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南亚经济发展不平衡

合集下载

战后东南亚“南强北弱”经济格局成因分析

战后东南亚“南强北弱”经济格局成因分析
Ko g Ln qo g & L h n t g n ig in iZ e gi n
( u m nB re oi co l u mi 5 2 4,C ia) K n i od r l eS h o,K n n 6 0 P c g 1 hn
Ke wo d : S u h a tAsa E o o c P t r y rs otes i , c n mi at n, “ o t e i n n r e waf e S u h r G a ta d No t r D r” n hn
p ae h atr f “ o te a ta d N r en Dw r” i o te s Asa T i p p rag e e sn f hs e rd tep t n o e S uh r Gin n ot r a n h f n S uh at i. hs a e r u srao so i t p e o n o td i iee t o e igsye fte W etr oo i s S ve —Ameia od W a n S uh at h n me aroe df rn v r n tlso se c lns . o it n g n h n t r n C l ri o te s c Asa rltdh tw r nI d c ia, a d df r n ain c n mi e eo me t ytmsa d s ae isi o t- i 。 eae o asi n o hn n ie t t a e o o cd v lp n se n t tge S uh e n ol s r n e n ote o nre . n r a d N r r c u tis hn
二战后东南亚各国都把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作 发展外向型经济 ,以对外贸易来刺激国内经济的增

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的动荡

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的动荡

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的动荡1997 年,一场金融风暴席卷了东南亚,给这片曾经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动荡。

这场被称为亚洲金融危机的灾难,不仅对东南亚各国的经济造成了重创,也深刻地改变了全球经济的格局。

在危机爆发之前,东南亚国家经历了一段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

它们凭借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开放的市场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流入,推动了制造业和出口业的迅速发展。

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一度位居世界前列,成为了全球经济中的新兴力量。

然而,在繁荣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首先,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外资和出口,而国内的消费和投资相对不足。

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经济就变得极为脆弱。

其次,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银行和金融机构盲目放贷,导致资产泡沫不断膨胀。

此外,汇率政策也存在着缺陷,一些国家长期维持固定汇率制度,使得货币价值被高估,削弱了出口竞争力。

1997 年,以泰国为起点,金融危机爆发了。

泰国的金融市场首先出现了问题,泰铢大幅贬值。

由于泰国的金融机构大量借入了以美元为主的外债,泰铢贬值导致债务负担急剧增加,许多金融机构陷入了困境。

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经济陷入了混乱。

危机迅速蔓延到了周边国家。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的货币也纷纷贬值,股市暴跌。

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和债务危机,大量倒闭,失业率急剧上升。

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在这场危机中,许多企业遭受了灭顶之灾。

那些过度扩张、负债过高的企业首当其冲。

由于货币贬值,进口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而出口产品价格却因国际竞争而难以提高,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一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大企业在一夜之间破产,工厂关闭,工人失业。

不仅企业,普通民众也承受了巨大的痛苦。

失业率的飙升使得许多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陷入困境。

原本的中产阶级一夜之间陷入贫困,许多人失去了住房和储蓄。

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经济的重大冲击

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经济的重大冲击

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经济的重大冲击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这场危机自始至终凸显出了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脆弱性和财务体系的不稳定性。

本文将重点讨论亚洲金融危机对东南亚经济的重大冲击,并探讨其对该地区政治、社会和金融体系的深远影响。

1. 经济冲击亚洲金融危机使得东南亚的经济陷入困境,多个国家的货币贬值,股市下跌,基础设施投资减少,贸易额锐减。

危机导致了经济活动的瘫痪,许多公司和银行面临破产。

国内生产总值(GDP)大幅度下降,失业率剧增,通脹问题愈加严重。

2. 政治影响亚洲金融危机还对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局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危机引发了许多社会不满情绪和政治动荡,导致政府的连串倒台和政治体制的变革。

更重要的是,危机的爆发也揭示了东南亚国家在重大经济决策和金融监管方面的缺陷,使这些国家意识到需要改革和加强其政治体制。

3. 社会后果亚洲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社会福利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失业率上升,大规模裁员导致许多人丧失了经济来源,社会民生状况急剧恶化。

农村地区尤其受到冲击,农民失去了土地和生计,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增加了城市社会问题的负担。

4. 金融体系的漏洞亚洲金融危机深刻揭示了东南亚国家金融体系的薄弱性和漏洞。

大量贷款不良和腐败行为,以及缺乏监管制度,导致金融结构瓦解。

银行系统陷入混乱,金融信心受损,投资者大规模撤资。

这次危机为东南亚国家敲响了警钟,迫使它们采取措施改革金融体系,增强监管能力,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5. 后续措施和复苏努力面对危机的重大冲击,东南亚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恢复经济。

政府实行紧缩财政政策,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吸引外国投资和国际援助。

新的金融架构诞生,如东盟1加3合作机制。

经过艰苦努力,东南亚国家逐步实现了经济的稳定和复苏。

总结亚洲金融危机给东南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也使得东南亚国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迫使它们加强改革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东南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东南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东南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东南亚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兴力量之一。

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受益于其国内市场的扩大、外来投资的增加以及政府的一系列改革政策。

