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笔画的写意性

合集下载

论当代工笔画的写意性

论当代工笔画的写意性

笔锋所至便是骨 中之骨 , 所 以线条是形的骨 , 笔是线 的骨 。严
谨 的造 型保 持 精 致 格 调 的 同时 , 充分发挥“ 写意 ” 的 笔 墨灵 性 ,
才是高级 的工笔 , 才能摆脱 匠气 的桎梏和形体的束缚 。
第二 , 颜色 : T 笔 画发 展 到 清末 民初 已经 形 成 了高 度 的程
第三, 韵味 : “ 气韵生动” 是谢赫在 “ 六法论” 中提 出的绘 画 六法中的第一法 , 它既可以作为一个完整概念来使用 , 也可 以
分别作为气 、 韵、 生、 动 四个 既 互 相 联 属 又 互 相 区别 的 概 念 来 理解。 因 为不 论作 为一 个 完 整 的概 念 还 是 分别 作 为 四个 概 念 ,
式化和概念化 , 它的符号价值大于象征意义 , 以往温润淡雅 的 传统设 色随着时代 的巨变逐渐失去 了赖 以依托 的文化背景和 精神支持 , 代之的是色彩的艳俗化 。 工笔 画应该吸收和借鉴写 意画鲜 活的特点 。 例如工笔 画的背景 、 人物服饰等可以尝试用 冲泼 、 渍染等手法。 再者 , 画家一定要有主观意识 , 不能让物象 本身的色彩打乱 了阵脚 , 需主观处理 , 力求使 整体鲜活 。现在 有许多优秀 的工笔画 , 可以把一片绿的东西画成粉红色 , 把黄 的东西 画蓝色 。 这是一种全新 的观念 , 作者根据 自己表达情感
2 D 1 3_ c 目
文 艺 生 活 L I T E RA T URE L I F E
艺 术


论 当代 工 笔 画 的 写意 性
宁 子 叶
( 福建 师范大学 美术 学院, 福建 福州 3 5 0 1 0 8 )
摘 要: 在 宋元 文人 画 出现之 前 , 工 笔画是 中 国传 统绘 画 的主要 表 现形 式 , 而从 东晋 顾 恺之 留下 来的 中国最早 的 画论 和 画评 来 看, 我 国当时的 工笔 画就 已经 开始重视 “ 意” 和“ 神” 了。 南朝 时期的谢 赫更 著有 六法 论说 , 六 法 中的 “ 气韵 生动 ” 是对 当时工笔 画 的评 判标 准 。 宋元 以后 , 写意成 为 书写主观 臆 想何 率真 自然的代 名词 , 写 意画 强势兴起 , 明清 以后 , 工 笔画 的式相 对僵化 , 写意 成

浅谈“写意性”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的传承和发展

浅谈“写意性”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的传承和发展

神的 意义, 在构图、 并 造型和语言上进行;写意性 ;继承和发展

三 、 当代 人物 画对 “ 写意 性 ”的传 承 与发展
对 于 传 统 人 物 画 的 写 意 性 特 征 在 各 个 朝 代 的发 展 之 回 顾 , 是 我们 当代 进行 工 笔人 物 画创 作 的必 修功 课 ,在 掌握其 精华 外 ,

写意性在 中 国传 统 工笔 人物 画 中 的发展 脉络
有其要审图理解其中的深遮 ,在创作中,始终抱有 “ 写意”的姿
1 画,形也”——汉代时期 .“ 态,下面笔者从工笔人物画的构图、造型、语言等几个方面,浅 《 尔雅 》 中写道 “ 画, 形也 ”; 《 说文 》中 写道 “ ,象形 谈 当代人物 工 笔画 中应 当怎 样 “ 形 写意 ” 。 也 ”。从这 些古 典文 献 的记 载之 中 ,我 们 不难 看 出 ,最初 的人物 1构 图形式 的写意 . 绘画是 以形 似为 日的的 。在 绘画 的最 初 发展 阶 段 ,表 现手 法相 对 中 国画创 作 , 以立意 为 先 ,许 多绘 画理 论家 都 首先 强调这 一 单 薄 ,只能 描绘 出事 物 的大致 形 态 ,粗 略 的区 别和 表现 事 物 的最 点 。从 立 意 到构 图是 一 幅作 品 的基础 ,图式 的结 构处 理是 体现 画 基 本特 征 。到 了汉 代 ,人物 画 开始 盛 行 ,这 是 的人 物绘 画 经过 长 面 是否 写 意 的关键 。在 能否 完美 表达 作 者的 想象 意 图和审 美指 向 时 间的 发展 ,在写 真层 面上 已经达 到 了十分 逼真 的程 度 。据 《 西 方 面 ,构 图起着 决 定性 的作用 。所谓 “ 意在 笔先 ”就 是说 蜮家在 京杂 记 》卷二记 载 :汉 代元 帝 时 “ 工有 杜 陵毛 延寿 ,为人 形 , 命 笔落 纸之 前 即 已形成 立 意构 思 ,一 旦 笔行 于纸 上,意 在笔 中 , 画 必得其真。”这一时期的人物绘画追求运用笔法技巧准确反映人 实际上 已变为一种潜意识的活动,中国画家往往就是在这种情态 物的外 貌特 征,这 便是 当时人 物 画的 审美 要求 。 下来 把 握 自己瞬 息 万变 的情 绪 流程 ,抓 住 创作 灵感 ,保 持创 作冲 2 传神 写意 ”—— 魏 晋 南北 朝 时期 .“ 动 的新鲜 性 和连 续 性 ,不 失画 机 ,一气 呵 成 。 “ ”是 画家对 现 意 到 了魏 晋南 北 朝 时 期 , 此 时 的 人 物 画 已经 脱 离 了前 期 的稚 实 生活 的丰 富体 察 、创 作经 验 的充 分积 累 :另 一点 也是 画家本 人 拙 风格 ,开 始 了对 于 创作 技法 的 注重 ,也 出现 了很 多优 秀 的绘 画 的修养 ,这 需要在 创 作之 前 ,就 在 头脑 中形 成成 熟 的构 思 。构 图 家 ,成 为 中 国绘 画 史 上承 先 启 后 的关 键 人 物 。在 追 求 技 法 的 同 形 式 的 “ 写意 ”,不 是毫 无 章法 的 随便 摆布 ,而 是在 画面 中 ,根 时,这 时的人 物 画开始 了对 “ 写意 性 ”的追 求 ,形 神 、气 韵 、骨 据 主题 思想 的需要 ,按照 一 定 的审 美规 律来 安排 画面 。只 有这 样 法 等 审 美概 念 都 是这 一 时 期 人 物 画 成 就 的体 现 。东 晋 画 家 顾恺 才 能使 “ ”、 “ ”和 谐统 一 ,形 成 工笔 人物 画 “ 意 、 象 象有尽 而 意

