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生物细胞模型课稿_图文(精)
《综合实践项目 制作细胞模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生物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
各小组根据确定的制作方案,开始制作细胞模型。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这个结构在细胞中的作用是什么?我们如何用材料更好地表现它?(2)我们制作的模型与真实的细胞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六、展示与评价(设计意图:展示学生的作品,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各小组完成模型制作后,将作品展示在教室中。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他们制作的细胞模型,包括细胞的种类、结构特点和制作过程中的创新点。其他小组的同学对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改进建议。教师也对各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重点评价模型的准确性、创意性和制作工艺。
(2)理解细胞各结构的功能。
2. 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各种材料制作细胞模型,提高动手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项目,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细胞模型的制作过程。
(2)细胞各结构的准确呈现。
2. 教学难点
(1)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细胞模型。
(2)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深入理解细胞结构的功能。
教学法
1. 演示教学法: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细胞模型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2. 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细胞模型的制作,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3. 问题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结构和功能,以及模型制作的方法。
七、总结与拓展(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高中制作生物细胞模型教案
高中制作生物细胞模型教案
年级:高中生物课
时间:2课时
目标:
1. 了解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制作生物细胞模型的方法;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准备:
1. 生物细胞结构图;
2. 制作生物细胞模型所需材料:泡沫球、百草猢、细绳、颜料、剪刀、胶水等;
3. 制作生物细胞模型的步骤指导;
4. 大型展示板。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 引入:通过展示生物细胞的结构图和介绍其重要组成部分,引起学生对生物细胞模型制作的兴趣。
2. 导入:向学生介绍制作生物细胞模型的步骤,并说明所需材料。
3. 操作:学生根据步骤指导,开始动手制作生物细胞模型,老师示范并指导学生。
第二课时:
1. 完成生物细胞模型后,学生陆续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心得和经验。
2. 结束:总结生物细胞模型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总结生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
3. 提醒:鼓励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生物细胞模型带回家,继续学习和研究。
评估方式:
1. 学生制作的生物细胞模型的完成度和创意性;
2. 学生对生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和发挥。
扩展活动:
1. 利用生物细胞模型展示会或科学展览,让更多人了解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通过制作不同类型的细胞模型,让学生了解不同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第4课时制作真核细胞模型
第4课时制作真核细胞模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前了解各小组制作真核细胞模型的情况,选择并展示几个小组制作成功的细胞模型并推进新课板书:三、制作真核细胞模型师真核细胞包括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等,制作真核细胞模型,就必须十分明确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等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区别。
师(1)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有什么不同点?生(1)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中含有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等细胞器。
(2)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低等植物还具有中心体。
师进行实验制作前,必须先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根据课前制作细胞模型的体会,讨论选用什么材料制作细胞的各部分结构比较合适呢?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建立模型时,可选用:细胞壁——合适的塑料包装,如果冻外包装壳等。
细胞膜——冰箱用的保鲜膜等。
细胞质——琼脂、明胶或凉粉等。
细胞核——荔枝核等。
细胞器——彩色橡皮泥或面团捏制,也可选绿葡萄、直径为2 mm的塑料吸管等。
师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组成部分之间分工合作,使生命活动协调有序地进行。
因此,制作时要注意保证各部分结构的大小比例协调。