本文将对东南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的特点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快速增长、经济结构多样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的逐渐恢复,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已经开始加速。

以东盟十国为例,其GDP从2007年的1.19万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2.7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6.4%。

其中,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的经济增长率更是超过了6.5%。

其次,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结构越来越多样化。

传统的农业和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过时,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例如,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高科技产业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而在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大国,服务业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此外,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目前,东盟国家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东、欧洲、美洲等发达经济体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东南亚这一新兴市场。

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等国的自由贸易区建立,不断促进区域贸易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但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较为突出。

首先,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问题。

一些国家过于依赖出口,国内市场消费不足,导致经济增长显得脆弱;一些国家则成为了资源输出型经济,无法持续产生经济增长。

其次,东南亚各国之间的差距较大。

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已经跨入快车道,而一些国家还处于经济落后的状态。

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会导致社会稳定性的下降,同时也会影响区域内外部的合作。

最后,东南亚国家面临的一些传统问题也需要加以关注。

例如,印尼、菲律宾等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部分国家面临着职业教育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为什么东南亚经济发展不平衡

为什么东南亚经济发展不平衡

为什么东南亚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摘要曾几何时,东南亚沉浸在自身的发展中,全然不知外界的复杂。

之后经过西方强势力的强行植入。

东南亚自身统治开始变得支离破碎,入侵的西方列强不但对土地和资源进行了掠夺,而且影响到东南亚国家的经济。

有的国家一方面受到影响,制约经济发展。

有的国家接受了西方强国的文化,反而略发展了本国经济。

独立后,内外原因、主客观原因、地理原因等一系列包括政治、历史、文化、区位多项因素纵横交错影响了东南亚经济整体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状态。

AbstractAt one time , the South - East Asia immersed in thetr own development , unaware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sutside world . After , the west invaded by their strong force . The self –rule of the South – East Asia had became fragmented , the invasion of the West power not only plundered the land and resources but also affected the economy of South - East Asia . On the one hand , some countries of South - East Asia were affect ,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 Some countries had accepted the Western countries , but they had forgot their own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myAfter independence , because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asons ,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s , geographical reasons , including a series of political , historical , cultural regional and criss – crossing , and so on . A number of factor had affected the South - East Asian economy . As a whole , it had made a state of imbalance .关键词:东南亚、经济、发展、殖民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西方列强的强植入侵2.1、被奴役的国家2.2、被攻占的东南亚国家所受到的经济影响第三章、独立后的不平衡经济3.1、发达国家的经济3.1.1、新加坡3.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3.2.1、菲律宾3.2.2、马来西亚3.2.3、泰国3.3、正在革新中的越南3.3.1、越南3.4、比较落后的东南亚国家的经济3.4.1、老挝3.4.2、柬埔寨第四章、金融的紧缩带来的不同层次的问题4.1、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4.2、2001年东盟各国经济衰退第五章、东南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5.1、原因一:除泰国,其他国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殖民统治。

东南亚经济发展状况简介

东南亚经济发展状况简介
产量的一半。 • (2)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天然
气出口国。 • (3)文莱是东南亚地区第二大产油国。 • (4)越南成为东南亚地区的主要产油国之一。
3、渔业资源:开发潜 力大。
4、旅游资源 东南亚的旅游资源丰 富,例如柬埔寨的吴 哥古迹、越南下龙湾、 印尼巴厘岛和婆罗浮 屠、泰国的芭提雅等。
(2)文莱
• 文莱依靠其丰富的是哟出口和 天然气生产和出口而进入了发 达国家行列。
• 文莱逐渐发展为东南亚第三大 产油国和世界第四大液化天然 气生产国。
• 2008年,文莱人均GDP达3.7 万美元,位居世界发达国家之 列。
2、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迈进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 西亚和菲律宾
• (1)马来西亚
柬埔寨的吴哥古迹
越南下龙湾
印尼巴厘岛
印尼婆罗浮屠
泰国芭提雅
二、东南亚地区经济 发展现状
(一)、发展速度不断加 快,成绩显著
(二)、经济发展不平衡 的状况十分突出
根据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大体上可以将东南亚国分 为四个层次: 1、发达国家新加坡和石 油富国文莱
(1)新加坡
新加坡逐步建立了一个多 元经济结构,加速迈入了 中等发达国家的系列。经 济结构上,新加坡一服务 业、金融业、现代科技、 航运物流和旅游业为主, 且积极发展高科技和教育 产业。2008年,新加坡 人均GDP达3.7万美元, 居世界首位。
• 东帝汶最晚获得独立,也是一 个农业国,人民生活贫苦。不 过东帝汶自然资源丰富,比如 海洋资源、油气资源、热带雨 林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如果 东帝汶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将这 些资源逐一开发起来,那么它 也会很快成为一个富裕国家。
• 柬埔寨经济发展态势为:农业 发展形势稳定、工业结构性变 化不大,旅游业发展较快,出 口保持稳定增长。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与经济后果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与经济后果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与经济后果自从1997年开始,东南亚地区经历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动荡与崩溃。