工笔画中的写意性

工笔画中的写意性

140工笔画从形式上来说虽然更加偏重于写实,但他的审美取向却离不开写意的范畴。

写意性体现在对客观事物的细细品味、明察秋毫才能体会事物的本质美,使自然的美与客观的观察结合起来,并把这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自由姿态表现到作品上,寻求情感和意志上的超越,寻求诗境美的想象。

工笔画在我国赋予了美学的内涵和深奥的境界。

在工笔画中的写意性,不仅注重神韵,形似,情趣,还注重与文学修养的结合,强调向更深层次发展,以其对画中意境的表达更加深刻完美。

一、工笔画中写意性的具体体现中国工笔画,起源于魏晋而成于宋,因此在众多的画种中可以说是最为成熟的画种之一。

写意性是中国画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观,工笔画的写意性是十分重要的,它要求高雅的神韵,深奥的造诣,这样才能超凡脱俗,才能创造形神。

总而言之,现如今工笔画的创作必须要有他的特点,要具有写意性,他的表象可以有以下几点:1、以线造型的写意性。

中国绘画主要的形式语言是以线造形。

线条本身是对自然景物的简单但又有质感的描写,它所表达的不是注重对象的形,而是注重对象最本质的特征,同时也是艺术家个人情感、情绪的物化形式。

工笔画线条采用徐疾提按、顺逆顿挫的笔锋来反应线条的真实变化,得用心去感悟,是心灵的写照,显示出作者对物象情感的升华,“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是古人对线条的归纳,这句话也是对工笔画线条要求的委婉表述。

另一方面讲,工笔写意性的发挥程度主要看线条的质量,线条质量是笔墨写意化进程中不可忽略的基点。

2、气韵生动,意境深远。

有气韵就有意,无气韵则无意,这暗示了工笔画中写意性与气韵的同时存在。

绘画作品给予欣赏者欣赏客观物体时不同的、独特的、美妙的感受,是因为画之韵是一种难以言语的感觉,工笔画中的写意性与气之韵是不可分割的,有着密切的工笔画中的写意性余丽萍GONG BI HUA ZHONG DE YI XING2013.12J I N G D E Z H E N ’S C E R A M I CS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141联系,正所谓有气韵才有意境。

浅淡工笔绘画的写意性

浅淡工笔绘画的写意性

从自然的“形”到主观的“意”,这一过程体现了中国画在表现上的主观原则。那么在中国工笔画中怎样处理形和意的关系呢?首先在工笔画中,“形”有着重要的地位,工笔画是以形写意,没有“形”的工细,就不能达到“意”的高远。也就是说工笔画是用“尽其精微”的手段来达到“意境高远”的主旨。工笔画的“形”与“意”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然而,手段要行之有效,才能达到目的。如何要求、理解工笔画中的形似,以达到尚意的目的呢?在表现手法上来看,要求工致细腻,并不是自然主义追求的摹仿再现,而是从客观物象中提炼加工、重新组合,而得到的意象。允许在把握对象内在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夸张变形,只不过是用精细的手法来表现罢了。
如果能做到把写实与写意相融,自然之精神与画家的心境、情感合一,形神兼备,工写结合,也就是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这也正是我所追求的,界于工笔与意笔之间。 工笔画中的写实,不是真实的实,而是物之理和形之理所呈现的真。工笔画中的工,有物之理和形之理两方面的内涵,物之理,是物的生长规律 、物之内在精神、内在美;形之理是形所呈现出的规律,是一种偏向视觉的形律,及其形的外在精神和外在美,工笔画只有据此二理而写,即物之理和形之理,才是艺术的真。当代工笔画既要继承古人工笔画技法的精华,又要摆脱其束缚,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工笔画创作进入一个自由的新天地。
(二)、没骨法:又称骨画法,是指不勾墨线,直接用墨与色画的一种技法。《蔷薇双鸡》是陈之佛先生代表性的没骨画法作品,这幅画由三部分组成:两只母鸡,一枝蔷薇和生满草苔的地面。其具体画法是:①鸡的画法,前面一只黑母鸡,用兼毫笔蘸浓墨画嘴,眼。再蘸浓墨,将笔稍侧,从鸡的头部一笔一笔向下画至鸡的背部,越画墨色越淡,再蘸浓墨画鸡翅和尾羽。用另一支笔蘸淡墨画鸡的胸、腹、肋、腿、背,此时浓墨与淡墨相接处会自然渗透,直到笔上墨色于枯,再画尾下羽毛,笔笔均见笔触。再用一支蘸满清水的软毫笔趁墨色未干之际,点画于颈、背、翅,破开墨色,使其表现出颈部的亮光,背部的绒毛,翅膀的羽毛。画两只鸡脚像写意画法一样,用墨色一笔笔画出,趁其未干,用白粉点出脚趾的鳞节(此即撞粉法),再用浓墨画趾甲。后面一只深赭色母鸡,画法与前者基本相同,背上的片片羽毛是趁赭色未干时,用墨勾画,墨线便自然渗开,有毛绒绒的感觉,个别的地方滴点清水冲开墨赭两色,起些肌理变化,再用深墨画鸡的两翅,上边与赭色背相接,待干后用大红画两只鸡的鸡冠,用青灰填鸡啄,用黄赭画眼圈及耳。②花的画法:先用汁绿染叶,有的叶尖用赭红再稍稍洗染,嫩叶用赭红或赭黄一笔画成。用深赭墨画花蒂,枝干用灰赭色由上至下一次次成形,花瓣先用淡墨色勾线并用淡绿洗染花心,由中心向外冼,并洗出每瓣互相压叠的效果,再用白粉由外向里洗染与中心的绿色十瞄。等叶的颜色干后,用深墨绿勾叶脉,深赭色画嫩叶脉和花托上的小刺。③苔草的画法:用软毫笔蘸墨赭色点地面苔草,趁墨色较重时先点鸡脚下边的几笔。再用含水较多的墨赭色混点右下角苔草。当笔上墨赭色快完时,再在笔尖上蘸淡绿点鸡身旁的草,一笔下去便成上绿下赭的淡颜色,待笔上基本五色后重新蘸淡绿点画,近深远淡,有聚有散。覆盖在墨赭点上的绿点要等原色干后再进行。《蔷薇双鸡》这件作品的画法行笔用笔与写意画几乎类似。