据测量,大多数动植物细胞直径约100 μm,细胞核直径为5~10 μm,线粒体直径为0.5~1 μm,长度为2~3 μm,中心粒直径为0.2~0.4 μm,核糖体最小。
(教师课前准备实验材料:琼脂或明胶、果冻外包装壳、保鲜膜、荔枝核、彩色橡皮泥、直径约2 mm的塑料吸管、大头针若干等等)教师指导:(1)根据比例先制作好各种细胞器等结构。
(2)把一包无色的明胶溶解在温水中,再把它倒进一个长方形盒子(模拟植物细胞)或一个圆形盒子(模拟动物细胞)。
(3)将制作好的各种细胞器、细胞核在明胶凝固前插进明胶里。
学生实验:4人一组,小组讨论并决定模拟制作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型,然后,分工合作制作细胞各部分结构,再进行组装。
综合实践项目(一)制作细胞模型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综合实践项目制作细胞模型一、本节聚焦1.明确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以及功能。
2.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加深对细胞结构的了解。
二、教学重难点动植物细胞模型的制作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背景资料各种模型图片展示。
模型在学习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地球仪、汽车玩具其实也是模型。
我们学习了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如果再依据这些知识制作一个细胞模型,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细胞,并将这些认识形象地展示出来。
同学们通过图片了解什么是模型。
通过学生熟悉的背景资料,激发学生学习新内容的欲望和兴趣。
任务一:确定任务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结构并不完全相同,即便都是植物细联系已有知识,填写动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表格。
温习本节需要的知识的。
胞或动物细胞,不同的细胞在结构上也可能会有差异。
思考:你可以和小组同学讨论,选择制作哪种细胞模型。
你们小组制作的细胞模是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材料进行选择。
小组合作,选择自己最拿手的模型。
任务二:制定方案确定任务后,还需要选择制作方式并准备制作材料。
下面列出了几种方案,供小组同学一起讨论方案时参考。
方案一:用彩泥制作细胞模型。
方案二:制作细胞模型立体贺卡。
需要参考市面上的立体贺卡,要弄清楚贺卡的立体结构是怎么实现的。
用卡纸、彩笔、剪刀、胶水等设计制作细胞模型的立体贺卡。
方案三:用各种粮食和食品制作细胞模型。
学生以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具体模型制作方案。
(学生基本上会选择一到三号方案,四五号方案因为工具和技术的原因可能会存在无人选择的状况)培养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择适合方案的能力。
方案四:用计算机建模制作细胞模型。
用三维建模的方式制作细胞模型,可以制作视频给大家展示各个角度的细胞结构。
方案五:利用3D(三维)打印技术制作细胞模型。
任务三:实施方案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实施制订的项目方案。
在制作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与小组成员讨论或者及时请教老师。
学生分组制作细胞模型。
综合实践项目1制作细胞模型(课件)(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上册跨学科实践(2024新教材)
活动目标
成员分工 组长
组员
项目路径
小组讨论,确定任务→合作研讨,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记录过程→产品物化,组内评价→获 得最佳方案和产品→展示交流,组间评价
技术保障 □课本资源 □网络咨询 □已有技能 □求助教师 □小组合作 □其他途径
材料用品
活动过程 制作过程(实验过程)等
综合实践项目——
《制作细胞模型》
任务一:了解模型,明确任务 模型: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体,多用于
展览或实验。模型在学习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模型?
任务一:了解模型,明确任务
你们小组制作的模型是 植物细胞模型 OR 动物细胞模型。
任务二:合作研讨,确定方案
□优 □良 □中 □差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操作水平
□优 □良 □中 □差
项目实施过程中组员的工作量
□优 □良 □中 □差
项目实施过程中整体工作质量
□优 □良 □中 □差
任务三:实施方案,记录过程
→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实施最终获得的制作方案,并如实记录项目实施过 程。在制作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与小组成员讨论或者及时请教老师。
□优 □良 □中 □差
任务三:实施方案,记录过程
→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实施最终获得的制作方案,并如实记录项目实施过 程。在制作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与小组成员讨论或者及时请教老师。
综合实践项目实施过程组内评价表(第 小组)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参与活动的主动程度
□优 □良 □中 □差
参与活动的协作程度
综合实践项目实施过程组间评价表(第 小组)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人教版(2019)生物必修一《尝试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说课课件(共26张PPT)
(三)交流阶段: 布置班级文化墙
(四)课后拓展交流 学生角色扮演
创设情境:假如我是植物细胞。。。 假如我是动物细胞。。。 假如我是叶绿体等
(一)活动评价:
教书匠——指导者 学习者——策划者 回答问题——问题探索 被动学习——主动学习 青涩、害羞——大方、自信
(二)活动反思:
1.本节课学生设计思路、亲自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细胞模 型,在过程中领悟细胞结构与功能特点、体验成功的快乐,充 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动设计表
(二)开展活动: 让我们张开智慧的翅膀,享受动手的快乐!
同学们在制作细胞模型
(二)开展活动: 让我们张开智慧的翅膀,享受动手的快乐!