这场危机的成因极为复杂,包括内外因素的交织与作用。

本文将探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以及对该地区经济的后果。

首先,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之一是外部因素的影响。

当时,国际金融市场上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如墨西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等。

这些事件导致了国际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投资者信心受到严重挫伤,纷纷撤离风险较大的市场。

东南亚国家由于高度依赖外来资本,特别是短期外债的大量积累,使其容易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

因此,国际资本撤离以及国际市场的波动成为了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其次,东南亚国家自身存在一些内部因素,促成了金融危机的发生。

首先,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存在着结构性问题。

他们的金融市场相对封闭,规范程度相对较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此外,许多国家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存在过度放松的问题,过度放宽了银行对个人和企业的贷款标准,导致了金融体系内部的腐败和失控。

此外,这些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结构性问题,比如产业结构过于单一、过分依赖出口等。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该地区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首先,危机导致了东南亚地区国家的经济增长出现了急剧下滑。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受到重创,出口大幅下降,失业问题愈发严重。

其次,国家货币贬值,导致通货膨胀率飙升,居民的购买力受到严重冲击。

同时,金融体系的崩溃造成了银行危机,大量的银行倒闭,导致了金融信贷的严重困境。

此外,金融危机还引发了社会不稳定,社会矛盾加剧,人民的安全感受到严重威胁。

然而,正是通过金融危机后的调整与改革,东南亚国家得以重新崛起。

在危机之后,这些国家开始深化改革,加强了金融监管与规范,提高了金融体系的韧性。

同时,他们还通过促进内需、扩大国内市场等方式,逐渐减少对出口的过度依赖,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东南亚地区逐渐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实现了较为稳定的经济增长。

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的经济崩溃与国际金融市场的震荡

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的经济崩溃与国际金融市场的震荡

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的经济崩溃与国际金融市场的震荡亚洲金融危机是指1997年起开始在东南亚地区爆发的一系列金融危机,主要影响国家包括泰国、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

这些国家的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并且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

本文将探讨亚洲金融危机对东南亚经济的崩溃以及对国际金融市场的震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一、东南亚经济崩溃的原因1.1 亚洲经济体系的结构性问题: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依赖于出口导向型产业,特别是电子产品和汽车制造等。

然而,这种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模式使得这些国家对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极为敏感,一旦国际市场发生波动,就容易导致经济的崩溃。

1.2 银行和金融体系的腐败和不健康发展: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东南亚国家的银行和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的腐败和不健康发展的问题。

银行贷款的政治化和利益输送成为重要原因,导致了不良贷款的增加和金融机构的资本不健康。

1.3 外资的短期投机、过度借贷和强势撤资:亚洲金融危机之前,许多东南亚国家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

然而,大部分外资都是短期投机性的,没有为当地经济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当外国投资者开始撤资时,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震荡2.1 亚洲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

股票市场和货币市场都受到了重大冲击,许多国家的股市下跌,货币贬值,国际资本流动紧张。

2.2 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亚洲金融危机使得国际货币体系受到了严重冲击。

亚洲国家的货币贬值导致了全球货币市场的动荡,而国际货币体系对亚洲国家的固定汇率政策也遭到了质疑和批评。

2.3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的不稳定因素。

亚洲地区的经济崩溃导致了全球需求的下降,特别是亚洲国家的进口需求锐减,全球商品价格下跌,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影响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恢复3.1 结构性改革:为了避免类似的金融危机再次发生,东南亚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性改革。

东南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东南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东南亚地区是全球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年轻的劳动力。

本文将探讨东南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包括地区合作的推动力、投资和贸易的增长、数字经济的崛起以及面临的挑战。

同时,也会提到东南亚国家应该采取的政策和举措,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繁荣。

一、地区合作的推动力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地区合作的推动力。

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作为地区合作组织,已经成为推动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力量。

东盟国家通过减少贸易壁垒、促进投资流动和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了更紧密的经济联系。

例如,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签订,为东盟国家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提供了更多机会和便利。

此外,东盟还积极推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人员流动和旅游合作,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环境。

二、投资和贸易的增长东南亚地区的投资和贸易持续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东盟国家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其中包括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投资。

这些投资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还促进了产业升级和就业增长。

同时,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东盟内部贸易和东盟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都在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和供应链网络。

三、数字经济的崛起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东南亚地区的数字经济正在崛起。

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为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东南亚地区的年轻人口和普及的智能手机使用率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例如,东南亚地区的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许多创新型初创企业也在不断涌现。

数字经济的崛起为东南亚国家提供了加速经济转型和提升竞争力的机会。

四、面临的挑战尽管东南亚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和经济差距依然存在。

一些国家和地区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发展仍需加强。

此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是东南亚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
关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点:房地产业的长期过度发展、外汇储备不足、筹措使用外债外资不当、产业结构调整不及时、对外开放金融市场但监管不力、汇率制度僵化等内因,外因则是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投机性游资的兴风作浪。

深层次的原因有这么五点:
一、政府过度干预经济的“国家资本主义”式的体制必将导致经济过热等重重隐患,由此埋下危机的种子。

二、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时出现急功近利思想,此外还导致国内经济过分依赖出口。