工笔人物画教学中的写意性表达

工笔人物画教学中的写意性表达

2021 No. 1 (Total No. 161)北京域市学院学裉JOURNALOFBEUINGCITYUNTVERSITY2021年第1期(总第161期)工笔人物画教学中的写意性表达索峰,许艳(阜阳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阜阳236041)摘要: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的提出为高等院校工笔画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对提升国画专业应用型创新 人才的培养具有支撑性。

结合创作实践而进行的工笔画技法研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笔 者认为在工笔人物画教学中,采取以灵动的线条、主观的色彩以及重视墨色作用等技法措施,达到人物画通透、空灵之意境,才是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的正确表达。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教学改革;写意性表达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4513 (2021) -01 -065 -04引言工笔人物画的实质是以人物造型为基础,结合工笔人物画技法应用创作而成的绘画作品。

对工笔人物画的内涵理解直接呈现在物象的技 法表现层面,因此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的探索研 究,也是创新艺术教育实践核心理念的重要组 成部分。

工笔人物画所蕴含的写意性表现在实 践教学中即线、色、造型等。

其中写意技法的 拓展应用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更新工笔人物画 的创作理论。

从审美的视角来看,将工笔人物 画在长期技法探索过程中所形成的创新性认知,对于当下教学改革实践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与 此同时,我们应加倍重视学生在工笔人物画专 业领域内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 推进工笔人物画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 着手,促进学生在品格、知识、素养、能力等 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高等院校美术学教育中工笔人物画教学(一)高校工笔人物画的教学语境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从隋唐五代一直到现代,画家多表现在喧嚣的现代化城市中寻求精神自 由和心灵的和谐静雅,但既有的工笔画不能满 足人们精神的需求。

作为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 载体,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越来越受到专业人 士的重视,各类作品层出不穷,也为工笔人物 画教学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工笔花鸟画的写意性浅析

工笔花鸟画的写意性浅析

工笔花鸟画的写意性浅析作者:沈庆祺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6年第01期摘要:工笔花鸟画是一门古老的传统绘画艺术,具有时代的审美特征和鲜明的艺术特点。

随着当今时代文明的发展,工笔花鸟画打破了传统工写分家的画法,现代画家们运用新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新的审美思想和表现形式。

其中“写意性”是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也为当代工笔花鸟画继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工笔花鸟画同样可以很好地达到“托物言志,於情于景”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写意性;传统;现代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3-0041-01在“写意性”相关概念的内涵阐释中,“意”是表现自己的主观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与自我的审美情趣、思想相融之后产生的意象。

它既包括客观事物,也指个人主观意识。

它既是抽象又是具象的,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

这是一种来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的思想,“意”不仅仅存在绘画中,音乐文学也是如此,意是一种精神所在。

“写意”是当画家的心中的“意”需要表达出来的时候,就会遇到所谓“写意”一说,通俗的来说“写意”是一种表达手法,它存在于中国画形式中,又被普遍运用在写意画中,是写意画的独特之处。

“写意性”在工笔画中,意同样是画的灵魂。

工笔花鸟画的写意性不但表现客观事物的形态特征,也表现出画家自我的主观意识和内在精神,它们形意相融,主客相合,使工笔花鸟画具有了更加独特的艺术魅力。

“写意性”在工笔花鸟画中主要表现在线条、墨和色、造型与构图、技法等几个方面。

首先,线在我们客观现实的物象中是不存在的,是人们经过观察、理解后得出的。

在数千年的绘画发展中,中国绘画被称为线条的艺术,以线立骨成为工笔画的重要造型手段之一,工笔花鸟画中线的造型支撑着整个画面的结构,线成为表达精神内涵的工具,所以线的本身就具有写意性。

在传统工笔花鸟画中的线,作为主要的造型要素,构建、支撑着整个画面的结构,是表现化的一种形式,是渗透了主观“意”韵的一种客观反映。

浅论“工笔”如何“写意”——以苏百钧工笔花鸟为例

浅论“工笔”如何“写意”——以苏百钧工笔花鸟为例

书画评介Painting and C alligraphy Review浅论“工笔”如何“写意”—以苏百钧工笔花鸟为例刘瑞儿近年来工笔绘画发展势头强劲,而写意绘画则 在画坛赛事中颇受冷落,两者对比之鲜明在代表中 国美术最高水平的全国美展中尤为凸显。

此一现象 已经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不乏对于工笔绘画 的质疑与争论。

有人认为,工笔画的盛行从某种程 度上看是当代画坛血液中对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轻 视与流失,毕竟在历史语境中,写意绘画由于受到 文人精神加持,曾一度引领中国传统美术创作风骚。

有关“工笔”与“写意”技法特性的著述已浩如烟 海,此处笔者无意加以赘述,下文谨以苏百钧工笔 花鸟为例,着意探讨“工笔”绘画应当如何“写意”,试论两者在艺术创作中的矛盾统一。

本文所论述的 “写意”,可以从广义上理解为艺术作品中对画家 主观意识进行表达的创作,也可在此基础上将其解 释为艺术作品所具有的能够呈现画家创作观念的写 意性功能。