制作动物细胞模型
制作细菌模型
部分小组成果
动
植
物
物
细
细
胞
胞
动 物 细 胞
植 物 细 胞
部分小组成果
细
菌
植
模
物
型
细
胞
蓝
动
藻
物
模
细
型
胞
(三)交流阶段: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
拓展生物课堂 动动手动动脑
——说 课 流 程——
说教学内容和目标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评价与反思
人教版高中生物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
细胞质
Hale Waihona Puke 细胞核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教学内容分析
理解模型和领悟模型方法是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重要 内容之一,而理解模型和领悟模型方法的重要途径是进行模 型构建。“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是学生在高 中阶段生物学学习中的第1个模型建构活动,课标标准要求 该活动必须做。通过建模的方式以宏观呈现微观结构,有利 于学生将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其功能联系起来,也有利于学生 以后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代谢场所的理解,主要起一个 承上启下的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综合实践项目1制作细胞模型课件
【项目二】制作动物细胞模型 Ⅰ.材料准备。 清水、食用琼脂、海棠(或山楂、青梅等)制成的果脯、透明塑料袋、线等物品。 Ⅱ.制作过程。 (1)模型制作。 ①先将水和食用琼脂加热成溶胶状,然后将部分胶状琼脂倒入小塑料袋。未用的琼 脂应保温,否则胶状琼脂会因冷却而凝固。 ②当塑料袋中的琼脂即将凝固时,将一个海棠果脯放入袋中。然后再注入另一部分 琼脂溶胶。 ③用线扎好塑料袋口。待琼脂溶胶凝固,动物细胞模型就做好了。
Ⅲ.评价。
(4)请你根据评分标准对小丽做的模型做出评价,并写出自己的理由。 _制__作__植__物__细__胞__模__型__:_4_分__。__理__由__:_各__部__分__结__构__位__置__、__比__例__合__适__,但__缺__少__了__细__胞__壁__。__ _细__胞__核__和__叶__绿__体__的__数__量__合__理__:_5_分__。__理__由__:细__胞__核__体__积__大__于__叶__绿__体__;_细__胞__核__数__量__为__1_, _叶__绿__体__数__量__为__3_。__指__认__模__型__中__植__物__细__胞__的__各__部__分__结__构__:_5_分__。__理__由__:能__用__解__剖__针__指__出__
(2)解决问题。 ①与真实的动物细胞相比,这个模型中的塑料袋相当于_细__胞__膜__,果脯相当于_细__胞__核__, 琼脂相当于_细__胞__质__。 ②如果你想试着制作一个类似的植物细胞模型,还需注意:在制作植物细胞模型时,除需 准备制作动物细胞模型的物品外,还应准备透明塑料小盒、大塑料食品袋、糖水。先在 小塑料袋内注入糖水,并用线扎紧。将小塑料袋放入已装有琼脂和大果脯的较大塑料袋 中,然后将较大塑料袋放在塑料小盒中盖好。透明塑料盒相当于_细__胞__壁__,小塑料袋及其 内的糖水相当于_液__泡__。还可以增加若干颗绿色小果脯(如青梅),表示_叶__绿__体__。 ③制作这个细胞模型,你还可以换用哪些材料? _用__乒__乓__球__模__拟__细__胞__核__,细__纱__网__模__拟__细__胞__膜__等__。
制作细胞模型
作品展示(可其他创意)
✪标明各结构名称
举例说明
按设计在底纸上绘出细胞结 按设计在底纸上绘出细 构简图→ 胞结构简图→用毛线围 用多段绿色毛线围起三圈, 做细胞壁 → →红豆粘 起,做细胞壁 依次用豆类等材料粘贴内部 贴作细胞核,把花生用 结构,如细胞质中的叶 绿体、细胞核 → 胶水粘在其余位置,成 卡纸剪成液泡 → 标明各结构 为细胞质 → 标明各结构 名称 名称,一个立体、创意 十足的动物模型就显现 出来了。
细胞模型制作辅导
制作方法
• 选材的原则: 废物利用 塑料袋、橡皮泥、筷子、 扣子、玻璃球、卡纸、 报纸、泡沫、饮料瓶 盖、吸管、牙签、毛 线等 • 结构的设计 颜色搭配 布局合理 结构完整 标注醒目 立体创意
制作步骤
✪按设计在底纸上绘出细胞结构简图→
✪布置和固定外侧的细胞结构,如细胞壁→
✪依次用豆类等材料粘贴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构,如细胞质→
案例一++动植物细胞模型制作++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一、动植物细胞结构图
二、注意
植物细胞模式图 式图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 线粒体 细胞壁 叶绿体 液泡
动物细胞模
1. 动植物细胞非常小,大多数动植物细胞直径只有100μm左
右,我们制作的动植物细胞模型一般是按比例放大进行制
作的。
2.各细胞结构特点
结构名称
结构特点
细胞核 直径约是细胞直径的10%
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厚度约是细胞直径 细胞膜
自行准备材料,如橡皮泥、彩色卡纸、扭扭棒、塑料板、胶带、 彩笔等。
阅读以下说明书和表格 发放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型说明书; 发放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型记录表; 发放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型评价量表。
制作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型说明书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正如一堆建筑材料并 不能让人居住一样,将细胞中所有的物质放在一起,它们并 不能进行任何生命活动,组成细胞的各个结构必须有序地配 合在一起,才能完成基本的生命活动。可是细胞太微小了, 大多数细胞用肉眼是看不见的,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用物理模 型制作的方法让我们的动植物细胞“现形”吧!