三、亚洲国家和地区竞相放宽争夺外资的政策,在这一竞争中盲目地取消吸引外资的限制。

四、亚洲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严重,造成出口形势恶化,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不断出现,同时造成该地区汇率波动的联动效应的出现。

五、僵硬的汇率制度所导致的双重效应,也是造成东南亚国家货币大幅贬值的主要原因。

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的经济崩溃与重建

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的经济崩溃与重建

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的经济崩溃与重建亚洲金融危机是1997年开始,由泰国泡沫经济引发的一系列金融风暴。

这场危机波及整个东南亚地区,导致经济崩溃和深刻的社会变革。

然而,危机也给东南亚国家带来了机会,促使它们进行经济重建,实现了新的发展。

一、金融危机的原因金融危机的起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1.外部因素:1990年代初,国际资本市场热潮涌动,大量国际资金流入发展中国家,使得东南亚国家获得大量外资。

然而,到了1997年,国际资本撤回,导致这些国家外汇储备骤减,货币贬值,引发金融风暴。

2.内部因素:东南亚国家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存在结构性问题,如银行系统的腐败与债务问题,政府财政赤字与失衡的外贸关系。

这些问题最终造成了金融体系的崩溃。

二、经济崩溃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国家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冲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经济衰退:东南亚国家的GDP出现大幅度下滑,许多企业破产,失业率大幅攀升。

2.金融系统崩溃:危机引发了银行系统的崩溃,许多银行倒闭或陷入严重危机。

3.外债风险:东南亚国家的外债迅速增加,使得它们无法偿还外债,陷入了债务危机。

4.社会动荡:经济崩溃导致社会不稳定,引发了广泛的社会抗议和政治动荡。

三、经济重建的策略与效果面对经济崩溃,东南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重建策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1.货币政策调整:东南亚国家通过调整汇率政策,稳定本币,提高外汇储备,以抵御外部冲击。

2.金融体系改革:国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风控能力,建立更加稳健的金融体系。

3.经济多元化:东南亚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产业多元化,减少对特定产业的过度依赖。

4.区域合作:东南亚国家通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建立了东盟自由贸易区,增强了整体经济实力。

这些策略的效果是显著的,东南亚国家逐渐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实现了经济重建与发展。

四、对未来的启示亚洲金融危机为东南亚国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1.加强金融监管: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避免金融风险的积聚。

东南亚金融危机

东南亚金融危机

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年,东南亚这个充满活力的区域成为全球经济关注的焦点。

一场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至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延伸至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和地区,最终波及全球汇市和股市,引起全球汇市和股市的大幅波动。

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形成过程这场危机首先是从泰铢贬值开始的,1997年7月2日,泰国被迫宣布泰铢与美元脱钩,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当日泰铢汇率狂跌20%。

和泰国具有相同经济问题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迅速受到泰铢贬值的巨大冲击。

1997年7月11日,菲律宾宣布允许比索在更大范围内与美元兑换,当日比索贬值11.5%。

同一天,马来西亚则通过提高银行利率阻止林吉特进一步贬值。

印度尼西亚被迫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贬值了14%。

继泰国等东盟国家金融风波之后,台湾的台币贬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机第二波。

1997年10月17日,台市贬值0.98元,达到1美元兑换29.5元台币,创下近十年来的新低。

10月20日,台币贬至30.45元兑1美元,股市再跌301.67点。

台湾货币贬值和股市大跌,不仅使东南亚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而且引发了包括美国股市在内的大幅下挫。

1997年10月27日,美国道·琼斯指数暴跌554.26点,迫使纽约交易所9年来首次使用暂停交易制度。

10月28日,日本、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股市分别跌4.4%、7.6%、6.6%、6.7%和6.3%。

特别是香港股市受外部冲击,香港恒生指数27日跌1200点,28日再跌1400点,香港三大股市累计跌幅超过了25%。

1997年11月下旬,韩国汇市、股市轮番下跌,形成金融危机第三波。

其中11月20日开市半小时就狂跌10%,创下了1139韩元兑1美元的新低。

与此同时,日本金融危机也进一步加深,11月日本先后有数家银行和证券公司破产或倒闭,日元兑美元也跌破1美元兑换130日元大关,较年初贬值17.03%。

东南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与合作

东南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与合作

东南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与合作东南亚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东南亚地区的国家逐渐意识到合作与一体化的重要性,开始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以实现经济发展的互惠共赢。

本文将探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与合作的现状、挑战和前景。

一、东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现状1.1 区域组织的助推作用东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区域组织的设立与发展。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的成立。

东盟在推动地区内国家的合作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签订一系列的自由贸易协定、推动投资自由化、促进人员流动等措施,逐步实现了市场的整合与开放。

1.2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随着东盟的发展,东盟国家间建立了东盟自由贸易区(ASEANFree Trade Area,AFTA),逐步取消了区域内的贸易壁垒和关税,促进了区域内商品和服务的流动。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东南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1.3 金融合作的深化东南亚地区的国家还积极加强金融合作,推动着金融一体化的进程。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成立于2000年的亚洲金融合作协会(Asian Financial Cooperation Association,AFCA)。

AFCA的宗旨是加强区域内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

二、东南亚地区经济合作面临的挑战2.1 不平衡的经济发展水平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水平并不均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