苏百钧是当下国内享有盛誉的花鸟画家。

他的 工笔花鸟画不仅以自然美的咏叹表现出对生活的热 爱,更以意象造型及高超的艺术技巧享誉画坛。

应 该说,苏氐在工笔花鸟领域之成就斐然,与其能够 深刻领会和驾驭工笔绘画的写意性功能是密不可分 的。

中国画的“写意”,追求运用有限笔墨表现诗 意万象,不仅再现自然形态的外在的活泼生动,同时还对自然与人文相互映射的深邃世界进行探索。

绘画之“意”的确立和表达,往往决定作品的雅俗 高下。

立意在中国花鸟画创作过程中相当重要,正 所谓“作画须先立意,若先不能立意而蓮然下笔,则胸无主宰,手心相错,断无足取”。

111立意是作 者对作品主题思想的提炼和确定,而写意则正是将 这种思想感情进行有效表达的必由之路。

画家通过 立“意”和写“意”,把自己的精神情感、气质修 养、品格性情与自然界相互融合,创作出富有意境 的作品,形成自己的特色。

苏百钧的工笔花鸟作品 具有品位高雅、立意深刻的特点。

浅议当代工笔画的写意性

浅议当代工笔画的写意性

浅议当代工笔画的写意性作者:李秀娟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06期摘要:提及工笔画,人们总会联想起它在表现方式上的细腻工整和表现效果上的“写实”性审美取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细腻工整和“写实”是工笔画唯一的艺术特色。

工笔画具有“写实”性,同时也具备“写意”性趣味“奔放自由”的特征。

“以意赋色,随类赋彩”是工笔画用色的指导思想。

工笔画的写意性表现在造型、用笔、用色等方面。

工笔画的造型特征属于“意象”造型。

这种“意象”造型既不同于西方绘画的写实特点,也不是完全的变形夸张手法。

它是在写实的基础上,对客观形体加以取舍,在变形夸张的同时,对事物的本来面貌加以描绘。

对形的处理要求主客观统一,重于对线条松动灵活的追求,是对物象形体的高度提炼与归纳。

中国对传统绘画色彩的运用,在构图、造型上都受“意”的支配。

关键词:当代;工笔画;写意性;分析[中图分类号]: J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6-0107-01引言工笔画不仅要考虑到用笔工细、造型严谨、设色精致、写意并不等于写实等特点,还应注重其内在的写意性特点。

其实,工笔画无论在构思、造型上,还是在用笔用墨、用线用色上都有其本质上的写意性。

工笔画在工整细致的同时,也有写意性的一面,不是一味地去追求照片似的真实感,面面俱到,而是对物象形体的高度提炼与概括。

一、以形达意与线的表现性(一)用笔用线的写意性工笔画的线是对对象形体结构的准确把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提炼性,能有效地表现出对象形体的特征,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所以线条的组织及线型的变化直接决定了画面的效果和写意性。

北齐曹仲达画佛像,笔法稠密,衣服紧窄,犹如水中而出;唐代吴道子画人物,笔势生动,衣带飘举,被后人称之为“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从脱水而出、当风一舞所具有的规整、飘逸、刚劲、柔美的线条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传统工笔画的写意趣味。

以元代王绎的《杨竹西像》和明代曾鲸的《张卿子像》为例,这两幅人物画,可称得上是工笔画中的写真极品了,画家在准确表现人物形体特征的同时,尤其注重把握对象精神,成功描绘出了体现人物思想、心性的艺术形象。

写意为象——浅析传统工笔人物画之写意性艺术特征

写意为象——浅析传统工笔人物画之写意性艺术特征

2010年9月第8卷第3期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J our nal of Zhcj i ang V ocat i onal A c ade m y of A r tS e pt em be r,2010V01.8N o.3I一飞一-5意为象思刀豕文章编号:1672-2795(2010)03-0067-09——浅析传统工笔人物画之写意性艺术特征摘要: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的民族绘画艺术,有着极其绚丽和悠久的历史。

在传统“以形写神”和“写意传神”的美学思想指导下,工笔人物画将其工整严谨的本质面貌与写意性的艺术特征有机结合,体现出工写相宜的审美特征。

本文从工笔人物画的造型、构图、色彩和技法表现等方面展开论述,深入探析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艺术特征,旨在通过研究和发掘民族绘画艺术的精神与特征,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写意;写意性;艺术特征中图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O n Fr e e ha nd A r t i s t i c C har act er i s t i cs of T r adi t i onal M et i cul ous Port r ai tW A N G Y._f eiA bst r act:M et i cul o us por tr ai t pai nt i ng i s a t r adi t i onal nat i on al a rt w i t h a n e xt re m e l y l o ng hi st or y.I n t het r adi t i onal aes t het i c t hought of“f i gu r e t o po r t r ay spi r i t’’a nd“f r ee hand t o c o nvey spi r i t”.t he m et i c ul ous por t r ai tcom bi nes i t s f i ne br u s hw o r k w i t h f re eha nd ar ti s ti c f e at ur es,r e f l ec t i ng t he aes t het i c cha r act e r i st i cs of a har m ony bet w een m e t i cul ous a nd f re e ha nd br us hw or k.Fr om t he f or m,com posi t i on,c ol or a nd t ech—ni que s,t he pape r anal yze s f re e ha nd art i s t ic f e at ur e s of m et i c ul ous por t r ai t,and a i m s t o i nher i t and devel—opt r adi t i onal C hi nese pa i nt i n g by st udyi ng a nd expl or i ng t he s pi ri t a nd cha r act e r i st i cs of nat i on al pai nt-i ng.K ey w or ds:m et i cul ous por t r ai t pai nt i ng;f re e ha nd;f re e ha nd cha r act e r;a r t i st i c f e at ur e s一、缘起中华民族是抒情而浪漫的民族,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亦是富于抒情性和写意性的。

浅谈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

浅谈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

文艺理论51摘要: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不是照片似的再现,而是对于整个的绘画过程要有情感的主观处理,整体画面需要有意境的传达,造型的过程不仅是要表现其外在,更主要的是对其内在精神的描绘。

这样才能使得工笔人物画的画面情感更加接近创作者的内心表达,通过这样形神兼备的立象观,画面才能更具感染力。

关键词:写意性;工笔人物画一、“写意性”的文化渊源“写意性”中的写意表达的是古典美学术语,也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重要的表现法则。