成果示例
作品一 材料选择新奇,非常有创意,美 观性与科学性兼具,但没有标注 各结构名称,也没有注意到液泡 的体积,总体是评分较高的一件 作品。
成果示例
作品二 结构完整,兼具美观性, 但没有表现出三维立体结 构,无创新点。
成果示例
作品三 将该植物细胞的结构都表示了 出来,但没有表现出细胞的三 维结构特性,美观性不足,待 改进。
同学们,快快发挥你们的才智,行动起来吧!
制作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型记录表
姓名_______
日期_______
细胞结构 颜色
大小
材料
细胞壁
最新整理细胞与模型制作.ppt
部分胞器的奈米尺寸與功能
構造 細胞壁 細胞膜 細胞質
液胞
葉綠體 粒線體
核仁
大小 空隙10~25 mm
空隙7~8 nm
1萬至10萬nm
高等植物 寬2000~5000 nm 長5000~10000 nm 寬2000~5000 nm 長5000~10000 nm
大小數目並非固定
植物細胞內的構造
下圖為植物細胞構造示意圖及奈米尺寸
•細胞核(直徑1000~4000nm)內: 核仁:大小數目並非固定 染色質絲(染色體):30~1400nm 核膜:厚度10~50nm ,孔隙9nm
•葉綠體:寬2000~5000nm 長5000~10000nm
•粒線體:寬2000~5000nm 長5000~10000nm
製作流程
1. 先將果凍蠟以小火加熱軟化,倒入保鮮盒約2分滿時靜置 約5分鐘等待果凍蠟變硬。
2. 將各胞器放入適當位置 細胞核部分放在左半部 葉綠體、粒線體分散在四周
3. 灌入果凍蠟約保鮮盒9分滿,靜置1分鐘。 4. 再將針筒裝水約6 mL ,注入保鮮盒右半部約與細胞核等
高位置則可形成液胞。 5. 等待果凍蠟凝固後即完成植物細胞模型。
是綠色植物等真核自養生物中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
是一種存在於大多數真核細胞中的由兩層膜包被的細胞器,為細 胞的活動提供了能量。
由核仁絲組成的網織狀結構,其中空隙填充著無定型基質。核仁 絲是由緊密交織的、5納米的纖絲所組成,其間散在著15~20納 米直徑的緻密顆粒。
細胞核
染色質絲 (非有絲分裂時)
形成染色體 (有絲分裂時)
功能
是植物細胞的外層,在細胞膜的外面,細胞壁之厚薄常因組織、 功能不同而異,可用於支撐和維持植物細胞的形狀。
2024年鲁科版六年级生物上册 综合实践项目_制作细胞模型(第2课时)(课件)
(二)动手制作
根据自己制订的方案,参考上述 方法,制作细胞各结构。
(三)评价制作的各结构
要求:根据植物细胞模式图及收集的信息,评价 制作的各结构是否符合要求。
提示:重点关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的相 对大小、数量、外部形态、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 点等方面。
展示交流并完善细胞模型
向家人、同学和老师展示作品,介绍模 型的设计思路及制作过程,阐明各结构与其 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完善自己的细 胞模型。
总结提升
【总结】回顾项目过程,反思成功 或失败的原因,总结活动中的收获 和感悟。
总结提升
【提升】 1模型的作用:细胞模型直观地表征相 应 的结构与功能,是深刻理解细胞结构的 有效工具。 2 模型的特点:形象直观,简洁明了。 3建模的步骤:前期准备→模型设计→ 模 型制作→修改完善。
线粒体。 5 将写有名称的标签纸贴在牙签上,插在相应
位置。
【活动3】独立组装模型。 组装 菠菜 叶肉 细胞 模型
优化细胞模型
评价并优化细胞模型
根据评价标准和要求进行自我评价。 1 阅读评价表的使用方法,掌握评价方法。 2 根据评价表,为自己的作品打分。 3 将不符合评价标准的地方圈出来。
解决评价中出现的问题,优化自己的模型。
(四)修改完善
要求:根据评价暴露出的问题,修改 完善细胞各结构。
组装细胞模型
【活动1】思考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1 按照怎样的顺序组装? 2 怎样防止有的结构最后无处安放? 3 采用什么方法标识各结构的名称?