这导致了一些国家在经济合作中的利益分配不均,从而制约了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2.2 文化与语言的差异东南亚地区由于历史、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导致了沟通、交流和合作的障碍。

这给区域间经济一体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3 政治稳定与安全问题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存在政治不稳定和安全问题,这对经济合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的经济动荡

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的经济动荡

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的经济动荡亚洲金融危机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末期发生在亚洲地区的一系列金融风暴和经济动荡事件。

这场危机由一系列复杂的经济和金融问题引发,波及整个东南亚地区,对当地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和破坏。

1. 起因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亚洲经济繁荣。

当时,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迅猛,吸引了大量国际投资者的资金涌入。

然而,这种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结构性问题的积累,如高杠杆、外债过高等。

2. 金融风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正式爆发于1997年,起初在泰国的货币和股市出现了严重的动荡。

泰国政府试图维持泰铢与美元的固定汇率,但随着外国投资者对泰国经济的担忧加剧,外汇储备急剧减少,投资者开始抛售泰国资产,导致泰国货币汇率暴跌。

其他东南亚国家,如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也在随后面临类似的经济动荡。

这些国家的股市和货币市场也纷纷崩盘,国际投资者撤资加速,导致经济衰退、通货紧缩和企业破产。

3. 原因分析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汇率政策问题:许多东南亚国家实行了固定汇率制度,这使得它们在面临外部冲击时无力进行货币贬值等调整,导致汇率失衡和外汇储备严重流失。

(2)金融体系问题:许多东南亚国家的金融体系存在着结构性问题和薄弱环节,如不健全的银行监管制度、高杠杆和过度融资等。

(3)外债问题:许多东南亚国家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外债,当国际投资者撤资时,这些国家面临了外债违约和国际信贷收紧的问题。

(4)投机行为:亚洲金融危机也受到了一些国际投机者和基金经理的投机行为的影响,这些投机者通过大量做空亚洲货币和资产,加剧了危机的恶化。

4. 危机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给东南亚国家经济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包括:(1)经济衰退:危机期间,东南亚地区多个国家的经济出现严重衰退,GDP和产出大幅度下滑,许多企业破产关闭。

(2)通货紧缩:危机导致东南亚地区的通货紧缩,物价上涨,人民购买力下降。

东南亚经济危机始末

东南亚经济危机始末

xx金融危机始末东南亚金融危机始于泰国货币危机,而泰国货币危机早在1996年已经开始酝酿。

当年,泰国经常贸易项目赤字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8.2%,为了弥补大量的经常项目赤字和满足国内过度投资的需要,外国短期资本大量流入房地产、股票市场,泡沫经济膨胀,银行呆账增加,泰国经济已显示出危机的征兆。

1997年以来,由于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未偿还债务急剧上升,泰国金融机构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并且发生了银行挤兑的事件。

5月中旬,以美国大投机家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投资者对泰铢发动猛烈冲击,更加剧了泰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7月2日,泰国货币危机终于全面爆发,并由此揭开了时至今日尚未平息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序幕。

(一)7月2日,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并迅速波及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自1984年以来一直实施的固定汇率制度安排,改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泰铢即贬值20%,这标志着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

由于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也面临着与泰国相似的一些问题,再加上所谓的“接触传染”效应以及国际投机者的不断狙击,泰铢的暴跌在东南亚各国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货币风潮迅速波及到整个东南亚市场。

7月11日,菲律宾首先步泰国后尘,宣布货币自由浮动。

菲律宾比索当天贬值11.5%,利率一夜之间猛升到25%;印尼则宣布印尼盾汇率的波幅由8%扩大到12%;一向稳健的新加坡元也于7月18日跌至30个月以来的最低点1.4683新元兑换1美元;8月14日,印尼宣布汇率自由浮动,当天印尼盾再次贬值5%;8月16日,马来西亚林吉特暴跌了6%,跌至24年来的最低点。

东南亚外汇市场的震荡,使投资者信心受挫,外资大量撤离,东南亚股市也因此低迷,泰国货币危机由此逐步发展成为更为广泛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港元联系汇率制也接受了严峻的挑战,香港特区政府采取果断对策,成功地捍卫了港币联系汇率制度,但是,由于利率飙升,香港股市为此受到较大冲击。

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的经济崩溃与复苏

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的经济崩溃与复苏

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的经济崩溃与复苏亚洲金融危机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东南亚国家面临的一场严重金融危机,对该地区的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波及的范围以及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崩溃与复苏情况。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源于东南亚地区的一系列金融风险和结构问题。

首先,这些国家普遍存在高杠杆比例和大规模外债问题,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债务水平严重不均衡。

其次,各国的金融体系缺乏有效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信用评级体系不健全,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此外,一些国家在开放资本市场时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外资大量涌入导致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增加。

最后,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货币贬值和金融市场的崩溃互相促进,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亚洲金融危机的波及范围东南亚金融危机主要波及国家有泰国、印尼、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