它要求艺术家抓住并突出客体中与主体相契合的某些特征,以表现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评价及审美理想,抒发作家的主观感情、意兴,而不是写实性的再现客观对象。

南朝宗炳《画山水序》中提到“贤者澄怀味像”,“澄怀”一词指的就是“摒弃杂念”,而“味像”则是体味玩赏客观的物象,这体现出了对主体精神的重视,这大大增强了审美主体的作用,将绘画从形似的“象”升华到神似的“意”。

“写意”在《辞源》上总称为“宣曳书写,描摹心思”,对“写意”注释有二:一是表露心意;二是国画的一种,以精练之笔勾勒物之神意,不以工细形似见长。

本文为了跟“写意画”这个概念相区别,写意专指第一种注释,即表露心意。

中国画的“写意”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美学概念上的,另一个层次是形式上的、表现手法上的。

美学概念上的“写意”是一种观念、一种精神状态,是中国文化的基础状态,而形式上的“写意”是画家在宣纸上用笔墨抒写的绘画的形式状态。

二、工笔画中“写意性”的重要性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中西文化的撞击与交融,关于工笔画的“写意精神”问题的探讨也有很多学者关注。

张伟民在其文《关于工笔画写意精神的砚边拾得》 中也曾指出:“‘写意性’在中国画发展的源起阶段和文化特质上早已存在,并一直伴随着绘画发展而生发着。

只是后来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被丢弃、迷失,造成今天工笔画显得‘匠气’、‘俗气’, 像这样的讨论比比皆是。

”笔者认为,工笔画出现僵化与匠气的原因主要有:首先,对于传统技法的继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继承了表面的精微与华丽,而对于传统工笔绘画“写意”的表现的继承微乎其微,以至于工笔绘画愈来愈紧、愈来愈僵。

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

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

浅析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摘要:本文通过对“写意性”在传统和现代工笔人物画中的特点的分析,说明了“写意性”在工笔人物画中的重要地位。

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是通过线,色,造型,构图,视觉因素来体现;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是物象的外在形象特征和画家的主观情感的融合。

我们应继承古人的优秀传统,在艺术实践中,不断融入新的思想和观念,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带有时代气息的工笔人物画作品,推动工笔人物画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写意性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200-01中国工笔人物画是包含有作者思想情感和精神指向的非常灵活性作品。

并不是对自然的描摹,是综合了主观与客观的意象。

从自然的“形”到主观的“意”,用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

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

细腻幽雅的抒情特质,充满着诗意情趣,洋溢着对于自然生命和生活的深情。

工笔画的“工”是指画家有意工致周到,用笔则应追求写意的韵味意趣。

画时应该同时注重结构、用意、用笔诸多方面。

工笔画要做到精妙而不刻板,就要追求气韵、神似,是以神取形,以形写神。

中国画艺术的写意性,不但表现客观物象的形态特征和内在精神、内在美,还表现画家自我的主观意识、精神情感、审美观念、感情旨趣。

既强调客观的真实性,又强调主观的意志性。

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是通过线,色,造型,构图,视觉因素来体现;画论、书法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写意性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

线作为工笔画中最重要的元素,我们不仅用线来造型,而且用线来思维。

线要注重意象追求,要注重画家本人性灵的抒发和情感的宣泄。

要注重线条用笔的节奏、顿挫,要注重画面的情韵与意境。

在“随类赋彩”的色彩观指导下,工笔人物画在色彩运用上体现出了极强的“写意性”。

在色彩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的应属现代工笔重彩画. 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延续了传统绘画的设色理念,强调主观感受,大胆将色彩印象加以强化或减弱,甚至改变其固有色相,给予变化组合,强调表达主观情绪的随“意”赋色的同时,更强调色彩的表现力,得到比自然色更单纯、更强烈、更理想的审美效果。

浅谈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艺术特征

浅谈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艺术特征

摘要:写意性是我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核心,一般认为工笔画是工整严谨、结构和谐的,大多数人都认为细致入微是画好工笔画的重点,技法制作和材料探索成为现代工笔人物画的热点和捷径,现代工笔人物画作品中大部分缺失中国文化精神内涵,并且偏离了中国画发展的艺术方向。

在当下艺术文化大交融的趋势之下,工笔人物画要发展,必须基于对传统绘画精神的学习和深谙。

“写意性”在中国传统绘画观念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传统绘画观念中固有的一种绘画意识,也是传统人物画的精神主旨。

现代工笔人物画要继承传统并找到其发展方向就必须重新认识理解“写意性”的重要性。

本文以工笔人物画中“写意性”的表现为切入点,对“写意性”在工笔人物画中存在方式和表现特点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写意性;意象;意境;虚实留白;中文分类号:TQ315.2Discuss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freehand artistic features Abstract:Freehand brushwork figure painting i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of painting in the general sense is that most people with neat rigorous nuanced as paintingcreation tips,techniques and materials research has become a hot and shortcut of meticulousfigure paintings, meaning most of the missing China cultural spirit of modern figurepainting works, and deviated from the art direction Chinese painting. Under thecurrent art cultural integration trend, figure painting development, traditionalpainting spirit must be well versed in learning and based on the "freehand" occupies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hina traditional painting concept, is a kind of naturalChinese painting traditional painting concept in Consciousness, is the traditionalpainting spirit. Modern figure painting to inherit the tradition and find itsdevelopment direction to have to know the importance of "freehand". In this paper,Chinese painting freehand performance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alysis of the"freehand" existence and features in Chinese characters paintingKey words: freehand brushwork figure painting;; imagery; artistic conception; virtual space;1.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的历史探源1.1 提出“写意性”---传神写意工笔人物画的重心是做到工整精细,实质上始终追求“写其意趣”的表现。

浅谈工笔人物画的线-漫谈工笔画中的写意性(一)

浅谈工笔人物画的线-漫谈工笔画中的写意性(一)

浅谈工笔人物画的线|漫谈工笔画中的写意性(一)基本见解当今的中国已经敞开了封闭的大门,世界也已经进入到了信息时代,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艺术的交流、交融、借鉴是如此地广范和深入,艺术的样式和审美的观念是如此地丰富。