【活动2】梳理组装要点。
1 用铅笔描出模型的大体轮廓以及细胞核、液 泡的位置。
制作生物细胞模型课稿子_图文(精)
边做边学“制作真核细胞模型”“制作真核细胞模型”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分子与细胞》 (苏教版第三章的重点内容, 《生物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为具体内容标准。
在学习了细胞的三大基本结构和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真核细胞模型, 使学生全面思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特点,加深学生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
针对细胞这样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力图让学生从枯燥的文字中摆脱出来,通过动手和思考使学生建构细胞模型,全面掌握细胞的基本知识, 引导学生理解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新课改把“科学探究”作为基本理念的核心,提倡学生在“做中学” ,需要学生通过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达到“学做统一” ,使“活动教学”与“讲授教学”相互融合,彼此促进。
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它的微细结构, 因而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因此,亲身体验模拟制作“细胞”的立体结构模型有助于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让细胞变“微观”为“宏观” ,而更好地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且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真正实现在“做中学”。
【三维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细胞的基本结构,阐明细胞器的功能。
2.能力目标:通过制作细胞结构模型,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思维、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细胞结构的统一性、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1【教学重点】制作真核细胞结构模型。
【教学重点】细胞基本结构的模型构建,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教学方法】实验法、汇报总结、生生师生讨论。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细胞模型制作的材料 (如:橡皮泥、水果等 ; 预制作的细胞模型等。
【教学设计思路】导入时利用学生猎奇心理,利用北京自然博物馆中的“细胞屋”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结束时采用学生拼装,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力求使整个课堂变成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高素质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做边学“制作真核细胞模型”
“制作真核细胞模型”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分子与细胞》 (苏教版第三章的重点内容, 《生物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为具体内容标准。
在学习了细胞的三大基本结构和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真核细胞模型, 使学生全面思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特点,加深学生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
针对细胞这样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力图让学生从枯燥的文字中摆脱出来,通过动手和思考使学生建构细胞模型,全面掌握细胞的基本知识, 引导学生理解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新课改把“科学探究”作为基本理念的核心,提倡学生在“做中学” ,需要学生通过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达到“学做统一” ,使“活动教学”与“讲授教学”相互融合,彼此促进。
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它的微细结构, 因而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因此,亲身体验模拟制作“细胞”的立体结构模型有助于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让细胞变“微观”为“宏观” ,而更好地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且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真正实现在“做中学”。
【三维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细胞的基本结构,阐明细胞器的功能。
2.能力目标:通过制作细胞结构模型,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思维、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细胞结构的统一性、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1
【教学重点】制作真核细胞结构模型。
【教学重点】细胞基本结构的模型构建,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教学方法】实验法、汇报总结、生生师生讨论。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细胞模型制作的材料 (如:橡皮泥、水果等 ; 预制作的细胞模型等。
【教学设计思路】
导入时利用学生猎奇心理,利用北京自然博物馆中的“细胞屋”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结束时采用学生拼装,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力求使整个课堂变成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高素质的过程。
总体上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改精神。
【教学过程】
2 3
4
5
6
7
8
9
10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教学设计理念】课堂设计围绕“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这一基本理念,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科学能力,并能体验其中的乐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1、通过探究活动,让每个学生尝试、体验、自主探究、操作实践促使学生建构核心概念——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再小组讨论、集体交流,以培养探究性学习习惯。
2、通过小组竞赛活动:细胞模型制作、拼装、细胞类比——巩固核心概念,让学生每人参与活动,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细胞微细结构的特点,且体现课改中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也贯彻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3、通过细胞模型制作、拼装和细胞类比活动,使学生初步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课后布置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作业——创建关于生物细胞的网页,将生物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 11
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反思】这节课学生按照自己设计思路、亲自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细胞模型,在过程中领悟细胞结构与功能特点、体验成功的快乐,
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结束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采用师生合作拼装,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整个课堂变成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高素质的过程,从而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改精神。
将随手可得的“废物”被利用起来,通过学生的奇思妙想和巧手制作成了可以亲手触摸的实物,使他们对细胞、甚至对整个生物学都能产生浓厚的兴趣。
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以亲身体验到“团结合作”“自、主探索”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课程标准》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一个积极尝试。
、本节课老师只能是起一个“导演”作用,在学生漏掉某些重要的注意事项时把需要交代的问题交代清楚以确保活动的准确性,严谨性。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相互配合,密切合作,积极思考、提问、表达、动手,完成制作模型的探究活动,并且在精致的制作、创意的类比、拼装等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去思索、去分析、去探索,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在积极动手、动脑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留给他们的课后探究问题也将再一次激起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
在备课过程中,只有结合学生实际,充分挖掘教材内涵,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思维特点和便于操作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 12
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