这些国家的经济因金融市场的动荡而急剧下滑。

泰国是危机爆发的起点,该国的股市和货币市场在1997年7月开始崩盘。

接着,印尼的金融体系陷入混乱,导致该国经济陷入衰退。

随后,韩国等国的金融市场遭受重创,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三、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崩溃与复苏亚洲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打击,许多国家的GDP出现负增长,失业率大幅上升。

然而,在国际社会和国内政府的努力下,东南亚国家逐渐实现了经济的复苏。

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东南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

他们实施了货币贬值、紧缩性财政政策、金融市场改革等措施来应对危机。

此外,国际金融机构也提供了紧急援助,帮助这些国家度过难关。

这些措施大大缓解了危机对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冲击,为经济复苏打下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南亚国家的经济逐渐展现出复苏的迹象。

通过实施结构性改革和经济多元化战略,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此外,东南亚经济共同体的建立也为区域内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促进了经济的复苏。

然而,东南亚国家的复苏过程并不平坦。

在经济复苏的同时,他们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比如不平等问题、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以及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等。

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

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
东盟国家的经济模式是在战后各国摆脱外国殖民统治,在加速本 国经济发展步伐,赶超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形成的,东盟国家在推动 社会发展,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都属于“后发赶超” 型的类型。于东南亚而言,波动他们自身经济的原因等条件是多 种多样的,比如政策,比如区位,比如文化,甚至独立之前的西 方列强殖民统治等等都有可能造成东南亚各个国家的经济差异出 现贫富的不平衡。
东南亚国家中除新加坡外其余国家均为发展 中国家,为什么新加坡的发展独树一帜?
菲律宾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产值约占GDP的一半,第一、二产业在国民经济
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六十年代后期采取经济开放政策,积极吸引外资, 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效。1982年被世界银行列为"中等收入国家"。此后受西 方经济衰退和自身政局动荡影响,经济呈下滑趋势。90年代初拉莫斯总统执
为了满足宗主国的需要,东南亚地区的对外贸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农业、林业方面,除了继续生 产椰子、胡椒、油棕等作物外,还扩大了稻米、甘蔗、烟草、木材等生产,特别是迅速发展了橡胶种 植业,使东南亚成为世界主要的橡胶产地,而缅甸一度还有“世界谷仓”之称。在矿业方面,开采了
锡、镍、铜、金、煤、石油等矿产,其中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的锡以及缅甸、印尼和北加里曼丹的 石油在世界产量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还发展了炼锡和提炼石油的工业。
重点发展电子电器(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半导体组件的产销国)、汽车装配、钢铁、石 油化工等。自 1978年以来,马开始一项为期 20 年的“新经济政策”,主要目的是 “消灭贫穷,重组社会”。1991年6月,公布了1991-2000年的“国家发展政策”,取 代到期的“ 新经济政策 ”,强调经济平衡发展,基础工业多元化,重视人力资源开
新加坡简介
新加坡共和国通称新 加坡,旧称为新嘉坡、 星洲或星岛,别称狮 城,是东南亚的一个 岛国。该国位于马来 半岛南端,毗邻马六 甲海峡南口,其南面 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 相望,北面有柔佛海 峡与马来西亚紧邻, 并以新柔长堤与第二 通道等桥梁相连与新 马两岸之间

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启示

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启示

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启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从泰国爆发,迅速席卷东南亚,又在香港登陆,并波及到俄罗斯、波兰等欧洲国家,甚至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巴西也受此影响,形成了一场至今仍令人谈之色变的全球性金融大恐慌。

现在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但在中国逐渐开放资本市场、国际游资大量涌入、流动性过剩等情况下,探讨危机发生的原因和教训就变得十分必要。

一、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1、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呆账坏账严重。

当时东南亚经济增长相当程度上是靠房地产投资拉动的。

东南亚国家在推动经济自由化过程中,也致力于在房地产业中引进竞争机制。

由于房地产业投资回报率高,从而吸引了大量资金,导致房地产价格暴涨,形成地产泡沫,严重冲击了东南亚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2、出口大幅度下降,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恶化。

东南亚国家贸易结构相对单一,极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

八十年代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九十年代转向高技术产品,主要是电子产品。

1996年全球电子产品市场需求萎缩,东南亚各国出口急剧下降,如泰国出口增长率从1995年的22.15%猛降到1996年的0.11%。

这对主要依靠出口增长带动的东南亚经济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

3、外债负担沉重,构成不合理。

危机前,东南亚各国大都实行盯住汇率,并相继放开资本账户的管制。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东南亚国家经常账户几乎一直存在着赤字,像泰国外债就已达850亿美元,原本就不平衡的国际收支状况雪上加霜,货币贬值压力加大,最终诱使国外投资者发动了对东南亚国家货币的攻击。

4、汇率政策僵硬,金融调控机制失措,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市场。

东南亚国家普遍实行了以盯住美元为主的一揽子货币汇率制度,这种制度的代价就是中央银行难以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自主、灵活地实施本国货币政策。

如,1993年和1994年泰国出现了经济过热,但中央银行无法提高利率。

而1995年和1996年美元利率开始上升,泰国经济陷入不景气,这时需要降低泰铢利率,泰国银行同样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年东南亚地区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年东南亚地区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年东南亚地区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东南亚地区的金融行业经历了显著的变革和发展,成为全球经济舞台上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经济的增长、技术的进步以及政策环境的优化,该地区的金融生态系统正逐渐成熟和多元化。