以至于我们的社会、经济、文化、物质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我们的传统文化艺术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裂变,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和审视我们延续千年的传统,承其精华,弃其糟粕,创造一个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新东方艺术。

中国传统的工笔画,在众多的画种中,可说是最为成熟的画种之一。

起于魏晋而成于宋,绘画之物象情态神色俱若自然,笔韵高洁。

从另一个侧面讲,特别是元明清时期的工笔花鸟画,呈现出内容的单一和形式的简洁、成了精细而又面面俱到的描绘物体的画种,画面大多以折枝花卉的形式,其上间或有一两只小鸟,画面留有很多的空白,以显示其灵动的折枝花卉式构图,背景和衬物之间缺少有机的互为联系。

如果表现的东西太多,太丰富,便会使得画面由于面面具到而显得太紧,呈现呆板、腻烦的感觉。

然而从审美的角度又要求工笔画要做到工细而不腻味,面面具到而不呆不板。

所以当代的工笔画家的课题有二,其一为工写结合,才能形神达意;可避免由于画面太工整而出现的腻烦、刻板、呆滞,追求工笔画中的写意性,把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写实与写意相溶,把浪漫主义的、象征的物象与写实的具象物体溶于同一画面中,使两者尽力的统一谐调以显示画面的生命与活力,从而避免了物体的每一部分都用写实的手法画出来而使人有一种过紧的感觉。

追求这种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应该凭直觉的感悟,甚而是非理性的,因为理性会束缚人,对画家来说,直觉比理性更为重要。

这就是说,追求工笔画中的写意性的要有感而发,随意而作,只有发之有感,艺术品才会感人动人,让欣赏者领悟到作品的自然的内在感情,从而避免刻板和腻味。

其二为虚实结合,才能灵动深远,工笔画中的写意性,最为关键的就是虚实矛盾,画面之所以刻板、呆滞,从技巧方面讲就是因为虚实处理不当。

“写意性”在传统工笔人物中的表现

“写意性”在传统工笔人物中的表现

“写意性”在传统工笔人物中的表现作者:马雯菲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7期摘要:“写意”最早出现在汤垕的《画鉴》中,用来强调用书法用笔的方式来直抒胸臆。

人物题材的绘画较为全面充分地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状态,画家们将自己的感情充分地融于作品之中。

关键词:写意性,意象造型,留白1 写意说的理论渊源一、写意性(1)写意性的概念,写意这个理论产生于唐宋时期,在元朝成熟。

在当时,“写”和“意”并没有在一起论述,“写”更多的表示在书法中的行笔,讲究的是方式,而“意”则是指画家们的内心感受和追求的兴趣方向,表现的是画面中的内容[1]。

“写意”最早在汤垕的著作《画鉴》中用来强调用书法用笔的方式来直抒胸臆。

写意性看似是抽象的,但却又真实存在于事物的本质当中,融合了画家感悟现实生活而产生的主观情绪,又将其带入到了绘画这种表现自我的艺术活动当中。

中国工笔画家将人物最主要的特征进行了夸张来重点突出,这种方式与西方绘画有很大的区别,中国画更加注重描绘的是绘画对象所处的整体状态,因此中国画中都暗含写意性的意蕴。

(2)写意说的根源,“写意”说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在我国古代宗法制的社会结构持续了很长时间,因此形成了以农为本的生产方式、文化类型和社会心理,人们的思想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一直延续着原始社会的艺术,从而逐渐形成了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艺术表现形式。

这正是中国绘画艺术在自然状态下的成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不曾中断的血脉传承,因此“写意”思维在艺术创作与审美欣赏中逐渐根深蒂固,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传统中国画的艺术表现中,讲究以形写神,而这个形,大多指的是意象造型,借助形体来表现人物的神韵,意在求“神”。

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人物画是以“意象造型”作为造型观念和表现手段的,意象造型是写意性在国画中的一方面体现。

二、意象造型观(1)什么是意象造型观意象是画者根据他眼中看到的事物与自己的主观感受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形象,可以理解为处于似与不似的一个形象。

浅谈中国画的写意性

浅谈中国画的写意性

丝 路 视 野一、中国绘画的历史渊源谈到中国绘画的历史渊源问题大概都离不开石器时代的岩画。

岩画遍布我国各地,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西起新疆东至江苏,这些岩画题材丰富,造型生动。

甚至有些岩画施以色彩,再到后来的彩陶图案更是对自然物象的高度提炼概括,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现有的状态已经开始不满足了,这便促使了壁画的产生。

[1]到隋唐时期社会生产力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绘画也从壁画逐步地走向绢纸画,但这时期的绘画还是以较为工整的色彩浓丽的画面为主,一直到水墨画产生以后绘画界便逐渐出现了较为粗放的绘画手法。

此后水墨画逐步发展起来,宋元以后以水墨为主的士夫画大兴,几乎独占画坛,这也与从事绘画者的身份有一定的关系。

[2]二、中国画的“写”与“画”从中国画的历史渊源中笔者观察到中国画是“画”而非“写”。

中国画的“意”的说法由来已久并且贯穿中国画的整条脉络,中国国画的每幅作品无不是对意的表达。

绘画志在达意。

至于“写”与“画”只是人为理解的不同。

[3]“写意”一词出现于元代,而在此前的绘画又得怎样称呼,从岩画到彩陶和壁画再到绢纸重彩绘画都没有提到“写”的说法,写意画的写这个字与当时从事绘画的人自己对绘画的理解有关系,他们将自己从小写字练就的书法功底应用到绘画当中,用写的方式去画画,增强了画面的力道感。

于是便有了书法是中国画的基础的说法,这个说法笔者认为不完全正确,从二者的历史上来看,中国的绘画远远早于中国的书法,绘画从石器时代就有,伴随着人类的每个发展阶段,书法的前提是文字,而文字约诞生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既然是基础那么在文字出现以前的中国绘画又以什么为基础,岩画、彩陶画不属于中国画的范畴吗,中国画的定义是什么,范畴又有多广。

