边出示生字“房檐”
(2)学生齐读生字“房檐”
3、指导感情朗读。
课件: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房檐上。
(1)指名学生读句子。
(2)教师适时评价,还可以将春雨和夏雨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读出春天雨的特点。
(三)第二、三、四句“房檐上挂水珠——丁零当啷”
课件:房檐上挂水珠,
好像串串小铃铛。
丁零当啷……
丁零当啷……
1、初读。
(1)学生看准每个字,齐读。
教师评价。
(2)教师读。
故意把“串串”读成“一串”,学生评价,找出问题。
2、随文识记“串”,并了解“串串”是指很多串的意思。
课件:一串串串
(1)指名学生说“一串”和“串串”的不同。
(2)借助相应的情景图进一步体会“一串”和“串串”的不同。
3、指导感情朗读“串串”和“丁零当啷”的多元化理解。
(1)指名学生读。
(2)通过教师、学生的相互评价,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
(3)学生同桌互相读。
(四)第五句“它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来盖新房。
”
课件:它在招呼小燕子,
快快回来盖新房。
1、初读。
指名学生读。
2、随文认识“招”,巩固“呼”,了解“招呼”的意思。
课件:招呼
(1)学生同桌互相打招呼;师生互相打招呼。
课件:“招”和“呼”的偏旁分别变红。
(2)教师小结,指出“招”要用手,“呼”要用口。
(3)学生齐读“招呼”
3、感情朗读。
课件:它在招呼小燕子,
快快回来盖新房
(1)师生共同表演。
教师表演“小燕子”,学生表演“雨铃铛”,并用自己的语言招呼小燕子。
从中体会“雨铃铛”的热情。
(2)学生感情齐读句子。
四、回归整体,背诵积累。
课件:展示全文
(一)整体美读全文
1、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边读边想象,加上动作表演读。
2、指名配乐读。
3、学生集体配乐表演读。
(二)背诵积累
课件:雨铃铛
沙沙响,_______,
_______洒在房檐上。
______________水珠,
_______串串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招呼_______,
_______盖_________。
1、学生借助生字提示自由背诵儿歌。
2、指名配乐背诵。
3、能够背诵的学生集体配乐背诵。
五、课内拓展,课外延伸
1、儿歌再创。
课件:配乐呈现春雨里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
(1)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边欣赏边仿照儿歌里的语言,描述见到的情景。
课件: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指名学生自编儿歌。
2、分层次布置作业
背诵儿歌(或表演背诵)仿照儿歌自编搜集有关春雨的诗歌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