一、经济增长推动金融需求东南亚地区多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这直接带动了金融服务需求的上升。

中产阶级的崛起和消费市场的扩大,促使人们对储蓄、信贷、投资等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

例如,印尼和菲律宾等国,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等消费信贷的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对融资的需求也愈发迫切。

然而,传统金融机构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往往存在不足,这为新兴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金融科技的崛起金融科技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可谓是风生水起。

移动支付成为了改变金融服务格局的重要力量。

像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移动支付的普及率迅速提高,人们越来越习惯使用手机进行支付和转账。

网贷平台也在该地区蓬勃发展,为个人和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融资渠道。

与传统银行贷款相比,网贷平台的审批流程更短、更灵活,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此外,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展开,提高了金融交易的效率和安全性。

三、政策环境的支持为了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东南亚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例如,新加坡政府积极打造金融科技中心,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和完善的监管框架。

泰国政府则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数字金融服务的投入,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

马来西亚政府也在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政策,以促进金融创新的同时保障金融稳定。

四、金融监管的加强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金融监管也在不断加强。

各国监管机构更加注重防范金融风险,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监管。

在金融科技领域,监管机构也在努力跟上创新的步伐,制定相关法规以规范新兴金融业务。

例如,对于虚拟货币和数字资产,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出台明确的监管政策,以防止洗钱、诈骗等违法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东南亚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摘要曾几何时,东南亚沉浸在自身的发展中,全然不知外界的复杂。

之后经过西方强势力的强行植入。

东南亚自身统治开始变得支离破碎,入侵的西方列强不但对土地和资源进行了掠夺,而且影响到东南亚国家的经济。

有的国家一方面受到影响,制约经济发展。

有的国家接受了西方强国的文化,反而略发展了本国经济。

独立后,内外原因、主客观原因、地理原因等一系列包括政治、历史、文化、区位多项因素纵横交错影响了东南亚经济整体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状态。

AbstractAt one time , the South - East Asia immersed in thetr own development , unaware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sutside world . After , the west invaded by their strong force . The self –rule of the South – East Asia had became fragmented , the invasion of the West power not only plundered the land and resources but also affected the economy of South - East Asia . On the one hand , some countries of South - East Asia were affect ,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 Some countries had accepted the Western countries , but they had forgot their own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myAfter independence , because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asons ,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s , geographical reasons , including a series of political , historical , cultural regional and criss – crossing , and so on . A number of factor had affected the South - East Asian economy . As a whole , it had made a state of imbalance .关键词:东南亚、经济、发展、殖民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西方列强的强植入侵2.1、被奴役的国家2.2、被攻占的东南亚国家所受到的经济影响第三章、独立后的不平衡经济3.1、发达国家的经济3.1.1、新加坡3.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3.2.1、菲律宾3.2.2、马来西亚3.2.3、泰国3.3、正在革新中的越南3.3.1、越南3.4、比较落后的东南亚国家的经济3.4.1、老挝3.4.2、柬埔寨第四章、金融的紧缩带来的不同层次的问题4.1、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4.2、2001年东盟各国经济衰退第五章、东南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5.1、原因一:除泰国,其他国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殖民统治。

5.2、原因二:有的国家自身政局动荡,战争严重。

5.3、原因三:受到金融危机、金融风暴影响。

5.4、原因四:自身资源,环境条件差异。

5.5、原因五:采取的发展模式不同。

5.6、原因六:东南亚些许国家不开明,闭关自守。

第六章、结论:不同政治的经济波折第一章、绪论如今东盟各国的经济模式为人们所称为“亚洲模式”,什么是“亚洲模式”?“亚洲模式”基本特征是快速不平衡发展。

快速不平衡发展成为“亚洲模式”的基本特征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与亚太区域的历史、地理状况和战后经济发展的条件。

[1]东盟国家的经济模式是在战后各国摆脱外国殖民统治,在加速本国经济发展步伐,赶超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形成的,东盟国家在推动社会发展,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都属于“后发赶超”型的类型。

于东南亚而言,波动他们自身经济的原因等条件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政策,比如区位,比如文化,甚至独立之前的西方列强殖民统治等等都有可能造成东南亚各个国家的经济差异出现贫富的不平衡。

第二章、西方列强的强植入侵2.1、被奴役的国家16至18世纪,西方殖民者陆续到达了东南亚地区。

葡萄牙1511年占领了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海峡,直到1641年被荷兰取代。

到1824年,马六甲又易主为英国。

而荷兰占领马六甲之前于1605年占领印度尼西亚的东帝汶,西班牙于1565年占领了菲律宾。

英国从1786年到19世纪的下半叶,将马来西亚的槟榔岛、新加坡、缅甸、马来半岛、文莱、砂拉越、沙巴划为殖民地;法国在19世纪下半叶分别侵占越南、老挝、柬埔寨;美国1898年取代西班牙占领了菲律宾。