中国的书法与绘画同源这倒是可以肯定的,中国画以线条为主,而书法文字更不用说了。

“写”强调的是过程中的力度,追求干净利落,笔笔到位;“画”则不一定,它强调的是最终效果的生动性,对于过程降到了次要的位置。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初探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初探
2 0 1 3 - 0 4
文艺 生活 L I T ER A TUR E L I F E
艺 术 鉴

当代工笔人物 画的写意性 初探
梁成钊
( 长 江大学 艺术 学院 , 湖北 荆 州 4 3 4 0 0 0 )
摘 要: 中国工笔画是 中国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 , 其 中, 在 以人 物为主要 表现对 象的人物 工笔 画 中, 写意性始终贯 穿 其 中并发挥 着重要作用。 文章结合工笔人物写意画的艺术特征 , 阐述了写意性在 当代 工笔人物 画中的作 用, 以其为文 艺工作 者研 究和发掘 民族绘 画艺术的精神特征提供 参考。 关键词 : 工笔人物 画; 写意; 写意性 ; 艺术特征
表现 , 加强对传统理论和技法 的学习 , 以兼 收并蓄的态度看待

切优秀艺术 ,深刻认识写意性在 T笔 人物画创作 中的重要
性, 使工笔人物画沿着健康多远 的道路不断 向前发展 。 参 考文献 :
敷彩的手法 , 创勾勒 出一幅色彩明丽 、 神气宛然的艺术 画面。
写意性是中 国传统绘 画的内涵 和精 髓之一 ,工笔人物 画 对写意性有着较 高的要求 。工笔 画画家要 重视绘画的写意性
写意性与骨法用笔 : 骨法用笔重点是对线形 的勾勒 , 传统
中国话讲究“ 骨法用笔 ” 。中 国工笔人物画更是将“ 以线 为骨 、 立意造像 ” 作为造 型用线 的指导原则。 骨法用笔 可以增加绘 画 作品的神韵 , 画家的意趣表现可以通 过以意用 笔 、 立象尽意来
画“ 线” 的作用 日趋多元化 。把握 和借鉴各种文化的创作手法
和艺术技巧 , 有利于提 升工 笔人物画 的写意精神 、 增进 民族文
化 的创 新 意 识 。

写意性工笔的概念

写意性工笔的概念

写意性工笔的概念意性工笔,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技法流派,起源于宋代,兴盛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画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意性工笔的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指绘画的意境、情感和表达;二是指绘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

从意境和情感方面来看,意性工笔追求的是一种抒发情感的美学效果。

它强调的是画家对于被表现对象的个人感悟和情感共鸣,而不拘泥于形象的真实写实。

意性工笔追求的是一种写意的表现形式,以感性和抒发情感为目的,通过线条、用墨和色彩等手法,准确地描绘出画家内心世界中的所思所感。

从技法和表现手法方面来看,意性工笔对于线条、用墨和色彩等方面的运用更加灵活。

线条运用方面,它既强调轮廓的清晰,又注重线条的韵律和生动感。

用墨方面,它强调的是墨色的变化和墨形的层次感,通过点、线、面的勾勒,以及渲染的手法,展示出绘画的丰富层次。

色彩运用方面,它注重色彩的鲜明明亮,并且充分利用色彩的对比和层次感,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意性工笔在绘画创作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意性工笔注重个人感悟和情感共鸣的表达,更能突破形象的束缚,以独特的审美视角来展示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力。

画家可以通过意性工笔的表现手法,以更加自由和灵活的方式,表达出对于被表现对象的真实感悟。

其次,意性工笔在线条、用墨和色彩等方面的运用更加灵活,使画面更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

在线条的运用方面,不拘泥于形象的真实,以自由和流畅的线条展示画家的表现力。

在用墨方面,通过点、线、面的勾勒和渲染,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变。

在色彩运用方面,注重色彩的鲜明明亮,充分利用色彩的对比和层次感,使画面更富有视觉冲击力。

此外,意性工笔还能通过表现手法的灵活运用,使绘画更具想象力和表现力。

例如,画家可以通过墨的厚薄,颜料的深浅等手法,使画面更显立体感和质感。

最后,意性工笔能够更好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

意性工笔承袭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使绘画作品更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工笔画的写意性
作者:夏丽娜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10期
【摘要】工笔画在中国画中是比较成熟的画种之一。

在工笔画中“以形写神”、“虚实结合”等都是以写意性为基础的,只有形神兼备虚实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工笔画的写意性。

现代工笔画应注重写意性,敢于创新,气韵生动,才能意境深远。

工笔画的写意性在创作中具体表现在线条,技能和技巧,气韵几个方面。

【关键词】工笔画;写意性;虚实;形神兼备
工笔画历史悠久,最早出现在彩陶时代,用勾线填色的彩陶纹样就有工笔画的装饰味。

到后来由于时代的进步,物质文化的满足,精神文化也逐渐提高。

工笔画得到进一步发展,能够用工整细腻的线条,而且还能用毛笔的特性展示出线条的变化,从这时起工笔画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为工笔画中写意性的发挥奠定了基础。

一、工笔画中写意性的体现
写意性是指作者从事艺术创作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意境、意象,作者的精神、思想、审美情趣,也可以理解为书写的笔法来描绘胸中的意象。

工笔画的写意性,不但表现客观形物的形态特征和内在精神、内在美,还表现作者自我的主观意识、精神、审美观、感情等。

既有具象的内容,又有抽象的成分;既有再现的形物,又有表现的意识;既强调客观的真实性,又强调主观的意象性。

它们形意相融,主客相合,物我相契而又不互相排斥,构成了工笔画的写意性。

写意画和工笔画中的写意性也有所差别。

就其技法而言,两种画体截然不同,写意画“力求单纯简括,可舍的尽量舍去。

这是‘遗貌取神’技法,多一笔不成,少一笔也不成,难度大于细笔。

”其特点是笔画较粗,用笔简练,以简练概括的笔墨表现物态的风姿。

它着重强调写意画的“意”味。

而工笔画则不同,工笔画则是:“笔墨细密严整,色彩绚烂鲜明。

”以工整细腻的线条和绚丽的色彩达到装饰味极强的效果。

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它们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更不是对立的两极,二者各有侧重,互有影响。

只有画体形态上的差异,但在绘画语言,审美趣味,创作观念上都走的是“以形写神”“借物写心”的道路。

(一)虚实结合
工笔画中的写意性,就是有与无,虚与实的写照,表现在中国诗画中给人呈现出一幅朦胧飘渺,闪烁幻化的画面,以作者特有的眼光审视自然世界而感悟到的那种虚虚实实,若影若现的感觉,在绘画和诗词中表现尤为畅快淋漓,给人予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

一幅画的写意与写实靠虚与实来体现,在疏简繁密中亦必须讲究虚实得当,才能灵动深远。

虚依托实而存在,实依托虚而生。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概括了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的美学特点。

它认为,艺术形象必须虚实结合,相生相成,虚不离实,实不离虚,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才能反映有生命的世界。

(二)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工笔画中的写意性还与形和神有关,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写意性。

形与神乃两面一体,不可分割。

只以形似其画,而无神似则画无气韵,“形”是“神”的载体,脱离了“写神”的“形”,便不能表达人的审美情趣。

以神似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气韵也在其间。

所以,画贵以神似求之,以气韵求之,不在乎形之写实多少。

绘画发展到东晋,对形的刻画已经不是太大的问题,顾恺之便提出“形神兼备”,“以形写神”的观点,这是对“存形”的补充和深化。

要求不但画得像还要画出神气。

这时期的绘画观仍然是形神并重。

在往后南朝的谢赫提出“六法”又更进一步,强调了绘画要“气韵生动”,这给工笔画的写意性奠定了更高的层次理论基础。

(三)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的“气”,不仅表现了具体的物象,而且表现于物象之外的虚空。

没有虚空,就谈不上“气韵生动”,艺术作品就失去了生命。

工笔画中的写意性与气韵不可分割,有气韵就有意,无气韵就无意。

“气韵生动是一幅画给人的一种综合感觉。

清代的邹一桂说过:‘气韵则画成后得之,一举即谋气韵,从何着手,以气韵为第一者,乃赏鉴家言,非作家法也’。

气韵生动是一幅画的艺术效果”。

画以气韵生动为最高境界。

怎样做到呢?我以为,这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

从外因方面,作者对自然界的了解,同时应深入体验,感悟所要表现的对象的内在生命力,气质,精神意韵,情感意态,自然景物的风采,情调,意蕴等。

从内因方面,则要具有对所表现对象的真情实感,不同一般的见解与牵魂动魄的创作冲动欲望,对客观形物加以作者其思妙想的自我审美情趣的再创造,经过作者自身的陶冶,熔炼而后借助笔墨构图来表现出这一艺术的整体效果,精神气质,气韵就有了。

画中的气韵是一种感觉,是画之意的流淌与延伸,味之余而无穷,是绘画作品给予欣赏者的一种,与欣赏客观物体时不同的,美妙的感受。

韵与姿媚,形似,精细无缘,与神似,意境,相辅相成。

用形似求美则美而无韵,气韵与形似联系密切。

工笔画中以留白的形式多表现为此,因其蕴含生命,与虚实相生,谢赫列为六法第一的“气韵生动”,就是如此。

在一片空白上随意地画几朵花,便不知是花在空间,还是空间因花而显露出来。

二、工笔画的用线,色彩
工笔画的写意性对线条的要求极高。

南齐谢赫的六法中提出的“骨法用笔”原则至为重要,张彦远曾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

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工笔画对线条质量的要求,不仅要求笔力,节奏,韵律的和谐统一,而且用笔讲究洒脱飘逸的精神气质。

古人把线条归纳为“曹衣出水,吴带当风”,都是对工笔画的写意性要求的具体体现。

严谨的造型保持精致格调的同时,充分发挥“写意”的笔墨灵性才是高级的工笔,才能摆脱匠气的形体束缚,才能实现线条的描摹到笔墨纵情挥洒的跨越。

从某种意义上说,线条质量决定了工笔画写意性的发挥程度,也是笔墨写意性进程中的特点。

工笔画的设色方法单一,往往缺少变化。

而写意画设色方式则强调色彩的“写”,到后来更有“泼色”的手法。

因此,工笔画的渲染需要借鉴写意画中用色“鲜活”的特点,改变使用色彩的概念化倾向。

例如:工笔画面背景的处理常用冲泼等手法就是对写意性的发挥。

“历代名家,对色彩的运用极为重视,十分考究,对于色彩与色调的主次,墨气与色气的效果都是极其注意的,有时为了主题与主体物象的需要,反复渲染多次,细心收拾,力求深厚,古拙,清新,绚丽,特别是工笔画尤为如此。


三、工笔画中写意性的重要性
工笔画中写意性主要涉及形与神,虚与实,以及气韵等方面。

写意性的发挥直接影响着作品的品位以及作品的成败。

这就要求作者在创作时既有写实又要写意,既有写作者自我的审美情趣,思想,胸臆,又要写形物的内在精神,内在美,内在生命活力。

绘画艺术是作者借以抒发胸臆情感的载体。

强调写意性无疑包涵了下面内容,工写结合,才能形神达意,气韵生动,才能超然物外,虚实结合,才能灵动深远,以及在工笔画的写意性中亦占十分重要成分的,如倡导神韵雅逸,才能超然物外,倡导以神取形,才能形神兼备,倡导物我两融,才能生意造境。

工笔画的写意性不仅仅只是把自然实像通过艺术家的心灵和技巧,由点线面之抽象转化为与实像有很大距离,甚而面目全飞的虚像,空灵景物,引人精神飞越,幻化审美。

而且还能进一步引人由幻即真,由虚无到实有,由不真实到真实,深入生命节奏的核心。

唯有艺术能够表达生命的情调与意味。

能够歌颂心灵的幻想与各种超越现实的审美情趣。

写意性体现在工笔画创作中由为重要,有写意性,作品才能有虚实、空间、气韵等,才能有意味,这样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

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写意性,才能提高我们的审美意识,从而在今后的创作中才能发挥其作用,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中国美术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7.
[2] 沈叔羊.谈中国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31.
[3] 郑重.美术欣赏[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39.
[4] 杨大年.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M].河南:河南美术出版社,1984:260.
[5] 高松庐.中国画浅说[M].山东: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1989: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