二战期间,东南亚很多国家都被日本侵占。

2.2、被攻占的东南亚国家所受到的经济影响为了满足宗主国的需要,东南亚地区的对外贸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农业、林业方面,除了继续生产椰子、胡椒、油棕等作物外,还扩大了稻米、甘蔗、烟草、木材等生产,特别是迅速发展了橡胶种植业,使东南亚成为世界主要的橡胶产地,而缅甸一度还有“世界谷仓”之称。

在矿业方面,开采了锡、镍、铜、金、煤、石油等矿产,其中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的锡以及缅甸、印尼和北加里曼丹的石油在世界产量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同时,还发展了炼锡和提炼石油的工业。

为了发展出口农作物,广泛推行了种植园制。

在越南也建立了由法国殖民者投资的大橡胶园。

为了加强某些农产品的生产,荷兰在印尼的殖民政府还在1830~1870年间在爪哇实行强迫种植制,规定农民必须以 1/3至 2/3的耕地种植出口作物如咖啡、甘蔗、蓝靛、烟草、肉桂、胡椒等,并按官价作为地租向政府缴纳。

1870年,公布了糖业法,逐步缩减强制种植的面积。

到1917年强制法令才全部撤销。

[2]为了保证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印尼和马来亚的殖民统治者大量实施“契约劳工”制,由承包劳动力的包工头拐骗工人到种植园或矿山工作。

在承包期间,工人失去了自由,所得报酬低微,工作和生活条件恶劣,与奴隶相差不远。

这种“契约劳工”制到20世纪20年代才被禁止。

实行土地“国有化”,加速农民的分化过程,使原有的村社土地所有制归于瓦解。

例如1870年印尼殖民政府的“土地法”,宣布凡不能证明私有权的土地都属于国家所有,于是,大量的村社土地都落入殖民政府的手中。

[3]外国资本控制了东南亚各国的重要生产部门、交通、金融以及对外贸易。

在有些地区,不仅从宗主国输入大量资本,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也大量涌入,例如印尼石油工业中不仅有荷兰资本,英国资本也不少。

在殖民统治的压迫和剥削下,东南亚各国的民族资本工业的发展比较薄弱。

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外资工厂和矿山的增加以及失地农民和失业手工业者流入城市,东南亚各国的无产阶级队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已大为加强了。

2006年东盟国家经济指标[4]2007年东盟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世界排名[5]第三章、独立后的不平衡经济3.1、发达国家的经济3.1.1、新加坡新加坡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对美、日、欧、和周边市场依赖性很大。

独立后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加紧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

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求以最优越的商业环境吸引外来投资。

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

为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自90年代起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向海外投资。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后,新加坡经济所受冲击较小,并迅速回升,2000年经济增长率达9.9%。

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国际电子产品周期性衰退等因素影响,2001年新加坡经济陷入独立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全年负增长2%。

为此,政府两次出台总值相当于GDP8.4%的配套计划刺激经济,同时开始酝酿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提出要攀登知识经济的新高峰,“打造新的新加坡”。

[6]3.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3.2.1、菲律宾菲律宾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产值约占GDP的一半,第一、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六十年代后期采取经济开放政策,积极吸引外资,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1982年被世界银行列为"中等收入国家"。

此后受西方经济衰退和自身政局动荡影响,经济呈下滑趋势。

90年代初拉莫斯总统执政后,为振兴经济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经济开始全面复苏,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菲律宾经济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1999年,菲律宾经济逐渐开始恢复。

2000年,由于政局动荡,菲律宾金融形势一度恶化,汇率创历史新低,股市亦跌至两年来最低水平。

2001年阿罗约总统执政后,推进经济改革,重点提高农业生产力。

受全球经济减速和政局动荡的影响,菲律宾仅保持缓慢增长,经济走势低迷。

外贸下滑,外来投资减少,政府债务负担加重,贫困问题仍较突出。

[7]3.2.2、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独立前受英国殖民统治,经济畸形发展,经济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工业极其落后。

独立后,马来西亚自1966 年以来实行了7个五年发展计划,大力改造旧的经济结构。

近年来,农业比重下降,制造业上升。

政府鼓励以本国原料为主的加工工业,重点发展电子电器(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半导体组件的产销国)、汽车装配、钢铁、石油化工等。

自 1978年以来,马开始一项为期 20 年的“新经济政策”,主要目的是“消灭贫穷,重组社会”。

1991年6月,公布了1991-2000年的“国家发展政策”,取代到期的“新经济政策”,强调经济平衡发展,基础工业多元化,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马来西亚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橡胶、油棕、胡椒、可可、椰子等,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但粮食不能完全自给。

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橡胶、锡、棕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石油和天然气蕴藏也非常丰富。

七十年代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

八十年代中期,因受世界经济衰退影响,经济增长率下降。

政府采取刺激外资和私人资本增长措施后,1987 年以来经济明显好转,连续九年经济平均增长8%、通货膨胀控制在4%以内。

经过多年努力,马来西亚经济结构摆脱了殖民地经济的不合理性,制造业特别是以出口为导向的电子、纺织业发展很快,电子产品出口更是跃居世界前列。

3.2.3、泰国泰国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例子。

政府很少直接干预具体产业的发展,而着重于采用外围政策和手段来为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